人性本善与道德责任

合集下载

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摘要:本文探讨了孟子提出的“人之初,性本善”这一命题,对人性的本质进行了解释和分析。

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首先介绍了孟子的观点,进而分析了人之初性本善的原因和含义,最后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讨论了个人和社会对于性善本能的培养和引导。

1. 孟子的观点孟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人性本善。

在孟子的理论体系中,人性被赋予了高尚的品质和潜力。

按照孟子的说法,人是具有智慧和道德感的,对他人体贴、关怀和帮助他人的愿望是人性天然具备的。

因此,孟子主张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发展和完善人性。

2. 人之初性本善的原因和含义为什么人之初性本善?首先,人作为社会的动物,依赖于集体的生存和繁衍,因此具备合作和奉献的本能。

其次,人类在环境中的生存需要其他人的帮助和支持,人们通过互助和协作来满足生存需要。

这种本能源于生活中的实际需求,也是人性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结果。

人之初性本善的含义是,人性的本质是善良、无私的,具有自觉性和道德情操。

人类天生具备社会性,有着关怀、同情和支持他人的本能,这是人类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基石。

正是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才能相信人类有改变自己和改造社会的潜能。

3. 个人和社会对性善本能的培养与引导尽管人之初性本善,但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和社会的教育、环境和价值观念会对人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个人在成长中受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善恶之间的选择和行为表现被塑造和引导。

因此,个人和社会需要注重对性善本能的培养和引导。

个人层面:个人应该通过修身养性和自我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这可以通过学习优秀的道德榜样、读经典文化和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等方式来推动。

社会层面:社会应该营造良好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环境,加强对公民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此外,社会应该鼓励和奖励善行,展示正能量,为人们提供积极向上的榜样。

4. 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案例证明了人之初性本善的存在。

人性的善恶与道德价值观

人性的善恶与道德价值观

人性的善恶与道德价值观人性是一个充满复杂性和矛盾性的概念,善恶和道德价值观是围绕人性展开的重要议题。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和道德困境,这些问题无处不在,不断地引发人们对于人性的探讨与思考。

人的本性中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恶劣的一面。

善良一词源自于人们内心的同理心和善意,是因为人们具备了互助合作的能力,才使得社会得以发展和进步。

我们常常能在灾难和困境中看到人们的善举,有人伸出援手帮助那些受难的人们,甚至有人主动放弃自身的利益以帮助他人。

这种人性中的善良一直是我们所推崇和希望传承的。

然而,在人性的另一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恶劣的行为和邪恶的本性。

道德问题的产生往往伴随着对人性的考察,某些人可能会被贪婪、自私、控制欲和暴力等恶劣因素所驱使,导致他们做出残忍和邪恶的行为。

罪犯、恶棍和战争等现象都给我们带来了对人性的质疑。

这使得我们不得不认识到,在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存在着邪恶的种子。

当然,人性的善与恶并不总是处于绝对的对立状态,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这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更加明显。

当人们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人们的本能往往会尽可能地去保护自己和亲人,这可能会导致一些不符合道义标准的行为。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仍然会尽力遵守道德准则,希望为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做出贡献。

而道德价值观则是对于善恶之间的界定和对人性的评价与规范。

作为社会共同的道德信仰,道德价值观反映了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人们对于善恶和道德价值观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然而,不论文化差异如何,大多数文化对于和谐、互助和公平等基本道德是有共识的。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观念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呈现出了一个现象,即相对主义。

相对主义认为道德标准只有在具体环境下的相对价值,不存在绝对的道德价值观。

这种观点带给人们一定的思考,同时也带来了道德观念的混淆和消解。

然而,大部分人仍坚信,善良是一种价值,请享受简单的快乐,表达善和修道,成就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孟子与儒家思想中国古代哲学的伦理与道德观

孟子与儒家思想中国古代哲学的伦理与道德观

孟子与儒家思想中国古代哲学的伦理与道德观孟子与儒家思想:中国古代哲学的伦理与道德观古代中国哲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孟子。

孟子以其独特的伦理与道德观在中国哲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孟子的观点、注重的伦理价值等方面,以了解他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贡献。

一、孟子的生平与背景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是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家,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

他非常聪明且勤奋,在年轻时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包括《大学》、《中庸》等。

他广泛演讲并游历到不同的国家,传播儒家思想。

二、孟子的伦理观孟子的伦理观主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道德责任。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一个良心和良知,只要得到正确引导,就能发展出仁爱和道德。

1. 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与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

他相信每个人都从出生时就有一种本能的善良和道德,只是需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才能真正发展出来。

2. 仁爱仁爱是孟子的核心伦理价值观。

他认为仁爱是与生俱来的,是所有人心中的基本感情。

仁爱是一种广泛的爱,不仅关注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也关注陌生人和社会其他成员。

孟子认为,通过培养仁爱之心,可以实现和谐共处和社会稳定。

3. 礼孟子非常注重礼,他认为通过遵循社会规范和传统习俗,可以实现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的正常表达。

礼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也是一种对自己内心的调节和纪律。

4. 君子孟子提出了"君子"的概念,指的是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的人。

他认为君子应该具备仁爱、孝顺、忠诚、正直等道德特质,并以身作则来影响和教育其他人。

三、孟子的道德观除了伦理观,孟子还有自己独特的道德观点,这些观点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天命孟子相信天命,认为人类的行为必须符合天意和宇宙的经营。

他认为,天赋给人们道德和伦理的本能,每个人都有责任遵守天命并为之努力。

2. 道德修养孟子强调人应该通过道德修养来培养良好的品格和行为。

孟子的语录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的语录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的语录人之初性本善孟子的语录:人之初性本善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齐名。

他的学说主张人性本善,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下面将以孟子的语录为线索,探讨他对于人性本善的理解和强调。

一、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孟子认为人之初,其性本善。

这一观点与儒家思想中的“人性善良”观点相一致,即每个人天生都具备善良的本性,渴望向善、行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下是孟子的一些经典语录,给出了他对人性本善的解释和观点:1.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句话意味着人民的利益最为重要,国家的利益次之,君主个人利益最为轻微。

孟子强调了以人为本的观念,认为人民的利益应当得到最大程度的关注和保护。

2.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这句话表达了人民对于死亡的无所畏惧。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一种追求正义和道德的内在力量,不会被死亡所威胁。

3.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认为人皆具备同情心和怜悯心。

恻隐之心是指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和同情关怀。

人性中的这种同情心使人们能够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并与他人建立起共同的情感纽带。

4.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句话意味着人性大致相似,但人们的行为和道德修养受到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人类天生具备善良的本性,但是它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人性本善与教化的关系孟子强调了人性本善,但他也指出人需要通过教化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语录:1. “生于其国,伍人而攘之,不义也。

”孟子提出了“生于其国”的观点,即我们在出生时就获得了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然而,如果受到了不道德的教育和负面影响,我们就会逐渐失去这种本善之性。

2. “故君子所居为美,所好乐为善,所恶恶如。

”这句话强调了良好的环境和修养对于培养和引导人性本善的重要作用。

只有在美好的环境中,以善行为目标的人才能够得到培养和发展,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什么意思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指人类在出生时具有天生的善良本性,而不是先天恶劣或邪恶的本性。

这一观点源自孟子的思想,他主张人性本善,并认为人类可以通过修养和教育来发挥其善良本性。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人性本善的意义。

一、哲学视角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性本善意味着每个人天生都具有善良和道德的潜力。

这可以追溯到古代圣贤思想家的理论,如孟子和庄子。

孟子认为人性有善良的根源,他相信在适当的教育和环境下,人们可以发展和实现这种善良的本性。

二、心理学视角心理学也支持人性本善的观点。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婴儿在出生时就表现出积极的品质,如善良、同理心和合作意识。

这表明善良是人类本能的一部分,而不是后天习得的品质。

心理学家认为,环境的影响可以促进或抑制这种善良的本性。

三、伦理学视角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性本善意味着人们有责任去追求善良和道德的行为。

如果人们相信自己是善良的,并努力实践这种善良,那么他们可以成为一个积极的力量,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这种信念有助于推动人们建立正义、平等和互助的价值观。

四、教育角度人性本善的概念对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我们相信人性本善,那么我们应该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以帮助他们发展和实现他们的善良本性。

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成为自律、道德和有责任心的人,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社会意义人性本善的理念对社会稳定和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我们相信人性本善,那么我们应该以信任和合作的态度来对待他人,而不是怀疑和敌对。

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和暴力,并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人之初性本善意味着人类天生具有善良和道德的潜力。

这一观点从哲学、心理学、伦理学和教育的角度得到了支持。

相信人性本善有助于塑造积极的人生态度、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并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善良本性。

文学作品中的人性本善与道德原则

文学作品中的人性本善与道德原则

文学作品中的人性本善与道德原则人性本善与道德原则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作家通过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示出人性中的善良与道德观念。

在文学作品中,人类的本性往往被描绘得十分复杂,既有光明的一面,也存在着阴暗的一面。

本文将以《红楼梦》和《活着》这两部经典作品为例,探讨人性的复杂性以及道德原则对人性的影响。

《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通过塑造一系列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展现人性的善良与复杂性。

其中,林黛玉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她具有敏感、聪明的天性,对周围的一切非常敏感。

她对美和善良有着强烈的追求,但由于生活的压力和不公平对待,她逐渐变得消极和悲观。

然而,最终她在面临死亡时选择了自我牺牲,以保护自己所爱的人。

这种无私的行为展现了她内心深处的善良和道德原则。

与《红楼梦》不同,《活着》描绘了一个普通人的命运轨迹。

小说中,主人公福贵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和苦难,但是他内心始终保持着善良和道德。

无论在贫穷与富贵之间,福贵始终保持着对家庭和亲情的责任感,他追求的不仅是个人利益,更是对道德原则的坚守。

福贵的人性本善不仅体现在他的行为上,更体现在他面对生活的态度上。

人性本善与道德原则的相互作用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善良的人往往会受到社会和环境的冲击而发生变化,而道德原则则是维系人性善良的重要保证。

在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的影响下,不同人物的道德观念也有所不同。

有些人在遭受外界压力和诱惑时会放弃道德原则,而有些人则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外界因素所动摇。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人性中的阴暗面往往也渗透在文学作品中。

作家通过展示人性的复杂性,提醒人们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永远保持善良和道德。

这种复杂性使得文学作品更加真实和有深度。

人性的阴暗面也提醒读者要警惕自己的欲望和贪婪,以免被它们所控制。

综上所述,人性本善与道德原则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主题之一。

作家通过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现出人性中的善良和道德观念。

然而,人性的复杂性也使得文学作品更加真实和有深度。

人性本善的例子

人性本善的例子

人性本善的例子人性本善是一个哲学上的观点,认为人类的本质倾向于善良、宽容和同情。

虽然有些人可能会质疑这一观点,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例子来证明人性本善的存在。

1. 乐于助人人类的本性中包含着乐于助人的倾向。

许多人在看到别人遭遇困境时,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例如,当地发生地震时,许多人会立即组织救援队伍,为受灾群众提供帮助和支持。

这种无私的行为反映出人性中的善意和同情心。

另外,志愿者活动也是人性本善的一种体现。

许多人自愿参与各种志愿者服务,无偿地为社区、流浪动物或有特殊需求的人提供帮助。

这种乐于助人的行为证明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关怀之情。

2. 遵守道德原则人性中的善良还表现在人们对道德原则的遵守上。

无论在什么文化和社会中,道德原则都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基石。

许多人会根据内心的善良选择遵守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权益,不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

举个例子,遵守交通规则是人性中善良的表现之一。

在驾车时,许多人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保持适当的车速,礼让行人,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这种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反映出人性中积极向善的一面。

3. 爱心行动人性本善还表现在人们对爱心行动的支持和参与上。

许多人会积极参与慈善活动,捐款捐物,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这种爱心行动反映出对他人的关怀和同情,体现了人性中的善良。

比如,当天灾或人祸发生时,许多人会自发地捐款和捐物,为受灾群众提供物质和精神的支持。

这种无偿的奉献精神体现了人性中的仁爱和善意。

4. 感恩之情人性中的感恩之情也是人性本善的体现之一。

许多人在得到他人帮助时,会心存感激,并努力回报这份恩情。

这种感恩之情反映出人性中的善良和友善。

一个例子是,当你遇到困难时,有人伸出援手帮助你度过难关。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会感激地对帮助者表达感谢之情,并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回报这份恩情。

5. 孝顺和关爱孝顺和关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

许多人将孝顺看作是一种道德的表现,也是对父母恩情的回报。

《孟子》中的人性教育与道德修养

《孟子》中的人性教育与道德修养

《孟子》中的人性教育与道德修养引言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作《孟子》中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其中对人性教育和道德修养的论述颇具深度和启发性。

本文将从孟子的人性论、人性教育以及道德修养三个方面来探讨《孟子》中的人性教育与道德修养。

人性论在《孟子》中,孟子对于人性有着独特的看法。

他认为人的天性本善,与草木相同,都有自己固有的本性与潜能。

孟子相信人性的善良是可以培养和发展的,好比小草在适宜的环境中也能茁壮成长一样。

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具备了仁、义、礼、智、信等良善的特质,这些特质是人性的根本属性。

他说:“人皆有不欲触忿恚之心,其所欲言者,仁礼义智信也。

”这说明人的本性是追求善良和正义的,而愤怒和恶意只是来自于外界的影响和环境的变迁。

培养人性孟子强调,人性的善良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得以发扬光大。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性的关键,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才能引导人的善良本性,实现人性的完善。

人性教育孟子提出了一系列人性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旨在引导人们培养善良的品质和道德德行,从而实现人性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以仁为核心的教育在孟子的教育中,以仁为核心,将其视为培养人性最重要的品质。

孟子认为,仁是人性最高境界的体现,通过仁的实践与修养,可以使人达到道德的圆满。

他说:“仁者人也,人皆有之;人皆有之者,全人之性也。

”孟子主张通过教育培养人们的仁心,使之成为行为的指导原则。

父母与子女的教育《孟子》中,孟子还着重强调了家庭教育在人性培养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父母应该是子女最早最亲密的教育者,他们应该以身作则,以德育人。

孟子提倡父母应该教导孩子爱护他人、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培养出孝顺、友善、宽容的品质。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除了家庭教育,孟子也强调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

他认为,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仁心和道德素养,使其能够成为具有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而社会教育则是通过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来引导个体行为的,孟子在《孟子》中提到,只要整个社会都遵循仁义道德,人们的道德素质就会得到提升。

人性本善辩论

人性本善辩论

人性本善辩论
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今天我来为大家阐述人性本善的观点。

人性本善是一个古老而又深刻的哲学问题,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我坚信,人性本善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现象,而不是一种理想化的幻想。

我将从道德、社会和心理三个层面来阐述我的观点。

首先,从道德的角度来看,人性本善是一个天然的本能。

人们生来就具有一种善良的本性,这种本性使得人们有着同情心、爱心和慈悲心。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在面对他人的困境时会伸出援手,这就是人性本善的体现。

这种善良的本性使得人们能够建立互助互利的社会,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人性本善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人们的善良本性使得他们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

在一个充满善良的社会中,人们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从而促进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同时,人性本善也使得人们更加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促进社会的发展。

最后,从心理的角度来看,人性本善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
积极的影响。

人们的善良本性使得他们更加乐观、积极,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同时,善良的本性也使得人们更加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人性本善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现象,它对道德、社会和心理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坚信人性本善是一个值得我们去追求和珍惜的品质。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人性本善的力量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更好的体现,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谢谢!。

孟子的仁义道德与人性本善

孟子的仁义道德与人性本善

孟子的仁义道德与人性本善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孟子强调了仁义道德与人性本善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他所倡导的思想体系中,人人皆可成为仁人,实现道德和人性的完善。

孟子深信人是天生具有善良本性的。

他认为每个人都具备了一种内在的道德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使人遵循仁义道德。

他将人性的善视为一种天赋的品质,只要人们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和培养,就能展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质。

他用“天下之心也一”,来说明每个人天生都有一个共同的道德心智,这个心智能指引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抉择。

对于孟子来说,仁义是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最高道德准则。

仁义体现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而不仅仅是自我中心的追求。

他认为人应该通过实践仁义来完善自己,并将之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仁义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准则,还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通过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可以表达和传递仁义的价值观念。

在孟子看来,仁义是可以被教育和培养的。

他主张借助正面的教育方法来引导人们发展和完善仁义之心。

他认为,通过教育可以激发和培养人的道德潜力,引导人们追求仁义道德的境界。

他提出了“爱人”教育方法,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正确引导人们的道德情感,才能在每个人心中种下仁义的种子,使之茁壮成长。

在实际生活中,孟子通过不同的事例和故事来阐释仁义理念。

例如,他提到“不仁者,不可与有子也”,即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是不能与之共同生活和建立家庭的。

他还举例说,如果一个人看到别人掉入井中,会立即感到恐惧和惊慌,这种心灵共鸣是出于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这种例子说明了仁义的力量和作用,以及人性中所蕴藏的善意。

然而,孟子也明白人性的善良本质是需要不断修炼和发掘的。

他认为人的本性虽然善良,但是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条件的影响。

只有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将善良的本性转化为积极的道德行为。

孟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并主张人们应该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论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重要关系

论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重要关系

论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重要关系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一直都是哲学家、教育家、社会学家们关注的重要话题。

在过去,有不少学者认为人性本恶,认为人性有着难以改变的负面属性,因而需要强有力的道德教育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也有学者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天生具有良善的品质,只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才会失去道德与善良。

本文将探讨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探讨道德教育在塑造人性与行为规范方面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明确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概念。

人性本恶是指人们天生具有自私、贪婪、残忍等消极品质,倾向于做坏事。

这一观点在古代道家、墨家等思想流派中都有所体现。

而道德教育则是指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环境中,通过灌输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和引导道德行为来促使人们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而建立和完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对于人性本恶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一些学者认为人性本恶正是道德教育的必要来源。

他们认为,如果不进行道德教育,人的本性就会得到放纵,人们会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甚至做出违背道德准则的行为。

这种观点认为,只有通过不懈的道德教育和熏陶,才能让人们的自私与贪婪得到遏制,让道德和善良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

在这种观点下,道德教育是对人性本恶的一种约束和规范,是对人性的修正和引导。

也有学者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人性本善,是外在环境和社会条件使人们表现出恶的一面。

这些学者认为,人天生是爱与善良的,只不过在生活的磨砺中,受到了外界的诱惑和影响,才会偏离本性。

在这种观点下,道德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约束和改善人性,而是去除外在环境对人性的扭曲,使人本真实的本性得以展现。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唤醒每个人内在的良善,并让这种良善成为人们行为的驱动力。

不管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局限性。

在道德教育的实践中,人们需要充分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人性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受到社会、家庭、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面对不同的人群和情境,道德教育也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引导,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孟子》中的人性观与道德观

《孟子》中的人性观与道德观

孟子中的人性观与道德观简介《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主张。

其中,对于人性和道德这两个核心概念有着深入的探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孟子》中的人性观与道德观。

人性观在《孟子》中,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他认为每个人都天生具备良善的本性,这种本性使得我们有能力去做善事、追求正义、关心他人。

换言之,所有人都有一个内在的倾向,希望去实现仁爱和公正。

然而,孟子并不认为天生善良的本性会自动转化为真正的仁爱行为。

他强调了后天教育和修养对于培养和发展这种善良本性的重要作用。

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和修炼,我们才能真正地活出我们天生具备的善良本性,并成为真正有道德行为的人。

道德观在《孟子》中,孟子将道德看作是实践和体现人类善性的关键。

他提倡“仁义礼智信”作为道德的基本原则:1. 仁:仁即爱心和关怀,孟子强调人们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并尽可能帮助他们达到幸福和成就。

2. 义:义涉及公正、正直和道德责任。

孟子认为人类应该根据道义准则行事,为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奉献。

3. 礼:礼是一种行为规范,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与个人品格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遵守礼节、规矩和传统习俗,可以保持社会稳定和个体内在的道德修养。

4. 智:智指的是明智的决策和判断力。

孟子认为只有通过理性思考和明确判断才能在实践中做出道德正确的选择。

5. 信:信指的是诚实、守信用以及言行一致。

只有以真诚和可靠的方式与他人交流互动,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维持社会稳定。

结论《孟子》中的人性观与道德观强调人们拥有善良的天性,同时也强调个体的后天教育和修养对于培养和发展这种善良本性的重要作用。

通过遵循仁义礼智信等原则,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善良本性转化为实际行为,并成为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

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后世儒家学派的发展,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理解和应用《孟子》中所提出的人性观与道德观,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明智和道德正确的选择。

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的哲理

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的哲理

“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这句话的哲理是:
人性本善:这句话暗示每个人都具有善良的本性,强调了人性的善良和道德的普遍性。

它认为人们天生就有一种趋向善良和道德的内在本质,因此应该相信每个人都有向善的可能性和潜力。

普遍理性:这句话也表达了每个人都具有理性思维能力的观点,强调了理性的普遍性和平等性。

它认为每个人都有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可以通过理性来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道德责任:这句话还强调了每个人在道德上的责任和义务,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道德责任,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论来践行道德原则,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总之,这句话的哲理是强调人性的善良和道德的普遍性,以及每个人在理性思维和道德责任方面的平等性和普遍性。

它鼓励人们相信自己的内在本质,发挥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承担起自己的道德责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人性本善辩论

人性本善辩论

人性本善辩论
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的辩题是,人性本善。

我将从道德、社会和心理等多个角度阐述人性本善的观点。

首先,让我们从道德的角度来看。

众所周知,人类自古以来就有道德规范,这些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这些道德规范的出现,正是因为人性本善的存在。

如果人性本恶,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道德规范呢?这些规范的存在,正是为了引导人们去做善事,去遵守规则,去尊重他人。

这充分说明了人性本善的存在。

其次,让我们从社会的角度来看。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如果人性本恶,那么社会将会是一个充满恶意和冲突的地方。

然而,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是由许多美好的事物构成的,比如亲情、友情、爱情等等。

这些美好的事物正是人性本善的体现。

人们在社会中相互帮助、相互关爱,这些都是人性本善的表现。

最后,让我们从心理的角度来看。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本能是追求幸福和快乐的。

如果人性本恶,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追求
呢?事实上,人性本善的存在正是这种追求的根源。

人们渴望幸福
和快乐,这正是人性本善的表现。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道德、社会还是心理的角度来看,都可以
得出人性本善的结论。

人性本善的存在,让我们相信世界是美好的,让我们相信人与人之间是可以和谐相处的。

谢谢!。

人性本善辩论

人性本善辩论

人性本善辩论
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今天我站在这里,要就“人性本善”
这一辩题进行辩论。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对于人性的本质一直存在
着争论,有人认为人性本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人性本恶。

我站在
人性本善的一方,我将从道德、社会和心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来支持我的观点。

首先,从道德的角度来看,人性本善是合理的。

在众多的宗教
和哲学体系中,都强调了人性的善良。

基督教教义中,上帝创造了
人类,并且相信人性是善良的。

佛教中,也强调了人性的本善和慈悲。

这些宗教的教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性本善的观点。

此外,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常常会看到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会选择
帮助他人,这也是人性本善的体现。

其次,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人性本善也是有力的。

人类是社会
性动物,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在这个环境中,人们
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帮助的关系。

在灾难面前,我们往往能
够看到人们的善良和慷慨。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难,总有人
愿意伸出援手,这充分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慈悲。

最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性本善也是可以得到支持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天生具有同情心和慈悲心。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天生就具有善良的品质。

这些都表明了人性本善的观点是合理的。

综上所述,从道德、社会和心理等多个方面来看,人性本善的观点是有力的。

人们的善良和慈悲是人性的根本特征,这是我们应该坚信的。

感谢各位评委和观众的聆听。

孟子“性善论”影响下的现代德育反思

孟子“性善论”影响下的现代德育反思

孟子“性善论”影响下的现代德育反思【摘要】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一思想对现代德育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现代德育需要借鉴孟子“性善论”的基本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和价值观。

将性善与教育相结合,可以有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品德修养。

通过以德育为重的教育理念,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律能力,倡导以德育为主导的教育工作。

推进现代德育工作,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和价值观,引导他们走向社会的光明和正义。

孟子“性善论”对现代德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倡导学校和家庭教育以德育为重,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现代德育,启示,借鉴,教育,积极向上,品德,价值观,社会,推进,重要性,教育理念,全面发展.1. 引言1.1 孟子“性善论”影响下的现代德育反思“性善”是孟子的重要思想之一,他认为人性本善,天生具有道德原则。

这种观点对于现代德育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教育问题,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道德素质的提升。

孟子的“性善论”给予了我们在德育工作中更多的启示和借鉴方法。

孟子认为,因是性善,所以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和发展人的天性,使其达到内在和外在的完善。

现代德育也应该秉持这一观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以及价值观念的塑造。

只有通过德育,才能使学生在道德方面有所提升,成为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在现代社会,如何推进德育工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应该结合孟子的思想,倡导以德育为重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德和价值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对现代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教育引导,才能使人们真正实现自我完善,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要以德育为中心,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2. 正文2.1 孟子“性善论”的基本思想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是他的重要思想之一。

他认为人天生具有善良、仁爱的本性,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导致堕落。

道德经中老子对人性善恶的原文与解析

道德经中老子对人性善恶的原文与解析

道德经中老子对人性善恶的原文与解析在古代中国哲学经典《道德经》中,老子对于人性的善恶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老子认为人性本源于道,而道是善良、无私和谦逊的根本。

本文将探讨《道德经》中相关的原文,并对其中的观点进行解析。

一、人性本善的论断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中,老子写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吾将无欲无求,不為王道。

”这段文字中,老子表达了人性本善的观点。

他认为人应该遵循道的原则,处于无为而无不为的状态。

只有侯王能够守住这一态度,万物才能够自然而然地变化;人们应该保持朴素的品性,不为名利所动,不追求权力和地位。

二、人性本恶的观点与人性本善的观点相对应,老子也提到了人性本恶的论断。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中,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 这段文字中,老子指出了学习与道的相对关系。

他认为,随着人们越来越努力地追求知识和技能,他们与道的连接日益疏远。

只有放弃追求和欲望,达到无为的境界,人们才能够从恶的本性中解脱出来,达到一种超越自我的状态。

三、人性的两面性总结《道德经》中关于人性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老子认为人性具有善与恶的两个方面。

在第二十八章中,他写道:“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

” 这段话意味着一个人如果能够具备善的品质,就不会忍受战争和暴力。

同时,老子也多次提到了无为的概念,认为人们应该超越欲望、追求和功利心,达到一种没有名利和权力欲望的状态。

四、解析与启示老子对于人性善恶的观点不同寻常,他强调了人性本善,但也提到了人性本恶的一面。

他指出,在社会中,人们容易受到物质欲望的诱惑,从而导致道与自我的分离。

但只有超越欲望,追求无为,才能够达到一种解脱的境界。

老子的这些观点对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考验。

我们应该从老子的思想中汲取智慧,坚守道义,保持内心的善良和谦逊。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人性本善_精品文档

人性本善_精品文档

人性本善人性本善,这是一句古训,传承了几千年的智慧。

它意味着每个人都天生具备善良的本性。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各种各样的恶行恶事,这让人们产生了疑虑,怀疑人性是否真的本善。

那么,人性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这个问题没有定论,不同的人持不同的观点。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探讨这个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人性本善。

首先,人性本善可以从道德发展的角度来解释。

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遵守的准则和规范。

人性的善良体现在人们天生具备一种良知,有着辨别是非、正义、公平的能力。

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这种善良的本性会随着人的成长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会越来越成熟。

一项研究表明,在道德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更容易表现出道德善行,而不是道德恶行。

这一点证明了人性本善的观点。

其次,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和动物行为,我们也可以找到人性本善的证据。

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展示了一种相互依存和互助的现象。

许多动物都有互助行为,包括捕食行为、繁殖行为等。

这表明人类也有着与动物相似的本能,愿意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需要合作和互助,这进一步证明了人性本善的观点。

然而,人性本善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是完美无缺的。

人性有时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社会压力的作用而产生偏差。

恶劣的环境、不良的教育以及恶劣的社会氛围都可能导致人性的扭曲。

在极端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表现出自私、残忍和冷漠的行为,这些都是人性恶的一面。

然而,这些恶行并不代表人性本质,而只是环境和社会因素对人性的负面影响。

如果提供正面的环境和教育,人们的本善本性也会得到恢复和发展。

最后,思考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问题,我们需要认识到人性是复杂多样的。

人性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不同的情境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人们有时会表现出善良和慷慨的行为,有时又会表现出自私和残忍的行为。

这不仅与个体的性格和道德意识有关,还与外界环境和社会影响密切相关。

人性本善辩论

人性本善辩论

人性本善辩论
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
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就人性本善这一辩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们天生就具有善良、正直的本性,而不是天生邪恶、自私的。

这一观点在历史上一直备受争议,但我坚信人性本善的观点更加合理和有力。

首先,我们可以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看到,人性本善的证据。

人类自古以来就在不断地追求和平、公正、自由,这表明人们内心深处都渴望美好、正义的事物。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在面对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都会伸出援手,这种善良和同情心是人性本善的体现。

而那些罪恶行为往往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诱导,而非人性的本质。

其次,心理学研究也证实了人性本善的观点。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天生就具有同情心、合作意识和共情能力,这些都是人性善良的体现。

而人们所表现出来的自私、攻击性行为往往是因为外部环境的压力和影响,而非内在的本性。

最后,从道德观念和伦理道德来看,人性本善也更加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如果我们相信人性本善,就会更加重视教育、道德培养和社会环境的改善,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而如果我们相信人性本恶,就会更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失去对人性的信任和希望。

因此,我坚信人性本善的观点更加合理和有力。

人类天生就具有善良、正直的本性,而不是天生邪恶、自私的。

我们应该相信人性的善良,努力创造和谐、美好的社会。

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本善与道德责任李景林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课程前言田桐(主持人):学术前沿,思想对话,欢迎收看《世纪大讲堂》系列节目“儒学与当代中国”。

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后,经历了不同方向的发展,而思孟学派是孔子以后儒家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那么思孟学派的特征是什么?思孟学派的人性论对于儒家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它对于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观念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又对于当今的道德教育有什么样的启发?有关这些问题,我们今天荣幸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李景林先生,他来为我们解读《人性本善与道德责任——思孟学派的人性论及其文化意义》,有请。

解说:李景林,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

研究方向:儒学、道家哲学、中国文化等。

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曾获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多种教学科研奖励;主持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学术研究项目。

田桐:李老师,可能《三字经》大家都很熟悉,那么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那么它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不是同一而出的?李景林(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人之初,性本善,这个观念是实质上是孟子提出来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在《论语》里边的,其实这两个是相关联的。

性相近,习相远,这个“性相近”其实是讲人作为一个类的类型。

人之初,性本善,其实在《孟子》里边没有这个话,性相近,习相远在《论语》里边是有的。

人之初,性本善其实在《孟子》里边它这个话就是“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那“性本善”这个观念,到了宋代我们看大家基本上都使用这样一个观念。

其实这个“性本善”说的是非常准确的,那这个“性本善”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要把这个人类这个类性,人作为一个类的这个类性它的内容给说出来,这是孟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

我觉得这个奠定了中国文化教养的基础,它的教化的方式,价值实现的方式,都是从这一点开端的,所以非常重要。

田桐:那我们今天也会讲到儒学当中的思孟学派,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派?它有什么样的特征呢?李景林:思孟学派是这样,这个就先秦来讲,像《韩非子》里边讲到“儒分为八”。

这个“儒分为八”它是讲到这个里面提到了有子思之儒,有孟氏之儒,有“子思之儒”就是这个“思”了,这个“思”就是指孔子的这个孙子子思,名伋,名字叫做伋,字子思,孟子当然大家都知道了。

思孟呢在先秦史上也是连在一块儿的,像荀子批评这个子思和孟子,他讲是子思和孟子是“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是“子思唱之,孟轲和之”所以这个思孟就连在一块儿,它的思想理路是一致的,那个道是一致的。

所以在《孟子》里边我们看它非常推崇子思,这里面很多地方讲到子思。

后来的这个司马迁也讲,孟子是“受业子思之门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以说它还是有这个师承关系的。

要说思孟学派的这个特点,这个特点我想它有很多的内容了,那我想最主要的特点是我自己的看法是两点。

第一点就是把孔子的学说向内转,孔子的学说是一个平衡的系统,它将“仁”和“礼”的这种统一性。

仁是讲人的德性,而礼是一个外范,但是这个思孟学派呢他基本上是要向内转,向内转也就是要为这个儒家的伦理道理学说,还有这个政治的这一套架构系统,建立一个心性的基础,这是个超越的基础,我想这是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精神气质上,精神气质上可以说表现出来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我们一般学者用四个字叫“以德抗位”,这个“位”什么呢,“位”就是势位,君主这个势位,“德”当然大家都清楚了。

它认为德性要比这个势位要高,就是这个德性,德是势位这个基础,那这就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那样一种“以德抗位”的独立自由的精神。

田桐:那您认为这种思孟学派当中的“人性本善”这样的一条理论呢,它怎么样能跟当今的社会这种道德秩序构架有一个更好的衔接?因为我们现在可能觉得这是我自发的一种人心向善的,它没有一个秩序的约束,您觉得怎么样把他们联系在一起。

李景林:应该说这样一种教化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过去儒家这个教化它有很多方式,比如说政教合一,一个官员他有担当起这个教化的责任,他要为政一方,要教化一方。

它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像这个礼乐,礼乐这个东西,我们可以单说“礼”就可以了,“礼”这个东西,实质上就是社会生活的样式。

古人讲这个“礼”在这个《仪礼》里边它是概括有八种,冠、婚、丧、祭、乡、射、朝、聘,那这里面它就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冠加冠礼就是成人礼,婚礼,丧祭就是宗教生活,祭祀,乡射礼,乡饮酒礼这是社会的,朝聘就是政治的,所以它涉及到个人的心灵生活,情感生活,一直到家庭到社会到政治到宗教生活的方方面面。

还有一个呢就是经典的传习,就是我们每一个时代,其实每一个民族它都有自己的经典,有经典有核心的部分,有外围的部分,它有个经典的系统。

这个经典本身它实际上是我们现在讲核心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它是一个教化的基础和根源。

那经典这个东西,过去一直是延续下来的,过去有很多书院。

还有一个是家庭传承。

那么我们当前我想就是说一个就是礼乐的传承不能丢掉,再一个经典传习的这个传统不能丢掉,另外一个就是家族,过去我们把家族是破坏掉了,家族的这个传承。

过去我们就变得大家一样的,管你当官的还是什么,变得一样的穷,大家都变成了一般的老百姓了,社会生活里面也没有贵族了。

所以我自己有个想法,你要培养起一套以身体道的阶层出来,那我们现在这个没有,那我们就要从根儿去抓起,但是不要紧,我想只要大家重视,这个东西是慢慢会恢复起来的。

那我们看第一代他是一个暴发户,第二代他注重孩子的教育,第三代第四代,他可能就是成了世家。

小孩子从小农村有一个说法叫做从小看大三岁知老,你小孩子从小没教好,你那爸爸妈妈张口就骂人,一点儿教养没有,非常粗野,这孩子从小学不好。

那孩子母亲是第一个老师,古人非常重视胎教,在娘胎里面就要注意教育,你说话不能大声说,你坐姿要非常好,你听音乐一定要听那个优雅的古典的音乐,这都是就要从小抓起。

我想我们这个其实这个空间非常大,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但是“人性本善”这个道理是这个根,一定要把这个根给培育起来。

田桐:所以说思孟学派当中的精髓,对于当代中国的这种道德构建是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的。

那马上由您给我们带来今天的演讲,李景林教授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儒学与当代中国——人性本善与道德责任》,有请。

解说:孟子提出“人性本善”,“人性本善和“人性向善”有什么不同?怎样理解思孟学派的性善论?它有哪些特点?《世纪大讲堂——人性本善与道德责任》正在播出。

一、人性本善和思孟学派性善论的特点李景林:我想刚才我也回答了主持人的问题,我就觉得思孟学派它这个“人性本善”(论)是它的一个最根本的东西,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特别重大,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谈这个“人性本善”。

儒家的人性论是讲实质上它的主流是思孟一系的性善论,那这个性善论一般学界它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把这个性善论解释为“人性向善论”,就是说它只是一种可能性,那另外一种是把它解释为“人性本善论”,而我自己是主张这个人性本善论。

那么这个人性本善是中国文化确立人的这个道德责任的必然性的一个形上学的根据。

那这样的话我们理解人,人作为一个类,他和动物是不一样的,所以儒家特别强调这个人禽之辨,人禽之辨就是人和动物的区别。

人和动物有区别并不是说在形式上它可以有道德,而是说在他的肉身实存和情感生活的表现上他也有和动物一样,在类上的整体上的不同。

举“狼孩”的例子,说我把一个孩子从小扔到狼群里面去,他会变成“狼孩”,那你如果把一个狼扔到人群里面它能变成一个“人狼”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那这里面就有这样一个结论出来,那就是说人可以堕落成禽兽,但你不能把禽兽教化成人。

所以我们不能说人与动物有个相同的生物本性,也不能把人性理解为一块“白板”。

所以从孔子开始,儒家就是把人作为一个类的类性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人性。

那孔子谈人性有两个角度,刚才提到了,一个叫“性相近,习相远”,一个叫“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第一句话呢主要是讲的这个类型,就是说人作为一个类,它有共同的东西,那第二个是讲人的一个差别性,先天有一些差别性。

那先秦时候讲这个人性,思孟讲人性就是从前一个方面引伸出来的。

那后来汉唐儒讲人性的时候,它突出了第二个方面的特点。

其实孟子讲这个人性,就是从类性开始。

比如《孟子·告子上》说“凡同类者,举相似也。

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

”圣人和我都是人嘛,都是同类,那圣人和同类表现在什么地方,第一,“心之所同然”,“然”就是肯定的意思,“心”在思想,在思虑上有所肯定,判断有肯定,肯定内容是啥呢?理和义。

不仅是这样的,而且心还喜欢理和义。

它就讲“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刍豢”就是牛羊肉,我们愿意吃牛羊肉,喜欢吃牛羊肉,我的口喜欢这个,但是心是悦人也。

所以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儒家所讲的,思孟所讲的这个人性,它是个类性,这个类性一方面表现在理性的肯定判断上,另一个方面呢,它要落实在人的情感生活里边,所以它有具体的内容。

我们看孔子,孔子讲到这个人的时候,当然他没有明确说人性善,但是他讲“仁者,人也”,“仁者,人也”这个判断是从哪儿来呢?“仁者,人也”这个判断就是从他一系列的论述里边来的,比如说他讲“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意思是啥?这个意思是说我们其他的一些欲望要求上的满足,我们不能直接去达到,对吧?所以人真正能够求得到的,靠自己的力量而不靠外在的力量,能够得到的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仁和义。

我要做一个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所以我们从这里边可以看到两个用法,一个是“求”,求仁得仁。

这个“求”是一个反思,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一个反思,那另一个呢就是欲,欲仁仁至,就是它落实到情感里边来。

所以儒家讲这个人性的时候,它有两个方面,就是把这个“理”落实到“情”上来讲;第二个呢,把这个“理”落实到“气”上来讲,这两个都是思孟学派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解说:“人性本善”是中国文化确立人的道德责任之必然性的根据,思孟学派所讲的人性,一方面表现在理性的肯定判断上,一方面也落实在人的情感生活里。

而将“理”落实到“情”和“气”上这两点,则是思孟学派的重要特点。

(一)“理”落实到“情”上李景林:首先我们来讲第一点,比如说汉语有一个成语叫做“通情达理”,这个“通情达理”是说什么?是说“理”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要落实在“情”上。

我们中国人讲你通情才能达理,它是具体的,实实在在为我们的心灵所能够真切体证的一个道理。

孟子讲这个“理”落实到“情”上来讲,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四端”,人都有四端之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