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推荐名单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推荐书目哦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推荐书目哦](https://img.taocdn.com/s3/m/c4420fd9b9f3f90f76c61b4b.png)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推荐书目同学们,加油1.顾海良、梅荣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庄福龄主编:《简明马克思主义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马克思主义史》(第一卷-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商德文:《列宁经济思想发展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5.孟氧:《评梅林的〈马克思传〉——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见:孟小灯,高志前编:《孟氧学术文选》(史学卷),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年4月。
6.梅林:《马克思传》,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7.麦克莱伦:《马克思传(插图本)》(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孟氧:《恩格斯传·经济学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9.马克思:《1844年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共产主义原理》,《马恩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于结》、《反杜林论》(节选)、《自然辩证法》(节选)。
1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一章《商品》,第二——七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l年版。
15.《哥达纲领批判》,《马恩选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6.《法兰西内战》,《马恩选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7.《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三编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主义研习书目
![马克思主义研习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68c0e9c80508763231121278.png)
马克思主义研习书目说明:毛泽东1964年2月15日曾批示组织高级干部学习的三十本马恩列斯著作,但是对于提高干部理论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毛主席过去拟定的三十本书的基础上,为更贴近新时期青年的学习需要,结合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进展,增删了部分书籍,制定了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推荐书目,供有兴趣和钻研精神的进步知识分子参考。
1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在走向成熟的认识断裂时期的标志著作。
通过批判黑格尔死后的德国流行思潮,清算了过去的哲学信仰,开始制定新的世界观。
该著作主体部分在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未完成和发表,手稿本身也遭到了老鼠牙齿的批判。
由于后世整理者对于排版方式和手稿排序的见解分歧,在历次集结编纂过程中形成了众多不同的版本。
推荐版本:中央编译局编订的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
3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法兰西内战》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著作。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经济学方法论的正面详尽论述。
推荐版本新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5马克思《资本论》推荐版本中央编译局编订的节选本,并配合卢森贝注释。
6恩格斯《反杜林论》曾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对传统教材的编纂体系影响很大。
有中文新版的单行本,资料收集较为完备。
该书引论及第三篇被改写为《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适宜作为普及性读物。
7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前线系统阐述,行文精炼简要,极其适合作为入门读物。
8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基本著作(特别提醒:千万勿以教条主义态度对待恩格斯的个别论述)。
9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普列汉诺夫以书信形式论述艺术起源的著作。
追寻马克思的足迹——马克思生平与马克思主义的发
![追寻马克思的足迹——马克思生平与马克思主义的发](https://img.taocdn.com/s3/m/c1253ef8dd88d0d232d46a3f.png)
• 保存下来的三篇文章: • 一是拉丁语作文:关于奥古斯都元首的。 • 二是宗教作文:《根据约翰福音书第15章第1—14节论信徒和
基督的一致,这种一致的原因和实质,它的绝对必要及其影响》
•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在这里出 生。第二年,他们全家搬到了城 内另一栋三层楼房。
• 马克思在特利尔一直生活到17岁。,德国犹太人,但1817年 为继续担任职务,接受基督教洗礼。利特尔城市高级诉讼法庭法律 顾问,多年来一直担任利特尔城的律师协会主席。省最高法院执行 官评价他:学识渊博、异常勤奋、表达清晰、绝对正直。
• 马克思对男爵心怀感激之情,1841年把博士论文献给男爵:“我敬爱的 父亲般的朋友,请您原谅我把我所爱慕的您的名字放在一本微不足道的小 册子的开头。”“您,我的父亲般的朋友,对于我永远是一个或生生的证 据,证明理想主义不是幻想,而是真理。”
马克思为德国学校毕业考试写的三篇文章
• 马克思是全班32名学生中年龄最小的学生之一,毕业时只有17 岁,而班里平均年龄20岁。
• 母亲:罕丽达.马克思(家族姓氏:普列斯波克),?——1862, 荷兰犹太人,是一位朴素的、未受过教育的勤劳女性。
• 兄弟姐妹:生育9个孩子,卡尔.马克思排行老三;但只有一个姐姐 和两个妹妹长大。5个兄弟妹妹夭折。
马克思的恋人
• 燕妮·冯·威斯特华伦(1814 —1881年),出生于一个德国贵族家庭。她曾是“特里尔舞会皇 后”,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祖父是德国中产阶级议员,被英国乔治三世国王封为贵族;父亲路 德维希·冯·威斯特华伦男爵秉承父亲自由进步思想,后来成了普鲁士政府一名枢密顾问官,曾 任萨克森北部萨尔茨韦德尔城的副长官和特里尔城市顾问。1814年2月12日--1881年12月2 日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薛广洲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与现实考博参考书-考博笔记资料-考博分数线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薛广洲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与现实考博参考书-考博笔记资料-考博分数线](https://img.taocdn.com/s3/m/f69b3d3fb4daa58da0114acd.png)
中共中央党校薛广洲马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与现实考博参考书-考博笔记资料-考博分数线一、专业的设置薛广洲老师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与现实方向是一个考博热门方向,一方面是因为薛老师在这一领域浸淫多年,很有造诣,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个方向本身有研究的学术价值。
这一个方向属于马克思基本发展史的一个下设方向,导师是薛老师,薛老师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问题方向的导师。
二、考试的科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的考试科目为:①100英语(102日语103俄语)②20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含原著)③3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复试加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三、导师介绍薛广洲,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薛广洲,男,汉族,1955年8月生,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王伟光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毛泽东哲学和当代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史、政治哲学等方面。
代表作品有《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无神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
四、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1、《马列著作选编》(哲学部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2、韩树英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版),人民出版社。
3、杨春贵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第二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4、庞元正、董德刚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5、赵曜等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6、《马列著作选编》(有关政治经济学部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2月版。
7、李兴山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8、王天义主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7月版。
复试加试科目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试加试科目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复试加试参考书目:1、杨春贵主编:《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100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目录[整理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目录[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efd0b13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5.png)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目录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835年8月)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3月17日)3.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1910年12月23日)4.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3年3月)5.列宁:《卡尔·马克思》(节选)(1914年11月)6.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春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1845-1846年3.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1908年2-10月4.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1915年5.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7月6.毛泽东:《矛盾论》1937年8月7.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78年3月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节选)2.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节选)3.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节选)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1月5.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节选) 1920年月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2.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节选) 1952年2月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4.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5.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6.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7.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节选) 1979.38.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6月合计26篇。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排名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34fd5e37eefdc8d376ee32df.png)
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马列德育教研部)--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义发展史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安徽大学--政治学系--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华中科技大学--政治教育系--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政治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鲁东大学--政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鲁东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山东大学--马列教学部--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重庆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西安交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西安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义发展史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延安大学--政治与法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南京政治学院--院本部(南京院区)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徐州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https://img.taocdn.com/s3/m/e46df73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f.png)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写作日期在前,发表日期在后。
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1844年发表)2.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18443.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43年底至1844年1月,1844年2月发表在《德法年鉴》创刊号)4.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1932年全文首次公开发表)5.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1844.9~11,1845.2发表)6.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7.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标志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诞生)8.《哲学的贫困》1847.49.《雇佣劳动与资本》1847.1210.《共产党宣言》(合著)1848.211.《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合著)1848.312.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185013.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57年1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1月1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年6月出版)16.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21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186718.马克思《法兰西内战》187119.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187520.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1885(恩格斯整理)2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1894(恩格斯整理)22.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184423.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年9月至1845年3月24.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185025.恩格斯《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1851-185226.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187827.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28.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2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30.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同盟者的历史》1885含1848.3合著《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推荐书目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推荐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a5e5f0d75022aaea998f0f65.png)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推荐书目1.顾海良、梅荣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庄福龄主编:《简明马克思主义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马克思主义史》(第一卷-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商德文:《列宁经济思想发展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5.孟氧:《评梅林的〈马克思传〉——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见:孟小灯,高志前编:《孟氧学术文选》(史学卷),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年4月。
6.梅林:《马克思传》,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7.麦克莱伦:《马克思传(插图本)》(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孟氧:《恩格斯传·经济学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9.马克思:《1844年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共产主义原理》,《马恩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于结》、《反杜林论》(节选)、《自然辩证法》(节选)。
1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一章《商品》,第二——七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l年版。
15.《哥达纲领批判》,《马恩选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6.《法兰西内战》,《马恩选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7.《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三编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概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f45b84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1.png)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概述就研究生学习谈几点想法相信自己人生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尽快适应专业方向的转变;树立起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学会用哲学的眼光看问题;扎实自己的理论功底;提高自身学术论文水平;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处理好四大关系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学习与研究;学习研究与勤工俭学;知识体系与自我信仰。
?树立四大意识:哲学意识;研究意识;问题意识;诚信意识学会研究阅读原著文本;确定研究方向;收集方向材料;拟定研究论题;反复修改写作;人自然社会;人发展自由;劳动实践生产;资本经济危机生态危机社会和谐。
课程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历程。
要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理论。
2.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重点掌握重要概念范畴如实践、劳动、生产等以及基本结论如不断革命论、一国胜利论等。
3.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
4.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命运作客观评价。
参考书目1.《马克思主义史》庄福龄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
2.《简明马克思主义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庄福龄主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
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顾海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历史》余源培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5.《走进马克思》孙伯鍨张一兵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6.《回到马克思》张一兵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7.《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谭培文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
研究专题1.马恩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研究;2.马恩两种生产理论研究;3.马恩自然哲学思想研究;4.马恩技术哲学思想研究;5.马恩主体性理论研究;6.马恩控制自然思想研究;7.马恩社会和谐思想研究;8.马恩社会交往理论研究;9.马恩生产与消费理论研究;10.马恩民生思想研究;11.马恩劳动与休闲观思想研究;12.马恩实践概念的逻辑生成;13.马恩人的解放思想研究;14.马恩自由观思想研究;15.马恩生态伦理思想研究;16.马恩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研究;17.马恩批判理论研究;18.马恩资本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的参考阅读书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的参考阅读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6d0197dfad51f01dc281f16b.png)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卡尔•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节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列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有关哲学章节,《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 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 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毛泽毛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阅读文献: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一章《商品》1、2、3、4,第二章《交换过程》;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1,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3,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第六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第七章《剩余价值率》1,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第十七章《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第二十二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1、4,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1、2、3、4,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整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6fbfe0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9.png)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整理第一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整理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其研究部分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
2、《列宁选集》。
3、《毛泽东选集》。
4、《邓小平文选》。
5、《江泽民文选》及近年来党的重要文献。
6、《陈先达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孙伯鍨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现状》(1-3卷)。
8、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孙伯鍨、张一兵主编:《走进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侯惠勤:《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马克思主义著作精要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转换》,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刘林元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版。
15、刘放桐:《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当代走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陈学明:《永远的马克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7、任俊明:《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50年》,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有多种译本。
12、费正清:《中国的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
13、巴比:《社会研究方法论》(上、下),华夏出版社。
14、戴维·施韦卡特:《反对资本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5、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原著《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和资本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怎么办?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辩证法的要素谈谈辩证法问题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论粮食税二、西方译著部分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1-4卷),商务印书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8dfd07d92af90242a995e5ed.png)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一、单选1、标志着马克思实现哲学和政治上的转变基本完成的是《德法年鉴》;2、马、恩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两篇文章,成为标志着他们唯心主义到唯物之、从革命XX主义到共产主义;3、黑格尔《哲法学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国家观;4、标志着马克思思想完全转到共产主义的著作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5、被誉为新世界观的首次理论探索著作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6、被誉为唯物史观形成的前夜的是《神圣家族》;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过程中是列宁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8、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过程中,未对帝国主义进行研究的是马克思;9、1938年10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命题;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1、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成型于斯大林;1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两个重要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13、马、恩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而共同创作的著作是《共产党宣言》14、被誉为唯物史观天才萌芽的著作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5、在中共七大上,X少奇正式提出了思想;16、苏联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新思维”的主X;二、多选1、马克思发展史一般分为奠基、开拓、发展、创新时期;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含了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部分的内容;3、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写了“三篇”著名的评论性文章,即《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塞尔记者的辩护》构成了他的世界观转变的三大环节4、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两篇文章,表明他已经实现了从唯心到唯物,从XX到社会主义上的转变,这两篇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5、下列思潮哪些是早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捍卫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批判的思潮:伯恩斯坦修正主义、普鲁东主义、XX尔主义、巴枯宁主义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社会主义;设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个根本性问题三、简答1、简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答:(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0c5e222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b.png)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一专题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二、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四、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二专题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实现“两个转变”——唯心主义世界观向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转变;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二、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两个转变”到《共产党宣言》发表,是马克思主义孕育和形成阶段三、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丰富和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1848年欧洲革命到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运用、检验和发展的阶段2、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到1883年马克思逝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成阶段3、马克思逝世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是恩格斯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段第三专题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的命运一、资本主义时代的新变化及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二、伯恩施坦主义的出现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三、国际范围内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的大论争四、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命运的思考第四专题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及历史性贡献一、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阐述二、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创立三、列宁对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革命道路问题的新探索四、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五、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性贡献第五专题关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点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地位(历史作用和缺陷)第六专题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发展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三、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第七专题苏东剧变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一、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历程二、苏联东欧剧变及其原因分析、历史教训三、20世纪9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命运——马克思主义在挫折中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在探索中推进第八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历史地位二、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四、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五、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及其意义结语: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学习书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4、《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5、顾海良梅荣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6、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撰写:《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列宁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7、段中乔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史》8、顾海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9、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10、王怀超:《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纲》11、庄福龄主编:《简明马克思主义史》1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纲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4、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5、专业书刊的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图解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fc79cf9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9.png)
11月28日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大量经济支持。马克思逝世后,将马克思遗留下的大量手稿、遗著整理出版,并众望所归地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领袖。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学毕业论文)
写于183“新和谐”公社
1771年5月14日-1858年11月17日生卒
1820年,欧文在《致拉纳克郡报告》中提出消灭私有制,建立财产公有,权利平等和共同劳动的改革社会的理想主张,这标志着他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
1818年
5月5日出生于德意志邦联普鲁士王国莱茵省。亨利希·马克思的好友威斯特华伦对少年马克思产生过重要影响,他对古希腊罗马文化和浪漫主义文学有很深的造诣。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国家观,而黑格尔国家观的核心问题是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黑格尔从伦理精神发展的角度来理解这一问题。他指出,伦理精神的发展经历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三个阶段,而国家是家庭和市民社会运动综合,是伦理精神的充分实现。在这里,虽然黑格尔承认国家是从家庭和市民社会发展而来,但不承认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基础。在他看来,国家是家庭和市民社会的目的,家庭和市民社会仅仅是绝对精神自我运动到国家阶段的中介。
《德法年鉴》阿·卢格和马克思
1844年2月底只在巴黎用德文出版了1—2期合刊号
《德法年鉴》是在巴黎出版的德文刊物,恩格斯称之为德国第一家社会主义刊物,主编是马克思和阿·卢格。该刊只在1844年2月出版了一期合刊(第一期和第二期),其中发表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各两篇文章及马克思的三封书信。由于马克思和资产阶级激进分子卢格之间的原则分歧,卢格想在法国创办一个自由民主主义的刊物,对德国社会和政治的弊端进行批评,以便唤醒人民的觉悟,实现人民的精神解放;马克思则想把刊物不仅办成从理论上批评德国专制制度的阵地,而且发展成根本改造德国社会的武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第一章参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第一章参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ef1c940ebed5b9f3f90f1c11.png)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推荐期刊:1.《马克思主义研究》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2.《毛泽东思想研究》主办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
3.《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主办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4.《毛泽东思想论坛》主办单位:湖南省委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
5.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分册,编辑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6.报刊复印资料:《毛泽东思想》分册,编辑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7.报刊复印资料:《邓小平理论》分册,编辑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8.《求是》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9.《求实》主办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主办单位: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11.《中共党史研究》主办单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12.《党的文献》。
主办单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
13.《思想教育研究》14.《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5.《当代中国史研究》16.《炎黄春秋》17.《百年潮》18.《思想理论导刊》19.《中国社会科学》20.《新华文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郑永挺主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王国炎主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3.郭德宏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课题组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研究——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5.庄福龄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6.赵麟斌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读》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7.顾海良、梅荣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8.庄福龄主编:《马克思主义史》(1——4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9.陈哲夫等:《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0.邓剑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1.陈希主编:《民族复兴之路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2.辛鸣、杨海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最新成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13.顾海良:《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14.罗本琦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机制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15.何继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16.赵向军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7.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18.何一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9.庄福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理论成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0.朱松山等主编:《源和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1.丁俊萍、熊启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2.曾长秋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3.钟家栋主编:《重铸中国魂:20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4.汪青松:《伟大的革命与历史性飞跃——中共三代领导核心思想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5.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6.秦刚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27.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8.王伟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29.陈占安:《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0.谢春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上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31.唐宝林主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32.龚育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二十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33.高放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4.徐志宏等主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阅读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2.列宁:《卡尔·马克思》、《在马克思恩格斯纪念碑揭幕典礼上的讲话》、《反杜林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列宁选集》第2卷3.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4.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选集》第2 卷5.毛泽东:《< 共产党人> 发刊词》, 《毛泽东选集》第2 卷6.毛泽东:《论新阶段》,《毛泽东选集》第3 卷7.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3 卷8.刘少奇:《论党》,《刘少奇选集》上卷。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可编辑】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995bdbd989eb172ded63b78a.png)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简介一、早期代表人物(20世界20——30年代)1、格奥尔格·卢卡奇(Ceorg Lukacs,1885-1971),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
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审美特征》(1963),《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
超一流2、卡尔·柯尔施(Korsch,Karl 1886-1961),德国人,与卢卡奇一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92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篇论文》(1923——1937)、《卡尔·马克思》(1938)。
超一流3、安东尼奥·葛兰西(Gramsci,Antonio 1891~1937),意大利人,意大利共产主义思想家、意大利共产党创始者和领导人之一,是与卢卡奇、柯尔施齐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
代表作:《反对〈资本论〉的革命》(1917)、《狱中札记》(1929——1935)。
超一流二、发展繁荣时期(20世纪30——70年代)(一)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1、霍克海默尔(Max Horkhaimer 1893—1973),德国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首脑人物、“社会批判理论”创始人。
代表作:《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1937),《论哲学的社会功能》(1940),《启蒙的辩证法》(1947),《工具理性批判》(1967)。
超一流2、阿多诺(Adorno,T·W,1903——1969)德国人,在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地位仅次于霍克海默尔。
代表作:《弗洛伊德理论和法西斯主义宣传的程式》(1951),《否定的辩证法》(1966)。
超一流3、班杰明(Benjamin,Walter 1892——1940),德国人,代表著作:《德国悲剧的起源》(1925)、《作者作为生产者》(1934)、《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1936)。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小文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小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d5be744d2b160b4e767fcfe7.png)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小传第一部分本人根据查阅相关资料,自行整理编辑了一下马克思主义前期的两张关于马克第二部分从《博士文论》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的两个转变的完成1839年马克思对古代哲学史、主要是伊壁鸠鲁主义、斯多葛主义和怀疑主义进行了大量研究,完成了《博士论文》,即全名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写于1840年下半年至1841年3月。
1841年5月,耶拿大学根据该论文授予马克思博士学位。
当时德国特别重要的理论背景是黑格尔哲学的解体:一方面是在政治上合宗教上都为保守的“老年黑格尔派”(马尔海内克、霍托、甘斯、格舍尔、欣里希斯);另一方面是更加激进的“左”翼黑格尔派或“青年黑格尔派”。
1838年春天,马克思开始同“博士俱乐部”的成员交往,从而为他开辟了通往黑格尔哲学的道路。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的序言中明确地表述了自己的立场,即哲学上的“自我意识”立场;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并列,哲学借这种自我意识反对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
这一立场在论文中通过对古希腊自我意识哲学的解析,特别是通过对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比较而表述出来。
论文的第一部分讨论两种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
在马克思看来,尽管黑格尔在原则上正确地规定了古希腊三派自我意识哲学——怀疑派、伊壁鸠鲁派和斯多亚派——的一半特点,但由于其为深入细节,特别是由于思辨的观点,妨碍了他去认识这三种体系对整个希腊精神的重大意义。
而马克思则试图去批判地追溯这些派别的历史根据,并把它们看作喝是“理解希腊哲学的正真历史的钥匙。
”论文的第二部分便试图通过分析二者的物理学在细节上的差异,来说明上述的对立、矛盾和颠倒,并引申出作者自己的哲学立场。
这部分共分五章:(1)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2)原子的质;(3)不可分的本质和不可分的元素;(4)时间;(5)天体现象。
其中以第一章最为重要,因为它直接揭示对立的根源,指证了问题的主旨,并提示出其余各章可以参照理解的重点和要旨。
(完整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阅读书目
![(完整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阅读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da9ada2031b765ce050814e1.png)
26. 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7.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写:《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28. 程恩富主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五卷),包括(1)《经典作家卷》;(2)《苏联俄罗斯卷》;(3)《欧美卷》;(4)《日本卷》;(5)《中国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29. 萧贵毓、张海燕主编:《社会主义思想史纲》,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30. 郭德宏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版。
第四部分:“思想政治教育”阅读原著文献目录1、王惠岩:《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李毅:《社会学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成有信:《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7、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源起及本质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研究》,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
12、社科司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6、龚海泉:《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张雷声:《新中国思想理论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教科书
1、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史》四卷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版
专业基础著作
1、陈先达、靳辉明:《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2、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苏】纳尔斯基等:《十九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5、马绍孟等:《恩格斯和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6、侯惠勤:《准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英]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著作:
1、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3、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 西方马克思主义卷》上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版。
4、[英]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5、[加]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6、叶卫平:《西方“马克思学”研究》,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
7、孙伯鍨等:《西方“马克思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陈先达等:《被肢解的马克思》,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9、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0、余文烈:《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11、徐艳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2、周凡、李惠斌主编:《后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13、复旦大学编:《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 2007》,人民出版社,2007。
14、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
15、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
16、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84。
17、霍克海默:《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
18、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重庆出版社,1988。
19、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学林出版社,1999。
五、传记:
1、梅林:《马克思传》,三联书店,1965。
2、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Ⅰ、Ⅱ、Ⅲ册,三联书店,1965.
3、费多谢耶夫等:《卡尔·马克思》,三联书店,1980.
4、格姆科夫等:《恩格斯传》,三联书店,1980.
5、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