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体操技术动作教学
体操动作训练教案模板范文
![体操动作训练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7e4f45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d.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某项体操动作的基本要领,提高动作质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解练习、完整练习、保护与帮助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力量等身体素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对体操运动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以单杠双臂摆动为例)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对象初学者或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五、教学场地与器材1. 场地:室内体育馆或户外操场2. 器材:单杠、垫子、口哨、录音机、磁带等六、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5分钟)1. 课堂常规:集合整队,师生问好,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 热身活动:带领学生进行全身关节活动,如颈部、肩部、腰部、腿部等,以预防运动损伤。
(二)基本部分(30分钟)1. 讲解示范:教师对单杠双臂摆动动作进行详细讲解,并做示范动作。
- 动作要领:学生站在单杠下方,双手握杠,用力向上摆动,使身体离开地面,尽量保持身体平衡。
- 动作步骤:起摆、摆动、落地。
2. 分解练习:将动作分解为起摆、摆动、落地三个环节,逐一进行练习。
- 起摆: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原地起摆练习,强调用力方向和幅度。
- 摆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摆动练习,强调身体协调性和摆动幅度。
- 落地: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落地练习,强调落地平稳,避免受伤。
3. 完整练习:学生在掌握分解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完整动作的练习。
4. 保护与帮助:教师或同学在旁协助,确保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安全。
(三)结束部分(5分钟)1. 教学总结:对本次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动作要领和安全注意事项。
2. 放松活动:带领学生进行全身放松活动,如慢跑、拉伸等。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动作完成情况: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连贯性。
2. 学生身体素质:通过练习,观察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力量等身体素质的提升。
3. 学生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参与度、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体操运动动作教学文章
![体操运动动作教学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017d544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b.png)
体操运动动作教学文章体操运动是一项综合性的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柔韧性、力量和协调能力。
在体操运动中,动作的正确性和技术要求非常重要,因此,掌握正确的体操动作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一、基本动作教学1.站立姿势站立直立,双脚并拢,双臂自然下垂,保持身体的平衡。
注意事项:双脚要并拢,保持腰背挺直,目视前方。
2.弯腰动作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上半身向前弯曲,双手尽量触碰脚尖。
注意事项:保持腰背挺直,注意呼吸,避免背部受伤。
3.跳跃动作双脚并拢站立,双手自然下垂,然后用力跳起,双臂向上伸展。
注意事项:跳跃时要用力蹬地,保持身体的平衡,双臂要用力向上伸展。
二、进阶动作教学1.滚动动作站立姿势,双手放在胸前交叉,然后向前倾身,用力滚动身体,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
注意事项:滚动时要保持腰背挺直,避免头部撞击地面。
2.翻筋斗动作站立姿势,双臂伸直向上,然后向后倾身,用力向前翻滚,双腿抬起,头部向后仰。
注意事项:翻筋斗时要保持腰背挺直,用力蹬地,保持身体的平衡。
三、高级动作教学1.空翻动作从站立姿势开始,双臂向上伸展,然后用力蹬地,使身体翻转空中,双腿向上抬起,然后用力蹬地着地。
注意事项:空翻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用力蹬地,注意落地的姿势,避免受伤。
2.平衡动作站立姿势,将一只脚抬起,使脚尖着地,保持身体的平衡,然后尽量将另一只脚抬起,保持平衡。
注意事项:平衡时要保持腰背挺直,注意呼吸,保持身体的平衡。
四、注意事项1.保护好关节在进行体操运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关节,避免扭伤或拉伤。
2.注意呼吸在进行体操动作时,要注意合理控制呼吸,避免因呼吸不畅而影响动作的完成。
3.适度休息在进行体操训练时,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训练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身体疲劳。
4.正确指导在进行体操动作教学时,要有专业的教练指导,确保动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5.温暖身体在进行体操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以准备好身体,避免运动损伤。
体操动作技术教案模板范文
![体操动作技术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021195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c.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础体操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勇敢、坚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体操基本动作:立正、稍息、敬礼、跑步、徒手操等。
2. 体操器械动作:单杠、双杠、平衡木、高低杠等。
三、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慢跑、徒手操等。
2. 教师讲解本节课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基本部分(40分钟)1. 体操基本动作训练(1)立正、稍息、敬礼等基本动作的示范和讲解。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提高动作质量。
2. 体操器械动作训练(1)单杠:示范和讲解骑撑、悬垂、支撑等动作。
(2)双杠:示范和讲解支撑、摆动、回环等动作。
(3)平衡木:示范和讲解走步、跑步、跳步等动作。
(4)高低杠:示范和讲解悬垂、摆动、支撑等动作。
(5)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提高动作质量。
(三)巩固部分(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体操动作的复习和巩固。
2. 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点评。
(四)结束部分(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如慢跑、徒手操等。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评价学生的动作质量,包括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灵活性等。
3. 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 评价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敢、坚强的品质。
五、教学资源1. 体操器材:单杠、双杠、平衡木、高低杠等。
2. 教学视频:体操基本动作和器械动作的教学视频。
3. 教学课件:体操基本动作和器械动作的课件。
六、教学反思1. 课堂组织是否合理,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3.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能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中学体操技术动作的基本教学方法
![中学体操技术动作的基本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437b54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0.png)
中学体操技术动作的基本教学方法篇一:中学体操技术动作的基本教学方法体操是一项综合性、艺术性和技术性都很高的体育运动,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体操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协调性和灵活性。
以下是中学体操技术动作的基本教学方法。
1. 熟悉基本动作:首先,学生应该掌握体操的基本动作,如腰部转体、踢腿、伸展等。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解释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并演示这些动作,然后让学生模仿练习。
2. 分解动作:许多体操技术动作都是由多个动作组成的,因此,教师可以将复杂的动作进行分解,并逐一教学。
例如,将一个侧翻动作分解为准备动作、起跳、翻转、落地等步骤,并逐步引导学生完成每个步骤。
3. 精确指导:在学生练习体操动作时,教师应该给予他们精确的指导。
例如,告诉学生应该如何调整身体姿势、控制力量的大小、保持平衡等。
教师可以逐渐提高要求,让学生不断完善动作的细节。
4. 反馈与纠正:教师在学生练习体操动作时,要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并进行纠正。
如果学生的动作有误,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解释的方式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5. 练习巩固:学习体操技术动作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巩固。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练习方法,如分组对练、循环练习、逐渐增加难度等,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动作的熟练度和稳定性。
6. 培养自信心:体操技术动作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并给予他们积极的肯定和赞扬,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挫折。
总之,中学体操技术动作的教学需要注重基本动作的熟悉、动作的分解和精确指导、及时的反馈与纠正、练习的巩固以及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个性化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体操技术动作,提高他们的体操水平和身体素质。
篇二:中学体操技术动作的基本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示范:教师应首先进行技术动作的示范,确保动作的正确性和标准性。
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技术动作的要领和细节。
高中体操技术动作教案设计
![高中体操技术动作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27cf7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3.png)
高中体操技术动作教案设计教案标题:高中体操技术动作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体操技术动作的基本要素和技术要求。
2. 掌握高中体操技术动作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3. 提高学生的体操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
二、教学重点:1. 学生对高中体操技术动作的基本要素和技术要求的理解。
2. 学生掌握高中体操技术动作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正确运用体操技术动作的基本要素和技术要求。
2.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高中体操技术动作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四、教学准备:1. 高中体操技术动作教材和参考书籍。
2. 体操器械和场地的准备。
3. 视频或图片展示高水平的体操技术动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高水平的体操比赛视频,引起学生对体操技术动作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介绍高中体操技术动作的基本要素,包括姿势、力度、协调性和连贯性。
b. 解释高中体操技术动作的技术要求,如身体的稳定性、动作的准确性和表演的美感。
3. 示范与讲解(20分钟):a. 分别示范高中体操技术动作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b. 详细讲解每个动作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c. 强调正确的体操姿势和动作连贯性的重要性。
4. 练习与指导(3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个小组有一位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b. 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指导和动作纠正。
c. 鼓励学生多次练习,逐步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美感。
5. 展示与总结(10分钟):a. 学生进行高中体操技术动作的展示,可以通过小组展示或个人展示的形式。
b. 学生和教师一起评价展示的动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c.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体操比赛,提高实践能力和竞技水平。
2. 组织学生观摩高水平的体操比赛,激发学生对体操技术的热情和向往。
七、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体操教材的动作示范
![体操教材的动作示范](https://img.taocdn.com/s3/m/88706beaff00bed5b8f31d9e.png)
体操教材的动作示范一、技巧技巧俗称“垫上运动”,是青少年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
它包括滚动、滚翻、手翻、空翻、平衡等动作。
经常练习技巧动作可以提高前庭分析器的机能和身体各部分协调活动的能力,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韧带的弹性,并能培养勇敢、果断、机智等意志品质。
因此,它是中学体育课的重点教材之一,各年级都安排了技巧教材。
根据技巧项目特点,教师示范动作时,一般学生位于技巧垫子两侧,教师在垫子上做侧面示范。
1跪跳起(1)动作要领从跪立开始,两臂后摆同时臀部后坐;两臂迅速向前摆,同时展髋,两臂摆至前举时立即制动。
脚背与小腿用力下压,身体向上腾起时,迅速提膝收腿成蹲立。
(2)动作示范(图4-50)(3)示范要点①两臂向前上方挥摆速度要快。
②脚背及小腿压地干脆、有力,收腹、提膝要协调配合。
2前滚翻(1)动作要领从蹲立两手向前撑垫开始,提臀同时屈臂低头,用头后部在两手支撑点前着垫,两腿蹬地,颈、背、腰、臀依次着垫,屈膝团身向前滚动。
当背部着垫时,两手抱小腿中部,上体紧跟大腿向前滚动成蹲立。
(2)动作示范(图4-51)(3)示范要点①两手支撑用力要均衡,头要正。
②两腿蹬地时要充分蹬直。
3后滚翻(1)动作要领从蹲撑开始,身体稍前移,随即两手推垫,身体后倒,臀部在靠近足跟处着垫,低头团身向后滚动,屈臂夹肘,两手置于肩上。
当滚翻至肩部着垫时,臀部上翻,两手撑垫推直手臂,两脚落垫成蹲撑。
(2)动作示范(图4-52)(3)示范要点①示范时要强调持续低头,并且头要正。
②注意屈臂夹肘、两手放在肩上(手心向上)的技术。
4头手倒立(1)动作要领由蹲撑开始,两手撑垫同肩宽,头顶前部着垫,三点支撑约成等边三角形,伸直腿使臀部靠近垂直部位,一腿上举,另一腿蹬地。
当身体立稳时,并腿伸髋立腰成头手倒立。
(2)动作示范(图4-53)(3)示范要点①要求两臂用力内夹。
②并腿伸髋时重心稍回收。
5肩肘倒立(1)动作要领从直角坐开始,向后滚动收腹举腿翻臀,两臂伸直用力压垫子,向肩的垂直上方伸腿同时展髋,要尽量低头,两手及时撑于腰背的两侧,两肘内夹,成肘、颈、肩支撑的倒立姿势。
体操技巧教案
![体操技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ee7764312b3169a451a471.png)
1、教 师 发 放 完 整 技 巧动作,学习卡分小 组学习讨论,尝试。
1.安全教育,注 意事项
1. 按照要求积极 参与练习,并进行 模仿。 2. 小组长保护与 帮助。
2
3 1
2、复习侧手翻转体 1.教师组织分组 1. 听 口 令 并 按 照
2中
90 度,前滚翻成蹲 依次进行
要求练习。
5
撑,挺身跳单个技术
1. 讲解练习方 法 2. 组 织 学 生 练 习
1.积极参与练习, 注意安全,遵守规 则。
2. 仰卧起做 3. 蛙跳
1
中
0
分
要求:遵守规则,注 钟
意安全
1.带领学生进行 1.让身心放松逐渐
△
牵 拉 放 松 ( 音 趋于平静状态。
伴)。
结
2.小结,组织学 2.积极参与,敢于
2. 四人一小组,小 组长保护与帮助。
动作。
要求:遵守规则,
注意安全
3、全套动作。
基
本
4、小组比拼。
部
分
1 教师示范,讲 1. 大胆尝试。
解。
2. 保护与帮助
1.教师组织
1.仔细观察积极评 价 2. 按照要求积极 练习
53大 51 卧 撑 + 平 板 支 撑
反
场
思
地
器
材
束
生进行自评、互 表达自己的想法
3
小
部
评
要求:充分放松身 分
分
放松活动与结束语
3.布置家庭作业 4.安排学生收还
3.认真听讲,完成 家庭作业 4.协助老师收还器
心,为下节课做准 备。
钟
体操技术动作试讲教案
![体操技术动作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8dad7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d.png)
体操技术动作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体操基本动作的技术要领和要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体操动作表现能力和技术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体操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体操基本动作的技术要领和要点。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克服体操动作中的技术难点,提高动作的稳定性和美感。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在开始正式教学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以准备学生进行体操动作训练。
2. 动作示范教师进行体操基本动作的示范,重点演示动作的要领和技术细节,让学生对动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进行体操动作的练习。
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引导他们逐步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
4. 整体训练让学生进行整体训练,观察学生的动作表现,及时指出问题并进行指导。
通过反复训练,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动作的稳定性和美感。
5. 分组展示让各小组进行动作展示,让学生相互观摩、学习,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动力。
6. 总结讲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讲评,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同时,鼓励学生坚持练习,不断提高动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训练和展示,以及听取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对学生的动作表现进行评价。
同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动作水平。
五、教学反思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操训练,培养学生的体操兴趣和爱好。
六、教学素材教学素材包括体操场地、体操器械、教学视频等,以及教师自己的示范动作和指导。
七、教学环境教学环境要求安全、整洁、宽敞,能够满足学生进行体操训练的需要。
八、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包括示范教学、分组练习、整体训练、分组展示、总结讲评等,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体操技巧动作
![体操技巧动作](https://img.taocdn.com/s3/m/00100969f5335a8102d2204b.png)
(一)单膝跪撑平衡[动作做法] 由双膝跪撑开始,单膝向后上高举,同时抬头,稍压胸。
直臂撑,停稳。
[技术要点] 两手撑地、单膝跪地与地面约为90°左右,另腿尽量高举。
[教学规格] 后举腿膝部平于头。
[保护与帮助] 保护者跪于练习者侧方,一手扶肩,一手托其后举腿膝部以上部位。
[教法提示]①学者自己练习时,可手扶器械做,再逐渐离开。
②要加强后压腿、后踢腿、后控腿的练习(二)俯平衡[动作做法] 直立,单腿后举,上体慢慢倒立,成单脚站立,另腿后举,挺胸抬头,两臂侧举的平衡姿势。
[技术要点]先单腿后举,然后上体再慢慢前倒。
支撑腿要伸直,用脚掌及时调整重心。
[教学规格] 肩高(或平)于臀,膝高于肩。
[保护与帮助] 帮助者站在练习者侧方,一手托其后腿,一手扶其臂。
教法提示初学者自己练习时,可手扶器械做。
(三)侧平衡[动作做法] 由站立开始,一腿站立,另腿侧举,同时上体侧倒;一臂上举,另一臂稍屈贴于体后,成侧身的平衡姿势。
[技术要点] 上体侧倒要慢,侧举腿不能屈髋,支撑腿要直。
[教学规格] 侧举腿膝平肩,高于髋[保护与帮助] 保护者立于练习者身后,一手扶其侧举腿,一手扶其上臂。
(四)“桥”[动作做法] 屈膝仰卧,两手肩上翻掌撑地;腹部上挺,尽力体后屈;抬头;腿、肩伸直成“桥”形[技术要点]①备姿势分腿屈腿仰卧,腿跟尽量靠近臀部,手撑点靠近肩。
②腹部上挺,尽量顶开髋,拉开肩、抬头。
[教学规格] 充分体后屈,臂伸直,膝基本伸直。
[保护与帮助] 保护者站在练习者侧方,两手提其腰部。
[教法提示]①卧挺起后,手、脚可移动靠近,尽量停一定时间,然后再落下,反复练习。
②由直立开始,在保护者托肩,托腰帮助下向后下桥。
③背对肋木,手握横杠,依次下移成桥。
(五)肩轴倒立[动作做法]坐撑、上体后倒,收腹举腿,当脚尖至头上方时,两臂在体侧下压,两腿上伸;至倒立部位时,髋关节充分挺开,臀部收紧,曲轴手撑背部,停住。
[技术要点]1、伸腿方向应沿眼睛向上的垂直方向。
体操技巧操教案
![体操技巧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aaa86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5.png)
体操技巧操教案体操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它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够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而体操技巧操则是体操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运动员在表现动作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技巧和动作要求。
因此,如何正确地教授体操技巧操成为了体操教练员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教授体操技巧操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体操技巧操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对体操技巧操的兴趣和热爱,掌握基本的体操技巧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要注意教学方法。
在教授体操技巧操的过程中,教练员要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如示范教学法、讲解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等。
在示范教学法中,教练员要用自己的实际动作来示范给学生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的要领和技巧。
在讲解教学法中,教练员要结合实际情况,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讲解动作的要领和技巧。
在引导式教学法中,教练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领会动作的要领和技巧,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动作水平。
只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要注重教学过程。
在教授体操技巧操的过程中,教练员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体操技巧操。
在教学过程中,教练员要注重动作的细节和要领,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动作水平。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在学习体操技巧操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最后,要注重教学评价。
在教授体操技巧操的过程中,教练员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在教学评价中,要注重对学生动作的技巧和要领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动作水平。
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进行评价,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技术体操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技术体操教学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facb5c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1.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技术体操的基本概念、动作要领和锻炼价值。
2. 技能目标:掌握技术体操的基本动作,提高动作质量。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技术体操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体操基本动作:单脚立、跨立、侧身立、走步、跑、跳、转体、弯腰等。
2. 技术体操基本动作:翻滚、跳跃、平衡、倒立、支撑、跳跃等。
三、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1)热身运动:慢跑、关节活动、拉伸等。
(2)游戏:双人抓人、接力跑等。
2. 教学内容(1)讲解示范:教师详细讲解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2)学生练习:学生跟随教师口令,进行单个动作的练习。
(3)动作组合练习:将多个动作组合起来,让学生进行连贯练习。
(4)纠正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和指导,确保动作质量。
3. 练习阶段(1)基础动作练习:学生跟随教师口令,进行基础动作的练习,如单脚立、跨立、侧身立等。
(2)技术体操基本动作练习:学生跟随教师口令,进行技术体操基本动作的练习,如翻滚、跳跃、平衡、倒立等。
(3)动作组合练习:将多个动作组合起来,让学生进行连贯练习,如翻滚跳跃、倒立支撑等。
4. 放松活动(1)放松运动:慢跑、关节活动、拉伸等。
(2)游戏:抓手指、猜拳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动作掌握情况: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动作质量,对动作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2. 学生学习态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对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行评价。
3. 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观察学生在团队练习中的协作情况,对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2.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注:以上为技术体操教学教案模板,具体教学内容和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体操动作技术教案模板范文
![体操动作技术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8ea047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c.png)
一、教案名称:XXX体操动作技术教学二、教学对象:XXX年级XXX班三、教学时间:XX课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XXX体操动作的技术要领,了解动作的原理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示范、讲解、练习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体操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团结、拼搏的精神。
五、教学内容:1. XXX体操动作的基本技术要领;2. XXX体操动作的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3. XXX体操动作的变体动作和组合动作。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XXX体操动作的技术要领;2. 教学难点:XXX体操动作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七、教学步骤:(一)开始部分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常规,如:集合整队、检查着装、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安排见习生等;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慢跑、徒手操等。
(二)准备部分1. 教师讲解XXX体操动作的基本技术要领,并示范动作;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动作模仿练习,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3. 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三)基本部分1. 教师讲解XXX体操动作的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动作的协调性和稳定性;2. 学生进行XXX体操动作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XXX体操动作的变体动作和组合动作的练习。
(四)结束部分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如:慢跑、徒手操等;2. 教师对本次课进行总结,表扬优秀学生,指出不足之处;3. 学生进行课后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动作规范性和练习效果;2. 收集学生课后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改进意见;3.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幅度,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奖励。
九、教学资源:1. 教学器材:体操垫、体操棒、音乐设备等;2. 教学课件:XXX体操动作的教学视频、图片等。
十、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4. 提高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
体操动作技巧幼儿园教案
![体操动作技巧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3cad9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f.png)
体操动作技巧幼儿园教案体操是一项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运动项目,它能够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幼儿园阶段,通过体操动作的教学,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运动基础,为他们未来的体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设计一份适合幼儿园教学的体操动作技巧教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体操运动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 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
二、教案内容:1. 热身活动,在开始体操课程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活动,如慢跑、摇摆手臂、扭动腰部等,以帮助幼儿们做好身体的准备工作。
2. 基本动作教学,在热身活动之后,可以开始教授体操的基本动作,如平衡、倒立、滚动、跳跃等。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的方式,让幼儿们逐步掌握这些动作的技巧。
3. 组合动作练习,在掌握了基本动作之后,可以设计一些组合动作练习,如跳跃后立定、倒立后翻滚等,以提高幼儿们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4. 小组合作,可以让幼儿们分成小组,进行一些合作性的体操动作练习,如搭桥、托球等,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
5. 结束活动,在体操课程结束时,可以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拉伸运动、按摩等,以帮助幼儿们放松身心,恢复体力。
三、教案实施:1. 教学环境,在进行体操教学时,需要选择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学环境,保证幼儿们的安全和舒适。
2.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示范、引导、激励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体操动作技巧。
3. 安全保障,在进行体操教学时,需要重视幼儿们的安全保障,确保他们在学习动作时不会受伤。
四、教案评估:在教学结束后,可以对幼儿们进行简单的评估,观察他们对体操动作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团队合作和意志品质的表现。
同时,也可以通过观察幼儿们的身体状态,来评估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的教案设计和实施,可以帮助幼儿园的教师们更好地开展体操动作技巧的教学工作,为幼儿们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体操(第三版)课件第六章体操技术动作教学
![体操(第三版)课件第六章体操技术动作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6aee640bfe4733687f21aa33.png)
第三节 体操技术动作教学方法
• 二、语音法
– 讲解 – 提问 – 提示 – 评价
第三节 体操技术动作教学方法
• 三、练习法
– 完整与分解法
• 完整法 • 分解法:简单动作不刻意分解、分析技术结构、科学分解动作、分解
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合理配合完整法
– 重复练习法
• 连续重复练习 • 间歇重复练习
– 变换练习法
• 教师精神面貌 • 教师期望鼓励 • 灵活多样教学手段,调动学习积极性 • 有效教学方式手段,克服害怕心理
– 人际环境
第四节 体操技术动作教学策略
• 三、优化教学程序
– 传授体操技能 – 构建新模式
• 自学辅导模式 • 主动性教学模式 • 情景教学模式
第四节 体操技术动作教学策略
• 四、优化教学方法
第一节 体操技术动作的分类与主要技术特点
• 二、体操动作的主要技术
– 落地技术
• 缓冲、站稳、避免受伤 • 正确落地姿势 • 保持平衡 • 准确调控落地远度 • 延长缓冲距离和时间 • 渐降重心 • 全身肌肉适度紧张 • 头正,目视前方,两臂侧上举
第二节 体操技术动作教学特点
• 一、教学中广泛运用保护帮助 • 二、教学中常需要排除学生的害怕心理 • 三、动作复杂与教法多样 • 四、教学过程的规范化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
《体操》(第三版)
第六章 体操技术动作教学
内容提要
• 介绍
– 体操动作分类及主要技术特征
• 分析
– 体操技术动作教学的主要特点
• 阐述
– 体操技术动作主要教学方法及其实际运用 – 体操技术动作教学的常用策略
第六章体操三级运动员规定动作-技术与教法
![第六章体操三级运动员规定动作-技术与教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7de19ca58da0116c17499d.png)
1.后摆经单臂支撑挺身下
动作要领:由支撑前摆开始(以向左为例〉,身体后摆过杠下垂直部位后,两腿用 力向后上方摆起,当腿后摆至极点时,身体重心左移出杠外,同时右手迅速推离杠,换 握左杠(于左手前、并继续做顶肩后摆动作,左手推离杠摆至侧上举,挺胸、抬头、紧 腰。落地时,及时做收腹屈膝的缓冲动作(图6-;;;-6)。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加强基本姿态的训练和基本技术的训练。
体前握杠,两腿滑杠并腿接支撑前摆 动作要领:分腿坐支撑,两腿顺势向前举起,当超过杠面后迅速分腿,以大腿内侧 坐杠成分腿坐。然后身体挺直,两腿骑杠,上体前移,两手顺势于体前稍远处用力撑 杠,同时两腿伸直压杠后摆并腿进杠,接着支撑前摆(图6-30。
技术规格:滚动流畅、连贯,身体成反弓的圆弧状。
保护与帮助:保护与帮助者站在练习者侧面,滚动时扶其上身,帮助练习者由跪 坐成跪立姿势。
教学方法:①下桥,练习身体的反弓姿势;②由头手倒立做胸滚动练习;③做完 整动作练习。
主要错误动作:胸滚动不流畅。
纠正方法:身体滚动时使身体成一个反弓的圆弧,即可使滚动流畅。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加强身体姿态的练习,并注意保护和帮助。1.两臂经下向前摆同时跪眺起成站立(两臂前举)^接两臂上摆至头上同时 原地跳转180度成站立,两臂侧举
纠正方法:倒立时紧腰,收腹,腿伸直,使整个身体垂直于地面。慢起时腰部发 力,使臀部带动两腿以克服脚部发力的错误动作。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加强腰腹肌力量的练习,慢起时两腿伸直,倒立时使整个 身体垂直于地面;注意保护与帮助。
胸滚动经跪坐成跪立,两臂侧举 动作要领:由头手倒立开始,抬头,两腿后举,使身体成一个反弓,然后两手向前 发力,使身体依次经胸部、腹、两腿滚动顺势成跪坐,然后两膝发力,使身体成两臂侧 举的跪立姿势。
体操技巧组合动作 课件
![体操技巧组合动作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b97b9326fff705cc170ad8.png)
教学目标
♪ 1、了解单个体操的技术动作。 ♪ 2、学生通过技巧教学,能将单个动作组合
到一起成为组合动作,发展学生的灵巧、 柔韧、协调和定向能力,增强关节韧带的 灵活性,发展前庭器官的平衡能力。 ♪ 3、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克服困难和互助 等优良品质。
组合动作
♪ 单个动作的质量和身体姿态是做好组合动 作的基础。在组合动作的练习中,要加强 动作的稳定性并控制好动作的节奏,更好 的体现技巧动作的力与美。
♪ 请将你学过的技巧动作进行重新编排,形成 一套新的动作组合,进行展示和交流。
♪ 创编提示:1、与同伴共同练习,将单人组 合变成双人组合。
♪
2、将类似的动作相互置换,形
成新的组合。
♪
3、与同伴共同创编,相互启发。
体操的概念
体操是一种徒手或 借助器械进行各种身 体操练的体育项目。
目前,国际上的大型 体操比赛有世界杯赛、世 界锦标赛和奥林匹克运动 会体操赛。国际和国内的 大型体操比赛一般包括三 种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比赛,即团体赛、个人全 能赛和单项赛。
体操是力与美的结合
请同学们讨论一 下:要想把体 操动作做的优 美要注意哪几 个方面?
头手倒立
♪ 1、蹲撑,头手撑垫成正三角形,两肘内夹. ♪ 2、一腿上举,一腿蹬地. ♪ 3、两腿并拢伸直,紧腰、夹臀. ♪ 4、头手支撑倒立,重心保持在支撑面内.
鱼跃前滚翻
♪ 半蹲,两臂前摆,同时两脚蹬地,使身体 向前跃起腾空,然后两手积极撑垫,并迅 速屈臂、低头,团身向前滚半蹲,脚尖点地,两臂后 摆;跳起过程—两臂上摆,脚尖用力蹬地, 展体挺身,摆至最高点,空中略有停顿; 落地—屈膝缓冲,两臂控制平衡。
组合动作(女)
♪ 前滚翻成直腿坐——后倒经单肩后滚翻成跪撑平衡—— 跪立——跪跳起——直立
小学体操技巧动作分解教案
![小学体操技巧动作分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17f12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14.png)
小学体操技巧动作分解教案教案标题:小学体操技巧动作分解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熟练运用体操技巧动作的分解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灵活性和身体控制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体操技巧动作的分解方法。
2.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体操技巧动作的分解和练习。
教学准备:1. 一块开阔的场地供学生进行体操动作练习。
2. 体操技巧动作的示范视频或图片。
3. 适合小学生的体操动作分解练习材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体操技巧动作的分解方法。
2.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体操技巧动作,并请几名学生进行简单的示范。
步骤二:理论讲解(10分钟)1. 通过示范视频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一种体操技巧动作,并解释其分解方法。
2. 详细解释体操技巧动作的基本要素和动作顺序。
3. 强调学生在学习体操技巧动作时需要注重动作的细节和正确性。
步骤三:实际操作(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体操技巧动作,要求学生利用分解方法进行练习。
3. 监督和指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动作正确性和细节处理。
4. 鼓励学生相互观摩和交流,共同提高技巧。
步骤四:总结(5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练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体操技巧动作分解方法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练习和运用所学的体操技巧动作。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体操俱乐部或课外培训,提高技巧水平。
2. 鼓励学生在家庭环境中进行简单的体操技巧动作练习,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控制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动作正确性和细节处理情况。
2. 听取学生的回答和分享,评估学生对体操技巧动作分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体操技巧动作示范视频或图片。
2. 体操技巧动作分解练习材料。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体操技巧动作的分解方法。
初中体操技巧教案
![初中体操技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bca29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7.png)
初中体操技巧教案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体操技巧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练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操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现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1. 基本动作:滚翻、翻腾、倒立、平衡等。
2. 组合动作:简单的体操动作组合,如:前滚翻接侧翻、翻腾接倒立等。
3. 器械动作:简单的单杠、双杠动作,如:单杠悬垂、双杠支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操技巧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的掌握。
2. 教学难点:体操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四、教学过程1. 开始部分:课堂常规,包括整队、点名、报数、师生问好等。
2. 准备部分:热身活动,包括慢跑、关节活动、拉伸等,目的是降低肌肉的粘滞性,预防运动损伤。
3. 基本部分:(1)基本动作学习:教师示范并讲解基本动作的要领,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错误,教师巡回指导。
(2)组合动作学习:教师示范并讲解组合动作的要领,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错误,教师巡回指导。
(3)器械动作学习:教师示范并讲解器械动作的要领,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错误,教师巡回指导。
4. 提高部分:(1)学生自主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难度的动作进行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互评:学生互相评价,指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教师总结并给予鼓励。
5. 结束部分: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回收器材。
五、教学手段1. 讲解:教师清晰、简洁地讲解动作要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示范:教师标准、流畅地示范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形态。
3. 纠正:教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确保学生掌握正确动作。
4. 反馈:教师及时、准确地给予学生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运动能力和团队精神。
高中体操技术动作教案模板
![高中体操技术动作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e2d291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1.png)
高中体操技术动作教案模板教案标题:高中体操技术动作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熟悉高中体操技术动作的基本要素和要求;2. 掌握体操技术动作的基本技能和正确的姿势;3. 提升学生体操技术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教学资源:1. 投影仪或白板;2. 高中体操技术动作示范视频;3. 学生参考教材和练习器材。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投影仪或白板展示高中体操比赛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学习体操技术动作的兴趣和热情。
2. 引导学生讨论高中体操技术动作的特点和要求,激发学生思考目标和意义。
知识讲解:1. 介绍高中体操技术动作的基本要素,包括姿势、动作流畅性、技术难度等。
2. 解释体操技术动作中常见的错误姿势和动作不流畅的原因,并强调正确的技术细节。
3. 分析高水平体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示范视频,指导学生在细节上的关注。
示范与实践:1. 教师进行现场示范,展示高中体操技术动作的正确姿势和流畅动作。
2. 分组训练,学生互相观摩,基于现场示范进行实操练习,教师逐个指导并纠正学生的动作。
3. 利用学生参考教材和练习器材,进行分组实践练习。
巩固与评估:1. 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实时解答和指导。
2. 整理体操技术动作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知识巩固。
3. 设计评估活动,包括小组展示、同伴评价等形式,评估学生在课程中掌握的体操技术动作能力。
作业布置:1. 布置学生练习高中体操技术动作的作业,鼓励他们在家中继续练习并记录进展。
2.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体操技术动作的教材或参考资料,为下节课做准备。
反思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2. 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
以上为高中体操技术动作教案模板,根据具体的班级情况和学生水平,可以对教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教案的编写过程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提供富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体操技巧动作要领、教学方法与图示
![体操技巧动作要领、教学方法与图示](https://img.taocdn.com/s3/m/1cbe9d048762caaedd33d4bd.png)
体操技巧动作要领、教学方法与图示
一、鱼跃前滚翻
【动作要领】①由半蹲两臂后举开始,两臂前摆,同时两脚用力蹬地向前上方跃起。
②腾空时保持含胸、稍屈髋、两腿伸直的姿势(眼看前下方)。
③接着两手撑垫,有控制地屈臂、低头,做团身前滚翻起立。
【教学规格】有明显的腾空,滚翻圆滑。
【保护与帮助】①保护帮助者站在练习者手将撑垫处的侧面,一手托其肩部,一手托其大腿,帮助其缓冲落地和向前滚动。
②保护帮助者站在练习者起跳点的侧面,当他起跳时,两手托其大腿顺势前送,帮助其腾空和向前滚翻。
【教学方法】①做远撑前滚翻。
②模仿兔跳,练习跃起。
③从高处往低处做前滚翻。
④在帮助下做越过障碍物(如低跳箱)的鱼跃前滚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直观法
直观 速 比 示示 示 示 范范 范 范 法法 法 法
15
▪ 示范法的运用 ▪ 示范动作应准确优美,精神饱满,具有感染
力,起到既能给学生建立起正确清晰的视觉 形象,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激发他们的学 习热情。 ▪ 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示范 。 ▪ 正确地选择示范位置和示范面。
(三)摆动技术
▪ 摆动动作主要包括
▪ 下摆技术:身体由高处往低处向下摆动直至杠下垂 直位为止。上摆时,重力距越大,人体在这一过程 中获得的摆动动能越大。重力距等于重力乘以重力 臂,重力臂等于重力作用线到转轴之间的垂直距离 。
▪ 上摆技术:身体由杠下垂直部位开始往高处往上摆动,直至 动作结束位为止。此时,重心升高,动能渐渐转化为势能。 – 使身体重心靠近转轴。 – 制动腿 – 在制动腿时急振上体,即上体向运动方向作急速的移动。
8
二、技术类体操动作的主要技术
▪ 摆动技术实例分析 ▪ 骑撑开始,上体后倒,使重心远离杠,加大下摆时重力
矩的积极作用,获得转动动能。摆动腿向前伸腿送髋并 制动,当人体过垂直位时,摆动腿顺势加速后摆,同时 臂、膝腿压杠,跟上体、翻腕挂膝腿伸直成支撑。使重 心靠近杠,减减少重力臂、重力矩的阻碍作用,保证动 作完成。
– 第一阶段:在外力的作用下获得动能。 – 第二阶段:利用动能加快翻转。 – 第三阶段:补充能量完成动作。
▪ 前滚翻
– ①②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动能阶段。③、④、⑤是 利用动能加快滚翻阶段,从头、肩、背、臀、和脚 等各环节滚动圆滑、减小滚动阻力和转动惯量,加 快滚翻速度。
7
二、技术类体操动作的主要技术
侧腾越、正腾越、手翻腾越
3
二、技术类体操动作的主要技术
(一)平衡与慢用力技术 1、平衡技术 (1)平衡动作的种类 上支撑平衡 下支撑平衡 混合支撑平衡 (2)影响平衡的因素 重心的高低 支撑面的大小
4
二、技术类体操动作的主要技术
(3)人为控制平衡的办法 尽可能加大支撑面积 合理地调整人体重心的位置,使其投影点落在
10
二、技术类体操动作的主要技术
▪ 推手技术 ▪ 两手主动前伸,拉开肩角赶在肩前面撑撑
器械,否则会造成推手时肩前冲。推手阶 段时间为0.11~0.15秒内完成。推手的 着力点在掌根,这样可使反作用力直接通 过杠杆得到有效的传递。反作用力的作用 线是通过肩关节,使人体获得向相反方向 转动的力距,保证人体在第二腾空中上体 能抬起来而安全落地。
置,使其投影点落在支撑面内,保持人体平衡。 在需要提高身体重心位置的动作中,应合理地缩短
重力臂,使上提动作做得省力。 做此类动作时,不要突然加速或停顿再做动作,应
当注意使身体匀速上升或下降,利用人体惯性,使 动作做得省力。 呼吸会影响一部分肌肉的紧张度。
6
二、技术类体操动作的主要技术
(二)滚翻技术 ▪ 滚翻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
一、教学中广泛运用保护帮助 二、教学中需要排除学生的害怕心理 三、动作复杂与教法多样 四、教学过程规范化
13
第三节 技术类体操教学方法
▪ 体操教学方法:指在体操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 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的方式、 途径、手段的总称。
▪ 根据信息传递的途径、方式与接受信 息器官的不同,可讲体操教学方法分 为直观法、语音法和练习法三类。
第六章 体操技术动作教学
1
内容提要和教学目标
内容提要:介绍技术类体操动作的分类及主要技术的 特征,总结了技术类动作教学的主要特点, 系统地阐述了技术类体操动作主要教学方 法、策略及其实际运用。
教学目标:1、了解技术类体操动作的分类及各类技 术的主要特点。 2、了解技术类体操动作教学的特点。 3、熟悉技术类体操动作教学的主要方法 和策略的运用。
支撑面内,避免产生使人体失去平衡的倾倒力 矩。 在控制平衡的过程中,注意力应集中在支撑面 上,靠本体感觉器感觉重心位置。 做平衡动作时应注意缓慢均匀地浅呼吸,有利 于重心位置的相对稳定。
5
二、技术类体操动作的主要技术
2、慢用力技术 注意事项: 在做慢用力动作的过程中,也应注意调节重心的位
改变动 作外部
条件
18
四、游戏与比赛法
游戏与比 赛法
游戏法
比赛法
19
第四节 技术类体操动作教学策略
▪ 一、优选教学内容 (一)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 (二)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 二、优化体操教学环境 (一)优化物质环境 (二)优化心理环境 (三)优化人际环境
20
第四节 技术类体操动作教学策略
▪ 三、优化教学活动程序 (一)传授体操技能的教学程序 (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三)“主动性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四)“情景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2
第一节 技术类体操动作的分类与主要特点
一、技术类体操动作的分类 (一)技巧动作分类
静力性动作:静止姿态、慢用力动作 动力性动作:滚动、滚翻、半手翻、手翻、
空翻、摆腿、旋转 (二)器械体操动作分类
静力性动作:静止姿态、慢用力动作 摆动动作:大摆动作、屈伸动作、
小半径回环、摆腿动作 (三)支撑跳跃动作的分类
16
二、语音法
语音法:是指教学中教师(或音响)发出有关体操动作 的语音信息,通过声波传递到学生的听觉器官,由听 觉器官接收语音信息并传递给大脑。
语音法
讲解 提问 提示 评价
17
三、练习法
练习法
完整与 分解法
重复练 习法
变换练 习法
完整法
分解法
连续重 复练习
法
间歇重 复练习
法
改变动 作时间
改变动 作空间
11
二、技术类体操动作的主要技术
▪ 落地技术 ▪ 落地时必须使两脚落在重心的前下方 ▪ 落地时尽可能延长落地的缓冲距离和时间,逐渐降低
重心,减小地对人的冲击力。 ▪ 落地过程中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全身肌肉应适度紧张
,头部正直,眼视前方,同时两臂侧上举,必要时协 助和调节平衡。
12
第二节 技术类体操的教学特点
9
二、技术类体操动作的主要技术
▪ 起跳、落地技术分析
▪ 起跳动作: (冲量)F△t =mvt-mv0(动量)
– 蹬地作用时间乘以两腿蹬地作用力等于冲量。 – 有力量存在的就有冲量变动量。
▪ 落地动作也是由动量变冲量,据以上定理,延长作用 时间和位移,降低人体重心,减小冲击力并加大稳定 角。冲量小支撑反作用力小,人体不易受伤或避免受 伤这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