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和设备进场检验制度

合集下载

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管理制度

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管理制度

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管理制度1、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包括外观检查、规格数量查验、质量证明文件查验,需要复试的还要按照要求送检,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2、物资部负责对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的品种、规格、包装、外观和尺寸等进行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确认,形成材料设备进场验收记录,纳入工程技术档案。

3、物资部要认真核对供应单位提供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质量证明文件原件、随货清单或购货证明等有效票据是否齐全。

原件不便留存的,查看原件并保存复印件。

质量证明文件主要包括:出厂合格证、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定型产品和成套技术的型式检验报告;进口材料的出入境商品检验报告。

4、凡被列入《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必须要具有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认证结果可在国家认监委统一查询系统进行核实。

5、工程中若采用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未作规定的新型材料时,新型材料要具有生产单位编制并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的企业标准,其产品技术指标不得低于同类材料的国家产品标准相要指标。

施工企业要编制该新型材料的施工技术企业标准,并在北京市住建委备案。

6、凡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及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要材料、产品,按照各专业工程施工规范、验收规范和设计文件等规定进行复验或有见证取样送检。

工程材料的试验按照《试验管理制度》执行。

取样送检后的物资要有“送检”标识,且不得发放使用;经复验合格的物资,换上“合格”标识后方可使用。

7、对经检验试验不合格的物资严禁使用,并换上“不合格”标识,及时按集团要求进行退货处理。

材料员、试验员要分别建立不合格材料管理台账,并及时将不合格情况向项目负责人报告。

项目负责人要在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人员的见证下组织对不合格材料退场,退场时留存影像资料(包括见证人员、接收人员、封样装车、车牌、车辆驶出现场出口)和签认手续。

8、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钢材、保温材料、防水卷材见证取样检验不合格的,不再进行二次复试,相应批次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退场处理。

施工设备配件进场检验管理制度

施工设备配件进场检验管理制度

施工设备配件进场检验管理制度1项目部的责任和义务1、落实质量责任制,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2、负责设备的进场检验和配件储存工作,包括外租设备和劳务合作单位设备管理。

成立设备进场检验小组。

3、对进场的设备检睑做到资料齐全准确。

4、对进场的设备/配件分类妥善保管,防止因设备/配件质量不合格引起工程质量缺陷。

5、定期向项目经理部等上级单位报送设备台帐、设备进场检验汇报总表等报表和设备成本分析资料。

6、设备进场检验。

2设备进场检验的原则施工所采用工程设备应进行进场睑收,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进场检验是对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等按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合格与否做出确认并填写设备进场检睑。

设备进场检睑的原则如下:1、设备进场检验应符合下列基本条件:1)设备(包括仪表、仪器)应有产品详细的使用说明书,电气设备还应附有线路图。

2)实施生产许可证或使用产品质量认证标志的产品,应有许可证或质量认证的编号、批准日期和有效期限。

3)建立设备进场联合验收制度,设备进场应经过机械管理人员、质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联合验收。

对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设备,及时撤出现场。

4)特种设备必须按规定送具有技术资质的单位检验、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5)进场检验应接受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

2、验收标准设备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井附有合格证书。

所有进场的设备均应进行进场检验与验收,签交进场检验合格证后方可进场。

3、设备进场检收依据1)国家、地方、行业或企业技术标准2)设计文件3)供货合同中的合同条款规定的技术要求4)有关工程技术标准或施工合同条款规定的技术要求4、进场的设备,均应达到二类技术状况及以上。

即该设备虽然部分机件磨耗,但主要部分基本正常,能继续安全运行,附件、仪表齐全正常,无明显漏水、漏气、漏电现象。

5、进场睑收的组织进场检验实行联合验收制度。

项目部由物资设备科科长任组长、质检、工程技术人员参加设备进场睑收;设备验收汇总表应及时报送项目部物资设备部备查。

设备进场验收制度范本(2篇)

设备进场验收制度范本(2篇)

设备进场验收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设备进场验收的流程和要求,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类设备的进场验收,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办公设备、仓储设备等。

二、基本原则2.1 公平公正原则设备进场验收应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确保检验结果客观真实。

2.2 安全第一原则设备进场验收应优先考虑安全因素,确保设备不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安全隐患。

2.3 故障修复原则对于发现的设备故障,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三、验收流程3.1 验收准备阶段3.1.1 设备交付前,供应商应向验收人员提供设备的完整清单和相关技术资料。

3.1.2 验收人员根据设备清单和技术资料,制定验收计划和验收标准。

3.2 设备进场验收阶段3.2.1 验收人员按照验收计划进行设备进场验收。

3.2.2 验收人员检查设备的外观和包装是否完好,并记录相关情况。

3.2.3 验收人员核对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数量是否与清单一致,并记录相关情况。

3.2.4 验收人员检查设备的操作和功能是否正常,并记录相关情况。

3.2.5 验收人员对设备的质量、性能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并记录相关情况。

3.2.6 验收人员发现设备存在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时,应当立即通知供应商并提出整改要求。

3.3 验收结果处理阶段3.3.1 验收人员根据验收结果,做出进一步处理决策。

3.3.2 验收人员将验收结果及处理意见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供应商通报。

3.3.3 验收合格的设备可正式交付到相应部门使用,验收不合格的设备应当退回供应商,并追究其责任。

四、验收标准4.1 外观标准设备的外观应平整光洁,无明显划伤和变形,并且无损坏、脱落和松动现象。

4.2 功能标准设备的各项功能应正常可靠,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4.3 质量标准设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无明显的质量问题。

4.4 安全标准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应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要求,不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

设备进场验收登记制度(3篇)

设备进场验收登记制度(3篇)

设备进场验收登记制度1、必须使用有生产许可证或者安全认可证的特种设备。

对使用的特种设备,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申请相应的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

2、新增或新安装的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持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到所在地区的地、市级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注册登记,将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固定在特种设备显著位置上后,方可以投入正式使用。

3、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包括技术档案管理、安全操作、常规检查、维修保养、定期报检和应急措施等在内的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和运营的管理制度,必须保证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的完整、准确。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指特种设备安装、维修保养、操作等作业的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地、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以从事相应的工作。

5、必须对在用特种设备管理进行日常的维修保养。

6、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年检、月检等常规检查制度,经检查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带故障运行。

检查应当做详细记录,并存档备查。

7、标准或者技术规程有寿命期限要求的特种设备或者零部件,应当按照相应要求予以报废处理。

特种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后应当向该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报告。

8、特种设备一旦发生事故,必须采取紧急救援措施,防止灾害扩大,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及有关部门报告。

9、购置的起重机械,必须附有制造公司关于该起重机械产品或者部件的出厂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书、装箱清单等出厂随机文件。

设备进场验收登记制度(2)是指在设备进场使用前,针对设备及其配件进行验收和登记的一套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运行安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率。

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验收责任:明确设备的验收责任部门和人员,包括设备采购部门、设备使用部门和验收人员。

设备采购部门负责设备的选型和采购,设备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验收人员负责设备的验收程序和结果。

机电设备进场验收制度(4篇)

机电设备进场验收制度(4篇)

机电设备进场验收制度是指在机电设备安装完毕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和验收的一套规定和流程。

以下是一般的机电设备进场验收制度:1. 准备工作:设备进场验收前,需准备验收人员、验收仪器设备及相关文件资料。

2. 外观检查:对机电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设备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凹陷、划痕等情况。

3. 功能检查:对机电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检查,包括设备是否能正常启动、运行、停止,并检查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作。

4. 安全检查:对机电设备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安全设施正常完好,并满足安全要求。

5. 标志检查:对机电设备上的标志进行检查,如设备名称、型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是否清晰可见,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6. 清洁度检查:对机电设备的清洁度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表面没有杂质、尘土等,保持设备整洁。

7. 文件核查:对机电设备的相关文件进行核查,包括设备的合格证、保修卡、检验报告等是否齐全,并与实际情况相符。

8. 验收记录:将所有的验收情况记录下来,包括验收日期、验收人员、验收结果等,以备后续参考。

以上是一般的机电设备进场验收制度,具体的验收制度还需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确保机电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机电设备进场验收制度(2)一、总则为规范机电设备的进场验收流程,确保机电设备的品质和技术要求,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投运效果,制定本机电设备进场验收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各类机电设备的进场验收。

三、进场验收流程1. 提前准备(1) 项目负责人在设备进场前需与供应商进行充分沟通,明确设备的技术规格、参数、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等事项。

(2) 项目负责人向供应商提供设备验收所需的检测仪器、设备和场地等资源。

(3) 项目负责人与供应商提前确定进场验收的时间和地点。

2. 设备进场(1) 供应商按照约定时间将设备运送到指定地点,并按照项目负责人的要求进行设备的拆卸和安装。

(2) 供应商向项目负责人提供设备的相关资料,包括设备的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备件列表等。

设备检查管理制度

设备检查管理制度

设备检查管理制度一、目的及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设备检查工作,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安全性,保障设备正常运行,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的检查管理。

二、责任及权限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设备检查管理制度,监督设备的检查工作;2. 设备使用部门负责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并及时处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3. 公司领导层负责监督设备的检查工作,保障制度的执行。

三、检查周期和内容1. 日常检查日常检查是指日常运行中对设备进行的常规检查,每天至少进行一次。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运行状态、温度、压力等指标的监测,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指定期对设备进行综合性的检查,以发现隐患并进行及时处理。

定期检查的周期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确定,一般为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电器设备、安全阀、润滑油等方面的检查。

3. 大修检查大修检查是指在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对设备进行全面的维护和修理。

大修检查的周期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护需求确定。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更换部件、清洗、调整等工作,以确保设备在后续运行期间的正常工作。

四、检查记录和报告1. 检查人员要将每次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检查时间、设备状态、发现的问题等。

记录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并保存备查;2. 每次检查结束后,检查人员要根据检查结果及时编写检查报告,并将报告上报给设备管理部门,以便设备管理部门做出相应的处理。

五、问题处理及追踪1. 一旦检查中发现问题,设备使用部门要立即进行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2. 设备管理部门要对问题的处理情况进行追踪,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3. 设备使用部门要对问题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并及时上报给设备管理部门。

六、培训与考核1. 设备使用部门要定期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设备运行和检查的能力;2. 设备管理部门要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以检验其设备检查的能力。

七、制度的评估与改进设备管理部门要定期对设备检查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以适应公司设备检查工作的需求变化。

工程设备进场检验制度

工程设备进场检验制度

工程设备进场检验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工程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相关行业标准,特制定本检验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检验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本工程建设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起重机械、运输车辆、电气设备、通信设备等。

三、检验原则1. 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确保设备检验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2. 检验工作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或人员进行。

3. 检验结果应客观、公正,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

四、检验内容1. 设备的外观检查,包括有无损伤、锈蚀、变形等。

2. 设备的性能测试,包括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安全装置等的功能是否正常。

3. 设备的技术文件审查,包括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记录等是否齐全。

4. 设备的操作人员资格审核,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书和技能。

五、检验程序1. 设备供应商应在设备进场前提交检验申请,并提供完整的技术文件。

2. 检验机构在收到申请后,应及时安排检验人员进行现场检验。

3. 检验人员应根据检验内容逐项进行检查,并记录检验结果。

4. 检验合格后,检验机构应出具检验报告,并由项目负责人签字确认。

5. 如发现设备存在不合格项,供应商应及时整改,并重新提交检验申请。

六、责任与处罚1. 设备供应商应对提供的设备质量负责,如有违反本检验制度的行为,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2. 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应对检验结果负责,如有失职行为,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3. 项目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设备检验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检验工作的有效性。

七、其他事项本检验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项目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补充规定。

工程设备进场管理制度

工程设备进场管理制度

工程设备进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程设备进场管理,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承接的各类工程项目的设备进场管理,具体指导公司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设备的进场、使用、检验和归还等工作的管理。

第三条设备进场管理应当遵循“分类管理、专人管理、严格管理、规范管理”的原则,根据具体工程需求合理规划设备进场并确保设备质量和安全。

第四条设备进场管理应当遵循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确保安全的原则,合理利用设备资源,保障项目进度和工程质量。

第二章设备进场前准备第五条项目部应当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和需求,确定所需设备的种类、数量、规格等具体要求,并及时通知物资部门进行采购。

第六条物资部门在接到项目部通知后,应当及时与设备供应商进行沟通,约定设备的进场时间、运输方式、数量等具体细节,并与项目部对接工作。

第七条设备进场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清洁,确保设备在进场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做好相应的备用零件准备。

第八条设备进场前应当编制设备清单,并明确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来源等信息,做好档案管理和备案工作。

第九条设备进场前应当对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了解设备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第十条设备进场前应当与相关部门协调,确定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操作计划,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设备进场管理第十一条设备进场应当由专人负责,负责人应当具有相关岗位资质和工作经验,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要求。

第十二条设备进场时应当按照设备清单逐一核对设备的品牌、数量、状态等信息,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并落实签收手续。

第十三条设备进场后应当对设备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登记表,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记录和保养情况,建立设备档案。

第十四条设备进场后应当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效率,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

第十五条设备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设备故障或损坏,应当及时报告负责人,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设备进场验收制度(5篇)

设备进场验收制度(5篇)

设备进场验收制度为加强项目建设设备材料进场验收管理,确保设备材料质量、数量、规格符合要求,满足项目建设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____是____设备材料进场验收的主管部门,应____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有针对性地制定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要求、检验程序和检验方法,明确各环节具体负责人。

第二条材料、设备进场时,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必须依照国家相关规范规定,按照设备材料进场验收程序(见附件),认真查阅出厂合格证、质量合格证明等文件的原件。

进口材料、设备进场时,应确保质量证明文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要对进场实物与证明文件逐一对应检查,严格甄别其真伪和有效性,必要时可向原生产厂家追溯其产品的真实性。

发现实物与其出厂合格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不一致或存在疑义的,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条材料、设备供应单位要制作并提供标的样品。

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应按照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对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封样,在施工现场封存。

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运到施工现场后,要严格执行报验程序,对封样与到场产品进行比对,与封样不一致的不得使用。

第四条重要设备应按照供货合同中约定的厂内初检的,于发货前在生产厂内进行初检。

厂内初检由建设单位____专业监理工程师、供货合同双方共同监督设备重要参数出厂试验的全过程,确认产品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技术要求。

第五条材料、设备进场时,采购单位要提前通知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必须实施旁站监理。

监理人员对进场的材料必须严格____全部质量证明文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签认。

监理人员在检验批验收过程中,发现材料、设备存在质量缺陷的,应该及时处理,签发监理通知,责令改正,并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

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进场的材料、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____,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第六条涉及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的材料、设备进场后,除严格依照相关标准进行见证取样复验外,单一种类材料必须按照合同采购总量的____%(不少于____组的试样)取样,对其产品全部性能指标按照国家相应产品质量检测标准进行检测。

工程设备进场报验制度

工程设备进场报验制度

工程设备进场报验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工程设备进场报验工作,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进度,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建筑施工管理条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工程设备的进场报验工作。

三、工程设备进场报验流程1.设备进场前,项目经理应提前安排专人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达到交付标准。

2.设备进场时,随同设备的人员应与工程质检员一同到场,进行设备的现场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设备型号、数量、质量等。

3.验收合格后,填写进场报验单。

报验单应包括设备基本信息、验收人员、验收时间等内容。

4.报验单由项目经理审核签字,存档备查。

四、工程设备进场报验要求1.设备进场前应保证设备的性能完好,无损坏和破损。

2.设备应按照合同规定的数量交付。

3.设备应按照合同规定的型号和质量交付。

4.重要设备应进行特殊验收,确保质量符合规定。

五、工程设备进场报验结果处理1.进场的设备经过验收,如果存在问题,应及时将问题进行整改,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2.如果设备验收合格,可按照工程计划进行安排。

3.设备验收合格后,项目经理应到场进行工地验收,确保设备符合现场要求。

六、工程设备进场报验责任1.项目经理负责组织设备的进场报验工作,并确保设备符合要求。

2.质量负责人负责对设备进行专业检验,确保设备的性能符合规定。

3.验收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验收,保证验收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七、工程设备进场报验制度的宣传和培训1.公司应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工程设备进场报验制度的培训,确保所有人员都能正确掌握制度的相关内容。

2.公司应在施工现场张贴有关工程设备进场报验制度的通知公告,提高员工的重视程度。

八、工程设备进场报验制度的执行和监督1.项目经理应严格执行工程设备进场报验制度,确保设备进场的质量和安全。

2.公司质量部门应对工程设备进场报验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3.公司领导应对工程设备进场报验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设备检测、检验管理规定

设备检测、检验管理规定

设备检测、检验管理规定一、目的设备检测、检验管理的目的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保护生产安全,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内部设备的检测、检验管理,包括设备的计划性检测、日常巡检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应急检测。

三、责任分工1.企业设备部门负责设备的检测、检验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2.生产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巡检,并及时上报设备故障情况。

3.维修部门负责设备的应急检测和故障处理。

四、设备检测、检验频率1.设备的计划性检测和检验应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不得拖延或忽视。

2.日常巡检应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程度确定,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五、设备检测、检验方法设备的检测、检验应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检查:对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无明显破损和变形。

2.功能检测:对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性能检验: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检验,确保设备符合要求。

4.安全性检测: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确保设备的使用安全。

六、设备检测、检验记录设备的检测、检验结果应及时记录,并妥善保存,包括以下内容:1.检测、检验时间和地点。

2.检测、检验人员。

3.检测、检验方法和结果。

4.异常情况和处理措施。

七、设备故障处理1.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报修,并停止使用。

2.维修部门应及时响应修理请求,并尽快处理设备故障。

3.修理过程中,维修部门应做好记录,包括故障原因和修理措施。

八、设备检测、检验的改进1.定期评估设备的检测、检验工作,并提出改进意见。

2.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设备的检测、检验方法和频率。

九、违规处理对于违反设备检测、检验管理规定的人员,将按照公司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包括警告、罚款甚至解除劳动合同。

十、附则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逐步推行到所有设备的检测、检验管理工作中。

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设备进场管理制度

设备进场管理制度

设备进场管理制度一、概述设备进场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在采购设备时,对设备进场前的检验、验收、安装、调试等环节的规范管理,以确保设备符合要求,达到预期效果,防止因设备质量问题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在采购各类设备时,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办公设备、仪器仪表、信息设施等。

三、接收检验1. 接收检验的目的接收检验是指在设备进场后,通过检查和测试的方式确认设备符合合同要求和技术规范的管理措施。

其目的是在设备进入使用之前发现设备的缺陷和问题,防止因运输和储存等原因导致设备受损或损坏。

接收检验的程序如下:•设备进场时,验收人员应先检查设备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明显的凹陷、破损的现象。

•验收人员应详细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是否完整,有无缺损,使用说明书、警示标识、保养保修卡等有无缺漏或无法确定。

•检查设备的技术参数是否符合合同要求、技术标准和规范,如输出功率、琐碎、电压、频率、机理误差等。

•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但不限于单项测试、下线测试、功能测试等。

•初步检验合格的设备,应立即通知设备管理员到场验收,并签署接收确认单。

•对于初步检验不合格的设备,应向供应商提出整改要求,直至设备符合合同要求为止。

接收验收标准应根据设备的种类、具体技术要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为基础确定,并在设备技术规章手册中予以详细规定。

四、设备基础安装1. 安装过程的程序设备安装的程序如下:•在设备的使用地点,设备管理员根据设备工艺图、排布图、设备的尺寸、重量、地基等要求制定设备安装方案,如建立安装任务单•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安装方案操作,安装工人要仔细执行操作步骤。

•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试运行,验证设备性能和输出质量,并记录试运行的结果。

•安装任务单应填写完整并签署用户验收证明。

2. 安装标准设备的安装标准取决于设备的种类和使用地点的环境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以下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五、调试1. 调试的目的设备调试是指对设备进行预调试和最终调试,以确保设备在正常使用前达到预定的技术要求的过程。

工程设备进场验收制度

工程设备进场验收制度

工程设备进场验收制度一、目的与范围为规范工程项目中设备的进场验收工作,确保设备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及合同规定,特制定本制度范本。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工程项目的设备供应商和施工单位,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电气设备、运输设备等所有需进场验收的设备。

二、验收组织1. 设立专门的设备验收小组,由项目技术负责人领导,相关专业工程师、质量监督人员组成。

2. 验收小组负责编制验收计划,明确验收标准、方法、步骤及责任人。

3. 供应商应提供必要的设备资料,包括产品说明书、合格证、检验报告等。

三、验收程序1. 设备到达现场后,施工单位应对设备外观进行检查,确保无明显损坏。

2. 按照验收计划进行设备的性能测试,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性能、操作性能、技术参数等。

3. 对照合同及技术规范,核实设备型号、规格、数量是否一致。

4. 记录验收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和发现的问题,形成书面验收报告。

四、验收标准1. 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

2. 设备性能应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无缺陷和安全隐患。

3. 设备配件齐全,随机工具、备件等应完备。

4. 设备外观应整洁无损,标识清晰可辨。

五、不合格处理1. 若发现设备存在不符合项,应立即通知供应商进行整改或更换。

2. 对于重大不符合项,应暂停设备使用,直至问题解决。

3. 所有不符合项应有明确的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间,整改结果需重新验收。

六、验收记录与报告1. 验收过程中的所有检查、测试结果应详细记录在案。

2. 验收完成后,编写详细的验收报告,由验收小组全体成员签字确认。

3. 验收报告应作为后续施工和结算的重要依据。

七、责任与义务1. 供应商应保证所提供的设备符合合同约定和国家标准。

2.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验收制度进行设备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3. 双方应共同协作,确保设备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变更,应及时更新并通知所有相关人员。

原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管理制度第一条工程材料、工程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设备构配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产品的质量,因此对材料、设备、构配件的进场检验及储存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了把握好这项环节,规范本标段的物资管理工作,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基本规定1、主要材料包括:水泥、中粗砂、碎石、混凝土外加剂、矿物外掺料、土壤改良剂、建筑钢材、锚具、土工合成材料、砌体材料、防水材料和路基填料等。

2、材料运抵现场时,收料人员应认真检查材料的外观质量,检查厂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核查产品的批号是否与质量证明文件相符。

3、材料进场后,项目部现场物资管理人员应及时向试验、安质部门报送《材料进场通知单》;现场试验负责人在得到通知后,应在 12小时内通知驻地监理,约定具体的取样时间,由驻地监理见证,现场试验人员和物资人员共同取样。

4、取样完成后,现场试验人员物资管理人员共同把样品送到项目部试验室,办理委托试验手续:填写试验委托单(附表 1)一式两份,物资、试验各一份。

物资部门委托试验时应提供相应材料的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并加盖材质证明专用章,写明本次代表数量,注明该材料批号。

项目部试验室应认真检查样品质量、数量,对样品做好唯一性的标示,填写好样品收样台帐(抽样试验台帐)。

5、项目部试验室收到样品后,应及时按规范进行试验;在试验所需时间的基础上,1天之内出具试验报告。

6、若试验结果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应根据相关规范要求重新进行复检或委外检测,第二次检测结果仍不合格时,须及时上报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通知材料供应单位及时到现场处理或直接将该不合格材料清理出场;若材料经检验合格,物资部门应根据材料厂提供的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中心试验室的复检报告负责向驻地监理填报进场材料报验单。

7、物资部门收到试验室的合格试验报告单后,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填报进场材料报验单。

检验设备管理制度及流程

检验设备管理制度及流程

检验设备管理制度及流程一、目的为了确保检验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特制定本检验设备管理制度及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检验设备的管理和操作,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检验设备。

三、职责1. 检验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检验设备的采购、验收、校准、维护保养、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

2. 使用部门负责检验设备的正确使用、维护保养、校准、记录等。

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检验设备的监督检查、验证、评估等。

四、管理制度1. 采购管理(1)检验设备采购前,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比选,选择信誉好、质量高的供应商。

(2)采购合同应明确设备的技术参数、质量标准、售后服务等要求。

(3)设备到货后,检验设备管理部门应组织验收,确保设备符合采购合同要求。

2. 验收管理(1)检验设备到货后,使用部门应进行开箱验收,检查设备的外观、数量、配件、随机资料等是否完好。

(2)使用部门将验收结果报告检验设备管理部门,由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质量验收。

(3)质量验收合格后,检验设备管理部门将设备信息录入检验设备管理系统,发放设备使用许可证。

3. 校准管理(1)检验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确保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

(2)校准周期应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稳定性等因素确定。

(3)校准工作应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或公司内部专业人员完成。

(4)校准记录应妥善保存,作为检验设备管理的依据。

4. 维护保养管理(1)使用部门应制定检验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定期进行清洁、润滑、调整、检查等。

(2)维护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的使用状况、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3)检验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维护保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5. 报废管理(1)检验设备达到使用年限或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时,使用部门应提出报废申请。

(2)检验设备管理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鉴定,确定设备是否报废。

(3)报废设备应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进场设备验收制度(通用10篇)

进场设备验收制度(通用10篇)

进场设备验收制度(通用10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的《进场设备验收制度(通用10篇)》,快快拿去用吧!进场设备验收制度篇1第一条:凡新建、扩建、大小修、预试的设备验收,经按部颁规程及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进行。

第二条:运行设备定期大小修试验及保护均应由当值人员进行现场检查验收,并作模拟操作及跳合闸整组实验。

第三条:对修、试、校的检修人员所作的现场记录应进行审查分析,必要时应询问清楚,并签字后作验收依据。

第四条:在对修、试、校设务验收和施工记录中,发现有重大明显的缺陷时,应立即向值班调度员和生技服务部汇报,提出能否投入运行的意见,由公司技术负责人和负责工程师最后决定。

第五条:新建工程或进行设备修、试、校均应按质量标准严格检查把关,通过验收后的设备,投入运行后若发生故障,根据具体情况分析责任。

第六条:设备基建、厂房及辅助建筑土建部分,站应负责检查验收。

进场设备验收制度篇2(一)医疗设备验收的依据是合同,要根据合同中关于数量、质量、包装、履约期限、地点等进行验收;没有书面合同的小设备应按厂家说明书中的技术规格、装箱清单及采购约定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进行验收。

(二)查验医疗器械的有关合法证件。

(三)医疗设备的验收程序分到货验收和技术验收(即质量验收)两部分,只有验收合格后,才能做财务入库。

(四)不符合要求或质量有问题的产品应及时退货或换货索赔。

(五)对于紧急或急救购置的设备不能够按常规程序验收时,设备管理部门应突击组织力量配合临床科室进行验收,以满足临床科室的急需。

(六)对违反验收管理制度,造成经济损失或医疗伤害事故的,应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验收程序1.大型医用设备(暂定为100万元及以上仪器设备,医院可根据具体情况调低限额)的验收:(1)参加验收的人员:医院分管院长、设备科长及设备工程技术人员、临床科室负责人、厂商代表或经销商代表;如法检设备,必须由商检部门的商检人员参加。

设备管理和设备进场检验制度

设备管理和设备进场检验制度

设备进场、设备管理检验制度1、设备进场必须按规定验收具体内容如下:⑴出厂合格证、设备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租赁单位必须有资质证书;⑵最近一次的使用检测合格证;⑶外观有无损坏,是否完好。

2、设备进场验收合格后,由专业人员(持有效证件)正式安装,安装完后填写验收表,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

3、大型设备必须经具有相关资质单位检测、认证后出具验收合格证方可使用,主要是塔吊、人货电梯、龙门架等。

4、设备一经正式启用后,必须按下列要求进行设备管理及保养,每台设备实行挂牌管理,必须悬挂操作规程和定操作负责人;设专人进行所有设备的管理,包括收拾、放置;每天上班前、下班后对所有设备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如下:⑴龙门吊:每天班前由机修员检查防冲顶装置(高度限位器、重量限位器)、漏电开关、防断绳装置、通讯设施、停靠装置、制动装置运行是否正常;吊篮前后闸门、层间闸门、首层闸门、吊篮两侧防护、进料口防护棚、井架三面围蔽是否完好;钢丝绳、地锚、联轴节、卷扬机锚固、缆风绳或附墙架、吊篮底板是否牢固。

⑵塔吊:安全保护装置二保险、四限位:(吊勾保险、卷筒保险、力矩限位、超高限位、变幅限位、行走限位)齐全灵敏有效;各传动机构工作正常,润滑良好无异常;各制动器灵敏有效,摩擦面无油污,间隙调整适当;通讯系统可靠;电器控制系统工作正常;主要连接部位螺栓、销子无松动现象,开口销无代作现象;钢丝绳无严重磨损、断裂现象,固定符合规定要求;起重机具、索具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⑶搅拌机:传动部位、离合器、制动器等符合规定;料斗钢丝绳至少保持三圈;料斗保险绳、钩和操作杆保险装置齐全可靠(设置专用配电箱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电源线均分色。

⑷木工平刨:外露制动部位必须有防护罩,有防雨棚,平刨刀刃处应有护手装置,轧刨设有回弹安全装置,设专用配电箱、电源线分色。

漏电保护器灵敏可靠有效,接地或接零保护符合要求。

⑸电锯:防护挡板安全装置及月牙罩符合要求;传动部位防护装置齐全牢固;设专用配电箱,电源线分色;漏电保护器灵敏可靠,接地接零保护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xx工程
设备管理和设备进场检验制度
1、加强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的监督管理,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施
工现场而造成伤亡事故,确保施工安全。

2、项目经理和材料员对安排进场的机械设备全面负责,进场机械
必须都具有三证(生产许可证、检验合格证、销售许可证),并对三证进行存档。

3、进场的机械设备现场材料员要严格入库手续,执行验收手续,
对不合格产品应及时退换。

4、设备出库进入现场使用,必须是专人专用,做到一机一操作,
操作工必须安全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后方可进行操作。

5、机械设备在日常使用中,有专项人员对设备的运转情况做专项
记录并存档。

6、机械设备在日常使用中,有专项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的和不定
期安全检查,发现问题马上进行保养维修,并做好记录存档。

7、项目管理人员不定期的巡回检查,发现机械设备不符合安全生
产和文明施工管理要求的立即整改,并记录存档,安排专人进行督促。

8、进入现场的机械设备全部要登记、编号、记录和存档,并把相
应的三证、运转记录、维修记录、特种作业操作证存档。

xxxxxxxxx公司
2xxx年x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