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应该采取哪些“防范和整改措施” 档
暴雨泥石流的防范和自救
暴雨泥石流的防范和自救暴雨泥石流是一种在暴雨期间由于大量降雨引发的自然灾害。
这种灾害往往带来严重的破坏和生命威胁。
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和自救措施。
防范措施1. 提前了解和监测天气预报,特别是降雨量的情况。
通常在强降雨预警发布前,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2. 观察环境,特别是附近的山区和河流。
如果发现河水暴涨或山体有坍塌迹象,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撤离措施。
3. 加固房屋和建筑物的结构,确保其能够承受暴雨引发的冲击。
可以采取加固墙壁、屋顶和窗户等方式来增强建筑物的稳固性。
4. 做好排水系统的维护和清理工作,确保排水通畅。
清理下水道、排水沟和水管等设施,防止堵塞和积水。
5. 在可能受到泥石流冲击的地区,建立防护工程,如建造堤坝和挡墙等措施,以减少暴雨引发的泥石流破坏。
自救措施1. 保持冷静并迅速行动。
如果遭遇暴雨泥石流,应迅速寻找高处或避难点避险,避免暴雨泥石流的直接冲击。
2. 避免跨越流动的水体,以免被水流冲走。
如果必须穿越水体,应使用绳索等固定自己,确保安全。
3. 注意避免被堵塞物阻挡,特别是避免被困在车辆、房屋等被困物中。
应及时寻找安全的地方避难,并向外发出求救信号。
4. 保持通讯工具的畅通。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拨打应急电话或向相关部门求助。
5. 在安全的情况下,尽量提供帮助和支持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员。
暴雨泥石流的防范和自救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准备和冷静的应对。
通过加强防范措施和掌握自救方法,我们可以在暴雨泥石流来临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部门的建议进行防范和自救。
泥石流怎么避免
泥石流怎么避免
要避免泥石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了解泥石流:了解泥石流的成因、特点和危险性,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应对。
观察天气:在泥石流易发季节,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特别是暴雨、山洪等极端天气情况。
避免在危险区域活动:不要在泥石流易发区域进行建设、耕种、游玩等活动。
特别是不要在沟谷中耕作、放牧或长时间停留。
建立防护措施:在泥石流易发区域,可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修建防护堤、植树造林等,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
准备应急物资:在泥石流易发季节,准备一些应急物资,如食品、水、药品等,以备不时之需。
及时撤离:一旦发现泥石流的迹象,应立即向安全区域撤离,不要试图与泥石流对抗或试图救援他人。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遇到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应立即寻求专业救援队伍的帮助,不要盲目自行处理。
总之,要避免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需要了解泥石流的成因和特点,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避免在危险区域活动,建立防护措施,准备应急物资并及时撤离。
预防滑坡泥石流的措施
预防滑坡泥石流的措施
滑坡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灾害,是由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引起的,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减少滑坡泥石流带来的危害,人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来预防和减轻滑坡泥石流的影响。
1. 加强地质勘探和监测
在建设前的地质勘探和监测是预防滑坡泥石流最基本的措施之一。
通过对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下水、土壤等因素的分析,可以预测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地区,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 进行土地治理
土地治理是预防滑坡泥石流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以采取土地整理、造林、草皮覆盖等措施,加强土壤的保持力和抗冲击能力,减少土壤的流失,从而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3. 加强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是预防滑坡泥石流的有效措施之一。
可以采取建设防洪堤、水库、拦沙坝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从而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同时,也可以开展植树造林等活动,增加植被覆盖,提高土壤的保持力和抗冲击能力,减少土壤流失。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预防滑坡泥石流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建设抗震、防洪、防滑、防雪等设施,提高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抗灾能力,减少滑坡泥石流对基础设施的破坏。
5. 加强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是预防滑坡泥石流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建立健全的应急机制,加强预警和监测,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救援和抢险,减少滑坡泥石流对人员和财产的损害。
预防滑坡泥石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减轻滑坡泥石流的影响,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泥石流应急避防措施规程
泥石流应急避防措施规程泥石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对于防范和应对泥石流灾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急避防措施。
下面是一份泥石流应急避防措施规程,供参考。
一、防范和避免泥石流灾害1、定期检查泥石流灾害易发地段,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2、加强土地管理,建设、加固防洪工程和防护林带。
规划好山区村庄的布局,避免在易发生泥石流的危险区域修建房屋。
3、加强气象监测,及时预测和警报泥石流灾害。
4、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泥石流灾害的认识,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5、设置警示标志和隔离栏,防止涉险人员进入灾害区域。
二、应急避防措施1、及时撤离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尽量避免在灾害区域停留或挣扎,以免被卷入泥石流中。
2、找到高地遮蔽,尽可能向上爬。
躲避不了的时候,可以利用建筑物、障碍物等遮蔽,保持头部和上半身在高地上,尽可能避免在泥石流中被卷走。
3、不要试图抢救被淹没的物品,以免被泥石流卷走。
4、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泥石流灾害,以便组织救援。
5、及时疏散涉险群众,避免群众困在泥石流中。
6、在转移的过程中,要做好疏散路线的标识,建立疏散现场指挥和交通管制制度,确保转移过程的安全。
7、及时开展抢险和救援,加强信息公开和应急通信。
三、防护措施1、特别是生活在山区的群众,要建立防灾意识,保持高度警觉。
2、减少生活区域在危险地带。
3、对于既有建筑,应该改造加固,加设防护措施。
在可能性较大的泥石流沟口、受堰河段,要修建护堤、石坝或波浪板,减少泥石流破坏。
4、对于易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触发的村落,应该采取不同等级的防护措施,如加固和修建护堤、拦沙坝和挡土墙等。
总之,应急避防措施规程可以帮助我们在遇到泥石流灾害时,做到最大限度的防范和避免灾害造成的损失。
同时,通过加强建设和提高公众防灾意识,也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预防泥石流的建议
预防泥石流的建议泥石流是一种具有破坏力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且难以恢复。
为了预防和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以下是一些建议:1. 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泥石流监测站点,采用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定期检测泥石流的动态变化,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让居民有足够的时间撤离。
2. 加强防护措施:对于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应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如修建护坡、堤坝、挡土墙等,以减少泥石流的堆积和冲击力。
3. 合理规划用地:对于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应严格限制土地开发,并合理规划和划定危险区域,禁止居民在这些区域建房居住。
4. 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开展针对泥石流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泥石流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教育居民学习防灾知识,掌握防御技能。
5. 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加强对土地、森林、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减少土地的破坏和水土流失,避免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6. 建设安全住房:对于泥石流频发的地区,政府应提供资金或补贴,帮助居民修建抗震、防水、防滑的安全住房,以减少灾害损失。
7. 加强地质工程技术:发展和应用地质勘探、岩土工程、工程地质等技术,提高地质环境评价和灾害评估的准确性,为防范泥石流提供科学依据。
8.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泥石流应急救援演练,提高救援能力和应对能力,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9.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和开展防治泥石流的科学研究,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泥石流灾害。
10. 强调灾后重建:灾后重建工作必须与泥石流灾害防治相结合,合理确定地点和规划,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未来灾害的发生和损失。
总之,预防泥石流灾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监测预警、规划用地、加强防护措施、宣传教育等。
只有全面而科学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泥石滑落的防范措施
泥石滑落的防范措施
1、严禁本矿或小煤矿开采煤层露头的防水隔离煤柱;
2、容易积水的.地点应修筑沟渠,排泄积水。
修筑沟渠时。
应避开露头、裂缝和透水岩层。
特别低洼地点不能修筑沟渠排水时,应填平压实;如果范围大大无法填平时,可建排洪站排水,防止积水渗入井下。
3、注意收听天气预报,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特别是要
注意与降雨有关的气象预报。
还要注意收听收看地质灾害天气预报。
对矿区工业广场和周围山体经常进行巡查,发现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山体溃决引发泥石流灾害。
4、注意建筑物屋前、后山坡坡体及沟谷内水流夹带泥砂的变化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些异常情况,采取监测措施或主动采取躲避措施。
5、禁止开挖坡脚、开山采石、在沟谷内大量弃渣、在坡体上大量蓄水等一些人类活动,避免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6、不能把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在冲沟中随意弃土、弃渣、堆放垃圾。
在雨季到来之前,必须清除沟道中的障碍物,保证沟道有良好的泄洪能力。
7、修筑防护工程。
对泥石流地区的路基及泥石流集中的山区变迁型河流的沿河线路或其它主要工程措施,作一定的护坡、挡墙防洪沟等防护建筑物,用以抵御或消除泥石流对主体建筑物泥石流预防的冲刷、冲击、侧蚀和淤埋等的危害。
8、在面对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紧急情况时,要保持冷静,首先判断崩塌、滑坡、泥石流威胁的范围,然后及时逃离险区。
9、灾害发生后,矿防灾指挥部要统一安排,积极组织抢。
遇到泥石流的正确做法
遇到泥石流的正确做法
遇到泥石流时,应该采取以下正确的做法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1. 迅速寻找高处避难:尽量迅速向高处或安全的地方转移,避免处于泥石流可能涌过的区域。
2. 避免进入河道和溪谷:泥石流通常沿河道和溪谷流动,避免进入这些地区,以免被泥石流冲走。
3. 不要试图逆行:如果你在泥石流的路径上,不要试图逆行或逃跑,这可能会让你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应该尽量寻找避难点。
4. 寻找固定物避难:如果无法迅速逃跑,尽量寻找固定物,如大树、岩石或建筑物,抓住它们,以免被冲走。
5. 避免跨越流动的水:泥石流带有巨大的冲击力,避免跨越流动的水,以免被冲倒或被卷走。
6. 不要开车逃离:遇到泥石流,不要开车逃离,车辆容易被泥石流卷走。
应该立即停车,迅速离开车辆,寻找避难点。
7. 保持警惕:即使泥石流已经过去,也要保持警惕,因为泥石流可能会多次发生。
等待官方发布的安全消息后再行动。
8. 寻求帮助:如果有条件,及时拨打当地的求助电话或联系紧急救援机构,告知自己的位置和情况,寻求帮助。
在遇到泥石流的情况下,保持冷静、果断地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尽量避免冒险行动,优先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如果有条件,建议平时就了解所在地区的地质情况和泥石流预警措施,以便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泥石流应急避防措施
泥石流应急避防措施
泥石流是指山区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大量泥土、石块等混合物沿陡坡下滑的现象。
面对泥石流的威胁,下面是一些应急避防措施:
1. 提前了解附近地区的泥石流风险和预警信息,留意气象部门发布的泥石流警报,确保及时获取最新的预警信息。
2. 如果住在泥石流风险区域,应及早撤离到安全区域,避免在泥石流来临时受到威胁。
3. 如发现泥石流迹象(如土石滑坡、轰鸣声、山体裸露等),应立即向更高处躲避,寻找能够保护自己的避险点。
4. 避免穿越或附近水流迅猛的河流或沟渠,因为泥石流可能通过这些水道流动。
5. 如果被困在泥石流中,应尽可能向高处移动,以防被埋压。
保护头部和身体,避免被较大的石块和硬物击中。
6. 泥石流过后,要留意残余泥石流的再次滑动风险,避免返回潜在的危险区域。
7. 尽量不要建造房屋或临时设施在泥石流预测和警报区域,防止不必要的威胁和伤害。
请记住,以上是一些建议措施,但在面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最重要的还是听从当地政府和救援机构的指导和安排。
第 1 页共 1 页。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1.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预警泥石流的发生情况。
2.开展泥石流危险区划和评估工作,制定相应的防灾预案。
3.加强泥石流发生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严格控制建设和开采活动。
4.加强泥石流沟道和陡坡的生态修复工作,恢复植被覆盖,增强土壤的抗冲性能。
5.加强泥石流滑坡体的巩固和加固工程,通过爆破、钢筋网等措施增强地质体的稳定性。
6.充分利用护坡、挡土墙等防护结构,减缓泥石流的速度和冲击力。
7.加强河道治理和防洪工程建设,减少泥石流水沙输入。
8.加强社会救助和救灾力量,提高泥石流发生时的应急响应能力。
9.加强泥石流灾害应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防治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10.加强公众的泥石流防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编号:AQ-CS-05094( 安全常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泥石流的防治措施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debris flow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
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1、房屋不要建在沟口和沟道上受自然条件限制,很多村庄建在山麓扇形地上。
山麓扇形地是历史泥石流活动的见证,从长远的观点看,绝大多数沟谷都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
因此,在村庄选址和规划建设过程中,房屋不能占据泄水沟道,也不宜离沟岸过近;已经占据沟道的房屋应迁移到安全地带。
在沟道两侧修筑防护堤和营造防护林,可以避免或减轻因泥石流溢出沟槽而对两岸居民造成的伤害。
2、不能把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在冲沟中随意弃土、弃渣、堆放垃圾,将给泥石流的发生提供固体物源、促进泥石流的活动;当弃土、弃渣量很大时,可能在沟谷中形成堆积坝,堆积坝溃决时必然发生泥石流。
因此,在雨季到来之前,最好能主动清除沟道中的障碍物,保证沟道有良好的泄洪能力。
3、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泥石流的产生和活动程度与生态环境质量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生态环境好的区域,泥石流发生的频度低、影响范围小;生态环境差的区域,泥石流发生频度高、危害范围大。
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在村庄附近营造一定规模的防护林,不仅可以抑制泥石流形成、降低泥石流发生频率,而且即使发生泥石流,也多了一道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
4、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雨天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一旦听到上游传来异常声响,应迅速向两岸上坡方向逃离。
泥石流应急避防措施
泥石流应急避防措施泥石流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常见于山区、丘陵、沿海等地,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威胁。
由于泥石流的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防范和应对的措施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泥石流应急避防措施。
一、加强监测泥石流监测是防止泥石流灾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地质勘测、气象观测、物理模拟和现场巡视等手段,及时掌握地质环境的变化和泥石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便及时采取避险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
目前,泥石流监测系统已经相对成熟完善,应该在地方政府各级设施中广泛地应用。
二、加强防范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首先得靠加强防范。
要做到这一点,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一提的:1. 加强居民教育。
泥石流往往随着大雨和雨水的流动发生,因此,人们对天气、地形、生态环境的认知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预警的采取。
因此,要加强对居民的泥石流知识宣传,普及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应急避难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2. 建设防洪抗旱工程。
在河流、山坡、岩石堆等区域加强固体物控制和排水系统建设,以减轻泥石流在灾害发生时产生的影响。
3. 加强道路、公路、桥梁等交通设施的维护。
对于山区及梯田等地区,要及时清理、维护土路、铁路和桥梁硬件设施,以保障交通安全。
三、及时应对在泥石流发生时,视情况采取逃生或避难措施十分重要。
下面就是几则应急避难措施:1. 监测预警及时处理。
在发现泥石流预警信号时要及时处理,尽量向较高、较平缓的地方转移。
2. 尽快撤离。
在泥石流将要来临时,应尽快集中转移,尽可能到场地比较平稳的地方。
3. 循着水流方向逃生。
在泥石流涌来时,可以循着水流方向逃生。
因为泥石流具有很强的威力,所以要避免与泥石流正面对抗。
4. 纵深保护。
在转移时要走向地势相对平缓的地方。
遵循纵深保护原则,即:住房、饮水、饮食等设施应分散设置。
水源、口粮、药品等应备足。
综上所述,泥石流应急避防措施对于我们生命财产安全来说非常重要。
在积极加强防范和提高救援能力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能够养成自救意识,提高自救能力。
地震频发地区的泥石流防护措施改进
地震频发地区的泥石流防护措施改进随着地震频发地区的泥石流事件不断增加,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改进泥石流防护措施,并有效预防和减轻泥石流灾害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一、加强地震监测与预警体系地震是引发泥石流的主要因素之一。
加强地震的监测与预警体系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完善的地震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地震活动的迹象,提前进行预报和预警,可以使居民有足够的时间采取安全措施。
此外,通过地震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地震灾害的认识,提高泥石流的预测准确度,为防护措施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二、完善泥石流防灾规划与建设在地震频发地区,完善泥石流防灾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应当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勘察工作,确定潜在泥石流灾害的区域和规模。
其次,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灾规划,包括泥石流灾害的风险评估、防灾预案制定以及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根据规划,进行相应的防灾建设,包括修建防护工程、加固易发泥石流区域的建筑物等。
三、加强泥石流预警系统建设泥石流灾害常常发生在地震后,为了提前预警和及时转移人员,需要加强泥石流预警系统的建设。
这包括建立泥石流监测系统和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泥石流监测系统应当包括泥石流的监测站点、监测设备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等,以实现对泥石流发生的及时监测和预警。
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应当能够迅速将预警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和民众,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
四、加强社会宣传与教育加强社会宣传与教育是改进泥石流防护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宣传和教育,可以增强公众对泥石流灾害的认识和了解,提高防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针对不同群体,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提供科学的防灾知识和技能培训,使民众能够更好地应对泥石流灾害。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地震频发地区的泥石流防护措施改进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和经验交流。
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在泥石流防治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加强合作交流。
泥石流预防措施
泥石流预防措施泥石流预防措施泥石流是指存在于山区沟谷中,由暴、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常常与山洪相伴,其来势凶猛,给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极大的危害。
以下是泥石流预防措施的介绍,欢迎阅览!泥石流预防措施减轻泥石流灾害的方法可分为非应急和应急性措施两种。
非应急性的措施:1)避让措施:在泥石流发育分布区,工矿、村镇、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的选址、开发等一定要在查明泥石流沟谷及其危害状况的情况下进行,尽量避开可能造成直接危害的地区与地段,例如泥石流沟的中、上游段及沟口,主支沟交汇部的低平地段,靠近河床的低缓阶地或坡脚处,河道弯道外侧等等。
实在无法避开时应考虑修建防护工程或采取措施;2)生物措施:是一种长期有助于减缓泥石流形成达到一定防治目的的治理性手段。
主要方法是封山育林,停耕还林,固结表土,保持水土,降低泥石流发生几率与规模;3)工程设施:主要是为保护危害对象免遭破坏而采取的防护、排导、拦挡及跨越等工程设施,例如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工程。
为改善泥石流的流向与流速修建的排泄沟、导流堤、急流槽、渡槽等工程。
为了控制拦截下泄物,削弱泥石流冲击能量,修建的拦沙坝、储淤场、截流工程等;4)综合防治措施:将生物措施与适用于某一泥石流危害区的几项工程措施相互结合,对泥石流小流域进行全面统一整治,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灾害的发生;5)开展泥石流的预测预报:从空间上,可根据地质、地形地貌、降雨等条件,泥石流发育程度和规模进行危险区域划分,划分出高度危险、中度危险和一般危险区。
从时间上,可分为中长期和短历时预报。
(2)应急性措施:每年7~8月为泥石流易发时段,应采取应急避防措施。
首先要避开泥石流危险地段,尽量在泥石流到来之前采取防范行动。
在泥石流发育地区应进行必要的搬迁、临时防护措施,对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工矿、村镇应提前做好应急部署。
应急性措施主要包括:1)普及泥石流知识:在汛期组织演习,有纪律地疏散撤离。
泥石流防范措施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泥石流防范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66580泥石流防范措施Debris flow prevention measures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泥石流防治,应以防为主,开展预防监测,宣传普及泥石流的知识,重视制止诱发泥石流的人为活动,保护山地生态环境,防患于未然。
开展坡面治理,搞好水土保持,实行合理耕作活动,从根本上解决泥石流的灾害。
一、泥石流的预防1、要及时掌握气象部门降雨量预报,特别注意暴雨天气;2、制定汛期疏散避灾计划;3、加强泥石流沟上游的监测工作;4、当听到沟内有轰鸣声或河水暴涨,应警惕泥石流的发生。
二、对易发生泥石流地区的工程防护措施主要是:①稳:用排水、拦挡、护坡等稳住松散物质、滑塌体及坡面残积物;②拦:在中上游设置谷坊或拦挡坝,拦截泥石流固体物;③排:在泥石流流通段采取排导渠(槽),使泥石流顺畅下排;④停:在泥石流出口有条件的地方设置停淤场,避免堵塞河道;⑤封:即封山育林,退耕还林。
造林增加植被复盖率。
三、紧急避灾措施1、当前三日及当天的降雨累计达到100毫米左右时,处于危险区内的人员应撤离;2、当听到沟内有轰鸣声或河水上涨或突然断流,应意识到泥石流马上就要发生,应立即采取逃生措施;3、逃生时不要顺沟向上游或向下游跑,应向沟岸两侧山坡跑,但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四、应急措施1、根据预报某地即将在数小时内发生泥石流,要及时对被危害区的居民及设施采取紧急疏散避灾或保护措施,强制迁至安全区;2、可建立临时躲避棚,位置要避开沟道凹岸或面积小而低的凸岸及陡峭的山坡下,安置在距村镇较近的低缓山坡或高于10米的平台地上,切忌建在较陡山体的凹坡处,以免出现坡面坍塌;3、当前3日及当日的降雨累计达到100毫米时,处于危险区的人员应立即撤离。
当听到危险区内有轰鸣声、主河洪水上涨或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时,应立即意识到泥石流即将到来,应果断采取逃生措施。
泥石流防灾保证措施
泥石流防灾保证措施泥石流是一种在山区和高地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采取科学的防灾保证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泥石流防灾保证措施。
第一,加强监测和预警。
监测和预警是减少泥石流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监测,如地质勘测、遥感和气象预报等。
关注山区的地质地貌特征,定期巡查山区,发现危险区域及时采取措施。
此外,还可以建立泥石流监测站,使用现代科技手段收集和分析监测数据,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附近居民采取防灾措施。
第二,加强防护工程的建设。
防护工程的建设是避免泥石流灾害的重要手段。
在危险山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稳定地形,如建造挡土墙、拦河坝等。
此外,在山体面临崩塌的地方可以设立固定网和防护栏杆,限制泥石流的扩散。
对于已经形成的泥石流沟,可以进行整治,修建泥石流沟护岸、拆除陡壁、开挖泥石流沉积和构筑岸壁等手段,减少河床的侵蚀和冲刷。
第三,加强科普和教育。
科普和教育是提高公众防灾意识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传统媒体、互联网等渠道,向公众普及泥石流的形成原因、灾害特征以及防灾知识。
组织专门的培训班和演练活动,提高公众的应急能力和自救自护意识。
此外,加强学校的教育,将防灾知识纳入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防灾安全意识。
第四,加强灾后救援和重建。
在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及时开展救援工作是最关键的。
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调度力量和资源进行救援。
同时,还应加强灾后重建工作,修复被破坏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恢复当地的生产生活秩序。
此外,需要借鉴历史教训,总结灾害原因和应对经验,完善防灾措施,提升泥石流防灾能力。
综上所述,泥石流防灾保证措施涉及监测预警、防护工程、科普教育和灾后救援重建四个方面。
只有加强相关措施的实施,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才能减少泥石流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泥石流预防和应对措施
泥石流预防和应对措施泥石流预防和应对措施1、引导居民居住在抗灾度较高的建筑物中;2、提前建设预防泥石流的工程设施,如护坡、挡墙、拦砂坝等;3、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来预防泥石流;4、根据地质条件提前建设地下排水工程;5、保护生态环境,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6、宣传普及泥石流的知识,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
遇到泥石流如何避险1、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留心周围环境,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这很可能是即将发生泥石流的征兆。
3、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
4、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沟内住地,应等待一段时间。
注意:野外扎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址,尽量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或山谷、沟底。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1、修建房屋时不能占据泄水沟道,也不宜离沟道太近,在沟道两侧修筑防护堤和营造防护林。
2、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保护和治理流域环境,消除或削弱泥石流发生条件。
3、提前建设预防泥石流的工程设施,如护坡、挡墙等工程。
4、修建水库、水塘和引水、排水渠道、隧洞工程,调蓄、引导泥石流流域的地表水,改善泥石流形成与发展的水动力条件。
5、在雨季到来之前,主动清除沟道中的障碍物,保证沟道有良好的泄洪能力。
6、保护生态环境,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假如发生泥石流往哪个方向逃跑1、当遇到泥石流时,应向泥石流垂直滑坡前进方向逃跑。
2、滑坡的躲避当滑坡体下滑时,应垂直滑坡前进方向逃跑,在滑坡堆积区应向两侧高处跑,不能向滑坡正对面山上跑;滑体上的人应尽快跑出到安全地段。
3、崩塌和滚石的躲避;崩塌体积小,距离不远,崩塌往往伴避滚石造成灾害,躲避时也要往两侧逃跑。
当逃跑不及时,可以躺在地沟或陡坎下。
儿童泥石流安全教育泥石流发生的前兆(1)连续不断的小地震。
泥石流应该采取哪些“防范和整改措施” 档
泥石流应该采取哪些“防范和整改措施”一是切实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灾害引发次生事故的安全防范工作。
切实抓实、抓细、抓好。
要及时召开防范事故的工作会议,认真研究解决可能因泥石流灾害引发次生事故的突出问题,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会诊”,确保管理责任落实。
二是深化隐患排查,严格事故隐患整改治理。
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更要强化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制定治理整改措施,实行领导包干,挂牌督办。
凡是能够马上整改的,要立即整改,坚决杜绝走过场。
对短时间内确实无法整改消除的,要落实防控预案,细化责任、措施、整改资金和治理时限,全天候监测监控,严防事故发生。
三是加强现场抢修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对可能需要应对的应急抢险工作,应急救援指挥人员要提前谋划安全防范措施,保证救援人员人身安全,防止救援次生事故发生。
抢险人员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
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如听到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
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
四是加强应急值守,确保信息报送和抢险物资运输通畅。
应急指挥中心要24小时不间断值班,主要领导的通讯工具要保持24小时畅通,遇到各种突发事故和异常情况,值班领导和有关人员要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险和处置,并按规定逐级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确保信息及时报送。
密切跟踪天气情况,时刻和现场指挥部保持联系,及时沟通抢修进展情况和抢修所需要物资,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工作,针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和疫情,补充完善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和责任,做好救援队伍、装备、物资、专家等各方面应急准备,确保应急救援队伍全天候待命,随时实施救援。
减轻或避防泥石流的工程措施
减轻或避防泥石流的工程措施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灾害,由于地质因素和降雨引起,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减轻或避免泥石流的影响,工程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工程措施。
1. 建设护堤和堤坝:泥石流通常会在山坡上形成,并随降水流下。
为了减轻泥石流的冲击力和速度,可以在陡坡上建设护堤或堤坝。
这可以有效地阻止泥石流进入人口密集区和低洼地区。
2. 建设挡土墙:挡土墙是一种用于抵挡泥石流的结构,在泥石流流动的路径上建立起一道阻挡力。
挡土墙可以分散泥石流的冲击力,降低泥石流的速度,减少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3. 构筑物理隔离带:通过种植防护林带和草带等植被,可以有效地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和传播。
植被的根系可以抓牢土壤,增加土壤的稳定性,降低泥石流的发生概率。
此外,植被还能起到拦截水分和降低降雨对土壤侵蚀的作用。
4. 河道疏浚和防洪工程:泥石流通常在山区的河道内形成,因此对河道进行疏浚和防洪工程也是减轻泥石流影响的重要措施。
疏浚可以增加河道的通行能力,减少水流阻塞和泥石流的堆积。
同时,防洪工程可以在泥石流发生时提前引导水流,降低泥石流的范围和冲击力。
5. 建设泄洪设施:泄洪设施是一种专门用于控制河水流量的工程,可以在山体泥石流形成之前,通过适时放水,调节河水的流量。
这可以减少泥石流的产生和影响范围。
除了以上工程措施,还可以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通过提前预警,及时疏散人员,减少泥石流对生命安全的威胁。
此外,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泥石流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也是减轻泥石流影响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减轻或避免泥石流的工程措施多种多样,包括建设护堤、堤坝和挡土墙,构筑物理隔离带,进行河道疏浚和防洪工程,建设泄洪设施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泥石流的影响,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II. 工程措施的详细介绍1. 护堤和堤坝护堤和堤坝是常见的泥石流防控工程措施之一。
它们可以在山坡或河道附近构建起一道堤坝,用于阻挡泥石流的流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石流应该采取哪些“防范和整改措施”一是切实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灾害引发次生事故的安全防范工作。
切实抓实、抓细、抓好。
要及时召开防范事故的工作会议,认真研究解决可能因泥石流灾害引发次生事故的突出问题,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会诊”,确保管理责任落实。
二是深化隐患排查,严格事故隐患整改治理。
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更要强化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制定治理整改措施,实行领导包干,挂牌督办。
凡是能够马上整改的,要立即整改,坚决杜绝走过场。
对短时间内确实无法整改消除的,要落实防控预案,细化责任、措施、整改资金和治理时限,全天候监测监控,严防事故发生。
三是加强现场抢修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对可能需要应对的应急抢险工作,应急救援指挥人员要提前谋划安全防范措施,保证救援人员人身安全,防止救援次生事故发生。
抢险人员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
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如听到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
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
四是加强应急值守,确保信息报送和抢险物资运输通畅。
应急指挥中心要24小时不间断值班,主要领导的通讯工具要保持24小时畅通,遇到各种突发事故和异常情况,值班领导和有关人员要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险和处置,并按规定逐级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确保信息及时报送。
密切跟踪天气情况,时刻和现场指挥部保持联系,及时沟通抢修进展情况和抢修所需要物资,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工作,针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和疫情,补充完善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和责任,做好救援队伍、装备、物资、专家等各方面应急准备,确保应急救援队伍全天候待命,随时实施救援。
五是二公司要派遣专家赶赴现场,对现场地质情况及可能发生的地质隐患进行勘察,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项目部各部门须严格落实山洪地质灾害防御部长施工队队长责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将再排查行动的责任分层级落实至施工队和班组,项目部领导要强化督导检查。
项目部各部门和施工队要加强排查,尽快整改。
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力量开展山洪地质灾害和堰塞湖隐患再排查,重点关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频发区域,重点检查人员密集的山洪泥石流沟、聚集活动场所和易发生灾害的工程建设地点。
对施工现场要展开业内自查,形成点面结合、纵横交错的网格式排查格局,确保不留责任空白、不存排查死角。
对隐患整改措施不落实、防范措施不到位造成人员伤亡的,将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要加强监测预警,修订完善预案。
水文、气象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分析协商,特别是对山洪、局部强降雨等的监测预报,注重多渠道、多形式向相关责任主体、各施工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要根据各地具体实际,细化预报、预警、转移等关键环节内容,务求做到方案科学、可操作性强。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健全群测群防机制。
充分基层防汛组织在巡查、预报、组织转移方面的作用,提高项目部全体职工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各部门要始终把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采取果断措施,提前转移山洪灾害威胁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区域内的职工,坚决避免因灾造成群死群伤事件。
各位企业负责人、同志们: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辖区部分企业安全、环保、消防隐患曝光录像,文权副区长、海山副区长、永航副区长分别对当前的安全、环保、山洪、泥石流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做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我都同意。
下面我就全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安全、环保及山洪、泥石流防治工作讲三点意见:一、充分认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今年以来,全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状况总体稳定、趋于好转,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突出表现在安全事故总量仍然较大,1-6月,全区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28件、死亡9人、受伤207人、经济损失127.26万元,人民群众对环境污染的投诉仍然较多等方面。
特别是入汛以来,降雨增多,舟曲、汶川、绵竹等地相继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
中央、省、市高度重视,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做好山洪、泥石流防治工作,务必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今天会上,对辖区部分企业安全、环保、消防隐患等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曝光,反映出我区在相关工作上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扎实做好安全、环保和山洪、泥石流防治工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关于安全、环保工作(一)要实施更加有力的监督管理1.要进一步加大安全、环保监管力度。
安全、环保主管部门要强化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综合监管,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全面落实行业监管职责,形成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等影响安全生产的行为和违法排放、环境污染等环境违法行为。
要会同司法机关联合执法,以强有力措施查处、取缔违法企业。
对重大安全、环保隐患治理实行逐级挂牌督办、公告制度。
对拒不执行监管监察指令的企业,要依法依规从重处罚。
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量建设,提高监管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装备水平,强化监管能力,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现场监管和技术指导。
2.要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环保监管属地管理。
安全、环保监管部门、负有监管职责的行业管理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对辖区企业包括中央、省、市属企业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和管理,组织对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状况进行标准化分级考核评价,要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并向银行业、保险业、担保业等主管部门通报,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
3.要加强建设项目安全、环保管理。
要进一步强化项目安全、环保设施核准审批,加强建设项目的日常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监管,严格落实审批、监管责任。
建设项目的安全、环保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安全、环保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未做到同时设计的一律不予审批,未做到同时施工的责令立即停止施工,未同时投入使用的不得颁发生产许可证,并视情节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3.要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作用,依法维护和落实企业职工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参与权与监督权,鼓励职工监督举报各类安全、环保隐患。
要进一步畅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社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接受人民群众的公开监督。
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对舆论反映的客观问题要深查原因,切实整改。
(二)要实施更加严格的企业安全、环保管理1.要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行为。
企业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坚持不安全不生产、不环保不生产。
要加强生产现场监督检查,严格查处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
凡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的,要责令停产停工整顿,并对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
对以整合、技改名义违规组织生产,以及规定期限内未实施改造或故意拖延工期的企业,要依法予以关闭。
要增强企业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切实建立内部环保监督机制,落实环保工作责任制,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
对现有重点行业的超标排污企业依法限期治理,对不能稳定达标和没有治理设施的排污单位一律停产治理,对治理无望和非法排污企业要依法关闭。
2.要及时排查治理安全、环保隐患。
企业要定期开展安全、环保隐患排查,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建立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专业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确保整改到位。
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企业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对停产整改逾期未完成的不得复产。
3.要强化生产过程管理的领导责任。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要轮流在现场带班。
对发生重大安全、环保事故而没有领导现场带班的,要对企业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并依法从重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4.要强化职工安全、环保培训。
企业职工必须全部经过安全、环保等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凡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要依法停产整顿。
对存在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企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关闭。
(三)要实施更加严格的安全、环保准入制1.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准入前置条件。
要把符合安全生产标准作为高危行业企业准入的前置条件,实行严格的安全标准核准制度。
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
凡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违规建设的,要立即停止建设,情节严重的要实施关闭取缔。
降低标准造成隐患的,要追究相关人员和负责人的责任。
2.要严格执行环保准入前置条件。
严禁审批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项目。
要严格限制审批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环境敏感区有影响的项目。
不能为了加快经济建设而放松环保要求,不能因为要上项目而降低环保门槛。
要突出抓好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鼓励开发和使用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完成市下达的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目标任务。
(四)要实施更加严格的考核和责任追究1.要严格落实安全、环保目标考核。
要对各级各部门完成年度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指标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加大重特大事故的考核权重,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环境污染事故的,要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的行政责任;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要加大对事故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
企业发生重大生产安全、环境污染责任事故,要追究事故企业主要负责人责任;对非法生产造成人员伤亡、重大环境污染的,以及瞒报事故、事故后逃逸等情节特别恶劣的,要依法从重处罚。
3.要加大对主管部门和各街道(镇)的责任追究力度。
对群众举报、上级督办、日常检查发现的非法生产、环境污染企业(单位),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查处,致使发生重大生产安全、环境污染事故的,要对主管部门和各街道(镇)主要领导以及相关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关于山洪和泥石流防治工作1. 要加强领导,严格排查。
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要把行政首长负责制、部门责任制、岗位责任制落到实处,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全力抓,每一项山洪、泥石流防治任务、每一个地段、每一关键部位都要明确责任。
要对山洪、泥石流灾害易发区进行拉网式排查,特别是对重点隐患,要切实制定预案;要密切关注人员聚居区、重点场所、重点施工地段,加强防范,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