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03年环境状况公报
环保部发布《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环保 部副 部长 张力 军介绍 说 ,2 0 年全 国地 表水 国 09 控 断面高锰酸 盐指数年 均浓度 为51 .毫克/ ,比上年下 降 升 1.%, ̄2 0 年下降2 .%;全 国城市 空气 中二 氧化硫 年 05 L05 92
结合 今 年 世 界环 境 日 “ 碳 减 排 绿 色 生 低 活” 的 主题 .邮 政部 门在 京 首 发 ‘节 能减 排 保护 环境 )系列特 种 邮 票 及纪 念 邮 品 , 烘 托 低 碳环 保 主题 。 宣传 绿 色 生活 理 念 。 ( 舟/ F 远 G P)
与此同时 ,2 0 年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 ,7 09 大水系
总体 为轻度污染 ,湖? 富营养化问题突 出,近岸 海域总体 自
为轻度 污染。城市空气质量 总体 良好 ,酸雨分布 区域保持 稳定 。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 。
公报指 出,全国7 . 4 %的城市 区域声环境质量为 “ 6 好”
和 “ 较好 ” ,环境保 护重点城市 区域声 环境质量 “ ”和 好 “ 较好”的 占7 .%。全 国9 . 61 46 %的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 量为 “ 好” 和 “ 较好 ” ,环境保护重点 城市道路 交通声环 境质量为 “ ”和 “ 好 较好”的占9 .%。城市各类 功能 区昼 6 5 间达标率为8 . 71 %,夜间达标率 为7 .%。 1 3
1 0 %的约束性指标能否完成 ,是社会关注 的焦点。
公 报显示 ,2 0 年全 国化 学需 氧量 排放总量 1 7 .万 09 2 75 吨,比上年下降3 7 .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 1.万吨,比上 2 244
良 ,比上年有所提高 ,但部 分城市污染仍较重 ;全国酸 好
雨分布 区域 保持稳定 ,但酸雨 污染 仍较重 。2 0 年 ,全国 09
四大生态系统的特点
陆地生态系统:地球陆地表面由陆生生物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
这一系统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1/3,以大气和土壤为介质,生境复杂,类型众多。
按生境特点和植物群落生长类型可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受人工干预的农田生态系统。
该系统的第一性生产者主要是各种草本或木本植物,消费者为各种类型的草食或肉食动物。
在陆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最复杂,生物种类最多,生产力最高,而荒漠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最低。
水域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湖泊、水库、江河和海洋生态系统等不同类型,而水库实际上是“人工湖泊”,有与湖泊基本相同的特征。
对水域的划分,生态学中常依据对水生生物分布、生长等起重要作用的主要生态因子如水温、盐度等为依据。
科学地划分水域的类型是开展水域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
水域类型不同,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就不同,因而对外界干扰的反应和抵抗力亦不同。
例如,同是淡水水域,湖泊和河流这两个类型之间无论是在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系统的功能特征还是抗干扰的能力(如自净能力)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水生生态系统的环境因水具有流动性,广大水域比较均一而较少变化,并且很少出现极端情况,使许多水生生物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系统的类型也因此而比陆地少。
根据水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一.城市生态系统1.结构:是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如图)。
城市中的自然系统包括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如阳光、空气、淡水、土地、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经济系统包括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社会系统涉及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及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各种关系。
2.组成:城市生态系统不仅有生物组成要素(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病毒)和非生物组成要素(光、热、水、大气等),还包括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能量流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物资供应与废物处理系统,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就是通常所说的生态环境,即围绕人类的外部空间,包括人类以外的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的要素、对象,以及人类自身创造的对象,诸如空气、阳光、水、土壤、矿藏、森林、草原、名胜古迹、堤坝、林带、道路等等。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指人及其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持互不损害、协调共处的状态。
从基本要素来看,就是要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进一步说就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其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经济发展应该与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相协调,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利用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纵观古今,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
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也是不断改变着的,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在人类的早期,人们凭借着简单的知识,产生了一些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识,由于改造自然的能力相当弱,人类更多的表现为与自然的适应关系,远古人基于对自然界的神秘感,体悟到的是人与自然的交互感应关系。
例如,我国先秦时期《周易》中有‚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的提法;老子也曾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到了汉代,董仲舒则信奉‚天人感应‛。
可以说,在古代,由于人们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局限性,逐渐形成了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这种观念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自然都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人生的理想是天人合一。
西方到了中世纪,神超越了人与自然。
文艺复兴的人本主义肯定了人的地位和价值,人逐渐从人与自然一体的状态中独立出来,成为自然界的认识者和改造者,自然则从与人相融的状况中分离出去,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西方文艺复兴使人从神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同时也形成了人与自然割裂的机械论自然观。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其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其措施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某些特征性藻类(主要是蓝藻、绿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水体生产能力提高,使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造成藻类、浮游生物、植物、水生物和鱼类衰亡甚至绝迹的水质恶化污染现象。
富营养化具有缓慢、难以逆转的特点,因此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主要水污染问题之一。
1.1自然因素数千年前或者更远年代,自然界的许多湖泊处于贫营养状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湖泊一方面从天然降水中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一方面因地表土壤的侵蚀和淋溶,使大量的营养元素进入湖内,湖泊水体的肥力增加,大量的浮游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生长繁殖,为草食性的甲壳纲动物、昆虫和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食料。
当这些动植物死亡后,它们的机体沉积在湖底,积累形成底泥沉积物。
残存的动植物残体不断分解,由此释放出的营养物质又被新的生物体所吸收。
因此,富营养化是天然水体普遍存在的现象。
但是在没有人为因素影响的水体中,富营养化的进程是非常缓慢的,即使生态系统不够完善,仍需至少几百年才能出现。
一旦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要恢复往往是极其困难的。
1.2人为因素1.2.1工业废水工业废水主要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中钢铁、化工、制药造纸、印染等行业的废水中氮和磷的含量都相当高。
近年来,工业排放的废水逐年递增。
据报道,2003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达212.4亿吨。
但由于技术与资金的原因,大部分工业废水只经简单处理甚至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等水体中,许多废水中所含的氮、磷等物质也就不断地在水体中累积了下来。
1.2.2生活污水排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产生了大量的生活污水,2001年全国生活污水排放达247.6亿吨,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富含氮、磷的有机物。
其中的磷主要来自洗涤剂。
据《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统计,2003年全国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60.0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12.4亿吨,比上年增加2.5%;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47.6亿吨,比上年增加6.6%。
初二生物空中飞行的动物试题
初二生物空中飞行的动物试题1.(3分)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我国有高等植物约30000种,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其中鸟类1244种,鱼类3862种,均居世界前列。
请回答:(1)以上材料主要体现出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
(2)鸟类适于飞行生活,它们身体被有,前肢变成。
【答案】(1)物种.(2)羽毛;翼.【解析】(1)我国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有高等植物约30000种,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其中鸟类1244种,鱼类3862种,说明生物物种的多样性.(2)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身体被有羽毛,有大型是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故答案为:(1)物种.(2)羽毛;翼.【考点】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2.“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下列与其飞行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身体呈流线形,体表被覆羽毛B.前肢变成了翼,有发达的胸肌C.食量大,直肠短,可随时排便D.具有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答案】D【解析】鸟类的主要特征,其中有的是其它动物也具有的特点,如体温恒定、有复杂的繁殖行为等也是哺乳动物具有的特点,其中鸟类所特有的特征是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长骨中空,可减轻身体的重量,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能为鸟类的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3.家燕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候鸟,每年都冬去春回。
春季从南方飞来,在房梁上.屋檐下筑巢.繁衍后代;深秋季节,它们又飞往温暖的南方过冬。
请你就对家燕的了解,回答以下问题:(1)家燕的飞行速度很快,每秒高达数十米。
从家燕的外形来看,它适于飞行的特点主要有、、等。
(2)家燕的飞行能力很强,在长距离的迁徙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充足的氧气供应主要是靠来保证。
2003中国经济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4年2月26日2003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沉着应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多种自然灾害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带来的严峻困难和挑战,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国民经济较快增长。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加快1.1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47亿元,增长2.5%,减慢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1778亿元,增长12.5%,加快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7669亿元,增长6.7%,减慢0.8个百分点。
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6.9%,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长6.6%,房地产业增长5.3%。
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
其中,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1.6%(见表1)。
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3.4%,服务价格上涨2.2%。
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1%。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2%。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4.4%,其中,谷物上涨2.3%,棉花上涨35.3%,油料上涨19.4%,畜产品上涨1.8%。
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5639万人,增加859万人。
全年有44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
国际收支状况良好。
全年对外贸易顺差25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49亿美元。
利用外资继续增加。
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403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68亿美元。
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了2003年度全国海洋环境调查、监测和监视工作,在开展我国管辖海域环境质量状况趋势性监测的基础上,加强了近岸排污口、近岸海洋功能区、典型河口生态系统和赤潮灾害的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海洋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编制了《2003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现予以发布。
2003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这对加快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产业调整,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该规划纲要的实施,我国海洋经济必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希望通过《2003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发布,使各级政府和广大公众全面了解我国海洋环境状况,关心和爱护海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概述 (1)全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 2 2.1 海水环境质量 .. (2)2.2 沉积物环境质量 (7)2.3 海洋生物质量 (8)2.4 重点海域浮游和底栖生物种类变化 (9)2.5 主要河口污染物入海总量 (9)2.6 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状况 (10)重点河口生态环境状况 (11)4 海洋赤潮 (13)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 ...................................... 155.1 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状况 (15)5.2 海水浴场环境状况 (17)5.3 海洋保护区环境状况 (18)5.4 海洋倾倒区环境状况 (19)5.5 海洋油气区环境状况 (20)6 重点岸段侵蚀状况 (21)7 海洋环境监督管理 ........................................ 237.1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实施 (23)7.2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海洋管理工作 (23)7.3 加快沿海地区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建设步伐 (23)7.4 加强对陆源入海污染物的监督管理 (24)7.5 积极开展海上污染控制和管理 (24)7.6 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24)8 海洋环境保护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25公报中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我国环境问题参考文献
我国环境问题参考文献
1. 何莉莉,中国环境问题的根源及解决策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 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状况公报,2019年。
3. 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8年。
4. 环境保护部,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7年。
5. 张学勇,谭国梁,王建国,中国环境问题与治理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5年。
6. 刘福兴,孙甘霖,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7. 谢建辉,张雁冰,孙庆华,中国环境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8. 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状况公报,2012年。
9. 乔春明,方颖,孙连城,中国环境问题的治理与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年。
10. 叶玉杰,我国环境问题与生态保护,中国环境出版社,2009年。
中国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中国⽣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中国在全⾯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从国情出发,将环境保护作为⼀项基本国策,开展了⼤规模的污染防治和⽣态保护⼯作,并取得了很⼤的成绩。
但是,应当冷静地看到,由于中国正处于迅速推进⼯业化的历史进程中,加上⽣产⼯艺落后以及粗放的⽣产与经营⽅式,⽬前环境形势依然⼗分严峻。
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环境质量仍在继续恶化,局部地区⾮常严重;以城市为中⼼的环境污染还在发展,并向农村蔓延;⽣态破坏的范围在扩⼤,程度在加剧。
如果对此不给予⾜够的重视,很有可能在环境问题上重蹈20世纪50年代⼈⼝政策失误的覆辙,进⽽严重威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态破坏⽣态环境的破坏和⽣态平衡的失调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
与环境污染相⽐,它的影响更为深远。
⽣态破坏主要表现在⽔⼟流失、⼟地荒漠化、草场退化、森林资源危机、⽔资源短缺、⽣物多样性减少等⽅⾯。
1、⽔⼟流失严重中国是世界上⽔⼟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治理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
⽔⼟流失⾯积从建国初期的116万平⽅千⽶增加到90年代初期的150万平⽅千⽶,每年流失量达50亿吨以上,相当于全国的耕地上刮去1厘⽶厚的⼟层,其中流失氮、磷、钾肥料元素的量相当于4000万吨的化肥,等于全国化肥施⽤量。
相当于每亩耕地冲⾛了25千克肥料。
全国受⽔⼟流失的耕地约占耕地总⾯积的1/3。
⽔⼟流失涉及全国近1000个县,主要分布在西北黄⼟⾼原,江南丘陵⼭地和北⽅⼟⽯⼭区。
每年被输⼊黄河的泥沙量达16亿吨,居世界河流之冠,其下游400千⽶长的河床,每年因⼤量泥沙的沉积,河底抬⾼10厘⽶,现在已成为河底⾼⼭周围地⾯的⼀条“悬河”。
长江流域的⼟壤流失也⽇趋严重,长江流域的1.8亿公顷⼟地中的20%,即3600万公顷⼟地发⽣了⽔⼟流失,30年间增加了1倍,每年流失表⼟达24亿吨,其中5亿吨被带⼊东海。
中国科学院早在1979年就发出了“长江会变成第⼆条黄河”的警告。
长江上游的四川省、云南省是仅次于东北地区的森林地带,由于森林迅速减少,四川省⽔流失⾯积已达到38.38万平⽅千⽶,⽐1957年扩⼤了33倍多。
中国十年(2001—2010年)大气环境分析1
中国十年(2001—2010年)大气环境分析代佳雨(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550003 )摘要::以2001年至2010年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提供的大气环境质量公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1世纪以来中国十年以来的环境状况。
结果表明2001-2010年大气环境总体情况良好,但是整体水平比起西方发达国家还是较为落后,需要全民共同参与改善,共建和谐美好家园。
关键词:大气污染数据统计影响因素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差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的约有100多种。
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并且以后者为主要因素,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
主要过程由污染源排放、大气传播、人与物受害这三个环节所构成。
影响大气污染范围和强度的因素有污染物的性质,污染源的性质,气象条件(风向、风速、温度层结等),地表性质(地形起伏、粗糙度、地面覆盖物等)。
防治方法很多,根本途径是改革生产工艺,综合利用,将污染物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
1 二氧化硫污染分析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人固体颗粒物。
由于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最主要原因,而酸雨会对桥梁、建筑等造成腐蚀,同时二氧化硫可破坏植物的生理机能,减缓农作物及森林生长;而人体吸人较高浓度二氧化硫气体,会对呼吸道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1]。
1.1 总体分布根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统计了从2001-2010年大气环境部分数据的到一下SO2年排放量统计表和统计图。
表1-1 中国十年(2001-2010年)SO2排放量统计表年份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排CO21947.8 1926.6 2158.7 2254.9 2549.3 2588.8 2468.1 2321.2 2321.2 2185.1 放量由数据可知道,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十年以来平均排出量为2261.49万吨,其中2005年、2006年排出量最大,分别是2549.3万吨和2588.8万吨。
2000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目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说明“九五”期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环境立法和执法取得进展,全民环境意识有较大提高。
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取缔、关停了8.4万多家污染严重又没有治理前景的企业。
环境保护投入逐年增长,占同期GDP的0.93%。
以重点流域、地区、城市、海域核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治理,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启动了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开始实行退耕还林(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开始实施。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国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九五”环境保护目标基本实现。
2000年,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酸雨区范围和频率没有增加;工业废水对地表水的污染得到一定的控制;“三河三湖”水质恶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上有所改善;全国辐射环境质量良好。
但全国城市空气污染依然严重,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仅占三分之一;地表水污染普遍,特别是流经城市的河段有机污染较重;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地下水受到点状或面状污染,水位下降,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水环境2000年,我国七大重点流域地表水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
各流域干流有57.7%的断面满足三类水质要求,21.6%的断面为4类水质,6.9%的断面属5类水质,13.8%的断面属劣5类水质。
长江、珠江水质保持良好,黄河、松花江水质保持稳定,淮河、海河、辽河污染程度有所减轻。
主要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2000年,全国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15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94亿吨,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221亿吨。
海洋环境2000年,全国海区中二类、三类、四类和劣四类水质区面积分别为10.2万平方公里、5.4万平方公里、2.1万平方公里、2.9万平方公里。
日常环境污染的例子
日常环境污染的例子【篇一:日常环境污染的例子】摘要:本文重点讨论中国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不断恶化,边治边污,治理不力等,所带来的一系列严重的环境灾害与生态危机问题: 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平衡的失调;环境污染继续恶化状况与重大污染事件大面积随时突发;污染案例:渤海将会变成“死海”;太湖严重污染,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生存危害;环境污染代价、损失与治理的成本估计;根本在于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端正发展模式,建设绿色家园与发展绿色gdp等。
关键词:环境污染生态危机频繁灾害损失代价转变模式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制订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开展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由于中国发展模式与生产工艺落后,粗放的生产与经营方式,特别是有法不依,使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环境质量仍在继续恶化,局部地区非常严重;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还在发展,并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深化改革,很有可能在环境问题上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中华民族的生存条件。
2007年5月29日媒体报道,由于近年来无锡市太湖严重污染,致使自来水变质发臭,不能饮用,这是又一... 摘要:本文重点讨论中国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不断恶化,边治边污,治理不力等,所带来的一系列严重的环境灾害与生态危机问题: 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平衡的失调;环境污染继续恶化状况与重大污染事件大面积随时突发;污染案例:渤海将会变成“死海”;太湖严重污染,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生存危害;环境污染代价、损失与治理的成本估计;根本在于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端正发展模式,建设绿色家园与发展绿色gdp等。
关键词:环境污染生态危机频繁灾害损失代价转变模式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制订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开展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由于中国发展模式与生产工艺落后,粗放的生产与经营方式,特别是有法不依,使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200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介绍
Bulletin公报2004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The State of Environment in China in 200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者按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规定, 2004 年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 过, 由解振华局长签发公布。
《公报》 统计数据显示:2004 年度全国环境质量基本稳定。
城市空气质量与上年相当, 部分 城市污染仍然严重。
酸雨污染略呈加重趋势。
地表水水质无明显变化,珠江、长江水质较好,辽河、淮河、黄河、松花 江水质较差,海河水质差。
全国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与上年基本持平,东海和渤海污染严重。
城市声环境质量较好,辐射 环境质量基本维持在天然本底水平。
●淡水环境状况1 .七大水系水质 2004 年七大水系的 0412 个水质监测断面中, Ⅰ~Ⅲ类、 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 为41.8%、 30.3%和27.9%, 七大水系总体水质与去年 基本持平,珠江、长江水质较好,辽河、淮河、黄 河、松花江水质较差, 海河水质差。
主要污染指标 为氨氮、 五日生化需氧量、 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
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Ⅴ 类 和 劣 Ⅴ 类 水 质 的 断 面 比 例 分 别 为 36 . 3 %、 33.9%和29.8%。
污染较重的为海河和淮河水系的省 界断面。
(1)长江水系 长江水系属轻度污染。
104个水质监测断面中, Ⅰ~Ⅲ类、 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 为 72.1%、 18.3% 和 9.6%, 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 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与上年相比, 水质无明显 变化。
长江省界断面水质较好, 其中Ⅰ~Ⅲ类水质占 83.4%、Ⅳ~Ⅴ类占 8.3%、劣Ⅴ类占 8.3%。
在省界 断面中水质最差的为皖—苏交界的汊河断面和豫— 鄂交界的新甸铺断面, 水质为劣Ⅴ类, 川—渝交界 的老池断面和甘—川交界八庙沟断面水质为Ⅳ类, 其余 20 个省界断面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
污水处理考察报告(共5篇)
篇一:污水厂考察报告.成都关于污水处理厂考察的报告考察时间:2012.5.4-2012.5.8考察地点:成都市三圣乡幸福梅林二期江家菜地污水处理厂、四川新希望乳业有限公司华西分公司考察目的: 选择适合xxx生活区实际情况的污水处理设施考察人员: xxx,xxxx 根据公司的安排,2014年五一期间对成都市及周边不同类型具有代表性几个企业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实地考察,以便选择适合玉龙公司生活区实际情况的污水处理设施,现对考察的2种类型的污水处理厂进行说明:一、成都市三圣乡幸福梅林二期江家菜地污水处理厂1、建设竣工时间2006年,全地埋式建设2、设计处理规模:800吨/天3、水质情况:生活污水4、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5、总体投资:¥325万元6、处理工艺:abr水解+接触氧化abr 工艺即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anaerobic bafflted reactor 简称abr )工艺首先由美国stanford 大学的mccarty 等于1981 年在总结了各种第二代厌氧反应器处理工艺特点性能的基础上开发和研制的一种高效新型的厌氧污水生物技术。
通过厌氧将微生物中的大分子降解为小分子,利于后续处理。
接触氧化法采用填料作基础,使高效微生物附着其上,形成微生物膜,从而使污染物能够有效去除。
接触氧化法稳定,耐冲击性。
7、地埋式污水处理图示:图1 进水口图2 平面图及沉淀池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3 中间水池及压滤机图4 生物接触氧化池及过滤器图5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操作间图6 处理效果图7 工艺流程图二、四川新希望乳业有限公司华西分公司1、建设竣工时间2006年,半地埋式建设2、设计处理规模:1000吨/天(目前扩大到3000吨/天)3、水质情况:工业污水(乳品类废水)4、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5、总体投资:¥540万元6、处理工艺: abr 水解+活性污泥法abr 工艺即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anaerobic bafflted reactor简称abr)工艺是一种高效新型的厌氧污水生物技术。
200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辽河水系 监测 67 个断面,Ⅲ类水质的断面占 17.9%,Ⅳ、Ⅴ类水质的断面占 29.9 %,劣Ⅴ类水质断面为 52.2%。
辽河水系污染严重,主要污染指标为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挥发酚。
辽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浙闽片河流 14 条河流的 26 个断面中,Ⅲ类水质的断面占 50.0%,Ⅳ类水质断面占 34.6%, 劣Ⅴ类水质断面占 15.4%,无Ⅴ类水断面。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和溶解氧,污染较重断面 集中在杭州的钱塘江和宁波的甬江。
滇池 滇池草海污染重于外海,外海为Ⅴ类水质,草海为劣Ⅴ类水质。与上年相比, 滇池外海水质有所改善,高锰酸盐指数已达到Ⅲ类标准要求。但氮和磷的污染仍很严重, 草海和外海的营养状态指数分别为 79.0 和 60.8,全湖平均达 72.8,滇池属重度富营养状 态。
2002 年度滇池湖体主要污染指标值
湖 区 高锰酸盐指数(mg/l)
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辽河、海河水系污染严重,劣Ⅴ类水体占 60%以上;淮河干流为Ⅲ~Ⅴ类水体,支流 及省界河段水质仍然较差;黄河水系总体水质较差,干流水质以Ⅲ~Ⅳ类水体为主,支流 污染普遍严重;松花江水系以Ⅲ~Ⅳ类水体为主;珠江水系水质总体良好,以Ⅱ类水体为 主;长江干流及主要一级支流水质良好,以Ⅱ类水体为主。七大水系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依 次为: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珠江、长江。
一年来,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8%、人口自然增长 6.45‰的形势下,全国环境质量基 本维持在上年水平。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废气中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 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均有所削减;“33211”重点治理工程继续推进,“三河三湖”水质基 本稳定;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生态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生态保护力度加大,但生 态形势不容乐观。七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仅不足三分之一的监测断面满足 Ⅲ类水质要求,尤以海河和辽河流域污染为重;滇池、太湖和巢湖氮、磷污染严重;东海 和渤海近岸海域污染较重;城市空气质量基本稳定,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比例略有下降, 颗粒物污染范围较广,部分城市二氧化硫污染严重,所有城市二氧化氮均达到国家空气质 量二级标准;酸雨区范围和污染程度稳定,南方地区酸雨污染较重,酸雨控制区内 90%以 上的城市出现了酸雨;多数城市受到轻度噪声污染;辐射环境质量依然维持在天然本底水 平。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
水体富营养化王立和摘要: 富营养化是水体衰老的一种现象,它通常是指湖泊、水库等封闭水体以及某些河流水体内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本文将从水体富营养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富营养化来源危害治理措施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某些特征性藻类(主要是蓝藻、绿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水体生产能力提高,使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造成藻类、浮游生物、植物、水生物和鱼类衰亡甚至绝迹的水质恶化污染现象。
富营养化具有缓慢、难以逆转的特点 ,因此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主要水污染问题之一。
我国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所带来的最大负效应就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大江、大河及湖库水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据2003年我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我国七大水系407个重点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占38. 1%, Ⅳ、Ⅴ类水质占32. 2%,劣Ⅴ类水质占29. 7%。
2001年对我国130余个湖泊调查资料显示,高营养化湖泊占调查总数的43. 5%,中营养化湖泊占调查总数的45%。
以藻型富营养化为主的湖泊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超营养化湖泊主要分布在城市和城郊附近。
1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1.1 自然因素数千年前或者更远年代,自然界的许多湖泊处于贫营养状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湖泊一方面从天然降水中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一方面因地表土壤的侵蚀和淋溶,使大量的营养元素进入湖内,湖泊水体的肥力增加,大量的浮游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生长繁殖,为草食性的甲壳纲动物、昆虫和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食料。
当这些动植物死亡后,它们的机体沉积在湖底,积累形成底泥沉积物。
残存的动植物残体不断分解,由此释放出的营养物质又被新的生物体所吸收。
因此,富营养化是天然水体普遍存在的现象。
但是在没有人为因素影响的水体中,富营养化的进程是非常缓慢的,即使生态系统不够完善,仍需至少几百年才能出现。
200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为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
2005年3月12日,中央连续第九次在“两会”期间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要清醒地认识到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各项工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温家宝总理要求:着力解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切实抓好水污染防治,加快城市大气污染治理,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严格环境执法。
2005年12月3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以下简称《决定》),是指导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为了贯彻落实《决定》,2006年4月17日~18日国务院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温家宝总理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主要用行政手段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这三个转变是方向性、战略性、历史性的转变,是中国环境保护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2005年,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重点流域、区域、城市和海域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污染治理工程建设进度加快;继续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的环保专项行动;开展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和全国环境安全大检查;推进了生态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和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工作;加强了核设施安全监管,保障了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什么
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什么2022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什么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从1974年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都为世界环境日确立一个主题, 并开展相关宣传活动,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2022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什么,欢迎阅读!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也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6月5日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世界环境日”主题,总称世界环境保护日。
2014年4月24日中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2019年世界环境日由中国主办,主场活动设在杭州,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2021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地点位于青海省会西宁。
2022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什么2022年2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世界环境日历年主题2000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环境千年,行动起来2001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世间万物,生命之网2002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让地球充满生机2003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水--二十亿人生于它!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2004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海洋存亡,匹夫有责200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200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莫使旱地变为沙漠200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冰川消融,后果堪忧200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促进低碳经济200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2010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2011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2012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2013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思前,食后,厉行节约2014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201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201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的年初公布当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并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发表环境状况的年度报告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2003年环境状况公报
作者: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作者单位:
刊名:
环境保护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年,卷(期):2004(7)
被引用次数:41次
1.詹雪梅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以确保人民生活安全[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 2009(8)
2.SUN Bo.SHEN Run-Ping.A.F.BOUWMAN Surface N Balances in Agricultural Crop Production Systems in China for the Period 1980-2015[期刊论文]-土壤圈(意译名) 2008(3)
3.徐喆.段春先.于晓曼.曾祥峰基于ArcView的于桥水库水质富营养化分析研究[期刊论文]-供水技术 2008(5)
4.姜峻.都全胜陕北淤地坝发展特点及其效益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08(1)
5.孟春红.赵冰东湖沉积物中氮磷形态分布的研究[期刊论文]-环境科学 2008(7)
6.靳明伟.丁建宁.凌智勇.陈雨超微细气泡水体修复技术[期刊论文]-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08(1)
7.陈开琦我国自然资源立法保护研究[期刊论文]-生态环境 2008(3)
8.陈开琦.唐军我国自然资源法律保护问题研究[期刊论文]-社会科学研究 2007(6)
9.张树义建筑重点工程建设中污染治理的博弈分析[期刊论文]-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2)
10.周屈兰.刘尧祥.惠世恩高钙粉煤灰直接应用于烟气脱硫的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动力工程 2007(1)
11.汤卫华.宋虎堂.范志华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期刊论文]-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6(2)
12.金樑.高亚敏.崔光欣.王平.杨磊.王晓娟西北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评价初探[期刊论文]-生命科学研究2006(3)
13.林暖丹.周伟清.吴馥萍A2/O法处理啤酒生产废水机理及处理工艺研究[期刊论文]-化学工程师 2006(1)
14.苑宏英基于酸碱调节的剩余污泥水解酸化及其机理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6
15.刘琴多点交替进水六箱一体化活性污泥法除磷脱氮工艺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6.郭飞影响江苏省国土生态地球化学的社会因素及其对策分析[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7.周长丽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实验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8.初茉.朱书全.李华民.黄占斌.张霞腐植酸-聚丙烯酸盐表面交联吸水性树脂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3)
19.刘天军.白亚娟试论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期刊论文]-生态经济 2005(2)
20.王宝军ESP电场粉尘浓度分布及其高浓度区粉尘气流强制收集技术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1.程君敏于桥水库环境现状与污染防治措施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2.郑庆丽论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3.刘颖染料废水的可生化性及其处理工艺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4.汤海活性半焦脱除烟气二氧化硫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5.陈战利复合生物技术处理高盐度高浓度制药废水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6.齐晶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理论与方法[学位论文]博士 2005
27.韩梅物质文化领域的环境问题反思及其教育对策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8.彭绍玲印染废水的电化学降解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9.刘旭奶牛粪便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混合菌发酵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0.杨芳关于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问题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1.丛燕青氯酚的电化学降解行为及治理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32.胡颖河流和沟渠对氮磷的自然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3.石雷温暖地区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城市污水的效能与机理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34.仝致琦水解酸化—复合好氧生物法处理制药废水技术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5.张炜铭树脂吸附甲萘酚/甲萘胺的协同竞争效应及其应用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36.曹琳曝气生物滤池中的短程硝化过程及短程反硝化动力学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7.崔晏电絮凝/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感光废水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8.刘克万聚硅酸盐复合絮凝剂用于市政废水除磷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9.谢建军.杨学民.吕雪松.丁同利.姚建中.林伟刚煤热解过程中硫氮分配及迁移规律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化工进展 2004(11)
40.白马鹏燃煤电站锅炉烟气脱硫装置监控系统研究与设计[学位论文]硕士 2004
41.李碧清城市节制用水的理论与方法[学位论文]博士 200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jbh20040700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