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题型专练 题型12 纵横对比类非选择题

合集下载

全国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系列12(含解析)

全国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系列12(含解析)

2016年全国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系列12一、选择题(12小题,共48分)。

1.(邯郸市2016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中国通史》载秦始皇为‘黔首改化,远迩(近)同度(法度)’,五次出巡,与颁布统一的各种制度、订定文字、大规模移民、经济上各种措施结合起来,在荀派儒学和法家刑名之学的思想基础上,促进了全国范围内‘行同伦’的巨大任务。

”这表明“行同伦”的目的是A.彰显皇帝无上权威B.抑制儒学倡导法家C.防止人民反抗斗争D.形成共同行为规范2.(广东省揭阳市2016届高三3月第一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明清时期佛山剪纸有专门行业大量生产,甚至远销南洋各国。

佛山剪纸盛行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支持开辟海外市场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航海技术的进步【答案】C【解析】明末清初资本主义的萌芽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些丝织业发达的城市如苏州等,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清朝时有了缓慢发展,范围扩大,部门增多,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

明清时期佛山剪纸有专门行业大量生产,甚至远销南洋各国受市场和交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且材料与资本主义萌芽无关。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专业化和远销海外的主要原因。

3.(广东省揭阳市2016届高三3月第一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下图是北京大学法学院大一某学生在查阅某部法典资料时其中的部分目录。

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部法典应是A.《秦律》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民法大全》 D.《十二铜表法》【答案】C4.(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届高三一模文综试题历史)有学者写到:太平天国之役后,清室开始以西法练兵,购置新械,设立军事学堂,但所学的仅是西人的皮毛,加以将士骄惰,暮气已深,遂有甲午之战的大败。

甲午战后,更积极训练新军,但新军对外战争,并无绩效,反成为野心军阀攘夺政权的资本。

材料说明的核心问题是A.军队近代化是强国之本B.全方位现代化的必要性C.学习西方的必然性D.政治体制变革是必由之路5.(嘉兴市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亲身参加了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璈先生充分肯定了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的价值,认为两个国际军事法庭的设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大创举。

2016版高考历史(专题史全国卷1)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四 含答案

2016版高考历史(专题史全国卷1)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四 含答案

四、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建议用时:25分钟)1.(2015·陕西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署敕。

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

这主要是因为( )A.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B.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C.门下省可监察政令实施D.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2.(2015·北京朝阳区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宋代张载等人提出“宗法若立,则人人各知来处,朝廷大有所益",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以及办“义仓”“义学"“义冢”等等。

这一风气逐步盛行的原因是()A.重建上古宗法制度B.社会矛盾日趋激化C.强化对户籍的管理 D.儒学深入社会生活3.(2015·福建泉州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清代画家郑板桥曾制定润格(即收费标准),“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文人重商意识增强 B.商品经济发展C.社会逐利风气盛行 D.文人地位提高4.(2015·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考前热身训练)在古代,抑制小商人的“贱商令",各朝代一脉相承,反复颁行。

但是如《汉书·食货志》中所言:“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出现这种背离现象的原因是( )A.古代法律不健全B.封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封建制度不健全D.古代官商一体5.(2015·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三模)有学者指出,在近代中国,西方的精致文化(民主、共和、宪政、自由、平等、博爱、人权)融入难,世俗文化(衣食住行)融入易。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B.中国近代经济基础薄弱C.中西文化体系差异巨大D.列强侵略加剧中西文化冲突6.(2015·广州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晚清不少课本以“二十四孝”故事作为教学素材,民国之后逐渐减少,那些愚忠愚孝之举不再成为儿童效仿的榜样,无条件服从不再成为儿童应具备的品质。

2016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高考选择题

2016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高考选择题

选择题满分练高考选择题60分练(一)(时间:20分钟)1.(2015·江苏苏北四市一模)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

”“列强”的做法()A.加强了中央集权B.维护了宗法制度C.导致分封制崩溃D.促使了礼崩乐坏解析中央集权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毋易树子”意思是不要更换太子,“毋以妾为妻”意思是不要以妾为妻,“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维护的是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故B项正确;列强订立条约内容中没有体现分封制内容,故C项错误;“列强”的做法维护了宗法制度,不能体现促使了礼崩乐坏,故D项错误。

答案 B2.(2015·江苏泰州二模)据《欧阳文忠公全集》载,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由此可见自耕农(小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是()A.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B.自然灾害的影响C.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D.小农经济的脆弱解析依据材料“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可知,自耕农虽然有自己的土地,但还要向官府提供劳役,如果不能忍受,则会卖掉田地或者逃走,这反映了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是自耕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3.(2015·江苏宝应调研)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称谓。

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解析中国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才开始解体,故A项错误;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传统农业的必然衰退,可能是同步发展,故B项错误;据材料“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称谓”可知当时经济作物种植兴起,经济作物面向市场,也即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故C项正确;材料中各类户籍仅仅从其种植类别而定,并非是佃农,故D项错误。

2016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2)(解析)

2016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2)(解析)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考点】A4: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A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A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经济结构的变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查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民族工业的影响。

【解答】材料反映中国的生活用品都被外国市场占领,说明日常生活也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故A项说法错误,C项正确。

B项时间点与历史不符,应排除。

D项材料体现不出,应排除。

故选:C。

【点评】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1、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和人才、技术、市场、思想观念的准备。

2、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步履维艰。

3、由于其先天的不足和列强的压制与掠夺,造成民族工业在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上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4、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2.(4分)如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

这三种字体反映了()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考点】3I:汉字的形成演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汉字的形成演变,理解由于文化的发展,汉字演变过程中,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解答】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汉字从先秦到秦汉时期演变的过程,故B项符合;统一文字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并不是三国时期,故A错误;秦朝官方字体是小篆,但是民间很快出现更便于书写的隶书,汉朝时,隶书成为官方字体,因此先秦古文和小篆在三国时已经不使用,所以不是当时字体流行实际情况。

浙江省宁波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含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含解析

第I卷选择题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大一统"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形态.以下“天下”的涵义明显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墨子》的“一同天下”B.《孟子》的“天下定于一”C.《荀子》的“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D.《汉书》的“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答案】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形态•“大一统”观念13.文献《三辅旧事》载:“卫太子鼻大,武帝病,太子入省。

江充曰:‘上恶大鼻,当持纸蔽其鼻而入。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一张西汉早期的纸质地图。

对两段材料进行解读并推断,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A.汉武帝时日常使用纸已经十分普遍B.考古发现的纸质地图与文献记载的纸可以互相印证C.由文献记载于考古发现可推定使用纸不晚于西汉D.文献记载的纸与考古发现的纸都是绘图用纸【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造纸术,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描述在文献中记载太子用纸史实,但是并不代表当时“使用纸普遍",排除A项,文献记载的纸和考古用纸不一定是同一种纸张,排除BD项,从材料中只能推断出文献记载于考古发现可推定使用纸不晚于西汉,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造纸术【名师点睛】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并非作用不大、多用于迷信;事实上,它们只是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作用逊于西方。

这只能说明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发挥着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明清时期我国传统科技并非逐渐衰落,而是仍在继续发展;但同时期西方在文艺复兴后近代科技迅速发展,二者相比较,我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则呈现出落后的趋势。

14.“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交通要道)之地,曰江陵(湖北荆州)、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

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测试卷(附答案):中国古代史

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测试卷(附答案):中国古代史

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综合测试卷中国古代史一、选择题1.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传说中的五帝嬗递和尧舜禹的禅让都是纯粹出于公心,即所谓“公天下”;禹传启,把原属于部族内部的传递,变为父子相传,古人谓之“家天下”。

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是()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家国同构观念的萌生 D.继承人的品德优良2.“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国家与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3.某思想家曰:“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

”这主要反映了( )A.孔子“仁”和“礼”的思想 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C.老子一切要顺应自然的思想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4.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封文件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C.实行郡县制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5.《史记.陈涉世家》记载:“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秦末农民起义()A.起因于官吏的贪腐B.反对实施郡县制C.以六国贵族为主力D.得到了广泛响应6.董仲舒在“五行相胜”中指出,“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君大奢侈,过度失礼,民叛矣,其君穷矣,故曰木胜土。

”这说明董仲舒( )A.杂糅儒家和道家相关思想 B.承袭先秦以来的民本思想C.呼唤周代礼乐制度的回归 D.倡导建立中央集权的政府7.《后汉书·蔡伦传》记载:“缣(细绢)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高考历史热考题型集中练 -题型12 -

高考历史热考题型集中练 -题型12 -

题型12信息分析、比较说明类开放性材料解析题1.(2017·广西河池示范性高中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清帝宣统退位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1919年护法运动开始——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2003)上面大事年表能够反映中国近代前期社会发展的诸多历史。

提取其中一项信息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解析:解答首先信息,形成历史观点,考查的是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

例如:列强侵华不断加剧,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近代中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等。

答案:示例一信息:列强侵华不断加剧,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

说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和封建统治的腐朽等。

示例二信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

说明: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等。

示例三信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说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统治者政策的调整;民众爱国思想的推动;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等。

(任答一种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2.(2017·广东广州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广州市2016届高考历史二模试卷(解析版)

广东省广州市2016届高考历史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西周的铜器铭文里有关于周王赐臣下“一田““十田““卅田““五十田“的记载。

这说明当时()A.士地私有制度形成B.分封制按等级授田C.诸侯国的力量增强D.有固定的土地面积计量单位2.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宫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

这一措施()A.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B.改变了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C.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D.抬高了部分地区的商品价格3.唐太宗时期编撰《氏族志》,将皇族定为第一等,外戚为第二等,山东崔氏等大士族为第三等。

后在新兴庶族地主的努力下,武则天主持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武氏成为第一等,其余各等按照当朝官品高低划定。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科举制的进一步推行B.中央集权的加强C.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D.宗法制得到完善4.明朝末年,钦天监依据《大统历》推算日食多次出现错误。

1610年再次在推算日外发生日食,有官员认为“天人感应““灾异尤甚“,有官员认为是钦天监推测日食方法有误,还有官员提出利用西洋历法补充改革传统历法。

这表明当时()A.天人感应的思想被否定B.经世致用成为社会思潮C.西方科学技术传人中国D.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5.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

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

“这反映了当时()A.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B.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C.机器生产优于传统手工生产D.英国借鉴了中国的纺织技术6.下面是一段学生日记:孔子诞日为什么放假?孔子在专制时代,他的道德和学术,真可算是成万世帝王的好商品,无怪乎到这日子,要喧闹了一番。

……孔子既然不是现今的人,他的道德、学术配不上做现在的榜样,那末,我们为什么还要空废了一天的工夫,放无意识的假呢!一一一陈昌标,1920年10月8日该日记作为个案反映了当时新青年()A.推崇“尊孔复古“思想B.要求推翻封建君主专制C.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D.对传统文化批判有片面性7.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开始重要的战略转变。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四川省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本资料主要汇编四川省成都市、宜宾市、内江市、乐山市、眉山市、南充市、广安市、遂宁市、资阳市、德阳市、绵阳市、巴中市等地级市以及重点名校2015-2016学年高中阶段模拟考试、期末考试、诊断性考试、联考等历史试题,根据2016年最新高考考纲分类整理而成,是二轮复习不错的资料。

一、选择题1.(2016·四川内江高二上学期期末·8)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中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

这一全新的因素主要来源于( )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建立“四百人会议” D.鼓励发展工商业2.(2016·四川内江高二上学期期末·7)王安石一派新官僚,如吕惠卿、章悖、蔡确都因推行新政得到高位。

这表明( )A.统治者重视文官的选用 B.王安石变法成效显著C.宋神宗支持新政D.老百姓拥护变法3.(2016·四川内江高二上学期期末·6)孝文帝说:“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这表明孝文帝( )A.据守黄河流域B.执意改变风俗习惯C.治理中原地区D.决心迁都洛阳4.(2016·四川凉山一模·31)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维新派颠覆了儒家的正统经学史学,这预示着后面会有更加猛烈的风潮……”。

据此得出的结论最为准确的是( )A.戊戌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B.戊戌变法促成了革命思潮的萌发C.戊戌变法使清王朝统治的合法性遭到资产阶级的普遍质疑D.戊戌变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二、非选择题1.(2016·四川内江高二上学期期末·2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春秋到战国,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动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二卷)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二卷)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2.(4分)如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

这三种字体反映了()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3.(4分)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4.(4分)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兼并严重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5.(4分)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6.(4分)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治主要精力用于增产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7.(4分)抗战胜利后,国民政治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

政治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

2016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热考题型专攻练(十) 含答案

2016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热考题型专攻练(十) 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热考题型专攻练(十)原因背景、影响型非选择题(35分钟·37分)1.(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士绅是大一统的专制皇权确立之后,中国传统社会中所特具的一种人物.……(这种人物)已经被排斥于握有政治权力的圈子,但是在社会上却还保持着他们传统的威望。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下绅权和皇权是共存的……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五代乱离,幸存的士族失去了庄园,流徙各地……宋太祖、宋太宗只好扩大进士科名额……官爵恩泽,出于皇帝,士大夫不能不为皇帝所用,共存谈不上,共治也将就一下了……元明清三代连共治也说不上……绅权成为皇权的奴役了。

——摘编自费孝通、吴晗等著《皇权与绅权》士绅、宗族所支配下的乡村社会由于远离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的城市,疏离、独立于国家权力……乡村社会一般不会随着国家的瓦解而瓦解,反而会担负起文化储存器的功能,保护了一批社会精英,使社会政治秩序得以重建,中华文明得以积累传承。

——摘自张星久《对传统社会宗族、乡绅历史地位的再认识》材料二从12世纪末到15世纪,是英国贵族“如日中天"的兴盛时代.他们在与王权的政治和军事对抗中,实力与王权渐趋接近.于是,明确规定贵族与君主封建关系的《大宪章》被认真制定并被屡次颁布,独具英伦特色的议会两院产生了……他们从此成为英国世俗贵族和议会上院的主体力量.……不列颠的贵族群体在产业革命的浪潮中推波助澜,在政治改革运动中把握并遏制着社会进步的脉搏,在经济领域扬眉吐气,在军事、外交等领域高视阔步.19世纪后期以来……英国世袭贵族终于到了穷途末路.-—摘编自阎照祥《英国贵族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至19世纪中期中国士绅和英国贵族的发展特点及其原因.(16分)(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士绅和英国贵族对本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专题复习:题型专练题型12纵横对比类非选择题.doc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专题复习:题型专练题型12纵横对比类非选择题.doc

题型12纵横对比类非选择题(限时40分钟)1.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己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与宋代丝绸之路汉代宋代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图材料三1943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建议设立总额为5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

而英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

双方谈判后,同意根据怀特计划来组建战后国际经济体系。

1945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签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告成立。

——摘编自王斯徳《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了哪些新发展?分析宋代海上丝路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背景与影响两个角度分析新航路与中国丝路的不同。

(3)据材料三,指出两大计划的差异及其本质上的共同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怀特计划最终胜出的原因。

战后国际经济体系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注意对比宋代与汉代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图,从贸易范围、贸易渠道和贸易的商品内容来分析;第二小问,注意多角度分析,联系所学知识从宋代政治、经济、科技等角度来分析归纳。

第(2)问,“背景”抓住东西方在经济方面的差异来分析,"影响”联系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思考,对比分析中国丝路的影响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中的“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 “和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来回答;第二小问,二战前英镑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二战后不想失去这个地位,可以看出两大计划的争论本质上是英美两国争夺世界经济霸权;第三小问,结合二战后欧洲经济的衰败和两极格局形成来回答;第四小问,结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意义来回答,世界经济朝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或者全球化发展。

答案(1)发展:到达范围更广,中国淌品远销东亚、南亚、西亚、东欧、北非;贸易渠道增加,海上商运发展迅速;唐宋以来,瓷器成为外销重要商品,因此也被称为“瓷路”。

2016年高考试题(历史)新课标Ⅱ卷

2016年高考试题(历史)新课标Ⅱ卷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历史一. 选择题(每题4分, 共12题, 48分)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 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 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

这三种字体反映了()图3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 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 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 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B.鉴别官员道德水...C.排除世家子弟入...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26.宋代, 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 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B.土地政策调...C.坊市制度崩...D.政府管理失控27.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 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 这说明乾隆年间..)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28.19世纪中期以后, 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 火柴、洋布等日用品, “虽穷乡僻壤, 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面.. )A.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 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29.1930年,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 有的甚至达到五成, 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 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30.抗战胜利后, 国民政治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 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

政治高层解释称, 商民在抗战之后, 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 “即便有人承购, 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 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 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 题型专攻篇 高考必考的四类非选择题课件2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 题型专攻篇 高考必考的四类非选择题课件2
(十二) 纵横对比类非选择题
【题型特点】 (1)命题方式:设问直接明了,角度可以是纵向,也可以是横向, 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跨度。
(2)设题类型:①相同点、相似点的比较;②不同点、相异点的
比较;③异同的比较。
【典题例证】 (2013·新课标全国高考Ⅰ·T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于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才导致了政治上管辖范围的调
整变化小”也给3分。
现场答案:
点评:此答案犯了政治性错误,没有从史实的角度进行分析。例
如:说台湾在唐朝时才归附中央,这明显是史实性、政治性错误, 因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本答案不得分。
修正:现象3:信息:流求不见于汉代——3分;说明: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
移”也给3分。
现场答案:
点评:只结合材料回答了“现象”,没有结合所学对现象进行 “说明”。这种情况只给“现象”的分,不给“说明”的分。 修正:现象2:信息:汉代交州与唐代岭南道所辖变化不大——3
分;说明: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3分。
评分说明:现象2:把信息答成“汉代交州与唐代岭南道管辖的 范围基本一致”也给3分;把说明答成“经济决定政治,正是由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 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现场答案:
点评:没有答出汉到唐的变化,仅仅是答汉朝内部的比较。例
如:“汉代北方„„南方„„”只比较了汉代南北方,因此本 答案不得分。
修正:现象1: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下游,唐代的道南北分
布大体平衡——3分;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 展——3分。 评分说明:现象1:把信息答成“汉代的州集中于北方地区,唐代 的道在南方的分布增加,有南北分布平衡的趋势”也给3分;把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史学理论专题)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史学理论专题)

四川省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史学理论
专题)
本资料主要汇编四川省成都市、宜宾市、内江市、乐山市、眉山市、南充市、广安市、遂宁市、资阳市、德阳市、绵阳市、巴中市等地级市以及重点名校2015-2016学年高中阶段模拟考试、期末考试、诊断性考试、联考等历史试题,根据2016年最新高考考纲分类整理而成,是二轮复习不错的资料。

一、选择题
1.(2016·四川德阳高一第一学期期末·5)为驳斥日本《产经新闻》上关于“(南京)大屠杀是蒋介石的虚构”的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是( )
A.画家李自健的巨幅油画《南京大屠杀》B.日本报纸报道日军在南京展开杀人比赛C.中国拍摄抗战题材的电影《南京南京》D.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2016·四川达州一模·32)1916年关于孔子,各方争论不休,其中,康有为请全国人跪拜孔子,陈独秀抨击尊孔运动,关于争论的实质,下列看法符合阶级史观的是( ) A.文人相轻的心理导致争论不休B.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出现了差异
C.中西文化碰撞产生的不同反应D.资产阶级不同阶层在帝制问题上分歧
3.(2016·四川眉山高二上学期期中·4)历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曾国藩及其他自强运动的领袖虽走的路线不错,然而他们不能救国救民族。

此其故何在?在于他们的不彻底。

他们为什么不彻底呢?一部分因为他们自己不要彻底,大部分因为时代不容许他们彻底。

”蒋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是( )
A.阶级斗争分析法B.“三个有利于”标准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答案
一、选择题
BDC。

天津市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综合能力训练1

天津市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综合能力训练1

综合能力训练(一)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1.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

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A.贵族拥有世袭特权B.分散的自然经济C.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D.王室日益腐败2.明清时期农村经济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下列材料不能反映这一发展趋势的是( )A.《本草纲目》:“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

”B.《农政全书》:“海上(松江府一带)……垦田几二百万亩。

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

”C.《二刻拍案惊奇》:“杨佥宪有所红花场庄子,满地种着红花(药材),广衍有一千余亩。

”D.《红楼梦》:“在这里经管地租庄子,银钱出入每年也有三五十万来往。

”3.阅读下图,此令的发布意在(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B.加快政治改革步伐C.提高公民责任意识D.宣扬专制主义思想4.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

这里的“不足”应指( )A.缺乏建立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的思想B.右倾思想一直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C.没有创建革命军队和掌握革命领导权D.“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5.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570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倍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

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满足了新时期建设对人才的需求C.解决了知识青年就业问题D.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6.法国著名思想家菲利普·内莫曾对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做了这样的阐释:“(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

2016年高考试题(历史)附答案

2016年高考试题(历史)附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古希腊人所称的“美索不达米亚’’位于右图中A.①B.②C.③D。

④2.有学者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传说中的夏朝都邑。

以下考古发现中,最有力的证据是A.石制农具 B.青铜礼器C.宫殿遗址 D.家畜遗骨3.周公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殷人的册典主要指的是4.公元前1046年,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

这一年处在A.公元前10世纪上半叶 B.公元前10世纪下半叶C.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D.公元前l1世纪下半叶5.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

根据提示,右表中应填入①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③农民起义频繁④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6.《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句中省略处应填入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7.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

其主张体现了A.进步史观 B.天命史观C.循环史观 D.英雄史观8.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A.孔孟思想 B.黄老学说C.两汉经学 D.宋明理学9.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

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10.中世纪后期位于东西方之间的某个军事强国,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控制了亚欧商路。

这个国家是A.西罗马帝国B.法兰克王国C.拜占庭帝国D.奥斯曼帝国11.有史学家写道:在危机中,新教和其他力量站在法律和议会一边,而君主则把政治命运押在罗马天主教会身上,最后制定法律的议会战胜了国王。

北京市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0 选修专题)

北京市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0 选修专题)

北京市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选修专题)本资料收集整理了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东城区、丰台区、顺义区、昌平区、怀柔区、通州区及部分重点学校2015年10月份以来期中、期末、综合素质检测、模拟等各类考试的历史试题,按照专题分类汇编而成。

一、选择题1.(2016·精华学校3月联考·21)俄国1861年改革剥夺了贵族地主支配农民的权力,却没有遇到贵族地主的强烈抵抗。

过去贵族地主不能随意转让和买卖土地,他们现在成为真正的土地所有者并获得最好的土地。

许多贵族已经或濒临破产,改革却使他们获得了一大笔资金。

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改革实际上是由贵族地主支配的B.改革使俄国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C.改革加强了贵族地主的经济实力D.改革未能反映当时历史发展趋势2.(2016·通州摸底·21)亚洲国家中唯一通过自身改革走上现代化之路而避免了殖民地化的国家,其总特点是既保留传统又“脱亚入欧”。

这个国家是()A.中国B.日本C.印度D.土耳其3.(2016·通州摸底·2)秦国自从孝公采纳商鞅的建议,专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后,进入仕途的途径主要是()A.开辟田畴、戮力农业B.临阵奋勇,争先杀敌C.经商赚钱,积累财富D.分科取士,加强皇权4.(2016·怀柔零模·21)“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5.(2016·海淀零模·22)明治维新前夕,倒幕派就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反对幕府将军的统治。

明治维新开始以后,“政权建设是明治政府一切举措的重中之重,维新势力打着‘尊皇’的旗号,把远离权力中心几个世纪之久的天皇重新抬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12纵横对比类非选择题(限时40分钟)1.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与宋代丝绸之路汉代宋代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图材料三1943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建议设立总额为5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

而英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

双方谈判后,同意根据怀特计划来组建战后国际经济体系。

1945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签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告成立。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了哪些新发展?分析宋代海上丝路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背景与影响两个角度分析新航路与中国丝路的不同。

(3)据材料三,指出两大计划的差异及其本质上的共同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怀特计划最终胜出的原因。

战后国际经济体系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注意对比宋代与汉代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图,从贸易范围、贸易渠道和贸易的商品内容来分析;第二小问,注意多角度分析,联系所学知识从宋代政治、经济、科技等角度来分析归纳。

第(2)问,“背景”抓住东西方在经济方面的差异来分析,“影响”联系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思考,对比分析中国丝路的影响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中的“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和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来回答;第二小问,二战前英镑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二战后不想失去这个地位,可以看出两大计划的争论本质上是英美两国争夺世界经济霸权;第三小问,结合二战后欧洲经济的衰败和两极格局形成来回答;第四小问,结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意义来回答,世界经济朝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或者全球化发展。

答案(1)发展:到达范围更广,中国商品远销东亚、南亚、西亚、东欧、北非;贸易渠道增加,海上商运发展迅速;唐宋以来,瓷器成为外销重要商品,因此也被称为“瓷路”。

原因:北方战乱,陆上丝路受阻;经济重心南移;造船技术进步、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瓷器成为主要的外贸商品,需要稳而运载量大的承载工具;政府重视,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之一。

(2)背景:新航路的基础是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丝路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影响:新航路促进西欧社会转型,由封建向近代过渡,丝路没有;新航路促进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给亚非拉带来灾难,丝路双方受益;对于世界一体化来说,丝路交往有限,新航路打破隔绝状态,推动世界成为整体。

(3)差异:根据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投票权;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

共同:争夺世界经济霸权。

原因:英国经济实力严重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

趋势:体系化、制度化。

(答全球化亦可)2.(2015·江苏苏北四市一模)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演变相互促进、交替进行。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已经说过,同、光时代李鸿章所领导的自强运动限于物质方面,是很不彻底的。

……可是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的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一个国家,绝非可以一切舍弃其原来历史文化、政教渊源,而空言改革所能济事。

则当时除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亦更无比此再好的意见。

惜乎当时已届学绝道丧之际(根本就拿不出所谓“中学”来),学术之培养舆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

……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捺,於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

——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就是没有西力东渐的事实,中国社会,慢慢儿的也要生根本上的变动的;不过变得慢些,又不是现在这种变法罢了……至于具体的办法,要提出的方案,却不是一时办得到的事情。

恰好这时候,西力东渐,和西洋人的社会渐渐地接触多了,关系密了;始而认识它的社会,和我们的组织不同;继而认识它的那种组织,我们实在不得不仿效。

于是改革之事,就起了轩然大波。

——吕思勉《中国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作者对洋务运动及其指导思想的评价有何异同之处并说明理由。

(2)对待改革,材料一中的“时人”与材料二中的“一般人”态度不同,原因何在?(3)材料三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的“轩然大波”对中国社会的政治和思想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

答案(1)同:基本认可;理由:都从国情出发。

异:评价视角不同;理由:后者兼顾了历史文化和政教渊源。

(2)原因:“时人”代表顽固派,封建守旧思想根深蒂固;民族危机加深;政治腐败严重。

(3)因素:中国社会自身发展的趋势;西力东渐的推动。

影响:政治: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科学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马克思主义传播。

3.(2015·江苏扬州期末)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是近代中西方历史上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探讨两者异同,能给我们带来些许思考。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与新文化运动不同,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策略是温故以立新,彰往以察来。

……总之,文艺复兴是基于欧洲自身的思想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

新文化运动借助的不是本土文明的资源,而是外来文明的资源。

——《欧洲文艺复兴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比较》材料二(文艺复兴中)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大旗下,人们急于索回被社会剥夺了的“天赋权利”,于是便表现出某种试图割断与群体联系的脐带,……李大钊……强调政治机关是为全体人民的,每个人都是为社会国家做有益工作的人。

他就把个人与社会相联系,把个人解放与民族救亡相联系。

——李海涛《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比较》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都面临着一个追求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时代,这两个时代的社会精英们都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在传统之中开辟出一片新的思想与文化。

——《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的比较》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在对待传统文化态度上有何不同?(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在价值取向上有何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是如何体现材料三中“开辟出一片新的思想与文化”的。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策略是温故以立新,彰往以察来”“新文化运动借助的不是本土文明的资源,而是外来文明的资源”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归纳。

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文艺复兴中)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大旗下”“李大钊把个人与社会相联系,把个人解放与民族救亡相联系”的信息进行归纳;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联系两者发生时,东西方各自的社会背景来回答。

第(3)问,回答时紧紧围绕“新的思想与文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中的两者的影响进行归纳。

答案(1)不同: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形式。

新文化运动批判以儒学为代表的旧文化。

(2)不同:文艺复兴个人主义。

新文化运动集体主义、爱国主义。

原因: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发展强调人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是民族危亡激发救国救民的忧患意识。

(3)体现:文艺复兴宣扬资产阶级人文观。

新文化运动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015·江苏盐城摸底)经济规则是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规则的制定与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20、30年代的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

……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

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1947年4月,在美国倡导下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摘编自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材料二关贸总协定从未得到成员国立法机构的批准,它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贸易机构,其中也没有建立组织的条款。

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协议是永久性的。

作为一个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具有良好的法律基础,因其成员已经批准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而且协议本身规定了世界贸易组织如何运作。

——摘编自《人民日报》1999年12月30日材料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贸总协定成立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相比有何特点?联系所学知识指出二者在宗旨和基本原则方面又有何相同点?(3)综合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经济规则的制定与完善对世界贸易有何影响?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20世纪20、30年代的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美国倡导”,结合所学布雷顿森林体系知识归纳。

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协议是永久性的,协议本身规定了世界贸易组织如何运作”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市场开放以及贸易公平的角度回答。

第(3)问,材料一和二主要论及关贸总协定到世贸组织的规则制定,材料三主要说明对世界贸易增长,从这两个角度来归纳。

答案(1)背景: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经济危机的教训;世界市场的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要求。

(2)特点:常设性(永久性)的机构,具有法律强制性。

相同:原则上,开放市场、非歧视性;宗旨上,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

(3)影响:使规范化、法制化的国际贸易体制得以确立;使世界贸易更加健康有序;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