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电大地域文化报告

合集下载

《地域文化》课程报告封面

《地域文化》课程报告封面

滁州电大各专业《地域文化》课程报告封面课程报告题目浅谈醉翁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专业土木工程

年级 17

学校

浅谈醉翁亭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旁,名列四大名亭之首,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撰《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

醉翁亭在滁州琅琊山,北宋琅琊寺僧智仙所建。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永丰)人,为宋初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所谓“醉”,乃是“饮少辄醉”;所谓“翁”,即其《赠沈蓬》诗所谓“我时四十犹强力,自号醉翁聊戏尔”。其所作《醉翁亭记》,犹为有名。“翁去八百年”,欧阳修卒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至清同治末年,约历八百年。“醉乡”,原指醉中境介,借指醉翁亭。“山行六七里”,系《醉翁亭记》原状旬,指由酿泉至尊亭影不孤。从有形的方面说,建亭以来,游人甚多。周围还陆续增添了许多建筑物,如二言堂、隐香亭、醒园等;从无形的方面说,他领导了北宋古文运动,散文、诗、词皆所擅长,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全联18字,不但嵌入了“醉翁亭”三个字,而且把写联时间、亭的位置,历史与现状,以及亭主人生前活动及其身后对社会的影响概括无遗,“醉翁犹在”、“亭影不孤”,既写景,又饱含对前哲不可磨灭的影响的追怀与感念,十分巧妙,且字字精炼,耐人回味。

亭子本是一种有顶无墙的建筑物,自古以来,凡有些名气的亭子多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醉翁亭以宋代文学大家欧阳修、苏舜钦之名传誉千载。醉翁亭建于庆历六年,位于当时的淮南滁州。欧阳

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在他的身边,苏舜钦以卓越的文才、诗才成为这场运动的急先锋和中坚。苏舜钦还是欧阳修一生中最推崇的二位诗人之一(另一位是梅尧臣)。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失败后,欧、苏同受牵连。欧阳修被以莫须有的“张甥案”贬知滁州;苏舜钦则被所谓“奏邸之狱”所陷,放废为民,流寓苏州。欧公居滁,是政治上的挫折,但他能坦然面对,怡然乐观,为政之余,陶醉于“环滁皆山”的秀美景色,常偕僚属留连于琅琊山中,与州民同乐而成为历史佳话。山僧智仙敬重仰慕欧公的学术文章和道德人品,特于山中建亭为他的游山助兴。欧公以“醉翁”作为亭名,并由此创作出了千古名文《醉翁亭记》。当时他正值中年,“我时四十犹强力,自号醉翁聊戏客”,“四十犹未老,醉翁偶题篇”,从中可见他心境之一斑。而报国无门的苏舜钦,索寞一人踯躅苏州,他常出城闲游。一天,他在郡学东侧看到一片三面环水的空阔废地,此处草木蓊郁,有杂花修竹环绕,尚存园囿遗意。经访旧老,知是前人池馆,便毅然购下,重置水石,理水叠石,建楼阁亭台,以咀嚼自己的寂寞。他以《楚辞》“渔父”篇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句命名为沧浪亭,寓意自己与世浮沉,幽闲独放的怀抱。

电大安徽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电大安徽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电大安徽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篇一:2022年年电大《安徽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安徽地域文化》作业1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20分。)

1、康熙六年七月十二日(1667年8月30日),康熙批准了由吏部

汇奏并经御前会议讨论通过的全国性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制政革意见,其中,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改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使安徽省三

司健全,因此,康熙六年(1667)一般认为是安徽建省标志。

2、安徽建省大致经历了元末明初的行政区域统一;顺治十八年(1661年)左、右布政使划片分治;康熙四年(1665年)调整左、右布政使辖区,

使苏、皖两省分省分治奠定基础,确定疆界;康熙六年七月甲寅,正式批

准建省;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己亥,正式将省会定于安庆。因此,一般把公

元1667年8月30日作为安徽省诞生纪念日。

3、解放战争后期,安徽境内的淮河南北、江淮地区先后解放,初建

皖西、江淮、豫皖苏边区3个行政公署,下设专区,再下为县、市。1949

年4月,撤销上述3个行政公署,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5月,随着江

南地区全部解放并普遍建政,成立皖南人民行政公署。两个行署行使省的

权力,但比省的规格要小。行署下辖直辖市、专区,再下为县及专辖市。1952年4月,撤销皖南、皖北2个人民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8月

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省。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

式成立,省会驻合肥。

4、地域文化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

文化现象。地域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5、安徽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

安庆地域文化

安庆地域文化

安庆广播电视大学

社会调查(实践)

分校名称安庆电大

教学点名称直属

年级名称 13级秋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本)

调查内容关于安庆市地域文化

学生学号 1334001259289

学生姓名吴凡

指导教师

2015年 10 月 10 日

内容摘要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现辖桐城市,枞阳、怀宁、潜山、岳西、太湖、望江、宿松7县,及迎江、大观、宜秀3区,代管皖河农场。全市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21平方公里。2014年全市户籍总人口620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80万人。

安庆自古就是长江中下游水路交通枢纽,商业比较发达。唐宋时期即形成区域性物资集散中心,蚕丝、茶叶、生漆、桐油等多经此运销外地;明清之际,徽商云聚,商业繁荣,手工业发达,成为皖西南和皖鄂赣边界的最大商埠和长江重要港口。

安庆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人称之:“上控洞庭、彭蠡,下扼石城、京口,分疆则锁钥南北,坐镇则呼吸东西,中流天堑,万里长城于是乎在”。三国时吴、魏相争,南宋为抵御金兵而筑城,元末、明季均发生过激烈争战,“安庆保卫战"谱写了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史上英勇悲壮的乐章。

安庆历史悠久,人文济盛,文物丰富,是沿江北岸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考古发掘资料证明,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先民们在此劳作、生息、繁衍。新石器时代属薛家岗文化。这里有皖山(天柱山,古称南岳)、皖水(皖河),为周代古皖国(及其东邻桐国)故地,安徽简称“皖"即由此而来。从最早见于文献记载古名“盛唐”起,至今已有21 10年(公元前106年一公元2004年);以“安庆"名问世,沿用至

电大地域文化论文

电大地域文化论文

电大地域文化论文

电大地域文化论文

摘要:在响应国家文化创新的政策鼓励号召下,根据地域文化进课堂的教学必要性,通过课程教学机制的创新设计,试图在教学改革目的、教学改革措施方面提出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将地域文化巧妙地融入课程教学中。结合旅游专题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加深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灵活运用地域文化符号并提高将其应用于今后的设计工作当中的能力。

关键词:地域文化;旅游产品;教学改革

1旅游专题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目的

1.1提高学生旅游专题设计的专业综合能力

首先,提高专业知识能力。立足地域文化,植根教学课程,精炼教学内容,区别于大而泛的设计主题,开创地方院校特色教学理论,储备专业知识。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区域特有的文化体系,在教学理论实践的指导下,对地域文化中独特的文化因子进行概括、总结、提炼,并运用于旅游产品设计中,对充实专业理论结构,丰富专业视野,将专业理论知识具体化、现实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能够依据本地特色,结合专业知识,开创和挖掘旅游专题设计元素。其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将地域文化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理论支持,不仅丰富了旅游专题设计的文化专属性,而且在对地方民俗民艺以及其他地域文化挖掘中,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实际模仿、操作,有利于探寻和总结出更好的设计元素。一方面,在无意识的模拟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地域文化基因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创新。再次,提高综合研究能力。旅游专题设计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涉及设计学、营销学、民俗学、美术学、符号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而地域文化作为一种综合学科,需要运用综合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挖掘,提升旅游专题设计的相关人员的综合研究能力。

电大安徽地域文化考试名词解释

电大安徽地域文化考试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

淮河文化圈:淮河文化圈一般指由淮河沿岸及淮北地区构成的区域文化带。由于淮河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各种不同文化在此碰撞、交流,淮河文化作为融合中原文化、吴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和过渡性的特点。

《道德经》:《道德经》亦称《老子》。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所著的《老子》一书中。《老子》共五千多字,故也称五千言,被后来的道教奉为经典,老子本人亦被尊为教祖。其基本范畴是“道”与“德”,相比较起来,“道”最为基本。

新安理学:朱熹作为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理学体系被后世称为“朱子学”。朱熹门生弟子众多,遍及闽中等南方地区,他们同尊朱熹并形成众多的流派,其中徽州的朱门弟子以朱熹嫡传自誉,在发明、诠释朱子学方面独树一帜,被称为新安理学。新安理学形成于南宋,在元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于明初达到鼎盛。新安理学一以贯之的学说宗旨、一脉相承的理学家群和鲜明的学派特征,对12世纪以后的中国哲学史和学术思想史的发展演变,以及徽州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指20世纪初(1915-1923年),一批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针对内忧外患的时局发起的以反对封建文化为主要内容,旨在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集中表现为提倡新文化,颠覆旧文化。

十二平均律:明代的朱载堉大胆而彻底地扬弃了千余年来的旧律制,创造了现今世界各国都在应用的十二平均律,这是我国声学史的一项杰出贡献。朱载堉实质上是在八度音之间分成12个音程相等的半音,顺序组成12个等程律,又叫十二平均律,如此,可以用任何一律作为主音组成各调的音阶,而且它们全音的音程都是一样的,这在乐律研究史上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十二平均律的发明比法国音乐理论家梅尔塞恩于1636年发表的十二平均律要早52年。《物理小识》:明代方以智所著的《物理小识》,内容十分广泛,内分天、历、风雷雨阳、地、占候、人身、医药、饮食、衣服、金石、器用、草木、鸟兽、鬼神方术、异事等15类,共12卷,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有光学、电学、磁学、声学、力学诸多方面。它不仅总结了我国古代许多科学成就,批判地吸收了当时西欧传入的科学知识,而且对其中不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尤其是在光学方面的成就更是突出。

枞阳电大地域文化报告

枞阳电大地域文化报告

枞阳电大地域文化报告

枞阳电大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是一所以成人教育为主的高等学府。枞阳

县地处皖南山区,地势较为崎岖,气候温和湿润。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地域文化。

枞阳县的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文化:枞阳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县之一。

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古建造,如明代的枞阳县城和县衙,清代的枞阳县学等。这些古建造展示了枞阳县的历史沧桑和文化底蕴。

2. 民俗文化:枞阳县有着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如枞阳县的传统民间艺术表演,如龙舞、舞狮、莲花舞等。这些传统艺术形式代表了枞阳县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的体现。

3. 饮食文化:枞阳县的饮食文化以农家菜为主,注重本地特色和健康食材的搭配。当地人喜欢食用山珍野味,如野菜、野果、野禽等。同时,枞阳县还有自己独特的小吃文化,如枞阳豆腐干、枞阳豆腐皮等,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慕。

4. 传统节日:枞阳县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五节等。

这些传统节日不仅是人们欢庆节日的时刻,也是传承和宏扬地域文化的重要时刻。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进行各种传统活动和民俗表演,增进邻里间的感情,传承地域文化。

综上所述,枞阳电大所在的枞阳县拥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包括历史文化、民

俗文化、饮食文化和传统节日等。这些文化传统不仅是枞阳县人民的精神寄托,也是他们独特的文化符号和生活方式的体现。

电大作业《安徽地域文化》

电大作业《安徽地域文化》

安徽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1 一、填空(每小题 1 分,共20 分。)

1、康熙六年七月十二日(1667 年8 月30 日),康熙批准了由吏部汇奏并经御前会议讨论通过的全国性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制政革意见,其中,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改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使安徽省三司健全,因此,康熙六年(1667)一般认为是安徽建省标志。

2、安徽建省大致经历了元末明初的行政区域统一;顺治十八年(1661 年)左、右布政使划片分治;康熙四年(1665 年)调整左、右布政使辖区,使苏、皖两省分省分治奠定基础,确定疆界;康熙六年七月甲寅,正式批准建省;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己亥,正式将省会定于安庆。因此,一般把公元1667 年8 月30 日作为安徽省诞生纪念日。

3、解放战争后期,安徽境内的淮河南北、江淮地区先后解放,初建皖西、江淮、豫皖苏边区 3 个行政公署,下设专区,再下为县、市。1949 年 4 月,撤销上述 3 个行政公署,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5 月,随着江南地区全部解放并普遍建政,成立皖南人民行政公署。两个行署行使省的权力,但比省的规格要小。行署下辖直辖市、专区,再下为县及专辖市。1952 年 4 月,撤销皖南、皖北 2 个人民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8 月7 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省。8 月25 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省会驻合肥。

4、地域文化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地域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5、安徽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在安徽大地上形成了三个各具特点的区域文化,即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安徽文化。

枞阳电大地域文化报告

枞阳电大地域文化报告

枞阳电大地域文化报告

一、引言

枞阳电大地域文化报告旨在深入了解枞阳地区的地域文化特点,探索其独特的

历史、传统、风俗和艺术等方面的特色。本报告将通过对枞阳地区的调研和资料收集,分析地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为读者提供全面而详细的了解。

二、概述

枞阳地区位于中国安徽省,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该地区自

古以来就有着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融合了汉族、徽派文化和地方特色。枞阳地域文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三、历史文化

1. 历史沿革:枞阳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在历史上,该地区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承载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交流。同时,枞阳地区还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2. 历史遗迹:枞阳地区保存了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如古代建筑、古代城墙、

古代寺庙等。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枞阳地区的发展和变迁,也是了解该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四、传统文化

1. 风俗习惯:枞阳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风俗习惯,如祭祀活动、传统婚礼、节日庆典等。这些风俗习惯代表了该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反映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2. 传统艺术:枞阳地区以其独特的传统艺术而闻名,如徽剧、徽派绘画、徽派

建筑等。这些传统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该地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地域特色

1. 自然景观:枞阳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湖泊湿地、森林草

原等。这些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2. 特色美食:枞阳地区的特色美食也是其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的传

电大企管-安徽地域文化作业3

电大企管-安徽地域文化作业3

安徽地域文化》作业3

1、唐代是诗歌的时代,此时安徽诗坛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出现了池州诗人群和宣州诗人群。这两个诗人群体及其创作的诗歌非常具有安徽地域文化特色,另外,安徽的巢湖地区还诞生了中唐著名诗人张籍。

2、在安徽贵池秋浦县,李白居住了数年之久,写下了大量作品,其中有著名组诗《秋浦歌》十七首。除了李白外,唐代还有多位名诗人在安徽进行过文学创作,例如曾任滁州刺史的韦应物,在此地的著名作品有《滁州西涧》、《游西山》等;白居易曾在宣州写下《窗中列远岫》、《送侯权秀才序》等作品;曾任和州刺史的刘禹锡,在此地的著名作品有《陋室铭》、《和州刺史厅壁记》等。

3、北宋安徽文人的诗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以梅尧臣、郭祥正、杨杰等人为代表的“革新”派,他们的作品源于生活,风格上多承古体,反对西昆体浮靡的词风,艺术成就较高;另一派是以吕公著、吕希哲等人为代表的“教化”派。他们重道轻文,提倡以理入诗但缺乏现实生活内容。这两派各有特点,共同构成北宋安徽诗坛的风貌,也是整个北宋诗歌创作的缩影。

4、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第17子,世称宁献王,明初戏曲家,他一生创作了多部杂剧。他的戏曲理论著作《太和正因谱》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尤其是音韵格律方面的宝贵财富。

5、郑之珍,明代戏剧作家,著有传奇《目连救母》,又名《劝善记》。该传奇是在目连传说的变文、杂剧基础上改编而成。剧中写傅罗卜(法号目连),为救母去西天取经,学得佛法后深入地狱,历经磨难救出母亲的故事。

6、汪道昆在杂剧创作上享有盛名,今存《高唐梦》、《五湖游》、《远山戏》、《洛水悲》四种,都是一折短剧,合称《大雅堂乐府》。内容都借传说来写历史人物的爱情故事:《高唐梦》叙楚襄王梦中会见巫山神女;《五湖游》述范蠡同西施归隐太湖之事;《远山戏》取汉京兆尹张敞为妻画眉故事;《洛水悲》写甄后之魂化为洛水之神,与曹植的奇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枞阳广播电视大学

安庆文化习俗调查(实践)分校名称枞阳电大

教学点名称直属

年级名称 17级春

专业名称会计(专)

调查内容关于安庆市地域文化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张建兰

内容摘要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现辖

桐城市,枞阳、怀宁、潜山、岳西、太湖、望江、宿松7县,及迎江、大观、宜秀3区,代管皖河农场。全市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21平方公里。2014年全市户籍总人口620万人,

其中市区常住人口80万人。

安庆自古就是长江中下游水路交通枢纽,商业比较发达。唐宋

时期即形成区域性物资集散中心,蚕丝、茶叶、生漆、桐油等多经

此运销外地;明清之际,徽商云聚,商业繁荣,手工业发达,成为

皖西南和皖鄂赣边界的最大商埠和长江重要港口。

安庆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人称之:“上控洞庭、彭蠡,下扼石城、京口,分疆则锁钥南北,坐镇则呼吸东西,中流

天堑,万里长城于是乎在”。三国时吴、魏相争,南宋为抵御金兵

而筑城,元末、明季均发生过激烈争战,“安庆保卫战"谱写了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史上英勇悲壮的乐章。

安庆历史悠久,人文济盛,文物丰富,是沿江北岸著名的历史

文化名城。考古发掘资料证明,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先民们在此

劳作、生息、繁衍。新石器时代属薛家岗文化。这里有皖山(天柱山,古称南岳)、皖水(皖河),为周代古皖国(及其东邻桐国)故地,安徽简称“皖"即由此而来。从最早见于文献记载古名“盛唐”起,至今已有21 10年(公元前106年一公元2004年);以“安庆"名问世,沿用至今已达857年(1 147--2004);自南宋筑城作府、县治所以来

有744年(1260-2004),其间1760年一1 937年为安徽省会,长

期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近现代史上,太平军三克安庆、石达开安庆易制、安庆保卫战,徐锡麟起义,熊成基起义,安徽“六二”学潮、驱逐省长李兆珍、

推翻省议会,1927年的“三·二三"事件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在安庆发

生。我国第一家军工企业“内军械所”(1861年)在此创办,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蒸汽轮船在安庆制造。在省内,第一所新型学

校“求是学堂”(1 898年)、第一所正规大学“安徽大学"(1928年)、第一个图书馆在此建立;电报(1875年)、电灯(1907年)和自来水(1910年)也首先在此使用。

安庆山川秀美,物产丰饶,更值得一体的当属名人倍出。

关键字:安庆地域文化历史名人

社会调查目录

了解安庆的地域文化

1.安庆概览 (5)

2.安庆文化 (9)

3.历史安庆 (12)

4.黄梅之乡 (13)

5. 参考文献 (15)

安庆概览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是国

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被中国城市

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城市”之一(2010年),是全省唯一“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中国十佳绿

色城市,并在全省率先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积极推进创建国家

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全省文明城市。

安庆现辖桐城市,枞阳、怀宁、潜山、岳西、太湖、望江、宿

松7县,及迎江、大观、宜秀3区,代管皖河农场。全市总面积

1.53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21平方公里。2013年全市户籍

总人口620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80万人。

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作为安徽省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安庆自

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至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达

2100余年;自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建城,至今已近800年;自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国27年(1938年)的178年间,一直是安徽省治所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我们的先人曾在安庆这块土地上创造过可歌可泣的事迹。汉代,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前106)登临市境盛唐山,封禅天柱山为“南岳”。诞生在安庆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是继楚辞之后我

国文学史上第二个伟大诗篇。南北朝至隋代,禅宗二祖、三祖以市

境为据点,开创了中国化佛教的新天地。特别是明清以来,安庆更

是领尽风骚。左光斗、方以智、戴名世、阮大铖、张廷玉、邓石如、吴越、吴汝纶、姚莹、王星拱、张恨水、陈撄宁、章伯钧、赵朴初、黄镇、方东美、朱光潜、邓稼先、慈云桂、夏菊花、严凤英等名人

辈出。以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启一代文风,统治

中国文坛300年。以高朗亭、程长庚为首领的徽班,从安庆辗转进京,融南腔北调于一炉,开京剧之先河。由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

械所,为清末洋务运动的发端,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气机和第一艘

机动船。在安庆,石达开安庆易制,完成了太平军由流寇向割据的

转变。在安庆,陈玉成领导安庆保卫战,谱写了太平天国革命战争

史上最壮烈的一章。在安庆,徐锡麟枪击安徽巡抚举义、熊成基率

领炮马营造反,打响了辛亥革命和新军起义第一枪。在安庆,陈独

秀发表藏书楼演说,创办《安徽俗话报》,开始了他作为中国新文

化运动先驱的革命生涯。在安庆,柏文蔚首次焚烧英商鸦片,孙中

山到安庆发表演说以示支持。在安庆,蒋介石策划三•二三事件,成为四•一二政变的预演。在安庆,黄梅戏由民歌小调成长为全国五大地方剧种之一,“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唱响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安庆,建设了安徽省的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

电报局、第一条公路、第一座飞机场、第一个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