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案2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1.3的诱导公式二导学案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二)学习目标 1.掌握诱导公式五、六的推导,并能应用于解决简单的求值、化简与证明问题.2.对诱导公式一至六,能作综合归纳,体会出六组公式的共性与个性,培养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推理意识和能力.3.继续体会知识的“发生”“发现”过程,培养研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点一 诱导公式五完成下表,并由此总结角α,角π2-α的三角函数值间的关系.(1)sin π6=12,cos π3=12,sin π6=cos π3;(2)sin π4=22,cos π4=22,sin π4=cos π4;(3)sin π3=32,cos π6=32,sin π3=cos π6.由此可得 诱导公式五知识点二 诱导公式六思考 能否利用已有公式得出π2+α的正弦、余弦与角α的正弦、余弦之间的关系?答案 以-α代替公式五中的α得到 sin ⎝⎛⎭⎫α+π2=cos(-α), cos ⎝⎛⎭⎫α+π2=sin(-α). 由此可得 诱导公式六知识点三 诱导公式的推广与规律1.sin(32π-α)=-cos α,cos(32π-α)=-sin α,sin(32π+α)=-cos α,cos(32π+α)=sin α. 2.诱导公式记忆规律:公式一~四归纳:α+2k π(k ∈Z ),-α,π±α的三角函数值,等于角α的同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简记为:“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公式五~六归纳:π2±α的正弦(余弦)函数值,分别等于α的余弦(正弦)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简记为:“函数名改变,符号看象限”或“正变余、余变正、符号象限定”.六组诱导公式可以统一概括为“k ·π2±α(k ∈Z )”的诱导公式.记忆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其中“奇、偶”是指k ·π2±α(k ∈Z )中k 的奇偶性,当k 为奇数时,正弦变余弦,余弦变正弦;当k 为偶数时,函数名不变.“符号”看的应该是诱导公式中,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而不是α函数值的符号.类型一 利用诱导公式求值例1 (1)已知cos(π+α)=-12,α为第一象限角,求cos ⎝⎛⎭⎫π2+α的值. (2)已知cos ⎝⎛⎭⎫π6-α=13,求cos ⎝⎛⎭⎫5π6+α·sin ⎝⎛⎭⎫2π3-α的值. 解 (1)∵cos(π+α)=-cos α=-12,∴cos α=12,又α为第一象限角,则cos ⎝⎛⎭⎫π2+α=-sin α=-1-cos 2α =-1-⎝⎛⎭⎫122=-32. (2)cos ⎝⎛⎭⎫5π6+α·sin ⎝⎛⎭⎫2π3-α =cos ⎣⎡⎦⎤π-⎝⎛⎭⎫π6-α·sin ⎣⎡⎦⎤π-⎝⎛⎭⎫π3+α =-cos ⎝⎛⎭⎫π6-α·sin ⎝⎛⎭⎫π3+α=-13sin ⎣⎡⎦⎤π2-⎝⎛⎭⎫π6-α =-13cos ⎝⎛⎭⎫π6-α=-19. 反思与感悟 对于这类问题,关键是要能发现它们的互余、互补关系:如π3-α与π6+α,π3+α与π6-α,π4-α与π4+α等互余,π3+θ与2π3-θ,π4+θ与3π4-θ等互补,遇到此类问题,不妨考虑两个角的和,要善于利用角的变换来解决问题. 跟踪训练1 已知sin ⎝⎛⎭⎫π6+α=33,求cos ⎝⎛⎭⎫π3-α的值. 解 ∵π6+α+π3-α=π2,∴π3-α=π2-⎝⎛⎭⎫π6+α. ∴cos ⎝⎛⎭⎫π3-α=cos ⎣⎡⎦⎤π2-⎝⎛⎭⎫π6+α =sin ⎝⎛⎭⎫π6+α=33. 类型二 利用诱导公式证明三角恒等式例2 求证:tan (2π-α)sin (-2π-α)cos (6π-α)sin ⎝⎛⎭⎫α+3π2cos ⎝⎛⎭⎫α+3π2=-tan α.证明 ∵左边=tan (-α)·sin (-α)·cos (-α)sin ⎣⎡⎦⎤2π-⎝⎛⎭⎫π2-α·cos ⎣⎡⎦⎤2π-⎝⎛⎭⎫π2-α=(-tan α)·(-sin α)·cos αsin ⎣⎡⎦⎤-⎝⎛⎭⎫π2-αcos ⎣⎡⎦⎤-⎝⎛⎭⎫π2-α=sin 2α-sin ⎝⎛⎭⎫π2-αcos ⎝⎛⎭⎫π2-α=sin 2α-cos αsin α=-sin αcos α=-tan α=右边. ∴原等式成立.反思与感悟 利用诱导公式证明等式问题,关键在于公式的灵活应用,其证明的常用方法: (1)从一边开始,使得它等于另一边,一般由繁到简. (2)左右归一法:即证明左右两边都等于同一个式子.(3)凑合法:即针对题设与结论间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变形,以消除其差异,简言之,即化异为同.跟踪训练2 求证:2sin ⎝⎛⎭⎫θ-3π2cos ⎝⎛⎭⎫θ+π2-11-2sin 2 (π+θ)=tan (9π+θ)+1tan (π+θ)-1.证明 因为左边=-2sin ⎝⎛⎭⎫3π2-θ·(-sin θ)-11-2sin 2θ=2sin ⎣⎡⎦⎤π+⎝⎛⎭⎫π2-θsin θ-11-2sin 2θ=-2sin ⎝⎛⎭⎫π2-θsin θ-11-2sin 2θ=-2cos θsin θ-1cos 2θ+sin 2θ-2sin 2θ =(sin θ+cos θ)2sin 2θ-cos 2θ=sin θ+cos θsin θ-cos θ. 右边=tan θ+1tan θ-1=sin θ+cos θsin θ-cos θ.所以左边=右边,故原等式成立. 类型三 诱导公式在三角形中的应用例3 在△ABC 中,sin A +B -C 2=sin A -B +C2,试判断△ABC 的形状.解 ∵A +B +C =π,∴A +B -C =π-2C ,A -B +C =π-2B . ∵sin A +B -C 2=sin A -B +C2,∴sin π-2C 2=sin π-2B2,∴sin(π2-C )=sin(π2-B ),即cos C =cos B .又∵B ,C 为△ABC 的内角,∴C =B , ∴△ABC 为等腰三角形.反思与感悟 解此类题需注意隐含的条件,如在△ABC 中,A +B +C =π,A +B +C 2=π2,结合诱导公式得到以下的一些常用等式:sin(A +B )=sin C ,cos(A +B )=-cos C ,sin A +B2=cos C 2,cos A +B 2=sin C2.跟踪训练3 在△ABC 中,给出下列四个式子: ①sin(A +B )+sin C ; ②cos(A +B )+cos C ; ③sin(2A +2B )+sin 2C ; ④cos(2A +2B )+cos 2C . 其中为常数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 B解析 ①sin(A +B )+sin C =2sin C ; ②cos(A +B )+cos C =-cos C +cos C =0; ③sin(2A +2B )+sin 2C =sin[2(A +B )]+sin 2C =sin[2(π-C )]+sin 2C =sin(2π-2C )+sin 2C =-sin 2C +sin 2C =0; ④cos(2A +2B )+cos 2C =cos[2(A +B )]+cos 2C =cos[2(π-C )]+cos 2C =cos(2π-2C )+cos 2C =cos 2C +cos 2C =2cos 2C . 故选B.类型四 诱导公式的综合应用例4 已知f (α)=sin (π-α)cos (-α)sin (π2+α)cos (π+α)sin (-α).(1)化简f (α);(2)若角A 是△ABC 的内角,且f (A )=35,求tan A -sin A 的值.解 (1)f (α)=sin αcos αcos α-cos α(-sin α)=cos α.(2)因为f (A )=cos A =35,又A 为△ABC 的内角,所以由平方关系,得sin A =1-cos 2A =45,所以tan A =sin A cos A =43,所以tan A -sin A =43-45=815.反思与感悟 解决此类问题时,可先用诱导公式化简变形,将三角函数的角统一后再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这样可避免公式交错使用而导致的混乱.跟踪训练4 已知sin α是方程5x 2-7x -6=0的根,α是第三象限角,求sin ⎝⎛⎭⎫-α-32πcos ⎝⎛⎭⎫32π-αcos ⎝⎛⎭⎫π2-αsin ⎝⎛⎭⎫π2+α·tan 2(π-α)的值.解 方程5x 2-7x -6=0的两根为x 1=-35,x 2=2,由α是第三象限角,得sin α=-35,则cos α=-45,∴sin ⎝⎛⎭⎫-α-32πcos ⎝⎛⎭⎫32π-αcos ⎝⎛⎭⎫π2-αsin ⎝⎛⎭⎫π2+α·tan 2(π-α)=sin ⎝⎛⎭⎫π2-αcos ⎝⎛⎭⎫π2+αsin αcos α·tan 2α=cos α(-sin α)sin αcos α·tan 2α=-tan 2α=-sin 2αcos 2α=-916.1.已知sin ⎝⎛⎭⎫α-π6=13,则cos ⎝⎛⎭⎫α+π3的值为( ) A.-233B.233 C.13 D.-13答案 D解析 cos ⎝⎛⎭⎫α+π3=cos ⎣⎡⎦⎤π2+⎝⎛⎭⎫α-π6 =-sin ⎝⎛⎭⎫α-π6=-13. 2.若cos(2π-α)=53,则sin(3π2-α)等于( ) A.-53B.-23C.53 D.±53答案 A解析 ∵cos(2π-α)=cos(-α)=cos α=53, ∴sin(3π2-α)=-cos α=-53.3.已知tan θ=2,则sin (π2+θ)-cos (π-θ)sin (π2-θ)-sin (π-θ)等于( )A.2B.-2C.0D.23 答案 B解析 sin (π2+θ)-cos (π-θ)sin (π2-θ)-sin (π-θ)=cos θ+cos θcos θ-sin θ=21-tan θ=21-2=-2.4.已知cos ⎝⎛⎭⎫π2+α=2sin ⎝⎛⎭⎫α-π2, 求sin 3(π-α)+cos (α+π)5cos ⎝⎛⎭⎫5π2-α+3sin ⎝⎛⎭⎫7π2-α的值.解 ∵cos ⎝⎛⎭⎫π2+α=2sin ⎝⎛⎭⎫α-π2, ∴-sin α=-2sin ⎝⎛⎭⎫π2-α, ∴sin α=2cos α,即tan α=2. ∴sin 3(π-α)+cos (α+π)5cos ⎝⎛⎭⎫5π2-α+3sin ⎝⎛⎭⎫7π2-α=sin 3α-cos α5cos ⎝⎛⎭⎫2π+π2-α+3sin ⎝⎛⎭⎫4π-π2-α=sin 3α-cos α5cos ⎝⎛⎭⎫π2-α-3sin ⎝⎛⎭⎫π2+α=sin 3α-cos α5sin α-3cos α=sin 2α·tan α-15tan α-3=2sin 2α-110-3=2sin 2α-17=2sin 2α-(sin 2α+cos 2α)7(sin 2α+cos 2α)=sin 2α-cos 2α7(sin 2α+cos 2α)=tan 2α-17(tan 2α+1) =4-17×(4+1)=335.5.求证:tan (2π-α)cos (3π2-α)cos (6π-α)sin (α+3π2)cos (α+3π2)=-tan α.证明 因为左边=tan (2π-α)cos (3π2-α)cos (6π-α)sin (α+3π2)cos (α+3π2)=tan (-α)(-sin α)cos α-cos αsin α=-tan αsin αcos αcos αsin α=-tan α=右边,所以原等式成立.1.诱导公式的分类及其记忆方式 (1)诱导公式分为两大类:①α+k ·2π,-α,α+(2k +1)π(k ∈Z )的三角函数值,等于α的同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为了便于记忆,可简单地说成“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②α+π2,-α+π2的三角函数值,等于α的异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记忆口诀为“函数名改变,符号看象限”.(2)以上两类公式可以归纳为:k ·π2+α(k ∈Z )的三角函数值,当k 为偶数时,得α的同名函数值;当k 为奇数时,得α的异名函数值,然后在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2.利用诱导公式求任意角的正弦、余弦函数值,常采用“负角化正角,大角化小角,最后转化成(0,π2)内的三角函数值”这种方式求解.用诱导公式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0到π2之间的角的三角函数的基本步骤: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已知sin(5π2+α)=15,那么cos α等于( )A.-25B.-15C.15D.25答案 C解析 sin(5π2+α)=cos α,故cos α=15,故选C.2.已知cos(3π2+α)=-35,且α是第四象限角,则cos(-3π+α)等于( )A.45 B.-45C.±45D.35 答案 B解析 ∵cos(3π2+α)=sin α,∴sin α=-35.又α为第四象限角,∴cos α=1-sin 2α=45,∴cos(-3π+α)=cos(π-α)=-cos α=-45,故选B.3.若角A ,B ,C 是△ABC 的三个内角,则下列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cos(A +B )=cos C B.sin(A +B )=-sin C C.cos A +C 2=sin BD.sin B +C 2=cos A2答案 D解析 ∵A +B +C =π,∴A +B =π-C ,∴cos(A +B )=-cos C ,sin(A +B )=sin C ,故A ,B 项不正确; ∵A +C =π-B ,∴A +C 2=π-B2,∴cos A +C 2=cos(π2-B 2)=sin B 2,故C 项不正确;∵B +C =π-A ,∴sin B +C 2=sin(π2-A 2)=cos A2,故D 项正确.4.已知锐角α终边上一点P 的坐标是(2sin 2,-2cos 2),则α等于( ) A.2 B.-2 C.2-π2D.π2-2 答案 C 解析 cos α=2sin 2(2sin 2)2+(-2cos 2)2=sin 2,∵α为锐角,∴α=2-π2.5.已知f (sin x )=cos 3x ,则f (cos 10°)的值为( ) A.-12 B.12 C.-32 D.32答案 A解析 f (cos 10°)=f (sin 80°)=cos 240° =cos(180°+60°)=-cos 60°=-12.6.若sin(π+α)+cos ⎝⎛⎭⎫π2+α=-m ,则cos ⎝⎛⎭⎫32π-α+2sin(2π-α)的值为( ) A.-2m 3 B.2m 3 C.-3m 2 D.3m2答案 C解析 ∵sin(π+α)+cos ⎝⎛⎭⎫π2+α=-sin α-sin α =-m ,∴sin α=m 2.故cos ⎝⎛⎭⎫32π-α+2sin(2π-α)=-sin α-2sin α =-3sin α=-3m2.二、填空题7.若cos α=15,且α是第四象限角,则cos ⎝⎛⎭⎫α+π2= . 答案265解析 ∵cos α=15,且α是第四象限角, ∴sin α=- 1-cos 2α=- 1-⎝⎛⎭⎫152=-265. ∴cos ⎝⎛⎭⎫α+π2=-sin α=265. 8.sin 21°+sin 22°+…+sin 288°+sin 289°= .答案 892解析 原式=(sin 21°+sin 289°)+(sin 22°+sin 288°)+…+(sin 244°+sin 246°)+sin 245°=44+12=892. 9.已知tan(3π+α)=2,则sin (α-3π)+cos (π-α)+sin ⎝⎛⎭⎫π2-α-2cos ⎝⎛⎭⎫π2+α-sin (-α)+cos (π+α)= .答案 2解析 因为tan(3π+α)=tan(π+α)=tan α=2, 所以原式=sin αsin α-cos α=tan αtan α-1=22-1=2. 10.在△ABC 中,3sin ⎝⎛⎭⎫π2-A =3sin(π-A ),且cos A =-3cos(π-B ),则C = .答案 π2解析 由题意得3cos A =3sin A , ①cos A =3cos B ,② 由①得tan A =33,∴A =π6. 由②得cos B =cos π63=12,∴B =π3. ∴C =π2. 三、解答题11.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4,3),求cos (π2+α)sin (-π-α)cos (11π2-α)sin (9π2+α)的值.解 ∵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4,3),∴tan α=y x =-34, ∴cos (π2+α)sin (-π-α)cos (11π2-α)sin (9π2+α) =-sin αsin α-sin αcos α=tan α =-34. 12.已知sin ⎝⎛⎭⎫-π2-α·cos ⎝⎛⎭⎫-5π2-α=60169,且π4<α<π2,求sin α与cos α的值. 解 ∵sin ⎝⎛⎭⎫-π2-α=-cos α, cos ⎝⎛⎭⎫-5π2-α=cos ⎝⎛⎭⎫2π+π2+α=-sin α, ∴sin α·cos α=60169, 即2sin α·cos α=120169. ① 又∵sin 2α+cos 2α=1,②①+②得(sin α+cos α)2=289169, ②-①得(sin α-cos α)2=49169. 又∵α∈⎝⎛⎭⎫π4,π2,∴sin α>cos α>0,即sin α+cos α>0,sin α-cos α>0,∴sin α+cos α=1713, ③ sin α-cos α=713, ④ ③+④得sin α=1213,③-④得cos α=513. 13.已知sin(π+α)=-13.计算: (1)cos ⎝⎛⎭⎫α-3π2;(2)sin ⎝⎛⎭⎫π2+α;(3)tan(5π-α). 解 ∵sin(π+α)=-sin α=-13,∴sin α=13. (1)cos ⎝⎛⎭⎫α-3π2=cos ⎝⎛⎭⎫3π2-α=-sin α=-13.(2)sin ⎝⎛⎭⎫π2+α=cos α,cos 2α=1-sin 2α=1-19=89. ∵sin α=13,∴α为第一或第二象限角. ①当α为第一象限角时,sin ⎝⎛⎭⎫π2+α=cos α=223. ②当α为第二象限角时,sin ⎝⎛⎭⎫π2+α=cos α=-223. (3)tan(5π-α)=tan(π-α)=-tan α, ∵sin α=13, ∴α为第一或第二象限角.①当α为第一象限角时,cos α=223, ∴tan α=24,∴tan(5π-α)=-tan α=-24. ②当α为第二象限角时,cos α=-223,tan α=-24, ∴tan(5π-α)=-tan α=24. 四、探究与拓展14.已知sin(α-3π)=2cos(α-4π),则sin (π-α)+5cos (2π-α)2sin ⎝⎛⎭⎫3π2-α-sin (-α)= . 答案 -34解析 ∵sin(α-3π)=2cos(α-4π),∴-sin(3π-α)=2cos(4π-α),∴-sin(π-α)=2cos(-α),∴sin α=-2cos α且cos α≠0,∴原式=sin α+5cos α-2cos α+sin α=-2cos α+5cos α-2cos α-2cos α=3cos α-4cos α=-34. 15.已知α是第四象限角,且f (α)=sin (π-α)cos (2π-α)cos ⎝⎛⎭⎫π2-αsin (-π-α)cos (2π+α). (1)若cos ⎝⎛⎭⎫α-3π2=15,求f (α)的值; (2)若α=-1 860°,求f (α)的值.解 f (α)=sin (π-α)cos (2π-α)cos ⎝⎛⎭⎫π2-αsin (-π-α)cos (2π+α)=sin αcos α-sin αsin (π+α)cos α=1sin α. (1)∵cos ⎝⎛⎭⎫α-3π2=15, ∴cos ⎝⎛⎭⎫α-3π2+2π=15, ∴cos ⎝⎛⎭⎫π2+α=15, ∴sin α=-15,∴f (α)=1sin α=-5. (2)当α=-1 860°时,f (α)=1sin α =1sin (-1 860°)=1-sin 1 860° =1-sin (5×360°+60°)=1-sin 60°=-233.。
高中数学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3.2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4(1)(20
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 1.3.2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4(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1.3.2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4(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1.3.2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4(1)的全部内容。
1.3。
2 诱导公式(2)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诱导公式五、六的推导.(2)掌握六组诱导公式,并灵活运用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及恒等式的证明。
2.过程与方法(1)先剖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y=x对称的两点间的关系,进而分析α与—α的终边是否关于y=x对称,从而探究其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2)让学生初步养成抽象概括与逻辑推理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积极参与,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诱导公式五、六的推导及其诱导公式一~六的应用.难点:灵活运用六组诱导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及恒等式的证明.1。
若f(cos x)=cos 2x,则f(sin 15°)=.解析:f(sin 15°)=f(cos 75°)=cos 150°=-cos 30°=—.答案:-2.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1)求sin α的值;(2)求的值。
解:(1)∵P,|OP|=1,∴sin α=—。
(2),由三角函数定义知cos α=,故所求式子的值为。
3。
是否存在角α,β,α∈,β∈(0,π),使等式sin(3π—α)=cos cos(-α)=-cos(π+β)同时成立?若存在,求出α,β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由条件,得①2+②2得sin2α+3cos2α=2,∴sin2α=。
高中数学必修4教学案:第一章三角函数第8课时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 精品
第8课时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学习目标】1、 能进一步运用诱导公式求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2、 能通过公式的运用,了解未知到已知、复杂到简单的转化过程3、 进一步准确记忆并理解诱导公式,灵活运用诱导公式求值 。
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重点难点】诱导公式的推导和应用【自主学习】1、复习四组诱导公式: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2、已知:,3tan =α求)2sin()cos(4)sin(3)cos(2απααπαπ-+-+--的值1、 若角α的终边与角β的终边关于直线y=x 对称(如图),(1) 角α与角β的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值之间有何关系? (2) 角α与角β有何关系?(3) 由(1),(2)你能发现什么结论?角当角α的终边与角β的终边关于y=x 对称时,α与β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 公式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若角α的终边与角β的终边关于直线x y -=对称,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当角α的终边与角β的终边关于x y -=对称时,α与β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 公式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这六组公式可以用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来记忆,如何理解这一口诀?【典型例题】例1、 求证:ααπcos 23sin -=⎪⎭⎫ ⎝⎛+,ααπsin 23cos =⎪⎭⎫ ⎝⎛+.例2、 化简:(1)0000800cos 260sin 440cos 280sin 21++ (2))2cos()23sin()27cos()2sin()23sin()sin()3tan(απαπααπααπαπ++--+---例3、已知()3175cos =+α,且 90180-<<-α,求()α-15cos .【课堂练习】1、 求证:ααπsin 23cos -=⎪⎭⎫ ⎝⎛-,ααπcos 23sin -=⎪⎭⎫ ⎝⎛-.2、 化简:20020sin 170cos 160cos 200sin 21)1(--- (2))tan()23cos()2sin(1)(tan 12αππααπα+--+-3、已知31)75cos(0=+α,α是第三象限角,求)105sin()105cos(00-+-αα的值4、判断函数)23cos()23sin(1cos sin )(44x x x x x f -+-+=ππ的奇偶性5、求值:90sin 89sin 3sin 2sin 1sin 22222+++++.【课堂小结】。
高中数学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二)全册精品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4
1.3诱导公式(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理解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⑵培养学生化归、转化的能力. (二)过程与能力目标(1)能运用公式一、二、三的推导公式四、五.(2)掌握诱导公式并运用之进行三角函数式的求值、化简以及简单三角恒等式的证明.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公式四、五的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科学性等思维品质以及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诱导公式四、五的推导,能观察分析公式的特点,明确公式用途,熟练驾驭公式. 教学难点运用诱导公式对三角函数式的求值、化简以及简单三角恒等式的证明.教学过程一、复习:诱导公式(一)tan )360tan(cos )360(cos sin )360sin(αααααα=+︒=+︒=+︒k k k诱导公式(二) tan )180tan(cos )180cos( sin )180sin(αααααα=+︒-=+︒-=+︒诱导公式(三) tan )tan(cos )cos( sin )sin(αααααα-=-=--=-诱导公式(四)sin(π-α)=sin α cos(π -α)=-cos α tan (π-α)=-tan α诱导公式(五)sin )2cos( cos )2sin(ααπααπ=-=-诱导公式(六)sin )2cos( cos )2sin(ααπααπ-=+=+二、新课讲授:练习1.将下列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317sin()4( ,519cos )3( ,3631sin )2( ,53tan )1(πππ-︒ 练习2:求下列函数值:).580tan )4( ,670sin )3( ),431sin()2( ,665cos)1(︒︒-ππ 例1.证明:(1)ααπcos )23sin(-=- (2)ααπsin )23cos(-=- 例2.化简:.)29sin()sin()3sin()cos()211cos()2cos()cos()2sin(αππααπαπαπαπαπαπ+-----++-的值。
高中数学必修四(人教新A版)教案10诱导公式教案2
例3:
提示:3π/2-α=π+(π/2-α)
学生完成
学生板演
2
高中数学必修四课时教案
教
学
过
程
及
方
法
问题与情境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例4:
(注意函数名及符号的变化)
(四)小结:
1.诱导公式结构特征的记忆
2 .会会利用诱导公式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
3.会利用诱导公式进行简单的证明,化简,求值。
难点
诱导公式结构特征的认识及应用
教
学
过
程
及
方
法
问题与情境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前面我们学习了诱导公式(一)(二)(三)(四)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根据前一节课的方法我们能否得出
Sin(π/2-α)=
cos(π/2-α)=
Sin(π/2+α)=
cos(π/2+α)=
(二)如图设任意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P1的坐标(x,y)。
从而得到
公式五
由于π/2-α=π-(π/2-α),由公式四和公式五得
公式六
公式五和公式六可以概括如下:
π/2-α和π/2+α的正弦(余弦)函数值,分别等于α的正弦(余弦)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
利用公式五和公式六,可以实现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相互转化。
公式一至六都叫做诱导公式。
学生独立完成
教
学
小
结
课后
反思
高中数学必修四课时教案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
课标要求
诱导公式的推导及运用诱导公式求值,化简和证明。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教案必修四
四精讲点拨
例1证明(1)sin( -α)=-cosα;(2)cos( -α)=-sinα.
证明:(1)sin( -α)=sin[π+( -α)]=-sin( -α)=-cosα;
(2)cos( - α)=cos[π+( -α)]=-cos( -α)=-sinα.
点评:由公式五及六推得 ±α的三角函数值与角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可以推广到 π(k∈Z)的情形.本例的结果可以直接作为诱导公式直接使用.
六作业布置1.课本习题1.3 B组2.
2.求值:sin21°+sin22°+sin23°+…+sin288°+sin289°.
答案:44.5.
板
书
设
计
一公式五三例题
二公式六
教学反思
仅此学习交流之用
谢谢
3.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sin(-1 200°50°)+tan945°;
(2)tan(27°-α)tan(49°-β)tan(63°+α)tan(139°-β).
4.化简:
参考答案:
1.D 2.A
3.(1)2;(2)-1.
4.-tanα.
活动:教师点拨学生将 +α转化为π-( -α),从而利用公式四和公式五达到我们的目的.因为 +α可以转化为π-( - α),所以求 +α角的正余弦问题就转化为利用公式四接着转化为利用公式五,这时可以让学生独立推导公式六.
讨论结果:公式六
Sin( +α)=cosα,
cos( +α)=-sinα.
提出问题
五当堂测试
1.在△ABC中,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1.3.2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4
1.3.2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二)【教材分析】《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四第一章第三节,其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中的公式二至公式六。
这节是诱导公式(二)的推导,在诱导公式(一)的推导中用到了一次对称变换,这节是利用两次对称变换推导到的诱导公式,充分体现对称变换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在练习中加以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的任意性;综合诱导公式(一)、(二)总结出记忆诱导公式的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诱导公式在三角函数化简、求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工具作用,要求学生能熟练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目标】1.借助单位圆,推导出正弦、余弦第五、六组的诱导公式,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并解决有关三角函数求值、化简和恒等式证明问题2.通过公式的应用,了解未知到已知、复杂到简单的转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以及信息加工能力、运算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矛盾”是解决问题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απ±2角的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及其探求思路 教学难点:απ±2角的正弦、余弦诱导公式的推导.【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第一类诱导公式学习中感受了数形结合思想、对称变换思想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初步形成用对称变换思想思考问题的习惯,对于两次对称变换思想的应用是上一节课的深化;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也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对学习高中数学有了一定兴趣和信心,且具有了一定的分析、判断、理解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但由于诱导公式多,学生记忆困难,应用时易错,应该渗透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找规律,体现自主探究、共同参与的新课改理念。
【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第三节《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必修四第一章第三节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必修4》第一章第三节,是3组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应用。
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诱导公式一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定义,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为以后的三角函数求值、化简、证明及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等打好基础。
它体现了三角函数之间的内部联系,是定义的延伸与应用,诱导公式在本章中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诱导公式的重要作用是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转化为求 0~90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
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把单位圆的性质与三角函数联系起来,将“终边对称的图形关系”翻译成“三角函数之间的代数关系”,体现了数学的数形结合和归纳转化思想方法,反映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思维形式。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一)借助单位圆,推导出正弦、余弦和正切的诱导公式,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并解决有关三角函数求值、化简和恒等式证明问题(二)通过公式的应用,了解未知到已知、复杂到简单的转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以及信息加工能力、运算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一)学生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需要准备圆规,直尺,铅笔等作图用品(二)教师需要把知识回顾的内容所需要的单位圆,标题提前在黑板上做好,在上课过程中有一些游戏环节,需要同学们分组pk,所以需要记分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知识链接)同学们回忆一下求任意角三角函数有几种方法:sin MP bOPr α==r y = sin y α=; 终边定义法:cos OM aOP r α=r x =; 单位圆定义法: cos x α=;. tan MP b OM a α== x y = tan (0)yx x α=≠且终边相同角的的三角函数值一样。
高中数学必修4《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4《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并能在计算中熟练应用;2. 能够解决三角函数的变形,进行简化计算;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讲解诱导公式的相关概念和定义;2. 通过例题演练,帮助学生掌握公式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3. 引导学生做好课后练习,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和理解。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诱导公式的本质,从而才能更好地掌握公式的应用;2. 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公式,避免因笔误或计算错误导致答案错误。
【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例题演练,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2. 归纳法:通过归纳、总结诱导公式的特征和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公式本质;3.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PPT课件、教材、白板笔等教学辅助工具;2. 学生准备课本、笔、纸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三角函数及其相关概念;2. 提问:如果已知sin α,sin β 和cos β,能否求出sin (α + β)?3. 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并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二、讲解诱导公式(15分钟)1. 定义:诱导公式是用一些已知三角函数表示、一些未知三角函数表示,用以将三角函数合成或分解到更简单的形式的公式;2. 归纳:列举sin (α + β),cos (α + β),tan (α + β) 诱导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简化公式。
三、例题演练(25分钟)1. 按照步骤解题,带领学生进行诱导公式的练习;2. 相似例题的集训,巩固诱导公式的应用。
四、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本节课中的关键点;2. 整理课堂笔记,做好知识框架的呈现;3. 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和练习的评价,以及对学习成果的展望。
数学:《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4)高一
一、 1.公式 1: (复习) sin(360k+) = sin, cos(360k+) =cos. tan(360k+) = tg, cot(360k+) = ctg. sec(360k+) = sec, csc(360k+) = csc
2.对于任一 0到 360的角,有四种可能(其中为不大于 90的非负角)
, 360 ) 为第四象限角
3.公式单位圆交于点 P(x,y),则 180+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 P’(-x,-y)
sin(180+) = sin, tan(180+) = tg,
P (-x, -y)
cos(180+) = cos. cot(180+) = ctg. csc(180+) = csc
csc() = csc
5.公式 4:
sin(180) = sin[180+()] = sin() = sin, cos(180) = cos[180+()] = cos() = cos,
同理可得:
sin(180) = sin, tan(180) = tan, sec(180) = sec,
课题 科目 数学 年级 高一
§诱导公式(1)
主备人 审核人
要求学生掌握 360 k + ,
教学目标
180 ,
180 + ,
360 ,
诱导公式的推
导过程,并能运用化简三角式,从而了解、领会把未知问题化归为已知问题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主要教具 直尺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备 注
教后感:
三、小结:360 k + ,
《诱导公式(二)》教案
1.2.4诱导公式(二)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α+π1)k +2(,α2π+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诱导公式及其探求思路,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公式进行任意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的求解、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三角恒等式的证明;2.通过公式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以及信息加工能力、运算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四组诱导公式及这四组诱导公式的综合运用.难点:公式(四)的推导和对称变换思想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渗透. 三、教学方法先由学生自己看书,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讲授再现概念,通过练习理解概念,完成教学.+-=-=x x9017)cos(9017)sin17 480︒)+cos(-330︒)5.3.2同角三角比的关系(2)诱导公式【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五组诱导公式的推导方法和记忆方法.2.在理解、记忆五组诱导公式的基础上,会运用这些公式求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值,并会进行一般的三角关系式的化简和证明.3.加深理解化归思想,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并注意完善学生的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意识.【教学重点】五组诱导公式的记忆、理解、运用。
【教学难点】五组诱导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情景引入】与6π终边相同角α的集合如何表示?αsin 与6sin π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与β终边相同角α的集合如何表示?αsin 与βsin 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βα,其它的五个三角比数量关系又如何呢?【问题探究】诱导公式一:文字叙述: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个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k·360°+α)=sinα,cos(k·360°+α)=cosα, tan(k·360°+α)=tanα,cot(k·360°+α)=cotα.(k ∈Z )试求出sin 2016°的值.由公式一:sin 2016°=sin(5×360°×216°)=sin 216° 问题二:如何求出进一步sin 216°的值诱导公式二:①同名函数关系;②符号规律:右边符号与180°+α角所在象限(第三象限)角的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相同. sin(180°+α)=-sinα, cos(180°+α)=-cosα,tan(180°+α)=tanα, cot(180°+α)=cot α.诱导公式三:①同名函数关系;②符号规律是:右边符号与-α所在的第四象限角的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相同.sin(-α)=-sinα,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诱导公式四:sin(180)sin αα-=;cos(180)cos αα-=-. t sin(180)sin αα-=;cos(180)cos αα-=-(1)请学生自行仿上节课的推导方法得出它们的关系。
高中数学必修4《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4《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案【知识点精讲】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公式及应用, 掌握公式的逆用和变形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类型一般可分为:(1) 给角求值:给出非特殊角求式子的值。
仔细观察非特殊角的特点,找出和特殊角之间的关系,利用公式转化或消除非特殊角(2) 给值求值:给出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求另外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
找出已知角与所求角之间的某种关系求解(3) 给值求角:转化为给值求值,由所得函数值结合角的范围求出角。
(4) 给式求值:给出一些较复杂的三角式的值,求其他式子的值。
将已知式或所求式进行化简,再求之三角函数式常用化简方法:切割化弦、高次化低次注意点:灵活角的变形和公式的变形重视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影响,对角的范围要讨论【例题选讲】课堂小结】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公式及应用, 掌握公式的逆用和变形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类型一般可分为:(1) 给角求值:给出非特殊角求式子的值。
仔细观察非特殊角的特点,找出和特殊角之间的关系,利用公式转化或消除非特殊角(2) 给值求值:给出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求另外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
找出已知角与所求角之间的某种关系求解(3) 给值求角:转化为给值求值,由所得函数值结合角的范围求出角。
(4) 给式求值:给出一些较复杂的三角式的值,求其他式子的值。
将已知式或所求式进行化简,再求之三角函数式常用化简方法:切割化弦、高次化低次注意点:灵活角的变形和公式的变形重视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影响,对角的范围要讨论【作业布置】P172能力提高5,6,7,8高考预测。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新课程高中数学必修4省优质课比赛说课教案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材:在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4中,单位圆与正弦、余弦函数的内容约4课时,下面笔者从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设计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板书设计等方面谈谈“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学内容是4组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简单应用.承上,有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比值定义、三角函数线、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等;启下,学生将学习利用诱导公式进行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以及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包括三角函数的周期性)等内容.同时,学生在初中就接触过对称等知识,对几何图形的对称等知识相当熟悉,这些构成了学生的知识基础.诱导公式的作用主要在于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归成锐角的三角函数,体现了把一般化特殊、复杂化简单、未知化已知的数学思想.(二)目标定位诱导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锐角三角函数,但是随着计算器的普及,上述意义不是很大.我们认为,诱导公式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感受探索发现,通过几何对称这个研究工具,去探索发现任意角三角函数间的数量关系式,即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乃是圆的几何性质(主要是其对称性质)的代数解析表示.第二,学会初步应用,能够选用恰当的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问题并求解.第三,领悟思想方法,在诱导公式的学习过程中领悟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第四,积累数学经验,为学生认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既是一个起源于圆周运动的周期函数又是研究现实世界中周期变化现象的“最有表现力的函数”做好准备.二、教学设计分析在进行本课教学设计时,有以下两条典型教学路线可供选择:(1)两个角的终边有哪些特殊的对称关系?(2)怎样把非第一象限的角转化为第一象限的角?笔者最终选择了第一条路线,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尊重教材的编写方式从对教材的分析来看,北师大版教材将三角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来定位,力图在单位圆中借助对称性来考察对应点的坐标关系,从而统整各组诱导公式.教材的编写处理体现了教材专家的集体智慧和版本教材的一贯特色,教师应该努力体会和把握,不宜轻率抛开教材另搞一套.(二)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利用学生熟悉的圆及其对称性研究三角函数的相关性质,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同时,单位圆及其对称性的表象对学生推导诱导公式、理解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形象记忆三角函数诱导公式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教学环境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选择使用多媒体教室.四、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借助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能够运用诱导公式,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问题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由几何直观探讨数量关系式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发现能力和概括能力.2.通过对诱导公式的探求和运用,培养化归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诱导公式的探求,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2.在诱导公式的探求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五、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探求π-α的诱导公式.π+α与-α的诱导公式在小结π-α的诱导公式发现过程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推出.教学难点:π+α,-α与角α终边位置的几何关系,发现由终边位置关系导致(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关系,运用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导出诱导公式的“研究路线图”.六、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问题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结合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角的概念已经由锐角扩充到了任意角,前面已经学习过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那么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怎么求呢?先看一个具体的问题.(一)问题提出如何将任意角三角函数求值问题转化为0°~360°角三角函数求值问题.【问题1】求390°角的正弦、余弦值.一般地,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知道,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三角函数看重的就是终边位置关系.即有sin(α+k·360°) = sinα,cos(α+k·360°) = cosα, (k∈Z)tan(α+k·360°) = tanα.这组公式用弧度制可以表示成sin(α+2kπ) = sinα,cos(α+2kπ) = cosα, (k∈Z) (公式一)tan(α+2kπ) = tanα.【设计意图】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将角的概念从锐角扩充到了任意角,学习了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接下来自然地会提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怎么去求.于是,先安排求特殊值再过渡到一般情形比较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意在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归纳问题和抽象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求三角函数值时抓坐标、抓角终边之间的关系.同时,首先考虑α+2kπ(k∈Z)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函数被看成刻画现实世界中周期性变化的数学模型的确切含义.(二)尝试推导如何利用对称推导出角π-α与角α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由上一组公式,我们知道,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一定相等.反过来呢?如果两个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它们的终边一定相同吗?比如说:【问题2】你能找出和30°角正弦值相等,但终边不同的角吗?角π-α与角α的终边关于y轴对称,有sin(π-α) = sinα,cos(π-α) = -cosα,(公式二)tan(π-α) = -tanα.【设计意图】对问题2的提问方式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我们在研究问题的时候常常会研究它的逆命题、否命题、等价命题等.事实上问题2可以看成是“若两个角的终边相同,则它们的正弦值相同”的逆命题,即“若两个角的正弦值相同,则两个角的终边相同”.但这里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的,实际上教会了学生一种自己研究问题的方法.〖思考〗请大家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如何获得这组公式(公式二)的?因为与角α终边关于y 轴对称是角π-α,利用这种对称关系,得到它们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的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于是,我们就得到了角π-α与角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正弦值相等,余弦值互为相反数,进而,就得到我们研究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路线图:角间关系→对称关系→坐标关系→三角函数值间关系.【设计意图】阶段小结,让学生将对称作为研究三角函数问题的一种方法使用.将上述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得出“角间关系→对称关系→坐标关系→三角函数值间关系”的研究路线图.(三)自主探究 如何利用对称推导出π+ α,- 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刚才我们利用单位圆,得到了终边关于y 轴对称的角π-α与角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还可以研究什么呢?【问题3】两个角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你有什么结论?两个角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呢?角-α与角α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有:sin (-α) = -sin α,cos (-α) = cos α,(公式三)tan (-α) = -tan α.角π +α与角α终边关于原点O 对称,有:sin (π +α) = -sin α,cos (π +α) = -cos α,(公式四)tan (π +α) = tan α.上面的公式一到四都称为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设计意图】从两个角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的情况进行自然过渡,给学生留下了自主探究的空间,让他们再次经历公式的研究过程,从而得出公式三和四,并将问题2研究方法一般化.(四)简单应用例:求下列各三角函数值: (1) ; (2) 2cos 3π;(3) . 7sin()6-π31cos 6-π【设计意图】初步熟悉诱导公式的使用,让学生感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何合理地使用这几组公式.此外,引导学生注意同一个三角函数的求值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诱导公式,启发学生这些公式的内在关系和联系,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性.(五)回顾反思【问题4】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获得诱导公式的?研究的过程中,你有哪些体会?知识上,学会了四组诱导公式;思想方法层面:诱导公式体现了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化归思想;诱导公式所揭示的是终边具有某种对称关系的两个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了化归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具体可以表示如下:【设计意图】开放式小结,使得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体验和收获.这些问题的提出,侧重于诱导公式推导方法的回顾和反思,侧重于个体情感体验的分享和表达,从而区别于侧重公式规律的总结和记忆.(六)分层作业1.阅读课本,体会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推导过程中的思想方法;2.必做题:课本20页A组1, 6,21页B组 1;3.选做题:(1)你能由公式二、三、四中的任意两组公式推导到另外一组公式吗?(2)角α和角β的终边还有哪些特殊的位置关系,你能探究出它们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吗?【设计意图】分层作业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巩固知识,提升思维能力.阅读课本旨在引导学生教科书是学习的根本,阅读课本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回归课本的学习习惯.而出现选做题目,目的是提供多元化和挑战性选择,促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思考和自主探究几组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七)板书设计。
必修4教案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课时)
教学要求:掌握π+α、-α、π-α三组诱导公式,并能熟练运用进行化简与求值. 教学重点:应用诱导公式.教学难点:理解诱导公式推导.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写出2k π+α的诱导公式.2. 提问: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如何求?二、讲授新课:1. 教学诱导公式:① 讨论:利用诱导公式(一),将任意范围内的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到0~2π后,又将如何将0~2π间的角转化到0~2π呢? 方法:设0°≤α≤90°, (写成β的分段函数)则90°~180°间角,可写成180°-α;180°~270°间的角,可写成180°+α;270°~360°间的角,可写成360°-α.② 推导π+α的诱导公式:复习单位圆:以原点为圆心,单位长为半径的圆.思考: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x , y ),则sin α=?cos α=?讨论:α与π+α终边有何关系?设交单位圆于P (x , y )、P ’,则P ’坐标怎样?计算sin(π+α)、cos(π+α)、tan(π+α),并与sin α、cos α、tan α比较.提出诱导公式二.③ 仿上面的步骤推导-α、π-α的诱导公式.讨论:如何由π+α、-α的诱导公式得到π-α的诱导公式? 变角:π-α=π+(-α) 列表比较四组诱导公式,观察符号情况? 口诀: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符号”是把任意角α看成锐角时,2()k k Z πα±∈所在象限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2. 教学例题:① 出示例1:求值:sin225°、 cos 43π、sin(-3π)、cos (-76π)、tan (-200°) 分析角的特点→学生口答. 小结:运用诱导公式的格式;注意符号.② 出示例2:化简sin(180)cos(720)cos(180)sin(180)αααα︒+︒+--︒-︒- 师生共练→小结:公式运用③ 练习:已知cos(π+x )=0.5,求cos(2π-x )的值;思考:求cos(π-x )的值.④ 讨论:四组诱导公式的作用? (分别化哪个范围的角到哪个范围?)3. 小结:四组诱导公式的推导、记忆、运用.三、巩固练习:1. 求证:tan(2)sin(2)cos(6)cos()sin(5)παπαπααππα-----+=tan α2. 化简:sin 250cos790︒+︒(-1) 4. 作业:教材P31 2、3、4题.教学要求:掌握2πα、2π+α两组诱导公式,能熟练运用六组诱导公式进行求值、化简、证明.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诱导公式.教学难点:诱导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默写关于2k π+α、π+α、-α、π-α的四组诱导公式2. 推导2π-α的诱导公式.二、讲授新课:1. 教学诱导公式推导:① 讨论:2π-α的终边与α的终边有何关系? (关于直线y =x 对称) ② 讨论:2π-α的诱导公式怎样? ③ 讨论:如何由前面的诱导公式得到2π+α的诱导公式? 比较:两组诱导公式的记忆 ④ 讨论:如何利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转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转化思想)⑤ 比较:六组诱导公式的记忆. (六组诱导公式都可统一为“()2k k Z πα±∈”的形式,记忆的口诀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符号看象限是把α看成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2. 教学例题:① 出示例1:求下列各角的三个三角函数的值.56π、 43π、 74π、 1050°、 -514π (示范-514π的求值;其余学生试练,四人板演;订正;小结:诱导公式的运用) ② 出示例2:求证cos()sin(5)sin(4)sin(7)cot()παπαπαπααπ---+--=1 (学生分析公式运用→试练→订正→小结:公式运用. )③ 练习: 列表写出0~2π间所有特殊角的三个三角函数的值.3. 小结:诱导公式的记忆是重中之重;利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求锐角三角函数的值,这是学习诱导公式的主要目的;注意公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形使用公式.三、巩固练习:1. 化简:tan(150)cos(210)cos(420)cot(600)sin(1050)-︒-︒-︒-︒-︒ ) 2. 已知tan(π+α)=4, 则sin(π+α)cos(π-α)= .3. 化简:sin()sin()sin()cos()k k k k πααπαπαπ++-+- (k ∈Z )4. 求函数y =+. 5. 作业:教材P31 5、6、7题.。
高中数学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二)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4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二)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1、本节课教学内容“诱导公式(二)、(三)、(四)”是人教版数学4,第一章1、3节内容,是学生已学习过的三角函数定义、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及诱导公式(一)等知识的延续和拓展,又是推导诱导公式(五)的理论依据。
2、求三角函数值是三角函数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诱导公式是求三角函数值的基本方法。
诱导公式的重要作用是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转化为求0°~90°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
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体现了数学的数形结合和归纳转化思想方法,反映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思维形式。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诱导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2、教学难点:相关角边的几何对称关系及诱导公式结构特征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诱导公式.(2)理解和掌握公式的内涵及结构特征,会初步运用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的值,并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和证明.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诱导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归纳能力,领会数学的归纳转化思想方法.(2)通过诱导公式的推导、分析公式的结构特征,使学生体验和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推理思维方式.(3)通过基础训练题组和能力训练题组的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诱导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2)通过归纳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渗透从特殊到一般、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三、教学设想(一)、复习:诱导公式(一)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诱导公式(二)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诱导公式(三)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诱导公式(四)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高中数学必修4《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4《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教案Teaching plan of trigonometric function induction formula for se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ompulsory course 4高中数学必修4《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教案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式的求值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式的求值教学过程【知识点精讲】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公式及应用, 掌握公式的逆用和变形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类型一般可分为:(1)“给角求值”:给出非特殊角求式子的值。
仔细观察非特殊角的特点,找出和特殊角之间的关系,利用公式转化或消除非特殊角(2)“给值求值”:给出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求另外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
找出已知角与所求角之间的某种关系求解(3)“给值求角”:转化为给值求值,由所得函数值结合角的范围求出角。
(4)“给式求值”:给出一些较复杂的三角式的值,求其他式子的值。
将已知式或所求式进行化简,再求之三角函数式常用化简方法:切割化弦、高次化低次注意点:灵活角的变形和公式的变形重视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影响,对角的范围要讨论【例题选讲】课堂小结】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公式及应用, 掌握公式的逆用和变形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类型一般可分为:(1)“给角求值”:给出非特殊角求式子的值。
仔细观察非特殊角的特点,找出和特殊角之间的关系,利用公式转化或消除非特殊角(2)“给值求值”:给出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求另外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
教学目标:
1.知识基础目标:通过本小节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能正确运用这些公式求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以及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恒等式的证明。
2.能力训练目标:借助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能推导出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3.创新素质目标:能通过公式的运用,了解未知到已知、具体到一般的转化过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渗透事物之间等价转化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公式的发现,通过多媒体演示去探究发现公式;
教学难点:
发现圆的几何性质(特别是对称性)与三角函数性质的联系,特别是直角坐标系内关于直线对称的点的性质与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关系。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自主探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 2.三角函数值的定义:
3. 三角函数在各象限内符号;
4. 问题提出:目前我们只知道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如: 求值(学生口答):=3
sin π , =3
cos π , =3
tan
π。
并且知道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均为正值.如何求其他非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呢?
二、问题情境: 1. 问题1:求3
7cos
π
的值。
2. 学生思考
3. 师:解数学问题,如果感到一筹莫展的时候,往往是回到最原始的定义。
4. 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引导学生用定义解决
5. 问题1:请同学们观察,3
π
与73
π的终边有什么关系?相同;
问题2:他们的余弦值又有怎样的关系?相等;
问题3:这种余弦关系相等的结论能推广到任意角吗?能 问题4:用数学语言表述这个结论?
教师板书:终边相同的角的余弦值相等。
(边说边板书)
问题5: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这个结论? απαcos )2cos(=+k , )(Z k ∈ 问题6:“终边相同的角的余弦值相等”能推广到其他三角函数值吗?
学生思考、研究、回答
教师总结板书:改“余弦”为“同名三角函数”
证明:终边相同 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相同 坐标相同 三角函数值相等
教师板书:公式(一)。
απαsin )2sin(=+k , απαcos )2cos(=+k ,
)(Z k ∈
απαt a n )2t a n
(=+k 总结:研究问题的方法策略:由一般到特殊,猜想结论再证明。
例1:求4
9tan
π
(口答) 三、新知探究: 1. 求)3
sin(π
-的值。
2. 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定义法
3. 学生用定义解决;
4. 教师展示学生用定义研究成果。
5. 引导学生提出同样几个问题并让学生回答:
问题1: 3
π与3
π
-的终边有怎样的关系?关于x 轴对称;
问题2:它们的正弦值又有怎样的关系?互为相反数;
问题3:3
π
与3
π-的终边这种对称关系能推广到任意角α吗?可推广到α-与α
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
问题4:正弦值的关系能推广到其他任意角吗?推广的结论是
sin()sin αα-=-,
6. 问题5:终边关于x 轴对称的角的其他三角函数值有何关系?
7. 学生研究
师:为研究方便,我们一般会采用单位圆与终边的交点。
设单位圆与α终边
的交点为)sin ,(cos 1ααP ,则α-与单位圆的交点为))sin(),(cos(4αα--P 师:关于x 轴对称的点坐标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生: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ααc o s )c o s
(=- ααs i n )s i n
(-=- 师:正切值之间的关系又如何推出呢?
生1:定义法 生2:α
αααtan )
cos()
sin()tan(-=--=
-;
师:生2把待求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生2的方法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转化化归)要由学生回答出来。
8. 教师板书:公式(二)。
ααsin )sin(-=-,
α
αcos )cos(=-,
ααt a n )t a n
(=-. 9. 师:
数为奇函数。
10. 师:到目前为止,如果α是第一象限的角,特别是如果α是锐角,那么α-就
是第四象限角,这样,我们就会求第一和第四象限角的三角函数值,下面自然会出现一个问题——
生:如何求第二、第三象限角的三角函数值?
师:大家提出的问题很好!但如果α是锐角,第三、第四象限角可以用哪些对
称关系表示?
教师提示:从α-与α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可得到启示,α角终边关于y 轴对称
得到角απ-的终边;α角终边关于原点对称得到角πα+的终边。
例2:求)4
cos(π
-的值。
(口答)
四、合作探究:
【活动一】:请同学们研究α与απ-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①α与απ-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
②在单位圆中,OP 为角α的终边,则OP ’为角απ-的终边.点由P ’与P 关于y 轴
对称,则))sin(
),(cos('απαπ--P 。
③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
④故ααπcos )cos(-=-
))sin(),α-
)α
板书公式三: ααπs i n )s i n
(=-, ααπcos )cos(-=-,
ααπt a n )t a n
(-=-. 【活动二】:请同学们研究α与απ+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①α与απ+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
②在单位圆中,OP 为角α的终边,则OP ’为角απ+的终边.点)sin ,(cos ααP ,由P ’与P 关于原点对称,则))sin(),(cos('απαπ++P 。
③关于y
公式四: ααπs i n )s i n
(-=+, ααπcos )cos(-=+,
ααπt a n )t a n
(=+. (终边间的关系画在一个图上)
思考:公式四可以由公式二、三推导得到吗?(以正弦值为例)
αααπαπsin )sin())(sin()sin(-=-=--=+
教师总结:由此可知,公式二、三、四之间是可以互相推导的,再次体现了转化化归的思想。
提问:例3、︒135cos 和例4、3
4tan
π
的值(学生口答完成) 总结:由前面的四道例题我们可以发现什么解题规律?
求三角函数值时,找出与所求角所对应的锐角,用锐角来表示所求角,再利用诱导公式求解。
五、知识应用
))
)
),(cos(2απ-P ),(cos(3απ+P
1.例4、请同学们观察角度之间的关系,运用公式完成下列表格:(口答)
2. 问题1:请同学们观察表格的每一行,看看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绝对值相
等,符号不相同。
问题2:符号由什么确定?由角的终边所在象限确定
问题3:若我们将诱导公式中角α视为锐角,我们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函数名
不变,符号看象限。
4.教师板书口诀:α作锐角,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5.例5、求值:)3
16
sin()1(π- 6. 分析:如何将316π-
用3
π
表示,板演过程并得出解此类题的一般方法。
2
3
3sin )3sin(34sin )344sin(316sin )316sin()1(==+-=-=+-=-=-
ππππππππ
7.
负角 正角 大角 小角 最终变锐角(两个同时板书) 8.问题:为什么把这个公式称为诱导公式?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一直
诱导到变为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
六、课堂反馈练习 求值:︒225cos )1( 3
11tan )2(π
七、课堂小结 1.如何来记忆公式?
2.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步骤?
3.在我们探究公式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策略和方法?
(数形结合,由特殊到一般,化未知为已知,这些思想方法也是我们研究科学问题的常用方法)
八、分层作业
P20 习题1、2、3 思考题:已知3
1
)75cos(=
+αo ,其中α为第三象限角 求)105cos()105cos(0o -+-αα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