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圆的条件教案

合集下载

苏科9上教案 5.4确定圆的条件

苏科9上教案  5.4确定圆的条件

5.4确定圆的条件[ 教案]备课时间: 主备人: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点确定一个圆”的定理及掌握它的作图方法。

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圆的内接三角形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作图的准确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言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只许物主义观念。

学习重点: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圆的内接三角形的概念。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动手作图的准确操作的能力。

二、知识准备问题情景引入1、确定一个圆需要几个要素?2、经过平面内一点可以作几条直线?过两点呢?三点呢?(3、在平面内过一点可以作几个圆?经过两点呢?三点呢?4、已知一个破损的轮胎,要求在原轮胎的基础上补一个完整的轮胎。

三、学习内容:问题1:经过一点A是否可以作圆?如果能作,可以作几个?(作出图形)组讨论、师参与交流讨论因为这两点A、B在要作的圆上,所以它们到这个圆的圆心的距离要相等,并且都等于这个圆的半径,因此要作过这两点的圆就是要找到这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作为圆心,而这样的点应在这两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而半径即为这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点A或点B的距离。

)问题2:经过两个点A、B是否可以作圆?如果能作,可以作几个?(据分析作出图形)问题3:经过三点,是否可以作圆,如果能作,可以作几个?如: 已知:,求作:⊙O,使它经过A、B、C三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要作一个圆的关键是要干什么?怎样确定圆心和半径?作作看。

问题4:经过三点一定就能够作圆吗?若能作出,若不能,说明理由.总结自己发现的结论;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圆与的顶点的关系,得出:经过三角形各项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这个三角形叫做这个圆的内接三角形。

练习1:按图填空:(1)是⊙O的_________三角形;(2)⊙O是的_________圆,练习2:判断题:(1)经过三点一定可以作圆;()(2)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并且只有一个外接圆;()(3)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内接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4)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5)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项点距离相等.()练习3: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A)内部(B)一边上(C)外部(D)可能在内部也可能在外部四、知识梳理1.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2.(l)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2)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3)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3.五、达标检测1、一个三角形能画个外接圆,一个圆中有个内接三角形。

确定圆的条件(教学设计)

确定圆的条件(教学设计)

4.2确定圆的条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②掌握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作圆的方法;③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等概念,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探索过程,体会归纳、类比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品质,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数学地思考。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Array问题1:小明不慎把家里的圆形玻璃打碎了,其中四块碎片如图所示,为配到与原来大小一样的圆形玻璃,小明带到商店去的一块玻璃碎片应该是哪一块?问题2:玻璃店里的师傅,要划出一块与原来大小一样的圆形玻璃,他只要知道圆的什么就可以了?为什么?问题3:如果店里师傅仅仅知道圆的半径,他可以画出多少个这样的圆?为什么?(二)操作探究归纳结论活动一:过定点A是否可以作圆?如果能作?可以作几个?活动二:过两个定点A、B是否可以作圆?如果能作,可以作几个?活动三:过三点,是否可以作圆,如果能,可以作几个?(分两种情况讨论)归纳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例题示范已知:△ABC,求作⊙O,使它经过A、B、C三点。

(四)知识拓展经过4个(或4个以上的)点是不是一定能作圆?(五)合作交流形成概念: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圆的内接三角形。

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外心与三角形的位置关系。

(六)学以致用 发展能力1.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8,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等于 .2.①破镜重圆:利用所学知识,帮助玻璃店里的师傅找出残缺圆片所在的圆心,并把这个圆画完整.②实际操作:小明发现,店里师傅先在圆弧上顺次取三点A 、B 、C.(如图),使AB=BC.并测量得:AB=BC=5dm,AC=8dm,然后师傅计算了下,就很快划出与原来一样大小的圆形玻璃,你知道他计算的是什么?(七)回顾反思 交流收获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八)达标检测1.判断题:(1)三点确定一个圆 ( )(2)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并且只有一个外接圆 ( )(3)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内接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 )(4)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 ( )(5)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距离相等 ( )2.已知点O 是△ABC 的外心,∠A=500,则∠BOC 的度数是 ( )A.500B. 1000C.1150D. 650(九)作业习题4.2A组 1、2题A B C。

3.1.2 确定圆的条件(教案)

3.1.2 确定圆的条件(教案)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1.2确定圆的条件教学设计课题确定圆的条件单元 3 学科数学年级九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能力目标经历不在同一直线上得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进一步体会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知识目标了解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得三个点确定一个圆,掌握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作圆的方法,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等概念。

重点掌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这个结论,并能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作圆的方法。

理解三角形外心的性质难点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作圆的方法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法多媒体,问题引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问题:你有什么方法使得“破镜重圆”呢?学生:积极思考带着问题参与新课. 通过看似意外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增加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便于学生以高昂情绪参与本课的探索过程讲授新课类比确定直线的条件: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1.学生动手画过一点的直线,可以画无数条这样的直线。

“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经过两点只能作一条直线.想一想经过一点可以作几个圆?经过两点,三点,…,呢?探索经过两个已知点A、B能确定一个圆吗?经过两个已知点A、B能作无数个圆问题:经过两个已知点A、B所作的圆的圆心在怎2.学生动手画过一点的直线:学生动手画过一点的圆,并小组讨论交流。

得出结论:经过一个已知点能作无数个圆。

(圆心、半径均不确定)学生动手画过两个点的圆,并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经过两个已知点能作无数个圆。

(圆心在两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半径不确定)动的起点”通过复习确定直线的方法,启发学生用类比的方法探索确定圆的条件。

让学生动手实践,充分交流,通过探究、讨论、交流得到过一个已知点可以作无数多个圆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

《确定圆的条件》 (第2课时) 教案 探究版

《确定圆的条件》 (第2课时) 教案 探究版

《确定圆的条件》(第2课时)教案探究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圆内接多边形和多边形外接圆的概念,明确不是所有多边形都有外接圆.2.能证明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并能应用这个性质解决简单的计算和证明等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圆的一般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2.通过定理的证明过程,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定理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常常需要添加辅助线,以此构建定理所需的基本图形,运用相关图形的性质得到问题的解决.情感、态度1.体会几何定理学习的特点,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数学品质,引导学生欣赏几何图形的变化美和逻辑美,进一步体会几何定理的发现和论证的乐趣,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让学生体验到用运动的观点来研究图形的思想方法,同时,借助计算机技术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让学生充分感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带来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的运用.难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的灵活应用及如何添加辅助线.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复习,回答;教师订正.答: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确定圆的条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及三角形的外接圆的概念、三角形的外心的概念、圆的内接三角形的概念.这节课我们将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探究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首先我们来学习圆内接四边形的概念.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的方式简单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引出本节课所学内容. (二)探究新知如图,四边形ABCD 的四个顶点都在⊙O 上,我们说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O 是四边形ABCD 的外接圆.一般地,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圆上,那么这个多边形叫做圆内接多边形,这个圆叫做多边形的外接圆.师生活动:教师给出圆内接四边形的概念及圆内接多边形的概念.议一议 (1)如图,在⊙O 的内接四边形ABCD 中,∠A 与∠C ,∠B 与∠D 分别是它的两组对角.∠A 所对的弧是哪条弧?∠C 所对的弧是哪条弧?(2)∠A 与∠C 所对的两条弧的度数之和是多少?由此你发现∠A 与∠C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B 与∠D 呢?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分析,引导. 答:(1)∠A 所对的弧是︵BCD ,∠C 所对的弧是︵BAD .(2)∠A 与∠C 所对的两条弧的度数之和是360°,由此可得∠A +∠C =180°.同理可得∠B +∠D =180°.结论: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想一想 如图,延长BC 到点E ,得∠DCE .∠DCE 是四边形ABCD 的一个外角,∠A 称为∠DCE 的内对角.∠DCE 与∠A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最后教师总结.答:∠DCE=∠A;理由:∵∠A+∠BCD=180°(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BCD+∠DCE=180°,∴∠DCE=∠A(同角的补角相等).结论:圆内接四边形的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探究、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三)典例精析例如图,△ABC的外角∠BAM的平分线与它的外接圆相交于点E,连接BE,CE.试判断BE与CE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师生活动:教师出示例题并分析、引导,学生尝试完成,最后教师给出规范的解题过程.解:BE=CE.理由如下:如上图,∵∠EAM是圆内接四边形AEBC的外角,∴∠EAM=∠EBC.∵∠ECB=∠EAB,∠EAM=∠EAB,∴∠ECB=∠EBC.∴EB=EC.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四)课堂练习如图,在⊙O 中,∠BOD =80°,求∠BAD 和∠BCD 的度数.师生活动:教师先找几名学生板演,然后讲解出现的问题. 参考答案解:∵∠BOD =80°,∴∠BAD =12∠BOD =40°(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BCD =180°-∠BAD =180°-40°=140°.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1.圆内接多边形及相关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圆上,那么这个多边形叫做圆内接多边形,这个圆叫做多边形的外接圆.2.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1)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2)圆内接四边形的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六)布置作业1.如图,AB 为半圆的直径,点C ,D 在半圆上,且AD =CD ,∠B =50°,求∠A ,∠C 的度数.ODCBA2.如图,分别延长圆内接四边形ABCD 的两组对边,延长线相交于点E ,F ,若∠E =40°,∠F =60°,求∠A 的度数.参考答案1.∠A =65°,∠C =115°.2.∠A =40°. 四、课堂检测设计1.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若∠C =36°,则∠A 的度数为( ).A .36°B .56°C .72°D .144°2.如图,四边形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AB 是圆的直径,若∠BAC =20°,则∠ADC 等于( ).DCBAA .110°B .100°C .120°D .90°3.如图,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 中,∠C =110°,则∠BOD 的度数为( ).A .140°B .70°C .80°D .60°4.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圆O ,若∠BOD =130°,则∠DCE =________.5.如图所示,已知AB 是半圆O 的直径,∠BAC =32°,点D 是︵AC 的中点,则∠DAC 的度数是____________.6.已知:如图,∠EAD 是圆内接四边形ABCD 的一个外角,并且BD =DC . 求证:AD 平分∠EAC .参考答案1.D.2.A.3.A.4.65°.5.29°.6.证明:∵∠EAD是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一个外角,∴∠EAD=∠DCB.∵BD=DC,∴∠DBC=∠DCB.又∵∠DBC=∠DAC,∴∠EAD=∠DAC,即AD平分∠EAC.。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5《确定圆的条件》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5《确定圆的条件》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5《确定圆的条件》教案一. 教材分析《确定圆的条件》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确定一个圆的条件,包括圆心坐标和半径,以及如何根据这些条件来确定一个圆。

同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圆的方程的意义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坐标系和方程的基础知识,对几何图形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圆的方程的理解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确定一个圆的条件,包括圆心坐标和半径。

2.让学生理解圆的方程的意义和应用。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方程的意义的理解和应用。

2.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圆的方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圆的方程的意义和应用,然后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

2.准备课件和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一个圆。

例如,给出一个圆的三个点,让学生思考如何确定这个圆。

2.呈现(15分钟)通过课件或者板书,呈现圆的方程。

解释圆的方程的意义,包括圆心坐标和半径。

让学生理解圆的方程是如何表示一个圆的。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巩固对圆的方程的理解。

可以给出一些具体的圆的方程,让学生求解圆心坐标和半径,或者给出圆心坐标和半径,让学生写出对应的圆的方程。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圆的方程来解决问题。

例如,给出一个圆的方程,让学生求解圆与直线的交点,或者求解圆的面积。

5.拓展(10分钟)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些拓展问题,例如,如何确定一个圆的位置和大小,如何求解两个圆的交点等。

6.小结(5分钟)通过小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圆的方程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里完成。

8.板书(5分钟)在黑板上写出圆的方程,以及解题的关键步骤。

3.5确定圆的条件(教案)

3.5确定圆的条件(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确定圆的条件的理解存在一些困难。在导入新课环节,当我问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确定圆的情况时,大部分同学能够联想到一些实际例子,但只有少数同学能够准确描述如何确定圆心和半径。这让我意识到,我们需要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通过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确定圆的条件。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还是有效的。然而,我也注意到,对于圆的方程推导这个难点,部分同学仍然感到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逐步引导,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学习确定圆的条件,使学生能够直观想象出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提高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2.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方法,从圆的定义出发,推导出确定圆的条件,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
3.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解决实际例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确定圆的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难点解释:学生需要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信息,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举例:提供实际问题背景,指导学生如何提取关键信息,建立数学关系式。
(3)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难点解释:在推导圆的方程过程中,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推理,理解每一步的推导依据。

九年级数学上册《确定圆的条件》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上册《确定圆的条件》教案、教学设计
2.选做题(拓展提高):
(1)已知圆心坐标为(3,-4),半径为5cm,求圆的方程。
(2)已知圆上三个点A(1,2)、B(3,-2)、C(-1,6),求圆的方程。
3.思考题:
(1)为什么确定圆需要三个条件?两个条件或四个条件可以吗?
(2)在实际生活中,你能举出圆的三个确定条件的应用实例吗?
4.小组合作任务:
4.小组合作任务要求组内成员积极参与,共同完成任务,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如何通过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2)如何通过两个点和一条直线确定一个圆?
(3)如何通过一个点和一条直线确定一个圆?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500字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知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思考,发现确定圆的条件,并学会推导圆的方程。
(3)例题讲解:精选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强调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4)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1.教师通过几何画板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发现确定圆的三个条件:圆心、半径、直径。
2.教师详细讲解圆心、半径、直径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半径是直径的一半,圆心在圆上等。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计算、推理等方法,推导出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4.教师强调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明白方程与图形之间的联系。
(一)导入新课,500字

2.3 确定圆的条件 说课稿-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2.3 确定圆的条件 说课稿-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2.3 确定圆的条件说课稿-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 教学目标1.理解圆是什么,圆的定义;2.掌握确定圆的条件及其运用;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重难点1.理解圆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掌握确定圆的条件及其运用。

三. 教学过程3.1 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一个圆形物体(如橘子、篮球等),引导学生回忆圆的形状和特征;2.引发学生对圆的定义的思考,鼓励学生尝试描述圆的特点。

3.2 引入(10分钟)1.给出圆的定义:平面上的所有点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都相等;2.通过示意图和实际测量,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概念;3.给出判定一个图形是否为圆的条件:图形的所有点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都相等。

3.3 理论学习(20分钟)1.给出示意图,讲解圆心、半径、直径、弦、弧的定义和特点;2.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讲解判定圆的条件:图形的所有点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都相等;3.给出判定圆的条件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4.引导学生根据判定圆的条件,判断给定图形是否为圆。

3.4 拓展运用(25分钟)1.给出一些扩展问题,要求学生应用判定圆的条件求解;2.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如找出一个园区的最佳位置,要求学生运用判定圆的条件进行分析和决策。

3.5 小结(5分钟)1.总结圆的定义和判定条件;2.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四. 教学方法1.示范法:通过示意图和实际测量展示圆的概念和性质;2.探究法:引发学生思考圆的定义和判定条件,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实践法: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求解。

五. 教学资源1.圆形物体示意图;2.圆的定义和判定条件的示意图。

六. 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设置多个针对圆的判断题和应用题,检查学生对圆的定义和判定条件的掌握情况;2.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七. 参考文献1.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3.5《确定圆的条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3.5《确定圆的条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3.5《确定圆的条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确定圆的条件》是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确定一个圆的三个关键条件:圆心、半径和圆的方程。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圆的性质,会用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表示圆,并能够解决一些与圆有关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对图形的性质和方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概念和性质,他们可能还不是很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圆的性质,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加深对圆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确定一个圆的三个关键条件,理解圆的性质,会用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表示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确定一个圆的三个关键条件,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2.难点:理解圆的性质,会用圆的方程表示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圆的概念,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圆的性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圆的性质和方程。

3.归纳总结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圆的性质,并用方程表示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圆的性质和方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圆有关的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板书设计:设计板书,突出圆的性质和方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圆有关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圆的性质。

提出问题:“你能说出确定一个圆的几个关键条件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圆的性质和方程。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圆的性质,并用方程表示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与圆有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青岛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2确定圆的条件

【青岛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2确定圆的条件

3.2 确立圆的条件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1.认识不在同向来线上的三个点确立一个圆,以及过不在同向来线上的三个点作圆的方法;2.认识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等观点.【过程与方法】1.经历不在同向来线上的三个点确立一个圆的研究过程,培育学生的研究能力.2.经过研究不在同向来线上的三个点确立一个圆的问题,进一步领会解决数学识题的策略.【感情态度价值观】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确立圆的条件.【教课难点】学会利用反证法证明.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课过程第一环节:引入新课确立直线的条件:(1)经过一点、两点、三点你可否画出一条直线吗?若能,能够画出几条直线?(2)经过以上问题的回答,你有什么领会?(3)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的中垂线?第二环节:讲解新课研究一:①作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为何有这样多个圆?作图并从从图中能够察看到:圆能够有无数个,并且无规律②作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B,你是怎样做的?依照是什么?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其圆心散布有什么特色?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为何?步骤 1:连结两点,画出中垂线步骤 2:以随意一点为圆心,都能够画出一个圆经过两点结论:过已知点A,B 作圆,能够作无数个圆.③作圆,使它经过不在同向来线的已知点 A、 B、 C,你是怎样做到的.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为何?思路点拨:1.可否转变为 2 的状况:经过两点A,B 的圆的圆心在线段AB的垂直均分线上.2.经过两点B, C的圆的圆心在线段BC的垂直均分线上.3.经过三点A, B,C的圆的圆心应当这两条垂直均分线的交点O的地点.作图步骤:步骤 1:连结AB、BC步骤 2:分别做线段AB、 BC的垂直均分线DE和 FG, DE与 FG订交于点 O步骤 3:以O为圆心,以OB为半径做圆,圆O就是所要求的圆结论: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立一个圆.由此可知:1.三角形的三个极点确立一个圆,这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内接三角形.2.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均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研究二:师:经过预习我们知道反证法,什么叫做反证法?生: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进而证明原命题建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 师:本节将进一步研究反证法证题的方法,反证法证题的步骤是什么?生:共分三步:(1)假定数题的结论不建立,即假定结论的反面建立;(2)从假定出发,经过推理,得出矛盾;(3)由矛盾判断假定不正确,进而必定数题的结论正确.师: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命题的基本方法. 在证明一个数学命题时,假如运用直接证明法比较困难或难以证明时,可运用反证法进行证明.思虑:在△ ABC中, AB=c, BC=a, AC=b,假如∠ C=90°, a、 b、 c三边有何关系?为何?分析:由∠ C=90°可知是直角三角形,依据勾股定理可知a2+b2= c2.问题:a2+b2≠ c2成若将上边的条件改为“在△ABC中, AB=c, BC=a, AC=b,∠ C≠90°”,请问结论立吗?请说明原因.剖析:假定 a2+b2= c2,由勾股定理可知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这与已知条件∠C≠90°2 2 2这类证明方法与前方的证明方法不一样,它是第一假定结论的反面建立,而后经过正确的;逻辑推理得出与已知、定理、公义矛盾的结论,进而获得原结论的正确. 像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第三环节:例题分析例 1、证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例 2、证明:平行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第四环节:习题稳固(1)分别作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并说明它们外心的地点状况.(2)判断题:①经过三点必定能够作圆.()②随意一个三角形有且只有一个外接圆.()③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④三角形外心到三角形三个极点的距离相等.()(3)两直角边分别为15 和 20 的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为()A. 12. 5B.25C. 20D.10(4).三角形外心拥有的性质是()A.到三个极点距离相等B.到三边距离相等C.外心必在三角形外第五环节:讲堂小结1.确立圆的条件:不在同向来线上的三点;圆心、半径2.外心的地点:(1)锐角三角形外心在三角形的内部(2)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斜边上(3)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3.反证法。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确定圆的条件》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确定圆的条件》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确定圆的条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确定圆的条件》的内容主要包括圆的定义、确定圆的条件、圆的半径和直径等。

本章内容是中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对圆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圆,理解圆的确定条件,并通过实例展示圆的半径和直径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圆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和深化。

此外,学生对于圆的计算方法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练习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定义,明确确定圆的条件,学会计算圆的半径和直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定义,确定圆的条件,圆的半径和直径的计算方法。

2.难点:对圆的概念的理解,圆的半径和直径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究圆的定义和性质。

2.操作法: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计算方法。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包括图片、实例等。

2.准备圆规、直尺等绘图工具,以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准备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巩固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的实例,如硬币、地球等,引导学生思考圆的特点,引出圆的定义。

2.呈现(10分钟)讲解圆的定义,明确圆的三个要素:圆心、半径、直径。

通过图示和实例,讲解确定圆的条件,即给定圆心和半径或直径,就能确定一个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配备圆规、直尺等绘图工具,根据给定的圆心和半径或直径,尝试绘制圆。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 确定圆的条件》教学设计2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 确定圆的条件》教学设计2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 确定圆的条件》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确定圆的条件”是学生在学习了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圆的周长、面积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圆的相关性质和判定方法。

这一节内容主要包括圆的直径、半径的性质,以及确定一个圆的条件。

本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有知识的拓展,也有方法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前面的数学知识后,对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还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圆的直径、半径的性质,了解确定一个圆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直径、半径的性质。

2.确定一个圆的条件。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圆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圆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准备一些实际的圆的例子,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复习前面的知识,如圆的定义、性质等,引导学生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圆的直径、半径的性质,以及确定一个圆的条件。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实际的圆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圆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的圆的例子,根据圆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确定该圆的条件。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关于圆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问题,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教师点评并指导。

确定圆的条件教案

确定圆的条件教案

确定圆的条件教案确定圆的条件教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确定圆的条件,即探索经过一个点、两个点、三个点分别能否作出圆、能作出几个圆的问题,归纳总结出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作圆的问题,得出重要结论“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可以使学生体会在这一过程中所体现的归纳思想.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自己去探索,与作直线类比,引出确定圆的条件问题,由易到难让学生经历作圆的过程,从中探索确定圆的条件.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再加上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便可轻松愉悦地完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了解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以及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作圆的方法,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等概念.(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2.通过探索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问题,进一步体会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2.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学重点1.经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探索过程,并能掌握这个结论.2.掌握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作圆的方法.3.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等概念.教学难点经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探索过程,并能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作圆.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索交流法.教具准备投影片三张第一张:(记作§ 3.4 A)第二张:(记作§ 3.4 B)第三张:(记作§ 3.4 C)教学过程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知道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作一条直线,那么,经过一点能作几个圆?经过两点、三点……呢?本节课我们将进行有关探索.Ⅱ.新课讲解1.回忆及思考投影片(§ 3.4 A)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作法.2.作圆的关键是什么?[生]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作法:如右图,分别以A、B为圆心,以大于 AB长为半径画弧,在AB的两侧找出两交点C、D,作直线CD,则直线CD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直线CD上的任一点到A与B的距离相等.[师]我们知道圆的定义是: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定点即为圆心,定长即为半径,根据定义大家觉得作圆的关键是什么?[生]由定义可知,作圆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圆心和半径的问题.因此作圆的关键是确定圆心和半径的大小.确定了圆心和半径,圆就随之确定.2.做一做(投影片§3.4 B)(1)作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2)作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B。

确定圆的条件教学设计

确定圆的条件教学设计

确定圆的条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圆的定义,能正确区分圆和其他图形,学习圆的常见术语及相关性质,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鼓励学生合作探讨,提升学生对几何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兴趣和热爱,了解几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1.圆的定义与特点;2.圆的术语解释与例题讲解;3.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4.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5.圆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初步理解圆的定义与特点;2.掌握圆的相关术语及其应用;3.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圆规、直尺等绘图工具;3.与圆相关的实物图片或教具。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出示一张圆的图片,请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图形。

2.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有没有什么与其他图形不同之处?Step 2:引入圆的定义与特点(15分钟)1.解释圆的定义:圆是由平面上任意一点到另一点的距离恒定的点的集合。

将其与其他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进行比较。

2.解释圆的特点:a.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b.圆内任意两点与圆心的距离相等;c.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称为半径;d.圆上任意两点与圆心的连线称为直径,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

Step 3:引入圆的术语解释与例题讲解(20分钟)1.出示圆的术语图示,包括圆心、半径、直径、弦、弧、切线等,解释每个概念的定义和特点。

2.讲解并解析几个关于圆的例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问和回答。

Step 4: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20分钟)1.解释周长的定义:圆的周长是指圆的边界上的长度。

2.讲解圆的周长计算方法:C=2πr(π取约等于3.14),其中C表示周长,r表示半径。

3.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进行练习和巩固,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初中数学《确定圆的条件》教案

初中数学《确定圆的条件》教案

初中数学《确定圆的条件》教案4.2确定圆的条件教学过程一、类比联想,提出问题1.提问:确定一条直线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我们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那么,对于圆来讲,是否也存在由几点确定一个圆的问题呢?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进一步讨论:(1)经过一个点A,是否可以作圆?如果能作,可以作几个?学生讨论回答后,请一名学生上黑板作图(如图),并得出:经过一个点A作圆很容易,只要以点A外的任意一点为圆心,以这一点与点A的距离为半径就可以作出,这样的圆有无数多个(2)经过两个点A,B如何作圆呢?能作几个?同样,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再让一名学生上黑板作图,并得出:经过两个点A,B作圆,只要以与点A,B距离相等的点为圆心,即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为圆心,以这一点与点A或点B的距离为半径就可以作出,这样的圆也有无数多个.(如图)(以上两点由于有前边两节课的知识作铺垫,学生比较容易作出.)二、动手实践,发现新知下面来研究,经过三个已知点作圆又会怎么样呢?仍然让学生讨论,自己动手作图,这时,学生会发现: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因此三个点就有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两种情况.1.作圆,使它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已知点.例1 已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已知点A,B,C(如图) 求作:⊙O,使它经过点A,B,C.分析:作圆的关键是确定圆心和半径.由于所作圆要经过已知点,所以如果圆心的位置确定了,那么圆的半径也就随之确定.因此,这个问题就转化为找圆心的问题.[来源:中.考.资.源.网]因为所求的圆要经过A,B,C三点,所以圆心到这三点的距离相等.因此,这个点既要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又要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显然这两条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且到这三点的距离相等.可见圆心、半径都确定了,圆便可以作出.教师在黑板上作圆,学生口述,教师写作法,学生随教师一起作图.证明:因为⊙O的半径为OA,所以点A在⊙O上,即⊙O经过点A,又因为点O在AB的垂直平分线DE上所以OB=OA则⊙O经过点B.同理可证⊙O经过点C.所以⊙O是所求的圆.结合以上作法和证明,请同学回答:师: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的圆是否存在?生:存在.师:是否还有其他符合条件的圆呢?生:没有.师:根据是什么?生: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这说明所作的圆心是唯一的,从而半径也是唯一的,则所作圆是唯一的.在黑板上写出:定理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2.过同一直线上的三点能不能做圆呢?我们不妨试试看.教师和学生一起用圆规和直尺按照上面的作法作圆,看能否作出圆来,再看不按上面的作法是否有办法作圆.实践的结果是不能作圆.实际上,假定过A,B,C三点可以作圆,不妨设这个圆心为O.由点的轨迹可知,点O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上,并且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l上,即点O为l与l的交点,这与“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相矛盾.(如图所示).所以,过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圆.3.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由于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由定理可知,经过三角形三个顶点可以作且只能作一个圆.接下来介绍有关概念:(1)三角形的外接圆和圆的内接三角形:经过一个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圆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内接三角形.(2)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心.由上面作图方法还可以看出: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交点.三、应用举例,巩固新知[来源:中.考.资.源.网]练习1 判断题(投影打出)(1)经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圆. ( )(2)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并且只有一个外接圆. ( )(3)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内接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 ( )(4)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 )(经过练习,巩固前边所学的知识)练习2 工人师傅要铸造一个和残轮片(图5)同样大小的圆轮,需要知道它的半径,你能用本课所学知识,帮助工人师傅解决这一问题吗?写出具体作法.[来源:ZXXK]分析:要想知道圆轮的半径,只要作出圆轮残片所在圆的圆心,而从本节所学定理可知,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可确定一个圆,于是可在残片的圆弧上任取三点,作过此三点的圆,即可确定残片的圆心和半径.(此题实际上是一个作图题,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演) 四、师生共同小结1.先由教师提出问题:(1)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具体内容?(2)用什么方法解决过已知点作圆的问题?(3)学习本节知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小结:(1)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的问题.(2)我们在分析过已知点作圆的问题时,紧紧抓住对圆心和半径的探讨.已知圆心和半径就可作一个圆,这是从圆的定义引出的基本思想,因此作圆的问题,是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找圆心和半径的问题.由于作圆要经过已知点,如果圆心的位置确定了,圆的半径也就随之确定.因此作圆的问题就又变成了找圆心的问题.(3)学习本节定理,必须注意强调三个点的位置关系,只有当三个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时,才能确定一个圆,笼统地说“三点确定一个圆”是不确切的.关于“内接”与“外接”这两个术语,学生常常混淆不清,应指出,“内”与“外”是相对的概念,以一个图形为准,说明另一个图形是在它的里面或外面,这样内外关系即可自明.五、作业。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3.5《确定圆的条件》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3.5《确定圆的条件》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3.5《确定圆的条件》教案一. 教材分析《确定圆的条件》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确定圆的三个重要条件:圆心、半径和圆的方程。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定义,理解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以及如何用圆的方程来表示圆。

这一节的内容是九年级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也是高考的考点之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对图形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不够深入,因此,在学习这一节时,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圆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圆的定义,理解圆心、半径在确定圆的重要性。

2.让学生掌握圆的方程表示方法,能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定义和性质2.圆的方程表示方法3.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性质。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圆的性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圆的性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圆的模型或图片3.圆的方程示例题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圆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圆?圆有哪些性质?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介绍圆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理解圆心、半径在确定圆的重要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示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圆的方程,并解释其含义。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反馈。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的性质来解决。

例如:一个圆的半径为5cm,求其面积、周长等。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圆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圆的性质的理解。

《确定圆的条件》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北师版

《确定圆的条件》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北师版

确定圆的条件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以及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作圆的方法;2.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等概念.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确定圆的条件.难点:确定圆的条件三、教学过程(一)思考回答:1、确定一个圆需要几个要素?2、经过平面内一点可以作几条直线?过两点呢?三点呢?3、在平面内过一点可以作几个圆?经过两点呢?三点呢?四点呢?(二)学习探究问题1:经过一点A是否可以作圆?如果能作,可以作几个?(作出图形) 。

A问题2:经过两个点A、B是否可以作圆?如果能作,可以作几个?(先分析,再作出图形)A 。

.B问题3: 经过三点,是否可以作圆,如果能作,可以作几个?如: 已知:,求作:⊙O,使它经过A、B、C三点(提示:要作一个圆的关键是要干什么?怎样确定圆心和半径?)A 。

B。

C作法问题4:经过任意三点一定就能够作圆吗?说明理由.总结自己发现的结论; (三)知识梳理1. 三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圆。

2. 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叫做这个圆的内接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叫做3. 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交点;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的距离相等.(四)巩固训练练习1:判断题:(1)经过三点一定可以作圆;()(2)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并且只有一个外接圆;()(3)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内接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4)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5)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距离相等.()练习2:任画一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画出它们的外接圆,观察它们的外心有什么不同?结论: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4、已知一个破损的轮胎,要求在原轮胎的基础上补一个完整的轮胎。

(五)课下作业1.经过一点可以作个圆;经过两点可以作个圆,这些圆的圆心在这两点上;经过的三点可以作个圆,并且只能作个圆。

2.3确定圆的条件(教案)

2.3确定圆的条件(教案)

确定圆的条件(教案)主备人:杨树艳审核人:赵建龙班级 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学习目标】1.经历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的探索过程;2 •能够利用尺规,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画出一个圆;3.了解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圆的内接三角形的概念,会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作圆;4.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探索的精神,渗透类比化归的思想.【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难点:通过类比,经历确定圆的条件的探索过程,说明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圆. 【教学过程】-、情境创设考古学家在长沙马王堆汉墓挖掘时,发现一圆形瓷器碎片,你能帮助考古学家画出这个碎片所在的整圆,以便于进行深入的研究吗?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边的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确定圆的条件”的思考.二、新知探究:活动一:确定圆的条件问题:1、经过一点A是否可以作圆?如果能作,可以作几个?(作出图形)2、经过两个点A、B是否可以作圆?如果能作,可以作几个?(据分析作出图形)你有什么发现?3、经过三点A、B、C是否可以作圆,如果能作,可以作几个?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4、经过三点一定就能够作圆吗?若能作出,若不能,说明理由.总结自己发现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明白确定一个圆,需要知道圆心和半径,已知圆上的一个点,就是需要确定圆心的位置.活动二:相关概念经过三角形各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经过三角形三个顶点可以作一个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这个三角形叫做这个圆的内接三角形活动三:用尺规作三角形的外接圆1.已知锐角△ ABC用直尺和圆规作三角形ABC的外接圆.2.想一想:(1)三角形有多少个外接圆?(2)三角形的外心如何确定?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有何关系?圆有几个内接三角形?3.三角形的外接圆有什么性质?三、巩固新知【知识应用】如何解决“圆形瓷器碎片重圆”的问题?1、判断题:(1)经过三点一定可以作圆;()(2)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并且只有一个外接圆;()(3)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内接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4)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5)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距离相等. ()2、在Rt△ ABC中,AB=6 , BC=8,则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的直径是()1、某市要建一个圆形公园,要求公园刚好把动物园A,植物园B和人工湖C包括在内,又要使这个圆形的面积最小,请你给出这个公园的施工图. (A、B、C不在同一直线上)植物园动物园*人工湖2、(1)已知△ ABC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4,求它的外接圆的半径;(2)已知等腰厶ABC内接于半径为10cm的O O,若底边BC=16cm,求厶ABC的面积.。

确定圆的条件教案

确定圆的条件教案

确定圆的条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圆的定义及基本属性;(2)掌握确定圆的条件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利用画图工具,实践绘制圆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及基本属性(1)介绍圆的定义: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半径运动一周的轨迹称为圆;(2)讲解圆的基本属性:圆心、半径、直径、弧、圆周率等。

2. 确定圆的条件(1)已知圆心,求半径;(2)已知圆心、半径,求圆的位置;(3)已知两个点,求圆心和半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圆的定义及基本属性;(2)确定圆的条件和方法。

2. 教学难点:(1)圆的方程及其应用;(2)利用已知条件求解圆心和半径。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利用几何画图工具,实践绘制圆的方法;3.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相关基础知识,如点、线、面的基本概念;(2)提问:什么是圆?圆有哪些基本属性?2. 讲解与实践:(1)讲解圆的定义及基本属性;(2)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工具,实践绘制圆的方法;(3)讲解确定圆的条件,并进行示例演示。

3.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如何利用已知条件求解圆心和半径;4. 巩固练习:(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挑选学生进行解答展示,并给予评价。

5. 课堂小结:(2)强调圆的概念和确定圆的条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延伸1. 利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圆形物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等;2. 探讨圆与其他几何图形的联系和转化,如圆与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

七、课后作业1. 绘制一个圆,并标注圆心、半径、直径等基本属性;2. 练习题:已知一个圆的半径为5cm,求其面积和周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圆的条件教案(蔡飞)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问题:
车间工人要将一个破损的圆形文物复原,你有办法吗?
2、引入新课:
(1)这个问题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的一个知识点,相信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2)出示课题:3.4确定圆的条件
二、探索新知
类比确定直线的条件
我们知道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作一条直线.想一想,经过一点可以作几个圆?经过两点,三点,…,呢?
1.作圆,使它过已知点A.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提问)
2.作圆,使它过已知点A,B.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提问)
作法:(1)连结AB,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
(2)在直线MN上任取一点O,以O为圆心,以OA为半径作圆,即为所求。

证明:因为O为圆心,OA为半径,所以A在圆上。

又因为O在线段的AB的垂
直平分线上,而垂直平分线上的所有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故OB=OA,
所以B在圆上。

所以,圆O是经过两点A、B的圆。

师:现在,请同学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你是怎样想到上述作法的?(作圆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圆心和半径的问题,确
定了圆心和半径,圆就随之确定。

在教学中,解决过已知点作圆的问题,应紧紧
抓住对圆心和半径的探讨,已知圆心和半径就可以作一个圆,这是从圆的定义引
出的基本思路,因此作圆的问题就是如何根据已知条件去找圆心和半径的问题.由
于作圆要经过已知点,如果圆心的位置确定了,圆的半径也就随之确定,因此作
圆的问题又变成了找圆心的问题,是否可以作圆以及能作多少个圆,都取决于能
否确定圆心的位置和圆心的个数.)
(2)经过两个已知点A、B的圆有多少个?其圆心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线段AB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把上述两个问题的结果作一个小结。


师:“经过两已知点A、B的圆心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板书)由于经过已知点A、B的圆,圆心可以取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点,圆心不确定,而半径也不确定,所以,“经过两个已知点A、B的圆有无穷多个,圆的大小是不确定的”(板书)。

这是很重要的结论,以后经常要用到,希望同学们记下来。

发现新问题:
既然经过两已知点A、B的圆是不确定的,那么经过几个点的圆才是确定的呢?我们将“经过两个已知点A、B”换成“经过三点A、B、C”,这里新增了第三点C。

这三点的位置要进行讨论.有两种情况:①在一条直线上三点;②不在一条直线上三点,通过学生小组的讨论认为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点能确定一个圆.
解决新问题
怎样才能做出这个圆呢?下面,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2.请你作圆,使它过已知点A,B,C(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你是如何做的?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
分析:作圆可以先找圆心,前面已学过,经过两点A、B的圆的圆心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这垂直平分线如果设为DE,那么DE上哪一点是既经过A、B两点又经过第三点C的圆的圆心呢?同学们想一下,圆心是否应该在线段AC(或BC的垂直平分线上)呢?那么圆心怎样找呢?
生:圆心应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DE与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FG的交点上。

师:要作经过不共线三点A、B、C的圆,找圆心时,把经过三点A、B、C分解为先要求经过两点A、B,再要求经过两点A、C,两次一结合。

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这是数学上常用的思考方法。

对于这个问题小华是这样做的
作法:
1.连结AB,BC。

2.分别作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DE和FG,DE与FG相交于点O。

3.以O为圆心、以OA为半径作圆。

⊙O就是所求作的圆。

他作的圆符合要求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师:“证明”就是根据“作法”,从理论上说清所作圆确实经过不共线的三点A、B、C。

因为O为圆心,OB为半径,所以B在⊙O上,即⊙O过点B。

又因为O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而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所以OA=OB。

故A 在⊙O上,即⊙O经过点A。

同理,⊙O经过点C。

因此,⊙O确实是经过不共线三点
A、B、C的圆。

现在,请同学们考虑:经过不共线三点A、B、C的圆只有一个。

生:经过不共线的三点A、B、C的圆只有一个。

师:这就得到了定理“过不共线三点决定一个圆”(板书)。

这里的“决定”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能够作出一个圆;二是仅能作出一个圆。

怎样证明这一个结论?
(1)要证明“存在性”,说明能作出一个圆,这包含刚才的“作法”、“证明”两部分的所有内容。

(2)要证明“唯一性”,说明仅能作一个圆,这由于AB、AC的垂直平分线DE、FG有唯一的交点O,从而圆心O是唯一的。

进一步又知OA=OB=OC半径是唯一的,所以,这样所作的圆是唯一的,“唯一性”得到了证明。

师:请同学们再考虑,如果三点A、B、C是在同一直线上,那么存在不存在经过三点
A、B、C的圆?考虑一下圆心在哪里?
生:若A、B、C三点共线,线段AB、BC、CA的垂直平分线平行而无交点,因而找不到圆心,于是不存在经过共线三点的圆。

(不共线三点能确定一个圆。

这里的“不共线”
是极重要的条件,要再一次强调。

引导学生观察
这个圆与三角形的顶点的关系,得出:经过三角形各项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这个三角形叫做这个圆的内接三角形.
强调“接”指三角形的顶点在圆上,“内接”、“外接”指在一个图形的“里面”和“外面”.
三、应用和拓展
(1)我在黑板上画个圆,把圆心拭去,你们能找到圆心吗?怎样找?为了节省时间,你说一下怎样找圆心就行,试试看。

(2)车间工人要将一个破损的圆形文物复原,你有办法吗?
(3)不共线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圆,那么三个以上的点呢?如: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四个点能否作圆,什么情况下能?什么情况下不能?(用三角形外接圆、圆外、圆内各一点说明四个点或四个点以上未必在同一圆上,如右图所示。


四、新知巩固
师:我们学会了定理“不共线三点能确定一个圆”有什么用呢?可以用来作出三角形
的外接圆。

(请同学们在准备好的画有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卡片上,画出它们的外接圆,看谁最快)作三角形的外接圆是必备基本技能,定要熟练掌握.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师:画完后,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圆心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生: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斜边的中点上;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部;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外部。

(板书:
师:画得较快的同学是不是每个三角形只画了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用交点确定圆心O,画外接圆;而画得稍慢的是不是每个三角形都画了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用交点确定圆心O,画外接圆?但这样的同学也有另外的收获,又重现了过去学过的“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三线共点”这个事实。

五、新知理解
请回答下列填空题和判断题。

(完成后可让学生读出)
1.填空题:
(1)经过两点A、B,可用_____个圆,其圆心在____。

(2)经过不共线三点A、B、C可作____个圆,其圆心在_____。

2.判断题:
(1)过三点确定一个圆。

(2)多边形的顶点都在圆内时,叫做这个圆的内接多边形。

(3)以线段AB为直径可以作一个确定了位置和大小的圆。

所以说,两点A、B确定一个圆。

所以,推广到一般,可以说“两点确定一个圆”。

(4)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并且只有一个外接圆;
(5)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内接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
(6)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
(7)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项点的距离相等.
六、感悟与收获
师:请同学们说出本节课学会了哪些知识、技能。

生:(1)不共线三点能确定一个圆;(2)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就是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可以通过作任意两边的垂直平分线而找到的。

七、作业
1、P111习题3.6 1 2 3
2.任画一个直角梯形,再画出经过它的每三个顶点的圆。

3、如图3-4-2,CD所在的直线垂直平分线段AB,怎样使用这样的工具找到圆形工件的圆心?
八、探究活动
确定圆的个数
1、如图1,直线上两个不同点A、B和直线外一点P可以确定一个圆;如图2,直线上三个不同点A、B、C和直线外一点P可以确定三个圆;……;那么直线上n个不同点A1、A
2、A3……An和直线外一点P可以确定多少个圆?
2、如图4,直线上n个不同点A1、A2、A3……An和直线外两个不同的点P、Q,则这(n+2)个点最多可以确定多少个圆?
3、如图5,在⊙O上的n个不同点A1、A2、A3……An和P,可以确定多少个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