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英语教学法》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法》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法》教学大纲第四节教学环境教学要求:1. 了解:中小学英语教学要素。

2. 熟悉:教学内容。

3. 掌握:中小学英语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中小学英语教学原则教学内容:第一节学生中心原则第二节合理目标原则第三节有效原则第四节真实原则教学要求:1. 了解:中小学英语教学原则。

2. 熟悉:中小学英语教学原则。

3. 掌握:中小学英语教学原则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五章中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教学内容:第一节管理策略第二节提问策略第三节传授策略第四节评价策略第五节整合策略教学要求:1. 了解:课堂管理的定义及重要性。

2. 熟悉:中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3. 掌握:中小学英语管理策略、提问策略、传授策略、评价策略、整合策略。

第六章中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学设计要素第二节教学设计方法教学要求:1. 了解:教学设计的内涵、教学设计的过程。

2. 熟悉:教学设计方法。

3. 掌握:教学设计的内涵、教学设计的过程和教学设计方法。

第七章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第一节任务教学过程第二节 PWP教学过程教学要求:1. 了解:任务教学过程。

2. 熟悉:PWP教学过程。

3. 掌握:任务教学过程、PWP教学过程的联系和区别。

第八章中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第一节课堂教学活动第二节课外教学活动教学要求:1. 了解:课堂教学活动过程。

2. 熟悉:课外教学活动的方法。

3. 掌握:课堂教学活动过程、课外教学活动的方法。

第九章中小学英语知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语音教学方法第二节词汇教学方法第三节语法教学方法教学要求:1. 了解:语音教学方法。

2. 熟悉:词汇教学方法、语法教学方法。

3. 掌握:语音教学方法、词汇教学方法、语法教学方法。

第十章中小学英语听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听力教学方法第二节口语教学方法教学要求:1. 了解:听力教学方法。

2. 熟悉:口语教学方法。

3. 掌握:听力教学方法、口语教学方法。

第十一章中小学英语读写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阅读教学方法第二节写作教学方法教学要求:1. 了解:阅读教学方法。

在第五章学习活动的基础上,针对案例《送别组诗教学实录》中教师运用教学策略的效果撰写600字评析文章。

在第五章学习活动的基础上,针对案例《送别组诗教学实录》中教师运用教学策略的效果撰写600字评析文章。

在第五章学习活动的基础上,针对案例《送别组诗教学实录》中教师运用教学策略的效果撰写600字评析文章。

阅读素材
阅读教学中,积累阅读素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多读好书,多读经典,多读名著,多读优秀作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广度。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和收获。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讲故事、诵读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如速读、略读、精读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的阅读技能,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提高阅读效率。

四、运用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在课堂上用来促进学生研究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导读法,在学生阅读前,通过提问、讲解、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讨论法、问答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策略,让学生
在阅读中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从而促进学生的感悟和思考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和收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幼儿教育学第五章教案

幼儿教育学第五章教案

幼儿教育学第五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章教学内容选自幼儿教育学教材第五章,主题为“幼儿游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幼儿游戏活动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游戏活动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游戏活动中的教师指导策略;以及游戏活动的评价与反思。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幼儿游戏活动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设计与指导幼儿游戏活动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游戏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认识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游戏活动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游戏活动中的教师指导策略。

教学重点:幼儿游戏活动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游戏活动的评价与反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案例视频、游戏活动道具。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幼儿游戏活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游戏活动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2. 新课内容讲解:(1)幼儿游戏活动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2)游戏活动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3)游戏活动中的教师指导策略。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幼儿游戏活动,并讨论其中的教师指导策略。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成功的幼儿游戏活动案例,讲解其设计原则、方法和教师指导策略。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游戏活动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2. 游戏活动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3. 游戏活动中的教师指导策略。

4. 游戏活动的评价与反思。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设计一个幼儿游戏活动,并详细说明其设计原则、方法和教师指导策略。

答案示例:游戏活动名称:动物角色扮演游戏设计原则:趣味性、参与性、创造性。

方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不同的动物特点,培养其想象力、表达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指导策略: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特点,鼓励其大胆表达和创造,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幼儿游戏活动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学习。

教学策略概念

教学策略概念

教学策略概念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采用的特定方法和手段。

良好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教学策略的概念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教学策略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目标而定。

不同年龄段、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比如在幼儿园教学中,要注重游戏和趣味性,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而在高中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教学策略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来选择。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知识结构,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破题法”、“入门法”等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示范演练法”等策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在教学环境方面,要根据教学场所、教学资源和学生人数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

比如在大班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在小班教学中,可以采用个性化指导的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最后,教学策略的选择应该灵活多样,注重实践和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不断尝试和探索不同的教学策略,发现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最佳组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保持教学的有效性和前瞻性。

同时,教师还应该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过程,分析教学效果,找出问题和改进方向,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品质。

综上所述,教学策略是教学的灵魂和核心,对于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只有不断提升教学策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实现教学的双赢局面。

希望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能够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安班幼儿园第五章

安班幼儿园第五章

安班幼儿园第五章:学习与发展一、引言学习与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幼儿园课程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安班幼儿园的第五章中,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经验和创造性的活动,幼儿将能够培养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二、学习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安班幼儿园的学习与发展章节中,我们将主要依据以下理论来指导实践: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情感教育理论、游戏教育理论和构建主义理论。

1.蒙台梭利教育理论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强调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幼儿应该在一个自由和激发兴趣的环境中学习。

安班幼儿园将提供各种教育材料和活动,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教育理论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对幼儿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在安全、亲密和支持的环境中才能全面发展。

因此,安班幼儿园将努力创造一个温馨、包容和尊重的氛围,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情感能力和社交技能。

3.游戏教育理论游戏教育理论认为游戏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最佳方式。

通过游戏,幼儿能够积极参与,体验和探索世界,发展自己的身体、认知和社交能力。

在安班幼儿园,我们将提供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4.构建主义理论构建主义理论强调幼儿通过主动参与和实践来建构自己的知识。

安班幼儿园将提供各种丰富的学习机会,鼓励幼儿动手实践、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在安班幼儿园的第五章,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包括:1.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通过艺术、音乐、手工等创造性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艺术和创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语言和沟通能力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和语言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和交流能力。

《第五章5“基本”粒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五章5“基本”粒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基本”粒子》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粒子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包括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及其在物质世界中的作用,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课时的重点是“基本”粒子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包括粒子的分类、带电性、质量和相互作用等。

教学难点:难点在于理解粒子间复杂而抽象的相互作用力,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时的教学顺利进行,需要准备以下内容:1. 教材与教具:准备高中物理教材、粒子模型图、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 预习材料:提供预习资料,让学生提前了解粒子概念和相关知识。

3. 实验器材:准备简单的物理实验器材,如静电发生器等,用于演示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4. 课堂互动:准备问题卡片,用于课堂互动提问,激发学生思考。

通过提问卡片进行互动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粒子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影响。

首先,在演示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时,可以利用简单的实验设备如悬浮颗粒实验器或烟雾演示器。

这些设备能够通过演示颗粒在电磁场或流场中的运动来直观地展示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比如静电力和流体动力学力的作用。

此外,也可使用粒子动画软件进行演示,让同学们观察并理解粒子的相互碰撞、弹射、吸附等动态过程。

然后,准备一系列的问题卡片。

这些卡片内容涉及上节课的重点内容及一些相关的延伸思考问题。

课堂上可以适时提出问题卡片,鼓励学生们进行积极思考与交流,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有助于激发他们对物理学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兴趣。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强课堂互动性,还能有效促进学生们的思考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与启发本环节是教学过程的起始部分,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以往学习过的基本概念如分子、原子等,来回顾“粒子”这个话题。

生物必修一第五章教学设计

生物必修一第五章教学设计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一、课程标准要求能量是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细胞需要通过代谢活动来获得能量。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生物化学反应之所以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就是因为有了酶这种生物催化剂的作用。

因此酶是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

了解酶的本质、特性,对理解细胞中复杂的代谢过程能井然有序地进行、理解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等重要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有重要作用。

故本节内容为第五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打下了知识基础,在《分子与细胞》模块知识体系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在高中生物课标中的要求是: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说明”属于理解水平,即用生物术语解释明白有关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

新课标强调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节通过实验及相关讨论引领学生体验并总结生物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生命的物质基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细胞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并进行了一些生物学实验。

这为理解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的供应、酶的作用本质并进行相关实验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四、教学目标设计(一)知识方面1.说出细胞代谢的概念。

(B:了解。

)2.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C:理解。

)3.说明酶的本质。

(B:理解。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通过“斯帕兰扎尼的实验探讨”及“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中进行,认同科学家不仅需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三)能力方面1.在有关实验探究、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等问题中,运用语言表达想法以及与他人分享信息。

2.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

2.教学难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六、教学策略设计酶的作用和本质是本节的核心内容。

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三版)

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三版)

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三版)《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三版)》是一本面向教育实践的教育心理学教材。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并针对现代教育的特点,讲解了如何利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本书的主要内容: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本章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内涵和发展历程,重点探讨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和方法论。

作者指出,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系统研究人类学习和教育行为的科学,不仅涉及心理学和教育学两个领域,还包括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

在研究方法上,教育心理学不仅运用实验法、观察法、问卷法等传统的心理学方法,还应用了行为分析、认知神经科学、脑成像等技术,使研究方法更为丰富多样。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与学习本章主要介绍了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重点讨论了儿童智力和心理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发展心理学的知识来指导学习和教学。

作者指出,儿童的智力和心理发展是渐进的、多方面的,包括感觉、认知、语言、社会和情感等方面。

基于这些发展规律,我们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本章主要介绍了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记忆、思维、注意、观察等认知过程对学习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何提高学习效果的策略。

作者指出,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好的学习成果往往依赖于良好的认知策略。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利用记忆技巧、激活学生思维、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等。

第四章:教育评价与测试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评价和测试的分类、原则和方法,重点讨论了测验的可靠性、效度和标准化等问题,以及如何应用评价和测试结果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指出,教育评价和测试是评估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衡量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

评价和测验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对学生和教师都是公正的。

第五章:教学策略和方法本章主要介绍了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基本原则和实践方法,重点探讨了不同类型学生的有效教学方法,以及如何识别学生的学习障碍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第五章 学习策略

第五章 学习策略

第五章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按照美国心理学家梅耶的观点,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学习技巧等内容都划入了学习策略的范围。

通常,心理学家把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看成是学习策略的核心。

认知策略:是指个体内部组织起来的用以支配个体认知过程的信息加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指个体认知到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策略,它反映着个体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哪些策略、如何运用这些策略、这些策略的效果如何以及何时运用何种策略的清醒意识。

学习策略的获得与运用受制于个体内部和外部的许多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是个体的发展水平、能力差异、动机差异以及个体所接受的学习策略的训练。

简述学习策略的训练的使用。

答:学习策略的训练虽然对提高学生尤其是差生的学习效率十分有效,但值得注意的是,简单地给学生提供一般化的学习策略信息常常是不够的,只有在既给学生提供陈述性知识,也给学生提供程序性知识,还给学生提供条件性知识的情况下,学习策略的训练效果才最佳。

研究结果提示人们,表象编码是促进学习和记忆的一种有效方法。

语义编码是长时记忆中信息编码的主要方式。

对学习材料进行编码是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重要方式,按照双重编码理论,长时记忆的编码既有语义编码,又有表象编码。

复述:复述是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一种加工方式。

学习者所采用的复述策略有两种,即保持性复述和精细复述。

组块:按照米勒的观点,组块是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单位,它是单个项目在长时记忆中的组合。

群集:在组块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组块策略相类似的加工策略。

群集主要有两种方式:范畴群集、联想群集。

范畴群集:将识记项目按不同类别或范畴进行归类,从而促进了识记项目的识记和保持。

组织加工:指利用长时记忆中的已有经验,对学习材料的内容进行重新组织或再组织,以确立学习材料各部分的相互联系,使学习材料组织化、结构化和更有意义。

记忆的关键不在于存储,而在于提取。

记忆术:运用各种线索提取记忆信息的技术。

音乐三年级第五章教学解析

音乐三年级第五章教学解析

音乐三年级第五章教学解析在音乐教育中,三年级第五章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本文将对该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解析,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三年级第五章主要围绕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展开,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节奏感知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本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如何感知不同音符的时值和音符之间的关系。

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模仿,学生可以逐渐掌握基本的节奏知识。

2. 韵律表达韵律是音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在这一章节将学习如何通过身体动作和声音表达不同的韵律。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如拍手、跳舞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韵律感。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1. 多媒体辅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投影仪、音响等设备,来展示音乐节奏和韵律的示范和演示。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概念。

2. 小组合作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可以相互借鉴和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如合唱、合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音乐的魅力。

3.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将音乐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生活情境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欣赏和表演来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四、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评估方式,如听力测试、口头表达、写作等。

通过评估结果,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

五、总结音乐三年级第五章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节奏感知和韵律表达。

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艺术修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重视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六、参考文献[1] 张三.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 李四. 音乐教育教学方法与策略[J]. 音乐教育研究,2008(2): 12-15.通过以上对音乐三年级第五章教学内容的解析,相信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找到适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音乐知识。

第五章教学策略

第五章教学策略
第一节 概念图策略
一、概念图及其理论基础
概念图(concept maps)是组织和表 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 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
1、学习的材料必须概念清晰,且以与学习者先 前知识可关联的事例或语言表征出来。
2、学习者必须有相关的先前知识。 3、学习者必须选择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二、概念图的特征
1、概念图作为教的工具主要是用于组织 课程内容
2、概念图作为学的工具
3、概念图作为评价的工具一方面可以评 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为教师 或学生自己提供反馈信息
第二节 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合作学习的含义
1、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 2、教师的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服务者或帮 助者 3、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 4、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还有责任帮助小 组中的其他成员学会
1、概念图中的概念是按分层的形式表现的
2、概念图中包含着交叉连接 3、概念图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具体事例 4、针对同一知识领域,不同的人绘制的概念 图可能有明显的不同
三、概念图的制作
1、要有效地应用概念图策略,首先 要帮助学生学会绘制概念图
2、绘制概念图不仅要注意以上步骤, 同时也要注意绘制规范
四、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11、允许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
一、STS的定义和活动特性
定义 NSTA将STS定义为在人们现实生活 经验背景下的科学教学活动。
特征 1、学生找出当地有趣及有影响力的问题 2、运用当地的资源(人力与物力)来寻求能 够用来解决问题的信息 3、学生积极寻找信息的活动能够由来解决现 实生活中的问题
4、学习延伸至教室与学校之外(即放学之后)
5、着眼于科学与技术对学生个体的影响
6、认为科学的内涵不仅是那些要求学生熟练掌 握以应付考试的概念

第五章指导--探究式教学设计

第五章指导--探究式教学设计
• (3)学生不需要在头脑里记住大量的知识, 只要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就自然会 使他获得大量知识。
发现学习的特征
• (1)强调学习过程: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 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 的知识。
• (2)强调直觉思维:布鲁纳强调直觉思维在学习 上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不 同,它不根据仔细规定好的步骤,而是采取跃进、 越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思维。大量的事实都小明, 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
•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二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探究要素
学生活动
科学方法
提出问题
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观察
经过老师或同学的启发, 表达 或独立地发现一些有探究
价值的问题,并且能够清 晰地表达出来。
猜想与假设 搜索原有知识经验,生成 预测
对问题情境及其内部关系 推理
的初步理解,建立起关于 问题的猜想与假设。
• 《化学课程标准》中也有对科学探究涵 义的界定,它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 动的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 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 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 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一 学探究活动和过程称为探 究性学习;
案例一:
SO2的性质和作用的探究式教学设计: • 探究一: SO2的溶解性 • 探究二: S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 探究三: SO2的漂白性 • 探究四: 生活中如何防治酸雨
思考:探究式教学究竟有什么样的特征?
• 本次课程改革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 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为此在设计和选择教学策略时,必须重视 和加强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 探究活动。

第五章 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第五章  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一)接受学习模式与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1)概念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现给学习者的引导
性材料。 (2)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 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整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
(并帮助学习者区分新材料和已经学过的材料)。
(一)接受学习模式与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学习的概念和原理。 教师需要深刻理解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先行组织者
策略。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观念和信息。 个人的原有认知结构是决定新学习材料是否有意义,是否能
够很好地获得并保持的重要因素。 学习材料必须加以组织便于同化。 需要预先准备先行组织者。
(二)五环节教学模式
来源于前苏联。源于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 后凯洛夫等人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改造而提出。
基本教学过程是:
(1)激发学习动机 (2)复习旧课 (3)讲授新课 (4)运用巩固 (5)检查效果
(三)九段教学策略
执行控制
期望
反应器
反应生成器








接受器
感觉登记
工作记忆
Company Logo
(三)九段教学策略
教学程序应包含以下9个步骤:
(1)引起注意 (2)阐述教学目标 (3)刺激回忆 (4)呈现刺激材料 (5)提供学习指导 (6)诱发学习行为 (7)提供反馈 (8)评价表现 (9)促进记忆与迁移
学方法。
第五章 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
教学组织 形式
教学方法
5.1 基本概念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
教学模式: 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以富士康内迁郑州为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以富士康内迁郑州为例教学设计
4.产业转移的影响:
(1)对转出地: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产业升级。
(2)对转入地: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税收。
(3)对产业工人: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条件。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a.产业转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
b.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应对策略;
c.产业转移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影响及对策。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提交前,小组内进行互评、互改,提高作业水平;
3.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给予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3.学会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产业转移的规律和趋势,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类似产业转移案例,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案例分析法:通过富士康内迁郑州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
2.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以富士康内迁郑州为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原因及特点,掌握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了解富士康内迁郑州的背景、过程及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学习策略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学习策略

第五章学习策略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学习策略的概念及基本类型,了解学习策略教学和训练的基本模式以及学习策略研究的基本历史,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的概念,了解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

本章重点:常用的学习策略本章难点: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含义与关系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有效的学习者应当被看作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解释者和综合者,他能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来存储和提取信息,努力使学习环境适应自己的需求和目标。

学习策略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会不会学习的重要标志,是制约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和使用相应的学习策略,教会学生学习。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在相关研究中,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的界定始终是一个基本的问题。

各种定义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种:①将学习策略视作学习的规则,能力或技能。

如P136 达菲(Daffy)平特里奇(P. Pintrich)认为是学生获得信息的技术或方法。

②视作学习过程或步骤。

如Mayer .Nisbet&shucksmith,Kail&Bisan (见教材P136-137) ③看作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

如Dansereau(1985).以上不尽相同的定义,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学习策略的特征。

我国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的认为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等同。

我们将从学习策略与相关概念的辨析中来把握学习策略的涵义。

1.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一次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和措施。

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是有区别的:(1)具体的学习方法与具体学习任务相联系,有较强的情境性,而学习策略既与具体任务相联系,又与一般学习过程相联系;(2)学习方法经学习者反复运用,熟练掌握后,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往往凭习惯加以运用,而学习策略则是学习者经过对学习任务,学习者自身特点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反复考虑之后才产生的方案;(3)具体的学习方法可以用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但不考虑最佳效益,而学习策略则是以追求最佳效益为基本点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教学策略
本章学习目标:
1、明确概念图的理论基础及其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2、学习绘制概念图的一般方法,能指导学生绘制概念图并对其进行评价。

3、概述合作学习的意义,观摩教学实况,学习和模仿合作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4、探讨和解决当前教师组织探究性学习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方法。

5、简述STS的定义、特性及STS教育和传统教学的不同点。

本章教学重点:四大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本章教学难点:概念图的制作;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STS教育的实施。

概述:
一、教学策略的定义:(instructional strategy)在教育心理学中是指教师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

二、教学策略的分类: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取向策略
广义的教学策略分为
学生自学取向的教学策略
狭义的教学策略:即用于某种学科的教学方法
第一节概念图策略
提供素材,以问题引入课程:发给学员每两人一份“基因的分离规律”现行高中教材。

提问:这部分内容涉及的概念很多,如自交、侧交、表现型、基因型…等,也很重要,你怎样给学生讲述这些概念?讲完后是否让他们背诵概念?你怎样获得学生对这些内容掌握情况的反馈信息?
近年来,为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西方国家流行一种学习策略----概念图策略。

一、概念图及其理论基础
这种教学策略的开发是以奥苏伯尔的教育心理学为基础的,符合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需要的三个条件。

(见书P80)奥苏伯尔主张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过程主要是接受系统的知识,而这种系统知识的接受可以是积极主动的,即通过理解其意义而接受。

奥苏伯尔的意义接受学习和他的“认知结构同化论”是分不开的。

他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就是因为新知识和他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些有关观念相互发生影响,并由于在所学习的新材料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新旧意义产生同化作用而形成一个更进一步分化的认知结构。

在他看来,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
经知道了什么;而教学的最高原则是,根据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二、概念图的由来及特征
(一)举例说明
概念图的概念图
光合作用概念图
(二)高考概念图新题型介绍
构建概念图是2004年生物学高考尝试使用的新题型,也是国际上正在讨论和使用的题型。

该题型不但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扩大对知识的考查面,还可以考察学生对知识之间有机联系的理解程度。

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是该类试题考查的一个重点。

构建概念图类试题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下面的例题是施农农先生(2001年)介绍的一种。

[例题]利用以下词汇表中的各个术语,构建一个概念图,表示细胞是如何维持其内环境的平衡的。

这些术语包括:自动过程、能量、浓度梯度、耗能过程、扩散、渗透作用、协助扩散、质子泵、钠钾泵、吞噬作用和外排作用。

也可附加一些概念。

[答案] 略
高考生物学试题中构建概念图试题的形式与上面介绍的有所不同,它是给出一个不完整的概念图,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给予补充,例题如下。

编制这类试题的关键环节是,设法使考生明白命题者的考查意图,对考生的答案加以限制,由于概念图中间省略了一些步骤,因此设法保证考生所填答案的唯一性就变得非常重要。

[例题]
如图示意的是人体内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关系(部分)。

试按图中标号填写有关内容: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⑩__________⑾__________⑿__________

注:①⑤⑥⑦⑨表示过程,②③④⑧⑩表示物质,⑾表示能量,⑿和⒀为高能化合物。

[答案] ①消化(酶分解)②蛋白质③肝糖元④肌糖元⑤脱氨基⑥⑨有氧呼吸
⑦无氧呼吸⑧尿素⑩脂肪⑾热量⑿ATP ⒀磷酸肌酶
(自生物学通报:依兰,高考生物学命题技术拾零2005(2):56)
三、概念图的制作
提供相关资料:生物学教学中引入概念图策略的实验研究徐洪林等生物学通报 03(3):38
材料准备:3人为一小组,确定组长。

每组一张大纸,小纸片若干。

胶水(或胶纸)、铅笔、小刀各一。

1、概念图制作要领及规则。

2、学员活动:小组合作,绘制“基因的分离规律”概念图。

3、展示作品,交流、分析、比较,评出最优作品。

4、学员作品展示、分析、交流:
讨论:你认为这个概念图的制作有何优点和值得修改的地方?
“基因的分离规律”概念图示例
5、小组发言:本小组在参与概念图制作过程中有何体会?
第二节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为什么要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为了使学生成为人类社会中最能生存的人
“我们要为学生终身的幸福作想,使他们成为人类社会中最能生存的人,因此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十分重要。


英国人类学家 Aahley Montagu
(二)利于生---生之间的互动、互学
教学活动中往往注意师生之间、学生与教材、课程指导之间的互动,而生生之间的互动互学最容易忽略。

如何构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学模式,是现代生物教育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模式。

推荐阅读网上文章:《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坦
二、教学实况观摩----合作学习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示例
献课教师:成都市玉林中学生物教师吴敏
献课内容:《激素调节》
听课地点:成都玉林中学(或播放吴敏老师《激素调节》课堂教学实录)
(一)观摩前的准备:
1、发给每人一份《激素调节》一节教材,供观摩前讨论用。

2、学员代表发言:结合本次对“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学习,如果让你讲授《激素调节》,你准备怎么安排这部分内容?(二)观摩后的讨论:
1、本节课在那些方面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关于倡导“合作学习”精神?
2、除体现“合作学习”精神外,本节课还在哪些方面较为成功地贯彻了新课程的理念?
3、本节课还存在哪些不足?
(三)教师总结观摩教学和讨论结果
第三节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在实施探究性学习中我们面临的矛盾:课时少、探究性实验数量多且耗时。

二、如何解决面临的矛盾
(一)整合有联系的多个探究性实验,拉通完成,即可省时,又能让学生抓住实验之间的内部联系。

如:“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就整合了“观察水蚤的心脏搏动”和“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两个实验。

(二)不能仅仅追求数量,只要学生能真正做好一、两次探究就是成功。

教材中编入的探究性学习内容应该是供教师选择的建议,在教学中应该有所选择。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选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数量、密度要合理,要选择最具有探究价值、最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生物知识中的核心内容。

(三)爱护学生的探究热情。

要鼓励和尊重学生大胆假设,鼓励标新立异观点的充分阐述
三、探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一)个人探究:适于一些简单的探究性学习。

(二)小组探究:适于较复杂、内容多、耗时长的探究性学习。

(三)小组划分的方法
四、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师本人必须是一个探究者
(一)转变教学观念,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与学生的关系。

(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提高组织教学能力。

(四)注重教学反思
五、“探究性学习”专题讲座(探究性学习系列活动1)
主讲教师:成都树德实验中学何德明
授课内容:“探究性学习”研究
授课地点:本校
六、“探究性学习”教学现场观摩(探究性学习系列活动2)
献课教师:成都12中教师闵洋
献课内容:“触手---触手”反射时间的测试
献课地点:川大附中(或播放闵洋《激素调节》课堂教学实录)
观摩后讨论:1、谈谈授课者在引入课程和结束课程方面的特点。

2、如何挖掘生物实验中的探究因素——对于如此简单的一个实验,授课者采取了哪些手段,一步一步地引
导学生进行探究?
七、探究性实验实作(探究性学习系列活动3)
主讲教师:江海平
授课内容:怎样组织和指导中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授课地点:本校教学楼生物实验室
八、课外教学实践报告:就你指导的一次探究性学习,写出组织实施的全过程,成功或失败的经验。

第四节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
一、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的定义、实施的重要性
二、学习材料提供并讨论:
学习材料:珍爱生命、关注社会、抗击禽流感(见《学生学习讨论和实验资料》P51)
讨论:说说本文是如何体现STS 教育思想的?
三、评价:教师能及时抓住当时的热点问题,进行STS 教育,这是教材上所没有的。

但教师善于捕捉、发现、引申问题。

所以新课标给了教师创新的更自由的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