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小常识
刮痧基础知识
刮痧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一、工具选择1.苎麻:这是较早使用的工具,选取已经成熟的苎麻,去皮和枝叶晒干,用根部较粗的纤维,捏成一团,在冷水里蘸湿即可使用。
2.头发:取长头发,揉成一团,蘸香油,作工具使用。
3.小蚌壳:取边缘光滑的蚌壳,多为渔民习用。
4.铜钱:取边缘较厚而又没有缺损的铜钱。
5.牛角药匙:即通常用于挑取药粉的牛角及其他材料制成的药匙。
6. 瓷碗、瓷酒盅、瓷汤匙、嫩竹片、玻璃棍等,选取边缘光滑而没有破损的即可。
为现代所习用的工具。
7. 准备小碗或酒盅一只,盛少许植物油或清水。
二、刮治部位1.背部:病人取侧卧或俯卧位,或伏坐于椅背上。
先从第七颈椎起,沿着督脉由上而下刮至第五腰椎,然后从第一胸椎旁开沿肋问向外侧斜刮。
此为最主要和常用的刮痧部位。
2.头部:取眉心、太阳穴。
3.颈部:项部两侧,双肩板筋部(胸锁乳突肌),或喉头两侧。
4.胸部:取第二、三、四肋间,从胸骨向外侧刮。
乳房禁刮。
5.四肢:臂弯(在肘的屈侧面)、膝弯(腘窝)等处。
三、治疗机理本疗法有宣通气血,发汗解表,疏筋活络,调理脾胃等功能,而五脏之俞穴皆分布于背部,刮治后可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
根据现代医学分析,本疗法首先是作用于神经系统,借助神经末梢的传导以加强人体的防御机能。
其次可作用于循环系统,使血液回流加快,循环增强;淋巴液的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
据研究证明,本疗法还有明显的退热镇痛作用。
【操作方法】1.先暴露患者的刮治部位,用干净毛巾蘸肥皂,将刮治部位洗擦干净。
2.刮治手法:施术者用右手拿取操作工具,蘸植物油或清水后,在确定的体表部位,轻轻向下顺刮或从内向外反复刮动,逐渐加重,刮时要沿同一方向刮,力量要均匀,采用腕力,一般刮10~20次,以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斑块为度。
3.一般要求先刮颈项部,再刮脊椎两侧部,然后再刮胸部及四肢部位。
4.刮痧一船约20分钟左右,或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备注说明,非正文,实际使用可删除如下部分。
总结最全的刮痧知识都在这里了!
总结最全的刮痧知识都在这里了!刮痧顺序不正确会伤身,所以足疗师必须掌握正确的手法,才不会给顾客带来伤害。
正确刮痧方向:背部、腹部、四肢从上向下刮(如肢体浮肿、静脉曲张、内脏下垂则从下向上刮),面部、肩部、胸部从内向外刮。
正确刮痧顺序:先上后下,先背腰后胸腹,先躯干后四肢,先阳经后阴经。
为减少穿脱衣服的次数,也可以先刮暴露部位,再刮躯干部、下肢,最后刮足部。
来回至刮出痧✖单向刮长距离✔▌既然是刮痧,不出痧怎么叫刮痧,所以大多刮痧机构强求出痧。
其实每个人体质都是不一样的,伤风感冒的人容易出痧,中风的人刮痧就不易出痧,如果强求,则容易损伤体表。
▌刮痧有时间限制,一般每个部位一般刮15-30次,以3-5分钟为宜;局部病变或者局部保健一般在20-30分钟之间,全身整体刮痧宜在40-50分钟之间。
▌刮痧不能来回刮,而是要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应单方向刮拭,尽可能拉长刮拭距离。
这样是顺着动脉血液循环的方向刮,才能促进血液循环。
▌刮痧部位也是有顺序的,总的原则是先头面后手足,先背腰、后胸腹,先上肢后下肢。
全身保健刮痧者,其顺序是先头、颈、肩、上肢、背腰、胸腹及下肢;颈部保健刮痧顺序为头、颈、肩、上肢;肩部保健刮痧顺序则为头、颈、肩上、肩前、肩后、上肢;背腰部保健刮痧则为背腰部正中、脊柱两侧、双下肢。
▌刮痧全程三大步骤:以空气新鲜、冷暖适宜的室内环境为佳。
室温过高时应避免空调或风扇的冷气直吹,室温以不低于18℃为宜。
第一步:选择既便于刮痧者操作,又能充分暴露所刮部位,被刮者感到肌肉放松,可持久配合的体位。
坐位适宜刮拭头、颈、肩、四肢、胸、背、腰等部位。
被刮者面向椅背骑坐,双臂放在椅背上,使其身体有所依靠。
仰卧适宜刮拭前头、头顶、侧头、面、胸、腹等部位。
俯卧适宜刮拭侧头、背、腰、髋、下肢侧面等部位。
取俯卧位时腹部下还可垫一软枕,托起腹部,避免腰部下陷,肌肉紧张。
侧卧适宜刮拭后头、背、腰、下肢后侧等部位。
第二步:选定治疗的部位、穴位,涂刮痧油或刮痧乳,实施刮痧操作。
刮痧法的注意事项
刮痧法的注意事项
使用刮痧法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选择适当的刮痧工具:可以使用牛角刮痧板、玻璃刮痧板、银刮痧板等。
刮痧板应该是光滑、无刺激性,并且易于清洁。
2. 刮痧前准备:在刮痧前,先清洁刮痧区域并涂上适量的刮痧油或者按摩油,以减少刮痧时对皮肤的摩擦和刺激。
3. 刮痧力度:使用适度的力度进行刮痧,力度过大可能会造成皮肤受伤,力度过小则达不到刮痧的效果。
初次尝试刮痧时应特别注意控制力度。
4. 刮痧速度:刮痧时可以随意控制速度,但不宜过快,以防意外划伤皮肤。
5. 刮痧次数和时间:根据个人体质和需要,可以选择适当的刮痧次数和时间。
一般来说,每个刮痧部位刮痧10-15次即可,每次刮痧时间不超过5分钟。
6. 刮痧部位: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刮痧的耐受度不同,应选择适当的部位进行刮痧。
常用的刮痧部位有颈部、背部、肩部等。
7. 刮痧禁忌症:刮痧是一种刺激性的疗法,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会产生不适或引发其他问题。
刮痧禁忌症包括有皮肤破损、炎症或感染部位、出血性疾病、出
血倾向、心脑血管疾病等。
8. 瘀痕处理:刮痧后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瘀痕,属于正常现象,通常会在一周左右自行消退。
如需加快恢复,可以轻轻按摩瘀痕区域或使用瘀血消肿的药膏。
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使用时需注意个人体质和皮肤状况,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
刮痧知识汇总
刮痧知识汇总(一)治病原理1.调整阴阳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进行刮痧,可使蠕动亢进的肠道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
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2.活血祛瘀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血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3.舒筋通络刮痧疗法主要是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
另外,在刮痧板直接刺激下,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
第三是通过刮痧板的作用使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得以舒展,从而消除疼痛。
治疗原则1.阴阳:是中医的基本理论核心,也是八纲的总纲。
2.表里:是指一般疾病所在部位的深浅而言。
3.寒热:是指冷疾病的性质而言。
4.虚实:是指人体正气的盛衰和病邪的消长。
刮痧工具传统的刮痧疗法主要适应证为痧病,所用工具有:瓷器类(碗盘勺杯之边缘)、金属类(铜银铝币及金属板)、生物类(麻毛棉线团、蚌壳)等,刮痧部位为脊背、颈部、胸腹、肘窝、腘窝。
根据刮痧板的材质不同,分为不同类别的刮痧板,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的研究,砭石最好,纯牛角(好轻松刮痧板)、玉、石次之、瓷片亦好。
塑料不宜。
牛角刮痧板如同刮痧法一样,刮痧的用具也十分简单、方便,只要是边缘比较圆滑的东西,如梳子、溏瓷杯盖子等,都可以用来刮痧。
当然,如果长期使用或作为治疗,还是用正规一些的刮痧板比较好。
刮痧板选用天然水牛角为材料,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化学不良反应。
而且水牛角本身是一种中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作用。
玉性味甘平,入肺经,润心肺,清肺热。
据《本草纲目》介绍,玉具有清音哑,止烦渴,定虚喘,安神明,滋养五脏六腑的作用,是具有清纯之气的良药,可避秽浊之病气。
玉石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有滋阴清热、养神宁志、健身祛病的作用。
玉质刮痧板有助于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而没有副作用。
刮痧技能知识——刮痧禁忌
刮痧技能——刮痧禁忌
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刮痧的模式来排毒养身,确不知道自己合不合适,所以了解刮痧禁忌,才能更好的服务顾客,也有利于自身健康。
刮痧的禁忌证
1.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禁用刮痧。
2.孕妇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
3.眼镜、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前后二阴等部位
禁止刮痧。
4.凡体表有破溃、疮、痔、斑疹不明原因块处禁止刮痧。
5.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
6.有接触性皮肤传染病者忌用本法或注意严格消毒后方可使用。
7.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
贫血或血小板减少)慎用本法。
8.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当时重力大面积刮痧,特殊
情况下可用轻刮法或点按刮、
9.精神病患者禁用。
更多刮痧相关知识可通过参加“保健刮痧师”培训班获取相关知识
报名热线
培训地址。
刮痧知识大全
刮痧知识大全刮痧症状……痧的颜色深红色……热症鲜红色……阳虚火旺乌红色……真带黑……寒症紫色……湿疹淡青,发紫块……气虚血瘀青紫色……内寒重紫黑而暗……血瘀发寒紫红色……湿热大面积温紫……心寒痧入骨的程度小点状——毒素堆积在表皮中点状——入骨于毒素较深大点状——入骨于骨髓较深刮痧观区域1:后头颈项区是反应头部颈部问题若此区出现异型及压痛点:表示可能头痛,颈椎骨刺和增生,高血压或咽炎等疾病发生2:脊椎区---代表睡眠,睡眠质量不好3:双侧肩背区---反应肩部问题⑴若此区出现压点痛,如果有异状,则有可能有头痛,肩膀酸痛,落枕,手脚酸痛,易发酸涩,眼痛等诸症;⑵如果出现紫色痧症,看是否有风湿或已经风湿了;⑶如果大肠经的巡经肌肉过紧过硬,有红色带点,一是可能患有肩周炎,分开来说右肩出痧较重,二是说明伏案工作程度,职业病,左肩出痧说明用脑过度。
4:心肺区(胸椎1—5,6节)---反应呼吸问题⑴若此区出现压痛,僵硬和红点则有可能有感冒,胸闷,心肺功能不足等问题⑵心肺燥热时:晚上易口渴,易干咳;额头易长斑痘,且额头皮肤偏干;人易烦躁,严重时易出鼻血;舌头较尖,舌体偏红,亮颧骨易潮红,手心潮热,唇色偏红,易自汗(即静坐时都易出汗)⑶心肺功能偏虚时额头易有抬头纹,偏干,唇色偏淡,宗气不足,讲话虽然用尽了力气,仍然很小声,容易气喘,易得鼻炎,脸色苍白,易盗汗(即晚上睡觉时偷偷出汗)5:脾胃区(8,9—11,12节)---反应消化问题⑴若此区出现异状,紫黑色或面压点痛和痛肿处,腰背酸痛,会因为肝功能不健全而引发的疾病。
⑵脾不好,眼圈是偏紫红色的,偏虚时,皮肤暗淡无光泽,脸色苍白,无光,易松弛,嘴唇偏干,脱皮,口味淡,无味,人消瘦,身体较弱,易头晕目眩。
⑶脾偏湿时,水湿运化不出去,瘀滞在脸上,导致脸色偏黄,易长眼袋,脸色出现暗疮,酒糟鼻,上半身虚胖,舌有齿印,舌苔偏淡。
⑷胃不好时,黑眼圈是偏黑的,不消化,偏瘦,舌偏干,偏红,黏,易口渴,当胃很差时,是没有舌苔的。
五种简单易学的刮痧方法介绍
五种简单易学的刮痧方法介绍刮痧是中国的传统自然疗法之一,可以起到疏经活血等多种保健作用,而且一些刮痧的方法还是很简单的,也可以帮别人刮的哦。
以下是小编推荐简单易学的刮痧方法知识,欢迎阅读!简单易学的刮痧方法1、刮头部,提神醒脑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
”头部是人体阳经交会的地方,头部经脉通畅,会使人精力充沛,脑血管、脑神经功能正常。
因而常用刮痧板刮拭头部,可以振奋阳气,使人神清气爽。
给头部刮痧时,可以把头顶正中央的百会穴当作中心,向四周刮拭,刮到头皮有温热的感觉即可。
刮的时候,如果觉得某个地方比较疼痛,可以在那反复刮拭几下,直至疼痛感消失或减轻。
2、刮颈肩,活血舒筋颈肩酸痛多是由于颈肩部气血瘀滞而导致的。
刮痧可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增进局部新陈代谢,使本来僵硬的肌肉放松,消除颈肩部的不适。
刮颈肩的常用方法有2种:一是采用直线刮法,沿着后脑中央的风府穴、颈部中央的大椎穴刮下来,再刮左右两侧的穴位,每一侧可上下刮15~20次。
二是沿着后脑左右两侧的风池穴到肩膀左右两侧的肩井穴构成的弧线刮下来,每侧也可刮15~20次。
3、刮两肋,疏肝解郁肝主疏泄,调节气机。
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谐,人的心情就会愉悦、开朗;反之,疏泄功能不正常,气机不畅,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
由于肝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两肋,常刮拭这个区域能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
其中,重点是乳头直线和第六肋间交点的期门穴。
刮拭时,动作要慢,寻找并刮拭疼痛或结节的部位。
4、刮腹部,减小肚子腹部是人体大部分经络循经的部位,由于缺乏运动常会造成经络瘀堵。
腹部刮痧可以疏通经络,帮助赘肉运动,还有缓解便秘、腹泻的作用。
刮腹部时,两条腿要分开站立,站稳站直,用刮痧板沿一侧肋骨的下缘刮拭,一直刮到小腹,再刮向另一侧。
刮的力度要适中,如果便秘就顺时针刮,腹泻则逆时针刮。
5、刮脚底,缓解失眠脚是人的“第二心脏”,分布着很多脏器的反射区。
在临睡觉前刮一下脚底板,有促进睡眠,缓解头痛等多种保健作用。
正确刮痧知识点总结
一、刮痧的原理1. 推动表皮微循环:在刮痧的过程中,刮痧板通过刮擦的方式刺激了皮肤,刺激了毛细血管和淋巴管,促进了表皮的微循环,加速了体内的新陈代谢,有利于排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
2. 通经活络:中医认为,刮痧可以通过刺激皮肤和经络,疏通气血,舒筋活络,达到治疗风湿骨痛、肌肉疼痛、关节疼痛等疾病的作用。
3. 消除寒热邪气:刮痧的刮擦刺激可以对体内的风寒湿邪进行驱散,帮助体内的阳气得以升发。
对于感冒、发热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二、刮痧的操作方法1. 准备工具:刮痧板是刮痧最常用的工具,目前市面上有竹制、玉石制、牛角制、杯子等不同材质的刮痧板,使用前需要确保刮痧板表面光滑,无毛刺,无损伤。
2. 刮痧技法:刮痧时要以“拔罐”为参照物,即从下往上、从内向外的方向进行刮擦,可以结合感觉病人的皮肤情况,轻重适度地进行刮擦,避免损伤皮肤。
3. 刮痧部位:常见的刮痧部位有背部、腰部、颈部、手臂、大腿等。
刮痧时可以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适当的部位和力度来进行刮痧。
三、刮痧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适应症:刮痧对于感冒、风寒湿痹、肌肉疼痛、头痛、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冻疮等有一定的疗效。
对于上述疾病的患者,刮痧可以起到缓解症状、促进康复的作用。
2. 禁忌症:刮痧前后要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对于孕妇、处于月经期的女性、糖尿病患者、癫痫患者、出血倾向的患者等都不宜进行刮痧。
此外,体表有伤口或者皮肤破损的部位也不宜进行刮痧。
四、刮痧的注意事项1. 保持室温舒适:刮痧的环境应保持温暖舒适,避免受风受凉。
刮痧后的患者要多穿衣服,避免受凉,加强锻炼,保持身体的温暖。
2. 注意饮食调理:刮痧后的患者要注意多喝温水,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保持有规律的饮食,避免吃寒性食物和刺激性食物。
3. 刮痧后休息:刮痧后的患者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不要熬夜。
1. 术前注意:对于需要进行刮痧的患者,要先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对于有禁忌症的患者要慎重考虑,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中国传统医学刮痧基础知识教育讲座(一)
中国传统医学刮痧基础知识教育讲座(一)中国传统医学刮痧基础知识教育讲座是一项旨在宣传和普及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的教育活动。
在这个讲座中,人们可以了解到刮痧的起源、原理、技巧和使用注意事项等,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使用中医药疗法,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一、刮痧的起源刮痧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疗法,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巫术医疗。
在古代,巫术医疗主要是通过吹、打、按、揉、烤、刺、点等手段来驱除身体中的邪气,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刮痧的出现,则是一个由人们不断探索医疗手段的结果。
二、刮痧的原理刮痧的原理是通过刮拭积聚在皮肤表面的痰液、湿气、寒气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和代谢能力,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刮痧的方法一般是在患者的背部、肩颈等穴位位置上,用刮痧板配合按摩精油等辅助手段进行治疗。
三、刮痧的技巧刮痧的技巧是一个需要学习和掌握的过程。
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手掌大小的刮痧板,手法的力度要轻缓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用力过大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感。
同时,要注意换位法,避免刮痧按压时间过长,以免皮肤出现过度破损等情况。
四、刮痧的注意事项刮痧虽然是一种很好的中医治疗手段,但是也需要注意一些使用细节。
首先要对刮痧使用者和使用者的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体检和评估,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合进行刮痧。
同时,做好固定好间隔时间,防止患者连续接受治疗而导致身体受伤等问题。
五、总结中国传统医学刮痧基础知识教育讲座是一个重要的普及中医药知识的场所,它帮助人们充分了解和掌握刮痧的起源和原理,技巧和使用注意事项等知识,从而更好的运用这一古老的治疗方法,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
同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一种宣传和保护。
13种常用刮痧手法
13种常用刮痧(guāshā)手刮痧虽然简单,但也有几条基本(jīběn)手法的规律:拿刮痧(guāshā)板用手拿握着刮板(ɡuā bǎn),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
刮拭方向(fāngxiàng)颈、背、腹、上肢、下肢部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
刮拭角度刮板与刮拭方向保持90度到45度进行刮痧。
刮拭力度刮痧时应用力均匀,包括上下、内外、左右,刮痧部位应尽量拉长。
补刮、泻刮、平补平泻手法补刮、泻刮、平补平泻刮法主要根据刮痧的力量和速度来区分。
下图为补泻手法简明表13种常用刮拭手法1、轻刮法初学者常用手法之一。
刮痧时刮痧板接触皮肤面积大,移动速度慢或下压刮拭力量小。
一般接受者无疼痛或其他不适感觉,多适应于对儿童、妇女、老年体弱者以及面部的保健刮拭。
2、重刮法是一种针对骨关节软组织疼痛性病症所采取的一种手法。
在刮痧时刮痧板接触皮肤面积(miàn jī)小,移动速度快或下压刮拭力量较大,以能承受为度。
多适应于对年轻力壮、体质较强或背部脊柱两侧、下肢及骨关节软组织较丰满处的刮痧。
3、快刮法指刮拭的次数每分钟30次以上,力量有轻重之别。
力量重,快速刮,多用于体质强壮的人,主要刮拭背部、下肢或其他(qítā)明显疼痛的部位;力量轻,快速刮,多用于体质虚弱或整体保健的人,主要刮拭背腰部、胸腹部、下肢等部位,以舒适为度。
4、慢刮法指刮拭的次数每分钟30次以内,力量也有轻重之别。
力量重,速度慢,多用于体质强壮的患者,主要(zhǔyào)刮拭腹部、关节部位和一些明显疼痛的部位;力量轻,速度慢,多用于体质虚弱或面部保健的患者,主要刮拭背腰部正中、胸部、下肢内侧等部位,以不感觉疼痛为度。
5、直线(zhíxiàn)刮法也称直板刮法,是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利用刮痧板的上下边缘在体表进行直线刮拭。
保健刮痧师一般用右手(yòushǒu)拿住刮痧板,拇指放在刮痧板的一侧,食指和中指或其余四指全部放在刮痧板的另一侧,与体表成45度角,刮痧板薄的一面1/3或1/2与皮肤接触,利用腕力下压并向同一方向直线刮拭,要有一定长度。
教你一看就会的常用10种刮痧方法,还有助你学会刮痧的10个小技巧
教你一看就会的常用10种刮痧方法,还有助你学会刮痧的10个小技巧今天给大家安利下刮痧的常用方法,和有关刮痧的注意事项及要领,其实刮痧之后皮肤看起来有些不舒服,而且刮痧过程中肯定会有疼痛感,所以很多人不接受刮痧,但出痧、疼痛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和反应,对健康没有损害,如果能够正确掌握刮痧的要领和技巧,也能让疼痛感减轻,同时又不降低疗效。
刮痧的常用保健方法1.平刮法刮板整个面接触皮肤,小于或等于15度角,向前推动力要小于按压力,此法可减轻疼痛,向下渗透力大,适用于身体敏感部位。
2.面刮法将刮痧板的长边接触皮肤,向刮拭方向倾斜45度,均匀地向同一个方向刮拭,适用于身体平坦部位。
3.单角刮法用刮痧板的一个角部朝刮拭方向倾斜45度在穴位处自上向下刮拭,用于肩贞穴、膻中穴、风池穴等。
4.双角刮法将刮痧板的凹槽部位对准脊椎棘突部位,然后将凹槽两侧的角缓缓的放在脊椎棘突和两侧横突之间的部位,再向下倾斜45度角,自上而下进行刮拭,多用于脊椎部位。
5.厉刮法将刮痧板角部与穴位处呈90度垂直,刮痧板始终不离皮肤,并施以一定的压力作2~3cm距离的前后或左右摩擦刮拭,适用于头部全息穴区。
6.平面按揉法将刮痧板的角部的一面小于20度角按压在适合的穴位上,然后做缓慢且柔和的旋转运动,此法适用于合谷穴、足三里穴、内关穴、手足全息穴区,还有其他疼痛比较敏感的部位。
7.垂直按揉法将刮痧板的边缘以90度角按压在穴区处,做柔和、缓慢按揉,通常适用于骨缝部和第二掌骨桡侧全息穴区。
8.推刮法刮痧板向刮拭方向倾斜角度小于45度,每次一寸一寸向前刮拭,按压力度大于平刮法,速度也慢于平刮法。
9.点按法将刮痧板角部与穴位呈90度角,垂直向下按压,由轻到重,逐渐加力,片刻后迅速抬起。
适用于人中穴、膝眼穴等。
10.角揉法用刮痧板厚边棱角在体表穴位附近进行回旋摆动运动,称为角揉法,揉时刮痧板要附在皮肤表面不移动,但要施以旋转回环的连续动作,带动皮肤下面的组织活动。
刮痧的禁忌
全息经络治疗一、刮痧的基础知识:A、保健是加法。
例如:吃人参、海参、燕窝补蛋白质,但是这些是高价的,而且不易吸收。
安利的蛋白质粉2勺即比这些便宜也易被人吸收。
B、刮痧是减法。
它可以排除体内毒素,加强新陈代谢,清除垃圾。
C、健康三部曲(1)刮痧(外排)(2)排毒(内排)(3)调理(营养)集中排毒法:早饭饭后6个果蔬早十点左右6个果蔬午饭饭后6个果蔬800ml水下午三点左右6个果蔬晚饭后6个果蔬这个是内排,用果蔬清理肠道(肠道长8.9米)刮痧的概念:这时使通透性紊乱的毛细血管破裂,排出瘀滞物,刮出痧可以促使血液循环。
结节:软组织粘连,纤维化或是炎症。
病理的产物。
结节的软硬,面积大小,多少可以反应疾病的程度。
结节在刮痧时的感觉:(1)轻度:皮肤有涩感,沙粒感,处于亚健康状态。
(2)重度:当板压在上面感觉“咯噔”一下,处于疾病状态。
二、刮痧如何诊病:A、痧相:a、片痧:毒素很大,属于重症b、粒痧:气滞血瘀c、大片的散痧:经络不通B、痧色:a、紫色:侵袭关节、筋骨寒症:b、青色:侵袭体表,易得皮肤病(过敏要用6个银杏,6个Vc,6个钙调理)c、黑色(湿症):侵袭关节、滑囊三、刮痧与营养的关系:刮痧是使全身的营养素调动起来,专门修复被刮拭的部分,而其它的器官就丢失了营养而削弱了健康,所以要均衡地补充营养。
如果刮痧后不吃营养品,结节会越来越硬、越来越大。
举例:暖气片不热是因为里面凉水太多,身体也一样,如果这时只进热水也不行。
因为里面的空间满了,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一定要释放凉水,再进热水,才能使它热起来,人的身体也要刮了痧后补充充足的营养才能好起来每个人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人一生下来,身体自身就带有60万个癌细胞。
如果随着生命的增长,癌细胞占据上风,就引发了癌症,癌细胞10年涨到豆粒大,2个月就长到鸡蛋大。
胶原蛋白:“蛋白质+B+C+钙”合成到2020年可能有1/4的人得癌症,如果年轻人的癌症100%会死。
A、C、E可以抗突变,使人远离癌症。
刮痧的注意事项中医师告诉你刮痧的适宜时间
刮痧的注意事项中医师告诉你刮痧的适宜时间刮痧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身体保健和疾病治疗。
正确的刮痧时间能够提高疗效,并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今天,我们请来了中医师,为您介绍刮痧的注意事项,特别是刮痧的适宜时间。
一、刮痧简介刮痧是指使用刮痧板或其他具有平整表面的工具,在特定部位进行刮拭操作,以达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效果。
它被广泛用于缓解肌肉酸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等。
二、适宜刮痧的时间1. 空腹或饭后一小时后:中医师告诉我们,刮痧时最好是在空腹状态或饭后一小时后进行。
因为刮痧会刺激身体的经络和穴位,而食物刚进入胃肠道时,各脏腑的功能会集中在消化食物上,此时进行刮痧可能会干扰消化过程,不利于身体的吸收。
2. 身体暖热状态下:刮痧时,身体的肌肉和经络处于放松和疏通的状态,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排毒。
因此,最好选择在身体暖热的时候进行刮痧,比如洗澡后、热敷后、或者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后。
3. 刮痧的季节选择:中医认为,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阴阳气候对身体有着不同的影响。
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刮痧。
比如,在春季容易湿气重,宜在上午进行刮痧;夏季易出汗,宜在午后或晚上进行刮痧;秋季气候干燥,宜在傍晚或晚上刮痧;冬季气候寒冷,可在上午或下午进行刮痧。
三、刮痧的禁忌和注意事项1. 慎用于特定人群:刮痧虽然有许多益处,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需要慎用。
比如,妊娠期、经期、患有皮肤病或出血性疾病的人不适合刮痧。
在进行刮痧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以确保安全。
2. 温和力道:刮痧时,要注意力道的大小。
过大的力道可能导致皮肤损伤和瘀斑,而过小的力道则无法达到疗效。
刮痧的力道应该温和、均匀,避免过度压力或猛烈刮拭。
3. 避免刮痧部位:某些部位不宜进行刮痧,如头部、颈部、心脏区、脊柱等处。
这些部位敏感度较高,易受伤害。
4. 保持身体温暖:在刮痧后,由于皮肤毛孔打开,应尽量避免受凉。
民间疗法—刮痧
1.刮痧疗法1.1含义:是用边沿光滑的汤匙、铜钱、硬币等蘸食油或清水,在体表部位按一定的顺序反复刮动治疗疾病,多用于治疗夏秋季时病,广泛流行于民间。
刮治部位为患者的背部、头部。
颈部;胸部及四肢。
在各体表部位由上而下,由内向外轻轻顺刮,一般刮10次左右,以出现紫红色斑点为宜。
时间半小时以内。
本疗法应用范围广,除应用于痧症还扩展用于呼吸和消化系统等疾病。
刮痧时应注意避风保暖。
重症患者如心血管病人、急性传染病禁用,应送医院治疗。
刮治部位皮肤损伤或初愈、饱食、饥饿时不宜采用本法。
刮痧,又称抓痧、撮痧、挑痧。
是我国古老的民间疗法之一。
用手指操作的称“抓痧”或“挟痧”、“撮痧”等。
是在患者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拧起一个橄榄状的充血斑的一种方法。
这种疗法,既方便又经济,实践证明,确有疗效。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在生产过程中发明并发展起来的,早在唐朝时期,人们就运用苎麻刮痧治病。
“痧症”中医认为主要是风、湿、火三气相搏而为病。
以夏秋季节为多见,故又称为“暑痧”。
痧症(多发于夏秋季节,发热恶寒、头晕、恶心呕吐、胸膜胀痛、起病快)取背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刮治。
暑痧的发生,每因体质虚弱,长时间在高温下作业或在烈日下劳动、奔走,暑热或暑湿秽浊之气乘虚侵袭而致。
伤暑多见于避暑纳凉太过,或露卧当风,过食生冷,致阴寒之邪内侵、阳气不得宣通。
此为伤暑阴症。
中暑则多见于气血素弱者,因汗出过多,气从外泄,暑热内侵,致抽搐转筋、汗出肢冷、喘促、脉微欲绝等虚脱现象。
“痧症”是指夏秋之际,因感受风寒暑湿之气,或感受疫气、秽浊之邪,突然引起身体寒热、头晕头痛、胸腹胀闷疼痛、肢体疲乏,或壮热烦躁、喉痛、口渴引饮、或腰如束带、上吐下泻,甚则神昏卒倒、四肢挛急、唇甲青紫等一类病症。
又称“痧”、“痧气”。
民间通称“发痧”。
刮痧疗法是治痧诸症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并广泛流传于民间,深受群众的喜爱.1.2.源流关于痧症,早在元明时代的医籍中就有记载,如在《痧胀玉衡》中有言:“痧毒在气分者刮之,在血分者刺之,在皮肤者粹之,痧毒入腑者宜荡涤攻逐之”,另外,对刮痧的具体操作也描述较为详细。
正确刮痧知识点总结大全
正确刮痧知识点总结大全1. 刮痧的起源和历史刮痧源于古代中医,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的《礼记》中。
在《礼记》中记载了中国远古时期有人使用身体上的器具刮擦身体以治病的情况。
古代医家王冰在其著作《伤寒论》中也提到了刮痧的方法。
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文献中,也对刮痧有所记载,如《隋书.天文志》、《岭南采药录》、《千金方》等。
2. 刮痧的原理刮痧通过在人体表面进行擦拭,刺激皮肤,使表浅的血管扩张,导致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血运加快。
刮痧的力度和速度根据病情轻重灵活变化,力度轻与重相辅相成,速度快与慢相互配合,加快新陈代谢,排出阳气不和体内的湿气和毒素,从而起到清热解毒、通经活络和调理气血的作用。
3. 刮痧的适应症刮痧主要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神经根炎、扭伤、胃肠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疾病的治疗。
此外,刮痧还具有改善皮肤状况,促进皮肤新陈代谢,缓解疲劳和改善睡眠的作用,因此在一些美容院也可以见到刮痧的身影。
4. 刮痧的禁忌刮痧虽然有许多益处,但也存在着一些禁忌症。
首先,对于皮肤有疹子,破溃、溃疡等病症的患者,刮痧会加重炎症,影响康复。
其次,孕妇在怀孕前三个月和孕晚期都不适宜进行刮痧。
再者,对于高血压、血液疾病、心脏病、血管炎、恶性肿瘤和一些严重的传染病的患者也不适合刮痧。
5. 刮痧的方法刮痧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用刮痧板在患者身体表面进行擦拭来实现的。
擦拭的力度和速度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选择。
一般来说,擦拭的力度要求是有效掌握擦拭的幅度和深度,要轻重缓急结合,不能过于用力,避免造成皮肤受损。
擦拭的速度也要快于一般按摩,但不可太过急促。
6. 刮痧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刮痧时,要注意保持环境整洁,使用消毒器具,避免交叉感染。
此外,要注意刮痧的力度和速度,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皮肤受损。
另外,还要注意患者的体位和身体状态,避免在不适宜的情况下进行刮痧。
7. 刮痧后的护理刮痧后,患者的皮肤可能会出现红肿、淤血等情况,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无需特别担心。
刮痧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刮痧注意事项和禁忌症刮痧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方法,能够有效地缓解肌肉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等,但是在进行刮痧时也需要特定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刮痧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刮痧工具:刮痧时应选择质地光滑、无瑕疵的刮痧板或碗状物,并且要保持清洁,以免引起感染。
2. 保持适度的力度:刮痧时要掌握适度的力度,不宜过大过小。
过大的力度可能会引起皮肤破损,过小的力度则无法使肌肉得到充分的刺激。
3. 选择合适的刮痧部位:刮痧时应选择适合刮痧的部位,一般是在肌肉丰富、血管丰富的部位,如背部、颈部等。
4. 预防感染:刮痧时要保持刮痧工具和皮肤的清洁,使用消毒液或酒精对刮痧工具进行清洁,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5. 控制刮痧时间:刮痧时间一般不宜过长,一般在10分钟左右为宜。
过长的刮痧时间可能会导致皮肤受损,疼痛加剧。
刮痧禁忌症:1. 皮肤病或皮肤损伤:如果身上有湿疹、疮疖、瘀伤、出血等皮肤病或损伤,都是刮痧的禁忌症,因为刮痧可能会加重病情或造成感染。
2. 出血倾向:刮痧会刺激血液循环,如患有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应禁止刮痧,以免导致出血。
3. 中重度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在刮痧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血压剧烈波动,加重病情。
4. 心脑血管疾病:如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脑出血等疾病,均不适宜刮痧,以免加重病情。
5. 妊娠期:孕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皮肤敏感度增加,并且刮痧会对腹部产生刺激,容易导致不适和引发其他问题,因此孕妇不宜刮痧。
总之,在进行刮痧之前,一定要注意以上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以确保刮痧的安全有效。
另外,刮痧对于不同体质的人来说刺激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刮痧之前最好向医生咨询,以确保刮痧的方法和部位正确合理。
9种基本刮痧法
9种基本刮痧法(1)横面刮法:就是用刮痧板较薄的长边来刮拭皮肤.刮痧时将刮痧板横握,薄的一边约二分之一接触皮肤,厚的一边横在手心部位,用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别握住两面,调节用力大小.刮的时候刮痧板要微微倾斜,45度最佳,刮时用力要均匀,要顺着经络走行向一个方向刮,不能来回反复刮拭.这种刮痧法特别容易掌握,适合人体大部分部位,最为常用.(2)间接刮法:刮痧之前,,先在被刮的人身上先铺上一块平整,柔软,洁净的薄布,然后用刮痧板隔着布对特定部位进行刮拭,采用横面刮法的手法即可.这种方法是为了缓和刮痧板给身体的压力,适用于皮肤娇嫩的儿童和体质虚弱的老人.(3)单角刮法:用刮痧板的一个角,沿着经络的走向刮,并朝刮拭方向倾斜,45度最好.这种方法还可以用来刮拭某些特定的穴位,如膻中.风池.承浆等这些手指不易用力的穴位,刮的时候要从上往下刮,不要用太大力.(4)双角刮法:就是用刮痧板凹槽部位对着脊椎,把刮痧板凹槽两侧的双角放在脊椎两侧,向下倾斜,45度最好.刮的时候要从上向下,单方向刮拭,手法一定要轻柔缓慢,用力要均匀.这种刮法主要用于脊椎部位.(5)垂直刮法:把刮痧板的双角与头部穴位呈90度垂直,做短距离的前后摩擦刮拭,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刺激头部.(6)点按法:这种方法主要用刮痧板来刺激一些重要穴位.把刮痧板一个单角部与穴位呈90度垂直,向下按压,由轻到重,逐渐加力,片刻后迅速抬起, 这种点按适用于人中.膝眼等穴.(7)按揉法:这种方法也主要用刮痧板来刺激一些重要穴位.用刮痧板的一个角部倾斜或垂直按压在穴位上,做柔和缓慢的旋转运动,给穴位以刺激.这种方法适用于合谷,足三里,内关以及手部和足部穴位.(8)挤痧法:这种法不用刮痧板.而是用两手拇指,食指同时放在皮肤上,围出约1到2厘米面积的皮肤用力挤压,直至皮肤出现红色痧痕为止,这种方法过去在民间较为常见,一般用于头额部位.(9)拍痧法:这种方法也不用刮痧板.在皮肤涂上刮痧油之后,用手掌有节奏地拍打皮肤,直至皮肤出现红色痧痕,这种方法多用于肘.脘,膝. 关节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 率进行 比较 ,具体 见表 2。
表 2 两 组 临床 疗 效
(n,% )
注 :经 统 计 学 分 析 ,两 组 总有 效 率 比较 P<0.05有 显 著差 异 性 。
3 讨 论
胃食管 反 流病临床 上根据 有无 内镜下 食管 黏膜损 伤分 为反 流性 食 管炎 (ref luxesophagitis,RE)和 非糜 烂 性反 流病 (non—erosiveref lux diseases,NERD),以后者 为 多见 。 发 病 机 制 目前 认 为 多 种 因 素 共 同作 用 促 使 GERD的发病 :抗反 流 防御机 制 降低 :包 括 下食管 括 约 肌 (LES)功能 障碍 、食管清 除功 能下 降 、食 管 组织 抵抗 力减 弱 、胃排空延 迟等 ;胃酸 、胃蛋 白酶 、胆 汁等攻 击 因 子对 食 管 黏膜 的损 害 ;社会 心 理 因 素 ;Cajal间 质 细胞 (ICC)数 量减少 和功 能障碍 等 。
73.33% 。在 胃食 管反 流病 中积极 应用 中医学 ,进行 辨
证 施治 ,因人 而治 ,因病而 治 ,达 到 良好 的 临床效果 ,值
得 临床 应用 。
、
参 考 文献
[1] 林 永 乐 .中西 医 结 合 治疗 反 流 性 食 管 炎 32例 疗 效 观 察 [J].福 建 中 医药 2000,31(5):13.
为临 床痊愈 ;症状 体 征 明显 改 善 ,60% <n<90% 为显
效 ;症 状体 征有所 改善 ,30% <n<60%为有 效 ;症 状体
征改 善不 明显 ,n<30% 为无效 。
2 结 果
本组病 例均顺 利 完成 2个 疗程 的治 疗 ,中途无 退
出病 例 ,依据 临床疗 效 评 定标 准 进 行 疗效 评 价 并对 总
降逆是 主要 治则 。注 意 大便 通 畅 与 否 是 通 腑 降 逆
的重要 环节 ,首 选大 黄泻 腑通便 以降气 ,运用 大黄 与枳
壳 、柿 蒂相配 ,可加 强和 胃降逆 ,泻火 驱邪之 效力 ,还可
选 用旋 复花 、代 赭石 等降气 之 品。通 过两组 病例 观察 ,
辨 证治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96.6% 明 显 优 于 常 规 治 疗 组
降 、肺 之宣肃 功 能失 常 ,津 液不 能 运化 和布 散 ,积 为 痰
涎 ,故见 烧 心 、反酸 、胸 痛 、胸 闷 、咯 吐痰 涎 等症 。依 据
临床证 型进行 辨证 治疗 一 定要 注意 通 腑 降逆 ,治 噎 之
要 。本病 的主 要病机 是 胃失 和 降 ,升 降失调 ,因此 和 胃
1.3.3 临床 疗效 评 定标 准 将 胸 骨 后疼 痛 、烧 心 、反
酸 3个症 状作 为症状 评分 程度 :无 症状 0分 ;症 状较 轻
微 可 以忍 受 为 1分 ;介 于 1分 和 3分 症 状 之 间 的计 2
分 ;症 状严 重 ,不 能忍 受必 须 用 药物 治 疗 的计 3分 ; 另
痛 ,胸 膈懊 侬 ,莫 可名状 或得食 暂止 ,或食 已复 嘈 ,或兼
恶心 ,而渐 见 胃脘作痛 。
本 病病 位在 胃,涉及 肝 、脾 、肺 ,与肝之 关 系最为 密
切 ;肝 主 疏 泄 ,喜 条 达 ,恶 抑 郁 ,调 畅 气 机 ,情 志 不
遂 ,肝 失疏 泄 ,肝气 郁 结 ,郁 久 化 热 ;气 机失 调 ,脾 胃升
· 56 ·
光 明 中医 2012年 1月 第 27卷 第 1期 CJGMCM January 2012.Vol 27.1
表 1 临床 证 型 及 辨 证 施 治
依 据 临床 中 医证 型 进 行 辨 证 治 疗 ,13 1剂应 用 2个 疗程 。
妇人 心 胸 嘈 杂 方 论 》中 :“夫 心 胸 嘈 杂 ,妇 人 多 有 此
症 ”;《金 匮 。·妇人 杂病篇 》中 :“妇人 咽 中如有 炙脔 ,半
夏厚朴 汤 主之 。”;《景 岳全 书 》中 :“嘈 杂 一症 ,其 为 病
也 ,肠 中空 空 ,若无 一 物 ,似 饥 非饥 ,似 辣 非 辣 ,似 痛 非
外根 据发作 的频率 评 分 每 30d有计 1分 ,每 15d有 计
2分 ,每 1d有 计 1分 ,根 据症 状 程 度 与频 率各 得 分 之
和 。疗效指 数 计 算 公 式 /7,=治 疗 前 积 分 一治 疗 后 积
分/治 疗前积 分 ×100% 。症状体 征基本 消失 ,n>90%
[4] 李道 五 杨艳 旭 ,张天喜.中西 医结 合治疗 胃食 管反流 56例 临床 观察 [J1.四川 中 医 ,2002,20(12):338.
[5] 许 艳 秋 .以降 逆 汤 为 主 加减 治 疗 反 流 性 食 管 炎临 床 疗 效 观 察 [J].
中 华 民 医论 坛 ,2004,2(2):5 9. (本 文校 对 :庞 春渝 收 稿 日期 :2011—05—30)
[2] 中 国 胃食 管 反 流 病研 究 协 作 组 .反 流 性 疾病 问卷 在 胃食 管 反 流病 诊 断 中 的价 值 [J].中华 消 化 杂 志 ,2003,23(11):651-654.
[3] 水 正 ,乐 毅 .中 医 辨 证 分 型 治 疗 胃食 管 反 流 病 52例 的 临 床 研 究 [J].浙 江 中 西 医 结合 杂 志 ,2003,13(7):433.
胃食 管反流病 目前 没有 统 一 的 中 医名称 ,属 中 医 的 “胃痛 ”、“吐酸 ”、“嘈 杂 ”、“反 胃”、“郁 证 ”等范 畴 , 《黄帝 内经》及《医林绳 墨》等文献 记载 :“吞酸 者 ,胃溢 酸水 攻激 于上 ,以至 咽溢 之 间 ,不 及 吐 出而 咽下 ,酸 味
刺心 ,有若 吞酸 之 状 也 ”。 “陈 自明 《妇 人 大 全 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