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产品技术路线图国际研究
OLED-工艺
OLED照明工艺之真空蒸镀1.OLED技术简介2.OLED一般工艺流程3.OLED真空蒸镀4.OLED发展及前景1.OLED技术简介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ElectroluminescentLight)简称为OEL。
它有两个技术分支,一个是分子量在500~2000之间的小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为OLED或SM-OLED;另一个是分子量在10000~100000之间的高分子(又称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PolymerLight-EmittingDiode)简称为PLED或P-OLED。
OLED的研究产生起源于一个偶然的发现。
1979年的一天晚上,在Kodak公司从事科研工作的华裔科学家邓青云博士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有东西忘记在实验室里,回去以后,他发现黑暗中有个亮的东西。
打开灯发现原来是一块做实验的有机蓄电池在发光。
这是怎么回事?OLED研究就此开始,邓博士由此也被称为OLED之父。
OLED显示器件是基于有机材料的一种电流型半导体发光器件。
其典型结构是在ITO玻璃上制作一层几十纳米厚的有机发光材料作发光层,发光层上方有一层低功函数的金属电极。
当电极上加有电压时,发光层就产生光辐射。
OLED的发光机理和过程是从阴、阳两极分别注入电子和空穴,被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在有机层内传输,并在发光层内复合,从而激发发光层分子产生单态激子,单态激子辐射衰减而发光。
作为新技术OLED有很多优点:1、厚度可以小于1毫米,仅为LCD屏幕的1/3,并且重量也更轻;2、固态机构,没有液体物质,因此抗震性能更好,不怕摔;3、几乎没有可视角度的问题,即使在很大的视角下观看,画面仍然不失真;4、响应时间是LCD的千分之一,显示运动画面绝对不会有拖影的现象;5、低温特性好,在零下40度时仍能正常显示,而LCD则无法做到;6、发光效率更高,能耗比LCD要低;7、能够在不同材质的基板上制造,可以做成能弯曲的柔软显示器。
OLED简介(全面介绍OLED,包括技术原理、制作过程,关键技术,国内外现状分析等)
OLED简介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CD显示方式不同,无需背光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
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轻更薄,可视角度更大,并且能够显著节省电能。
目前在OLED的二大技术体系中,低分子OLED技术为日本掌握,而高分子的PLEDLG手机的所谓OEL就是这个体系,技术及专利则由英国的科技公司CDT掌握,两者相比PLED产品的彩色化上仍有困难。
而低分子OLED 则较易彩色化,不久前三星就发布了65530色的手机用OLED。
不过,虽然将来技术更优秀的OLED会取代TFT等LCD,但有机发光显示技术还存在使用寿命短、屏幕大型化难等缺陷。
目前采用OLED的主要是三星如新上市的SCH-X339就采用了256色的OLED,至于OEL则主要被LG 采用在其CU81808280上我们都有见到。
为了形像说明OLED构造,可以将每个OLED单元比做一块汉堡包,发光材料就是夹在中间的蔬菜。
每个OLED的显示单元都能受控制地产生三种不同颜色的光。
OLED与LCD一样,也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之分。
被动方式下由行列地址选中的单元被点亮。
主动方式下,OLED单元后有一个薄膜晶体管(TFT),发光单元在TFT驱动下点亮。
主动式的OLED比较省电,但被动式的OLED显示性能更佳。
目录1.OLED的结构与原理 (3)2.有机发光材料的选用 (4)3.OLED关键工艺 (5)一、氧化铟锡(ITO)基板前处理 (5)二、阴极工艺 (6)三、封装 (6)4.OLED的彩色化技术 (6)一、RGB象素独立发光 (7)二、光色转换 (7)三、彩色滤光膜 (8)5.OLED的驱动方式 (8)一、无源驱动(PM OLED) (8)二、有源驱动(AM OLED) (10)三、主动式与被动式两者比较 (10)6.OLED的优缺点 (10)一、OLED的优点 (11)二、OLED的缺点 (11)7.OLED的应用 (12)一、OLED在头戴显示器领域的应用 (12)二、OLED在MP3领域的应用 (12)8.中国大陆OLED产业化进程 (13)一、研发单位 (13)二、产业化 (14)三、驱动IC (14)9.OLED市场前景 (14)一、OLED电视机市场 (14)二、商品化过程 (15)三、P-OLED微显示器即将投入商用 (15)四、OLED在显示和照明领域的地位 (16)10.OLED的技术分类 (17)1.OLED的结构的结构与与原理OLED的基本结构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导体特性之铟锡氧化物(ITO),与电力之正极相连,再加上另一个金属阴极,包成如三明治的结构。
OLED简介(共63张)
(3)研制彩色显示屏及相关驱动电路
(4)为了实现大面积显示,研发有源驱动的OLED显示器
第11页,共63页。
2.OLED显示(xiǎnshì)原理
第12页,共63页。
OLED属于载流子双注入型发光器件 发光机理:在外界电压驱动下,由电极注入的电子和
第17页,共63页。
C.层状阴极
由一层极薄的绝缘材料如LiF, Li2O,MgO, Al2O3等和外面一层较厚的Al组成,其电子注入性 能(xìngnéng)较纯Al电极高,可得到更高的发光效率 和更好的I-V特性曲线。
D.掺杂复合型电极
将掺杂有低功函数金属的有机层夹在阴极和有机发 光层之间,可大大改善器件性能
1) 阴极材料
为提高电子的注入效率,要求选用功函数尽可能低的材料做阴极, 功函数越低,发光亮度越高,使用寿命越长。 A.单层金属阴极 如Ag 、Al 、Li 、Mg 、Ca 、In等。
B.合金阴极
将性质活泼的低功函数金属和化学性能较稳定的高功函数金属一 起蒸发形成金属阴极、如Mg: Ag(10: 1),Li:Al (0.6%Li) 合 金电极,功函数分别为3.7eV和3.2eV。 优点:提高器件量子效率和稳定性; 能在有机膜上形成稳定坚固的金属薄膜。
(2)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分子量为500-2000,能用真空 蒸镀方法成膜,按分子结构又分为两类: 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和配合物。
第24页,共63页。
1) 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 主要(zhǔyào)为有机染料,具有化学修饰性强,选择范围广,易于提 纯,量子效率高,可产生红、绿、蓝、黄等各种颜色发射峰等优点, 但大多数有机染料在固态时存在浓度淬灭等问题,导致发射峰变宽 或红移,所以一般将它们以低浓度方式掺杂在具有某种载流子性 质的主体中,主体材料通常与ETM和HTM层采用相同的材料。掺 杂的有机染料,应满足以下条件: a. 具有高的荧光量子效率 b. 染料的吸收光谱与主体的发射光谱有好的重叠,即主体与染料能 量适配,从主体到染料能有效地能量传递; c. 红绿兰色的发射峰尽可能窄,以获得好的色纯; d. 稳定性好,能蒸发。
OLED-讲义PPT课件
Blue: >8,000hrs (initial brightness ~100cd/m2, Idemutsu Kosan)
Red: >14,000hrs (initial brightness ~200cd/m2, Toray)
有机发光显示技术
•1基本概念 •2有机发光显示技术发展过程 •3有机发光材料 •4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工艺技术 •5有机发光显示器件驱动技术 •6新型有机发光显示若干关键技术
彩色化,高分辨(隔离柱),寿命,器件效率(功耗) ITO薄膜技术,发光材料纯化技术,OLEDoS(微显示), AMOLED(有源),FOLED(软屏),WOLED(白光)。
1 有机发光显示基本概念
显示技术背景
发光型
显示器
受光型
CRT(阴极射线管) PDP(等离子显示器) FED(场发射显示器) LED(发光二极管) 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 VFD(真空荧光显示器)
LCD(液晶显示器) ECD(电致变色显示器)
平板显示器
1 有机发光显示基本概念
学科发展背景
有机电子学(Organic Electronics):研究有机材料的电子过 程与有机材料光电子特性的科学。
尺寸:显示屏对角15.1英吋 驱动:低温多晶硅TFT有源驱动 点阵:1024×768(XGA )
2.3 OLED 发展现状
2003年1月9 日,索尼展示了24 英寸有机发光显
示器 。
2.3 OLED 发展现状
中国大陆OLED发展状况
Visionox Technology
光伏国际技术路线图(中文翻译版)
光伏国际技术路线图1.摘要光伏企业需要制造发电产品用来抗衡传统能源和其他可再生资源,一种国际技术路线图(ITRPV)可以帮助我们认清并明确一些改进的趋势和要求。
国际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会(SEMI)光伏国际路线图的一个目标就是提供给供应商和客户有关晶硅光伏行业的预期技术走势,并鼓励人们对规格和改进方面的讨论。
该路线图的目的并不是向人们介绍需要改进领域的详细技术改进方案,而是强调需要改进的光伏技术点并推动综合解决方案的发展。
目前,ITRPV的第六版联合26家包括多晶硅制造商、硅片供应商、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组件制造商、光伏设备供应商、生产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光伏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做好了准备。
目前的出版物涵盖了整个的晶硅光伏价值链,包括晶化、硅片、电池制造、组件制造以及光伏系统。
早期出版物公布的一些重要参数与新的参数在一起作了修正,同时也公布了光伏行业一些新兴趋势的讨论。
2014年估算的全球光伏组件装机量已经达到了45~55GWp,晶硅市场大约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薄膜技术占据了不到10%的市场份额(基本没有改变)。
路线图描述了晶硅组件生产的技术革新和趋势。
经过2013年一个短暂的平稳期后,组件价格在2014年连续下降。
先进电池技术的实施以及改良材料的使用提升了组件的平均功率,2014年一些厂家盈利的部分原因归结于对光伏价值链每个步骤降本的不断努力。
价格曲线继续维持着20%的降速,与历史经验曲线速率相吻合。
通过引入双面电池及单面接触电池的概念,配合改善硅片、电池正面和背面以及组件技术,在以后的几年内,这种速率还会继续维持。
ITRPV这一期的修订版中将继续讨论这方面的问题。
这些领域改善的最终结果是,到2025年,标准多晶硅组件的平均输出功率将超过310Wp(60个电池片)。
电池和组件的性能提升以及生产成本的大幅下降将会降低光伏系统的成本,确保光伏发电的长期竞争力。
路线图活动与SEMI将会继续合作,最新信息将会每年出版一次,以确保整个产业链生产商和供应商的良好沟通,更多信息请登录网址。
一文看懂OLED生产技术
一文看懂OLED生产技术蒸镀技术首先,要了解蒸镀技术,这得从OLED的结构讲起。
如下图所示,典型结构是在ITO玻璃上制作一层几十纳米厚的发光材料,ITO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电极加电压,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和空穴传输层,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和空穴传输层迁移到发光层,并在发光层中相遇复合,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分子激发,后者经过辐射弛豫而发出可见光。
辐射光可从ITO一侧观察到,金属电极膜同时也起了反射层的作用。
OLED结构原理图当然了,具体到整块面板,结构也就复杂很多,包括次像素间需要隔离柱、绝缘层之类。
AMOLED则还有TFT backplane这种控制每个像素开关的东西。
OLED像素结构示意图简单来说,蒸镀就是真空中通过电流加热,电子束轰击加热和激光加热等方法,使被蒸材料蒸发成原子或分子,它们随即以较大的自由程作直线运动,碰撞基片表面而凝结,形成薄膜。
蒸镀技术制造OLED面板的核心设备是蒸镀机,而这个设备在面板制造企业的上游,主要供应商是佳能旗下一间名为Canon Tokki的企业。
随着全球 OLED市场的风起云涌,Tokki公司不断投入开发产能,但是仍然难以满足客户的需要。
据说,Tokki一年的蒸镀机产能也就区区几台而已,如LG Display这样的大客户也不得不因为蒸镀机数量有限而无奈的失去苹果订单。
PMOLED的典型工艺流程(备注:PMOLED也属于OLED,但结构比AMOLED简单,没有TFT。
)印刷技术OLED屏幕每个像素“灯泡”除了是蒸上去的,还可以选择“印”出来。
用喷墨打印机来举个例子,喷墨打印机是把墨水喷到纸上,从而呈现出文稿或图片。
而印刷显示是使用印刷方式制作显示器的有机材料膜层,是一种工艺方法。
实现了印刷显示后,可以印刷不同面板,如果“喷”的是OLED材料,那就是OLED面板;“喷”的是量子点材料,那就是量子点显示面板。
印刷OLED,简单说,就是通过喷墨印刷设备上的多个印刷喷头,将不同颜色的聚合物发光材料溶液精确的沉积在ITO玻璃基板的隔离柱槽中,溶剂挥发后会形成100纳米左右厚度的薄层,构成可发光的像素。
OLED基本原理PPT课件
OLED电视现状
➢OLED技术起源于欧美,但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国家/地区主要集中在东亚,如日本、韩国、中国 大陆和台湾地区等。 ➢全球OLED产业还处于产业化初期。全球涉足OLED产业的企业产品主要是小尺寸无源OLED器件, 真正对LCD(液晶)构成威胁的有源OLED器件,实现量产的只有少数几家公司。
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的特性,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 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视角度大,并且能 够节省电能,这种显示设备在MP3播放器、手机、电视等领域上得到了广范应用。
OELD发展历程
1936年,Destriau(法国物理学家德斯特里奥)将有机荧光化合物分散在聚合物中制成薄膜,得到
2004年,索尼公司(Sony)推出了3.8英寸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 (AMOLED),用于PDA 。
2007年, Sony在CES展出厚度仅10mm、对比度高达1百万:1,解析度为1,920×1,080的27寸OLED电视, 2013年, LG推出55寸OLED电视,并市场化
2
OLED电视现状
4
OLED应用
商业领域:主要应用在POS 机和ATM 机、复印机、自动售货机、游戏机、公用电 话亭、加油站、打卡机、门禁系统、电子秤等产品和设备的显示屏。 通信领域:主要应用有3G 手机、各类可视对讲系统(可视电话)、移动网络终端、 ebook(电子图书)等产品的显示屏。 计算机领域:主要有家用和商用计算机(PC/工作站等)、PDA 和笔记本电脑的显示 屏。 工业应用场合:主要应用有各类仪器仪表、手持设备等的显示屏。 交通领域:主要应用有GPS、车载音响、车载电话、飞机仪表和设备等各种指示标 志性的显示屏。如微显示器,这种技术最早用于战斗机飞行员,现在的穿戴式电脑 也用它。有了它,移动设备就不再受显示器体积大、耗电多的限制。 消费类电子产品:主要应用有装饰用品(软屏)与灯具、各类音响设备、计算器、数 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便携式DVD、电子钟表、掌上游戏机、各种家用电器(如: OLED 电视)等产品的显示屏。
[整理]OLED产品技术路线图.
OLED产品技术路线图(Roadmap of OLEDproduction)有机电致发光的英文名称为Organic Electro luminescence,做成器件后在欧美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在日、韩被称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ELD)是一种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有机材料发光的显示器件。
与其他平板显示器相比,OLED具有成本低、全固态、主动发光、亮度高、对比度高、视角宽、响应速度快、厚度薄、低电压直流驱动、功耗低、工作温度范围宽、可实现软屏显示等特点,被称为“梦幻显示器”。
一、OLED概述1、与其它平板显示器的比较优势首先,OLED视野角度宽、轻薄、便于携带。
作为自发光器件,OLED的视角上下、左右一般可以达到160度以上,没有视角范围限制。
因为OLED是薄膜层叠结构,包括封装在内总厚度仅为2毫米左右,因此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轻便的显示器。
图1 平板显示器性能对比图资料来源:Universal Display其次,它亮度、对比度高、色彩丰富、响应速度快。
与LCD相比,OLED的亮度和色彩具有明显的优势。
OLED显示器件单个像素的响应速度在1O微秒左右,而LCD显示器的响应速度通常是几千至几万微秒,两者相差悬殊。
因此,0LED显示器更适合于显示各种活动图像,如用于便携电视和游戏机等领域。
更加独特的是,OLED产品可实现软屏。
OLED的生产更近似于精细化工产品,因此可以在塑料、树脂等不同的材料上生产。
如果将有机层蒸镀或涂布在塑料基衬上,就可以实现软屏。
一旦该技术成熟并加以应用,将彻底改变目前很多电器的外观形态,使得令人神往的可折叠电视、电脑的制造成为可能。
OLED还有工作温度范围宽、低压驱动、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OLED的工作温度在-40℃~70℃之间,因此可以运用在很多具有特殊要求的工作场合。
同时,OLED的驱动电压仅需2V~l0V,而且安全、噪声低,容易实现低功率。
OLED之历史发展
OLED之历史发展2008-06-23文/何孟颖光电协进会产业分析师有机电激发光(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简称OEL)又可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
最早在1936年,由Destrian将有机荧光化合物分散在聚合物中制成薄膜,发现了最早的OLED。
1963年,美国纽约大学的Pope等人之研究小组在外加400伏特高电压于20mm厚的蒽单晶体(Anthracene)时,观察到蓝色电激发光,这个新发现开启了往后OLED的研究风气,其技术历程如图1所示。
图1:OLED技术发展历程资料来源:PIDA,2008/51965至1970年间,Helfrich、Lohmanm、Willama等人发表了蒽、奈、丁省等稠环芳香族化合物的OLED 发光材料,但驱动电压仍高于100伏特;Vincett等则于1982年采用真空蒸镀法制成了50nm厚的蒽薄膜,进一步将驱动电压降至30伏特,然而其外部量子效率仅为0.03%左右;1983年,Partridge等发表了聚合物电激发光的论文。
但在整个60~80年代中期,OLED的开发研究内容仍陷于高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低亮度的瓶颈,主要是因为蒽化合物成膜性不佳,致使太厚之层状结构造成驱动电压过大,加上有机材料电子与电洞载子传输速度不平衡的缘故,使得量子效率相当的低。
直到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C.W.Tang与VanSlyke等人发表一双层结构之小分子OLED(Small Molecular OLED,简称SMOLED或OLED),其采用高真空热蒸镀方式,并在阴极部分使用低功函数的镁银合金以提高电子注入效率,制作出高效率的绿光OLED发光组件。
其贡献在于只要约10伏特的低驱动电压,即可达到1%外部量子效率,发光效率约为1.5 lm/W,亮度更可高达1000 cd/m2。
之后1988年日本Adachi等人更提出了夹层式多层结构,大大扩展了有机材料的选择。
第6章OLED显示技术(20241117)
第6章OLED显示技术导读学习要点:驾驭OLED的基本结构和发光原理,驾驭OLED主要关键技术、关键材料与制备工艺,理解和驾驭OLED显示技术和彩色化技术,了解OLED主要应用范围与产业化状况。
发展历程: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又称有机电激光显示,产生于20世纪中叶,由美籍华裔邓青云博士在试验室中发觉,发展于20世纪90年头后期。
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的特性,采纳特别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有机材料发光。
OLED发展历经三个阶段:➢试验阶段(1997年-2025年),OLED走出试验室,少量应用汽车、掌上电脑(PDA),规格少,均为无源驱动单色或区域彩色;➢成长阶段(2024年-2025年),起先进入主流产品市场,车载显示、PDA、手机、数码相机、家电显示,以无源驱动、单色或多色小尺寸显示为主,有源全彩面板起先投入运用;➢成熟阶段(2024年-至今),全面进入显示领域,全彩有源OLED大规模应用,智能手机、虚拟现实(VR)、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手环等)、TV、工业、航天领域。
应用领域:OLED作为一种刺眼的有机电致发光技术,主要应用于手机显示、平板和电脑显示、电视显示、汽车和航空、可穿戴式电子产品、工业和专业显示器、微型显示器以及照明等其他应用。
6.1O L E D基础学问6.1.1 概述近年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已成为海内外特别热门的新兴平板显示产业,它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响应速度快、对比度高、色域广、能耗低、面板薄、色调丰富、可实现柔性显示、工作温度范围宽等诸多优异特性,且具有低成本的发展潜力(预料比TFT-LCD 便宜约20%),因此被喻为下一代的“明星”平板显示技术。
OLED能够满意当今信息化时代对显示设备更高性能和更大信息容量的要求:可用于室内和户外照明;可作为壁纸用于室内装饰;可制成光电耦合器件,用于光通信,作为集成电路上芯片与芯片间的单片光源;可制成可折叠的电子报纸;可用于全彩色超薄大屏电视机,也可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式电子产品等便携设备;OLED的全固态结构适用于航天器的数字图像处理设备的显示,图6-1展示了OLED的一些多样化用途。
OLED产品技术路线图国际研究
OLED产品技术路线图国际研究(一)—概述一、与其他平板显示器的比较优势有机电致发光的英文名称为Organic Electro luminescence,做成器件后在欧美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在日、韩被称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ELD)是一种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有机材料发光的显示器件。
与其他平板显示器相比,OLED具有成本低、全固态、主动发光、亮度高、对比度高、视角宽、响应速度快、厚度薄、低电压直流驱动、功耗低、工作温度范围宽、可实现软屏显示等特点,被称为“梦幻显示器”。
平板显示器性能对比图资料来源:Universal Display。
注:雷达图1中,每一个坐标代表一种性能指标。
坐标上,越是远离雷达图的中心,表示性能越佳(并不是代表实际数值)。
首先,OLED视野角度宽、轻薄、便于携带。
作为自发光器件,OLED的视角上下、左右一般可以达到160度以上,没有视角范围限制。
因为OLED是薄膜层叠结构,包括封装在内总厚度仅为2毫米左右,因此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轻便的显示器。
其次,它亮度高、对比度高、色彩丰富、响应速度快。
与LCD相比,OLED的亮度和色彩具有明显的优势。
OLED显示器件单个像素的响应速度在10微秒左右,而LCD显示器的响应速度通常是几千至几万微秒,两者相差悬殊。
因此,OLED显示器更适合于显示各种活动图像,如用于便携电视和游戏机等领域。
更加独特的是,OLED产品可实现软屏。
OLED的生产更近似于精细化工产品,因此可以在塑料、树脂等不同的材料上生产。
如果将有机层蒸镀或涂布在塑料基衬上,就可以实现软屏。
一旦该技术成熟并加以应用,将彻底改变目前很多电器的外观形态,使得令人神往的可折叠电视、电脑的制造成为可能。
OLED还有工作温度范围宽、低压驱动、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OLED的工作温度在-40℃~70℃之间,因此可以运用在很多具有特殊要求的工作场合。
技术路线图——企业技术战略制定的基础
技术路线图——企业技术战略制定的基础改革开放,使我国的企业走上了一条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道路。
从1999年到2003年,我国引进国外技术装备总额达到752亿美元,有力推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高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
但我们也清醒看到:虽然我国产业结构的总体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由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具有其他各类创新机构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只有千千万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
企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过程也就是企业审视内外发展环境,确定未来技术走向的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技术路线图的制定是企业技术战略规划制定的主要手段和工具,也是企业制定合理规划并指导实施的基础。
一、技术路线图是制定企业技术规划的主要手段和工具企业制定技术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基本涵盖了企业技术路线图要考虑的内容:1、现状分析与诊断:●∙∙∙∙ 外部分析:行业技术发展现状、技术竞争格局、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未来产品需求、分析产业总体技术路线图。
●∙∙∙∙ 内部诊断:分析现有业务的技术能力、技术水平、产品现状、商业模式和市场份额。
本企业现有产品技术路线图如何,需要哪些技术支持。
明确到什么时候、产业技术将达到什么程度,为保证本企业不落后,需要研发或引进那些技术或产品;到什么时候、哪些市场将被开发出来(或市场发展到什么程度),为保证本企业占领这些市场,需要研发或引进那些技术或产品。
依据当前的发展态势,确认本企业存在那些跨越式发展机会,为实现这一跨越,需要研发或引进那些技术或产品。
2、明确定位与目标:●∙∙∙∙∙∙∙ 技术定位:企业技术发展定位和未来蓝图。
●∙∙∙∙∙∙∙ 发展目标:技术发展目标,产品发展目标。
确定企业要完成哪些技术研发或引进。
3、找出现实与目标的差距,确定技术发展模式:●∙∙∙∙∙∙∙ 要完成这些技术的研发或引进,需要在各阶段配置何种资源。
国内外OLED技术及产业的发展概况
国外OLED技术及产业的开展概况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中文名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是基于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发光二极管。
OLED 由于具有全固态、主动发光、高比照度、超薄、低功耗、无视角限制、响应速度快、工作温度围宽、易于实现柔性和大面积、功耗低等诸多优点,不但可以作为显示器件,在照明领域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OLED已经被视为21世纪最具前途的显示和照明产品之一。
OLED的开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Destriau将有机荧光化合物分散在聚合物中制成薄膜,得到最早的电致发光器件,但是直到1987年才由Kodak公司的邓青云(Tang C W)首次研制出基于小分子荧光材料具有实用价值的OLED(Alq作为发光层),而聚合物OLED(PLED)是1990年由英国剑桥大学的Friend与Burroughes等人用共轭聚合物PPV制造出来的。
OLED的根本构造通常是一种有机半导体层夹在两个电极之间的治构造,其中一个电极常采用一薄而透明的具有半导体特性的铟锡氧化物(ITO)为正电极,而另一电极则通常采用低功函数的金属如Ca、Al等为负电极,当正负电极外加电压时,有机半导体层就会产生激子并发光,依据有机半导体材料的不同,器件就会发射出红、绿、蓝,甚至白色光。
为了获得更高性能的OLED,有机半导体层通常包含多个层,如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ML)、电子传输层(ETL)和电子注入层(EIL),同时还往往引入界面修饰层等。
OLED按照组件所使用的载流子传输层和发光层有机薄膜材料的不同,OLED可区分为小分子基OLED和高分子基OLED(PLED)两种不同的技术类型;按照OLED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无源(被动矩阵)与有源(主动矩阵)两种驱动方式。
根据OLED 的技术原理和制备工艺,通常把OLED 产业链划分为设备制造、材料制备、驱动模块、面板和器件制造以及下游应用等几个局部,其中设备制造、材料制备和驱动模块属于上游领域,面板器件以及模组制造属于中游,各种应用则属于下游。
美国能源部发布固态照明制造研发新路线图
美国能源部发布固态照明制造研发新路线图来源:DOE 美国能源部公布2012年更新的SSL制造业R&D路线图指南研究计划,公布了2015年和2020年的LED和OLED极具挑战的生产成本目标。
此次路线图计划采纳了4月份召开的OLED和LED专家小组会议,并于6月13日至14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举行的、由200人参与的第四届SSL制造业R&D研讨会上总结而成。
图一:LED A19 60W更换灯泡的预计成本跟踪。
美国能源部2012年多年研发项目计划(MYPP)中假定2015年降价($/klm)66%、2020年降价80%。
(资料来源:2011年制造会议的与会者提供的数据)“路线图”的主要目标是为制造业R&D项目直募资金、补充DOE SSL R&D 多年度计划(MYPP)、指导核心产品开发R&D项目。
路线图还提到将为符合预期演变的SSL制造业界共识基础上的设备和材料供应商提供辅助——从而降低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降低成本。
项目涉及的企业有通用显示器公司(UDC)、Moser Baer公司、美国应用材料公司、Veeco公司、桑迪亚国家实验室、KLA-Tencor公司、GE照明解决方案、雅达、飞利浦Lumileds公司以及杜邦显示器公司。
LED专家小组确定了四个优先LED的任务,包括支持发展中的国家柔性生产最先进的模块、光引擎和灯具;开发高速、无损检测设备和生产各阶段质量检测设备;识别关键问题及后期封装LED处理;改善荧光粉生产。
路线图指出,LED照明设备/模块目标:1、先进的LED封装和模具集成到灯具(如精密封装技术,贴片技术等);2、更有效地利用零部件和原材料;3、简化的散热设计;4、重量的减轻;5、优化设计高效、低成本的制造(如易于装配);6、增加机械、电气和光学功能集成;7、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自动化、改进生产工具或产品设计软件。
到2015年的具体目标包括每年增加2倍的吞吐量,减少OEM灯泡价格(从$ 50/klm 降级至$ 10/klm),每2~3年减少50%的装配成本,改善色彩控制(从7 SDCM至4 SDCM)。
oled的发展历程
oled的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电致发光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最早的研究工作集中在配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上。
然而,直到1987年,东京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花高分子有机材料制造了第一个OLED器件,才真正奠定了现代OLED技术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OLED技术得到了不断改进和进步。
1997年,日本电子公司索尼推出了首款商用OLED产品,即电视用OLED显示屏。
这标志着OLED技术在大规模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各个电子公司纷纷投入到OLED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中。
OLED显示屏开始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领域,诸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产品。
由于OLED具有超薄、高对比度、广视角和响应迅速等优点,迅速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技术进步,OLED显示屏的分辨率、亮度和色彩还原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2013年,三星电子推出了第一款曲面OLED电视,并在之后推出了更大尺寸的曲面和柔性OLED显示屏。
与此同时,OLED技术也开始在照明领域得到应用。
由于OLED显示屏的发光原理和人眼感知的相似性,OLED照明具有柔和均匀的光线、高显色性和低能耗等优势。
这使得OLED
照明成为一种被看好的替代传统照明技术的新兴选择。
目前,OLED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应用领域也日益扩大。
除了电视、移动设备和照明,OLED还被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汽车显示屏、游戏机和虚拟现实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和成本的降低,OLED有望在未来发展出更多种类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LED产品技术路线图国际研究(一)—概述一、与其他平板显示器的比较优势有机电致发光的英文名称为Organic Electro luminescence,做成器件后在欧美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在日、韩被称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ELD)是一种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有机材料发光的显示器件。
与其他平板显示器相比,OLED具有成本低、全固态、主动发光、亮度高、对比度高、视角宽、响应速度快、厚度薄、低电压直流驱动、功耗低、工作温度范围宽、可实现软屏显示等特点,被称为“梦幻显示器”。
平板显示器性能对比图资料来源:Universal Display。
注:雷达图1中,每一个坐标代表一种性能指标。
坐标上,越是远离雷达图的中心,表示性能越佳(并不是代表实际数值)。
首先,OLED视野角度宽、轻薄、便于携带。
作为自发光器件,OLED的视角上下、左右一般可以达到160度以上,没有视角范围限制。
因为OLED是薄膜层叠结构,包括封装在内总厚度仅为2毫米左右,因此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轻便的显示器。
其次,它亮度高、对比度高、色彩丰富、响应速度快。
与LCD相比,OLED的亮度和色彩具有明显的优势。
OLED显示器件单个像素的响应速度在10微秒左右,而LCD显示器的响应速度通常是几千至几万微秒,两者相差悬殊。
因此,OLED显示器更适合于显示各种活动图像,如用于便携电视和游戏机等领域。
更加独特的是,OLED产品可实现软屏。
OLED的生产更近似于精细化工产品,因此可以在塑料、树脂等不同的材料上生产。
如果将有机层蒸镀或涂布在塑料基衬上,就可以实现软屏。
一旦该技术成熟并加以应用,将彻底改变目前很多电器的外观形态,使得令人神往的可折叠电视、电脑的制造成为可能。
OLED还有工作温度范围宽、低压驱动、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OLED的工作温度在-40℃~70℃之间,因此可以运用在很多具有特殊要求的工作场合。
同时,OLED的驱动电压仅需2V~10V,而且安全、噪声低,容易实现低功率。
与LCD工艺相比,其量产成本比LCD至少低20%。
在制造上,由于采用有机材料,可以通过有机合成方法获得,与无机材料相比较,不仅不耗费自然资源,而且还可以通过合成新的更好性能的有机材料,使OLED的性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OLED技术发展至今仅二十多年,可以说还不成熟,其显示器件尚存在一些缺点,目前最突出的缺陷是其使用寿命较短,一般为5000小时左右。
这样的使用寿命比较适合应用在像手机、MP3、数码相机、车载DVD等生命周期较短或不经常使用的显示设备上。
但如果应用在电视机上却是不够的。
电视机要求显示屏的寿命最少为1.5万小时,这使得OLED想全面取代LCD 尚需要一段时间。
OLED与其他平板、CRT显示器的性能对比二、技术分类OLED按发光材料可分两种:小分子OLED和高分子OLED(也可称为PLED),小分子OLED器件制备采用蒸镀工艺,PLED则采用旋转涂覆活喷涂印刷工艺;按驱动方式不同可分为被动矩阵驱动OLED(Passive Matrix OLED,PM OLED)及主动矩阵驱动OLED(Active Matrix OLED,AM OLED)。
色彩上,OLED分为单色、区彩和全彩,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OLED 的色彩也越来越丰富,目前已开发出1600万色产品;按基板材料,OLED的衬底材料可分为玻璃、塑料以及金属薄膜等,塑料和金属薄膜主要用于制造柔性OLED;按应用来分,OLED主要用于显示,随着白光OLED技术的突破,其应用范围也可以拓展到背光和照明上。
OLED产品技术路线图国际研究(二)—OLED发展历程一、技术发展历程有机电致发光现象及相应的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
1963年,美国New York大学的Pope等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有关OLED的文献,使用400V的直流电通过蒽晶体时,观察到发光的现象。
1982年,Vincett等用真空蒸镀法制成了50nm厚的蒽薄膜,进一步将电压降至30V就观察到了蓝色荧光,但其外量子效率只有0.03%左右,这主要是电子的注入效率太低以及蒽的成膜性不好而存在的易击穿的缺点。
1983年,Partridge等发表了聚合物电致发光的文章,但是由于得到的亮度低,他的工作并未引起广泛的重视。
总之,在20世纪60~80年代中期,有机电致发光徘徊在高驱动电压、低亮度、低效率水平,因此OLED的研究工作未引起重视。
一直到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C.W.Tang 及Steve Van Slyke等人发明以真空蒸镀法制成多层式结构的OLED组件后,大幅提高了组件的性能,其低操作电压与高亮度的商业应用潜力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该研究采用超薄膜技术及空穴传输效果更好的TPD作传输层,使有机电致发光获得了历史性突破。
经过一系列措施,其发光亮度在10V的直流电压下可达1000cd/m2,效率达1.5 lm/W。
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的Burroughes、Friend等人发现导电高分子材料PPV具有良好的电致发光性能,并成功的开发出以涂布方式将高分子材料应用在OLED上,制成聚合物OLED器件,即Polymer LED,亦称为PLED。
由于聚合物材料的热稳定性、柔韧性和机械加工性能都比有机小分子材料优越,并且器件的制作工艺更加简单,因而聚合物正逐渐成为有机EL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1992年Heeger等第一次发明了用塑料作为衬底制备可变性的柔性显示器,将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最为迷人的一面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他们采用聚苯胺(PANI)或聚苯胺类的混合物作为导电材料,通过溶液旋涂得方法在柔性透明衬底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上形成导电膜,并以此作为发光器件的电极制备高分子柔性显示器件。
1997年,Forrest等发现磷光电致发光现象,突破了有机电子发光量子效率低于25%的限制,使有机平板显示器件的研究进入一个新时期。
二、产品发展历程目前,OLED领域的研究早已不限于学术界,几乎所有国际著名的电子公司及化学公司都投入巨大的人力与资金进入这一研究领域,呈现研究、开发与产业化齐头并进的局面。
在国家层面,各国对OLED的研究都非常重视,如美国的政府机构DARPA 组织了塑基全色发光大屏幕显示器(军用目的)的重大项目;欧共体早已成立了相关专业组织EuroLED,协作分工,联合开发有机物/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
在产品开发层面,OLED真正的实用开发研究源于1987年美国的Eastman Kodak(柯达)的基本专利发表之后,1997年日本东北先锋率先把分辨率为256×64的被动式面板作为汽车音响面板推向市场,最早实现了OLED的商品化,随后掀起了各国厂商陆续投入开发与量产OLED的热潮,其显示方式也逐渐从单色面板、区彩面板至全彩面板扩大,而其驱动方式亦从被动矩阵式发展至主动矩阵式。
1999年10月,美国Kodak公司与日本Sanyo公司合作,采用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驱动制作出2.4英寸全彩色有机EL 显示器件,仅有一个硬币那么厚;2000年,Motorola首先把OLED显示器用在手机上,并实现商品化;2001年2月,日本索尼公司推出13英寸、分辨率为800×600的主动式OLED显示器原型;2001年4月,eMagin公司针对移动电话推出了真彩色有机EL微型显示屏。
其分辨率为800×600,也可以在16:9的宽屏幕模式下显示852×480分辨率的图象,能够显示超过166万种颜色;2002年,Toshiba在SID2002上发布了采用聚合物发光层所作的17.1英寸全色OLED显示器,让OLED面板尺寸得到突破;2002年10月,SK宣布生产出15英寸主动式OLED显示器,性能可与商品化TFT-LCD电视机媲美;2004年5月,Seiko Epson使用喷墨打印技术制备了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大尺寸(40英寸)全彩高分子OLED原型机,显示屏厚度仅为2.1mm,并在2004年下半年的SID04上展出;2004年9月,Sony在市场上推出了少量搭配3.8英寸AMOLED面板的PDA,其高超的技术、精美的制作、绚丽的色彩画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005年5月,三星首次公开发表了其开发的40英寸有机EL面板的技术内容,由于采取了新的封装技术,其面板厚度仅为1mm,且在亮度为1000cd/m2的亮度下,寿命可维持1万个小时。
OLED产品技术路线图国际研究(三)—OLED现状与趋势一、OLED两大技术阵营形成材料是OLED技术发展的关键,根据使用有机功能材料的不同,OLED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技术类型:一是以有机染料和颜料等为发光材料的小分子基OLED(Small Molecular Organic Lisht Emitting Diode,简称SMOLED);另一是以共轭高分子为发光材料的高分子基OLED(Polyme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PLED)。
目前OLED以这两种材料为主要特征,分为两大技术阵营:1、小分子OLED阵营美国Eastern Kodak公司是小分子OLED阵营的领导厂商,掌握了大部分OLED材料和器件设计的核心技术,拥有300多项专利,迄今为止有近20家公司得到了Eastern Kodak公司的专利授权(见表4)。
从地域上看,Eastern Kodak公司的专利许可对象开始以日本厂商为主,之后Eastern Kodak公司逐步将其许可范围转向中国台湾省和香港的厂商,包括台湾的铼宝、东元激光、光磊、联宗光电以及香港的Truly International与精电国际等。
Eastern Kodak 公司并没有把欧洲和美国的厂商作为重点合作对象,直到2001年Eastern Kodak公司才首次将其专利授权给欧洲的厂商(英国Opsys Ltd.),而得到Eastern Kodak公司专利许可的美国公司也寥寥可数。
这些得到Eastern Kodak公司OLED专利许可的亚洲厂商大多具有LCD产业背景,如三洋、三星等,因而在产品开发和市场渠道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
Eastern Kodak公司选择这些厂商作为专利许可对象,很好地促进了小分子OLED技术的商品化。
目前,小分子OLED比高分子OLED的技术和工艺都更加成熟,并已进入市场化阶段。
因而市场上的OLED绝大多数是小分子、中小尺寸的产品,主要用于MP3、手机、车载设备、仪器仪表上。
表1 面板与器件制造商小分子OLED基础专利许可情况2、高分子OLED阵营英国剑桥大学利用分子聚合物作为OLED发光材料开发出高分子OLED技术(POLED),由于颇具发展潜力,于1992年另成立CDT(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公司,高分子OLED的基础专利主要由该公司和DuPont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