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固对徐州的记述

合集下载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阅读答案及译文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

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

初从高祖起丰(丰县,地名),攻下沛(沛县,地名)。

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

……沛公击章邯(秦将人名)军濮阳(地名),攻城先登,斩首二十三级,赐爵列大夫。

……攻武关,至霸上,斩都尉一人,首十级,捕虏百四十六人,降卒二千九百人。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

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

项羽目之,问为谁。

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

”项羽曰:“壮士。

”赐之卮酒彘肩。

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

”项羽默然。

沛公如厕,麾樊哙去。

既出,沛公置车骑,从间道归走霸上军,而使张良谢项羽。

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

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责备)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项籍既死,汉王为帝,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八百户。

更赐爵列侯,号为舞阳侯。

哙以吕后女弟吕须为妇,生子伉,故其比诸将最亲。

先黥布(汉朝将军)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郎中守宫门者无得入群臣。

群臣绛、灌等莫敢入。

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

上独枕一宦者卧。

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孝惠六年,樊哙卒,谥为武侯。

子伉代侯。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18.下列各组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毋从俱死也B.项羽目之目眦尽裂C.以待大王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D.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9.下项对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B.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C.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D.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20.下列各项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樊哙出身低微,原本是一个杀狗买狗肉的屠户,在刘邦起兵之初就一直跟随他,作战勇敢无畏,曾经在攻城战中身先士卒,率先登上城池。

2023年高一10月模块诊断语文考题同步训练(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中)

2023年高一10月模块诊断语文考题同步训练(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中)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各题樊哙传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

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

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

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

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

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

项羽目之,问为谁。

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

”项羽曰:“壮士。

”赐之卮酒彘。

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

”项羽默然。

沛公如厕,麾樊哙去。

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

群臣绛、灌等莫敢入。

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

上独枕一宦者卧。

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屠狗为事为事:为职业B.项伯常屏蔽之屏蔽:用屏风遮挡着C.与沛公有隙有隙:有嫌隙,有隔阂D.哙等见上流涕曰流涕:留泪【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②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B.①暴师霸上,以待大王②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C.①群臣绛、灌等莫敢入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D.①顾独与一宦者绝乎②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刺秦王》)【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即刘邦,是汉朝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以为功最高),自司马迁时称其为高祖,随着《史记》影响力的与日俱增,后世称刘邦为“汉高祖”。

徐州人物传记文言文

徐州人物传记文言文

徐州人物传记文言文李若谷,字子渊,徐州丰人。

少孤游学于洛下。

举进士,补长社县尉。

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

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欲苛苦输者,因以取赇。

若谷度材,别其长短、大小为程,置庭中,使民自输。

天圣初,判三司户部勾院。

使契丹,陛辞,不俟垂帘请对,乃遽诣长春殿奏事,罢知荆南。

士族元甲恃荫屡犯法,若谷杖之,曰:“吾代若父兄训之尔。

”王蒙正为驻泊都监,挟太后姻横肆,若谷绳以法。

监司右蒙正,奏徙若谷潭州。

洞庭贼数邀商人船杀人,辄投尸水中。

尝捕获,以尸无验,每贷死,隶他州。

既而逃归,复攻劫,若谷擒致之,磔于市。

自是寇稍息。

累迁太常少卿,知滑州。

河啮韩村堤,夜驰往,督兵为大埽,至旦堤完。

以右谏议大夫知延州。

州有东西两城夹河,秋、夏水溢,岸辄圮,役费不可胜纪。

若谷乃制石版为岸,押以巨木,后虽暴水,不复坏。

官仓依山而贮谷少,若谷使作露囤,囤可贮二万斛,他郡多取法焉。

迁给事中、知寿州。

豪右多分占芍陂,陂皆美田,夏雨溢坏田,辄盗决。

若谷摘冒占田者逐之,每决,辄调濒陂诸豪,使塞堤,盗决乃止。

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

进尚书工部侍郎,拜参知政事。

建言:“风俗媺恶,在上之人作而新之。

君子小人,各有其类,今一目以朋党,恐正人无以自立矣。

”帝悟,为下诏谕中外。

以耳疾,累上章辞位,罢为资政殿大学士。

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八十。

赠太子太傅,谥康靖。

古徐国略述

古徐国略述

古徐国略述江苏邳州徐敦民上古时代,禹分天下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徐州为其一。

此时,徐州非行政区划,而是自然地理区域。

今徐州人多知,相传尧时,封钱铿于彭,在徐西近郊,建有大彭氏国,其所在地故名彭城。

武丁灭彭,在今商邱,成王封微子启于宋,建立宋国,两国各统治八百余年。

而知道在彭城之东,曾建有徐国的人,九为数不多了。

《史记》、《左传》、《韩非子》、《东夷传》……等各类史籍,对徐国记载甚少。

徐国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应占有一席之地,但史籍记载仅只鳞片爪。

洋洋一部《史记》,对徐之记述,仅寥寥数语,然多纰缪。

对著名之国君——徐偃王,仅提到“徐偃王作乱”。

查阅当今史料,对徐也说不出所然,仍是一片模糊。

由于史书之谬误,徐国被埋没了数千年之久。

为填补徐国历史之空白,还历史之真实面貌,参阅有关徐氏资料,拙作芜文,敬陈于后。

一、徐氏受姓之由来今幸珍藏,并拜览“徐氏族谱”卷首,颇感详实。

谱牒历史悠久,从黄帝开始,至唐朝止,世事清晰。

徐族为古老姓氏之一,有近四千二百年之历史,据谱载与黄帝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徐氏先祖,皋陶、伯益、伯夷父子三人,辅助尧、舜、禹三世酋长。

“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

舜时,咸成厥功,封禹主司空,可光大帝业。

皋陶主大理,调解民事纠纷,民皆服判决。

伯夷主礼义,能上下谦和。

伯益主虞,山林湖泊得以开发……安抚四方,众夷皆服。

尧末舜初,洪水肆虐,浩浩荡荡,怀山襄陵,下民为忧。

“禹乃逐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付土……”。

禹治水采用疏导之法,引洪入江河,再导百川入海,先后费功十三年,洪水方得控制,水患解除。

禹治水认真,四处奔走,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事迹,早已千古颂扬,受民之爱戴。

益佐禹治水建功,赐益赢氏,封嬴邑侯。

伯益,名大费号伯益,有称益为黄帝七世孙,或九世孙。

按谱牒系十一世孙,未知孰是。

然黄帝至伯益四百余年,其世数应从多者,前贤考究不敢遗忘。

吴白庄汉画像石墓高浮雕立柱与对外文化交流

吴白庄汉画像石墓高浮雕立柱与对外文化交流

吴白庄汉画像石墓高浮雕立柱与对外文化交流作者:张伟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06期摘要:吴白庄汉画像石墓中的高浮雕立柱,具有鲜明的外来文化因素,通过与西亚、北方草原及印度雕刻艺术的对比,探寻其中与外来文化交流的因素,并对外来文化的途径进行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吴白庄汉画像石墓;高浮雕;对外文化交流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2.06.0051 墓葬基本情况介绍吴白庄汉画像石墓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南6千米的罗庄区吴白庄村西北角,坐北朝南,地面起冢,原封土高于地面近10米。

1972年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收集画像石44块,画面59幅。

墓室主体面积约130平方米,是目前所发现的汉画像石墓中面积较大、性质较为复杂的一座。

2 高浮雕立柱中的外来文化因素吴白庄汉画像石墓立柱存在于墓室前室和中室中,现罗列主要内容如下:前室东过梁南立柱,双猴托举;前室东过梁北立柱,虎扑兔;前室中过梁南立柱,托举羽人;前室中过梁北立柱,半蹲胡人;前室西过梁南立柱,驮举胡人;前室西过梁北立柱,擎柱熊;中室中过梁南立柱,长尾羽人;中室中过梁北立柱,虎形怪兽(图1)。

其他汉画像石墓中与这组高浮雕立柱类似的,还有东海昌黎水库汉墓中的立柱、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藏立柱及临沂市博物馆藏画像碑以及洛阳30.14号汉墓等。

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汉代人像空心画像砖柱,其形制与其他人像柱稍有不同,并没有在人像上部设置托举之物,但从人像头顶的圆孔来看,柱上原应连接有承重的建筑构件。

我国美术理论家滕固在讨论南阳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时曾将浮雕分为拟雕刻的和拟绘画的两类,并以此为基础将雕刻技法进一步细化。

吴白庄汉墓中的高浮雕立柱显然属于近于希腊浮雕拟雕刻的那一种类型。

滕固注意到了存在来自外来文化的影响,也为我们探讨这类画像石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指引。

2.1 来自西亚、希腊与罗马的影响观察墓葬建筑的发展历程,从先秦就已出现的土坑葬开始,发展到吴白庄汉画像石墓所在的东汉晚期,砖(石)室墓已经成为当时墓葬的主要形式。

徐州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一

徐州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一

徐州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徐州历史上被称为“彭城”,请问“彭城”的名称来源于哪个朝代?A. 周朝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A2.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与徐州有密切关系?A. 秦始皇B. 汉武帝C. 曹操D. 朱元璋答案:C3. 徐州在历史上曾是以下哪个朝代的都城?A. 商朝B. 周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C4. 徐州在历史上以什么著称?A. 农业B. 手工业C. 军事D. 文化5. 徐州历史上的“彭祖”是哪位历史人物?A. 彭祖B. 彭越C. 彭蒙D. 彭城答案:A6. 徐州在历史上曾是以下哪个战役的发生地?A. 长平之战B. 赤壁之战C. 官渡之战D. 徐州之战答案:D7.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与徐州有关?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汉武帝开疆拓土C. 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D.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答案:C8. 徐州历史上的“彭城之战”发生在哪个朝代?A. 周朝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C9. 徐州在历史上曾是以下哪个朝代的军事重镇?B. 周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C10. 徐州历史上的“彭城书院”是哪个朝代建立的?A. 周朝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徐州历史上的“彭祖”是______朝的长寿老人。

答案:周2. 徐州在历史上曾是______朝的都城。

答案:汉3. 徐州历史上的“彭城之战”发生在______年。

答案:2004. 徐州历史上的“彭城书院”是______朝建立的。

答案:唐5. 徐州在历史上以______著称。

答案:军事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徐州在历史上的军事地位。

答案:徐州在历史上因其地理位置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多次成为军事冲突的焦点。

2. 请简述徐州历史上的“彭城之战”。

答案:彭城之战是三国时期曹操与吕布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曹操最终取得胜利。

3. 请简述徐州历史上的“彭城书院”。

为何自古兵家总争徐州

为何自古兵家总争徐州

为何自古兵家总争徐州?自古以来,发生在徐州的战争,仅有记载的就多达400余次。

最早的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1世纪,即彭伯寿征西河;最近的一次,即淮海战役,发生在19 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9日。

平均每十年左右,徐州这块地方就要打一回仗。

就是在和平年代,徐州也有重兵把守并设立相当高级军事指挥机关。

因此,把徐州列为中国兵家必争之地,是名副其实的。

那么,兵家为何争徐州?地理位置———军事战略要地东晋人认为,“彭城之得失,辄关南北之盛衰。

”朱德元帅说:“徐州历史上就是决战的古战场。

”古今军事家的观点本质上是相同的,即徐州之战,往往是关系到敌我双方盛衰的决战,而不是无关生死的一般战役。

但徐州作为一国之都的时间,同具有4000多年战争史比起来,只是短短一瞬;为什么它的得失会对整个国家具有决定性作用呢?这是因为,徐州的地理位置,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徐州,史称“北国锁钥”,“南国重镇”,用徐州人的话说,他们生活的这座城市“不南不北,不大不小”。

在南方军事家眼里,占领了徐州,就等于拿到了打开北方大门之锁的一把钥匙;而在北方军事家眼里,夺下了徐州,就等于占领了向南方进军的桥头堡。

徐州位于东经116°23′—119°43′,北纬34°45′—35°3′。

它东近黄海,西连中原,北倚鲁南山地,南瞻江淮平原。

它像一位巨人,立于一个制高点上,虎视眈眈,可督苏鲁豫皖四省。

由此向东西南北挺进,都如高山流水势不可挡。

有人形象地比喻,徐州是中国东部的“腰眼”,是中国南北的“咽喉”,均属要害位置,适宜两军决战。

辛亥革命领导人黄兴曾这样评价徐州的战略地位:“南不得此,无以图冀东,北不得此,无以窥江东。

是胜负转战之地。

”近现代的三次重要战争,足可以说明这一点。

辛亥革命时,新军从武昌打到南京,但清政府并未跨台,并阻挠南北议和。

孙中山便下令三路大军攻打徐州,然后挥师北进。

就在革命军克复徐州的第二天(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宣布退位,南北遂告统一。

《史记·叔孙通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叔孙通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叔孙通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史记·叔孙通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史记·叔孙通传》原文及翻译史记原文:叔孙通者,薛人也。

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

败于定陶,从怀王。

怀王为义帝,叔孙通留事项王。

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

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候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

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

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

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

吾不忍为公所为。

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

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习之月馀,叔孙通曰:“上可试观。

”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

”乃令群臣习肄①。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

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

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

传言“趋”。

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

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

大行设九宾,胪传。

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

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

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

至礼毕,复置法酒。

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

觞九行,谒者②言“罢酒”。

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

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

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

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赐诸生。

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译文叔孙通是薛县人。

等项梁到了薛县,叔孙通便投靠了他。

后来项梁在定陶战死,叔孙通就跟随了楚怀王熊心。

怀王被项羽封为义帝,迁往长沙去了,叔孙通便留下奉事项羽。

徐州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中

徐州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中

徐州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徐州历史上曾是哪位帝王的都城?A. 秦始皇B. 刘邦C. 项羽D. 曹操答案:C2. 徐州在哪个朝代被正式设为州?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3. 徐州历史上著名的“徐州会战”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A. 抗日战争时期B. 解放战争时期C. 抗美援朝时期D. 文化大革命时期答案:A4. 徐州的“云龙山”因何得名?A. 形状像龙B. 云层缭绕C. 传说有龙D. 历史人物答案:C5. 徐州历史上的“彭祖”是哪位历史人物?A. 彭越B. 彭城C. 彭祖D. 彭德怀答案:C6. 徐州的“汉文化”在下列哪项中体现得最为明显?A. 汉墓B. 汉画C. 汉赋D. 汉书答案:A7. 徐州的“九里山”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刘邦B. 项羽C. 刘备D. 关羽答案:B8. 徐州的“龟山汉墓”是哪个朝代的?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9. 徐州的“云龙湖”是因何得名?A. 形状像云B. 云层缭绕C. 传说有龙D. 历史人物答案:C10. 徐州的“淮海战役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哪次战役?A. 抗日战争B. 解放战争C. 抗美援朝D. 文化大革命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徐州历史上的“徐州会战”发生在______年。

答案:19382. 徐州的“汉文化”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答案:汉墓、汉画、汉赋3. 徐州的“云龙山”因______而得名。

答案:传说有龙4. 徐州的“九里山”与历史人物______有关。

答案:项羽5. 徐州的“龟山汉墓”是______朝代的。

答案:汉朝6. 徐州的“云龙湖”因______而得名。

答案:传说有龙7. 徐州的“淮海战役纪念馆”是为了纪念______战役。

答案:淮海8. 徐州的“彭祖”是______朝代的历史人物。

答案:商朝9. 徐州的“汉文化”在______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滕固对徐州的记述

滕固对徐州的记述

近年来由于对知识迁移与留学史的关注,我也研究了几位20世纪30年代留学德国的中国学者,其中包括为中国美术教育、艺术史做出巨大贡献的滕固(1901-1941)。

前些日子在翻阅《征途访古述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6月初版)的小册子时,见到他记载的“徐州半日”。

我是徐州人,并且是徐州铁路职工子弟第一小学(今天的“徐州市津浦西路小学”,滕固所谓的“津浦路职工小学校”)毕业的,我父母也都曾任教于这所小学。

滕固文中涉及当时徐州市内的名胜古迹(快哉亭、戏马台、云龙山),包括他对徐州图书馆中两块汉画像石的描述,以及文章提到的几个人物,我读起来都感到非常亲切。

滕固1931-1932年在德国柏林大学留学,他的德国导师中除了教授艺术史的屈梅尔教授、布林克曼教授,还有考古学家罗登·瓦尔特教授。

1932年,罗登·瓦尔特开始在柏林大学任教,同时兼任德意志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也正是在此时,滕固选了他的考古学课程,瓦尔特教授后来也参加了滕固的口试。

除了一般的希腊考古学研究,瓦尔特教授对希腊上古时期的科夫岛宫殿山墙雕刻以及希腊的神像也有诸多研究。

而在有关罗马时期的考古学中,他特别关注诸如当时的石棺浮雕等的艺术发展。

滕固于1932年10月回到中国,1934年任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常务委员,撰写了一系列有关两汉、南北朝时期石刻、瓦滕固对徐州的记述□李雪涛《征途访古述记》封面◇《征途访古述记》目录◇当、汉画像石等的文章。

滕固对实物艺术的重视和考察,跟他接受瓦尔特的艺术考古学思想不无关系。

据滕固《征途访古述记》中“视察豫陕古迹记”的小序记载,1934年11月23日,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到豫陕一代盗掘古物案件不断发生,委员会推举滕固和黄仲良(名文弼,字仲良)委员赴安阳、洛阳、西安等地视察,并记录沿途古迹古物的保存情况。

滕固记录得很详细,12月5日下午5点,他从南京四条巷的寓所出发,古物委员会的董彦堂(名作宾,字彦堂)委员亲自送行到津浦路车站。

徐州历史文化千题题库

徐州历史文化千题题库

徐州历史文化知识题库1.得天独厚:优越的地理环境2.九州之一:灿烂的徐文化3.和谐安康:智慧的彭祖文化4.民族印记:永恒的汉文化5.道佛胜地:悠久的宗教文化6.兵家必争:恢宏的军事文化7.文豪太守:不朽的东坡文化8.五省通衢:繁荣的运河文化9.天光云影:卓越的诗词文赋联10.五彩缤纷: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得天独厚:优越的地理环境1—1 公元1757年,皇帝第一次到徐州便诗兴大发,盛赞徐州形胜:“画州思禹绩,建国缅尧封;楚汉惟蜗角,山川实地冲。

”(乾隆、爱新觉罗•弘历)1—2文史修养深厚的毛泽东主席说:“徐州是家必争之地,布衣皇帝是历史上最厉害的一个皇帝”。

(兵、刘邦)1—3 西楚王都彭城的失陷,致使霸王别姬、自刎乌江。

此次彭城被汉军攻占是何年?(公元前201年)1—4何年何月何日,徐州城解放,致使全世界看到新中国诞生的曙光。

(1948年12月1日)1—5春秋战国时期,老子与在沛泽相会,进行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学术交流。

(孔子)1—6《尚书•禹贡•徐州篇》记载“海岱及淮惟徐州”,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哪些地区?(鲁南和苏北地区)1—7古诗:“汴泗交流郡城角”,说的是汴水在徐州城的哪个方向流入泗水?(东北角)1—8据《尚书•禹贡》记载,上古时期,长江、淮河流域的贡品经邗沟、淮河、泗水到达彭城,再经荷水、济水、河水到达关中地区。

关中地区叫雍州,土地肥沃,土质上上,号称“”。

(八百里秦川)1—9 东汉时期,哪位官员率众疏通获水,通称汴水或汴渠,从此江淮物资可由彭城直达中原。

(王景)1—10 上古徐州贡品五色土,是青、白、黑、赤、黄的彩色土壤,代表中华大地东西南北中,朝廷要它做什么用?(祭祀)1—11上古徐州贡品“泗滨浮磐”,是徐州地区泗水河附近特产的一种能发金属声音的石种,今天叫。

(灵璧石)1—12《尚书•禹贡》记载徐州的土质是上中,折合第几等?(第二等)1—13《尚书•禹贡》记载徐州的赋税是中中,折合第几等?(第五等)1—14徐州贡品“篚玄纤缟”,是关于丝绸历史的最早文献,意思是徐州用竹制的容器盛着很细的黑丝和白丝去进贡。

徐州历史变革

徐州历史变革

徐州历史变革徐州是江苏省最古老的城市,已有2600 多年的建城史。

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

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历史变迁: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

楚汉时,西楚霸王建都彭城。

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建都彭城。

东汉时,州名。

辖郡、国五,县六十二。

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都城县。

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

三国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

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宋元两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

明初徐州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

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

民国初,府废,徐州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

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伪淮海省省会。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1949年因江苏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市暂由山东省代管。

1953年1月徐州市正式划归江苏省直辖,新海连市划属江苏徐州专区。

1953年1月江苏建省,设徐州专区,专员公署驻徐州市。

原属山东省临沂专区的新海连市及赣榆、东海、邳县3县,滕县专区的铜北、华山、沛县、丰县4县,和原属皖北行署区宿县专区的砀山、萧县2县及原由苏北行署直辖的淮北盐区,划入徐州专区。

徐州专区辖1市9县1盐区。

同年,原属淮阴专区的新沂、睢宁、邳睢3县划入徐州专区。

撤销铜北、华山、邳睢3县,复设铜山县。

撤销淮北盐区。

东海县政府迁海州城。

徐州专区辖1市10县。

1953年1月1日,徐州市为省辖市。

1954年,新海连市改为省辖市。

同年12月,萧县、砀山2县划为安徽。

徐州专区辖8县。

徐州历史故事

徐州历史故事

徐州历史故事徐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城。

自古以来,徐州就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留下了许多令人感慨的历史故事。

徐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这里是楚国的一部分。

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徐州是齐国的一部分,后来成为齐国的都城。

在这一时期,徐州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兵家必争之地。

在徐州的历史长河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就是关于项羽和刘邦的徐州之战。

这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2年,当时刘邦率领的楚军与项羽率领的秦军在徐州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最终,刘邦取得了胜利,也正是这场战役,奠定了刘邦称帝的基础,开启了汉朝的建立。

除了战争故事,徐州还有许多关于文化和艺术的传奇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徐州的豫章书院。

豫章书院建于东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所国家官办学府,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学府之一。

在豫章书院,培养了许多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另外一个与徐州历史密切相关的故事是关于徐州的运河。

徐州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大运河的开凿和运河文化的形成,为徐州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使得徐州成为了当时的繁荣之地。

总的来说,徐州的历史故事丰富多彩,无论是战争、文化还是经济,都有许多令人感慨的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是徐州的历史,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了解和传承这些历史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热爱我们的祖国,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齐地已定》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齐地已定》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齐地已定》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齐地已定》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转南,破薛郡长[3],身虏骑将一人[4],攻(博)[傅]阳[5],前至下相以东南僮、取虑、徐[6]。

《史记·司马迁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司马迁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司马迁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史记·司马迁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史记·司马迁传》原文及翻译史记原文: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年十岁则诵古文。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

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莋、昆明,还报命。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发愤且卒。

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予先,周室之太史也。

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典天官事。

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

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予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予死,尔必为太史;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也。

夫天下称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风,达大王、王季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

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

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予为太史而不论载,废天下之文,予甚惧焉,尔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䌷史记石室金鐀之书。

于是论次其文。

十年而遭李陵之祸,幽于累绁。

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夫!身亏不用矣。

”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

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惲祖述其书遂宣布焉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赞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乌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

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

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

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

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

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

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

项羽目之,问为谁。

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

”项羽曰:“壮士。

”赐之卮酒彘肩。

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

”项羽默然。

沛公如厕,麾樊哙去。

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

群臣绛、灌等莫敢入。

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

上独枕一宦者卧。

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从百余骑从:跟从。

B.项羽既飨军士飨:犒劳。

C.项伯常屏蔽之蔽:遮挡。

D.与沛公有隙隙:隔阂。

10.下列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B.①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C.①暴师霸上,以待大王②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D.①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哙“勇猛豪爽”的一组是①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②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③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④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⑤哙乃排闼直入⑥哙等见上流涕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③④⑥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樊哙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

徐州汉文化典故

徐州汉文化典故

徐州汉文化典故
徐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以下是一些徐州汉文化典故:
1. 徐祁《六牛图》:徐祁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出生于徐州宿豫。

他的代表作《六牛图》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珍品之一,反映了徐州当地草原的牛群和农耕文化。

2. 马融《对韩愈论诗》:徐州是东汉时期的文化重镇,马融是当时徐州名士之一。

他曾经和韩愈一起学习诗歌,后来撰写了《对韩愈论诗》一文,进行了对诗歌美学的深入探讨。

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曾经在徐州任过刺史。

他在徐州写下了《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著名的离别诗,表达了自己对徐州大地的深沉感情。

4. 蔡沈《夜泊牛渚怀古》:南朝时期的诗人蔡沈曾经在徐州任职,他在徐州的燕子矶畔夜观牛渚之景,一时感叹,写下了《夜泊牛渚怀古》这首著名的诗篇。

5. 王褒《论衡》:东汉时期的王褒是徐州名士,他著有《论衡》一书,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论说文学著作之一。

该书内容涉及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多个方面,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行年考

孟子行年考

孟子行年考孟子行年考梁涛周烈王4年己酉(公元前372年)〇孟子约生于此时孟子,名轲。

邹国(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

战国时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

【文献】《史记·孟轲荀卿列传》:"孟轲,邹人也。

受业子思之门人。

"东汉赵歧《孟子题辞》:"孟子,邹人也。

名轲。

字则未闻也。

邹本年龄邾子之国,至孟子时,改曰邹矣。

国近鲁,后为鲁所并。

又言邾为楚所并,非鲁也。

今邹县是也。

或谓: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

故孟子仕于齐,丧母而归葬于鲁也。

三桓子孙,既已衰微,分适他国。

"【考辨】孟子生年,司马迁《史记·孟轲荀卿列传》、东汉赵歧《孟子章句》等均无记载。

至元代张==作《孟母墓碑记》,始引《孟氏谱》,以为孟子生于周定王三十七年己酉四月二日,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壬申正月十五日,共活了八十四岁。

《孟氏谱》的作者不详,宋时未见有人引用,其说法也有与史实不符之处。

周朝有两位定王,一是年龄时的定王姬瑜(公元前606年~公元前586年);一是战国时的贞定王姬介(公元前468年~公元前441年)。

孟子生于战国,故只能是定王姬介。

但姬介在位只有二十八年,没有三十七年。

《孟氏谱》说法并不可靠。

《孟氏谱》的记载虽不可靠,后人却在此基础上推衍出两种新的说法。

一是将《孟氏谱》中生年的"定"字改为"安"字,又去掉三十七前的"三";把卒年中的二十六去掉"六"字,又把二十改为"十二",便为生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卒周赧王十二年(公元前303年)或十三年(公元前302年)。

持此说者有明代陈镐(《阙里志》)、清代周广业(《孟子四考》)等。

二是据《孟氏谱》的卒年上推八十四年,为生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

持此说者有元代程复心(《孟子年谱》)、清代陈宝泉(《孟子时势考徵》)、狄子奇(《孟子编年》)等。

先有“苏徐州”,再有“苏东坡”|方志江苏

先有“苏徐州”,再有“苏东坡”|方志江苏

先有“苏徐州”,再有“苏东坡”|方志江苏古都徐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龙飞之地,将相之乡”。

自古苏轼与徐州有着不解之情。

秦少游曾有著名诗句:“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苏徐州”,这里的“苏徐州”指的是苏东坡。

1077-1079年苏东坡在徐州当太守约两年左右,不仅留下很多德政、善政和美政,还留下了300多篇诗文,相当于每两天写一篇,可谓文思如涌、诗兴大发。

1082年他才自称东坡,后世也叫他苏东坡居多,而苏徐州,是在他自称东坡之前另一个最典型的代称。

与民众同甘共苦的仁爱之美对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而言,“仁”这一儒家精神是烛照人生的信念,也是持之以恒的追求。

熙宁十年到元丰二年不到两年的时间,在苏轼的为官生涯中几乎短暂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从个人成长到文学成就的角度来看,却又是极为重要的。

太守工作的开始可谓风雨交加、电闪雷鸣,苏轼极其果敢冷静地带领徐州百姓成功抵抗了一场罕见的洪涝灾害。

之后,徐州便修筑了一座“黄楼”,既是取“土能克水”之意;又是对苏轼于危急中挺身而出、无私勇敢地拯救古城壮举的感谢。

元丰元年九月,当黄楼建成之日,苏轼登楼欢饮并作《九日黄楼诗》一首。

在诗中,苏轼面对新筑的黄楼充满无限感慨,一面回忆起前年洪水袭城时可怖的景象以及自己和众人忙于抗灾无暇赏花饮酒的紧张情形;一面表达了自己为刚刚落成的黄楼成为古城新景而异常欢快的兴奋之情。

除了抗洪,苏轼还在元丰元年的春夏之交率领徐州百姓抗击了一场极为严重的旱灾。

“东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面对严峻的旱情,苏轼忧心忡忡,却又无计可施,率属下同去徐州城东的石潭祈雨。

许是被苏轼的诚意所感,徐州普降甘霖。

在面对同僚道贺时,苏轼不仅没有贪功,反而保持了一如既往地淡然:“君看大熟岁,风雨占十五。

天地本无功,祈禳何足数”。

旱情得到缓解后,苏轼又一次前往石潭谢雨,并在沿途深入乡间考察民情,由此创作出五首脍炙人口的《浣溪沙ˑ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

这一组词不仅是苏轼继密州词作后的又一次大胆创新,也真切地表达了苏轼对于底层民众最直接最诚恳的关爱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滕固对徐州的记述作者:李雪涛来源:《寻根》2018年第01期近年来由于对知识迁移与留学史的关注,我也研究了几位20世纪30年代留学德国的中国学者,其中包括为中国美术教育、艺术史做出巨大贡献的滕固(1901-1941)。

前些日子在翻阅《征途访古述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6月初版)的小册子时,见到他记载的“徐州半日”。

我是徐州人,并且是徐州铁路职工子弟第一小学(今天的“徐州市津浦西路小学”,滕固所谓的“津浦路职工小学校”)毕业的,我父母也都曾任教于这所小学。

滕固文中涉及当时徐州市内的名胜古迹(快哉亭、戏马台、云龙山),包括他对徐州图书馆中两块汉画像石的描述,以及文章提到的几个人物,我读起来都感到非常亲切。

滕固1931-1932年在德国柏林大学留学,他的德国导师中除了教授艺术史的屈梅尔教授、布林克曼教授,还有考古学家罗登·瓦尔特教授。

1932年,罗登·瓦尔特开始在柏林大学任教,同时兼任德意志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也正是在此时,滕固选了他的考古学课程,瓦尔特教授后来也参加了滕固的口试。

除了一般的希腊考古学研究,瓦尔特教授对希腊上古时期的科夫岛宫殿山墙雕刻以及希腊的神像也有诸多研究。

而在有关罗马时期的考古学中,他特别关注诸如当时的石棺浮雕等的艺术发展。

滕固于1932年10月回到中国,1934年任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常务委员,撰写了一系列有关两汉、南北朝时期石刻、瓦当、汉画像石等的文章。

滕固对实物艺术的重视和考察,跟他接受瓦尔特的艺术考古学思想不无关系。

据滕固《征途访古述记》中“视察豫陕古迹记”的小序记载,1934年11月23日,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到豫陕一代盗掘古物案件不断发生,委员会推举滕固和黄仲良(名文弼,字仲良)委员赴安阳、洛阳、西安等地视察,并记录沿途古迹古物的保存情况。

滕固记录得很详细,12月5日下午5点,他从南京四条巷的寓所出发,古物委员会的董彦堂(名作宾,字彦堂)委员亲自送行到津浦路车站。

与滕固一起赴豫陕考察古迹的黄文弼,曾于1927-1930年参加过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对科学考察也有一定的经验。

初到徐州滕固是在1934年12月6日早上6时到达的徐州,他写道:下车携行李叩津浦路职工小学校校门,呼醒余友庞校长寿峰,在校略憩,并约余同乡陈君增善来校,共进简便之早点。

(滕固《征途访古述记》,第2页)始建于1908年的津浦铁路,是当时贯穿中国南北最重要的一条干线。

徐州位于津浦与陇海线交会处,同时连接通往中西部的走廊,串起大半个中国。

1931年,国民政府交通部在徐州筹建了“交通部立津浦铁路徐州扶轮小学校”,建校后刘为章任校长,教务主任李连清。

[《徐州铁路分局职工子弟第一小学校(1931-1987)校志》,徐铁一小编志小组,1987年3月(油印本)]滕固于1934年年底前往该校,当时仅成立3年,不过校长已经由庞寿峰担任了。

庞寿峰系海州人,早年曾在江苏连云港云台山中发现了一批古洞,并撰写了《云臺山古洞探考》,后发表在吴铁秋编著的《苍梧片影》(1923年第24期)中。

在担任津浦路职工子弟小学校长一职后,庞寿峰曾任东海县县长,当时东海县发行的“兑换券”上,到处都是他的印章和拼音签名“S.F.Pang”。

他后来成在1948年1月由江苏省选区选出的第一届中华民国立法委员。

我父母都是1959年开始在徐州铁路职工子弟第一小学教书的,父母说当时还有一些以前的教员留在学校里,但他们没有听说过这位庞寿峰校长。

有关陈增善,目前能够知道的仅仅是他与卢文迪在1933年10月合编的《中学生文学家》一书,由上海中学生书局发行,书中包括众多西方国家经典文学家的简介,他还是滕固宝山县老乡。

有关徐州的名胜古迹,滕固写道:八时偕同游览名胜;先至公园,园在城之东南隅,景色幽回,内有快哉亭,传为唐薛能阳春亭遗址,宋李邦直重建,苏东坡曾在亭中宴客,锡名快哉。

亭中有铜铸武士像及若干铜器物件,似皆为明清间物,无可取之处。

(同上,第2页)从我记事起,“快哉亭”所在地就是人民公园,由于是市少年宫的所在地,每年都会在那边举办一些活动。

20世纪80年代初,又恢复了“快哉亭公园”的名称。

不过滕固所认为“无可取之处”的铜铸武士像,我好像从来没有见过。

汉画像石及其流传史其后,滕固提到了在徐州图书馆的碑廊处的两方汉画像石,滕固对此记载颇为详细:此地有一碑廊,荟聚石刻数十方排砌壁间,中多宋以下物;惟西壁有汉画像刻石二方,殊足珍异。

其一高二尺四寸,宽八尺四寸,画像三部分,中作古彝器,左车马,右缺落不可审视,其中人物或立或坐,衣冠高古,约略可辨。

其二高三尺三寸,宽丈余,画像亦三部分,中作人物、卤簿、车马、楼屋、楹柱,明晰可辨。

左面二人执刀对舞,又一人作迎拜状,一人鞠躬以应。

右方驳蚀太甚,不能明辨。

石上尚有题字,但亦模糊不可认识。

(同上,第2 3页)滕固针对这两方汉画像石也进行了一番考证,他写道:按《徐州游览指南》内所载,《水经注》云:“泗水有故石梁处,遗石尚存。

”此二石处在去泗水甚近之夏镇,故以为泗水石梁之旧物,宜可信也。

此二石为前清徐海兵备道吴世熊所得,运至徐州衙署,民国二十一年徐州警备司令部举以赠图书馆。

(同上,第3页)徐州附近的汉画像石大规模地出土是在1952年以后的事情,滕固借助于其艺术史方面的专业训练,很早便意识到汉画像石的价值,因此对其出处也进行了较为翔实的考察。

确实如滕固所言,最早注意到汉画像石的是北魏的郦道元,他在《水经注》中的相关记载成为汉画像石的最早记录。

清代晚期,沛县古泗水画像石就已经被收存在沛县夏镇康阜楼,后来吴世熊将之移至徐州道署中保存。

这是汉画像石在近代收藏保护的肇始。

1932年由当时的徐州警备司令部赠送给了图书馆。

滕固的这段描述,可以看作是徐州汉画像石早期收藏的历史。

户部山戏马台滕固从快哉亭公园出来,探访了戏马台:出公园,穿街市,登户部山,至戏马台,相传为西楚霸王戏马之处。

台上有亭,亭内石碑,“戏马台”三字,为万历年间莫与齐所书。

台下有西楚霸王之戏马桩,此亦可信可不信之遗迹也。

台东有关帝庙一所,殿前石柱,雕刻蟠龙,所敷柒之朱红色尚斑斑可认。

此殆为明代遗物,就其雕刻气势而论,生动泼辣,具坚卓之致,宜善为保存者也。

至壁上砌一石刻关帝之画竹,则后之好事者所为,殊不足道。

(同上,第3页)滕固并不认为这种具有民间信仰性质的古迹真正源自秦末,他指出项羽之戏马桩是“可信可不信之遗迹”。

戏马台上的石碑是万历十一年(1583年)徐州户部分司主事姜士昌所立,碑上的“戏马台”三字为当时徐州兵备右参政莫与齐所书。

莫与齐,广西柳州马平人,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曾任山东布政使。

据说,宋高祖武皇帝刘裕曾在戏马台东侧建了台头寺,规模宏大。

据记载,中间为正庙,其东为汉寿亭侯(关羽)庙。

没想到在滕固到徐州的时候,这座关帝庙还在,他所看到的殿前石柱上的“生动泼辣”雕刻之蟠龙,可惜今天已经看不到了。

范增墓与云龙山在从户部山去云龙山的路上,滕固提到了“范增墓”:离戏马台往云龙山,路过范增墓,停留瞻视;墓为一土山,亦称亚父冢,据云墓旁时有古钱出土。

余等登高峻之墓顶并检视其周围,在丛草中捡得陶片数种,审为汉代建筑之残瓦,其为古冢当可信也。

(同上,第3页)“土山”是这座人工筑就的封土堆的名称,它南襟云龙山脉,北望戏马台。

范增曾参加了倒秦的项梁起义,后为项羽谋士,被尊为“亚父”。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

范增大怒,日: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

愿赐骸骨归卒伍。

项王许之。

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西楚军人非常敬重亚父,在他死了之后,将他葬在戏马台附近的土山。

《魏书》和《水经注》中都有亚父冢“掬土成山”的记载。

1969年在这里发现了东汉彭城王夫人的墓葬,而不是讹传了一千多年的“范增墓”。

我小时候,有同学住在附近,有时一起到土山一带玩耍,还常常看到当时滕固所记的乾隆年间所刻的一块亚父冢碑。

不过,滕固并不迷信,他是在周围找到汉瓦残片之后,才认为这个地方“其为古冢当可信也”,但并没有断言这一定是范增的墓。

云龙山差不多是徐州最著名的景点了,山上的古迹也最多。

滕固对云龙山的描述也最为详细:云龙山为徐州著名之胜地,山有九峰,俗称九节云龙。

余等循石级蜲蜒而上,节孝牌坊,夹道遮路。

时值冬令,木叶秃落,名山已呈苍凉之状。

登高峰远览,城市尽在眼底,子房山遥峙于城东。

黄河故道横贯于西,旧堤隐隐可辨。

余等在山顶茶社略憩,检购拓本数种。

(同上,第3 4页)云龙山位于市区的南部,是徐州名胜之冠。

三公里长的所谓九节山头蜿蜒起伏,仿佛一条苍茫巨龙,昂首于东北,曳尾于西南。

这一段除了简单介绍“九节云龙”,滕固还提到了夹道遮路的“节孝牌坊”。

可惜这些牌坊在20世纪60年代中叶被认为是封建礼教的象征而悉被拆除,拆除之后,云龙山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派空旷寥落的衰败景象。

80年代初,三开间明式石牌坊的新山门才被竖起来。

从云龙山顶眺望子房山,两处海拔百余米的丘陵隔空相望。

远远望去可见黄河故道,咸丰五年(1855年)由于铜瓦廂决口,改道东流,待光绪元年(1875年)形成现在由山东利津入渤海的河道。

黄河改道后,徐州的水患威胁没有以前大了,但同时也失去了它借以发展和繁荣的水路运输条件。

由于黄河挟裹着泥沙流经徐州多年,河床高出地面,堤防也尤为突出,因此滕固当年在云龙山上“隐隐可辨”黄河的旧堤。

一直到我小时候,这段黄河故道还被徐州人称作“黄河堰”。

有关云龙山的古迹,滕固继续记述道:至大佛寺即兴化寺,寺内石刻大佛高三丈二尺,倚岩凿石,气势闳伟,传为魏刻。

上盖殿宇,光线暗澹,仰视大佛,惟见颔部而已。

在寺内购大佛照片与实迹对比,盖摄影时,自平地向上收摄,故大佛之鼻部与嘴部特见阔大,不能细味其真实面目也。

大佛前有殿宇遮盖,殿门较大佛低下,故不能摄取比例相称之照片,此至为可惜者也。

仲良嘱余试摄一影,余谓非将殿宇拆毁,搭起高架,则无法摄得好影,乃一笑而罢。

寺内尚有欧阳询、苏东坡等之法书石刻,余等抚视一过即出寺。

山上古迹石刻甚多,不及一一细览,下山时经大士岩,观清代石硺之大士像。

至山门,现暂为兵房,内有石刻吴道子观音画像,石高丈余,观音像线势盘旋,古趣横溢;审视碑阴,则有正统五年字样,因知此碑必系明代重刻或仿刻物;然此碑为兹山石刻中之珍物可断言也。

(同上,第4页)滕固在这里主要讲了云龙山大佛寺(兴化寺)中的大佛。

滕固在文中谈了大佛之大,让人很难从正面拍摄,徐州当地人认为大佛寺和其中的大佛是“三砖覆三丈佛”,因为供佛的这座大雄宝殿是依山崖琢石而成。

像高有三丈四尺有余,而大殿的后壁利用岩石构筑,离石崖仅有三层砖的距离。

滕固既没有考据大佛究竟是什么佛,也没有谈到大佛雕琢的年代。

这是一尊方面大耳、阖眸微笑的释迦牟尼佛像,据记载其头部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雕琢的,而前胸和两臂则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山东布政使刘孟倬的父亲和徐州知府王黾承出资添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