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科学 地球的绕日运动

合集下载

地球绕日运动发现日心说的提出

地球绕日运动发现日心说的提出

地球绕日运动发现日心说的提出地球绕日运动的发现是人类认识宇宙运行规律的重要里程碑,而日心说的提出更是对传统观念的冲击和突破。

本文将论述地球绕日运动发现日心说的提出,探索其对科学革命的影响和重要性。

一、地球绕日运动的发现地球绕日运动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迹。

在古代,人们发现太阳每天都会升起和落下,但对于太阳的运动轨迹及地球自身的位置并不清楚。

直到古希腊时期,一些早期的观测者开始研究天体的运动规律。

二、日心说的提出日心说是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行星以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

在这一理论中,地球成为了太阳系中的一个行星,通过自转和公转实现日常与年度的运动。

三、影响和重要性1. 打破地球中心观念:传统观念普遍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日心说的提出颠覆了这种观念,让我们认识到地球只是一个宇宙中的微小存在。

这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突破,也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推动科学革命的进程:日心说的提出是科学革命的重要一步。

它让人们开始质疑传统的观念,勇敢探索真理。

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伽利略、开普勒等科学家不断深入探究宇宙的运行规律,推动了科学革命的进程。

3. 深化对宇宙的认识:日心说的提出使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观察和理解宇宙的本质。

通过认识地球绕日运动,我们渐渐领悟到宇宙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系统,太阳系中的行星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不断启迪我们对宇宙的探索。

4. 促进天文学和科学的发展:日心说的提出为天文学和科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人们开始借助先进的观测设备和研究方法,深入研究宇宙的奥秘。

这一理论的影响深远,为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方向和可能性。

总结:地球绕日运动的发现以及日心说的提出是人类认识宇宙运行规律的重要里程碑。

它们推动了科学革命的进程,打破了传统观念,深化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并在天文学和科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地球绕日运动的发现和日心说的提出为科学进步带来了新的突破和可能性,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下册 4.3 地球的绕日运动(教师版含解析)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下册 4.3 地球的绕日运动(教师版含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4章地球和宇宙4.3地球的绕日运动目录 (1) (4) (5) (10) (15)一、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的定义:地球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转动。

(2)地球公转的轨道(黄道):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经过路线上的每一点,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且构成一个封闭曲线。

这种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走的封闭曲线,叫作地球轨道。

地球轨道的形状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地球的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即自西向东。

(4)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365.2422天,即通常所说的一年。

(5)黄赤交角:地球自转产生的赤道面与地球公转产生的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黄赤交角。

由于地球公转时斜着身子,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66.5°)基本不变。

地轴的空间指向(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基本不变,故黄赤交角(目前23.5°)也基本不变。

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1.太阳高度的定义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2.太阳高度的特点日升日落,同一地点一天内太阳高度是不断变化的。

日出日落时角度都为0,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

3.正午太阳高度在一日内,太阳位于上中天时,其高度达到最大值,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

①在同一时间,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不同而不同;②在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地变化。

(4)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①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纬23.5°向南北两侧递减;②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纬23.5°向南北两侧递减;③在春分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5)太阳高度表示昼夜状态①在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为0°,表示正经历昼夜交替;②在昼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大于0°,表示白昼;③在夜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小于0°,表示黑夜。

(6)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地球与宇宙4-3地球的绕日运动第2课时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地球与宇宙4-3地球的绕日运动第2课时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第2课时)
昼夜长短变化
1.__极__昼____现象——太阳整日不落;_极__夜_____现象——太阳 整日不出。 2.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_长__于___夜,越往北, 昼 ______越长,夜越短。其中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 各地长夜于________昼,越往夜南,______越昼长,______南越极短圈; __________内出现极夜现象。
11.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地球公转产生了( C ) A.昼夜的交替 B.昼夜现象
C.四季的变化 D.太阳的东升西落
(2)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23.5° S)的时候,杭州地区的昼夜长 短是( B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白昼最长
(3)我国首都所在地北京一年太阳光直射的次数是( A ) A.0次 B.1次 C.2次 D.3次
8.读地球公转图,回答下列问题。
自西向东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2)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_夏__至__日____,此时 南极地区是_极_夜______(填“极昼”或“极夜”)。
(3)当地球运行到位___C_____位置时(填字母),哈尔滨白昼时间 最短。 (4)当地球运行到D处时,太阳直射在___赤_道____上。
1.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D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我国国庆节这天,太阳直射点在( C ) A.北极 B.北半球 C.南半球 D.赤道
3.全球昼夜等长的时间是在( C ) A.春分日或夏至日 B.秋分日或冬至日 C.春分日或秋分日 D.夏至日或冬至日
4.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D ) A.赤道和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B.南、北回归线之间和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 C.赤道到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 D.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教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教案(浙教版)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讲述地球公转及地球运动效应,包括地球公转特征、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考虑到地球绕日运动比自转更为复杂、宏观和抽象,教材尽可能从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即探究抽象的空间原理,如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杆影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杆影的方向和长度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

也就是通过一个个设置的环节,可以是模拟实验,也可以是直观的动态课件,通过这么多手段,重在让学生能把这么复杂的知识点和原理清晰化、明朗化。

个人认为本节的重难点就集中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原理上,所以这里需要的是成功的演示和分析,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准备,给予充分的时间和探讨、整理、思考的时间和力度!教师在讲解上一定要清晰和到位。

而在昼夜长短变化部分,教材利用图表制度、模型、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分析全球的昼夜长短变化,五带划分相对而言学生容易理解,相对来讲学生也比较感兴趣一些,好好利用这一点让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发挥。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地轴倾斜等基本特征。

了解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划分等地理现象。

2、技能目标: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地球仪模拟演示,简要解释在观测杆影和读图等观察方式中发现的地理现象。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整理的综合能力。

训练学生读图的技能,学会自己板画结合分析的习惯和能力。

训练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3、情感目标:通过分析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中蕴藏的科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观察五带的特点与动物的分布,体会动物的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念。

体验到科学实验分析的重要性,使学生意识到科学素养、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具备对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重视对生活现象的关注和利用,培养他们对实验科学的极大兴趣。

教学重点: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原因和测定;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和意义。

科学七年级下浙教版4.3地球的绕日运动教案

科学七年级下浙教版4.3地球的绕日运动教案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高度角的概念
2.了解一天之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3.了解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差异
4.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
5.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模拟实验,简要解释在观测杆影和读图等观察方式中发现的地理现象。

教学重点:太阳高度角
教学难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教学方法:探究杆影,观测杆影变化,启示得出太阳高度变化
教具:灯炮、长杆、电线……媒体辅助
2.需要观问题:
A.一天之中杆影的长度,方向如何变
化?
B.什么时候杆影最短,方向朝哪里?
思考:杆影的长度与什么有关?
3.各小组分工情况
·如图表示北半球
中纬某地在夏季和
冬季的中午杆影,
据图判断,其中A
______季
中午,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日变化←太阳高度角日变化规律板书:杆影的变化季节变化←季节变化规律
纬度变化←纬度变化规律。

初一重点地理知识点:地球的绕日运动

初一重点地理知识点:地球的绕日运动

初一重点地理知识点:地球的绕日运动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查字典地理网为您提供的初一重点地理知识点:地球的绕日运动,希望给您带来启发!1.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周期为365.2422天2.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1)一天中太阳高度正午最大,杆影最短。

(由于地球自转)(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杆影最长。

(3)同一时间,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两侧减小,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

3.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0)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1、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2、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3、回归线上直射一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4、其他地区无直射4.昼夜长短的变化:(1)赤道全年昼夜等长(2)北半球其他地区:夏至日白天最长,冬至日白天最短,北半球夏至日时,南半球冬至日。

(3)夏季,南极圈,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冬季出现极夜。

(纬度越高,昼夜变化最大)5.五带的划分:(1)根据接受太阳辐射热量多少划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

(2) 热带:在南北纬23.5之间,,有直射阳光,终年炎热,昼夜长短变化小.温带:在南北纬23.5与南北纬66.5之间,既无直射阳光,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寒带:在南北纬66.5到90之间,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

(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

由查字典地理网为您提供的初一重点地理知识点:地球的绕日运动,祝您学习愉快!。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

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自转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假想的)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自西向东(北极—→North→Ni—→逆时针)(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顺时针方向旋转,自东向西(南极—→South→Shun—→顺时针)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各地地方时差异(1)太阳东升西落: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太阳相对于地球自东向西运动,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阳是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1)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注: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早晨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黄昏18点。

练习:1.看图回答:⑴图一中ABC线是,其中AB是,BC是,地处在白昼,地处在黑夜。

D地是正午12点时,A地是点,C地是点,E地是点。

⑵图二中段是昏线,段是晨线,E地处在,F地处在。

地是6点,地是18点。

⑶图三是以地球极为中心的极地投影图,理由是。

A,B,C,D四地中处在白昼的是,处在深夜的是,处在晨线上的是,处在昏线上的是B地是深夜12点时,C地是点,A地是点,D地是点。

⑷图四是以地球极为中心的极地投影图,理由是。

判断ABC线是,AB是,BC是。

A,B,C,D四地中处在白昼的是,处在深夜的是,处在晨线上的是,处在昏线上的是B地是深夜12点时,C地是点,A地是点,D地是点。

2.下列现象:①当我国上海为白昼时,而美国纽约则为黑夜②北京一天内出现昼夜更替现象③地球仪上有经线④我们观察到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其中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 ①②B.③④C. ①③D. ②④3.平时我们看到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实际上是的结果;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地球既不发光,也不4.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始终呈状态,其北端始终指向附近。

七年级地理地球运动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地球运动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地球运动知识点地球运动是地理学科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其对我们理解地球的大小、形状、重力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七年级地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的地球运动知识点:一、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心完成一次自转,其周期为24小时。

地球自转给我们带来了昼夜交替的变化,同时也是构成地球磁场的基础。

二、地球公转地球公转则是指地球绕日运动的过程,周期为365.25天。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于椭圆的椭球面,这也是产生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球距离太阳越近,温度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三、地球轴倾角地球轴倾角是指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的倾角,它使得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阳光照射,从而产生了季节的差异。

地球轴倾角大约为23.5度,是地球产生四季的重要原因。

四、赤道赤道是一条游走在地球北半球与南半球之间的虚拟线,绕过地球一周共有40075公里,它是地球自转轴的垂直平分线。

在赤道地区,日照相对比较充足,气候也比较热带。

五、回归线回归线是指太阳直射点在夏至时经过的虚拟线,分为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纬度分别为23.5度N和23.5度S。

在回归线两侧,日照时间较长,气候也比较干旱炎热。

六、极圈和极昼地球两极处的圆形区域分别称为北极圈和南极圈,其纬度分别为66.5度N和66.5度S。

在极圈以内的区域,每年将有一段时间完全黑夜或完全白天,这就是“极昼”和“极夜”。

七、日食和月食日食和月食是地球运动的两个重要现象。

日食是指月亮运动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挡住了太阳的光芒,根据角度和距离的不同,分为全食、偏食和环食;月食则是指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亮之间,阻挡了太阳光芒照射在月球表面,月亮从全月转为全食。

以上是七年级地理地球运动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深入理解。

只有充分掌握和理解这些地球运动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地理科学,认识我们的世界和生活环境,为未来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绕日运动》PPT精品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绕日运动》PPT精品课件

A.昼长于夜
B.夜长于昼
C.极昼
D.昼夜等长
谢谢观看
B.北纬23°
C.南纬40°
D.北纬90°
3.假如地轴不倾斜,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世界上所有的地方都是白昼12小时,黑夜12小时 B.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 C.同一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在同一地区不会出现季节变化 D.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4.比利在一家公园工作,圣诞节快要到了,他的工作就是装扮
夏季
冬季
秋分 9月23日前后
赤道
秋季
春季
课堂练习
1.关于地球公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自转轨道面与公转轨道面重合 B.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 C.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夹角 D.公转周期为一年,即366天
2.关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D ) A.春分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 B.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C.赤道上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 D.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昼长=夜长、昼长>夜长、 昼长<夜长、极昼、极夜)
结论或规律
太阳直射 23.5°N (夏至日)
赤道 23.5°N 66.5°N 23.5°S 66.5°S
昼长=夜长 昼长>夜长
极昼
昼长<夜长
极夜
赤道:昼夜等长。 北半球:昼长夜短, 纬度越高昼越长,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 南半球:昼短夜长, 纬度越高夜越长, 南极圈内出现极夜。
(3)寻找证据:
①后面一幢楼被遮挡的楼层多少与前面一幢楼的日影长短有关, 日影越长,后面一幢楼被遮挡正午阳光的楼层越多。太阳高度越 小,楼的日影越长。夏季正午后面一幢楼被遮挡的楼层较少甚至 没有,说明楼的日影短,正午太阳高度比较大;冬季正午后面一 幢楼被遮挡楼层较多,说明楼的日影长,正午太阳高度比较小。

七年级科学地球的绕日运动PPT教学课件

七年级科学地球的绕日运动PPT教学课件
一、观测杆影的发现
思考:杆影的长度和什么有关?一天中杆影最短是什 么时候?此时的杆影朝什么方向呢?
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正午;正北或正南
杆影变化规律:一天中,太阳高度与 杆影长度刚好相反。
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
中考资源网


夏天中午
度思
都考
是1
一:
样一
的年
吗中
冬天中午
?,









二、地球的公转
中考资源网
北极星


66.50
倾 斜

赤道

公转轨道
中考资源网
春分3月21日前后 D 夏至6月22日前后
冬至12月2秋分9月23日前后


思考2:你观察过射入室内的阳关吗?从南面窗 户直接射进室内的阳关,夏天与冬天比,哪个季节 更深些?
南 冬天中午
北南

夏天中午
一、观测杆影的发现
正午的太阳高度是随季节而变化的 (北半球是夏季高冬季低)
B 太
太阳直射点

A

地球
C 问:火柴杆的影子何中考处资源网 最短?
正午太阳高度何处最大?
一、观测杆影的发现 正午的太阳高度是随季节而变化的 (北半球是夏季高冬季低)

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PPT课件(初中科学)

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PPT课件(初中科学)
30°N
低纬
30°S 60°S
春分
夏至
冬至 秋分
春分 夏 至 秋 分 冬 至 时 间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太阳直射点 赤 道 北回归线 赤 道 南回归线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阳直射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③在春分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1.在成都,一年中正午杆影最长的时候在( A)
A冬至日 B春分日 C 夏至日
D秋分日
2.从我国的“国庆节”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
及移动方向是B(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回答:
昼长夜短,越 昼短夜长,越 往北白昼越长 往北白昼越短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短夜长,越 昼长夜短,越 往南白昼越短 往南白昼越长
春分
夏至
秋分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于夜 昼长变化:短→长→短
冬半年,夜长于昼
昼长变化:长→短→长
冬至
昼夜长短变化
1.北半球的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 (1)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1)图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间为__6_月_2_2_



日前后,北半球节气为__夏__至_____ S
线
(2)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和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哪个
大?__B____
(3)此时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为
__由__北__回__归__线__向__南_北__两__极递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例题】
一、选择题 1.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是( A、 23.5 B、 47 ) ) C、 12.25 D、 66.5
2.下列自然现象中,因地球公转而造成的有(
①太阳和星星每天东升西落;②四季的更替;③当我国的北京是正午时,美国华盛顿是夜晚;④昼夜 长短的变化。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 D、②④
4.3
月 【知识要点】
一、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地球的绕日运动
日 姓 名
地球的公转运动是指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其方向是自西向东,地轴呈倾斜状且始终指向北极星附 近,周期为 365.2422 天,即一年。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如表:
地球自转 中心 空间 方向 方 向 北极上 逆时针 空看 南极上 顺时针 空看 周期 昼夜更替的周期约为 24 小时 约 365 天 自西 地轴 地球公转 太阳
直射点北移 昼长小于夜长 昼渐长夜渐短
(2)北半球:夏半年时,纬度越高昼夜越长;冬半年时,纬度越高夜越长。 (3)南半球:变化情况与北半球相同但时间刚好相反。 2.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如图。 四、五带的划分 1.由于太阳高度的不同,地面接受太阳辐射总能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人们以南、北回归和南、 北极圈为界把地球表面分为五带,即:热带,南、北寒带。 ①太阳可以直射的南北回归线之间是全球获得太阳辐射热量最多地区,因此划分为热带;②极圈之内 有极昼极夜现象,在极昼时虽然太阳终日不落,但阳光斜射严重,获得太阳辐射少,热量少,因此 划分为寒带;③极圈到回归线之间划分为温带。
1 / 14
A B C D
2326' N
0
2326' S
6.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任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反 之,达最小值。 故: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冬至时达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夏至时达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远 时,达最小值。
2 / 14
【科学广场】 四季的划分 划分四季有各种不同的标准。在我国,主要以天文因素作为划分依据。由立春到谷雨的六个节气是春 季; 由立夏到大暑的六个节气是夏季; 由立秋到霜降的六个节气是秋季; 由立冬到大寒的六个节气是冬季。 每一季度的时间都是 3 个月。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各日作为春、夏、秋、冬各季的中间日。西方国 家大多以月份来划分四季;3、4、5 三个月作为春季;6、7、8 三个月为夏季;9、10、11 三个月为秋季; 12、1、2 三个月为冬季。也有一种以天文因素为标准来划分四季的。在天文上以春分点作为一年四季的开 始,因此,从春分到夏至为春季;从夏至到秋分为夏季;从秋分到冬至为秋季;从冬至到春分为冬季。虽 然一年可以划分为四季,但世界不同地区,四季的早晚、长短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就全球范围来说,也 不是所有地方都有四季的。在赤道和极地,只有夏季和冬季有些地方一年中也许只有两季、三季。只有在 温带地区,四季的界限才表现得相当明显。 极昼和极夜 北极和南极都有永昼和永夜之分,一年内大致连续六个月是白昼(这种永昼现象,叫极昼) ,六个月 是黑夜(这种永夜现象,叫极夜) 。在一个月的永夜(极夜)时期里,有 15 天可见月亮(圆、缺) ,另外 15 天见不到月亮。 “北极昼”的景色是十分奇妙的。它每天二十四小时始终是白天,要是碰上晴天,即使是午夜时刻也 是阳光灿烂,就像大白天一样明朗。在“北极昼”的日子里,街上路灯都是通夜不亮的,汽车前的照明灯 也是暂时失去了作用。农家户户的窗户上都低垂着深色的窗帷,这是人们用来遮挡光线的。 可是,当“北极夜”到来的时候,那里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在漫漫长夜中,除中午略有光亮外,白天 也要开着电灯哩!因为在“北极夜”里,太阳始终不会升上地平线来,星星也一直在黑洞洞的天空闪烁。 一月中有半个月的时间,可以看见或圆或缺的月亮整天在天际四周旋转,另外半个月的时间,则连月亮也 看不见。这种奇特的景象,在北极中央地带要从九月中旬到第二年三月中旬,持续半年的时间。
北(上)
向东
自西向东
西(左)
东(右)
逆时针
西

南(下)
顺时针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一天中,旗杆影子的长度最短的时间是太阳在最高的位置——中 午的时候,而且此时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最大,称正午太阳高度。 2.正午的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夏季的太阳高度较大,夏至日最大;冬季的太阳 高度较小,冬至日最小。 3.在同一天里,纬度不同,正午的影子长度不同。太阳高度随着太阳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影子也越来 越长。 4.太阳回归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 A、6 月 22 日,夏至日 B、9 月 23 日,秋分日 C、12 月 22 日,冬至日 D、3 月 21 日,春分日 5.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故: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昼最长夜最短 全球昼夜平分 直射点北移 春分 夏至 昼长大于夜长 3 月 21 日 昼渐长夜渐短 3 月 21 日 直射点南移 昼长大于夜长 昼渐短夜渐长 全球昼夜平分 直射点南移 秋分 昼长小于夜长 9 月 23 日 昼渐短夜渐长 昼最短夜最长
冬至 12 月 22 日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1)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无阳光直射 北回归线 有阳光直射 南回归线
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有极昼 北极圈 极夜
无 极 昼 极 夜
(1)划分界限:南北回归线(南北纬 23.5 ) 南北极圈(南北纬 66.5 ) 北寒带:北极圈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
无阳光直射
南温带 南寒带 五与北极圈之间,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 (2)五带 热 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阳光直射 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 南寒带:南极圈以南有极昼极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