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研究性学习中的几点反思
研究性学习中的几点反思
1、要认真观察、分析、思考问题,不要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要努力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探索问题的实质;
2、要把握学习的节奏,不要把学习当成一件乏味的事情,要用心去感受学习的乐趣,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
3、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要学会自己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4、要坚持不懈,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视野,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5、要善于总结,学习之后要及时总结,总结出学习的经验,把学习的经验发挥出来,使自己的学习更加有效。
2024年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总结和反思(2篇)
2024年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总结和反思在____年,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进一步得到了推广和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开展。
小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这一年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也积极参与,经历了一次次的实践探索和团队合作,收获了很多。
首先,通过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从中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并通过实践去验证这些答案。
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让我感到非常有趣和有成就感。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小组进行了一个植物的生长实验,通过不同的环境条件的比较,观察了植物的生长情况。
最后我们发现,在适当的温度、光照和水分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更加旺盛。
这个发现让我觉得震撼和开心,因为我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观察,得出了这个结论。
其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活动中,我们需要分组进行研究和实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责任,需要相互协作。
通过与同学们共同努力,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并且学会了与人合作、分工合作。
在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小组研究了不同果蔬的保存方法,我负责进行文献调研和整理。
在这个过程中,我与小组成员进行了多次讨论和交流,大家互相提供思路和建议,最终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
通过这个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承担起责任。
另外,研究性学习活动还促进了我主动探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活动中,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通过多种途径去探索答案。
我们会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文献调研,也会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验证。
通过这些过程,我培养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方法。
在一次活动中,我们小组进行了一个动物的觅食行为研究,我尝试自主寻找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最后通过观察实验去验证我们的假设。
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我深入了解了动物的觅食行为,并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反思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方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施:
1.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探究新知识、进行项目研究等方式,
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探究、发现新知识。
2.开展团队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合作,通过交流讨论、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创设情境教学:通过设计情境、任务、问题等,让学生在真实的背景下进行学习,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4.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并调整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改进。
此外,教师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时还应注意如下几点:
1.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
接受知识。
2.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教师应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帮助学
生解决困难。
3.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设计适合他们
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关于研究性学习心得感悟(三篇)
关于研究性学习心得感悟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学习方式。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深入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还培养了自我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我对研究性学习的心得感悟,总结成了下面5500字的文章。
一、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和意义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变得被动,缺乏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研究性学习则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问题的提出、实验的设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习更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
因此,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不可低估。
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问题的提出:研究性学习始于问题的提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一个问题。
在问题的选择上,学生需要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条件,确保问题的可行性和可研究性。
2.背景知识的掌握:在进行研究之前,学生需要对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杂志、网络等途径进行。
通过对背景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点。
3.实验的设计:在进行研究之前,学生需要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和方法。
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确定实验的目标、步骤和测量指标等。
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条件的控制等因素,并编制实验记录表和实验操作指南。
4.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实验设计的要求,采集和记录实验数据。
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保持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程 . 以 , 新 一 轮 的 国 家 课 程 改 革 中 , 来 越 多 的 研 究 和 所 在 越 实践 表明 , 展探究式活动可 以变革传 统数学学 习方 式 , 开 创 建 新 的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过 探 究 式 教 学 来 展 开 数 学 研 究 性 通
深 化 探 索 ; 理 ( 式 ) 教 学 要 求 揭示 规 律 的 发 现 , 历 一 定 公 的 经 番数 学 家 发 现 定 理 ( 式 ) 公 的浓 缩 过 程 . 教 学 过 程 中 , 终 在 始 重视学生 的思 维方 式 、 人 体验 以及 信 息资 料 的 搜索 、 个 整 理 , 对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能 力 是 极 其 有 效 的. 研 究 性 学 习 这 而 就 是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地 位 和 以学 生 发 展 为 本 , 培 养 学 生 创 以
都具 有着丰富的 内涵 , 它 们进 行特 殊 联想 、 比联想 、 对 类 可
我 们 在 传 统 数 学 教 学 中 比较 强 调 知 识 的 系 统 性 和 学 习 过 程 渐 进 的 程 序 性 , 学 方 式 常 常 以 推 进 为 主. 种 模 式 有 教 这
效 率 高 、 操 作 性 强 的 特点 , 学 生 对 知 识 及 原 理 的 生 成 、 可 但 感 悟 的 过 程 体 验 太 少 , 难 有 体 现 学 生 主 动 性 和 创 造 性 的 环 很
象 的 实 际 状 态 , 此 数 学 开 放 题 用 于 学 生 研 究 性 学 习 应 是 因 十 分 有 意 义 的. 如 : 在 一 个 3 X 的矩 形 地 块 上 , 辟 出 例 “ 4 欲
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作者:韩萍来源:《学周刊·下旬刊》2014年第11期2010年8月,甘肃省全面启动高中新课改,研究性学习正式走进师生的心中,成为课改的一个亮点,备受关注。
我校紧跟课改的步伐,曾积极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探索。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走进新课程,做好研究性学习,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申报立项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研究》课题,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带动活动开展,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分享如下:一、具体做法及成效1.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我校在全体教师中广泛宣传发动,深入地开展关于“为什么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与“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习、讨论和研究,同时分批选派有关人员到外地进行专题参观学习,多次派教师参加各级教研单位组织的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班和专家讲座,提高认识,以点带面;把外校的经验同我校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制订了《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编制了《研究性学习资料汇编》供大家学习参考。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研究性学习重自主、合作、探究,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潜力具有重大意义。
“真正的体验活动”是研究性学习重要的宗旨。
从开题到结题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如何去获得知识”的体验,各项能力和技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智力也得到了发展。
我校每一级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都是学生自己主持开题会和结题报告会,指导教师组成评审团。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以来,我们研究课题100多个,“如何评价拿破仑”“中国人是否应该感谢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成败之我见”等历史研究性学习辩论会,“米酒的制作研究”“泡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浅谈自行车中的物理学”等生活化课题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有效利用校内外资源。
在研究中,阅览室、微机室、实验室成了学生查找学习资料和动手探究的主要去处,阅览课、微机课为学生打开了视野,拓展了空间,正如学生说:“没想到平常司空见惯的超市、社区,甚至连污染严重的黄河也会给我们带来新的知识。
研究性学习心得与体会(优秀10篇)
研究性学习心得与体会(优秀10篇)研究性学习心得与体会篇1(1)从抓语言问题开始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从某种好处讲,人类的“好奇心”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心理根源,也是推动人类成长和前进的根本动力所在。
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对超多资料的搜集和占有,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处延相等的理念,正说明语文研究性学习有着广阔的天地。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上句,按常规,教师说一说“不宁静”的原因就能够,但我们多问一个“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颇不宁静的呢”,多查阅一下资料,多问几个为什么,与学生一道研究,答案就不再是那么单一那么简单,有政治原因,有经济原因,有文化原因,有家庭原因,也许还有信仰问题。
这种研究就不是一般性的提问,而是一个研究小课题。
发现了问题,不应由教师来解决问题,能够放手让学生去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提出对策,构成课题,写成小论文。
2、强化自我意识在传统教学中对学习态度的培养,往往采用教师和家长督促、检查、奖罚的方法,使学生感到外力胁迫而产生勉强学习的态度,从而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理解知识大得多。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会逐渐构成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
具体要求:课题研究前自找资料、自我准备、自我设计方案;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发挥;活动后自我总结、自我评价。
3、创设一种情境培养人的创造潜质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
而创造潜质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潜质。
因此,语文研究性学习,意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透过主动的探求、发现和体验,学会对超多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决定,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语文研究性学习更关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语文研究性学习也讲求方法,但它较少强调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而更关注培养思维潜质、个性是创造性思维潜质的方法和途径。
对研究生学习的几点思考
对研究生学习的几点思考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呈现出了蓬勃发展之势;然而,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研究生这一高等教育群体究竟掌握什么样的学习能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力量,肩负起社会进步的重任呢?建议从构建研究生成长蓝图,培养学习能力,加强人格修养几个方面入手,充实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研究生研究生学习学习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加,社会对于高层次的教育需求也随之扩大,在这种良好的外部环境中,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实现了跨域式的发展。
研究生教育规模呈现从单一类型的数量扩张逐步走向多样化发展,且部分实现了结构优化;而反过来,研究生作为我国的高层次人才,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推进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中,提出了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和与他人一起生活。
这四个支柱的提出给我们的研究生群体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可以看出,21世纪,学习能力的掌握,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的任务。
那么在研究生阶段必须掌握哪些学习能力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一、构建研究生成长蓝图如果说考研是大学时代的学习目标,那么读研则需要一个新的目标或理想来支撑自己。
因此,研究生为自己构建一份理性的成长蓝图,合理的规划自己的读研生活显得十分重要。
1.制定研究生阶段的个人发展规划研究生的发展规划是借鉴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中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
个人发展规划(personal development plan(简称PDP))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概念,它是单位(企业)或个人为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和企业效益而采取的岗位培训及与发展相关的规划,是提高单位或个人竞争力的重要策略。
把这一概念引入研究生教育中,对于研究生的个人成长,未来工作的选择和投入等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关于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关于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
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自由创新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
我想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大意义。
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在于“学习”而不在于“研究”,有独特价值大大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使得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有充分的自由,自己去获取知识,真正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但我认为,这也存在着相应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知的欲望,但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强调探究的过程对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但操作困难、与之配套的社会环境尚待完善;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但往往使学习流于粗浅和表面化,容易与知识的学习相割裂。
如网络文学,人的个性张扬有了比较宽松的释放空间,发表的机率也大大增加,但当中的一部分人也有很多机会帖些不文雅的东西,粗俗的东西,使文学的崇高、神圣也贬值,无论是从语言还是内涵,无不使学术界中的某些专家学者所担心。
平台的构建是否健康、正确,这也是研究性学习至关重要的一个棋子!首先,转变学习观念,改变学习方式。
说简单,最终成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
以我们的小组而言吧,我们选择的课题是:《快乐中秋节》,看起来其没有什么难的,但是,真是搞起来,要多方面考虑,还要收集有关资料,再加以运用,这自然会遇到许多麻烦,它给我们很大创新空间和实践机会,转变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缺少独立思考新发现的一些依赖观念,改变我们“死读书”的学习方式,创造另一种学习的风气,营造更优的学习环境。
这对学习科学文化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机会。
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 科 学研 究 研 究 性 学 习 教 学 原 则 教学 策 略
随着 我 国教 育改 革 的不断 深 入 , 将研究性学习 作 为实 施素质 教 育 的有 效途 径 , 已被越 来 越 多 的教
识和应 用知 识 的一 系列 活 动. 研 究性 学 习就 是 要 求 学生 在开 放性 的 环境 中 , 围绕 某 一课 题 、 专 题 或 项
作者简介 : 杨晓梅( 1 9 6 3一 ) , 女, 教授 , 硕士生导师, 从事物理教学及研究.
一
3 4 —
2 0 1 4年 第 3期
物 理通报
大 学物 理教 学
题. 这种“ 研 究 手段 单 一 化 ”的倾 向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扭 曲了科 学研 究 的 内涵 , 因 而极 大地 制 约 了研 究 性 学 习应有 的 活力 . 由此 造成 的后 果是 , 无 法通 过研 究
学 精 品课程《 电磁 学 》的研 究性 学 习 为例 , 探讨 相关
问题.
1 开展 研究 性学 习需 要正视 的几 个 问题 宁夏大 学 电磁 学课 程 的研 究性 学 习从 2 0 0 4年
开始实 施 , 采 取将 课 堂教 学 ( 以教 为 主 , 基 于 主题 的
研 究性 学 习)和探究 式教 学 ( 以学 为 主 , 基 于项 目的
整地 去履 行其 应有 的 教育 职能 , 难 以有 效 地 培养 学
生 自主发 现 问题和 生成课 题 的能力 . 1 . 2 “ 研 究手 段单 一化 ”的倾 向 对 已确 立 的研 究课 题 , 只有 在选 择 了正 确 的研 究途 径 和手段 以后 , 科 学 思 想 和科 学 方 法 才 能在 科 学研 究 中得到 融会 贯通 , 才 能 够对 其 进 行 符 合科 学 研 究规 律 的探 究. 然而 , 就 目前 开展 的 电磁 学研 究性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与总结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与总结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对学生学习的反思还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原因之一,小学生的反思行为大多数处于一种下意识的、不自觉的状态。
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还不会反思、或者不善于反思。
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反思?反思什么?怎么反思?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错误,有时只要学生稍微反思一下就能发现,并能独立的加以更正。
比如,抄错数据、得出了不符实际的答案(小明的身高138分米;一共2.8人)等。
原因之二,我们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反思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水平的重要性,没有及时去培养学生自觉反思的习惯。
因此,教给学生一些反思的方法,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是我们数学老师迫在眉睫的一大任务。
现笔者根据数学学习过程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展开简要论述,以期有更多的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思,使我们的学生能在不断反思中更有效地学习数学、学好数学。
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和对自己的学习做一个评价,就是训练学生整理思维过程和思维策略,通过自我评价、自我赞赏,提高学习信心,逐步养成反思的习惯。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课堂教学一结束,教师立即打开课本布置作业,让学生埋头于习题中。
教师来回于学生中间,对“接受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在这里,学生完全没有了反思的机会。
其实,教师要舍得花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自问:1、今天老师讲的是什么知识?(整理内化,构建知识体系)2、我知道了多少?(对照检查,确定补习方向)3、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对书中的哪些地方还存在疑问?(质疑提高,培养创新精神)……然后有问题的可以举手提问,师生集体商讨解决。
这种课堂空间的安排必然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的整理和内化,从而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可以起到“磨刀不误砍柴功”的作用。
在课末这样的反思,教师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让学生敢想,更敢说。
浅谈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浅谈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为改变传统的“学”与“教”的方式,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笔者对“研究性学习”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与探索;一、理论思考所谓研究性学习,即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是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无疑,它是应对知识研究挑战而尝试的学习方式的变革;过去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很多地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当面对真实生活情境时,所学书本知识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应付生活,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而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其学习内容是丰富的,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不局限于课堂、教室,而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亲自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并学会学习,从而获得信息时代所需要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主导精神是在探索中学习,但它也不是要求学生去搞什么科研,而是通过某个研究性的过程,让学生直接感受、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进而养成一种自学思考、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习惯;所以研究性学习更重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实实在在地经受锻炼和提高,素质教育和重点在研究性学习中也将得以更好地落实;由此不难看出,研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具有多样性,既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进行,也能在现有的课程之外设立一门课程;2001年4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并将其作为必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入计划;在国外,研究性学习早有体现,其方式往往是结合课本和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探索贯穿于平时的学习之中;总之,研究性学习不论采用哪一种形式,它都是“新型的”,都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都能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天性发挥出来,都是新的教育观念在教学领域的体现;可见,研究性学习的提出是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一场深刻革命;然而,由于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学习方式的变革也就必然要引发教学方法的变革;这势必要求教师尽快更新观念,并采用相应的“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即在政治课教学中以课程或专题研究为载体,引导学生以自主、独立或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显然,帮助学生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教师改变传统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方式,使其成为学生学习中新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这才是提出研究性学习的双重目的之所在;二、实践探索研究性学习对基础教育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教学领域,要让学生掌握其研究方法,培养其能力,笔者认为应从实际出发;一方面,先在学科内加强渗透和指导,促使学科课程研究化,通过政治课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的学习,给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把知识和能力整合起来,这样也就夯实了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的教学;另一方面,再从学科时段内拿出一定的时间,面向全体学生集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指导,使学生学会如何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进行某项课题研究;例如,如何提出问题,如何确定研究课题,如何设计研究方案,怎样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等,尽力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下面仅从几个侧面谈谈个人的做法及体会;一创设氛围,强化主体意识,诱发探究动机,是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关于“主体”和“主导”地位问题,许多教育者已从理论上达成了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忽视学生“主动性”的弊端,有的教师为了图省事或避免出错,就采取“直奔真理”的方法,把知识直接塞给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个性没有得到发挥,渐渐地头脑中就形成了“事不关己”的思维定势,从而导致学习的主动性和个性日渐丧失,成为了千人一面、千腔一调的“标准件”;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要想改变如此沉闷的教学局面,就必须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个性发展的动机,强化学生的“主体”和“主人”意识;教师也要摆正自己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位置:既是活动的领路人,又是一名普通的参与者;既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但又不能以“权威”自居;只有发扬教学民主,才能使全体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教学当中,笔者就非常注意这些;比如在教学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一课时,在学生学习完基本原理后,我便组织他们运用原理进行讨论;其环节先是“议一议”,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实行后给你的家庭或社会带来了哪些突出的影响、变化这些都说明了什么在讨论中,一些同学列举具体事实从正面进行了肯定和说明;但这时我注意到有一部分同学发言不够踊跃,另外还有两名学生举手示意发言,但站起来却欲言又止;这时我不急于归纳结论,而是继续启发他们大胆发言,鼓励他们有话直说,实话实说;我话音刚落,其中一位同学便站起来发言:改革开放尽管取得了很多成绩,但问题也不少,我父母所在的国有企业就倒闭了,好多职工闲着没事干……这能说现在的生产关系正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吗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这时,我面带笑容走到这位同学面前,向全体同学表扬了他敢字当头的精神,肯定了他能全面看问题和求异思维的方法,然后启发全体同学开动脑筋,帮助释疑;在“结合实际释疑”的教学环节中,同学们胆子更大,发言非常踊跃,有的观点还很有说服力,我也不时的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辩论;通过争论辨析,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和主流,使学生明确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相适应;我继而作进一步说明:新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也并不意味着不存在矛盾;例如,国有企业在改革中遇到了困难,还有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我们看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正视现实;同时,又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党和国家正在采取措施,积极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在“坚定信念激情”的教学环节中,一位同学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市场经济前无古人,出现一些问题,遇到一些困难并不奇怪,我们相信这些问题及困难会在深化改革中得到解决;由于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关系融洽,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他们才肯去当“主人”,从而共同澄清了模糊认识,解开了疑团,也坚定了信念;可见,要想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信任学生,还要正视现实,尊重事实,创造条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的个性;对于结论不正确的,要坚持引导,善意相待,不能把刚刚冒出的逆向思维的火花用一盆冷水浇灭;要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实现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目的;二面对现实,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来自社会实践,并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充满了时代的气息;因此,其教学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加强研究性学习;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出发,坚持面向现实,围绕社会热点、突出时事重点,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通过对某一问题、现象的深入研究,来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整个世界,并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也特别关注,因为他们对党的许多针、政策的理解都有赖于首先能深入、全面地了解世界局势,但限于现行初中教材涉及的内容少且粗略,真正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就把“经济全球化”这一热点与中国加入WTO这个时事重点结合起来,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在学习前为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引导发散、创新思维,我创设了以下教学情境;一是创设对热点和时事重点的不同看法而引起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即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来说,这种‘双刃剑’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应该冒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二是模拟现实社会中的相关现象,演绎创设新的问题情境;现象之一:中国的乐凯胶片公司,以振兴民族工业,弘扬民族品牌为己任,主动放弃了国外着名胶片公司的“控股合资”而带来的企业眼前利益,坚持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终于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光辉业绩;在中国“入世”后,“乐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仍奋力拼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超过了日本的“富士”和美国的“柯达”等国际着名胶片公司,不仅为国家创造了物质财富,也为中华民族争了光;现象之二:某个厂家在“入世”后的国际竞争面前,只顾企业眼前利益,私自降低出口价格,结果使国内同行业价格全部下跌,造成了市场混乱,外商渔利,国家财富流失,集体利益受损,最终个人利益也没有得到保障;以上创设的问题情境,针对性强,容易引起研究者对核心问题作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思考;在学生学习研究的欲望被激发起来的基础上,我又拟定了如下研究专题:A.我看经济全球化;B.“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入世”;C.关于中国“入世”后的思考;以上这些专题要求学生先按小组分别自由选择,再按选择内容分头查找、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小组内实施分析、整理、加工,提取有用信息材料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最后学生把研究的结果以小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形式向全体同学展示,通过交流研究分享不同的研究成果;比如,选择了A题小组的同学,分别从“利”与“弊”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说明了经济全球化的确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选择了B题的同学则结合实际,从中国“入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来谈中国的“入世”是加强了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而选择了c题的同学,结合活动前设置的正反两个不同的问题情境,分析指出了“入世”将给我国民族工业带来巨大冲击,这是事实,但同时也将促使我国的民族工业在竞争的大潮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奋力拼搏,经历阵痛,走向成功;通过这样的分析交流,使大家进一步明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是利多弊少,既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又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一位同学在发言中气宇轩昂,披露了这一代人的心声:中国“入世”后我们一定要更好地发展民族经济,用最新科技产品去扩大我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的份额,让中国人更加扬眉吐气,让祖国母亲更加强大;学生们就这样在调查中研究、学习,在交流中学习、研究,在研究性学习中进行着思维的碰撞,从中不仅使他们有所知掌握知识,有所会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悟提高于思想素质,而且使认识和情感都得到了升华;在研究探索中,正因为老师巧妙地设计了思维的新情境,学生才能亲身感受创新思维的新内容和学习运用辩证思维的新方法;他们亲身经历和体验了学思维——会思维——多思维——深思维的全过程,培养了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这也正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可见,在研究性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题目的设计上,要力求放开,去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作全方位、多层次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见解,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才能更好地把自由发展的空间放给学生,让学生多方位展现问题思考的角度,使他们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更快的提高;三走向社会,获得亲身体验,培养实践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当代中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对社会生活中碰到的各种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他们已不再满足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渴望走向社会,深入生活,了解当今社会变化发展的趋势;根据这一特点,在研究性学习中,笔者认真地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适于社会实践的因素,从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找准社会活动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并确定好实践活动的类别,或是调查研究模式,或是思辨探究模式,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实现其教学方式由封闭向开放实践式的转化,把社会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大课堂;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能较好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教师强调:现代的发展必须是既考虑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那么目前我们身边的环境状况如何又怎样才能实施可持续发展在研究性学习中,带着这样的问题,组织学生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调查、访问、搜集资料;在社会调查中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获得了生动、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再把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受更深,于是他们写下了一批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和小论文,如大灾以后的反思从水、旱灾害看环境保护中学生与环保等;有的学生还根据本地的严峻环境形势,给全市人民写了倡议书,字里行间,充满强烈的环保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类似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胜枚举,学生们在课堂上明确深化观点,并用课外实践验证观点,不仅在实践中学会了知识,得到了锻炼,也在实践中提高了道德认识,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笔者正在实践中学习、探索,在探索中改进;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教法实施得当,就能把思想政治课上出“味道”,上出“名堂”,最终也才能让学生在“自主”的海洋中尽情的遨游。
高中研究性学习心得参考
高中研究性学习心得参考高中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习方式,通过探究问题、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我高中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研究性学习让我掌握了更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在研究性学习中,我需要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这就要求我自己寻找资料、整理信息、分析问题等。
通过这种方式,我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如何快速找到准确的资料,如何高效地整理信息等。
这些学习方法不仅在高中阶段有用,而且也在大学和工作中都会派上用场。
其次,研究性学习培养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研究性学习中,我需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个过程,我逐渐培养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学会了如何找到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点,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同时,研究性学习也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问题和创新的研究方法,培养了我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再次,研究性学习增强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通常需要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学会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和协作。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尊重和理解不同的观点。
同时,我也学会了在团队中担当责任、分工合作,并解决团队中的冲突和问题。
这些团队合作的经验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裨益。
最后,研究性学习增强了我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我需要自己找资料、整理信息、分析问题等,这就要求我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我也需要自主思考问题,并独立地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这个过程,我逐渐培养了自己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能力,学会了如何独立地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
综上所述,高中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习方式。
通过研究性学习,我掌握了更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了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并提高了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能力。
这些都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密山二中田淑娥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实施素质教育从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入手,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改革路子。
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为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旧有的接受式学习,只是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被动接受的过程。
因此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发展的、创新的教学。
这就意味着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时空必将要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课外的知识充实到课堂中来。
使学生将书本学到的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造就真正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为了实现这种教育思想的转变,教师应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精心选择研究的课题,在考虑学生将书本学到的知识得到实践的验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是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提高综合训练的素质,为学生将来走出课堂、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会学习,从学会研究开始。
研究性学习,摆正了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的正确地位,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之下,用科学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道”“教授”,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帮助和指导。
因此,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在研究性学习中,要求学生用类似科学的方式来学习,主要是根据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的,是以“创造”为目标指向的一种科学的学习形式。
以研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应用。
针对目前在研究性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认为开展好研究性学习,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就是教师如何指导好学生提出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作深入的思考,通过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使研究性学习走上正确的轨道。
一、学会提问(一)怎样提问教师向学生进行提问,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一种教学方式的定位,这方面的研究很多,这当然是值得教师好好研究的课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和学生的把握,以及教学艺术的体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会不会提问。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重磅炸弹 , 炸开 了学生墨守成说的堤坝 , 课 堂气氛空前 活跃 ,
课后学生意犹未尽 , 纷纷写小论文 , 或反驳或肯定 , 极大地 激
发 了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研究性学习就是要尽 可能地保护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充分
调动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 , 所 以, 其特征应 该是学生愿意 的 , 充 满 乐趣 的, 有着现实可操作性 的。 ( 下转 第 1 5 0页)
能力 正是 学 习 兴趣 的 内驱 力 。
记得 十多年前 我曾执教过《 愚公移 山》 一文 , 在教学 过程
中, 我给学生丢下 了这样 一个 问题 : 对 愚公进 行评价 。大 部 分学生依循一贯说法——盛赞愚公 ; 一部 分学生认为 愚公 太 蠢, 主张愚公搬家 ; 还有 的学生站在今天 的立场上 , 说 愚公破
语文 学刊
2 0 1 4年 第 1 期
语 文 研 究 性 学 习 的 几 点 思 考
O 李 光 英
( 甘 肃省 白龙 江林业 管理局 技 工学校 , 甘 肃 陇南 7 4 6 0 1 0 )
[ 摘 要 ]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 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居于重要位置。这对教师而言, 不仅仅是一种新
才提 出要铲平大山 , 貌似 目光远大 , 实 则把更 大的 困难 留给 后人 。他年轻力壮 时干嘛去 了?这 一大 胆的质 疑犹如 一枚
落” 。教师要清醒地认识 到在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知 识的传 授和寄 出的夯实 , 否则 , 我们 的研究就成 了无 根之萍 , 无本之
木。
( 三) 研究新学习 的形式和方法应该 是多样 的 , 丰富多彩
语文教 学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 。
[ 关键 词 ] 研究性学习; 语文教学; 形式和方法 [ 中图分类号 ] H1 9 3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 1 6 7 2— 8 6 1 0 ( 2 0 1 4 ) O l 一 0 1 4 8- 0 1
关于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运 动 不 需 要 力 来 维 持 ” 正 确 观 点 , 深 了 对 牛 顿 第 一 定 律 理 的 加 解 和 认 识 。通 过 比较 , 深 了 学 生 的 理 解 和 认 识 , 拓 了学 生 加 开 的思 维 。
5 争 论设 疑 法 .
在课堂 教学过程 中 . 们 的设疑 、 问 , 要根据教 学 内 我 提 都 容 , 计一 系列的问题 , 使这些问题含有矛盾 , 个递进 , 设 并 逐 加 以 解 决 . 学生 的 认 识 不 断 深 化 。 样 , 可诱 导学 生 的 思维 , 使 这 就 由浅 入 深 , 排难 解 惑 , 获得 知识 , 添 学 习 的 兴 趣 。例 如 , 个 增 一 瓶 子 装 满 水 时 质 量 为 20 ,将 一 石 子 放 人 瓶 中 溢 出 一 部 分 水 0g 以 后 , 子 的 总 质 量 为 2 5 , 石 子 从 水 中 取 出 , 时 瓶 子 与 瓶 1g 将 此 其 中的 水 的 质 量 和 为 10 , 石 子 的 密 度 ? 教 师 : 样 求 石 子 9g求 怎 的 密 度 ? 生 : 别求 出 石 子 质 量 和 石 子 体 积 , = /算 出 密 学 分 由p m v 度 。 师 : 样 求 出 石 子 的 质 量 ? 生 : 2 5 一 9 g 2 g 教 教 怎 学 I = 1g 1 0= 5 。 n 师 :怎 样 求 出 石 子 的体 积 ? 石 子 的体 积 又 等 于何 种 物 质 的体 积 ?学 生 : 子 的体 积等 于石 子放 人瓶 中溢 出 的 水 的 体 积 。教 石 师 : 出 水 的 体 积 又 怎 样 求 呢 ? 生 : 益 = / 教 师 : 出 溢 学 ViKm p 。 7 溢
践能力 。 研 究 性 学 习 是 以建 构 主 义 为 基础 的 。 建 构 主 义 作 为 一 种 新 的 学 习 理 论 . 学 习和 教 学 提 出 一 系 列 的 解 释 。 知 识 观 上 对 在 强 调 知 识 的 动 态 性 .在 学 生 观 上 强调 经 验 世 界 的 丰 富 性 和 差
关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形 下 , 大 多 数 的 教 师 会 选 择 敷 衍 或 是 巧 妙 的 回避 。 绝 暴风 骤雨 或 一 步 到位 式 的教 学 改革 , 其量 只能 看作 充 是 一 种 激 昂 的 豪 情 ,对 于 实 际 的 教 学 改 革 来 说 , 没 并
有 多 少实 用 价值 。
研 究 性. 习 的 学 尼 盖
介入 ”
的 能 力
和 气 质
利 用 已有 的 系统 牢 固 知 识 和 经 验 知 识 的 的 基 础 知
中 国
对教材 逐步过渡 , 的 感 知 教 师 不 间 断 构 建
地 引 导
识 和 基 本
技 能
2 .语 文 教 师 的 实 际 教 学 情 况
研 究性 学 习 活动 中 , 文教 师 从传 递 知识 的权威 语
● 冯颖艳
江 苏 省 无锡 市 洛 社 师 范 学校
要 求 教 师们 鼓 励学 生 探究 真 实世 界 中复杂 的 、 真 实 的 问题 , 师 的工 作量 不 仅加 大 , 且 还会 产生 “ 教 而 心
理 不 适 ” 因 为 在 研 究 性 学 习 过 程 中 ,教 师 不 但 要 想 。
定研 究 方 法 、 施 研 究计 划 和学 生 能基 本 独立 地 完成 实
研 究 报告 。学 生 的研 究 活动 呈半 独 立状 态 , 师 必要 教
第 三 阶段 , 放 独立 研 究 时期 。主要 贯穿 于 大学 开 语 文 教 学 过 程 中 。 这 一 时 期 ,某 项 研 究 从 提 出 问 题 、 制 定 研 究 计 划 、收 集 和 处 理 证 据 、到 多 种 形 式 的 总 结
明 确 单 元 结 构 终 结 时 , 定 学 分 定 认 评 的错误 . 以便 明 确 地 成 绩 制 订 矫 正 教 学 的 方
中学生研究性学习
中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和探究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这种学习方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和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更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下面,我将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等方面谈谈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往往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
而研究性学习则要求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通过实践和探究去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种探索和求知的欲望,不仅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找问题,还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调查、实验和分析等方式主动探寻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实践精神。
在实践中只有不断地探索和试错,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学会自主思考、勇于尝试,培养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学生在团队中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分工协作、讨论问题、解决难题。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能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借鉴、相互学习,形成集体智慧,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合作模式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总之,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方式。
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中学生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提升,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中学教育应该重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指导心得
研究性学习指导心得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和深入研究,学生能够主动构建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的学习中,我发现以下几点指导心得可以帮助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
首先,明确研究目标和问题。
在开始一项研究性学习项目之前,我会先明确自己的目标和问题。
这有助于我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专注和方向,避免走偏。
其次,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我会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和学习方法等。
这有助于我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避免盲目和浪费时间。
第三,深入阅读和探究。
研究性学习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究问题,因此我会积极寻找并阅读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同时,我也会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进一步深入研究问题。
第四,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对于拓宽思路和解决问题非常重要。
我会积极参与研讨会、小组讨论和与导师的交流,从他们的经验和观点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最后,反思和总结。
在研究性学习结束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总结,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这有助于我发现不足和提高,同时也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肯定和鼓励。
总的来说,研究性学习需要积极主动和深入思考,通过明确目标、制定计划、深入研究、合作交流和反思总结等指导心得,能够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孩子们面临着社会发展的挑战,这个挑战就是让孩子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动、疑、问、思”是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一:“动”是起点
“学生的聪明才智来自他们的手指头。
”动手是学习过程中最明显的特点。
教师的活动是要使学生在真实而未知的情境中动手去探求真知,亲自去解决综合问题,使之切身体会学习实验技能的方法,体验科学知识的价值和对周围未知的发现,并能通过学生开始动手到养成动手的习惯,不断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例如,在学习电解水的实验时,应让学生回家亲手做一做,并让学生探索电压(用干电池)至少在多大时会有气泡产生?为了加快实验的速率,在你家里的物品(食盐、蔗糖、醋、酒、肥皂粉等)中加入哪种物质较好?通过这样的活动,对以后学习电解质打好基础,同时认识了许多生活中物质的新价值。
有位同学还“神秘”地发现,在电解水时(加了食盐)产生了有颜色的气体。
要让这刚萌发的好奇心长大,还需鼓励他继续探索,从中认识氯气。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不仅对有关问题加深了认识,使其能力、态度和情感都得到提高。
化学实验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和作用发生了变化,他们确信实验的可靠性。
例如在碰到习题“向硝酸铜、硝酸银混合溶液中加铁粉,反应后过滤,滤渣中一定含什么物质?滤液中可能含有哪些溶质?”这本是一个推断
题,而许多学生做完习题后发现答案不唯一,学生想通过实验,试一试在不同的条件下(指的是加入铁粉的量)滤液中溶质的变化。
这时,教师应及时抓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机会,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激励学生去思索、探求。
让学生感受“亲手做一做,真理就在你身边”。
关键词二:“疑”是焦点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的时候,往往不会有问题,教师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设计疑问,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其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
例如,为了综合复习多种气体的性质,我在教学时增设喷泉实验,并设问:①氯化氢气体为什么会产生喷泉?②还有哪些气体与液体作用可能会产生喷泉?学生在教师的启迪下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学生质疑是问题解决的催化剂。
只有学生提出问题,他们才会设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求知的目的。
关键词三:“问”是巧点
“问”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泉。
创造学认为,不是任何问题都能引起创造动机,只有在对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产生困惑时才能产生创造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同样,富有情趣和吸引力的化学问题,会刺激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所以在设计教学时要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发
现、创造新知识的问题情境,重视知识的分化点、生长点和交叉点。
这些问题就在学生身边,但是平时很少有学生会想到,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答,不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达到真正的理解、巩固,而且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好的化学问题除了要包含以下个要素,即未知事物、思维动机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外,还应具备以下五个特点:
(1)发散性或开放性:存在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2)实证性:以化学实验为主的方式证实或推翻假设,更好地体现化学学科特点;
(3)挑战性:必须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解决,避免简单再现化学中有关知识和事实类型的问题;
(4)新颖性:能体现与化学有关的新内容,新方法或新思想的问题:
(5)关联性: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
因此,在化学问题解决教学中,应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深刻性,提升他们感悟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初中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一节教学时,我设计了以下情境问题:某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对热电厂下游几十米内河水中鱼类
几乎绝迹的现象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取得了一些资料:①测定热电厂使用的燃料煤含硫量为0.0064%;②了解煤燃烧后的气体未经处理即排放到空气中,热电厂地区出现了多雨;③了解到热电厂的用
水未冷却就直接排入河中;试分析鱼类几乎绝迹的原因?设计这样一个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问题,将学生置身一个实际的情境中,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从该问题中学到了科学调查的方法,可以说对学生是一种全方位的素质提高。
关键词四:“思”是热点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
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要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始于惊讶和疑惑”。
多次的实验结果能扩大对周围更多问题产生“思索”,这是认识进程的深化,也是思维发展的良性循环。
只有既有疑问,又能亲自去解决问题的人,才能发现更多的新问题。
如有位同学通过媒体新闻得知,非典、洪涝、地震灾难发生后,政府要对灾区用过氧乙酸、二氧化氯等化学药液给居住环境消毒,消灭或抑制细菌的繁殖。
联想生疑“苍蝇老是喜欢在脏物上活动却不会生病,它们身上肯定会有特殊的化学物质吧?”还有位同学在刚学完h2的实验室制法后,问“我爸是开货车的,他昨天到杭州去装浓硫酸,而且这个大桶是铁制的,稀硫酸能与铁反应,而浓硫酸却没有与铁桶反应,真奇怪。
”教师诱导他学
习浓硫酸的性质后,启发他为父亲设计了全新的安全方案,其中有一条是:当冲洗装过浓硫酸的铁桶时,千万别抽烟等。
有了实践基础和动手习惯,学生的思维趋于完善和成熟。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了搜索整理信息资料,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科学的探究方法。
如某学生的亲戚从上海买回几包叫“一拉热”的食品,上层是冷糕点,底层有一根线,当一拉线头时,袋内糕点会热气腾腾。
他无心品尝食品,立即拆开底层观察,原来是包白色固体和一小包水。
他思索着:“固体溶于水放热,这固体是氢氧化钠还是氧化钙?”用已学的知识去实验,在几分钟内揭开了谜底,原来这是氧化钙。
此时带动了许多同学产生联想:“怎样使喜马拉雅山的运动员穿上发热衣?”“怎样使贫困山区农民发财致富?”等。
故学生能对周围事物产生思考和联想,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热点,是我们教师所期盼的,也是社会所需要的。
总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成功为目标,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是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思想。
它要求学生在“做化学”(即探究)中学化学,与传统的“听化学”、“读化学”的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教材不可能用过多的文字讨论什么是科学探究,怎样进行科学探究,只能在各个单元中结合课题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相应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探究活动中充分体验。
在学习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动、疑、问、思”能力,将智慧的接力棒传递给学生,让他们获得不断增加智慧的能力,
带来持久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