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移就辞格有悖逻辑的逻辑性研究
中英文写作逻辑的差异
中英文写作逻辑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源自文化、语法和修辞等方面的不同。
以下是一些中英文写作逻辑的差异:1. 句子结构:中文: 中文句子通常以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为主,信息传达方式较为直接。
英文: 英文句子可以采用主谓宾结构,也可以使用被动语态、倒装句等多种结构,以实现不同的表达方式。
2. 篇章结构:中文: 中文写作通常采用"总-分"结构,即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主题,然后逐步展开分论点或论据。
英文: 英文写作常使用"分-总"结构,即在文章开头提供背景信息或引入话题,然后在文中逐步引出主要论点,最后总结结论。
3. 修辞方式:中文: 中文修辞注重意境、修辞和比喻,常采用修辞手法如夸张、对仗、排比等,以增强文章表达的艺术性。
英文: 英文修辞更注重精确和清晰的表达,通常避免过多的修辞手法,更强调逻辑和论证。
4. 引用和引文方式:中文: 中文写作中引用他人观点或文字常采用直接引用,以展示作者的权威性。
英文: 英文写作中引文较多地采用间接引用,即用自己的话总结或概括他人观点,以保持连贯性。
5. 逻辑连接词:中文: 中文中常使用"因为...所以..."这样的连接词表达因果关系,也使用"但是"、"另外"等来连接不同观点。
英文: 英文中常使用"because"、"therefore"等连接词,也使用"however"、"in addition"等来引导逻辑关系。
6. 文化因素:中文: 中文写作常强调作者的立场和情感,较为间接地传达观点,强调礼貌和尊重。
英文: 英文写作通常较为直截了当,强调清晰的逻辑和论证,表达观点时更注重事实和证据。
这些差异反映了中文和英文写作的文化和语言特点,因此在跨文化写作时需要根据受众和写作目的灵活运用不同的写作逻辑。
汉英交替传译逻辑显化策略
汉英交替传译逻辑显化策略1. 引言在全球化的今天,汉英交替传译逐渐成为大家工作和学习中的一项重要技能。
汉英交替传译是指将汉语口译成英语或将英语口译成汉语的过程。
在进行汉英交替传译时,有一些逻辑显化策略可以帮助提高传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本文将探讨汉英交替传译过程中的逻辑显化策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技巧。
2. 逻辑显化策略的定义逻辑显化策略是指在进行汉英交替传译时,通过适当的转述、补充和重组等手段,使原文的逻辑关系在译文中更加明确和流畅。
逻辑显化策略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含义,并使译文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3. 逻辑显化策略的分类3.1 递进关系的显化递进关系是指原文中两个或多个观点、事实或论据之间的逐步发展关系。
在汉英交替传译中,为了保持递进关系的连贯性,传译者可以通过使用递进词、短语或句型来显现递进关系,例如:•“而且” -> “Moreover”•“此外” -> “Furthermore”•“最重要的是” -> “Most importantly”3.2 转折关系的显化转折关系是指原文中两个或多个观点、事实或论据之间的相对矛盾或相互排斥的关系。
传译者可以通过使用转折词、短语或句型来显现转折关系,例如:•“但是” -> “However”•“然而” -> “Nevertheless”•“相反” -> “On the contrary”3.3 并列关系的显化并列关系是指原文中两个或多个观点、事实或论据之间的平行或相似的关系。
为了保持并列关系的连贯性,传译者可以通过使用并列连词、独立主句或平行结构来显现并列关系,例如:•“而且” -> “And”•“另外” -> “In addition”•“同样” -> “Similarly”4. 逻辑显化策略的应用在进行汉英交替传译时,传译者可以根据原文的逻辑关系选择合适的逻辑显化策略。
以下是一些例子,演示了如何将逻辑显化策略应用于汉英交替传译中:4.1 递进关系的显化原文:“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
浅谈英语移就格的逻辑矛盾理解——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例
《 视野 大学 英语 读写 教程 》 新 中有 许多这 样 的例
子: 把通 常 用 于 形 容 环 境 的 q i 移 用 到形 容 抽 象 ue t 名 词 tuh 形 成 aq i rt ( 个 鲜 为 人 知 的 事 rt, ue tuh 一 t 实 )将原 用于形容具 体物体 的 ep ni 移 用 于说 明 ; xes e v 抽象事 物 fnay 形成 teep nief ts f od ats , h x e s a ayo r v n L
第 1 O卷 第 4期
2 1 0 2年 4 月
西 南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 na fS ut o r lo o hwetAg iu t r1Uniest So i1S in eEdto ) s rc lu a vri y( ca ce c iin
Wii s威廉 斯勋 爵代 价昂贵 的贵族 梦) 。 la ( lm 等
以上例子 说 明英语 移就 是有 意地 去违反 或偏 离 常规 、 组词语 , 重 表现 出 了“ 式 ” 的不 合 逻 辑性 。 形 上 不难 发 现 , 大部 分 英语 移 就 格 是 由转移 修 饰 语 和 中 心语 组 成 , 两者 是一种 临 时 的、 背语 法逻 辑常 规 这 违
Vo . 0, . 1 1 NO 4
AD . 0 2 r2 1
浅谈 英语 移就格 的逻辑 矛盾理解
以 《 视 野 大 学 英 语 读 写 教 程 》 例 新 为
林慧英
( 州师 范学 院 外语 系, 建 漳 州 3 3 0 ) 漳 福 6 0 0
移就辞格的语体表现及其书面语体动因
第37卷第4期萍乡学院学报2020年8月V ol.37 NO.4Journal of Pingxiang University Aug.2020移就辞格的语体表现及其书面语体动因章 庆(浙江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0)摘 要:文章以典型的定中式移就辞格为研究对象,认为移就辞格在作为一种基于感知的修辞格的同时,具有很强的书面正式语体功能,且在书面语体功能次范畴之下的不同语体小类如诗歌、散文、小说等都各有其特点。
究其原因,典型移就辞格的书面语体功能是由该结构有悖逻辑的超常规组合具有属性转移的单向性和难以实现具时空性特点造成的,而一般形名定中结构具有句法与语义上的双向选择性,因而语体功能与之不同,表现为更宽泛的语体适用范围。
关键词:移就修辞格;语体;单向转移性;泛时空性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49(2020)04-0068-05移就辞格作为一种基于感知的修辞格,常出现在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中,具有很强的书面正式语体功能。
而历来学界对移就辞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身范围的界定与分类,移就辞格与通感、比拟等相似辞格的比较,国内移就辞格与国外移就辞格的对比,移就辞格的语用分析与认知阐释等方面,对其自身的语体性质及其在不同书面语体小类中的表现却鲜少有人关注到可语言总是处于平衡发展的状态,不存在孰轻孰重的现象。
语言中只有一些尚未得到重视的成员,而没有可忽视的对象。
近来,随着语体语法的进一步发展,语体问题又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如冯胜利先生提出的“书面正式语体”概念,他指出“语体是人们说话交际时标识‘说者和听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产物”[1],他将语体一分为二,区分出口语非正式语体和书面正式语体,之后又对书面正式语体的语法属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说明,指出“书面正式语体的基本原则是用语法手段把正式表达和与之相关的口语表达之间的距离拉开”,而“拉距变形”的基本特征是“泛时空化”,即“减弱或去掉具体事物、事件或动作中时间和空间的语法标记”,形成了“语体不同则语法也因之而异”的重要观点。
移就辞格的构式新解_辞格的认知研究
移就辞格的构式新解)))辞格的认知研究魏在江(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710061)提 要:构式语法主要关注论元结构句式的性质、动词意义与句式意义的关系以及各结构之间的联系,构式的整体性、能产性、经济性特点为研究移就辞格提供了新思路。
本文认为,是构式赋予移就辞格中形式与意义的匹配理据。
离开构式,移就也就变得不可能和毫无意义。
移就是人们特殊的心理感受变通词语搭配上的意念关系,是构式赋予移就辞格中形式与意义的匹配理据。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修辞,是修辞研究的新进路,可以使传统的修辞学研究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关键词:移就;构式语法;认知语言学中图分类号:H 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6-0044-5A Constructiona l Approach to T ran sfer red E p ithetW e iZai 2jiang(,X i an 710061,Ch i na)Co nstruc tio n G ramm ar has brought ne w trend to recent li nguisti c st udies ./Constructio n i s m ean i ngfu,l 0and it var i es i n m ean i ng w it h diff e rent for m s .A llConstructi ons ,t herefore ,are for m 2m ean i ng pa irs .To study Rhetoric fro m t he cogn iti ve perspec 2ti ve is exp l ori ng .By t h is approach ,the si m plifi catio n i n rhetor i c st udy can be e li m i nated ,and trad iti ona l rhetor ic study rene wed .The present study co ncen trates o n the cogniti ve approach to transferred ep it het i n Engli sh and Ch i nese fro m t he pe rspecti ve of Co nstructio n G ramm ar ,and tr i es to introduce a ne w vie w to the study of rhetor i c devices .The furt her studyw ill be co m prehensi ve and specific co m parisons and ana l ysi s bet ween transferred epithet i n English and Chi nese ,w it h the a i m of d i scover i ng t he co mm on features and i nd i vi dua l o nes in rhetor i ca l devi ces .K ey word s :transferred epithe t ;Co nstructio n Gra mma r ;Cogniti ve Linguisitcs1 引言移就辞格一直受到修辞学家、语言学家的重视,仅从中国知网上看,从1994年至今研究移就的论文就达180篇之多。
英汉移就辞格的语用分析
whc t o s o al e n . 辞海 》把移就定义为 :“ i d e n tel l g 《 hi r yb o 甲乙
se c”上面来烘托环境 ,使 文意表达 曲尽其妙 。 ine l
( )移 物 于人 二
两项相关 联 ,就 把原属 于修 饰 甲事 物的修饰 语移 属于 乙事
物 ,通常是把形 容人 的修饰语移用 于物 。 ”本文就英汉移 就 辞格 的语 用类型 、 语用 前提 、 生成条 件和语用效果等进行简
要分析 。
一
移物于 人就是 把描写 事物 的词语有 意识地 移用来 描写 人 。例如 : ()吴荪甫 突然冷 笑着高声大喊 ,一种铁 青 色的苦 闷和 3 失望,在他 紫酱 色的脸皮上泛 出来。( 茅盾 《 子夜 》 ) 文中的 “ 铁青色”本是用来描写物 的 , 这里却用来表达 人 “ 苦闷和失望”的心情 ,实质暗含着人 的脸色变化 ,让人 们 由此联想 到吴荪 甫 听到 坏消息后 脸皮 由紫酱 色变成铁青
踏 过 去 … … 四 周 的 景 色 ,忽 而 变 了 , 刻 前 那 样 丰 润 华 丽 的 一
文 中的 “ay es ”本来用于说 明事物 的 ,即修饰作 品而不
是作家 , 但作者在此 移用来修饰人。 a aywre” “ es i r 等于 “a n t
wrtr i e o ewo k ee s e d 。 wh s r s a y t r a ” r a o
t s e e r m h p r p ae n u o mo i oh r t r f r d fo t e a p o r t o n t d f a t e o n a i y n
文 中的 “i n e 沉默 )是抽象 物属名词 ,“ote se c”( l h sl” i ( 怀有敌意 的 ) 是人 的情感 表现。在这里 ,作者没有着力描 写汤 姆 的敌对 情绪 和举 止 ,而是把 “ ote 一词巧 移到 h sl” i
英语中不合逻辑的语用现象
英语中不合逻辑的语用现象在英语中,有一些不合逻辑的语用现象:1. 歧义:有些词或短语在不同上下文中会产生歧义,导致理解上的困惑。
例如,单词"left"既可以表示"剩下的",也可以表示"左边的"。
因此,句子"For the party, there are only five cakes left"可以被理解为"派对上只剩下五块蛋糕",也可以被理解为"派对上只有五块蛋糕是属于左边的",造成语义上的混淆。
2. 矛盾的修饰词:有时候,修饰词的使用与句子的意思相矛盾。
例如,"She is incredibly lazy"表示她非常懒惰,然而,如果说"She is incredibly hardworking"则表示她非常勤奋。
在这两个例子中,修饰词的使用与所表达的含义相反,产生了逻辑上的矛盾。
3. 反讽:反讽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于表达与字面意思相反的含义。
例如,当一个人做了令人震惊的事情时,我们可能会说:"Well, that was clever!"(嗯,真聪明!)。
这里的表面意思是称赞他聪明,但实际上是在讽刺他的愚蠢。
4. 非常用法:有时候,为了表达强烈的情感或夸张的效果,人们会使用非常规的用法。
例如,"I'm so hungry, I could eat a horse!"(我饿得可以吃一匹马!)这种用法在字面意义上是不合逻辑的,但是在表达对饥饿的描述时,它产生了夸张的效果。
这些不合逻辑的语用现象在英语中是常见的,因为语言往往是灵活和多义的。
理解和运用这些现象可以使语言更具有表达力和幽默感。
英汉“移就”修辞格探析
蜡像” 一片白茫茫 , , 使我们一时忘记 了大地原来 的模样。用 f gt l o eu 来修饰雪 , rf 言简而意丰 , 了不少笔墨 省
而又使诗句蕴涵了更多的新意, 并增添了许多鲜灵活泼的神韵 。 综上所述 , 修饰语移置有两个特点 , 其一是用法上的。 说话人把本常用于人的修饰语改用于事物 ; 其二是 效果上的 , 修饰语移置的效果是“ 言简意丰, 生动别致。 ”例如 : u re n n u o m r r bd… I I swi e i ot f y e y e m t to le d a a o gi l o y u ens—iw u s e dpiu.( . . i hr t r t n nt o g tk f fr g 1 n ta m s i o t ol b ue s a a f de ls n n 1 E C L e f a oe o e f o C lt B n )我必须
一
、
能体现作者意旨。另一方面也可以烘托气氛, 唤起读者丰富联想。其语义特征通常分为四个方面: ( ) 一 说明人的修饰语用来说明事物 诗人艾略特的著名长诗< 荒原> 中修饰语移置的例子 比比皆是。如 se l s i t 不眠的只能是人或动 l p s n h, e e g
物, 现在被转移来修饰夜 。f gt lnw人或动物才会忘记 , o eu so rf 而雪的忘记是雪 掩盖 了大地 , 山舞银蛇, “ 原驰
中田分类号:35 文献标识码: 文章■号 10-39 【06 0—O3—0 I1 - I ^ 08 8820 )6 07 2
修辞是有效使用语言的艺术。< 辞海> “ 载,移就: 修辞学上辞格之一 , 甲乙两项相关联 , 就把属于形容甲 事物的修饰语移属于乙事物, 通常是把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于物 。如 ‘ 这个工程引来幸福水。 幸福本属于 ’ 人, 今移于水。按陈望道先生的< ” 修辞学发凡> 中的定义,移就” “ 则是“ 遇有 甲乙两个形象连在一起时, 作者 就把原属于甲印象的性状移属于乙印象的。 叫移就辞。 ” 英文 hpl g 一词源于希腊语的 hpis i, yo yaae l ya s n hp 意为 udr a s i a l e n e, i s n意为 cag , 以修饰语移置 a l e hne 所
英语移就修辞格的表现类型及翻译策略探究-精选教育文档
英语移就修辞格的表现类型及翻译策略探究1 引言移就修辞格(transferred epithet)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的特点是:用本应该用来描述甲事物性质状态的定语去修饰乙事物,而乙事物却根本不具备这种功能或性质,即“转移的修饰语”。
从逻辑上分析,这是不合情理的,是一种有悖逻辑的搭配,但是在具体语境中却恰到好处,能创造出一种新奇感,且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其作用是激发读者的丰富联想,把读者的感情渗透到语言环境中,收到语言简练,形象突出,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语言艺术魅力和别开生面的艺术效果。
例如:She closed her busy life at the age of 75. (她75岁时结束了她忙忙碌碌的一生)。
我们知道,按照词语原本的逻辑意义,形容词busy是用来描写人的性状的词语,这里却移来修饰life,新颖别致,耐人寻味。
再如:The people are silent in the baking court. (人们在气氛炙热的法庭上鸦雀无声)。
动词bake意为“烘”,“烤”,形容词baking 有“炙热的”意思,此词却转移修饰court, 突出审判时的严肃,紧张的气氛,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 移就的表现类型英语移就修辞格一般有两种表现类型:“移人于物”和“移物于物”。
2.1移人于物把用来描写人的修饰语移用于事物,从而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2.1.1描写人的修饰语移用于修饰具体事物例如: The indefatigable bell now sounded for the fourth time.(不知疲倦的钟声已经敲了第四遍了。
)形容词“indefatigable”通常用来描写人的精神状态,但作者在特定的语境中把它移来修饰具体事物――钟声。
这样处理虽然有些令人费解,但却使语言生动别致,它给人一种暗示:人们对那不停的钟声感到非常厌倦。
2.1.2描写人的修饰语移用于修饰抽象事物例如: And once when I spoke of it, there was a strange embarrassed silence.(一旦我谈起这件事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奇怪的,尴尬的沉默。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作者:张美蓉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7年第03期【摘要】在进行英语翻译时,最常见的问题应该就是译文到底应该靠近目的语还是源语,在不同的翻译情境下应该有不同的答案。
本文通过对案例进行研究发现,在笔译过程中,译者常常更加靠近目的语,但是在口译实践中,译者更加靠近目的语。
本文通过对此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相悖之处,并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关键词】英语翻译源语笔译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随着我国在世界地位的不断提高,与各个国家的交往不断深入,英语翻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作用,受到我国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翻译活动,是一种语言转换过程,它涉及到源语和目的语,源语,即译出语,目的语,即译入语,将这两者进行“形”和“意”的转换。
关于翻译的理论,我国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严复先生提出的“译事三难:信、达、雅”,这看似简单的三个理论标准,对我国近现代翻译理论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奠基作用。
但是在当时,翻译活动主要是文章的翻译,即笔译,因此这个理论更适合对笔译活动进行指导,具有一定的偏向性。
随着翻译实践活动的深入,翻译究竟该靠近源语还是目的语引起了许多学者的讨论,有的人认为应该靠近源语,因为文章中的原文不是可以单独拆分的一句句话,具有整体性、文化性和历史性,只有靠近源语,才能保留文章的精髓。
如果靠近目的语,整个文章就会黯然失色,失掉它原来的味道,而且这样也会让读者养成惰性,无法理解异国文化。
但是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叶子南教授认为在翻译时不应该为了保留源语文化就以牺牲译入语表达习惯为代价,这种译法会导致在翻译过程中产生许多读者无法正常理解的句子,如果真的想学习外域文化,可以通过学习外语、阅读原文的方式,即翻译应当向译入语靠近。
不同学者具有不同观点,但是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在英译汉的笔译过程中应该向汉语靠近,比如拿英语中的被动语气进行举例:The thing are known by us all.如果按照靠近源语翻译,则是“这件事被我们大家所知”,可以看出如果按照英语习惯进行翻译,不但生硬毫无美感,而且也不符合汉语习惯,如果按照汉语习惯进行翻译,“这件事我们大家都知道”,生硬不合时宜的被动语态被消化了,读者也更加容易理解。
英汉翻译中移就修辞格的翻译方法
1 . 直译 法
汉 英 两 种 语 言 虽然 隶 属 于 不 同 的语 系 ; 直根 于不 同的 文 化 ;有 着 截 然 不 同 的表 现手 法 ,但 在 汉 语 中也存 在 着类 似 于移 就 的表 达方 法和 语 言 ,因 此 ,英语 中的移 就 有 时是 可 以 直 译 的 。 这 样 , 既 保 持 了原 语 的 简 洁 含 蓄 , 又 不 影 响 读 者 或 听 者 的 理 解 , 在 形 式 上 和 功 能 上 都 实现 了与原 语 的对 等 。如 :
英汉翻译 中移就修辞格 的翻译方法
纪丽 霞 河北 科技 大学 外 国语学 院
【 摘 要 】移就是在特殊语言环境中改变词语搭配关系的一种l 临时迁就, 是词语搭配的创造性运用。移就修辞格的翻译可采用直译、分译、位置还原法、状语化法等。 【 关键词 】移就 ;修辞格 ;翻译方法
何 为移就 , 《 辞海 》 中是这样 解 释的 : 甲乙两项相 关联 , 就 把 属 于 形 容 甲事 物 的 修 饰
今 移用 于水, 这 就 叫 移 就 。按 照 A D i c t i o n a r y o f L i t e r a r Y T e r m s 的解 释 , T r a n s f e r r e d
E p i t h e t 是: “ a f i g u r e o f s p e e c h i n w h i c h
i S t r a n s f e r r e d f r o m t h e a p p r o p r i a t e n o u n
对 奈达 的功能 对 等翻 译 理论 的进 一步 阐释 ,功 能对 等理 论 是奈 达翻 译 理论 的核 心 。 基 于这 个 原 则 ,我 们 可 以对 移 就 采 用直 译 、分 译 、 位置 还 原 、状 语 化 等 最基 本 、最
翻译中的逻辑性
一、词义理解与逻辑
英语同汉语一样,拥有大量的多义词。在一定的 上下文中,多义词词义的确定和理解,主要是一种逻 辑分析活动。理解词义往往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 理等思维形式和方法。
例:Paul is equally blessed and tortured. He is distant from his family but has an evident deep love for them;he is charming and bright but also a hard drinker,a gambler, a brawler.
例: After all, all living creatures live by feeding on something else, whether it be plant or animal, dead or alive.
因为,毕竟所有活着的生物,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 死的还是活的,都靠吃某种别的东西生存。 所有活着的动物毕竟都是靠吃别的东西来生存 的,而不管这些东西是植物还是动物,是死的还是 活的。
三、文化差异与逻辑 文化背景和传统习惯的不同,必然会影响到思维 方法上,而思维方法上的差异,则会体现在语言的 表达方式上。语言是文化的形式,文化的表层结构; 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的深层结构。两种语言文 化的差异,归根结底,首先是逻辑思维的差异。我 们解决翻译问题,衡量译文质量,也就必须以目的 语的语义逻辑为基础准绳,必须从逻辑上判断译文 是否准确,是否合乎习惯。
参考译文:我对他讲的话,虽然逆耳,却是忠言。
(2)The absence of intelligence is an indication of satisfactory developments. S1:信息的缺失表明发展很顺利。 S2:信息的缺乏是发展充分的表现。 参考译文: 没有消息即表明有令人满意的进展。
中文和英文的语言逻辑
中文和英文的语言逻辑
语言逻辑是指语言的结构、语法和用词的合理性以及表达方式
的逻辑性。
中文和英文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在语言逻辑上有一些
共同点和差异。
首先,中文和英文在语言逻辑上都追求表达清晰、连贯和准确。
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人们都希望通过语言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使得对方能够理解并且符合逻辑。
其次,中文和英文在语法结构上有一些差异。
中文的语法结构
相对灵活,词序不固定,而英文则更注重词序和时态的准确性。
这
就导致了在表达方式上的一些差异,比如中文更注重修辞和比喻,
而英文更注重直接、简洁的表达。
另外,中文和英文在逻辑推理和辩证思维上也有一些差异。
中
文文化强调整体性思维,善于通过联想和比喻来表达观点,而英文
文化则更注重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
这也反映在两种语言的表达方
式上,中文更注重情感和修辞,而英文更注重事实和逻辑。
总的来说,中文和英文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在语言逻辑上有
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但都追求表达清晰、连贯和准确。
理解和运用这些语言逻辑特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两种语言。
中英翻译中语义转换缺位和错位问题的情景化处理技巧探讨
2522020年38期总第530期ENGLISH ON CAMPUS中英翻译中语义转换缺位和错位问题的情景化处理技巧探讨文/于 丽化出身的作者个人的联想,这些联想基于有限的已存知识语料库的库存,提取与之近似或者容易通过联想形成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的俚语。
中文儿歌里讲:小老鼠上灯台,偷吃油下不来。
这句童谣也是人们通过对于家鼠的观察,抽象出其中诙谐幽默地打趣说法,统一转换到人类行为上,揭示人们有时会犯“能请神不能送神”的错误,让组织中其他利益相关者帮忙收拾乱摊子和“擦屁股”,造成组织的混乱。
然则对于这组中英文语义短句的翻译转换,却没有一个字和词是完全直译对应的,而转译后的表达方式似乎也无法完全紧扣语义内涵的全部边界。
这使得类似的跨文化的沟通无法通过简单的、简短的、一次性的翻译活动实现最优的思维活动传递和话语意义复制的效果。
这背后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观察生活的角度多元化,引发人们向生活学习、归纳总结的思维逻辑多元化,因此类似的丰厚的情景化背景很难一言以蔽之地涵盖在一句直译里,而转录的翻译也往往无法完全契合原文的语义边界,造成跨文化交流中传递信息的流失和原文所涵盖的语义丰富性的失真。
这在技术层面使得跨文化的合作洽谈失掉了很多宝贵的可挖潜的瞬间,以及难以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对方的言下之意。
二、中译英的文化隐喻示例中文的很多古诗词经常被社会上流人士引用描绘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但是这些诗词既不像“好奇害死猫”这样简单直接,又难以通过翻译的专业技巧本身展现完整的诗词情怀。
中国人吟诗诵词时所感受到的意蕴是远非直译的字面意思本身能优雅表达的。
首先,中国的古代诗词讲求押韵,吟诵时朗朗上口本身就造成一种艺术美感,陶冶情操。
其次,中国的古诗词具有真人真事的历史背景,体现作者在所处王朝中宦海沉浮不得志的愁情或者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忠君爱国情感。
这些关于诗词作者生平和民族性格的理解是一本人物传记和一朝历史的信息含量,而流露于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或者宋词中的少言寡语却只是指间流沙、画龙点睛罢了。
转移修饰语
移就:甲乙两项相关联,就把原属于甲事物的修饰语移于乙事物。
如‘幸福水’,幸福本属于人,今移用于水,这就叫移就。
”Transferred Epithet:“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a modifier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appropriate noun to modify another to which it does not really belong”.Common examples are: 'a sleepless night'; 'the condemned cell'; 'a happy day'. 由此可见,移就修辞格是英汉语言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一种超常的词语组合方式,是一种艺术语言。
除了上文提到的形容词移用外,英汉语言中还有副词的移用,如“Water flowed languidly into the thirsty field.”(水无精打采地流进了干涸的土地);名词的移用,如“He knew that the moral card house would come down”(他知道那道德纸屋会塌下来)。
本文主要讨论移就形容词及其翻译,即移就形容词修饰语+中心语。
二移就形容词的表现类型转移形容词与中心语临时组合,其搭配有悖语言规范,是作者在调遣词语上的一种主观随意的“拉郎配”,只要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的搭配在逻辑语义深层结构中合情合理,一切属于人、动物、具体和抽象事物的形容词修饰语都可临时相互借用。
1、移人于物,说明人的修饰语移用于说明事物,即把人类的性状移属于非人的或无知的事物使事物或概论带上人的情感,这是常见的用法。
⑴Before him there are still three weary miles.在他前面仍有三英里令人厌倦的路程。
汉英双语转换中形式逻辑的作用
汉英双语转换中形式逻辑的作用摘要: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
在汉英翻译时,逻辑思维混乱会对译文重构造成严重的干扰。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原文本认知和演绎推理具有重要意义。
汉语语感性强,理出语篇隐含的逻辑关系,是译者选择英语句式,进行双语转换的关键一步。
主要以李大钊的散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两种译文为例,从形式逻辑视角解释汉英翻译思维过程。
通过分析,发现在翻译中,双语转换须遵循逻辑规则即概念准确、判断恰当和推理合理。
关键词:汉英翻译;形式逻辑;《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0、引言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不同的民族思维不同,交际语言也有所差异。
刘宓庆认为:"汉语是富含审美感性的语言,是一种重意念的语言,语法呈隐性";. 中国人的思维强调交际功能,注重意合,语感作用突出;而西方人注重形式逻辑,强调分析逻辑思维,语言偏向形合。
但这并不表示汉语表达缺乏逻辑。
相反,汉语的逻辑是隐含于上下文间,是经得起推敲的。
因此,在汉英翻译中,译者合理利用逻辑学原理,对原文的认知和演绎推理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翻译的研究重点大多局限在汉英意合和形合两种语言特点的对比和转换技巧分析,缺乏对翻译中的思维逻辑解释论证。
本文以李大钊的散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两种译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形式逻辑思维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希望译者在翻译时遵守逻辑规则,避免逻辑问题,提高思辨能力。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形式逻辑的内容,包括其定义、种类;第二部分介绍形式逻辑与翻译,阐述两者的密切关联;第三部分以李大钊的散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两种译文为例,阐述形式逻辑思维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1、形式逻辑简介逻辑这一概念源于古典希腊词语logos,最初的意思是言语或词语,后引申为思维。
西方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形式逻辑原理。
他认为形式逻辑主要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规律。
它的基本成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
英汉翻译中处理英语移就修辞格的技巧分析
英汉翻译中处理英语移就修辞格的技巧分析摘要:移就修辞格是英语修辞格之一,由转移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其中形容词是最常见的转移修饰语。
主要特点就是通过移就这种超常规搭配,创造生动形象、言简意丰、情景交融的表达形式。
然而,译者要想准确与生动地翻译其语义却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本文详细论述了英汉翻译中处理英语移就修辞格的技巧。
关键词:英汉翻译对应法复原法拆分法重构法状语法在英语修饰格中,移就修辞格是普遍存在而又难以翻译的修饰格之一。
移就修辞格是一种超乎常规的语言现象,也是词语搭配的创造性应用。
它通过词语的移用,将人的情绪、状语同事物联系起来,不需要过多的笔墨就可以言简意赅地将要表达的意思生动而形象的表现出来,而且语言更加富于变化、饶有情趣。
尽管该种修饰格具有众多优点,倘若译者不能准确地理解英语原文中的移就修辞手法,就会很难表达清楚英语原文的意义。
因此,有必要分析与论述英汉翻译中处理英语移就修辞格的技巧。
1 对应法虽然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但是不可否认两者语系之间存在一定的共同之处。
这就说明译者在进行英汉翻译时,可以采用对应法,直接对应着英语原文将汉语表述出来。
但是,译者在翻译时需要明确一个前提,那就是英语原文与汉语翻译在语义和功能上能够形成对等。
这样才能保证汉语翻译的简洁性与生动性,避免为阅读者造成理解障碍。
例子1:英语原文:I was surprised to find him living in such drab and cheerless surroundings.汉语翻译:我意外地发现他住在如此单调而阴郁的环境中。
在这里,就采用了直接对应的翻译策略将英语原文中“drab and cheerless surroundings”直译为“单调而阴郁的环境”,既简单又生动。
2 复原法上述内容中已经论述过移就修辞格是一种超乎常规的语言现象,是一种词语搭配的创造性应用。
因而,其主要特点就是修饰语经常处于一个非常规的位置,经常出现修饰语置于逻辑中心语后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dn o ̄ z1ae ecn u a hnogFr e / /g a / J r / 2 t T hg on 1 g
21 00年悼 3 ( 期 总第 16 ) 3期
英 汉 移 就 辞 格 有 悖 逻 辑 的 逻 辑 性 研 究
刘 瑞 琴
( 中国石 油大学 外 国语 学院, 东 东营 276 ) 山 5o 1
她们被幽闭在 宫闱里 , 了花冠 , 戴 穿着美丽的衣
服, 可是 陪伴 着她们 的 只是七 弦琴 和寂 寞 的梧桐 树 。 ( 而复 ,05 5 5 周 2 o :l )
10引 言 .
一
移就 (yaaeo asr deie) 一 种独 特 hplg rr f r pt t是 l tn e e h 的语 言现 象 , 词语 搭 配 的一种 变 异形 式 , 的基本 是 它 特征 是不 同属 性 的修 饰 语 的移 植 。这 种语 言形 式从 逻辑关 系上 看有 违 常 规 , 是 这种 超 出 常 规 的语 言 但 现象正 是词 语搭 配 的创 造 性 运 用 , 现 了修 辞 的艺 体 术性 。( 韦琴红 ,0 33) 20 :1
收 稿 时 间 :000 —0 2 1-31
作者简介 : 刘瑞琴 (99 , , 16 一) 女 汉族 , 山东苍 山人 , 剐教授 , 士。研究方 向: 硕 应用语 言学 、 英汉修 辞比较。
3l
2 黜 l s as )c e y 无忧 无虑 的 1 sd 3子 3 )知识海 洋
饰语 +中心语 ” 成 , 组 转移 修 饰语 在前 , 中心语在后 。 由于修 饰语 与 中心语 之 间 是 一 种 临 时 的 、 违背 语 法 逻辑 常规 的搭 配 , 因此 中心 语 只是 形 式 上 的被 修 饰 语 , 移修 饰语 本 来 应 当修 饰 的对 象 才 是 它 的逻 辑 转 被修 饰语 。( 汪火 焰 ,00 3) 就 辞格 中修饰 语 语 20 :0 移 义属 性 与被修 饰语 语 义属 性 字面 意义 的理 解有 明显
例如 : 1 m a eis i )as pt t ml y h c e同情 的微 笑
情修辞 , 从它的言语和语义上来讲 , 它具有对语法 的
偏离性 、 辞面和辞里的不吻合性 、 词的动态的使用性
和对 客体 描 写 的变 形 性 等特 点 。 ( 小 所 ,97 1) 骆 19 :4
动 因。
关键 词 : 移就 ; 饰 语 移 置 ; 辑 性 ; 因 修 逻 动 中图分 类号 : 0 H5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22 4 (0 0 0 —0 10 10 —6 3 2 1 )30 3 —5 般来 说 , 移就 在 语 义 上 是 把 表 人 的思想 、 为 、 行 性
摘要 : 移就 辞格是 词 语搭 配的 一种 变异 现 象 , 它的基 本特 征是 不 同属 性 的修饰 语 的 转移 。这种 语 言
形式 , 从表面来看, 是有悖逻辑 、 不合情理的, 实是利用事物间相近、 其 相关的原理 , 依靠人们合乎逻
辑 的联 想 , 一种 特 殊 的语 言 氛 围 中, 语 义 临时巧 移 , 在 将 形成 一种 新 的搭 配 关 系 , 示 出词语 内部合 揭 乎 逻辑 的深层 语 义 关 系。本 文 主要探 讨 了英汉 移就 辞格 内在 逻辑 性 的表 现 以及修 饰 语 移置 的 内在
A g r fs e c n wh c e e i e sta fre r m i f ue o p e h i ih t p t ti rnser d fo h h h p rp t o n o mo f a o r t ih i o s t e a p o rae n u t di n t e o wh c td e i y h
大大 地扩 大 了词 语 的适 应 范 围 , 语 言 的运 用上 开 在 拓 了新 的天 地 。移就 能 启发 人们 的联想 , 由此及 彼 ,
ADcoa ir e s 《 学术语 词典》 ii r o ta Tr (文 tn y fLe r m y ) 将 hplg 定义为:As kona tnf r i e yaae l “ l w a ee e t t on sr s rd p . h
于物 ……” 转 引 自何善 芬 ,0 2 32 从定 义上 。( 20 :8 )
看, 英汉 移就 辞 格基 本 上是 一致 的 。移 就 是 一 种 表
的不合语境之处 ( rn ,99 , O t y 17 )也就是说 , o 修饰语与 被修饰语之间语义是相冲突的。( 刘源甫,03 1) 20 :0
彼此交融 , 互相映衬 , 渲染气 氛 , 加深语境 。( 胡曙
中 ,0 8 2 7 20 :1 ) 2 0英 汉 移就 辞格 表 面 的非逻 辑 性 .
一Leabharlann 般 来说 , 汉移 就 修辞 格 的结 构是 由 “ 移修 英 转
ntel e n 也 称作 移 就 。它 是将 修 饰语 从本 应 oraybl g( l o
修饰的名词处移到实际上不相干的另一名词上 )” 。 ( udn 17 :5《 C do , 98 )辞海》 汉语 移就 的解 释是 “ 9 对 甲
乙两项相 关联 , 把 属 于 形 容 甲事 物 的修 饰 语 移 属 就 于 乙事 物上 , 叫移 就 , 常是把 形 容人 的修饰 语移 用 通
状 的词 语移 用 到表 事物 的词语 上 ; 在结 构上 , 移用 的 词语 主要 是 充 当 修饰 成 分 。英 汉 移 就 辞 格 , 逻辑 从 关 系来 分析 , 不合 情理 的 , 在具 体语 言环境 中却 是 但
恰 到好 处 , 而且 还有 很强 的艺术 魅力 。运 用移 就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