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复习中考考点

合集下载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考点一:信息提取与概括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考点一:信息提取与概括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考点一:信息提取与概括一、概括文章内容答题方法:①抓关键段。

(总括段,总结段,承上启下段)②抓关键句。

(中心句,段首总起句,段尾总结句,段中过渡句,设问句)③组织语言表达,抓规范答题。

(逐段概括,合并归纳)二、概括段落内容答题方法:①抓中心句,直接概括。

(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②分析文段层次,抓语言标志。

(关联词,指代词,顺序词,特殊标点符号)③组织语言表达,抓规范答题。

(准确,全面,简洁)三、筛选提炼信息答题方法:①审题干要求,锁定有效文段。

②根据疑问词,锁定有效词句。

③组织语言表达。

(准确,全面)四、辨析信息正误(选择题)常见设错类型:①偷换概念。

②表述夸大或缩小。

③混淆或然、必然。

④混淆已然、未然。

⑤以偏概全。

⑥因果颠倒。

⑦张冠李戴。

⑧误划类别。

⑨无中生有。

答题步骤:①对照选项,寻找相关语句。

②比较选项与原文意思是否一致。

③判断选择。

例题:1、(统编八上《苏州园林》“思考探究一”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课文主体部分先从亭台轩谢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主要方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又补充说明了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这些都与前边的总括句密切相关。

2、(统编八下《大自然的语言》“思考探究一”)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是讲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中考语文最新复习说明文阅读(六大考点多种技巧)

中考语文最新复习说明文阅读(六大考点多种技巧)

中考语文最新复习难点06 说明文阅读(六大考点多种技巧)说明文在中考中出现的频率及所占比例都不及散文和小说。

从选材看,阅读材料大多来自课外,以前沿科学、社会热点、生态环境、自然现象、历史知识、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为主,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趣味性,特别是前沿科学、社会热点的比例不断加大。

从考查的内容看,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和写作思路的分析与归纳仍然是考察的重点,包括对说明对象的特点、功能、成因等方面的理解;涉及到纯知识性的内容一方面是逐步弱化,另一方面考查的角度在不断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联系实际、推断预测等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试题,这类题目可能会涉及到其他学科、课外知识和社会生活等内容,要求考生进行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越来越受到各地中考语文命题者的青睐。

从题型看,逐渐减少选择题的形式,而更多地采用主观题的形式,如填空和简答等,以增加对考生思维过程的考查。

从试题数量和赋分看,一般在2-4题,分数在8分上下波动。

考点一、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设题形式】1.这篇文章(或第×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请简要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3.给本文拟写一个能显示说明对象及其特点的标题。

【答题要点】1.分清说明对象。

(1)看题目。

有的标题直接表明说明对象,如课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这些都是事物说明文,标题就直接表明了文中要说明的事物,即说明对象。

(2)观首段。

题目没有表明说明对象时,甚至有的文章没有题目时,那么我们就要看文章的第一段,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往往会点出文章的说明对象。

(3)找结尾段。

有时文章标题与首段均找不出说明对象,作者会在文章的结尾处揭示文章的说明对象,所以要十分关注结尾段落。

(4)抓关键句。

有些说明文还往往利用一些段首的总括句或段尾的总结句来点明文章的说明对象。

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到这些句子,进而把隐含在文中的说明对象挖掘出来。

(5)归纳总结。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可行,那么这时候,只能研读全文,逐段分析、归纳、总结,最后确定说明对象。

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三—— 明确地点的作用(练习+答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三—— 明确地点的作用(练习+答案)

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三——明确地点的作用(练习+答案)地点在说明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明确地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本中的内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地点在说明文中的作用,并提供一些相关练和答案。

地点的作用1. 提供背景信息:地点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或事件发生的背景。

通过描述地点的特征和环境,读者可以更好地想象和理解文本中的情境和故事发展。

2. 增强描述效果:明确的地点描述可以丰富说明文的描写,并增强读者对文本的感知。

通过生动地描绘地点,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本所传达的信息。

3. 提供案例支持:地点在说明文中可以作为案例的支撑,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的观点和论证。

通过具体的地点示例,读者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意图和论述的可信度。

4. 强调重点:通过在文本中明确地点,作者可以突出要表达的重点。

地点的选择和描述方式可以引导读者注意到作者想要突出的内容,并加深对其理解和记忆。

练题根据以上介绍,以下是一些关于地点作用的练题。

请阅读每个练题,然后选择正确的答案。

1. 下面哪个选项最能支持作者观点并增强文本描述效果?A. “一个小镇的夏日,太阳高挂在天空中,炎热的空气中弥漫着热浪。

”B. “许多地方都有炎热的夏季,人们总是喜欢到海滩上享受阳光和海风。

”C. “夏天是一个人们爱好户外运动的季节,出游度假的人数也大幅增加。

”D. “夏日里,人们总是渴望凉爽和悠闲的氛围,于是纷纷涌向度假胜地。

”答案:A. “一个小镇的夏日,太阳高挂在天空中,炎热的空气中弥漫着热浪。

”2. 地点在说明文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提供背景信息。

B. 强调重点。

C. 增强描述效果。

D. 提供案例支持。

答案:A. 提供背景信息。

3. 以下地点描述最能作为案例支持的是?A. “男孩在学校的操场上奋力奔跑,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

”B. “大都市的公交站,人们排着长队等候车辆的到来。

”C. “山区的村庄里,青山绿水环绕,村民过着宁静而简朴的生活。

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理解常见考点与答题技巧及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理解常见考点与答题技巧及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理解常见考点与答题技巧及练习课前练习(一)中国瓷器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

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

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

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土,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

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

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

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釉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④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

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

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

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锻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⑤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

传统细瓷早已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戗金……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巧夺天工。

【A】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

【B】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

【C】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

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

它的彩绘内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岁寒三友”等寓意丰富的图案。

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

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桃花盅则题为“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说明文的知识要点、考点归类总结(非常详细)

说明文的知识要点、考点归类总结(非常详细)

一、几组概念的区别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引用、对偶、设问、反问、(主要)借代、反复、反语、通感(次要)2、表达方式:叙述——(有什么、存在什么)如:《苏州园林》中“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描写——(什么样子)如:《苏州园林》中“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盘曲嶙峋的枝干”说明——(是什么、特点、用途等)如:《苏州园林》中“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等)如:《苏州园林》中“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抒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阿长与<山海经>》中“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3、说明方法:引用——引述别人的话或看法,增强文章说服力。

列数字——能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准确的了解。

比如,说某同学个子“比较高”,这“比较高”究竟是多高,各人的理解可能相差甚远,所以不如说该同学身高1、76米来得明了作图表——除了准确外还更直观。

举例子——一般先介绍某种现象或某种道理,然后举具体的例子,增加可信度。

分类别——分类,是从特定的目的出发,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比较事物各构成成分之间的异同所作的划分与组合。

一般有明显的语言标志“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打比方——等同于“修辞手法”中的“比喻”,同样为使事物更形象可感。

作比较——为了说明某事物的特征,可以把这个事物同另一事物作比较,在比较中更易于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一般有“比”、“相当于”、“与……相类似”等字眼。

例如,为了说明水的性质,可以拿它同冰比形状,同豆浆比颜色,同酒精比气味。

一比,就比出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摹状貌——等同于“表达方式”中的“描写”,为了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清晰。

下定义——通过下定义,指出事物的性质特点,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

作诠释——由于下定义要求很严格,所以有时用诠释的方法来阐明事物的某些特点。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10:说明文阅读【课件讲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宝典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10:说明文阅读【课件讲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宝典

考点击破
⑶逻辑顺序:依据事物之间或某一事物各部分之间的逻
辑关系来说明。
☆逻辑顺序
主要→次要 现象→本质 浅→深(简单→复杂;低级→高级 ) 概括→具体 一般→个别 特点→用途 原因→结果(结果→原因)
考点击破
考点四 说明文语言
(一)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审题,看要求分析的是哪些词语。 2.找出词语,并看该词语是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性的词语,还是体现说 明文语言生动形象性的词语。准确严密性,主要体现在修饰词语的运用和同义词 的选用;生动形象性主要体现在修辞方法的运用和用词的生动。 3.结合词语特点进行说明。
事物说明文,是以事物为具体的说明对象,使读者了解和认识事物的特征为 说明的目的,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说明文。通常以时间、空间、逻辑顺序进行说 明。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 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考点透视
本部分涉及的主要考查点有: 1.标题与说明对象 2.说明方法及作用 3.说明顺序 4.说明文语言 5.说明思路 6.句段的作用
准确严密性(修饰 限制性词语)
关联 词语
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使语义更具层次感,突 出说明内容的重点,从而更好地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考点击破
角度
生动形象性
特征
修辞的使用
作用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使用记叙、描写(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 表达方式的使用
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或运用名言、俗语、流行语、新词等;或引用新 鲜话题、热门话题等,使得标题生动、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引用(化用)古诗词,增添文学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运用问句(反问句或疑问句等)感叹句等句式,设置悬念或增强表达效果,引 发读者思考。

第01节 说明性文章阅读-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通关宝典(原卷版)

第01节 说明性文章阅读-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通关宝典(原卷版)

第四关:现代文阅读第一节:说明性文章阅读考点解析考点归纳1.文章的说明对象及特征,2.说明方法及作用,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说明文语言,如“加点词能否删除”,“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析说明顺序,如“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文章第一段和第一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5、内容理解与信息筛选,6.分析特定段落的作用。

7.、拓展延伸。

命题趋势近年来,说明文阅读不赋分一般比较固定,多在15分/8分之间,多以检查题、选择题形式出现。

兼及填空题。

除概括说明内容、指出说明对象、明确说明顺序、品析语言特点、判断说明方法及作用等常规题型外,拓展积累与探究性试题逐渐增多。

所选材料涉及热点科技、生活百科、传统文化、自然奥妙、生态环保等,主题多来自于《人民日报》、《知识窗》、《科技日报》、《百科知识》、《中国国家地理》等报刊。

预计2022年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考查会呈现出以下趋势:阅读材料以课外为主,注重选文的科学价值,选文视野开阔,材料以生态环境、前沿科学、社会、热带、民俗、民情传统文化为主,注重时代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

命题者将继续围绕说明文内容。

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等常规考题进行考查,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说明方法和说明文语言将继续成为考查重点。

探究能力题将会增加考查比例。

如对文章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的感悟和评价,为文章介绍的科学产品或事物写宣传语,为文章说明的自然生态现象提建议等。

解题要诀“三看法”判断说明对象一看题目:题目就是说明对象或题目包含说明对象。

二看结尾:无标题或标题没有表明说明对象时,文章结尾的往往会点出说明对象。

三看段落中心句:段首的中心句、段尾的总结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短语。

备考锦囊一.关注考题名称的变化。

各地关于说明文阅读问题一般直接明确为说明文阅读,有些地方则称为实用类文本阅读或非文学性文本阅读,前者如广西百色、贵州毕节等地,后者如广西梧州等地,而一些地方则称为说明性材料阅读,已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形式呈现。

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见考点与解题技巧

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见考点与解题技巧

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见考点与解题技巧一、常见考点: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二、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巧(一)分类1.从说明对象: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思路: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2.从语言特征(语言表达角度):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详细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等,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性——用途、一般——个体、概括——详细、团体——局部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比方介绍工作步伐的文章。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利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层次性。

(第一空应该填详细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详细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正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例题:《看云识天气》的第三段利用了甚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使用了空间顺序,对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形态、位置、预示的天气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三)说明的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据)、作比较、列(画)图表、摹模样形状、作诠释、引资料。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3.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把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罗列……事例,详细真切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

中考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全)

中考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全)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及主题。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3、根据要求提取信息。

4、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5、品味语言,赏析表达技巧。

二、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一)内容概括,整体把握。

题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题型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题技巧:①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②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①把握象征意义;②语带双关;③作者感情的出发点;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⑤文章线索;⑥文眼;揭示文章中心;⑦吸引读者、新颖;⑧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题型1:结合全文,说说题目“XX”的作用。

题型2:题目“XX”的含义是什么?题型3:文章以“XX”为题,有哪些好处?答题技巧:1、题目的含义:要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来谈。

深层义:①把握象征意义;②语意双关。

2、题目的作用(好处):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③交代了描写对象;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⑤点明线索;⑥揭示文章主旨。

注意: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题型1: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题型2:第14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题型3:文章第三自然段引用《XX》中的诗文,在文中有何作用?答题技巧:1、段落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A、重要段落的作用①开头段:统摄全篇、提纲挈领、领起下文、引出悬念、开门见山、渲染气氛、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②过渡段:承上启下。

③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或题目,深化(升华)主题,卒章显志,言有意而意无穷,画龙点睛,与首段相照应。

④其他语段:补充说明,呼应上文,形成对比。

B、景物或环境描写语段的作用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气氛。

中考专题复习课件:说明文阅读复习

中考专题复习课件:说明文阅读复习

要说明方法的作用的答题术语如下:
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的特点。
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
作比较:突出了事物的……(寻找比较点) (地位、 影响、成因、结构等)。
打比方: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事物的……。增强 文章的趣味性。 列数字:更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事物 的……特点
有时段落的中心句就是本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说明方法及作用
下定义 ① 正方形就是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② 燃料工业可分为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太阳能利用 工业、原子能工业以及天然气加工工业等。 分类别 ③ 纯数据文件不会被病毒感染,如:声音、图像、动 画、文本等文件。 举例子 ④大礼堂椭圆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 台。 打比方 ⑤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二万五千亿个二氧 化碳分子。 列数字 作比较 ⑥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我总结,我提升
本节课你掌握了说明文阅读的哪些知 识?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实战演练:
分析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 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文书,那些竹简和木片有 一百二十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 写了一篇文章,用了三千片竹简。
作用分析: 这里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者 举秦始皇批阅文书用简片之重和东方朔给汉武 帝写的文章用简之多为例,具体、真切而又准 确地说明了简书的笨重和不方便,给读者留下 鲜明、深刻印象。
1 哈勃望远镜 2. 分类别,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的说明用地面的望远镜观测太空存在两个缺陷。 列数 字,通过列举1弧秒,具体准确的说明了大气湍流对地 面光学望远镜角分辨率的影响程度。 3.体现了材料的权威性,使说明更有说服力,突出 了哈勃望远镜的意义和价值。 4. 不能。“以外”是在....之外的意思。原文的意思 是 不能辨别在140亿光年之外的物体。表明哈勃望远镜 观测的距离是不确定的数字,去掉后成为准确数字, 句意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题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点名了说明的对象,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哈勃望远镜的独特,新颖,引起读 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说明文阅读十大考点及解题技巧课件-中考语文提分技巧

说明文阅读十大考点及解题技巧课件-中考语文提分技巧
(2)抓模糊语言的运用,体会其准确性。文中运用如“大约”“可能”“左右”等这些模糊的语言,或 反映事物的实际存在,或反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尤其是有些事物本身尚处于变化、发展期,对有些 事物有待于进一步的认识和发现,如果说得太绝对、太肯定,反而违背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抓表达方式、句式特点、修辞手法,体会语言的生动性。说明文为追求良好的表达效果,即把抽象 的概念说得具体、把深奥的事理说得浅显明白,往往使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增强其趣味性、可读性。
2.回答材料链接题,可按以下四步去做:
(1)结合材料,探究出每则材料的要点。
(2)画出选文与材料的相同点,并整合归纳;画出选文与材料的不同点,加以补充。
(3)根据题目要求,从材料出发,写出阅读材料后得到的启示、感想,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 法,或扩散联想到其他方面。 (4)组织答案。表述要简洁、准确,需要分点的要分点回答,需要具体回答的,就要用完整 的话回答。
如:① 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 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③ 从特征到用途(或从用途 到特征);④ 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⑤ 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 (或从次要到主要)。还有“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等,常用表因果、表 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等)
知识讲解
六、说明文语言特点
常见题型及答题格式如下
(1)分析文章语言特色
对整文章语言的品析,一般从两个角度谈:A、准确性;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 实。 准确性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生动形象或简明平实是针对不同语言风格谈。 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 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知识讲解

专题十七 说明文阅读——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讲义

专题十七 说明文阅读——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讲义

专题十七说明文阅读——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讲义专题十七说明文阅读知识点讲解考点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1.常见题型(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的特征?(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说明对象的?2.答题思路(1)了解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常从事物的形状、性质、方位、构造、类别、功能等方面进行说明。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抽象事理,常从概念、原理、成因、规律、联系等方面进行说明。

(2)找出说明对象的方法①看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就直接表明了文中要说明的事物,即文章的说明对象。

②抓首段,文章有时在首段结尾处揭示说明对象。

③找结尾段,文章有时会在结尾处点出说明对象。

④抓关键句,有时用中心句或总结句来点明说明对象。

⑤归纳总结,若以上四种方法都不行,可认真研读全文,逐段分析,归纳总结,从而确定说明对象。

(3)概括说明对象特征的方法①抓首括句和中心句,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说明文往往运用这些句子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的特征。

②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归纳层意,并进行综合概括。

③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组合,并简要地表述。

④对重要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也可以从事物的“定义”入手。

3.答题模板说明对象的特征是:①……②……考点二:分析标题的作用1.常见题型(1)选文的题目有什么作用/好处?2.答题思路标题的作用:(1)内容上:点明说明对象是XX;说明对象的XX特征,揭示说明内容。

(2)表达上:运用了xx(修辞或写作方法)(3)表达效果: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生动形象,新颖有趣。

【注】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情况:(1)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或引用诗句、成语等;(2)运用问句的形式(设问、疑问句;含“为什么”“什么”“为何”等);(3)引用热门话题,贴近生活。

比如“低碳生活”“世博会”等。

考点三:分析说明顺序与文章结构1.常见题型(1)全文(某一段、某几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4说明文阅读考点6关注链接材料解决实际问题解析版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4说明文阅读考点6关注链接材料解决实际问题解析版

专题14 中考复习之说明文阅读(过关测试)考点6:关注链接材料,解决实际问题一、(2021年·海南·三亚·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蓝色能源①“龙宫”作为神话里海底龙王的居所,曾引发了人们无数的想象,围绕它产生了众多故事。

现实中“龙宫”自然是没有的,但迄今为止,浩瀚的海洋仍深深地吸引着人类:海洋蕴藏的财富,大海深处的奥秘……一切都那样诱人。

②当今最诱人的海洋资源之一就是“蓝色能源”。

它既不同于海底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也不同于融于水中的铀、镁、锂,而是利用海水温差、潮汐、波浪等产生的动能、热能等能源,它具有清洁、可再生、能量惊人、分布广泛的优点。

常见的蓝色能源是温差能、潮汐能和波浪能。

③60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海洋一天吸收的太阳热能,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的热能。

如果将这些热能的1%转化为电能,相当于新增140亿千瓦装机容量,也就是每小时能发140亿度电。

太阳辐射热进入到海面,绝大部分被表层海水吸收掉,深层海水几乎..接收不到。

因此人们可利用海洋表层水温与较低层水温之间的温差把热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时,将海洋表面的温水引进真空锅炉,温水因压力突然大幅下降立即变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用过的水流入海洋,如此循环使用。

一般而言,冷、热水温差在20℃以上即可发电,因此若能把南北纬20度以内的热带海洋都利用起来发电,前景将十分诱人。

④无边无际的大海,在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下,时而潮高百丈,时而引退千里。

海洋这种有规律、有节奏的起伏现象就是潮汐。

潮汐发电就利用了潮汐能,人们涨潮时将海水以势能的形式保存,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潮位之间的落差发电。

据初步估算,我国潮汐能资源量约为1.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50亿千瓦小时。

潮汐能周而复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成为沿海地区生产生活,甚至国防需要的重要补充能源。

⑤波浪能也是不容忽视的蓝色能源。

“无风三尺浪”是奔腾不息的大海的真实写照。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5专题十五 说明文阅读[语文学习任务群之四——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一)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5专题十五 说明文阅读[语文学习任务群之四——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一)

⑤神舟飞船在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大约为 7.8 千米/秒,接近第一宇宙 速度。在如此快的速度下,要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就必须对返回地球后 的最终着陆速度进行控制。为此,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技术人员在飞船 研制阶段开展大量试验验证和数据判读,保证飞船在着陆过程中逐步降 低速度,那就是返回前由推进舱轨控发动机实施制动,降低轨道能量和 轨道高度,确保飞船顺利再入大气层;返回舱具有特定气动外形,进入 大气层后依靠空气动力产生的阻力和升力减速;返回舱运动至距地面附 近时打开降落伞,进一步降低速度;着陆瞬间开启返回舱底部的着陆缓 冲发动机,最终将落地速度降低到一定范围内。
4.文章第⑦段中“着陆轻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用在此处 有何表达效果?(3 分)
①特点:生动形象;②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着陆点的特点,突 出着陆点的精确。
考点 3 说明顺序及结构(推荐考点) 三、(2022·四川凉山州)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5 分)
⑦中国刺绣有锁绣、彩绣、平绣、雕绣、包梗绣、贴布绣、绚带绣、 鱼骨绣、挑花绣、钉线绣等很多种绣法。光是看到这些绣法,我们就知 道一个刺绣图案的完成有多难了!
⑧中国的刺绣技艺精湛、鬼斧神工,不仅有针法之分,也有地域之别。 我国各地均有刺绣的痕迹,不仅有湘绣、苏绣、粤绣、蜀绣、京绣、秦 绣、鲁绣、晋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少数民 族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可谓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其中,最具 代表性的是“四大名绣”,即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
⑧神舟十三号的安全返回,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 圆满收官,即将进入建造阶段。
(选自《人民日报》2022 年 4 月 17 日,有删改)
1.联系全文,指出第④段中的“三个度”是速速度、温温度、精精 度。(3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十大考点及解答技巧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十大考点及解答技巧
(2)表达方式:运用记叙、说明、描写等表达方式时使说明对象更具体形象。
解题思路: 指出哪个词语的运用;
点出该词语起到限制性作用,表示在××(找一个近义词代替)情况下,并不是在××情况下,结合原句具体分析;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对策: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考察类型:体会说明文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特点
准确性
生动性
具体体现
(1)用词讲究分寸分三类:
a)表示推测估计。如:据说、大约、差不多、可能、左右等;
b)表示范围。如:任何、只、只有、通常、之一、仅仅、全、都等;
c)表示程度。最、更、很、最主要
(2)数字的使用
(3)引用资料(确凿)
(1)修辞手法:使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方法,可以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
对策:空格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是要补写中心,要分析文段的内容再思考。
考察类型2、请你运用画线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补写一段话。
对策:补写内容紧扣所说明的事物,并且准确合理地使用上文中的说明方法。
9.考点九:中心句
考察类型1、直接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对策:在开头结尾或中间找,个别的在文段中间。
考察类型2、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教学课题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十大考点及解答技巧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各类说明文考点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记叙文阅读技巧把握
难点:记叙文阅读技巧运用
新知识梳理
【说明文常见考点】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特征的理解及概括。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其作用。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

说明对象VS说明内容(中心)
说明对象:文章介绍的某种事物或事理
说明内容(中心): 说明对象+特征
《中国石拱桥》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说明内容是什么?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内容:介绍我国石拱桥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点。
(二)、辨析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年代:古→今; 季节:春→冬 一天:早→晚 ……
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
方法。
下定义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作诠释
(四)、理解说明文语言
说明文语言特点
1、准确、简明 、严密 (说明文语言最基本的特征); 2、生动 (体现在形容词、动词和比喻、拟人等 修辞方法的运用上);
三、探究提升: 结合中考题型,
总结做题技巧
例题1、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 沼… …”一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
一、中考考点:
1、把握说明对象,分析其特征,概 括文章说明内容。 2、理清文章结构,辨析说明顺序。 3、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分析。 4、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5、利用相关知识,探究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
二、说明文知识点复习:
事物说明文 (《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不同
说明文分类
空间顺序
方位:近→远、前→后、左→右、 南→北、 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逻辑顺序
由主要到次要 由现象到本质
由表及里
由抽象到具体
由原因到结果……(可综合运用)
说明顺序VS文章结构
说明顺序: 对说明内容的先后次序的安排。
文章结构: 作者写作时的思路体现,是文章各部分的组
合方式。分为: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并列式、递进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比方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桥的 形状和结构,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3) 导弹按起飞位置和攻击对象可分为地对 地、地对空、空对空等,按飞行方式可分为 弹道式和巡航式,按射程可分为近程、中程、 远程和洲际等。
分类别 有条理、更清楚地说 明了导弹的种类.
(4)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 是原产地的明证。
说明文阅读复习
中考考点: 1、把握说明对象,分析其特征,概括 文章说明内容。
2、理清文章结构,辨析说明顺序。
3、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分析。 4、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5、分析说明文中多种表达方式。 6、筛选说明文中重要信息 7、对文中所说明的知识、原理进 行运用。
一、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 说明 为主要表 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介绍事 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 给人以知识 明事理,目的是 。
说明顺序VS文章结构
说明顺序:
对说明内容的先后次序的安排。 文章结构: 作者写作时的思路体现,是文章各部分的组 合方式。分为: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并列式、递进式等。
五、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分 类别、打比方、下定义、列图 表、引用、作诠释、摹状貌
说明方法
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分类别 下定义
语言标志
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 数词(概数、确数) 像、是、当作, 而、比……和…、相对于 一种是……,另一种是…… ……是……,这就是……,叫……
作用
具体有力地说明…… 准确具体地说明…… 生动形象地说明…… 突出强调了…… 条理清晰说明…… 准确简明科学地揭示 了……的本质特征 增强文章的准确性、 生动性,使说明更具 有说服力
时间顺序
年代:古→今; 季节:春→冬 一天:早→晚 ……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由主要到次要 由抽象到具体 由现象到本质 由表及里 由原因到结果……(可综合运用)
方位:近→远、前→后、左→右、南→北、 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下面三段可不可以调换顺序,为什么?
人类学家指出,人类能圆三代同堂的美 梦,是一个很伟大的进步,它对人类飞速 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早些时候,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 技术,从非洲克瓦人、桑人等土著人身上 采集了600多个完整的线粒体DNA基因组 样本。…… 最新的研究表明,在现代人身上,也能 看到三代同堂对人类发展的切实助。……
列数字 作引用 打比方 作用: 关键词 +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 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
六、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 先决条件。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 并不矛盾。 理解分析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 严密、简明。 1.准确(最主要的特点): (1)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如: 可能大约、几乎、一般、近、之一等。 (2)同义词的选用:辨别同义词的细 微差别。
说明对象:介绍的某种事物或事理 说明内容(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如何找说明对象
1、看题目。对于事物说明文, 有时题目就是说明对象。
2、抓第一段。有时阅读的文章没有题 目,第一段往往会揭示文章的说明对 象。
3、抓概括句和中心句。 4、综合全文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过程的先 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 式,或从外带内,或从上到下,或从 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 逻辑关系来介绍。
二、说明文的分类
事物说明文
(《萤火虫》)
说对象不同
事理说明文 (《大自然的语言》)
说明文分类
平实说明文
说明语言不同
生动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
三、说明对象与特征 1、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事 物本身,特征即事物的特点。 2、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说 明的内容,特征即事理的本质。
说明对象VS说明内容(中心)
2.严密:词句照应、搭配等,注 意词与短语恰当搭配与排列。 3.简明:注意代词的运用,指代 词的意义分析。 4.生动形象(文艺性说明文的特 点): (1)描述等表达方式的运用; (2)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
说明语言特点与作用品析: 可以分一下类: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答题方法: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 的特征/事理, …… 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答题方法:(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 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 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 文语言的准确、科学。 或者:可以,……。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方法:(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 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 “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 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 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 点的词句,并体会。 答题方法: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 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找有精确 数据的句子;②找有概数的句子;③找使用限制性 词语的句子。)
举例子 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我 国是荔枝的原产地。
(5)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 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 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 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 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 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搬吐雨 器”。
引用(引资料)
引号
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1)我国的建筑, ……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 不讲究对称,好象故意避免似的。
作比较 通过比较,突出强调了苏州园 林不讲究对称的艺术特色。
(2)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 一块板,板上就可承担重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