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滕王阁序》课例赏鉴
《滕王阁序》赏析
《滕王阁序》赏析《滕王阁序》赏析一、作者简介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
隋末王通(号:文中子)之孙。
祖父王通,号文中子,是隋末著名学者,著作甚多。
从祖王绩,则是隋末唐初对唐代诗歌有开创之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直接影响了王勃的诗作。
父亲王福畤,任太常博士。
家风使然,王勃兄弟六人,都以诗文为人称道。
六岁能文,未冠应幽素举,对台策,很受考官吏部员外郎皇甫常伯的赏识,授朝散郎,为沛王(李贤)府修撰。
一次,适逢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刚刚打通的仕途因此而毁于一旦,漫游蜀中,客于剑南,后补虢州参军。
王勃恃才傲物,在虢州参军任上与同僚的关系搞得很僵。
当时有官奴曹达犯了死罪,王勃不知为什么却把他藏到自己府内。
后来他又害怕此事泄露出去,就私下把曹达杀了。
事情很快被发现,王勃被判死刑而入狱。
后又巧遇赦除名,免了死刑。
但王勃的父亲却因此事而从雍州司户参军的位置上被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春天,王勃从龙门老家南下,前往交趾看望父亲。
一路经洛阳、扬州、江宁,九月初到了洪州。
在这里王勃留下了《滕王阁序》这一传世名篇。
王勃渡南海省父,溺水受惊而死。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其诗今存8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尤以五言律诗为工。
其诗气象浑厚,音律谐畅,开初唐新风。
王勃的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多为骈体,其中亦不乏佳作。
其骈文绘章絺句,对仗精工。
在“四杰”之中,王勃成就最大。
诗文集早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关于《滕王阁序》的写作,还有一段颇为生动的故事。
滕王阁新修完毕,府帅阎伯屿于重阳节在滕王阁宴请宾僚,八方人士,济济一堂。
阎公有女婿名叫吴子章,文章写得颇好。
阎公有意在此盛会上显示女婿文才,便提前让吴子章写就了一篇《滕王阁序》,待到宴会上亮出来,以为即席赋就。
宴会上,阎公果真拿出笔墨,送到一个个宾客面前,请在座的写《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赏析
滕王阁序赏析引言《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描绘了滕王阁的辉煌及其背后的衰败。
本文将对《滕王阁序》进行赏析,分析其主题、结构及艺术特点等方面。
主题分析《滕王阁序》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人事如梦、功名空虚的哲理。
作品以描写滕王阁的盛景为切入点,表现了当时的社会兴衰和人生无常。
通过对滕王阁及其主人滕王的描述,作者揭示了权力的脆弱和人生的无常,深刻表达了人的一生短暂、功名虚幻的意味。
结构分析《滕王阁序》共分为六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第一段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为开头,描绘滕王阁的庄严壮观。
通过形容滕王阁的高耸入云、巍然屹立的景象,展现了滕王的威严和他所创造的荣耀。
第二段以“维扬才子,腾蛟起凤”为开头,描绘了滕王才子佳士的聚集。
通过描述各地的文人墨客云集于此,充分展现了滕王丰富的才情和他所拥有的文化底蕴。
第三段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为开头,表达了国家的富强和民众的繁荣。
这一段主要描绘了滕王所统治的地方的繁荣景象,以及人们对滕王的景仰和崇拜。
第四段以“岂其躬行己有私,由他者化作己奸”为开头,揭示了滕王阁背后的黑暗面。
这一段写出了滕王贪图权势、追求私利的一面,以及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的行为。
第五段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为开头,表达了人事如梦、世事变幻的主题。
通过描绘滕王阁的衰败和权力转移的过程,作者深刻的揭示了一切荣华富贵都是如过眼烟云,人生之无常和功名之虚幻。
第六段以“童山濯濯,含笑春风”为开头,写出了民众渴望和平安定的愿望。
通过表达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为整篇文章画上了一个美好的句号。
艺术特点雅俗共赏《滕王阁序》运用了许多饱满生动的描写手法,如雄辩雄浑的修辞、鲜明的色彩、夸张的手法等等。
这些手法使得作品既有雅致的艺术魅力,又有通俗的感召力,让人们能够从中领略到文学的魅力。
修辞手法《滕王阁序》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使得文章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滕王阁序》内容赏析及写景四特点
《滕王阁序》内容赏析及写景四特点《滕王阁序》内容赏析及写景四特点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滕王阁序》内容赏析及写景四特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内容赏析写景、抒情自然融合。
此文重点珠描绘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
状写宴会高雅而宏大的气势,抒发自己的感慨情怀。
文章在交待了“故郡”、“新府”的历史沿革后。
便由阁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写起。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就坐落在这片吞吐万象的江南大地上。
接着,作者的笔由远及近,由外景转而描绘内景。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舟,下临无地”、“桂殿兰宫”、“绣问”、“雏登”。
“遥岑甫畅,逸兴遗飞”,王勃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一个“路出名区”的“童子”,“幸承恩于伟饯”,他为自己有机会参加宴会深感荣幸。
但面对高官显耀,不免又有几分心酸悲枪。
他转而慨叹自己的“不齐”的“时运”、“多舛”的“命途”。
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郁闷和不平,倾吐自己“有怀投笔”、“请缨”报国的情怀和勇往直前的决心。
情由景生,写景是为着抒情、景、情相互渗透,水乳交融。
浑然天成,恰似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自然流畅。
[7]对比铺叙,色彩鲜明。
作者无论是状绘洪州胜景、滕阁盛况,还是叙抒人物的遭际情绪,都能洋洋洒洒。
展转生发,极成功地运用了铺叙渲染的方法。
譬如在说明洪州的“人杰地灵”时。
一气铺排了十四句,从历史人物到现实人物、从文臣到武将,不厌其多;写登临滕王阁远望的景象,则沙洲岛屿、山岭原野、河泽舟舸、宫殿屋舍、眼底之物,一一叙来,不一而足。
而这种铺叙,又是在对比之中进行的。
这就使文章一波三折,跳跃起伏,回环往复。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高中《滕王阁序》课例赏鉴
《滕王阁序》课例赏鉴【教学目标】1.归纳概括《滕王阁序》中写景和抒情的技巧,仿《滕王阁序》创作《中秋佳节登甲秀楼有感》。
2.在引导学生欣赏甲秀楼图片、了解贵阳历史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积累素材,为写作作铺垫。
3.学会用发现、欣赏的眼光感受身边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学以致用,实现语言运用能力的迁移。
【课堂实录】一、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师:我们在上节课已经完成了对《滕王阁序》的学习。
现在一起来回顾一下这篇课文,如果把文章分为两个部分,同学们觉得是哪两个部分?(生思索。
)生1:写景和抒情,课文的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
二、分析景物描写之美师:对文章的把握比较准确,文章里面的景物美不美呢?众生:美。
师:美在哪里?同学们喜欢哪些写景的句子呢?生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师:为什么喜欢这一句?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吗?生1:潭水青碧,暮霭中山峦呈现出一片紫色。
师:这一句,主要是从哪个角度写景的?生1:色彩,颜色搭配很美。
师:嗯,从色彩搭配来写景的。
还有同学要分享吗?生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晚霞的辉映下,空中飞来孤独的野鸭,放眼望去,水和天连成一片,没有尽头。
师:刚刚你的描述中说到“放眼望去”,说明你在描述这段景物时视线是有弧度、有变化的,能说说你的视线在怎么变化吗?生2:先是往上看见空中的落霞和孤鹜,再是看见下面的水面,最后放眼远望,看见水天相接。
师:很好,这里面有关景物描写的空间角度,是什么?众生:从上到下,从近到远。
师:很好,这篇文章里还有一种景物描写更是奇妙:“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两种声音在近处的时候作者实际上肯定能听到,它们飘到很远的地方时,作者实际上还能不能听到?众生:不能。
师:这是什么写法?众生:实写、虚写。
师:很好,概括一下。
(板书)色彩变化之美远近交错之美上下浑成之美虚实相衬之美三、分析情感抒发之妙师:文章里面其他的写景语句同样具备这些特点,同学们可以下去继续感悟。
《滕王阁序》全文及赏析
《滕王阁序》全文及赏析《滕王阁序》全文及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滕王阁序》全文及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滕王阁序》全文及赏析1滕王阁序(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豫章故郡一作:南昌故郡)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层峦一作:层台;即冈一作:列冈;天人一作:仙人)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轴通:舳;迷津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遥襟甫畅一作:遥吟俯畅)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滕王阁序赏析版
滕王阁序赏析版
滕王阁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赞美文章。
文章通过描绘
滕王阁的美景和辉煌历史,表达了作者对滕王阁及其主人的敬仰之情,并借此表达了王勃自身的志向和追求。
文章结构
滕王阁序由七节构成,每节有约28个字。
整篇文章共分四段,每段都以描述滕王阁自然景色为开篇,然后逐渐过渡到表达作者的
抒情之情和意义。
描述滕王阁的美景
作者用豪迈、绮丽的笔触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
滕王阁矗
立在峻岭之上,登高俯瞰,可以眺望远方的江河山峦。
楼台巍峨高耸,雄伟壮丽,气势磅礴。
楼内饰以黄金、玉石、画作和珍贵器物,装饰华美。
借滕王阁表达敬仰之情
滕王阁作为一个宏伟的建筑,展示了历史的辉煌和文化的繁荣。
作者表达了对滕王阁及其主人的敬仰之情,将之作为自己追求的目
标和榜样。
作者向读者展示他对科举功名和地位的向往,并通过描
写建筑和主人的形象来赋予滕王阁以崇高的象征意义。
王勃的志向和追求
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经历和追求来呼应滕王阁的
意义。
他表达了自己想要摆脱奴役的愿望,追求心灵的自由和个人
的成就。
通过与滕王阁的对比,作者表明自己的志向远超过功名利禄,更加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正的价值。
总之,滕王阁序是一篇以描绘美景和表达敬仰之情为主线,以
展示个人追求和志向为辅线的文章。
它通过富有情感和气势的语言,展示了王勃的思想追求和创作意图,也表达了对滕王阁的赞美和景仰。
人教新课标必修5第5课《滕王阁序》赏析1
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虹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这种写法,是《滕王阁序》写景的最突出特点,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读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2.隐括旨义,旨冥句中——暗用
暗用指引典不直录原文,而化成自己的语言,使典故贴近语境,又不违原意,起到恰当而曲折地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效果。《滕王阁序》中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孟尝高洁,空余抱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等句的用典即属暗用典故。
人教新课标必修5第5课《滕王阁序》赏析
所谓明用,就是用典故的字面意思,并将其所具有的特殊含义加以扩大,变为泛指。《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虚;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天柱高而北辰远”等句中的用典即属明用典故。
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
以上这些典故,或事或语,均由王勃化用为自己的语言,而用典中所蕴涵的却是作者不为当世所用的自怨自叹的复杂情感。但又由于王勃借用了“贪泉”“涸辙”之典,把自己强行振作、不甘颓废的信念表露无遗。
3.说古喻今,比况自身——化用
化用即点化后使用。这是一种作者将叙事详备,文字较长的事典合理化简点睛,以简驭繁地表达情感的用典方法 。《滕王阁序》中“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句即属典故的化用。
王勃《滕王阁序》经典赏析
王勃《滕王阁序》经典赏析王勃《滕王阁序》经典赏析 引⾔:《滕王阁序》既是六朝骈⽂之新变,也是唐朝骈⽂通俗化格律化之先声。
下⾯是⼩编整理的《滕王阁序》的赏析,欢迎⼤家阅读与借鉴! 王勃《滕王阁序》全称为《秋⽇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是景观与⽂学、写景与抒情完美结合的⽂章典范。
围绕着王勃写作此⽂所产⽣的故事、传说,更为这篇⽂章敷染了浓厚的传奇⾊彩,可见经典之⽂的巨⼤影响⼒。
关于其⽂章艺术、⽂本阐释的历代争论,⽂⼈在诗⽂中对它反复地吟咏,更是其经典性不断强化的体现。
滕王阁在唐代已为名胜,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说:“愈少时闻江南多登临之美,⽽滕王阁独为第⼀,有瑰伟绝特之称。
”并由韩⽂可知,在唐代,与滕王阁相关的名作有王勃的序、王绪的赋以及王仲舒的记。
随着王勃序地位的逐渐上升,其余⼆王的赋、记慢慢淡出⼈们的视野,⾄宋代就已失传,⽽王勃之序独存。
宋⼈王象之就曾在《舆地纪胜》卷⼆⼗六云:“元和中王仲舒复修滕王阁,韩愈作记称王勃游阁序、王绪赋、今中丞修阁记,以为三王⽽赋记独亡矣。
”就连韩愈当初推崇三王之事,后世⽂⼈也基本只提王勃⼀⼈。
滕王阁在后世也要借着王勃之序提升名⽓,明⼈徐中⾏《王勃滕王阁序跋代作》曾感叹:“是阁胜闻海内,以⼦安是序也。
”郭⼦章也有同感:“滕王阁⾃王⼦安题其名始显。
”王世懋更直⾔道:“搢绅先⽣多⾔滕王阁亡奇,以⼦安、退之⽂重⽿……两先⽣⽂脍炙⼈⼝,江⼭赖以增重。
”清⼈许培荣为唐⼈许浑《丁卯集》作笺注时,对其《江西郑常侍赴镇之⽇有寄因酬和》诗中“滕王阁”⼀词的解释即云:“在江西省城,上王勃作序题诗之处也。
”(《丁卯集笺注》卷四)由此可见,王勃在后世渐成滕王阁代⾔,即因此⽂。
阁因⽂显,滕王阁可谓极具代表性。
登阁赋诗,写景抒怀,乃⽂⼈雅怀。
⼭⽔与⽂学相得益彰,不乏实例,但如《滕王阁序》般经典,却不多见。
《滕王阁序》所绘之壮丽清远、雄阔开朗的`江南秋景,传唱千古,江⼭也为之增⾊。
《滕王阁序》解读与赏析
《滕王阁序》解读与赏析《滕王阁序》解读与赏析作者极力描绘宴会的豪华快乐,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贤主嘉宾”的融融之乐推向极致,以反衬下文的“兴尽悲来”。
]四美具,二难①并。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样美事都齐备,贤主、嘉宾这两样难得的条件也一应俱备。
①四美、二难:历来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语出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诗集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二难,指贤主、嘉宾二者难得。
第二种解释,四美,指音乐、饮食、文章、言语。
《文选》刘琨《答卢谌》:“音以赏奏,味以殊珍,文以明言,言以畅神。
之子之往,四美不臻。
”李善注:“四美,音、味、文、言也。
”二难,指明哲,坦诚。
语出《世说新语•规箴》:“知几其神乎,古人以为难;交疏吐诚,今人以为难。
今君一面尽二难之道,可谓明德惟馨。
”参看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本书采用第一种说法。
)[这是本段的关键句子,在内容上,有归结上文的作用;在结构上,有过渡转折的作用。
文章改用三字句,节奏的变化,暗示表现手法和情绪的变化,从此文章由描写转入抒情,心绪亦由喜悦渐生悲慨。
]穷睇眄①于中天②,极娱游于暇日。
(向空中放眼远望,在闲暇的日子里尽情欢娱。
①睇眄:dìmiǎn,看。
②中天:长天、遥天。
)[这两句将视野由宴饮娱游扩展到阁外“中天”,以引起下面对宇宙、人生的感叹。
]天高地迥①,觉宇宙②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③之有数④。
(天高地远,感到宇宙的无边无际;兴致到了尽头,悲伤随即而来,认识到事物的兴衰成败有个定数。
①迥:远。
②宇宙:《庄子·齐物论》:“天地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③盈虚:盈满亏损。
这里的意思是人生遭遇或好或坏,事业或成功或失败。
④数:运数、命数。
)[两个四六句,前句承“穷睇眄于中天”而来,写天高地远,体悟天地之大,宇宙无穷,后句承“极娱游于暇日”而来,写乐极生悲,感叹人生无常,盛衰有数。
《滕王阁序》鉴赏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
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
文章在开篇便交代了滕王阁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通过“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等句,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和地理位置的优越。
接着,王勃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秋水长天、落霞孤鹜的美景之中,令人陶醉。
这种写景的手法不仅展示了王勃高超的文学造诣,更为后文的抒情议论做了铺垫。
在描绘完滕王阁的美景后,王勃笔锋一转,开始抒发自己的情感。
他感叹自己虽有机会参加宴会,但面对高官显耀,又不免感到几分心酸悲怆。
他慨叹自己的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郁闷和不平。
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有怀投笔、请缨报国的情怀和勇往直前的决心。
这种情感与前面的景色描写形成了有机的统一,使整篇文章在情感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此外,《滕王阁序》在句式和用词上也堪称典范。
文章中的对偶句不仅句式工整匀称,而且错综多变,读来节奏明快,整齐和谐,铿锵有力。
同时,王勃善于选词炼字,活化物态,如“飞阁流丹”、“层台耸翠”等句,都使得静物变得富有动态之感,确实达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总的来说,《滕王阁序》以其优美的文笔、深邃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它不仅是王勃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骈文的瑰宝之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鉴赏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王勃的才情和抱负,也可以领略到唐代文学的魅力和风采。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这篇序文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价值,其鉴赏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章以壮丽滕王阁的景色开篇,通过“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等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滕王阁的地理优势和周围环境的辽阔壮美。
随后,王勃又借助“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等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秋日滕王阁的宁静与深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一美景之中。
人教新课标必修5第5课《滕王阁序》赏析3
在大量的铺陈叙事之后,作者借含蓄委婉的笔法,腾挪跌宕之气势,宴游唱和之欢娱引出人世之艰难,仕途之崎岖,怀才之不遇,抒写了报国无门却奋发向上的执着态度。如第四自然段,兴尽悲来,“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委婉地抒发远离京城浪迹天涯之情。接着由关山难越,想到仕途失意,借屈原、贾谊、冯唐、李广的典故,抒发有志难伸的感慨,含蓄地表达了对所谓“圣君”“明时”的不满。“所赖君子安贪”三句,表达不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精神,又以大鹏自比,表明扶摇直上九霄的凌云壮志。而后又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说法,表明早年虽失意,但拯时匡世之信念并未泯灭。同时又反用“贪泉”“涸辙”“阮籍”之典,说明“出淤泥而不染”、“穷且益坚”之志。作者正是借多样的历史典故,委婉含蓄地述志言情。
四、词藻华美,语约言丰
唐初的骈体文,还有齐梁之余风,辞藻繁多,典故滥用,即以形式上的浮艳来掩盖内容上的空虚,但王勃的《滕王阁序》却用骈文的形式表达丰富的内容,再现了交织于内心的失望与希望、痛苦与追求、落魄与奋进的感情历程,真可谓辞藻华美,语约言丰。其中妙词佳句,今天还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如“星分翼轸”、“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雄州雾列”、“俊采星驰”、“胜友如云”、“高朋满座”、“关山难越”、“萍水相逢”、“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老当益壮”、“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读之如饮醇酒,久而弥笃。典故如陶渊明、曹植、谢灵运、冯唐、李广、贾谊、梁鸿、贪泉、涸辙、北海、阮籍……这些典故并未使人陷入浓云晦雾之中,而是清新疏朗,意味隽永。读之令人荡气回肠,感染力极强。
人教新课标必修5第5课《滕王阁序》赏析3
《滕王阁序》是唐人王勃用骈文写的佳作。此文内容丰富,情真意切;对仗工整,声律和谐;手法多变,格调迥异;骈散结合,语言华美。千百年来,一直被世人广为传颂。在高中教材中,此文一直为广大师生所喜爱。这里,仅就个人对文章的一点浅陋理解,将本文的艺术手法作以简要梳理。
《滕王阁序》诗文赏析及鉴赏
《滕王阁序》诗文赏析及鉴赏(2)《滕王阁序》诗文赏析及鉴赏第七节是结篇,也是王勃全文的总结。
他以一声”呜呼“的叹息起笔,给人以一种又要大发失意之志的感觉。
谁知王勃岂是常人所能把握,他用字合情理,岂能作无谓之笔呢?接下去”胜地不常,筵席难再“.犹如生花之笔,让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可众人犹未回神,王勃却又转折笔锋”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自感叹而伤神,浑然一体,不着痕迹的'将悬念折了又折,虽心意相同,然一愉一悲,更添其时宴、人之牵念。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至此,王勃之意陡然明了。
非王子安不尽欢也,实是盛宴难离,知音难弃也,如此谦卑之语,当博其时宴上人之欢也。
可王勃一题二意,既拍了宴会上的人的马屁,也应了此赋是应景之作的原意。
更抒怀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即好景不常,虽有意于好景,然天下又有几人能常留好景呢?此深深的感叹,应是王勃当时的实际心意。
”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最后的收尾,王勃有点自得,因为其作实名是《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也即其时的引子。
他的意思是说,既然有了好的引子,相信其后的赋定是佳作。
然其序已冠绝古人,何人在此序下还敢献丑呢?”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王勃让宴会上的人作其赋,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金玉在前,非佳材何敢跟其赋,实多言矣。
吾不知其时宴上人等是否还作其赋,但世之留存,唯王子安之序也,常引之为憾,然莫可奈何也。
王勃以此语结句,像似歉逊,但傲然文人之气,跃然纸上。
以此收篇,并无不妥,只是苦了宴上诸人,不知其时何以为继。
主要内容《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
唐王勃作。
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
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
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
王勃的《滕王阁序》:诗歌鉴赏与批评
王勃的《滕王阁序》:诗歌鉴赏与批评一、背景介绍王勃是唐代初期的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被誉为“初唐四杰”之首。
在这些作品中,最为著名且备受推崇的就是《滕王阁序》。
二、《滕王阁序》概述《滕王阁序》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共分三十章。
通过对秦少游乡试前往滕王阁参观并写下所见所闻的描写,表达了对功名利禄与人生虚幻性的矛盾思考和警示。
三、诗歌鉴赏1. 文学风格《滕王阁序》采用了豪放辞藻和雄浑壮丽的句法结构,使整篇文章具有雄伟大气的特征。
同时也充分展示了王勃高超的艺术才能和卓越的语言表现力。
2. 主题和意象主题方面,《滕王阁序》探索了功名利禄与人生追求之间存在的难以调和的矛盾。
通过对现实社会中虚假、浮夸的面具的揭示,表达了对世俗功利追求的不屑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意象方面,《滕王阁序》描绘了滕王阁壮丽宏伟的景象,在表面上显得富丽堂皇,却也隐含着空洞虚幻的本质。
这一意象反映了作者对世俗权贵和骄纵奢华生活方式的批判。
3. 艺术价值《滕王阁序》以其独特而强烈的艺术风格和深邃哲理充斥其中,使得它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是唐代初期诗歌发展的标志性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与时代变革之间融合的产物。
四、批评视角1. 历史背景下的批评从历史背景角度来看,《滕王阁序》揭示了当时唐代初期社会风貌,批判了虚浮与腐败。
同时也展现了作者本人对当时政治斗争和社会现象的关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 文学批评从文学批评角度来看,《滕王阁序》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体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以娴熟的词藻和深入思考的主题,引导读者对人生、世俗与精神追求进行反思。
3. 社会批评同时,《滕王阁序》还引发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省。
作品中所表达的拒绝虚伪、追求真实自我等观念,对当代读者仍具有启示意义。
五、总结《滕王阁序》是一首杰出的唐代长篇叙事诗,展现了王勃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人生追求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通过详细鉴赏与批评,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并欣赏其中内涵所蕴含的智慧。
滕王阁序赏析
滕王阁序赏析滕王阁序赏析《滕王阁序》是一篇包含儒道思想和合的文学作品。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滕王阁序赏析,以供大家阅读。
滕王阁序赏析一本文是王勃往交趾探父,路过南昌时所作的一篇骈体文。
文中描绘了滕王阁所处的地势和周围的景色,叙述了宴会的盛况,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同时也用“达人知命”的思想自我宽慰。
第一段写洪州地形之胜,物产之丰饶,人文之荟萃;宾主之美,饯宴之盛大。
作者铺排事典,逐渐将读者引入境界阔大,气象峥嵘的地理人文景观,并点明自己有幸与会。
第二段写登临滕王阁所见之景,滕王阁外观之壮丽。
作者从色彩的浓淡、角度的俯仰、层次的远近、声色的感受、动静的结合等多种层次和角度,描写了一副气势恢弘、色彩明丽的滕王阁秋景图。
尤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意境深远,色彩明丽,韵调优美,动静相对,成为千古写景名句。
第三段写作者怀才不遇之苦闷,登高之情怀。
作者以登高望远为抒情起点,通过大量历史典故,或抒“失路之人”的悲凉,或发“去国”的感慨,或叹命运的“多舛”,或以古人类比而自慰,或表露要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语言婉转曲折,悲愤沉郁,跌宕起伏。
第四段写自己省亲有幸赴会,承恩作序,并交代行踪。
抒写作者虽无路请缨,但仍想乘风破浪的旷达胸怀。
此文文辞瑰丽,笔法多变,典故取用精当。
尤其景物描写生动、细腻,由远而近,自上而上,从不同的角度来写,并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使文章具有气势浩荡、景象万千的特色。
在结构上,首段是全文总纲,下分四层,由古而今,由远而近,由主而宾,未尾落实到自己,层次井然,开合自如,文思缜密。
滕王阁序赏析二江西的南昌,就是汉朝时的豫章郡。
本朝今日新设的都督府,就坐落在美丽的洪州城。
豫章和洪州,是汉代和隋代时,南昌的两个不同的地名。
举目高天,夜空中的冀星和轸星在这里分野;纵目遥望,西南面的衡山和北面的庐山,在这里挽手峥嵘。
荆江、松江和浙江,三条大江流在江西的上方,就像南昌的衣襟,覆裹着它清雅的身体;太湖、鄱?湖、青草湖、丹?湖、洞庭湖,五片大湖围在江西的中部,就像南昌飘飘的衣带,潇洒着它俊逸的体形。
人教新课标必修5第5课《滕王阁序》赏析2
翻译:(汉代的)孟尝高尚纯洁,空空地怀抱报效国家的雄心;(晋朝的)阮籍放荡不羁,哪能效仿他遇穷途而痛哭。
讲解:两个“之”字都是结构助词“的”。
鉴赏:此为抒怀的第四层,两个典故,借着对孟尝、阮籍的否定性评判,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但读来却觉着,其中蕴含着不尽的的哀婉。
翻译:啊!时运不顺畅,命途多坎坷。冯唐(那么)容易衰老,李广(那么)难得封侯;把贾谊贬谪到长沙,不是没有圣贤的君主;让梁鸿到海角避居,难道缺乏清明的时代?
讲解:“屈”“窜”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贾谊委屈”“使梁鸿逃窜”。“于长沙”“于海曲”都是介宾短语作补语。
鉴赏:一个叹词发端,转而为更加强烈的抒情。其下三组句子,分三个层次作着同一个感叹: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第一层表达基本认识,第二层举两个例子,来宽慰和自己一样的失意之人,第三层用一个否定判断和一个反诘论述,言之凿凿,情之切切。
讲解:“穷”、“极”都是到极点之意。“于中天”“于暇日”都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了。两个“之”字都是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
鉴赏:“穷”“极”二字,将视野又一次扩展到宴会之外,境界更加廓大,情绪却将由喜而转忧。其后两个四六句,一方面体悟天地之大,宇宙无穷,另一方面,感叹人生无常,盛衰有定,充满了哲理玄思。这一玄思之中所蕴藏的人生的孤独感,将贯穿以下的所有文字。
原文: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翻译:(今天的盛宴可比西汉梁孝王)睢园中竹林聚会,(文士们的饮酒的)豪气超过了(东晋时的)陶渊明;(好像有后汉时)邺水河畔(曹植)咏荷花的才气,文采(好像)超过了南朝的临川刺史谢灵运。
讲解:这里使用的都是借代修辞,用相关的事物来代人物或事件。
鉴赏:两组句子,极写宴会之欢娱场景。引用典故,暗示出宴会的豪华,人物的高雅,含蓄凝练。
唐代文化浓缩:《滕王阁序》赏析
唐代文化浓缩:《滕王阁序》赏析简介《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
作品以写宴会同乐为背景,融合了对当时社会政治及士人理想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变幻之中的迷茫与困惑,展现出了对文化繁荣和家国兴旺的期望。
文学价值1.艺术风格:《滕王阁序》采用骈文形式,语言优美华丽、运用众多修辞手法。
句句工整,章法严谨,体现了唐代文章的严谨性和繁复性。
2.内容丰富:作品通过描绘宴会场景及人物形象,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士人志向和权力斗争等方面内容。
3.思想价值:作品中表达了作者对士人理想和忠诚的追求,同时也显露出他对社会变革和道德沦丧的担忧与批判。
文化背景1.唐代文化繁荣:唐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高峰时期之一,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杰出的文人。
2.士人思想风潮:唐代士人注重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追求忠诚、正直与理想境界。
《滕王阁序》赏析1.描述宴会场景:描绘了盛大的宴会场面,尽情展示了权贵富丽堂皇的生活方式。
2.展示士人风采:通过对主人公滕王、韩湘子等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士人气节、才华和志向。
3.表达对时局的思考:作者通过文字表达了对当时动荡不安社会状况的担心,并提出希望国家稳定昌盛的愿望。
4.歌颂壮志豪情:写作中充满豪迈气概,展示了作者对理想和抱负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态度。
结论《滕王阁序》是一篇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及艺术价值的作品。
其在描摹唐代社会风貌、展示士人志向和表达对时局的思考方面具有独特之处。
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滕王阁序》在唐代文化中浓缩了繁华与沧桑、豪情与哀愁,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高三上册课文《滕王阁序》鉴赏
高三上册课文《滕王阁序》鉴赏高三上册课文《滕王阁序》鉴赏欣赏一篇古文,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赏析,比如文章中心、文章意景、抒情手法、表现方式等方面。
《滕王阁序》不管从哪个方面,都堪称是“千古奇文”,下面语文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这篇高三上册《滕王阁序》课文鉴赏,各个角度分别展示了文章不同的美,一起来欣赏下吧!一、整体感知本文原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全文运思谋篇,都紧扣这个题目。
全文共分四段,第1段历叙洪都雄伟的地势、珍异的物产、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贵的宾客,紧扣题中“洪府”二字来写;第2段展示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近观远眺,都是浓墨重彩,写出了滕王阁壮美而又秀丽的景色,紧扣题目“秋日”、“登滕王阁”六字来写;第3段由对宴会的描写转而引出人生的感慨,紧扣题目中“饯”字来写;最后一段自叙遭际,表示当此临别之际,既遇知音,自当赋诗作文,以此留念,这是紧扣题中“别”、“序”二字来写。
由此看来,全文层次井然,脉络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谓丝丝入扣,层层扣题。
二、局部思路揭示本文因饯别而作,但对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不落窠臼,独辟蹊径。
而局部思路的布局谋篇,取舍立意,亦颇见为文之功底。
以第五段为例说明作者的情感起伏脉络:先用一连串短句抒发感叹:“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冯后易老,李广难对。
”而后长短结合,抒发自己的愤郁悲凉:“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最后又用先短后长的一组对偶表明心志:“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铿锵的语调表达了自己不甘沉沦的决心。
三、精彩语句揣摩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赏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的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
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山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
《滕王阁序》课文解析
《滕王阁序》课文解析滕王阁序课文解析《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辞章。
它以描写滕王阁为背景,以褒扬历史名人滕王和赞美滕王的文化成就为主题。
本文将通过解析《滕王阁序》的文本结构、意境描写和语言特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经典之作。
一、文本结构《滕王阁序》总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序言、记事和结语。
序言部分通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一句,描述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象,为后文的叙述打下了基础。
接着进入记事部分,通过讲述滕王从擅长文学到成为一代豪杰的过程,展现了他雄才大略和丰功伟绩。
最后是结语部分,通过“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一句,表达了对滕王辽阔胸怀和忠诚心志的赞美。
二、意境描写《滕王阁序》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
在描述滕王阁的时候,作者用“郁乎苍苍,匪躬之殇”来形容阁楼的壮美和气势,让人感受到了阁楼的庄严和恢弘。
同时,通过描绘滕王的丰功伟绩和文化造诣,构建了一个英雄形象,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一份崇高和豪情。
三、语言特点《滕王阁序》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独具一格。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比喻、夸张和排比等手法的使用。
比如“沈园”比喻滕王的文学成就,“豪华”、“繁华”和“贪赃枉法”这些夸张的词语则用来形容滕王的行为特点。
而排比则在描写滕王的辉煌生涯和忠诚众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一篇极具艺术价值的辞章。
通过对文本的解析,我们不仅了解了它的文本结构、意境描写和语言特点,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滕王这位历史名人的伟大和文化贡献。
这篇作品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是文学界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深入研读和传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滕王阁序》课例赏鉴【教学目标】1.归纳概括《滕王阁序》中写景和抒情的技巧,仿《滕王阁序》创作《中秋佳节登甲秀楼有感》。
2.在引导学生欣赏甲秀楼图片、了解贵阳历史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积累素材,为写作作铺垫。
3.学会用发现、欣赏的眼光感受身边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学以致用,实现语言运用能力的迁移。
【课堂实录】一、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师:我们在上节课已经完成了对《滕王阁序》的学习。
现在一起来回顾一下这篇课文,如果把文章分为两个部分,同学们觉得是哪两个部分?(生思索。
)生1:写景和抒情,课文的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
二、分析景物描写之美师:对文章的把握比较准确,文章里面的景物美不美呢?众生:美。
师:美在哪里?同学们喜欢哪些写景的句子呢?生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师:为什么喜欢这一句?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吗?生1:潭水青碧,暮霭中山峦呈现出一片紫色。
师:这一句,主要是从哪个角度写景的?生1:色彩,颜色搭配很美。
师:嗯,从色彩搭配来写景的。
还有同学要分享吗?生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晚霞的辉映下,空中飞来孤独的野鸭,放眼望去,水和天连成一片,没有尽头。
师:刚刚你的描述中说到“放眼望去”,说明你在描述这段景物时视线是有弧度、有变化的,能说说你的视线在怎么变化吗?生2:先是往上看见空中的落霞和孤鹜,再是看见下面的水面,最后放眼远望,看见水天相接。
师:很好,这里面有关景物描写的空间角度,是什么?众生:从上到下,从近到远。
师:很好,这篇文章里还有一种景物描写更是奇妙:“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两种声音在近处的时候作者实际上肯定能听到,它们飘到很远的地方时,作者实际上还能不能听到?众生:不能。
师:这是什么写法?众生:实写、虚写。
师:很好,概括一下。
(板书)色彩变化之美远近交错之美上下浑成之美虚实相衬之美三、分析情感抒发之妙师:文章里面其他的写景语句同样具备这些特点,同学们可以下去继续感悟。
因景生情,面对如此妙景,王勃又抒发了哪些情感?(学生思索。
)生3:“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的无奈。
师:宇宙无穷无尽,命运自有定数,为什么让作者觉得无奈?生3:因为人生很短暂,宇宙又是那么无穷无尽;还因为命运自有定数,不按照人的想法而改变。
师:这里面有两组对比的元素,哪两组?生3:渺小的个人和广袤的宇宙,理想和现实。
师:已经慢慢品出味道来了,还有什么情感?生4:酒逢知己的欣喜。
师:又是一组什么元素呢?生4:个人与他人。
师:很好,还有吗?生5:“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才不遇的愤懑、飘零他乡的孤独。
理想和现实,还有个人与他人。
生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理想和现实,暮年和青春。
师:好!咱们把刚刚同学们说的整理一下。
(板书)无奈愉悦孤独欣喜愤懑决心师:同学们发现没有,情感还可以总体性地归为一对对立元素,思考一下,是什么?众生:消极和积极。
师:消极的和积极的,消极的情感是作者真实的遭遇,积极的情感是作者乐观的态度,在消极中读出苦涩,在积极中读出振奋,消极和积极相融合才是圆满。
同样,人和宇宙、短暂与永恒、理想和现实、个人与他人、暮年和青春,它们都是一对对统一而又对立的整体,按照你们政治课上说的,矛盾的双方对立而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四、欣赏类文名楼之姿师:我们看几篇诗文。
(投影)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7:今非昔比,现在与过去,故人乘着黄鹤走了,只留下现在的黄鹤楼。
师:非常棒!从时间维度上的划分。
那么当诗人面对“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些景物,抒发思恋家乡的愁绪,又是一对怎样的元素?众生:景和人。
师:很好!景物和人物,人触景伤怀,景因人动情。
再看一段文字。
(投影)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师:这是我们学习过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在范仲淹看来,个人的悲喜不应受个人的得失荣辱影响,而应该———众生: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
生8:个人与社会!五、仿写抒发“甲秀”之感师:反应很敏捷!任何一篇有名的诗文,其情感都不是单一的,因为这些丰富的情感成就了一篇篇的美文,又因为这些美文,一些亭台楼阁得以闻名千古。
刚刚大家提到的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被称为中国三大名楼,想不想再加入一座楼,变成四大名楼?众生:甲秀楼。
师:知道甲秀楼为什么叫作“甲秀楼”吗?“甲秀”是什么意思?(生迷茫。
)师: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也就是1598 年,取“科甲挺秀”之意,当时的贵州巡抚江东之很重视文化教育,建楼的用意深远,目的在于激励人们努力学习,使贵阳“科甲挺秀”,人才辈出。
自此以后,贵阳果然从一个不毛之地变成了一个出了许多著名人物的灵秀之地。
师:好,任务来了。
(投影)作业:仿照《滕王阁序》的写景和抒情技巧写作文,字数不限。
题目:中秋佳节登甲秀楼有感这个题目里面包含了什么信息?众生:时间、地点、事件。
师:中秋佳节这个节日会给你带来哪些信息?还有,甲秀楼这座楼有哪些特殊含义?带着这样的思考开始你们的作文吧。
(15 分钟后,展示学生作文片段。
)作文片段1:夜色中的甲秀楼独领风骚,它矗立于南明河畔,金碧辉煌,宛似一颗光芒四射的夜明珠。
登上甲秀楼,放眼望去,灯火通明,霓虹灯在路旁窃窃私语,像是在赏月一般;路边的行道树晃动着身子,像是在和月亮招手一般。
水中的鱼儿,在月亮的倒影里面穿梭,像是在和月亮捉迷藏一般。
它们为什么会这么开心呢?原来是因为中秋节到了,它们正在庆祝中秋呢。
师:这一段写景,把甲秀楼比作夜明珠,用拟人手法写道旁的树,这些语言比较美,比较生动,但是《滕王阁序》里的写景技巧还没有完全把握,或者说,你的视野还不够开阔,甲秀楼周边有哪些景物:远处?近处?生:远处有山、有高楼,近处有桥、有河、有楼。
师:嗯,视野开阔了,往上看是什么,往下看呢?生:是天空,还有月亮,下面是河水,河水里面的鱼和倒影。
师:是不是更充实了?它们的色彩呢?生:山是翠绿色的,远处的高楼是五彩的,甲秀楼上染有朱红色,还有棕色、白色。
天空是青色的,月亮泛着白光,河水的倒影有很多颜色,还有月亮映在河水里的颜色。
师:如果把你刚刚想到的景物放到你的作文里,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是不是就充实了?再看一位同学的作文。
作文片段2:登甲秀楼,玉盘星空挂,皎洁的月光洒在湖面就像盖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不禁让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人想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孤寂缠身,周围的热闹繁华与我何干?心中感慨道:“中秋佳节夜,谁知游子伤?唯有望月思故乡。
”举杯欲饮,安慰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师:这篇作文,在情感描写上是有变化的,但是变化太突兀,特别有一处刚刚还在抒发自己孤独无人知晓的悲情,又马上转而乐观,说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如果在中间安插上一些过渡式的语句,是不是更自然?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我对这二位同学的建议对自己的文段再作修改。
(生修改习作。
)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刚才那两位同学的习作修改得怎样。
作文片段1(修改稿):夜色中的甲秀楼独领风骚,远处看去,它矗立于南明河畔,宛似一颗光芒四射的夜明珠,横匾上浓墨赤金的“甲秀楼”三字在夜色中熠熠生辉。
登上甲秀楼,放眼望去,霓虹灯在路旁窃窃私语,像是在赏月一般;路边的行道树晃动着身子,像是在相互亲热地打招呼。
青蓝的天空中明月高挂,放出清冷的白光,水中的鱼儿,在月亮的倒影里面穿梭,像是在和月亮捉迷藏一般。
远处的高楼更是闪耀着耀眼的色彩,与背后墨绿的小山一起在这夜色中静默。
作文片段2(修改稿):登甲秀楼,玉盘星空挂,皎洁的月光洒在湖面就像盖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
“月是故乡圆”,这明月在家乡会不会又是另一种模样呢?想到这儿,不禁让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我想起李太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身旁人影攒动,人们陪着朋友或是亲人在甲秀楼上赏月,哎,孤寂缠身,周围的热闹繁华与我何干?心中感慨:“中秋佳节夜,谁知游子伤?唯有望月思故乡。
”朦胧月影中仿佛看到双亲的笑脸,安慰自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总有一天会和亲友团聚的。
(学生鼓掌。
)师:看来,我们这两位同学基本掌握了《滕王阁序》里写景与抒情的特点,并能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中了。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这篇大家推荐上来的作文片段。
作文片段3:中秋,阖家团圆,吾求学在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行至甲秀楼,登楼赏月。
入夜,灯火通明,薄雾浓云,皓月当空,星火璀璨,登楼而望,仿若手可摘星,畅然快意。
江上清风拂面,看水中孤月,又觉兴尽而悲,独明月高挂,亲朋不在,时光流转,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夜深,凉风习习,月色变幻,放眼远望,天地相接,甲秀临风独立,华灯摇曳,如此浩然之景,吾愿以天地为境,鉴繁荣兴衰,举杯邀影,论千秋万载,孰圣孰王。
天明,盛地不常,悲欢离合,看灵山,此起彼伏,看朝霞,云卷云舒,看天地千金,一声轻叹,却只化为半盏香茗,不过尔尔。
师:这篇作文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在写景技巧上模仿了《滕王阁序》的特色,在抒情上也关注到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环境、消极与积极等多个维度,比较充实。
当然,作文也有自己的创新:文章结构严谨,以时间顺序为线索;语言古朴有内涵,给甲秀楼披上了一层文化底蕴。
师(总结):情因景起,景因情灵,情景交融成就美文,古有王勃秋日登滕王阁饯别序,今有各位中秋登甲秀楼抒怀文,说不定哪一天,甲秀楼也会因为你们而闻名!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