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政治史纲(重要事件、会议政策及著作)相关考点串讲
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2:两会专题
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二:两会专题一、热点材料一年一度“两会”的召开,使得13亿国人,加上几千万海外侨胞,以及多少亿关心中国发展的人,都把视线聚焦于中国,聚焦于北京。
2014年3月3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议程,听取俞正声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4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1、新一届政府首交答卷: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首次两会,执政党制定的全面深化改革蓝图将上升为国家意志和政府决策。
2、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内涵丰富,任务艰巨。
需要尽快提高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需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需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3、制度如何能管住权力:过去一年,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省部级高官接连落马,同时,反“四风”成效显著,群众“身边的腐败”无处藏身。
4、破十面霾伏解心肺之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雾霾是工业化国家都面临的共同挑战,洛杉矶从1943年第一次雾霾出现到1970年出台《清洁空气法案》,经历了27年;伦敦在雾霾中反思纠错,经过20年努力,才重见蓝天。
面对超级雾霾,我们需要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强大的信仰和坚持。
5、不让“乡愁”变忧愁:城镇化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新型城镇化怎么走,是今年两会的一大热点。
6、养老金提高:人们期待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为百姓生活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网”。
7、上学看病住房新招:让更多人得到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服务、更好的住房保障,既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也需要注重公平的制度设计。
8、确保“舌尖上”安全:人们期待呼吸的顺畅,也希望一日三餐的安全,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14考研政治核心考点: 第三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14考研政治核⼼考点: 第三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七)为新中国⽽奋⽃ 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1)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中国各民主党派(民⾰、民盟、民建、民进、农⼯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的政治⽣活中各民主党派和⽆党派民主⼈⼠是⼀⽀重要的⼒量,他们形成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和其他爱国分⼦,所联系和代表的是这些阶级、阶层的⼈们在反帝爱国和争取民主的共同要求基础上的联合,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
(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中国各民主党派的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这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命政纲基本上是⼀致的。
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采取了争取和团结的政策,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奋⽃并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对中国⼈民解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
(3)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抗⽇战争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曾经⿎吹“中间路线”,企图在国共对⽴的纲领之外寻找出第三条道路,主张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在经济上“应当实⾏改良的资本主义”。
他们所提倡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案,主张的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实⾏的⽅法是⾛和平的改良的道路,但中国战后的客观形势决定了⼈们没有⾛中间路线的余地。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1948年中共提出成⽴民主联合政府,这个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
1949年民主党派的领导⼈和⽆党派民主⼈⼠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致认定中共提出的关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联合政府的主张,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党派民主⼈⼠⾃愿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建⽴⼈民民主的新中国。
同年春⽑泽东提出民主党派应“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民主党派参加新政协并将在新中国参政标志着民主党派成为中国⼈民民主专政的参加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共产党⼀道担负起管理国家和建设国家的历史重任。
2014时政热点解析(中考政治复习)
热点:1.中共最高领导层--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七位成员2012年11月29日集体出现在国博“复兴之路”展览现场。
新任总书记习近平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习近平重申了十八大报告中的两个“一定能”,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引人注目的是,他进而提出第三个“一定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2.在29日的讲话中,习总书记还向全党提出三个“必须牢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
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3. 12月21日,“汉语盘点2012”揭晓仪式在京举行,经网民推荐、专家评审、网络票选等环节,“梦”、“钓鱼岛”分列年度国内字、国内词第一。
据介绍,在票选阶段,“梦”作为年度国内字便一路领跑。
南方日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该活动公布年度国内字结果时对“梦”字的解说是: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GDP赶英超法,一一兑现,“可见,国运来了,挡也挡不住”。
分析说明题:(1)时政背景材料1中的“一定能”的信心源自哪里?①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④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
(2)材料2中的“三个‘必须牢记’”体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①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014考研政治 科目各项考点总览
2014考研政治科目各项考点总览考研政治是考研学子取得考研高分的重要一科,如何取得考研政治的高分?考研政治的各项考点都有哪些?在此为广大考研学子重点解析考研政治的考点。
以此来帮助广大的考研学子轻松考研。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原理] (共195考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5个考点)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规律(39个考点)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8个考点)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4个考点)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8个考点)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6个考点)第七章社会主义及其发展(18个考点)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7个考点)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共140个考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9个考点)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7个考点)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3个考点)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7个考点)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7个考点)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8个考点)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7个考点)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5个考点)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0个考点)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8个考点)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个考点)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11个考点)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6个考点)第十四章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11个考点)第十五章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8个考点)第三部分中国近代史纲要[纲要](共114个考点)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8个考点)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6个考点)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8个考点)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2个考点)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6个考点)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8个考点)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11个考点)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2个考点)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2个考点)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1个考点)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础](共80个考点)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5个考点)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12个考点)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12个考点)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10个考点)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9个考点)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8个考点)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2个考点)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12个考点)第五部分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时事](共14个考点)(1)形势与政策: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②年度间(2012年1-12月)国际国内重大时事(2)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共14个考点)①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及演变②国际关系③国际组织④发展中国家与中国地位和作用。
2014考研 《史纲》、《毛中特》中共重要会议、专著
《史纲》、《毛中特》中共重要会议、专著(一)国民革命时期 (1919--1927)1.“一大”(1921、7、23,上海)---中共成立 (一大立党,二大立纲)(1)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
②通过了中共第一个党纲: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斗争目的是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
③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④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为书记。
(2)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就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2.“二大”(1922,上海)------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内容:①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战,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消内乱,打军阀,建和平,达独立,推翻帝国主义,统一中国)。
②开始采取民资、小资的政党和群众路线的方法。
③中共二大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3.“三大”(1923)1923年6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即: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二)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1.八七会议(1927、8、7,汉口)(1)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③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意思。
④还提出“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
(2)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三湾改编(1927、9、29)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这里,进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①将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 将党支部建在连上; 在部队内部实行民主管理 ,部队由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
2014考研政治大纲整理——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纲要综述:1-3 章1840-1919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旧民主主义革命4-7章1919-1949年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8-10章1949-现在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现代史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关键词:鸦片战争、南京条约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构。
答:经济方面: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政治方面: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社会结构:特点是族权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文化方面:儒家思想是社会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
2、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的起因、过程、结果。
答:战争起因:殖民扩张、打开中国市场战争过程:1840年6月-1842年8月战争结果:中国战败,1842年8月,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3、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答: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1844年7月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10月中法《黄埔条约》4、鸦片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的后果)答:社会性质的变化——由独立封建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革命任务的变化——反对帝国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阶级关系的变化——旧阶级产生变化,产生工人阶级、资产阶级等新阶级5、鸦片战争后中国产生的新阶级。
答: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因此他是先与中国的资产阶级而产生的。
资产阶级:包括官僚买办资本家和民族资本家。
(由于经济上的天生的软弱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革命性、动摇性)6、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答: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民族矛盾)——最主要矛盾。
2014考研政治大纲加本人详细解析——历史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点342—454,共计113 个考点)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本章内容可归结为8 大考点:(考点342—考点349)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342】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中国:经济——封建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政治——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社会结构——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宗族家长制。
文化思想——儒家思想世界: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海盗式的掠夺土地、财物;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欺诈性的贸易;贩卖奴隶。
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殖民剥削的主要形式:资本输出。
【343】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五口通商章程》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1858年中外《天津条约》(外国公使可以常驻北京;开放台湾等10个通商口岸)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让中国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1901年中外《辛丑条约》(可驻军;4.5亿两)中俄《瑷珲条约》(黑龙江以北60万)《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40万)共150多万《勘分西北界约记》(西北44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西北7万多)【344】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345】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主要任务——争取名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346】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1.人民群众:1841年三元里抗英(广州)——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1862 年太平军击毙法国侵华司令——普罗德;活捉“常胜军”副统领——法尔思德;击伤美国人——华尔;1863年太平军打死“常捷军”——勒伯勒东。
第一时间解读2014年考研政治大纲——近现代史
第一时间解读2014年考研政治大纲——关于《纲要》“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的复习2014年考试大纲于今天正式颁布,对于原第三章内容“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有一个重要改动,即:2013年第三章共2节,2014年调整为3节,把2013年辛亥革命的失败调整为第三节,其标题变为:辛亥革命的失败,并且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单独作为一个知识点。
这节内容在复习时需要注意与此相关的以下几个问题:1.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随后,临时参议院决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至此,袁世凯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起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1)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军阀们大力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
他们制定《暂行新刑律》、《戒严法》等一系列反动法令,剥夺《临时约法》规定给予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各种政治权利,任意逮捕、杀害革命党人和无辜民众。
1913年3月,袁世凯指使心腹收买刺客暗杀了宋教仁。
1913年7月至9月,又以武力镇压了南方7省国民党人的“二次革命”。
同年10月,在总统选举中,袁世凯指使军警、流氓包围国会,强迫议员投票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1914年5月,袁世凯公然撕毁《临时约法》,炮制了一个《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制取代内阁制。
1915年5月,他基本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要求。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发表接受帝位申令。
第二天,在中南海海文考研钻石卡居仁堂接受百官朝贺。
31日,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从1月1日到3月23日只当了83天皇帝就被迫取消帝制和洪宪年号。
1917年6月,前清官僚张勋率“辫子军”北上,拥废帝溥仪复辟,只12天就破产。
(2)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考研政治时政热点重点总结之重要事件
考研政治时政热点重点总结之重要事件考研政治中《形势与政策》部分,每年考核6分,总共命制4道题,二道单选和二道多选,单选和多选都是一个国内时政、一个国际时政。
重点考察同学们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的掌握情况,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知识,老师从重要会议、重要讲话和重要事件三个方面对时政知识进行了梳理,现把重要事件的内容整理如下:1.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立这两个纪念日,对于进一步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014年5月21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om)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最终签署供气协议,协议期限长达30年。
根据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
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4年6月10日发表了《“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全面阐述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区的实践成就。
重点内容如下:“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
“一国”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国家不可分离的部分,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对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内的所有地方行政区域拥有全面管治权。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不是固有的,其唯一来源是中央授权。
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不是完全自治,也不是分权,而是中央授予的地方事务管理权。
高度自治权的限度在于中央授予多少权力,香港特别行政区就享有多少权力,不存在“剩余权力”4.2014年7月1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
2014年考研政治史纲考点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探索史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本章重点考点(一)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农民是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主要的压迫对象和反抗力量。
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
2.《天朝田亩制度》(1)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2)社会理想:“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3)意义:《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近代史上农民阶级提出的第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4)局限性:它所描绘的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未能付诸实施。
2.《资政新篇》主要内容是: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
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尤其是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这就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生产力的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的领域,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了。
在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在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与番人并雄”,但严禁鸦片输入。
对于外国人,强调“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
《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3.历史意义(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2014考研政治复习大纲整理——近代史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关键字:重庆谈判、全面内战、《五四指示》、《中国土地法大纲》、三大战役1、“和平、民主、团结口号”的提出。
答:早在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时,毛泽东就提出,对蒋介石采取“洗脸”政策而不是“杀头”政策。
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2、重庆谈判的时间及内容。
答: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央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3、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达成的协议及其意义。
答:(1)达成了包括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军事问题等五项协议。
(2)政协达成的协议较多的吸收了中间人士的意见,虽然还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但他有利于冲破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因而在相当程度上有利于人民。
4、达成“和平建国”的一致意见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行动。
答:共产党:“练兵、减租与生产是解放区三件中心工作。
”国民党:统治方针是“先接收关内,控制华东、华北。
而后进兵关外,以便独占东北。
”5、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答: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面性的内战。
6、在内战全面爆发后,共产党的军事政策是什么?答:在军事上,必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
7、中国共产党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标志。
答:1947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不待完全粉碎方敌人的战略进攻,不等解放军在数量上占有优势,立刻将主力打到外线去,举行全国性反共,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
8、三路大军的挺进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进攻的序幕。
答:刘伯承、邓小平——晋冀鲁豫——大别山;陈毅、粟裕——华东野战军——苏鲁豫皖;陈赓、谢富治——晋冀鲁豫野战军——豫西。
三路大军互相策应,机动歼敌。
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
2014考研政治大纲
2014考研政治大纲2014年考研政治大纲2014年考研政治科目的大纲是考生备考政治科目应该了解的内容和要求的一份指导。
通过研读大纲,考生可以了解政治科目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以下是对2014年考研政治大纲的详细解读。
一、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内容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学习和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掌握政治学的基本理论,例如人类社会的政治本质、政治的形式和政治的目的等。
二、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中国政治制度是指中国的国家政治组织和运行的制度。
它包括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例如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
考生需要学习和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熟悉中国政治组织和运行的方式,掌握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
它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要求,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任务等。
考生需要学习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观点和基本要求。
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基本道路和基本经验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心任务。
它包括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基本道路和基本经验,例如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学习和了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基本道路和基本经验,掌握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五、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它的领导作用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还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
2014考研政治历史大纲加本人详细解析——2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本章内容可归结为8 大考点:(考点356—考点363)18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356】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客观原因: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2.政治原因:清末“新政”的破产;3.主观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派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逐步强大。
【357】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1894年,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第一个革命团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以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2.1903年,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3.1905年,孙中山等,日本东京,中国同盟会——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以《民报》为机关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358】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1.1905年,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三民主义2.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强调清除满族封建,而忽略汉族封建势力;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难以发动群众;【359】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革命派:《民报》改良派:《新民丛报》内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要不要社会革命。
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360】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1.1906年,萍、浏、醴起义——————同盟会第一次武装起义2.1911年,广州起义,黄兴,黄花岗起义。
【361】封建帝制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两千多年封建帝制覆灭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南京,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3.局限性:《告友邦书》——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忽视劳动人民,维护地主、资产阶级4.《临时约法》——有进步意义【36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014考研政治大纲解析: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会议
2014年考试⼤纲于今天正式颁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变化不⼤,2014年保持稳定,增加了3个考点,调整了14处。
其中作为历年考研政治中为次重点的纲要第⼗章变化较⼤,故今年考⽣要特别关注第⼗章。
其中: 1、⽂字表述上的变动有5处: (1)“改⾰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表述变为“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 (2)“全⾯建设⼩康社会”表述变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社会主义” (3)“树⽴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表述变为“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4)“改⾰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表述变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为全⾯建成⼩康社会⽽奋⽃” (5)“改⾰开放以来取得的巨⼤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表述变为“中共⼗七⼤总结改⾰开放以来取得的巨⼤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2、取消⼀个知识点:“中共⼗七⼤对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 3、增加三个知识点: ①中共⼗⼋⼤制定全⾯建成⼩康社会的战略部署。
②党和⼈民九⼗多年奋⽃、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的必由之路。
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主要是改⾰开放以来的历次重要会议: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共⼗⼆⼤、中共⼗三⼤、邓⼩平南⽅谈话、中共⼗四⼤、中共⼗五⼤、中共⼗六⼤、中共⼗七⼤、中共⼗⼋⼤。
第⼀、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内容: “⽂化*”结束后,虽然各项⼯作有所前进,但是党的指导思想没有实现根本改变,党和国家的⼯作处于在徘徊中前进的状态。
第⼀,“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当时主持中共中央⼯作的华国锋在粉碎“四⼈帮”、开展揭批“四⼈帮”运动等⽅⾯发挥了积极作⽤,但是他继续⽑泽东的“左”倾错误,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针。
“两个凡是”就是1977年2⽉7⽇两报⼀刊社论中提出的:凡是⽑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主席的指⽰,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2014考研历史大纲加本人详细解析——3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本章内容可归结为11 大考点:(考点400—考点410)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400】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
对中国人民实现建设新中国有利。
【40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和平、民主、团结”口号;2、8月28日,毛到达重庆;3、10月10日,《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4、1946年1月10日,停战;政治协商会议,确定了国会制,内阁制,省自治的政治制度;【402】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1、1946年6月26日,内战爆发;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中【403】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1、进攻部署:1947年6月30日,刘邓,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2、1947年10月10日,“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3、中共中央,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制定夺取全中国胜利的行动纲领;【404】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1、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五四指示)是有削弱封建剥削到废除封建剥削的过渡;2、1947年7月,《中国土地法大纲》;3、土地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405】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学生运动【406】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407】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408】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1949年4月32日【409】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1、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毛,“两个务必”。
2、1949年6月30日,毛《论人民民主专政》;3、1949年9月21日,政协第一届,北平中南海,《中政协组织法》、《中政府组织法》《中政协共同纲领》;【410】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2014年考研政治史纲考点第六章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本章重点考点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形成背景和原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已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目的: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目的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
中共中央发布一系列文告,号召全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的自卫战争。
②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1935年,中共中央在陕北的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⑤1937年8月,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⑥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对蒋政策变化: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政策是“反蒋抗日”。
②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之后,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
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也是中共“逼蒋抗日”方针的成功。
③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影响考研政治复习的重要会议(2014版)
一、 中共一大:
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变。 背景:共产主义小组
二、 二大: (1922年7月)
“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 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的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最 低纲领”--即在民族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①消除内乱,打倒军阀, 建设国内和平;②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打倒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 ③统一中国本部(包括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 纲领》。
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以后的形势,制定了全面抗日 的路线,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问题。会议认为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抗战中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 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 日的群众运动;在有利于动员全国人民抗战的前提下,争取全国人 民所应有的政治、经济利益;以减租减息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 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
洛川会议正确地指导了党和军队实行由国内战争到民族战争、 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 思想基础。
六届六中全会
举行时间:1938年9月29日—1938年11月6日 1937年11月底,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共产国际执 委、主席团委员和候补书记王明被派回国。由于他不了解 中国抗战的实际形势,被抗战爆发后,蒋介石采取的某些 进步措施,以及当时在实力上蒋介石较强,红军数量较少 等现象所迷惑,再加上他一贯具有严重的教条主义,存在 着把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倾向,因此很快就陷入了右倾 投降主义的误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给中国的抗战事业造 成了严重的损失。
瓦窑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
2014年考研政治史纲考点第七章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一、本章重点考点1.人民解放战争。
(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抗战胜利后,为了避免内战、争取和平,1945年8月,毛泽东等赴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
同一天,政协会议在重庆召开。
会上,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密切合作,推动政协会议达成了政府改组、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军事问题等五项协议。
这些协议有利于冲破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有利于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在相当程度上有利于人民。
(2)三路大军推进中原: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1947年6月30日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
三路大军相互策应,机动歼敌,迫使国民党军处于被动地位。
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
(3)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土地政策:在全面内战爆发的前夕,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的中心工作的变化。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
这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重要改变。
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后,为了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进一步激发他们支援解放战争的积极性,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2014年考研政治史纲考点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侵略史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本章重点考点(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1.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1)经济方面: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2)政治方面: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社会结构: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4)文化思想: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2.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从英国开始然后迅速推广到欧美各国的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制度终于在欧美确立起来。
在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使古老的中国遇到了空前严重的挑战,面临着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
(二)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导火索:虎门硝烟。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接着,1843年10月,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
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三)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把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把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1.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原因。
一方面,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并一步一步地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纲要(十章)史纲框架◆1840年鸦片战争——2007年党的十七大(170年)第一部分(一、二、三):1840鸦片战争——1922第二次护法运动打败(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第二部分(四、五、六、七):1919五四运动——1949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学科交叉点就是命题点)中国性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1919——1927 大革命时期第二阶段 1927——1937 土地革命时期第三阶段 1937——1945 抗日战争时期第四阶段 1945——1949 解放战争时期第三部分(八、九、十):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历史第一阶段 1949——1956 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第二阶段 1956——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期曲折发展改革开放至今)复习线索:一条主线: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时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三条分线1、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串连记忆)侵略: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中法战争——《中法新约》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探索:(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这五大探索均没有解决中国被压迫的命运,旧有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完成革命任务,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对这几个历史事件失败的的原因、教训等上升到理论层面的记忆,比如说:他们失败的共同原因是领导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表现在狭隘性,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表现在他的软弱性等。
2、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革命(与毛中特结合处分析题)重点:毛泽东思想诞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井冈山的斗争延安时期的理论探索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分析题)1956年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复习重点:1、不同阶段的基本国情社会历史阶段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基本特点中心任务2、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以及重要人物的主要事迹、功过是非不平等条约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孙中山)农村包围城市(毛泽东)改革开放(邓小平)3、党派组织、重要会议和文献著述复习模块:重大史实第一章:鸦片战争的背景、爆发原因以及后果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在反侵略斗争中的爱国人士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第二章:三次探索——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戊戌维新变法,要了解三次探索的原因、经过、性质、代表人物、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工人阶级。
但是太平天国运动证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中国共产党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但是洋务运动没有进行制度上的改革,只停留在技术层面。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对外国具有依赖性、企业管理具有腐朽性,失败的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虽然洋务运动失败,但是洋务运动客观上为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这些也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天生具有软弱性;维新运动是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维新运动意味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进行表演。
然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维新派具有局限性。
即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也意味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行不通,所以出现了后面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要特别注意一下,太平天国运动产生了两个重要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编》。
《天朝田亩制度》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因为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因为他要求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按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改造中国。
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的区别是什么?1.领导阶级不同:前者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后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
2.指导思想不同:前者是中体西用,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改良思想。
3.影响不同:前者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者既是政治改良运动的一次尝试,更侧重于思想启蒙的作用。
第三章: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原因、性质、人物、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掀起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他是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因为当时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不聊生,各种起义斗争风起云涌,人民已经不能够忍受这样的旧生活,再加上当时清政府推行新政失败,所以呢,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就敢为人先,掀起了推翻清政府的斗争,其结果呢,就是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虽然最后被袁世凯篡位复辟帝制,但是他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此阶段,我们就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一个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的不同是什么?1.领导阶级的派别不同:前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后者是资产阶级革命派。
2.指导思想不同:前者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改良思想,后者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3.影响不同:前者是政治改良运动的一次尝试,更侧重于思想启蒙的作用;后者在政治上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经济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文化上促进人民思想的解放,在社会习俗方面都产生很大的冲击和改变第四章: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产生、第一次国共合作、大革命。
新文化运动,我们要注意运动开始的标志,也就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以及口号与基本内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什么呢,首先,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其次十月革命对五四的影响因为他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所以他也就是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条件、历史特点及意义分别是什么?首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有四个:1.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3.国际指导:共产国际的指导。
4.思想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历史特点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一方面,它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
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者、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革命性。
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而且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阶级根本不可能进行和平的议会斗争,他们很少可能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抱有期望。
成立的伟大意义是:第一,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第三,党所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因此,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充满着生机和活力,预示着中国的光明和希望。
第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关系,中国革命的面目从此焕然一新。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失败以及历史教训是重要的考点需要理解记忆。
第五章: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1、东北易帜: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北洋军阀时代结束,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自己的统治。
2、八七会议,他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3、大革命失败之后的三大起义:南昌起义他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随后创建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广州起义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发动了又一次英勇反击,这三个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土地革命时期或称十年内战时期。
需要提到的是,在这一阶段,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个新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还有在土地革命中,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举行,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在这里,注意一个重要考点,那就是长征精神,五个就是,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六章: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西安事变,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第三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下来模块我们会一同总结;瓦窑堡会议,他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卢沟桥事变,八年抗战的开始,也是导火索,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洛川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平型关战役,他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整风运动,开展的原因、内容、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