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八第20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古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古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古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春秋战国以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在古代中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2)从生产力水平看:长期使用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3)从地位和影响看: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

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4、古代中国手工业在纺织、冶金和制瓷等部门的发展成就(1)冶金业:①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小件铜器。

②商代青铜器繁荣时期。

③春秋晚期,中国已有铁器④西汉时,煤开始成为冶铁燃料⑤东汉的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2)纺织业:①新石器时代:萌芽。

②商周: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相当重要③西汉: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被称为“丝国”。

④唐朝:官营纺织业规模大,私营纺织业作坊出现,纺织品数量相当可观。

⑤宋代:棉纺织业推广到江南地区,棉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

⑥明清: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3)制瓷业:(1)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即原始青瓷;(2)东汉:瓷器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3)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瓷器开始输出国外;(4)宋代涌现一批名窑,如江西景德镇;(5)明清:景德镇成为全国瓷都。

清代粉彩瓷器。

3.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就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则是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生产。

(2)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农耕为主兼营副业的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

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

2019年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考点练习: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精选教育文档

2019年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考点练习: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精选教育文档

1.《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写道:“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合今1.051 7石),而西汉时,据农学家氾胜之讲,在某些地方中田亩十三石(合今3.76石),薄田亩十石(合今2.89石)。

”这说明()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C.国家重农政策效果显著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显现解析:选B精耕细作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中战国初期到西汉粮食亩产量的大幅提高,正说明了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故B 项正确。

2.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

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

上述规定反映了()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解析:选C上述规定保障了农业生产需要的畜力,体现出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

3.统一后的秦,除皇室以外,明显有军功地主和宗法地主两类,前者主要来源于秦国,后者是原六国依靠宗法血缘关系的地主、贵族,两类地主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土地。

这表明() A.宗法制度顽强存续B..封建土地制度占据主导C.秦尚未真正完成统一D.秦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解析:选B根据“两类地主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土地”可知,地主土地所有制成为社会的主要方式,故B项正确。

4.唐代中叶,“官授田之法尽费废,则之所谓输庸调(纳税服役)者多无田之大矣”,有官员认为“按籍而征之”的传统方法弊病重重。

为此,政府纳税改革的合理方向应是()A.减免纳税B..按人纳税C.加征商税D.按地征税解析:选D题干中提到税制的弊端是“输庸调(纳税服役)者多无田之大矣”,并不是赋税过重,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按籍而征之’的传统方法弊病重重”说明按人头征税已不可取,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出现了“多无田之大矣”的现象,说明与土地有关,与商税无关,故C项错误,D项正确。

2019届浙江学业水平考试(新选考)高三历史检测:古代中国的政治制(解析附后)

2019届浙江学业水平考试(新选考)高三历史检测:古代中国的政治制(解析附后)

2019届浙江学业水平考试(新选考)高三历史检测:古代中国的政治制(解析附后)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宁夏首次发现的大型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计7块,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2块,总计34字,大意为: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

这说明( )A.甲骨文是当时唯一文字资料B.西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体制完善D.西北地区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2.西周时,周公死后,只有周公的嫡长子伯禽及其嫡系子孙才有祭祀周公的特权,伯禽的诸弟在他的率领之下,才能参加祭祀周公的祭典。

这体现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3.明朝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曾评价某一制度时说:“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里评价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皇帝制度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4.(2018·浙江五校联考)近年来,随着《琅琊榜》《甄嬛传》热播,以子嗣夺嫡与后宫争宠为主题的古装影视剧十分火热,令观众津津乐道。

抛去艺术夸张成分,导致古代社会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家国一体 B.嫡庶有别 C.宗族制度 D.君权至上5.“商人兄弟相及,凡一帝之子,无嫡庶长幼,皆为未来之储贰,故自开国之初,已无封建之事。

周人即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故殷之诸侯皆异姓,而周则同姓异姓各半。

”下列观点与材料不相符合的是( )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关系B.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C.西周家国一体的伦理政治形成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6.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考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

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的比例。

这反映出宋代( )B.名额分配确保了社会公平公正C.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D.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人口增长7.史载:唐朝“上欲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考点解读考点提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手工业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知识经纬知识清单发达的古代农业2、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土地所有制:私有。

(2)基本生产单位:家庭。

(3)生产目的:满足自家生活需要。

(4)特点:____⑤____。

(5)优点:具有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精耕细作。

(6)缺点:规模小,脆弱,孤立。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概况发展历程:夏、商、周时期:官府垄断;春秋战国:继续发展;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收归官办。

经营特点:政府____①____;集中生产;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

(2)重要成就Ⅰ冶金业铜、青铜: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治铜技术。

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钢铁: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西汉时期采用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___②___。

中国的冶铁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Ⅱ制瓷业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商朝时已有原始瓷器。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至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宋朝时瓷窑遍布全国。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___③___、珐琅瓷等争奇斗艳。

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Ⅲ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

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有丝织品。

商朝时已有织机。

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西汉政府官营丝织业规模较大。

唐朝丝织技术高,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明清政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

2、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中国民间手工业的地位:自然经济的补充。

(2)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历程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曾有发展;魏晋时期遭受摧残,隋唐得以恢复。

唐朝户调的布、绢、锦等多出于农夫织妇之手。

两宋后,民间手工业艰难发展。

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棉纺织品产量增多。

2019年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2019年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2019年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答在答题卡)和非选择题(答在答题纸)两部分。

共8 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用黑色签字笔或黑色钢笔把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再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指定的区域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否则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王制》:“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

丧祭器用,皆有等宜。

”文中所反映的是A.宗法制度 B.礼乐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分封制度2.《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

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3.右图是唐朝至清朝科举考试中“状元”(部分)在今天各省分布情况。

这一资料不能说明A.文化重心不断南移B.经济重心南移是文化重心南移的基本原因C.北方文化走向没落D.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南方文化教育发展4.明朝后期,在某些地区的某些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居于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A.轻视工商业的意识有所淡化B.明朝政府鼓励私营手工业的发展C.国家对手工业者人身控制的放松D.私营手工业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5.大前提: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小前提:明朝以前农业生产中存在普遍的长工和短工;结论:明代以前农业领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大前提、小前提都正确,结论错误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C.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均错误D.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均正确6.1896年,英商在杭州合法设厂的依据有①“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②领事裁判权的规定③《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④《辛丑条约》的有关规定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7.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2020版高考历史 12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 12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含解析)

课后限时集训(十二)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山东实验中学期中)据考古资料统计,秦汉墓葬遗址、村落遗址、冶铁遗址出土的1 350件铁农具中,犁铧、铧冠、鐾土约计146件(其中,铧冠约计101件,鐾土4件),锸、锄、铲、镢之属1 204件。

这些信息说明秦汉时期()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C.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A [据材料“秦汉墓葬遗址、村落遗址、冶铁遗址”“犁铧、铧冠、鐾土”“锸、锄、铲、镢”可知,在秦汉时期,铁制农具大量使用,且功能细化,不同作用的铁制农具的出现反映的是农耕活动日益精细化,故A项正确.]2.(2019·安徽蚌埠模拟)《四民月令》一书中记述了东汉后期地主田庄一年十二个月的家庭事务安排,包括种植农作物(瓜、瓠、葵、葱、蒜、大豆、胡麻、黍、苜蓿、大麦、小麦、芥等)及进行各类粮食、农副产品买卖的情况。

据此可以推测()A.地主田庄经济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B.田庄经济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田庄的生活资料基本可以自给自足D.田庄经济有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C [东汉地主田庄式经营,生产生活资料基本自给自足,可以闭门为市,不需要外界供给,这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特征,C项正确。

]3.(2018·江西抚州期中)汉承秦制,私有土地的买卖并不受法律限制,贫民一旦无法正常经营土地便只能将其出售,地主的势力便越来越大.这一做法( )A.加快了土地的流转和兼并B.为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C.推动国有土地制度的瓦解D.培植了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A [据材料可知,这一做法有利于土地买卖,加快了土地兼并,故A 项正确;土地买卖与农业技术的发展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私有土地的买卖,与国有土地制度无关,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是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材料“贫民一旦无法正常经营土地便只能将其出售"说明小农经济遭到破坏,故D项错误。

探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

探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

探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行业,对中国社会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中与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相关的内容。

一、农业的发展及其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古代中国的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在课本中,我们学习到了古代中国农业的历史进程和一些具体的知识点,比如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农业机具的发展等等。

这些知识点可以用来展示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轨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首先,我想从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来谈一谈。

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传统的手工劳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摸索出一些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方法,比如引水灌溉,改良农作物等。

这些改进措施的采用,使农民能够更高效地从事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产量,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我会探讨农业机具的发展对古代中国农业的影响。

在古代,人们逐渐发明了一些农具,比如犁、耒等,这些农具的出现,使得农民的劳动力得以减轻,农田的开垦面积也得以扩大。

这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农闲时间,从而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兴盛及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除了农业,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也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课本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历程和一些具体的知识点,比如手工业的主要产品和手工业的组织形式等等。

这些知识点能够展示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兴盛及其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首先,我会探讨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产品。

根据课本中关于古代手工业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产品有陶器、丝织品、纸张等。

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还成为了中国特色文化的代表。

比如陶器艺术、丝绸之路的开辟等,都与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兴盛密切相关。

其次,我会论述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组织形式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小作坊式的手工业,也有规模较大的手工业作坊和家族式手工业。

2019届高三历史浙江学业水平考试(新选考):专题八第20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2019届高三历史浙江学业水平考试(新选考):专题八第20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古代的经济政策: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 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 重要因素。
第 20 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 手工业
考点 1
Hale Waihona Puke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1.过程: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过程。前 者是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后者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采用。
2.全面认识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
(1)形成的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 广;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成长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①有利因素:
生产工具的 使用和改进 农民自身因素 铁犁牛耕的普及等
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 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 积产量
采取重农政策,扶持小农经济
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 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
古代手工业: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 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 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古代商业: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 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 易管理是核心内容, 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
[灵犀一点] 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
二、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商周时期
战国至清 土地私有制
北魏至唐 前期
土地 制度
井田制
农民土地 私有 农民占有 土地较少 面临地主 兼并威胁
地主土地 私有 地主占有 大量土地 收租方式 剥削农民

2019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机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2019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满分100分,考试限定用时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第I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学者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政”主要是指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中央集权制2.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通判等官职的朝代是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3.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是A.察举制的创立B.内阁的设立C.三省六郝制的创立D.军机处的设立4.《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入最早提出的持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其作者是A.洪秀全B.杨秀清C.洪仁玕D.石达开5.在下列各项不平等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我们认为(我们)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

”“这个制度”是指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政治协商制度7.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它在政治领域对西方社会发展最大的贡献是A.自由传统B.民主政治C.法律建设D.国家统一8.我们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因为英国最早A.颁布成文宪法B.实行多党制C.创立总统制D.确立君主立宪制9.1848年诞生的社会主义理论,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

它诞生的标志是A.《人权宣言》的颁布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成立D.十月革命的胜利10.下组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

高考历史精选讲义优选题集含答案解析——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高考历史精选讲义优选题集含答案解析——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专题五⎪⎪⎪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宏观·理清时序]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呈现出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第12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理知识体系][背史论术语](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阶段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使农民遭受沉重的压迫。

土地兼并导致耕者无其田,往往激起民众暴动。

(3)小农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础,其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治乱和政权的兴衰。

(4)古代中国,官营、私营、家庭和田庄几种手工业形式并存。

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私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5)中国的手工业长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始终是农业经济的附属品知能强化课Ⅰ田园风情—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一、生产模式——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1.耕作工具2.耕作技术二、经营方式——从“千耦其耘”到“男耕女织”1.集体劳动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1)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步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2)内容: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是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

(3)地位: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4)评价:3.庄园经济4.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1)定义: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2)过程:①战国时期:租佃方式产生。

②汉代:租佃现象比较普遍。

③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土地出租时,多订立契约,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地租以实物租为主。

④明清时期: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使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2019届高三浙江学业水平考试新选考历史:专题八课时检测二十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2019届高三浙江学业水平考试新选考历史:专题八课时检测二十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课时检测(二十)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如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灌溉工具,据载为三国时马钧改制,但常常需要二人同时脚踏方可汲水,为此,后来宋代人为了节省人力,创造性发明了哪一灌溉工具以代替之()A.立井水车B.高转筒车C.水转翻车D.风力水车解析:选C注意题干时间“宋代”,依据题干材料和图示,结合所学可知,马钧发明的翻车需要人力,到了宋朝为了节省人力,发明了水转翻车,故C项正确;风力水车出现在明清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立井水车、高转筒车出现在唐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B两项错误。

2.下列生产工具(或生产场景),按出现由近及远的排列应是()A.①③④②B.②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④③①②解析:选C①《便民图纂》是中国明代反映苏南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著作,②曲辕犁是唐代出现的,③水排是东汉杜诗发明的鼓风冶铁装置,④二牛抬杠是西汉时推广的犁耕技术。

所以由近及远的顺序是①②③④,故选C项。

3.1987年,在广东省阳江海域发现南宋时期的古沉船,后命名为南海1号。

在已出水的文物中,有一些“喇叭口”大瓷碗,还有一些首饰盒等物品,造型及风格都与国内同类物品相异,显然是为外国客户专门制作的。

这一现象说明宋代()A.瓷器国内市场狭小B.海外贸易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C.海外商运业的发达D.处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重要的转型时期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南宋的外贸情况,不涉及国内贸易,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及海外贸易税以及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例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南宋时期的古沉船……显然是为外国客户专门制作的”说明当时外贸比较频繁,海外商运业比较发达,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转型的前后变化情况,故D项错误。

4.宋朝大诗人梅尧臣曾写过一首诗:“农人力已勤,要在布嘉种,手持高斗柄,觜(嘴)泻三犁垅(垄)。

月下叱黄犊,原边过废冢,安知侠少年,玉石金羁拥。

”诗中所描绘的是() A.一牛挽犁B.曲辕犁C.耧车D.男耕女织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播种季节农民是比较繁忙的,常常是白天忙于收割打场,播种只好安排在夜晚进行。

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八课时检测二十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八课时检测二十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含解析

课时检测(二十)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如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灌溉工具,据载为三国时马钧改制,但常常需要二人同时脚踏方可汲水,为此,后来宋代人为了节省人力,创造性发明了哪一灌溉工具以代替之( )A.立井水车B.高转筒车C.水转翻车D.风力水车解析:选C 注意题干时间“宋代”,依据题干材料和图示,结合所学可知,马钧发明的翻车需要人力,到了宋朝为了节省人力,发明了水转翻车,故C项正确;风力水车出现在明清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立井水车、高转筒车出现在唐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B两项错误。

2.下列生产工具(或生产场景),按出现由近及远的排列应是( )A.①③④②B.②①③④C.①②③④ D.④③①②解析:选C ①《便民图纂》是中国明代反映苏南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著作,②曲辕犁是唐代出现的,③水排是东汉杜诗发明的鼓风冶铁装置,④二牛抬杠是西汉时推广的犁耕技术。

所以由近及远的顺序是①②③④,故选C项。

3.1987年,在广东省阳江海域发现南宋时期的古沉船,后命名为南海1号。

在已出水的文物中,有一些“喇叭口”大瓷碗,还有一些首饰盒等物品,造型及风格都与国内同类物品相异,显然是为外国客户专门制作的。

这一现象说明宋代( )A.瓷器国内市场狭小B.海外贸易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C.海外商运业的发达D.处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重要的转型时期解析:选C 材料反映了南宋的外贸情况,不涉及国内贸易,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及海外贸易税以及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例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南宋时期的古沉船……显然是为外国客户专门制作的”说明当时外贸比较频繁,海外商运业比较发达,故C 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转型的前后变化情况,故D项错误。

4.宋朝大诗人梅尧臣曾写过一首诗:“农人力已勤,要在布嘉种,手持高斗柄,觜(嘴)泻三犁垅(垄)。

月下叱黄犊,原边过废冢,安知侠少年,玉石金羁拥。

”诗中所描绘的是( ) A.一牛挽犁B.曲辕犁C.耧车D.男耕女织解析:选C 材料反映了播种季节农民是比较繁忙的,常常是白天忙于收割打场,播种只好安排在夜晚进行。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第19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第19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含解析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张家界模拟)《管子·海王篇》说,大致与吴王夫差开凿邗沟相当的时期,齐国耕者必有“一耒(古代播种工具),一耜(翻土工具),一铫(除草工具)”。

该文献印证() A.耒耜是春秋时期主要的农具B.春秋时期是农业发展转型期C.齐国农业耕作工具相对齐全D.铁制农具已在齐国推广开来解析:选C。

题干未列出耒耜与其他农业工具的比较,故A项错误;春秋时期,铁农具、牛耕出现,这是此时农业发展的标志,题干中未提及,故B项错误;由题干中耕者必有播种工具、翻土工具、除草工具,可以看出齐国农业生产工具相对齐全,故C项正确;题干中未提及铁制农具,故D项错误。

2.(2019·安阳模拟)下图为陕西绥德汉画像石《牛耕图》原石拓片。

据下图可知()A.新的耕作模式开始出现B.农业生产效率提高C.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D.小农经济已经形成解析:选B。

根据题意得出此时的农业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此耕作方式开始出现是在春秋战国,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铁犁的推广情况,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的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3.(2019·邯郸摸底)下面是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所记载的关于可以用来说明汉代田庄内部交易情况的部分截图,该截图内容可以用来说明汉代田庄()正月……收白犬骨及肝、血二月……可粜粟、黍、大小豆、麻、麦子。

收薪炭三月……可粜黍。

买布四月……可粜穰及大麦。

收敝絮五月……粜大小豆、胡麻。

籴穬,大小麦。

收敝絮及布帛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C.手工业生产规模大D.无须同外部市场发生联系解析:选B。

汉代田庄是自然经济,“商品经济达到较高水平”与材料中“内部交易情况”不符,故A项错误;田庄的产品种类丰富,材料中“汉代田庄内部交易”表明自给自足,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手工业生产数量和规模,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汉代田庄内部交易情况”,没有涉及同外部市场联系不等于无须联系,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8.20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及近代中国资本主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8.20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及近代中国资本主义

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1.在夹缝中求生存: (1)外国倾资销本(q主īng义xi的āo压) 制:限制机器进口;利用在华特 权,大量封商_建品__(_f_ēn_g_j_i_à和n)掠夺原料;侵华战争的直接摧毁。 (2)本国势(力běn ɡuó)_________的压迫和剥削。 (3)国民政府和__官__僚__资__本_的压制。
第三十页,共60页。
【解题( jiě tí)思路】
主题归纳
知识迁移
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
所体现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 展的阶段及各阶段的
段及时代特征
特征
第三十一页,共60页。
【解析】选C。1914-1920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短 暂春天”,材料中火柴业的发展情况反映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对民族工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而非 直接导致(dǎozhì)1914-1915年工业发展,故A错误;因为华商 投资额的递增,火柴厂数量也在增加,所以火柴进口量才逐年 下降,B因果关系颠倒,故错误;
第二十三页,共60页。
中国民族资本(zīběn)主义发展的特征、地位和作用 1.特征: (1)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深 受外国资本(zīběn)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2)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zīběn)、技术、人 才),后天畸形。 (3)从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第七页,共60页。
2.在斗争中求发展(fāzhǎ中n)华:民族 (1)目的:维护本阶级封和建_(_Z主_h_ō义_n_g_h_u_á的Mín利zú益) 。 (2)对象:帝国主义、(_f_ē_n_g_j_i_à__n和zh官ǔy僚ì)资本主义。

2019年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考点练习: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

2019年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考点练习: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

1.《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写道:“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合今1.051 7石),而西汉时,据农学家氾胜之讲,在某些地方中田亩十三石(合今3.76石),薄田亩十石(合今2.89石)。

”这说明()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C.国家重农政策效果显著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显现解析:选B精耕细作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中战国初期到西汉粮食亩产量的大幅提高,正说明了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故B 项正确。

2.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

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

上述规定反映了()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解析:选C上述规定保障了农业生产需要的畜力,体现出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

3.统一后的秦,除皇室以外,明显有军功地主和宗法地主两类,前者主要来源于秦国,后者是原六国依靠宗法血缘关系的地主、贵族,两类地主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土地。

这表明() A.宗法制度顽强存续B..封建土地制度占据主导C.秦尚未真正完成统一D.秦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解析:选B根据“两类地主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土地”可知,地主土地所有制成为社会的主要方式,故B项正确。

4.唐代中叶,“官授田之法尽费废,则之所谓输庸调(纳税服役)者多无田之大矣”,有官员认为“按籍而征之”的传统方法弊病重重。

为此,政府纳税改革的合理方向应是()A.减免纳税B..按人纳税C.加征商税D.按地征税解析:选D题干中提到税制的弊端是“输庸调(纳税服役)者多无田之大矣”,并不是赋税过重,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按籍而征之’的传统方法弊病重重”说明按人头征税已不可取,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出现了“多无田之大矣”的现象,说明与土地有关,与商税无关,故C项错误,D项正确。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3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教学案)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3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教学案)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热点题型一小农经济的形成、特点及影响因素例1、(2018年北京卷文综历史2)2. 南宋年初“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③【答案】B【举一反三】(2018年江苏卷文综历史5)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

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

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C.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料意思是蚕桑养殖获得的利润高于种地,故大多农户发展蚕桑,没有体现农耕技术衰退,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以及地主在蚕丝收获之际催收田租,这些说明了养蚕缫丝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地主的剥削程度减轻,故D项错误。

【变式探究】(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2)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

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四选三的题目,排除掉一个错误的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知考纲·明考情]第20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考点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1.过程: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过程。

前者是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后者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采用。

2.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形成。

(2)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出现了一牛挽犁。

(3)汉代铁制农具的数量远超前代,曲柄锄、大镰和播种工具耧车的出现,说明农具有所改进。

(4)唐代出现曲辕犁,标志着我国古代农耕技术的成熟。

3.影响(1)耕作技术的改进,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小农户个体经营使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革命性的发展。

[灵犀一点]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二、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商周时三、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从经济结构看: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

2.从生产力看:使用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从生产方式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土地所有制看:实行以地主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5.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看:一方面国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在农业上征收的赋税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此外在赈灾、救灾方面,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灵犀一点]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生活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但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1.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1)耕作方式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经不断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3)改善农业环境: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

2.全面认识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1)形成的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成长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①有利因素:②不利因素: a .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受到沉重的封建剥削,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b .历代封建王朝的后期,随着统治的腐败,每遇灾荒瘟疫,小农经济都面临破产的危险。

(3)影响①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②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③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其长期存在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主要原因。

1.(2018·浙江11月选考)文献史料述及西周的土地制度,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及“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的记载。

这反映了( )A .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B .土地实际上为周王占有C .诸侯贵族将公田据为己有D .井田制下地权合一的现象解析:选A 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的土地制度,故A 项正确。

周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再分封给卿大夫,层层分封,土地的占有权实际上是掌握在西周贵族奴隶主阶级手中而非周王一人,故B 项错误。

C 项材料没有体现。

D 项不符合史实。

2.(2017·浙江11月选考)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右图所示人物主持的水利工程闻名于世,历苍黄风雨,惠泽中华民族两千余载,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

这一水利工程是( )A.灵渠B.都江堰C.郑国渠D.白渠解析:选B 战国时期李冰父子在四川修建都江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

3.(2017·浙江4月选考)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

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①石斧②耧车③骨镰④曲柄锄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选A “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主要耕作方式之一,这一时期的人们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等简单的劳动工具。

4.(2015·浙江10月选考)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

它是( )A.耦犁B.曲柄锄C.曲辕犁D.翻车解析:选C 耦犁出现在东汉,曲柄锄出现在汉代,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B两项错误;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故C项正确;翻车是灌溉工具,而非耕土的农业生产工具,故D项错误。

5.(2018·绍兴选考诊断)《华阳国志》载:“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河渠书》载:“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以上史籍记载的两大水利工程( )A.皆位于灌溉发达的关中地区B.都是春秋时期水利工程的典范C.沟通了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D.为秦完成统一大业创造了条件解析:选D 材料中“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讲述的是都江堰,在四川并不位于关中地区,故A项错误。

“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讲述的是郑国渠,是在战国末期修建的,故B项错误。

都江堰沟通的是岷江和沱江水系,故C项错误。

都江堰和郑国渠使秦国农业强大起来,为秦统一大业创造了条件,故选择D项。

6.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B.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C.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解析:选B 材料中没有体现铁犁牛耕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等信息说明农业种植注重精耕细作,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水利灌溉的信息,故C项错误;私有制在材料中无从反映,故D项错误。

7.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

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

”诗中反映了( )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解析:选D 由题干“小麦青青大麦黄”“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明日西门卖丝去”等信息可以看出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从事家庭手工业,并在市场上销售,故D项正确;“西门卖丝”可见手工产品质量不一定低下,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很小,故B项错误;由题干“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可见农民家庭生活很忙碌,故C项错误。

考点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古代中国的丝织业中期以后,官营纺织业规模相当大,私营纺织作坊兴起二、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的进步三、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1.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除越窑的青瓷享有盛名外,邢窑的白瓷制作精美,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也在瓷器中名列前茅。

2.唐宋以来,各地的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

河北定窑、河南均窑、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名窑以其产品的质量闻名天下。

3.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主要产品,这条对外贸易的路线也因此被称为“瓷路”。

四、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从国际地位看:历史悠久,长期世界领先,产品远销海外(如丝织品、瓷器等)。

2.从发展概况看:技术不断进步,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规模不断扩大,并出现手工工场。

3.从经营形式看: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共存(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

4.从社会地位看:属于自然经济一部分,依附于农业。

1.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

(2)手工业技术先进。

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国外。

(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5)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

(6)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

(7)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2.中国古代手工业没有出现生产领域技术革命的原因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1.(2018·浙江11月选考)谈到宋代对外贸易情况,有论著谓:“海洋中的航线取代了沿着海岸的线路。

船只配备了密闭舱,航行不再完全依赖顺风,船舵的改进、指南针的运用以及对季风更深入的了解使这样的航行成为可能……中国港口城市建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聚居区。

”下列项中与上述材料相对应的史实是( )①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②聚居区严格按坊市制度进行管理③宋代彻底放弃了唐代的海外贸易航线④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外销商品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选A 根据题意,“航行不再完全依赖顺风……指南针的运用……使这样的航行成为可能”说明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①正确。

宋朝的市已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原来商业区和生活区分开的坊市制度,故②错误。

“彻底放弃”的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并无体现,故③错误。

唐宋以来,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外销商品,也被称为“瓷路”,故④正确。

A项正确。

2.(2018·浙江4月选考)古诗有云:“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万车炭(煤)……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中国古代以煤作为燃料冶铁开始于( ) A.战国B.西汉 C.南北朝D.北宋解析:选B 早在汉代,人们就开始用煤作燃料,并用来冶铁;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使炼出的钢铁的硬度和质量大大提高;南宋末年,我国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开来。

故B项正确。

3.(2015·浙江10月选考)据古罗马学者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汉代纺织技术发达,产品远销地中海地区B.绒锦、织金绒、天鹅绒等纺织品流行C.唐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输至欧洲D.黄道婆改进织造技术解析:选A 汉代华美轻柔的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故A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