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劳技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劳技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随着社会变化,学校需要不断优化教育理念和手段,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品质。
我们学校着手设计"劳技学科德育渗透计划",通过将德育元素融入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实现德育教育的协同及渗透。
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1. 选取劳技和理工科学科,如技术设计、生物学、物理等,并寻找能够体现恰当道德标准和价值判断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感等。
2. 各学科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和课题,选择适当的类似案例、阅读材料等,引导学生思考情况中的道德考量。
3.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就道德议题进行讨论,从多角度论述问题,培养独立分析和判断能力。
4. 安排部分课后活动,如实地考察和社区服务,让学生能够贯彻所学知识、培养责任心。
5. 定期组织讨论总结,检视各阶段效果,不断完善相关课程设置。
通过有效组织,我们相信可以在学科学习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成长扫除障碍。
这将是一项长期的系列举措。
各学科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各学科德育渗透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领域的渗透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决定制定各学科德育渗透实施方案,将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二、目标原则1. 目标:通过学科德育渗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原则:坚持德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注重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个体差异;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主体作用。
三、具体措施1. 语文学科(1)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2)通过文言文学习,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3)通过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 数学学科(1)结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2)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3)结合数学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3. 英语学科(1)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增进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和尊重;(2)开展英语角等活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合作意识;(3)引入英语励志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 物理学科(1)结合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探究精神;(2)通过物理学史学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3)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能源、环保等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5. 化学科(1)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增强环保意识;(2)结合化学知识,介绍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3)通过化学科普,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科德育渗透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校学科德育工作;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德育渗透意识和能力;3. 完善评价机制,将学科德育渗透纳入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4. 加强家校合作,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科德育渗透中的重要作用。
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学科德育浸透工作方案学科德育浸透工作方案学科德育浸透工作方案1一、指导思想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品德优良的学生。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也包含着这一层意思,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进展施行的,而素质教育又是把德育放在一个很大的位置上加以考量的。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浸透德育教育成为新课程下的一个崭新的话题。
德育浸透是基于科学课程标准的育人因素。
《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中就表达初德育方面的目的,在“科学探究”和“科学知识”两大目的中也有详细的表达。
在进展科学教学时,我们要发挥在教学中浸透德育教育的责任,更重要的是不要在科学教学中带上沉重的“镣铐”,偏离教学的根本。
要处理好教学和德育教育的问题关系,这也是科学教学过程中德育浸透的一门艺术。
二、详细措施1、利用教材文本浸透德育教育就目前的科学教材而言,假如牵强附会的话,每一课都可以挖掘德育教育内容。
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那种挖掘很容易让课堂的情感付之东流。
因此,在这里强调应该是“科学的利用”而并非是“努力的利用”文本来施行德育教育。
要上好一堂科学课,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教材,把握好教材文本,寻找德育教育的切入点。
可以这样说,老师在课堂上的调控,浸透才能完全取决于老师对教材的钻研和解读。
所以,老师要研究教材文本的依托性、前瞻性和德育的浸透性。
我们要钻研教材,寻找文本的德育切入点,不能光停留在“文本说了什么”的层面上,更应让学生知道“文本为什么这样说”。
科学课程的德育价值就蕴藏在我们使用的教材之中。
把握好每一个蕴含的教育契机,并扑捉到它,使它成为最有效的德育教育资。
如三年级《我看到了什么》一课,安排了“看图上的大树”、“回想以前在大树前看到什么”、“到一棵真正大树前看到什么”、“和同学们交流”等内容,通过经历上述活动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要实事求是。
随着学习的深化到中高年级又转向情感价值的培养上来。
在物质的溶解性实验时,在这方面就落实的好了,大局部学生可以做好,养成了一个比较好的道德素养。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
标题:德育渗透计划
引言概述:德育渗透计划是指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将德育理念和价值观贯通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德育渗透计划的目标
1.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1.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1.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方式
2.1 课程设置:在各个学科中融入德育内容
2.2 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训、校风、校规等方式强化德育教育
2.3 课外活动:组织各种德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参预社会实践
三、德育渗透计划的评估机制
3.1 定期评估:每学期对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3.2 学生评估:通过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接受程度
3.3 教师评估:教师对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和互评
四、德育渗透计划的效果
4.1 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学生的品德行为更加积极向上
4.2 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学生更加关心他人,乐于参预公益活动
4.3 学校整体氛围的改善:校园文化更加浓厚,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五、德育渗透计划的持续发展
5.1 不断完善:根据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德育渗透计划
5.2 多方合作:与家长、社会等多方力量合作,共同推动德育教育
5.3 推广经验:将成功的德育渗透计划经验推广到更多学校,促进德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总结: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培养更多有担当、有情怀的新一代。
科学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科学德育渗透实施方案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传播日益便捷,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青少年的道德观念逐渐淡化,缺乏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加强科学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道德品质,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学校应当加强科学德育课程的设置。
通过将科学德育融入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学校还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具备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
其次,家庭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家长应当注重对孩子进行科学德育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
同时,家长也应当注重对孩子进行道德修养的培养,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社会,培养他们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此外,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学生科学德育的重要因素。
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同时,社会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科学德育引导和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学知识和道德修养的机会,使他们在社会环境中得到更好的熏陶和培养。
总之,科学德育渗透实施方案的落实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关注科学德育工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学科德育实施方案是什么
学科德育实施方案是什么学科德育实施方案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制定的有针对性的德育实施计划和具体措施。
学科德育实施方案的目的是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学科德育实施方案应当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通过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在科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精神,引导学生尊重科学事实,培养科学态度。
其次,学科德育实施方案应当注重学科特点,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因此在制定学科德育实施方案时,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德育措施。
例如,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和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此外,学科德育实施方案还应当注重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学科教师是学科德育实施的主要实施者和引导者,他们应当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能够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学科德育实施方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科德育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促进学科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学科德育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不断完善和提升学科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德育渗透实施方案一、引言德育渗透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将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德育要求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全面培养其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德育渗透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德育渗透的基本原则1. 整体推进原则:德育渗透要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相结合,贯穿于学校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教育格局。
2. 课程融合原则:德育渗透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
3. 实践体验原则:德育渗透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情感体验,通过社会实践、体验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 师生互动原则:德育渗透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三、德育渗透的实施路径1. 课程融合:通过课程改革,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比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悟人生道理;在科学课上,可以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在历史课上,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道德选择。
2. 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比如,开展主题班会、德育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组织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的德育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专业水平,引导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11篇】
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11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精选11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努力从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两方面入手,系统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等教育教学理论,按要求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探究符合学生实际而又能推动其长远开展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思想,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培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续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天生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针对学生的德育根底,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
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标准自己的行为。
三、具体措施:(一)识字与写字方面。
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爱好,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使用字典、词典,锻炼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标准、端正、整洁。
(二)阅读方面。
结合学校的“文化阅读”活动,发动学生多些朗读,标准学生发音,使学生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独立思考,学会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存,理解生词的意义。
引导学生诵读优秀诗文,留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
(三)习作方面。
引导学生留心四周事物,乐于书面表达,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留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常积存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奇感的词句;依据表达的需要,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能够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并且情愿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欢乐,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小学学科德育渗透方案
小学学科德育渗透方案一、背景分析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科德育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小学学科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方案针对小学学科德育渗透提出具体措施,旨在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二、目标定位1. 提高教师德育意识,使教师在教学中自觉承担起德育责任。
2. 增强学科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自然接受德育教育。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道德品质、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具体措施1. 语文(1)通过文学作品教学,引导学生感悟真善美,培养高尚情操。
(2)结合课文内容,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通过作文、口语交际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2. 数学(1)结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数学故事、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3)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3. 英语(1)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国际视野。
(2)利用英语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进行文明礼仪、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教育。
(3)组织英语角、英语剧社等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团队精神。
4. 科学(1)通过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2)结合科学知识,开展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等教育活动。
(3)在科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四、实施保障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德育意识和能力。
2. 完善学科德育评价体系,将德育成果纳入教学质量评价。
3. 加强家校合作,发挥家长在学科德育中的积极作用。
4. 定期开展学科德育研讨活动,总结经验,不断优化德育渗透方案。
五、预期效果1. 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道德品质得到提升,人文素养得到培养。
2. 教师在教学中,德育意识不断增强,德育能力得到提高。
学科渗透德育教案
学科渗透德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与德育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在学习学科知识的也要注重德育的培养。
2. 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等德育素养。
3. 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学科知识与德育的关系2.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3.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科知识与德育的关系,教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实践方法,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学科知识与德育的关系,引发学生对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视。
2. 讲解:讲解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提出具体的方法和策略。
3. 案例分析:分析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案例,让学生具体感受德育的实践效果。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所学的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经验。
5. 总结:总结学科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强调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也要注重德育的培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学生思考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能力和思考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以便进行教学改进。
六、教学实践:1. 设计与学科相关的德育活动,如科学实验中的诚信、合作等。
2.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内容,适时引入德育教育,如数学教学中的公平、正义等。
3. 组织学科知识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历史教学中的实地考察、文化传承等。
七、德育评价:1. 学生道德行为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内外道德行为表现,了解学生德育素养的提高。
2. 学生学科成绩评价:评估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中的进步,了解德育对学科学习的促进作用。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渗透计划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渗透计划篇1一、教材结构七年级(上册)教材设四个单元,共10课。
上册为1-4单元,每个单元2课或3课,每课一般安排2课时,每册安排20课时左右,留出一些课时用于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社区活动等实践活动,每单元实践活动安排2课时。
二、教材分析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了针对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生活,解决适应与学会调适的矛盾,设立了四个单元的内容。
由“成长的节拍”(中学时代,学习新天地,发现自己)、“友谊的天空”(友谊与成长同行,交友的智慧)、“师长情谊”(师生之间、亲情之间)到“生命的思考”(探问生命,珍视生命,绽放生命之花),以成长为核心,涵盖、整合有关学习、自我探索、交往和生命的话题。
从引导学生生活、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依据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相关要求,本册教材设立了相对独立的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
既是学生整个初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逻辑的起点。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阶段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会有各种困惑和问题。
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而是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成长。
本单元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全部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不仅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朋友之间亲密感也进一步增加。
这一方面提高了中学生友谊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交友态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单元:承接上一单元学会与同伴交往,本单元则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继续与延伸。
德育学科渗透方案
德育学科渗透方案学校德育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是对学生成长道德品质的塑造和提升。
德育学科渗透方案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案背景德育学科渗透方案的提出源于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德育教育往往停留在口号宣传和行为规范层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度,而学科教育则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很少涉及道德伦理教育。
因此,德育与学科教育的脱节成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难题。
二、方案原则德育学科渗透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整合性原则:德育要融入学科教育之中,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渗透的德育氛围。
2. 针对性原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设置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活动,注重因材施教,达到有效引导和激励的目的。
3. 实践性原则:德育教育要贯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道德品质。
三、方案内容1. 课堂教学: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注入道德教育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主题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德育主题活动,如道德讲堂、德育周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德育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 课外实践:学校鼓励学生参加义工活动、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方案意义德育学科渗透方案的实施对于学校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1.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德育学科渗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塑造良好校风:德育学科渗透有助于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促进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和弘扬。
3. 促进学校发展:德育学科渗透有助于提升学校品牌形象,提高教育质量和影响力,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在今天社会多元化的背景下,学校德育教育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德育渗透计划
德育渗透计划德育渗透计划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将德育理念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面将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家校合作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探讨。
首先,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
教师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应当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将道德修养、价值观培养融入到各门课程中。
比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诵读优秀的古诗词或现代散文,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事件的讲解,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接受德育教育,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环节。
学校作为学生的第二个家,应当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让学生在校园中能够不自觉地接受德育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主题的德育活动,比如德育讲座、德育演讲比赛、德育主题班会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力量。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一批德育教育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在身边就能看到身边的榜样,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
最后,家校合作是德育渗透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支撑,只有学校和家庭密切合作,才能够更好地实施德育渗透计划。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合作,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德育教育理念和实施方案,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能够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德育修养。
综上所述,德育渗透计划的实施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需要课堂教学的渗透,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家校合作的密切。
只有通过多方合力,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希望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共同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让德育渗透计划真正落地生根,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科实施德育教育渗透方案
官池镇拜家小学学科实施德育渗透透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在各学科教育活动中都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态度技能、价值观念和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加强道德教育在新课程各学科中的渗透,有利于“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培养中潜移默化、点滴浸润实现的。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积极实施德育渗透。
二、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1、德育是一种文化教育,学科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容。
这就意味着在教学中可以进行道德意识的渗透培养。
2、结合学科学习渗透学科中有些内容在德育意义上很有代表性,有些内容本身就是很好的德育教材。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向学生传输道德文化知识。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教学工作客观规律的反映,是由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特点决定的:(1)教学过程具有教育性;(2)教师形象具有教育性;(3)教材内容具有教育性;(4)明确掌握知识与加强德育的关系;(5)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指导;(6)深入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
因此,学科教材本身就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一句话,具有教育性。
3、结合课堂练习应用渗透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学生仅有道德文化知识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在组织课堂活动时,要多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
4、结合课外活动渗透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德育得到有效延伸,更灵活贴切地实施德育。
让学生自主地我学我育、学用结合,从而提高育人质量。
三、学科德育渗透的内容1、渗透文明礼仪教育;2、渗透良好学习、生活和劳动的行为习惯教育;3、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4、渗透爱国主义教育;5、渗透集体主义教育;四、学科德育渗透要求1、学校、德育工作者、学科教师要端正德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育人观,正确评价学生。
学科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学科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学科德育渗透教学案例:数学中的德育教育
一、案例背景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数学知识的德育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案例描述
在讲解“比例与比例尺”这一章节时,除了让学生掌握比例和比例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德育渗透:
1. 引入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介绍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比例关系,如故宫、颐和园等建筑群的比例布局,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强调团队合作: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合作完成比例尺的计算任务。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和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3. 强调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态度。
要求学生严格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计算,不得随意更改数据或结果,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4. 培养环保意识:结合比例尺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计算不同比例尺下地球表面的面积,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案例反思
通过这一章节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和技能,还成功地进行了德育渗透。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挖掘数学学科中的德育元素,发挥数学在德育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同时,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2024年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在2024年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计划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法治意识和公民素养。
以下是一份针对2024年的德育渗透计划,旨在通过学科教学,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课程,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一、课程目标1.道德观念培养:通过学习道德规范和传统美德,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能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准则。
2.法治意识提升:加强法治教育,使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培养他们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公民素养培育:通过学习公民权利和义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公共事务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结合时政热点:紧跟国内外重大时事,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2.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道德与法治内容,通过问题探究、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3.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法律宣传等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的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三、具体实施措施1.课堂渗透: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与法治的相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主题活动:定期举办以道德与法治为主题的班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3.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形成家校合力。
四、评价与反馈1.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作业、课堂表现等,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进行持续评价,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策略。
2.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项目评估等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促进他们的自我反思和成长。
五、保障措施1.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德育与法治教育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提升教师的德育渗透能力和法治教育水平。
小学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9篇
小学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9篇小学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 (1)1、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小学英语教材选编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突出"语用教育"。
在英语文化意识熏陶学习和交际能力培养中,对学生实施中西文明礼仪教育是一大重点。
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称谓、问候、告别、重大节日问候的得体运用,能对一般的赞扬、请求作出适当反应等。
如早上见面互相说声"Good morning",新年互相祝贺"Happy new year"、互送贺卡,得到别人帮助记住说声"Thank you"。
2、渗透良好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教育教师要结合不同话题教学内容灵活地联系学生实际,对其进行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锻炼习惯教育。
如《PEP英语》,PEP 4 UNIT 2谈论时间,让学生在课文故事学习中学会珍惜时间,安排好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以下案例均选自《PEP英语》教材);PEP 2 UNIT 3谈论水果,通过熊猫盼盼吃水果的故事,教育学生不能贪嘴,要养成科学地食用水果的习惯。
3、渗透社会美德教育社会美德内容广泛,英语学科要和其它学科一道全面渗透关心他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等美德教育。
如pep4谈论职业,让学生知道每种职业都是社会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人人平等,人人都在为社会作贡献,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pep 2第二单元I can sing arain bow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了欣赏彩虹、唱彩虹歌的乐趣之后,告诉学生:彩虹虽然美丽,但现在很少见了,因为空气变的越来越不清洁了,我们人人都要做环保卫士才能看到彩虹;pep 4 atthe farm教学,学习动农场里的动物,孩子们无不发出友好欢快的笑声,我适时告诉学生:鸟类和其它有益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要多关心他们、保护他们。
4、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英语教育属跨文化教育。
跨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对待外来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合理的跨文化心态,既不可形成妄自尊大、闭关锁国的心态,也不可形成崇洋媚外、妄自菲薄的心态。
学科渗透德育方案
学科渗透德育方案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传统的德育方式正在逐渐被学科渗透的德育方案所取代。
学科渗透德育方案指的是将德育内容和价值观通过学科教学的方式渗透到各个学科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本文将探讨学科渗透德育方案的意义、实施方式以及评价标准。
一、学科渗透德育的意义学科渗透德育方案的出现,解决了传统德育与学科教学相脱节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增强学科教学的针对性学科渗透德育方案将德育内容与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通过对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学科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德育内容的渗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使其在学科学习中更加注重品德修养。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渗透德育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3. 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科渗透德育方案的实施,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渗透德育内容,还要贯穿于校园的方方面面。
学校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社团组织、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推广德育理念,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学科渗透德育方案的实施方式学科渗透德育方案的实施方式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实施方式。
1. 教材设计的德育渗透学科教材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依托,在教材设计中加入德育内容是学科渗透德育的一种常见方式。
教材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道德问题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学科相关的道德问题,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观念。
2. 项目实践的德育渗透项目实践是学科渗透德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学科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实际项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跨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跨学科教学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通过跨学科教学,可以加强德育内容在不同学科的渗透。
学科德育渗透教学设计
学科德育渗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学科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科中的德育元素。
3. 德育与学科的结合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如何将德育元素自然地融入学科教学中。
2. 重点: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使学生深刻体会德育的重要性。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
2. 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3. 相关软件和网络资源。
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学科和德育的认识。
2. 教学策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加深对德育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新闻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讲授新课:讲解学科知识,同时穿插德育元素。
3.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德育的重要性。
七、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观察、口头表达等。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3. 鼓励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八、作业布置1. 学科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德育作业:安排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义务劳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峰完全小学
秦明尚主持
襄阳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实
一、研究的意义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课堂教学,探索用于指导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 德育活动和行为的理论, 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和可操作的方法,深入落实新 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拓宽教师的德育观。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素养,健全法制意识,在明辨 是非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开放式的德育渗透教学模式,丰富课内外德育 形式和内涵,使课内外教学充满德育氛围,并构建充满“人格魅力的课堂”。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一种适合本地区、本学校发展的德育渗透的教 学方式,积累成功经验和案例,使之更广泛地普及提供借鉴。
二、研究的目标 1、学习国内外德育的先进理论,界定所研究课题的内涵结构,明确在学科 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模式与传统的学科教育教学模式的区别,实现教师观念的转 变, 使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成为唤醒学生良知的有效手段,并充实教师的德育情 怀。
2、以人本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法制意识、以学生为主体意识为着 手点,丰富学生的道德视野,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实现管是为了不管的最终目 的,为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打下基础。
3、 对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类和改良, 探索总结出一整 套切合实际的德育渗透理论与实践的实施细则和系列课例, 并具有一定延续性和 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三、研究的内容:
施
方
案
1.做好现状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为进一步研究理论和实践的提供依 据。
2.制订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实施细则。
3. 立足于新课程标准中的德育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立足于平日的 课堂教学,各科形成一系列课例集。
4.开展德育互动实践活动。
5.编好德育论文集和校本教材。
四、研究的重点: 1.编制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实施细则。
2.按照新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内容,立足于平日的课堂教学,形成各学科的 德育渗透课例系例,并形成文集。
3.侧重于一些学科,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并形成文集。
4.整理好成果,并形成校本教材。
五、研究的过程 (1)设计申报阶段:(2011.4----2011.5) (2)实验准备阶段:(2011.6----2011.7) (3)课题实施阶段: (2011.8---2012.12) (4)结题鉴定阶段:(2013.1—2013.7) 六、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资料检索、网络搜索进行本课题支持性论证研究 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调查师生在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认知冲突, 分析其成因及对策, 3、互动研究法:以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互动为研究主体,针对存在 的问题,在专家的指导下,分析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断完善教与学的行为。
4、个案研究法:以典型的课题研究模式为依托,以创新的理念,探索灵活 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不同学科案例的收集、展示、分析、 研究和概括,验证课题研究假设,总结提炼规律性的东西。
5.教育叙事研究法: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
它是 研究者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 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德育渗透的技巧与行 动研究。
七、预期成果 成果名称 《在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研究报告 开题报告 《在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 研究报告 阶 段 成 果 阶段性计划集》 《在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 研究报告 阶段性总结集》 《在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 文集 课例集》 《在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 文集 论文集》 最 终 成 果 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研究报告 结题报告 201305 秦明尚 研究成果集 校本教材 文集 文集 201212 冯泽知 201212 李翠 201212 幸大荣 201106 幸大荣 201105 秦明尚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201303 201304
幸大荣 秦明尚
八、保障措施 1.本课题所在学校历来重视教育科研,校领导班子更是教科研的先行者, 学校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将给予物质及人事上的支持,学校将邀请学术专家和特 级教师来校指导,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学校还定期组织研讨活动, 开放课堂,吸收评价,为课题研究提供交流平台。
2.本课题的研究得到南漳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倾力支持,站在全学科的角度审视 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的发展,实现育人为本,培养更多具有德才兼备的高 素质的人才,教研室的指导与参与是本课题研究的有力保证。
3.本课题的研究将得到充分时间的保障,学校每周日举行教师教研活动以提 高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素质, 课题组成员每月一次工作交流会以确保研究的方向 和进度,保证本课题的有效实施。
九、人员分工 1、学校成立本课题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唐举金 秦明尚 成员:幸大荣 李 翠 校 长—课题实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副校长—课题实施的具体责任人 教导主任—课题研究指导员 教研组长—负责语文组的研究 教研组长—负责数学组的研究 电教管理员—负责打印材料
冯泽知 都启合
2、实验教师分工: 语文组:秦明尚 幸大荣 彭正东 秦守志 赵宗海 王家勋 数学组:都启合 尹秀芳 冯泽知 林敬发 尹本怀 都传菊 英语组:唐举金 李翠 十、实验班学生名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姓名 冯建 尹宏杨 敖静 周荣 王娟 敖媛媛 彭冠云 彭常红 彭丽萍 余龙凤 冯月月 陈龙 唐代红 性别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男 女 女 女 女 男 女 思想品德状况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良好 优秀 良好 个性心理状况 亚健康 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 健康 亚健康 健康 亚健康 健康 健康 健康 健康 健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都广安 都欢欢 苏剑锋 王述义 王鑫 王晓军 都俊峰 冯婷婷 王婷婷 任林飞 王梦香 秦守江 幸志鹏 幸大兵 幸海珍 王述杰 秦晓龙 王世兴 彭宏伟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男 女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一般 优秀 一般 一般 优秀 良好 良好 一般 一般 良好 一般 优秀 良好 良好 一般 一般 优秀 良好 优秀
健康 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 健康 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 健康 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 亚健康 健康
高峰完全小学课题组 2011 年 5 月 28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