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有多少2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一)《一共有多少》练一练2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一)《一共有多少》练一练21+4=52+3=5第1个盘子:1第2个盘子:3第3个盘子:5第4个盘子:7每次多2个1+3=43+2=51+4=52+3=55、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一)《一共有多少》摆一摆,算一算。
1+3=42+2=44+1=53-2=13个小兔子,2个小兔子在拔萝卜,还剩1个小兔子。
地里的3个萝卜,被小兔子们拔了2个,还剩下1个萝卜。
8、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一)《还剩下多少》画一画,算一算。
5-4=14-1=34-2=24-3=13-1=23-2=19、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1)看一看,把附页的图剪下来分一分。
(2)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1)看一看,把附页的图剪下来分一分。
(2)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①按颜色分:黄色、蓝色、绿色②按形状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10、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巩固应用》 10.(1)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1)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有3个小朋友在荡秋千,4个小朋友在玩滑梯,2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
(2)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①一共有多少个朋友?②一共有9个小朋友,有5个男生,有多少人?11、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室》练一练 2.他们分别是谁?请写上名字 (1) 小文在小丽的左边。
(2)从右往左数,小明排第1,小红排第42.他们分别是谁?请写上名字(1) 小文在小丽的左边。
(2)从右往左数,小明排第1,小红排第4答案:(小红)(小文)(小丽)(小明)12、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 2.分房子。
把附页中的动物头像剪下,贴在右图中。
想一想,说一说。
(1) 谁住在最下面? (2)谁住在第2层?它在谁的上面?它的上面有谁?第3层呢? (3)谁住在最上面?2.分房子。
把附页中的动物头像剪下,贴在右图中。
想一想,说一说。
(1) 谁住在最下面?答案:在最下面。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加减法》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0-10的加减法运算,本节课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提高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加减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部分学生可能还停留在机械记忆阶段,对加减法的实际意义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计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加减法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提高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2.难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加减法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数学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小棒、计数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3只小鸟和2只小鸟,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引导学生思考加减法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实际情境:小明有5个苹果,妈妈给了他3个苹果,问他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用小棒进行实际操作,体验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系列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用计数器或小棒进行实际操作,如:3 + 2 = ?,4 - 1 = ? 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道加减法题目,用实物道具进行表演,如:3 + 2 = ?,4 - 1 = ? 等。
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教案、教学设计
1.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利用教具、学具等资源,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设计多样化的练习,巩固学生对加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5.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形式,让学生反复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6.总结反思,培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规范书写等。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新课的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述小明去果园摘苹果的故事:小明摘了3个苹果,小红又给了他4个苹果,问小明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通过这个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一系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加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难度由浅入深,包括直接写出结果、填空、解决问题等类型。
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解题方法、速度和正确率,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检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我纠错能力。
(五)总结归纳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用学具进行类似的操作活动。教师给出不同的问题,如:“小明有5个糖果,妈妈又给了他2个糖果,小明现在有多少个糖果?”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尝试用加法算式来解决问题。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操作和讨论情况,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科书通过“一共有多少天”的情境,引导学生独立编制7的乘法口诀,进一步掌握编乘法口诀的方法,体会相邻乘法口诀。
教科书通过三个总题让学生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从不同角度感受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提供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口诀。
◆教学目标1.会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独立探索,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
3.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发展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记7的乘法口诀并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相应课件、教具◆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复习,用对口令的方式回顾2-6口诀。
让全班同学回忆“2—6的乘法口诀”,这不但是为了检测他们是否掌握了2-6口诀,还可以为本堂课的教学做铺垫。
2.谈话导入①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老朋友淘气、笑笑也来到了课堂上,好像他们正在议论什么,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淘气和笑笑的对话)②请同学大声地朗读笑笑、淘气和小明的对话。
(生读)③通过他们的对话我们知道还有3个星期就是元旦了;还有6个星期就是笑笑的生日了;还有9个星期就过年了。
④今天我们就一起帮助这几位小朋友算算2个星期有多少天、6个星期有多少天、9个星期有多少天?(板书——一共有多少天)二、探究新知1.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借助一个表格来帮助我们。
(出示课件)①第一行的数表示什么?第二行的数表示什么?②要想解决2个星期,3个星期,9个星期有多少天,首先我们得先知道1个星期有几天。
(生答)②那2个星期有多少天呢?你是怎么算的?(生答并板书2×7=14)注: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那3个星期有多少天呢?你是怎么算的?(生答板书3×7=21)注:三个星期比两个星期多7天,两个星期是14天,所以三个星期还可以用14+72.你们会接着算吗?请你打开书80页,把结果在这个表格里写一写。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应用题专题训练-及答案(最新)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应用题专题训练一.解答题(共50题,共235分)1.狗妈妈生了10只可爱的小狗,这10只小狗分别住在4间房子里,请问怎样分房子,才能使每间房子里的小狗数量都不一样多.2.给左边的8只涂上蓝色,从左数第9只涂上红色。
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试着算一算。
4.小明做小船用去6张纸,做飞机用去5张纸.一共用去多少张纸?5.小明的前面有4个小朋友,后面有2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6.悦悦排队买汉堡,这一队共5人,从后往前数,悦悦排第3,悦悦前面有几个人?7.学校有12个足球,高年级分到了2个,那么低年级能分到几个?8.妈妈让我准备早餐牛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每人一盒,一共需要多少盒?9.数一数,圈一圈。
10.公共汽车上原来有18名乘客,到站后下车8人,上车5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11.商店里有15台冰箱,上午又运来了4台,现在商店里有几台冰箱?12.图书馆有19本《数学大王》,已经借走了5本,还有多少本?13.原来有,小明吃了4个后,还剩几个?14.同学们做早操,排成一个十字形的队伍,从前、后、左、右数,明明都是第6个,一共有多少个人做早操?15.商店里有17筐,第一天卖出3筐,第二天卖出4筐,还剩多少筐?16.17.一个节目有3个人在唱歌,9个人伴舞,共有多少人在表演?18.体操队员正步向前走,小明是组长排在最后1个,教练员发令:“向后转走!”之后小明排在第几?19.农场里有牛3头,猪4头,羊2只,问农场里一共有几个动物?20.小红有4本故事书,小军有5本故事书。
(1)小红比小军少几本故事书?(2)小红和小军一共有多少本故事书?21.小蚂蚁搬家。
22.平平和芳芳都集邮,平平给了芳芳3枚后,俩个人的邮票一样多,原来平平的邮票比芳芳多几枚?23.拔萝卜。
拔了7根拔了6根(1)两只小兔一共拔了多少根?(2)他们吃了8根,还剩多少根?24.地上原来有16个蘑菇,还剩几个蘑菇?25.姐姐有10本练字本,给我3本,妈妈又给她买了5本,姐姐现在有多少本?26.有14个小朋友排队,小红前面有8个小朋友,小红后面有多少个小朋友?27.同学们站成一行,小兰的前面有6个人,后面有3个人。
一共有多少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共有多少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认识加法的意义及5以内加法的计算)。
(教材第24~26页)1.通过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活动,体会加法的意义。
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
2. 认识“+”,会读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在加法算式中填数。
3. 激发学生学习加法计算的兴趣。
重点: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说一说,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难点: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铅笔,花片。
师:同学们,老师的左手有2支铅笔(板书:2),右手有3支铅笔(板书:3)。
想一想,如果合在一起,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学生可能会说:•1、2、3、4、5,一共有5支铅笔。
•3之后是4、5,一共有5支铅笔。
师:同学们说得对,可以合起来一起从头开始数,也可以接着其中的一个数往后数,不管怎么数,都是一共有5支铅笔。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共有多少”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看谁最聪明。
(板书课题:一共有多少)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数铅笔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给学生观察、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为后面解决问题做准备。
1. 认识加法。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花片摆一摆,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多少支铅笔的。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摆法,关注学生有几种摆法) 师:谁愿意把你的摆法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摆法:•先摆3个红色的花片,再摆2个黄色的花片,合起来是5个。
•先摆2个黄色的花片,再摆3个红色的花片,合起来是5个。
……(学生也可能用别的颜色去摆,只要意思对,教师就要给予鼓励。
)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3个红色的花片、2个黄色的花片合起来是5个花片,可以写成一个加法算式。
(教师边板书边说)3+2=5︙加号师:这个符号叫作加号,表示合起来的意思。
这个算式应该这样读:3加2等于5。
2. 看图画一画。
师:熊猫可是我们国家的国宝,最喜欢吃竹子了。
同学们看,图中的熊猫在干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24页插图)生1: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加号、了解加法的意义,能够通过数数、点数等方法,正确地进行加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于加法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形象操作来辅助。
他们对数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图片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能够通过数数、点数等方法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法的本质,能够将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苹果、香蕉等水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水果的个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出示一个苹果,问学生“还有一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法的意义。
3.教学展示:教师通过实物、图片等展示,让学生观察并找出相同数量的事物,进行加法运算。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数数、点数等方法,进行加法运算。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并应用加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以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为主线,通过图示、文字等形式,展示加法的意义和步骤。
《一共有多少》第二课时(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2课时一共有多少(2)·教案班级:课时:课型:一、学情分析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的不同,学生对加法的理解以及计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初学加法,学生对图意的表达可能不完整,尤其不会提出数学问题。
本节课老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出发,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5 以内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根据具体情境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 5 以内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境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板块【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师: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算一算下面的几道题,看谁算的又快又准!1.读出下面算式。
3+2=5 1+3=4师:你会读吗?大家一起来读读看。
学生齐声读出算式。
2.我是计算小能手。
2+1= 1+1= 2+3=4+1= 3+1= 1+3=学生思考后一起回答,老师适当表扬学生。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加法算式,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用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加法的计算,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为接下来列式计算做铺垫。
【答案】1.3;2;5 5;4;42.读作:3 加2 等于5 读作:1 加3 等于4。
第二板块【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1)看图讲故事。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图片给我们讲一个故事吗?比比看谁讲的好。
学生看图后,各自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老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生:在宽敞有整理的停车场里,已经停好了3辆车,又有1辆车开来了。
看,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车营房的多整齐呀!①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情况,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辆车?师:求一共有多少辆车就是把3辆车和1辆车合起来。
用什么方法计算呢?生:加法。
师:你会列式吗?生:3+1②探究3+1的计算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各自积的计算方法,汇报结果。
2023年一年级数学《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2023年一年级数学《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2023年一年级数学《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1、加减法的意义。
2、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探索算法并与同伴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
2、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以内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数的加与减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能正确理解加与减的'意义,并能运用加与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基本训练内容: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与减的意义。
2、通过操作、画示意图、演示等多种方式,探索和交流算法。
3、注重数的认识和运算意义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数的认识。
五、教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物投影仪,计数器等学具:各种图形,棋子等。
课题:一共有多少(共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知道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读出算式。
2.会计算5以内的加法。
2023年一年级数学《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24~26页“一共有多少”。
教学目标: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
2、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及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铅笔情境)。
师:今天老师请到了咱们数学王国里的一位好朋友跟咱们大家一起来上这节数学课,大家想知道她是谁吗?生:想!师: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先出示图1)同学们快看,大家还记得她吗?生:记得,是笑笑!师:恩!同学们真棒!那大家快看看,笑笑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啊?生:铅笔。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天》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年、月、日的概念,以及计算一年的总天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年、月、日的基本知识,能够理解闰年与平年的区别,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时间观念,对日和月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年以及闰年、平年的概念可能会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年、月、日的概念,理解闰年与平年的区别。
2.培养学生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年、月、日的概念,闰年与平年的区别。
2.教学难点:闰年与平年的判断方法,以及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年、月、日的概念。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探究闰年与平年的区别。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年、月、日的概念。
2.准备闰年与平年的判断方法的教学材料,用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3.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日和月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年的概念。
同时,引导学生理解闰年与平年的区别。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探究闰年与平年的判断方法。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运用闰年与平年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一年中为什么会有闰年和平年?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下节课分享成果。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天》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天》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学会用数字和时间单位表示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时间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例如知道一天有24小时,知道早上、下午、晚上等。
但是,他们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时间观念,对于时间单位“天”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时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学会用数字和时间单位表示时间。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时间观念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学会用数字和时间单位表示时间。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时间单位“天”进行时间的换算和表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时间卡片等辅助教学,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如“小熊过生日”,引出时间单位“天”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时间单位“天”,让学生认识一天的时间长度,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一天的时间变化。
3.知识讲解:讲解如何用数字和时间单位表示时间,如“3天”、“5天”等。
4.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时间换算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提升: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总结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培养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8.2《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8.2《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天》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加法计算两个数量的总和,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实际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数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抽象的数字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加法计算两个数量的总和,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加法计算两个数量的总和。
2.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加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小组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加法计算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材、PPT、图片、卡片、小奖品等。
2.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教室,适当的座位安排,以便于学生交流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组图片,图片中包含两个数量,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组数量一共有多少天?”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小明和小华一共多少天?”让学生尝试用手指头数一数,并说出计算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两个数量的总和。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数量。
《一共有多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共有多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一共有多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一章《认识数字》的第四节《一共有多少》。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加法的概念,能够运用加法计算两个数相加的结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加法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加法的概念,能够运用加法计算两个数相加的结果。
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加法运算的本质,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加法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数字卡片、小棒、计数器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PPT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3只小鸟和2只小鸟,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鸟?”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用自己的小棒或者数字卡片表示3只小鸟和2只小鸟,然后通过加法计算出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3. 讲解加法:通过黑板和粉笔,讲解加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4. 练习加法:让学生通过计数器或者数字卡片,自主进行一些加法运算,如4+3、4+5等,然后将结果告诉老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加法第一个数 + 第二个数 = 和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如第7页的3、4、5题。
2. 自己找一个实际问题,用加法进行计算,并将答案告诉家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了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加法运算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对加法运算的讲解和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回家后,找一些实际问题,用加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景引入在教案中,情景引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普通话等级一共有多少级
普通话等级一共有多少级普通话等级一共有多少级1.一级普通话(1)一级甲等,分数在97分-100分之间,要求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2)一级乙等,分数在92分-96.99分之间,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
2.二级普通话(1)二级甲等,分数在87分-91.99分之间,要求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少数难点音有时出现失误。
词语、语法极少有误。
(2)二级乙等,分数在80分-86.99分之间,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
难点音失误较多。
方言语调不明显。
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
3.三级普通话(1)三级甲等,分数在70分-79.99分之间,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
方言语调较明显,词语、语法有失误。
(2)三级乙等,分数在60分-69.99分之间,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
方言语调明显,词语、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
普通话等级考试内容有哪些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排除轻声、儿化音节)目的:考察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
要求:100个音节里,每个声母出现一般不少于3次,方言里缺少的或容易混淆的酌量增加1-2次;每个韵母的出现一般不少于2次,方言里缺少的或容易混淆的韵母酌量增加1-2次。
字音声母或韵母相同的要隔开排列。
不使相邻的音节出现双声或叠韵的情况。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目的:除考察应试人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外,还要考察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
要求:50个双音节可视为100个单音节,声母、韵母的出现次数大体与单音节字词相同。
此外,上声和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2次,上声和其他声调相连不少于4次;轻声不少于3次;儿化韵不少于4次,词语的排列要避免同一测试项的集中出现。
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加法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加法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加法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加法的魅力或特点。
最后,在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提供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7.创新能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提高了创新能力。
8.应用能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提高了应用能力。
9.情感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培养了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态度。
10.评价能力:学生能够对其他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和提问,提高了评价能力。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随堂测试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对于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1)阅读材料:《数学乐园》系列书籍,介绍数字和加法运算的趣味故事和游戏。
(2)视频资源:《数字与加法》系列动画,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动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用课后时间阅读《数学乐园》系列书籍,通过阅读了解数字和加法的趣味知识,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加法案例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探究新知
(二)探究数“有几只大熊猫”的方法,并解决问题
有几只 ?说一说,数一数。
(1)点数 法
1
2
34 (2)接数
5
法
45
3只
一、探
摆一摆
要求: 1、拿出5根小棒,放在数 学书上,剩下的放回柜筒 里; 2、边摆边说:先摆3根小 棒,再摆2根小棒,合起 来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
一、探究新知
认一认。
把3只 和2只
合在一起
3 + 2 =5
…
加号 读作:3加2等于5。
三、算一算
摆一摆,算一算。
4 2 4 415
三、算一算
一共有多少?
314
三、算一算
一共有多少?
213
二、说一说
以“3+2=5”说一个故 事 合并,移入,增加,飞来,拿来,游来,放回,上
来,走来,装入……都表示加法.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
一(9)班
一、探究新知
(一)理解题意
一、探究新知
有几支 ?说一说,数一数。
一、探究新知
(二)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1 2345
把3支和2支合 起来就是加法; 加法也就是把 两部分合起来。
一、探究新知
(一)理解题意
一、探究新知
有几只 ?说一说,数一数。
1.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 用加法计算。
2.计算得数是5以内数的加法时,可以采 用点数法、接数法和图示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