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合集下载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年硕士研究生复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年硕士研究生复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副本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考生姓名报考专业名称报考研究方向名称总分复试专业复试方向江春燕化学无机化学413化学无机化学谢凯平化学无机化学403化学无机化学张艳丽化学无机化学387化学无机化学王思敏化学无机化学386化学无机化学周萌化学无机化学382化学无机化学刘冰洋化学无机化学376化学无机化学蒋忠霞化学无机化学370化学无机化学钟镇松化学无机化学370化学无机化学孙敬华化学无机化学366化学无机化学曹剑骏化学无机化学365化学无机化学郭振斌化学无机化学363化学无机化学易夏化学无机化学361化学无机化学严华化学无机化学360化学无机化学张祥琼化学无机化学357化学无机化学李碧权化学无机化学352化学无机化学万琴化学无机化学352化学无机化学范文杰化学无机化学345化学无机化学莫宗文化学无机化学342化学无机化学姜方茹化学无机化学341化学无机化学熊健化学无机化学339化学无机化学陈上超化学无机化学333化学无机化学周晓薇化学无机化学322化学无机化学梁玲化学无机化学312化学无机化学李海荣化学无机化学311化学无机化学郭岩化学无机化学310化学无机化学王顺化学无机化学310化学无机化学卢琳化学无机化学303化学无机化学陈韦良化学无机化学300化学无机化学刘泽邦化学分析化学407化学分析化学郑诗越化学分析化学394化学分析化学扶昭富化学分析化学393化学分析化学李三梅化学分析化学384化学分析化学詹以森化学分析化学375化学分析化学朱厚亚化学分析化学374化学分析化学罗静静化学分析化学373化学分析化学张池芳化学分析化学363化学分析化学易佳化学分析化学363化学分析化学王子杏化学分析化学359化学分析化学黄小楠化学分析化学358化学分析化学陈俊化学分析化学358化学分析化学黎佩珊化学分析化学352化学分析化学何园缘化学分析化学351化学分析化学梁塑化学分析化学351化学分析化学何秋桔化学分析化学351化学分析化学李立平化学分析化学351化学分析化学陈亚琴化学分析化学345化学分析化学冯燕燕化学分析化学342化学分析化学赵英化学分析化学341化学分析化学许冬琳化学分析化学330化学分析化学吴晓娟化学分析化学329化学分析化学田炎祖化学分析化学328化学分析化学张丽云化学分析化学325化学分析化学罗杰化学有机化学421化学有机化学刘想化学有机化学416化学有机化学曹庆翔化学有机化学409化学有机化学谭春兵化学有机化学386化学有机化学刘辉化学有机化学384化学有机化学张建友化学有机化学383化学有机化学彭志刚化学有机化学383化学有机化学吴雪彬化学有机化学381化学有机化学朱国勋化学有机化学380化学有机化学王岩化学有机化学375化学有机化学符国华化学有机化学374化学有机化学付洪光化学有机化学374化学有机化学王丹丹化学有机化学374化学有机化学黄冬婷化学有机化学372化学有机化学周嘉明化学有机化学372化学有机化学孙国权化学有机化学371化学有机化学李永芳化学有机化学366化学有机化学王新峰化学有机化学365化学有机化学何雄斌化学有机化学365化学有机化学林雨翔化学有机化学364化学有机化学孙荣钦化学有机化学358化学有机化学朱蓉蓉化学有机化学350化学有机化学谢洋化学有机化学350化学有机化学陈丽化学有机化学349化学有机化学肖斌化学有机化学349化学有机化学曾紫毅化学有机化学339化学有机化学黄东鹏化学有机化学338化学有机化学邓袁元化学有机化学308化学有机化学许佳怡化学有机化学305化学有机化学杨杰波化学有机化学305化学有机化学刘丽平化学物理化学407化学物理化学邱伟涛化学物理化学400化学物理化学张竹莲化学物理化学399化学物理化学冯娟化学物理化学386化学物理化学王树加化学物理化学374化学物理化学尹少云化学物理化学374化学物理化学王峰化学物理化学373化学物理化学刘世君化学物理化学364化学物理化学王中恒化学物理化学361化学物理化学骆阳化学物理化学359化学物理化学邓阳华化学物理化学356化学物理化学李胤午化学物理化学350化学物理化学丁亚娟化学物理化学343化学物理化学王二荣化学物理化学339化学物理化学王付鑫化学物理化学333化学物理化学谭铭希化学物理化学325化学物理化学李雨晴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98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黎天云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97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谭韵红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92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许鸿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89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陈辉豪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88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吴嘉龙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88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宗航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88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黄有娣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79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江远文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79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郑成章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79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张谭妹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76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彭斯敏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71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王贤宏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67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罗浩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67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徐军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65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蒋莉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60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刘莹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59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李婷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59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左铭祥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57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胡杜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55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郭毅洋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52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瞿伦君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51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郑丽敏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51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陈嘉瑶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49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辛亚川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48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张超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47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杨柳鸿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46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梁慧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43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张力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43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杨鸿毓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41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罗凌超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32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李晓栋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29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熊锦城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26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邓乐杰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25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梁锐轩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21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彭璞璞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14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叶盼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11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姚国欢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11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韦天富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11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陈俊达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08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杨柳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07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王爽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01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侯斌化学化学生物学358化学化学生物学钟志伟化学化学生物学333化学化学生物学陈林林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343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文阿浩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334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李志浩化学工程与技术工业催化372化学工程与技术工业催化张玉银化学工程与技术工业催化350化学工程与技术工业催化谢桂雄化学工程与技术工业催化345化学工程与技术工业催化何千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405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杨腾飞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397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徐芳芳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374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陈俊杰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370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包江威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350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陈宏现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332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周君贤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311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汤敏妮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艺395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艺龙碑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艺345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艺孟秋霞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艺334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艺周玲玲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艺325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艺刘正芳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艺323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艺彭奕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艺322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艺刘意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393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刘雪耀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350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全霖阳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313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田亚华工程硕士(化学工程)不分方向336工程硕士(化学工程)不分方向张龙霞工程硕士(化学工程)不分方向329工程硕士(化学工程)不分方向吴晓焜工程硕士(化学工程)不分方向300工程硕士(化学工程)不分方向万力工程硕士(化学工程)不分方向300工程硕士(化学工程)不分方向王小曼工程硕士(化学工程)测试中心联合培养项目(大型仪器测试与维护)327工程硕士(化学工程)测试中心联合培养项目(大型仪器测试与维护)刘涛工程硕士(化学工程)惠州研究院联合培养项目332工程硕士(化学工程)惠州研究院联合培养项目易丹工程硕士(化学工程)惠州研究院联合培养项目321工程硕士(化学工程)惠州研究院联合培养项目。

大学_国内哪所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比较好

大学_国内哪所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比较好

国内哪所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比较好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学排名专业概述化学工业是一个极富创造性、挑战性的重要工业领域,它具有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资本密集的特征,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化学工业在向“绿色化工”方向发展的`同时,对知识的交叉渗透、产业的相互交融提出了更宽更深的要求,本专业就是为了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化学工业发展而设置的一个厚基础、宽口径、适应性强的大专业。

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基础、化工单元操作、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工艺与过程、化工优化与模拟等化工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管理知识,受到化学与实验技能、工程制图能力、工艺设计方法、电子与电工技术、计算机应用、外语能力、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

初步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顺利的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

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

课程设置主要课程:大学物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反应工程和一门必选的专业方向课程。

另外辅修化工经济技术分析,电工电子、分析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机械、精细有机合成原理等。

根据学校略有变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化学与化工基础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应用要求较高等,一般安排40周。

主要专业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化工热力学、化工传递过程、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系统工程、工业催化和应用化学等。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就业情况名次学校名称专业星级专业层次所在地区地区排名1天津大学7星级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天津11北京化工大学7星级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北京13四川大学7星级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四川13华东理工大学7星级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上海13南京工业大学7星级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江苏16大连理工大学6星级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辽宁17浙江工业大学6星级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浙江18中南大学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专业湖南18浙江大学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专业浙江28太原理工大学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专业山西18华南理工大学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专业广东112上海交通大学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专业上海21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专业北京212石河子大学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专业____112湖南大学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专业湖南212郑州大学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专业河南112沈阳化工大学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专业辽宁212西安交通大学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专业陕西112福州大学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专业福建112青岛科技大学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专业山东112____大学5星级世界知名、中国一流专业____122武汉工程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湖北12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山东224哈尔滨工业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黑龙江124中国矿业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江苏224延安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陕西224安徽工业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安徽124北京石油化工学院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北京324长春工业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吉林124常州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江苏224东北石油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黑龙江124广东工业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广东224广东石油化工学院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广东224桂林理工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广西124湖南工程学院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湖南324华中科技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湖北224西北工业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陕西224大连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辽宁324河北工业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河北124河北科技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河北124淮海工学院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江苏224吉林化工学院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吉林124辽宁石油化工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辽宁324内蒙古工业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内蒙古124南京理工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江苏224青海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青海124上海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上海324上海电力学院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上海324四川理工学院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四川224武汉科技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湖北224武汉轻工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湖北224浙江科技学院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浙江324华北理工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河北124江南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江苏224广西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广西124南华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湖南324湘潭大学4星级中国高水平专业湖南358合肥工业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安徽258宁波工程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浙江458三明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福建258烟台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山东358厦门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福建258湖南师范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湖南658中国海洋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山东358兰州理工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甘肃158长江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湖北558合肥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安徽258齐齐哈尔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黑龙江358西安科技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陕西458淮阴工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江苏758江汉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湖北558中山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广东458同济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上海558吉林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吉林358兰州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甘肃158长安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陕西458东南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江苏758山东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山东358重庆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重庆158哈尔滨工程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黑龙江358湖南科技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湖南658海南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海南158北京理工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北京458温州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浙江458武汉理工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湖北558济南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山东358上海应用技术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上海558沈阳工业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辽宁558西安石油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陕西458贵州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贵州158齐鲁工业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山东358成都理工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四川393辽宁科技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辽宁693九江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江西193大连民族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辽宁693____师范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____393衢州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浙江693新乡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河南293安阳工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河南293南昌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江西193西南石油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四川493四川文理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四川493安徽理工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安徽493蚌埠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安徽493滁州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安徽493攀枝花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四川493榆林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陕西793荆楚理工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湖北893山东理工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山东893北方民族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宁夏193安徽建筑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安徽493广州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广东593河南科技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河南293菏泽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山东893湖南城市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湖南893长沙理工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湖南89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北京593西北民族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甘肃393安徽师范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安徽493江西师范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江西193汕头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广东593长春理工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吉林493重庆三峡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重庆293重庆理工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重庆293河南城建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河南29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北京593燕山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河北493昆明理工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云南193安徽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安徽493东北林业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黑龙江59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陕西793西北师范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甘肃393黑龙江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黑龙江593青岛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山东893山东师范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山东893福建农林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福建493华侨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福建493中北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山西293大庆师范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黑龙江593哈尔滨理工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黑龙江593湖北理工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湖北893苏州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江苏993东华理工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江西193天津科技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天津293平顶山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河南293山东科技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山东893泰山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山东893潍坊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山东893武夷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福建493信阳师范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河南293枣庄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山东893郑州轻工业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河南293嘉兴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浙江693重庆科技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重庆293江西理工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江西193营口理工学院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辽宁693内蒙古科技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内蒙古293内蒙古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内蒙古293广西科技大学3星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广西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介绍就业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食品、医药、能源、环保等领域从事生物产品的研制、生产,同时可到高等院校、设计和研究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020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介绍

2020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介绍

2020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介绍2013年研究生考试已经告一段落,出国留学考研网为14年考生提供中山大学介绍相关院校信息及专业简介,帮助考生在复习之初建立明确的目标院校,有针对性的进行后期复习。

本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学术思想活跃、开拓进取、团结合作的师资队伍。

本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6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博士生导师48人,教授40人,副教授44人,有3人与海外学者合作获得B类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1人获得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基金资助,6人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2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

本学院的“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为国家重点学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为省级重点学科;化学为省一级重点学科;“聚合物复合材料与功能材料实验室”和“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本院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权(覆盖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5个二级学科),拥有“材料物理与化学”、“化学生物学”两个交叉学科的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权,“化学工艺”工学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化学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设有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5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化学专业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专业和材料化学专业为广东省名牌专业。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为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教学团队获评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院教师长期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科研课题,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面上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近五年来,有15项科技教学成果曾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600多篇,其中近1300篇被SCI或EI收录,出版论着、教材48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70项。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化工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可到科研单位、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或到石油化工、精细化工、轻工、高分子材料、食品及医药工程、能源、冶金等工业部门和环保、质检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到金融、商检、质检、公安、外贸、海关、政府部门等系统从事相关工作;适宜继续攻读化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也适宜继续出国在相关学科深造。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1)系统地、扎实地掌握化学工程、化工工艺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训练,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

(2)掌握化工装置、化工工艺与设备的设计方法,具备较强的化工计算、测试、分析等技能,并具有良好的识图和制图能力。

(3)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国家关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和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 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熟悉化学化工文献的检索,掌握从国际互联网上获取科技信息的方法。

(5)应具有本专业某一学科方向的专门知识及其应用技能,并受到应用方法、工程实践、开发性研究与设计的初步训练,具有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了解化学工程学的理论前沿,对本学科某些领域的新发展、新工艺和新技术有所了解;知识面较广,适应能力较强,具有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具有科研、科技开发、科技管理以及分析解决一般生产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授予学位: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陈国胜 勤学深究科技梦 创新不息谱华章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陈国胜 勤学深究科技梦 创新不息谱华章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陈国胜勤学深究科技梦创新不息谱
华章
马玲
【期刊名称】《中国高新科技》
【年(卷),期】2024()7
【摘要】在浩瀚如烟的科研领域,荟萃了众多精英才子,为了科研事业的发展,他们
莫不刻苦攻读、勤奋钻研,凭借着自己渊博的知识和出色的才能,为祖国的科研事业
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国胜,就是其中一位。

执着追梦十五载坚韧不拔拓新路勤学功深心似镜,苦练日久手出灵,勤勉好学的陈国
胜于中山大学一气呵成拿下应用化学学士、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并在化学学院完成
博士后研究工作后,留校任教。

正是这份执着和坚韧,让他在科研和教学领域均取得
了令人称羡的成绩。

【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马玲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扎根三秦,躬行大地谱华章——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副教授刘存寿
2.中
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教授琚宜文:践履笃实纳米地质情创新不息科技
强国梦3.立足产业需求求是科技创新
——记浙江大学光电学院副教授陈彪博士4.锦时逐梦,且待芳华--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陈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山大学化工系导师详细介绍

中山大学化工系导师详细介绍
10. 广东省工业攻关项目, 工业有机废液处理与资源化的过程强化技术及新工艺流程研究, (2009B0),
11. 广东福田化工公司, 不饱和聚酯系统节能减排技术及新工艺研究开发,
12. 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 常减压装置换热网络低温余热综合利用,
13. 中海沥青(泰州)公司, 沥青装置换热网络优化改造方案开发, . 06
相关成果
近期主要专利
1. 一种等压气液平衡测定装置, 发明专利, 专利号: ZL , 授权日期: ;
2. 一种气液液平衡测定装置, 发明专利, 专利号: ZL , 授权日期: ;
3. 一种使用夹带剂生产乙酸乙酯的方法质及高效节能型吸收稳定系统, 发明专利, 申请号:, 申请日期: ;
·: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石油加工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武汉化工学院,有机化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至今: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
·6: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副教授;
·1: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访问学者;
·:香港科技大学化工系,研究助理;
·:湖南长沙石油厂,工程师;
4.陈卫国,熊亚等:“声电催化氧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基础研究” ,水处理技术,2001,27(3):152
5.陈卫国,徐寿等:“电催化系统-电生物炭接触氧化床处理垃圾渗滤液”,中国环境科学,2002,22(2):146
4. 全国化工节能减排中心专家委员会 委员
二、基本情况
陈卫国,男,,籍贯:广西,硕士毕业。
联系方式
·邮编:510275
·tel:0086-
·Fax:0086-
·E-mail:
教育经历
暂无资料
工作经历
暂无资料

中山大学各校区院系

中山大学各校区院系

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中国语言文学系物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医学院历史学系化学学院历史学系(珠海)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哲学系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哲学系(珠海)药学院(深圳)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国际金融学院材料学院博雅学院(人文高等研究院、通识教育部)工学院国际翻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岭南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旅游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中英国际海事法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数学学院(珠海)航空航天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国家保密学院物理与天文学院管理学院(创业学院)网络安全学院大气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挂靠)中山医学院(含实验动物中心)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资讯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艺术学院药学院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数学学院护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逸仙学院体育部广州校区南校园通讯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510275)占地面积:1.239平方公里院系设置: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雅学院、岭南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逸仙学院、体育部。

广州校区北校园通讯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74号(510080)占地面积:0.208平方公里院系设置:中山医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

广州校区东校园通讯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132号(510006)占地面积:0.989平方公里院系设置:法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管理学院、心理学系、传播与设计学院、资讯管理学院、工学院、化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国家保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药学院。

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级起)一、学科介绍研究以化学工业为代表的,以及其他过程工业(能源、材料等)生产过程中有关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来解决过程及装置的开发、设计、操作、优化及安全问题的工程技术学科。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理工结合、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强的应用研究型领军人才。

推行“通识、交叉、创新”的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教学与科研、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课程学习与实验技能训练并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口头和书面归纳总结和发展学术见解能力、专业外语资料阅读能力、实验方案设计能力。

本专业硕士生须掌握坚实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研究方法、现代实验技能和计算机技术,熟悉学科方向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国际学术前沿和热点,具备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学科综合知识,能运用外语进行文献阅读,跟踪学科领域前沿最新知识,为学位论文的创造性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毕业时具有从事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方面科学研究、教学或独立承担专业技术工作能力。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学习年限: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课程学习学分有效期自研究生入学开始为5年。

四、研究方向本学科研究方向按二级学科设置,包括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应用化学和生物化工。

五、培养方式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

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计算技能与科研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研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研究生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在本校进行。

如有需要与外单位联合培养的,须由导师和学生提出,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并经学院和学校同意后方可实施。

根据本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结合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和导师研究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研究计划,确定学位论文题目。

学生按培养计划,完成规定学分。

关于公布中山大学2009年拟接收直博生名单的公告

关于公布中山大学2009年拟接收直博生名单的公告
17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沈杨
光学工程
18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向鹏
光学工程
19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朱金汉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20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苏胜飞
凝聚态物理
21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陈璟锟
凝聚态物理
22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刘家明
理论物理
23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陈伟才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24
2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金顺玉
凝聚态物理
3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陈少云
材料物理与化学
4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陈宇翔
凝聚态物理
5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陈梓敏
光学工程
6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邓子岚
光学
7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和河向
光学
8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何春勇
材料物理与化学
9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贺致远
辜乌根
材料物理与化学
32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王晓明
物理化学
33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郭富盛
材料物理与化学
34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吴宇鹏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35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姚加
无机化学
36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张卫
无机化学
37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李康
材料物理与化学
38
生命科学学院

霍峰蔚 -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霍峰蔚 -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霍峰蔚地址: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学院50 Nanyang Ave., Singapore, 639798电话: +65-6316-8921传真: +65-6790-9081电邮:fwhuo@.sg学历:西北大学(美国)化学系博士,师从Chad A. Mirkin院士,2009年12月吉林大学化学系硕士,师从张希院士和王治强教授,2002年5月吉林大学化学系学士,1999年5月工作经历:南洋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助理教授,2010年2月至今科研简介: 目前课题组集中在以下两个研究方向:(1)多孔配位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通过有机金属框架(MOFs)包覆功能材料实现特殊的催化性能。

(2)发展高通量纳米图案化方法,包括聚合物笔纳米印刷,光笔引刷等,用于纳米器件,生物芯片,光学器件的研究。

承担了新加坡国家基金项目、新美新能源合作项目、新以能源与水处理重大专项等一批重点研究课题。

近年来,在国外著名刊物发表SCI论文30多篇,包括一作Science, Nature Nanotechnology, 通讯联系人Nature Chemistry。

代表性论文:1. Li S.; Shi W.; Lu G.; Li S.; Loo S.C.J.; Huo F.*,Advanced Materials, 2012,accepted.2. Lu, G.; Li, S.; Guo, Z.; Farha, O. K.; Hauser, B. G.; Qi, X.; Wang, Y.; Wang,X.; Han, S.; Liu, X.; DuChene, J. S.; Zhang, H.; Zhang, Q.; Chen, X.; Ma, J.;Joachim Loo, S. C.; Wei, D. W.; Yang, Y.; Hupp, J. T.*; Huo, F.*NatureChemistry 2012, 4, 310-316.3. Huo, F.; Zheng, G.; Liao, X.; Giam, L. R.; Chai, J.; Chen, X.; Shim, W.Y.;Mirkin, C. A.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0, 5, 637-640.4. Huo, F.; Zheng, Z.; Zheng, G.; Giam, L. R.; Zhang H.; Mirkin, C. A. Science,2008, 321, 1658-1660.5. Huo, F.; Xu, H.; Zhang, L.; Fu, Y.; Wang, Z.; Zhang, X. ChemicalCommunications, 2003, 7, 874-875.。

“化学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工程领域名称:化学工程;工程领域代码:430117一、培养目标:该领域是研究精细化工和其他相关工业过程中所进行的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共同规律与应用技术的工程领域。

它以化学工程学科为指导,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涉及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应用、绿色催化合成、纳米精细化学品的改性加工、化工分离技术、高级环境净化技术、节能减排等研究。

精细化工专业是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程领域。

在课程设置上,实行“按需施教”的方针,在企业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企业的要求,在保证基本理论学习的前提下,专门设置选修课程,以满足不同企业的实际需要。

要求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身心健康,掌握坚实宽广的应用基础理论与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至少熟悉一门外语,具备熟练的阅读、撰写外语资料和良好的国际化交流能力,注重知识应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具有组织、协调和决策现代化工企业的工程技术及管理的综合问题(企业的运行和经营、新产品研制开发、扩产和节能降耗改造的投资决策等)的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本领域涵盖研究方向有:1、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2、先进功能材料与技术3、制药工程技术4、化工先进节能过程5、化学工艺与清洁生产6、化工分离技术7、商品检验技术8、烟草加工技术9、分析仪器技术与仪器分析三、学习方式与年限中山大学化学工程(精细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基本学制一般为二年。

每学年有两个长学期(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各18周)和一个短学期(夏季学期4周)所组成。

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者,须按照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学籍管理有关规定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延长学习年限,每次申请时间不得超过一年,总学习年限不超过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最高允许年限。

凡逾期未提出申请,或申请未获批准者视为自动退学。

四、培养方式1.以学院拥有的高分子材料和分析与化工研究生实习基地为依托,学院导师和企业导师组成的导师组为主导、研究生为主体系统化课程学习与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12年硕士复试办法名单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12年硕士复试办法名单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12年硕士复试办法名单2012-03-26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为了强化复试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作用,科学、规范地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考查,提高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山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办法》(研院〔2012〕22号)及《中山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研院〔2012〕23号)的有关精神和规定,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特制定本办法。

一、复试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一)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该小组对本单位考生的复试录取结果负责,对于参加复试未被录取的考生就复试结果提出的质疑,认真向考生做出必要的解释。

(二)按二级学科、专业、系所、中心成立以导师为主体的复试小组。

复试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一般不少于3人,设组长1名。

组长对复试的各个环节负责。

(三)复试小组下设秘书1名,由教师或学院工作人员担任,负责复试记录、考生资格审查和协助安排复试等有关事宜。

根据情况,可安排工作人员协助工作。

(四)各专业进行复试时,要严格执行复试程序和复试标准,遵守复试纪律,保证复试质量。

凡参加复试的教师,都应认真学习有关招生复试的文件和本办法,以明确教师的责任,提高复试的科学性、公平性、公正性和有效性,保证复试质量。

复试过程中,要当场评分,作好记录。

(五)复试小组名单及面试导师姓名不得在复试前提前公布。

二、复试办法(一)复试考生名单的确定1、初试成绩符合我校复试基本要求者,本院按二级学科专业,按总分从高分到低分顺序确定参加复试的名单。

经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我院理学复试分数线为:政治、英语45分,专业课80,总分300分;工学复试分数线为:政治、英语45分,专业课65,总分300分;工程硕士复试分数线为:政治、英语45分,专业课65,总分300分。

2、合格生源不足的学科、专业,可在相近学科、专业之间调剂生源,但调剂考生的初试成绩必须符合学校调剂政策和拟调入专业复试的基本要求。

中山大学导师介绍

中山大学导师介绍

中山大学导师介绍
佚名
【期刊名称】《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年(卷),期】1996(000)003
【摘要】许家瑞教授男,1952年8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

现任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材料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兼高聚物基复合材料与工艺专业委员会及界面工程学科组委员,广东省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化学会永久会员、美国物理学会会员、广东省塑料工程学会会员等。

1994年10月,被中山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31次会议批准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总页数】3页(P90-9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6.1
【相关文献】
1.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介绍 [J], 陈田;
2.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介绍 [J], ;
3.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介绍 [J], ;
4.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介绍 [J], 陈田
5.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介绍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山大学培养方案之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专业(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

中山大学培养方案之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专业(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专业(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满足化学学科领域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活跃的思维方式和较强能力,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科技管理初步训练的宽口径高素质理科人才。

毕业生适宜到科研部门、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适宜到化学、化工、轻工、医疗、能源、环保等行业,以及厂矿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适宜继续攻读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本专业为学制四年大学本科专业,前两年在中山大学按化学专业培养,后两年在香港理工大学按化学科技专业方向培养,学生执行所在学校的学籍、学位管理条例,具体要求为:1、在中山大学完成一、二年级公共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附件1)和专业必修课程,课程成绩绩点达2.5以上并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或通过专家组面试合格者,可获得进入香港理工大学继续学习的资格;2、在中山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实行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写作和听说能力,能够流利的进行英语交流;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4、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修满学分、各科考试合格并符合学位条例要求者,中山大学颁发化学专业毕业证书,香港理工大学颁发化学科技理学学士学位证书,修业年限四年,中山大学二年,香港理工大学二年。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五、专业核心课程六、专业特色课程:化学专业为广东省名牌专业。

国家级精品课程:有机化学、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国家理科基地创名牌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广东省精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双语教学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全英文教学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专业必修课程全英文上课)中山大学化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 (1-2年)①2013级《大学英语》课程将进行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按12学分列入公共必修课板块。

2019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19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350
402.4
752.4
全日制
105589761101416
张经诚
761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085216
化学工程
01
化学工程
335
376.69
711.69
全日制
105589761112527
赵一粟
761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085216
化学工程
01
化学工程
347
359.42
706.42
全日制
105589761112481
105589761101400
方红莉
761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085216
化学工程
01
化学工程
356
383.11
739.11
全日制
105589761112512
郭林莉
761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085216
化学工程
01
化学工程
331
376.58
707.58
全日制
105589761112488
韩军
761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761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085216
化学工程
01
化学工程
380
391.15
771.15
全日制
105589761112520
黎根盛
761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085216
化学工程
01
化学工程
307
348.73
655.73
全日制
105589761112491
李佳壕
761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梁宏斌教授简介

梁宏斌教授简介

梁宏斌老师简介梁宏斌,男,汉族,籍贯陕西省。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无机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博士学位。

现任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学工作:近5年来先后主讲生命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地球科学系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无机化学”5届,学生总人数500余人;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5届,13人。

编著、出版教材:龚孟濂主编,梁宏斌、顾文、乔正平、巢晖等编,《无机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10。

指导研究生:指导无机化学专业和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生、硕士生。

主要研究方向:无机功能材料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子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2005年以来发表研究论文被SCI收录70篇。

学术研究课题:(1)梁宏斌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面上项目:VUV 光激发下Pr3+/Tb3+敏化Eu3+红光发射的研究,主持人,2010.01-2012.12。

(2)梁宏斌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e3+离子激活的新型蓝光发射VUV发光材料的研究, 主持人,2009.01-2011.12。

(3)梁宏斌等,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子课题:宽色域FED荧光材料的探索,主持人,2007.07-2012.06。

(4)梁宏斌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稀土氟氧化物三元新体系量子劈裂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光谱特性研究,主持人,2006.01-2008.12。

代表性学术论文:(1) B. Han, H.B. Liang*, H.Y. Ni, Q. Su*, G.T. Yang, J.Y. Shi, G.B. Zhang. Intense red light emission of Eu3+-doped LiGd(PO3)4 for mercury-free lamps and plasma display panels application. Opt. Express, 2009, 17(9), 7138-7144. (SCI IF 3.88, 2008) (*通讯作者,下同).(2) Z.F. Tian, H.B. Liang*, W.P. Chen, Q. Su*, G.B. Zhang, G.T. Yang. Efficient emission-tunable VUV phosphors Na2GdF2PO4:Tb3+. Opt. Express, 2009, 17(2), 956-962. (3) J.P. Zhong, H.B. Liang*, B. Han, Z.F. Tian, Q. Su*, Y. Tao. Intensive emission of Dy3+ in NaGd(PO3)4 for Hg-free lamps application. Opt. Express, 2008, 16(10), 7508-7515. (4) M.B. Xie, H.B. Liang*, B. Han, W.P. Chen, Q. Su, Y. Huang, Z.H. Gao, Y. Tao. Ca6Gd1.5Tb0.5Na2(PO4)6F2—an intense green-emitting phosphor under vacuum ultraviolet and low voltage cathode ray excitation. Opt. Lett., 2009, 34(22), 3466-3468. (SCI IF 3.772, 2008).(5) W.P. Chen, H.B. Liang *, B. Han, J.P. Zhong, Q. Su. Emitting-color tunable phosphors Sr3GaO4F:Ce3+ at ultraviolet light and low-voltage electron beam excitation. J. Phys. Chem. C, 2009, 113(39), 17194-17199. (SCI IF 3.396, 2008).(6) L. Li, H.B. Liang*, Z.F. Tian, Huihong Lin, Qiang Su*, Guobin Zhang. Luminescence ofCe3+ in different lattice sites of La2CaB10O19. J. Phys. Chem. C, 2008, 112(35), 13763-13768.(7) Z.F. Tian, H.B. Liang*, B. Han, Q. Su*, Y. Tao, G.B. Zhang, Y.B. Fu. Photon cascade emission of Gd3+ in Na(Y, Gd)FPO4. J. Phys. Chem. C, 2008, 112(32), 12524-12529.(8) J.P. Zhong, H.B. Liang*, H.H. Lin, B. Han, Q. Su*, G.B. Zhang. Effects of crystal structure on the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and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Gd3+ and Ce3+ ions in MGd(PO3)4:Ce3+ (M = Li, Na, K, Cs). J. Mater. Chem., 2007, 17(44), 4679-4684.(9) H.H. Lin, H.B. Liang*, B. Han, J.P. Zhong, Q. Su*, P. Dorenbos, M.D. Birowosuto, G.B. Zhang, Y.B. Fu, W.Q. Wu. Luminescence and site occupancy of Ce3+ in Ba2Ca(BO3)2. Phys. Rev. B, 2007, 76(3), 035117(8 pages).(10) Z.L. Wang, H.B. Liang*, J. Wang, M.L. Gong*, Q. Su. Red-light-emitting diodes fabricated by near-ultraviolet InGaN chips with molybdate phosphors. Appl. Phys. Lett., 2006, 89(7), 071921 (3 pages).。

中山大学化学专业就业

中山大学化学专业就业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商品检测
与计算)暂缓就业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
(商品检测
与计算)暂缓就业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
(商品检测
与计算)暂缓就业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
(商品检测
与计算)暂缓就业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
(商品检测
与计算)暂缓就业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
(商品检测
与计算)暂缓就业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
(商品检测
与计算)暂缓就业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
(商品检测
与计算)暂缓就业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
(商品检测
与计算)暂缓就业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化学暂缓就业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化学暂缓就业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化学暂缓就业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化学暂缓就业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化学暂缓就业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化学暂缓就业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化学暂缓就业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
与工程暂缓就业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
工艺湛江市新捷邮发展有限公司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中山大桥化工有限公司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化学中山大桥化工有限公司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
(商品检测
与计算)中山大学财务与国资管理处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
工艺中远佐敦船舶涂料(广州)有限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化工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可到科研单位、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或到石油化工、精细化工、轻工、高分子材料、食品及医药工程、能源、冶金等工业部门和环保、质检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到金融、商检、质检、公安、外贸、海关、政府部门等系统从事相关工作;适宜继续攻读化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也适宜继续出国在相关学科深造。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1)系统地、扎实地掌握化学工程、化工工艺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训练,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

(2)掌握化工装置、化工工艺与设备的设计方法,具备较强的化工计算、测试、分析等技能,并具有良好的识图和制图能力。

(3)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国家关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和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 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熟悉化学化工文献的检索,掌握从国际互联网上获取科技信息的方法。

(5)应具有本专业某一学科方向的专门知识及其应用技能,并受到应用方法、工程实践、开发性研究与设计的初步训练,具有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了解化学工程学的理论前沿,对本学科某些领域的新发展、新工艺和新技术有所了解;知识面较广,适应能力较强,具有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具有科研、科技开发、科技管理以及分析解决一般生产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授予学位: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数
五、专业核心课程: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化工导论,电子学与电工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化工机械基础,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专业实验,化工设计。

六、专业特色课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有机化学
国家理科基地创名牌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广东省精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综合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
校级精品课程:结构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化学生物学导论
双语教学课程:有机化学
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一)
八、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二)
附表一: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附表二: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进程计划表
注:1
2、双专业要求50个学分或以上;双学位要求75个学分或以上,须做第二专业的毕业论文(6个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