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地方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地方,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3. 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拓宽知识视野。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我们的家乡1.1 地理位置与气候1.2 传统节日与习俗1.3 特色美食与手工艺2. 第八章:家乡的历史与文化2.1 历史名人故事2.2 民间传说与神话2.3 地方艺术与建筑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

2.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地方文化素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讲解法、观察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特点。

2. 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

五、教学课时本章共计4课时,每课时40分钟。

第一课时:我们的家乡(1)1. 导入:教师出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3. 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特色美食与手工艺。

第二课时:我们的家乡(2)1. 导入:教师出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与习俗。

3. 课堂活动: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节日习俗。

第三课时:家乡的历史与文化(1)1. 导入:教师出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家乡的历史名人故事。

3. 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历史名人。

第四课时:家乡的历史与文化(2)1. 导入:教师出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家乡的民间传说与神话。

3. 课堂活动: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民间传说与神话。

六、教学内容1. 第四章:我们的家乡1.4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1.5 地方经济发展与变化2. 第九章:家乡的风土人情2.1 民俗活动与传统2.2 民间艺术与体育2.3 礼仪习惯与道德观念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篇一:地方课教案二年级】二年级人自然社会的教学计划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激烈,对人的自身素质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数学,还要学好人、自然、社会知识。

人、自然、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地方课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上好人、自然、社会课,特拟定如下计划;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及其编排本册教材是依据浙江省教育厅新颁布的《浙江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标准(通用部分)》编写的,共有26课,主要涉及《浙江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标准(通用部分)》内容纲要中的主要内容有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经济、浙江文化、和谐浙江等五大主题内容。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人、自然、社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我省实际情况,省教育厅将地方课程分为“通用课程”和“专题课程”两类。

地方课程中的“通用课程”主要包括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经济、浙江人文、和谐浙江。

旨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及了解地方社会和文化的需要,是省内中小学教育中普遍适用的地方课程。

每课的编写特点:由于二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本册教材采用图文结合,以图为主组织编写,编写中突出教材是学生的学本,强调活动性与体验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认知、感受、了解相关的知识,获得更多方面的发展。

《人、自然、社会》的学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学习积极性。

重视实践活动,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将查找资料、实地调查、参观访问、出黑板报、组织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实地体验等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优化教学效果。

与学校的班队活动、户外活动紧密结合、与地图、电影、电视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机地整合,拓展地方课程的时空领域。

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本学期对学生进行细致耐心地说服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觉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

二年级地方课计划及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计划及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计划及教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学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名称、位置、规模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关心学校的情感。

教学内容:1. 学校的名称、位置和规模。

2. 学校的教学楼、操场、教室等场所的功能。

3. 学校的校训、校风和特色活动。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学校的相关信息。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学校的了解和感受。

3. 参观学校,了解学校的设施和环境。

第二章:了解我们的家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情感。

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名人故事。

3. 家乡的风景名胜和特色美食。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家乡的相关信息。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3. 参观家乡的风景名胜,品尝特色美食。

第三章:探索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的概念和分类。

2. 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特征。

3.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自然环境的相关知识。

2. 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记录自然现象。

3. 讨论人类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第四章:了解我们的国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基本信息、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国家、关心国家发展的情感。

教学内容:1. 国家的基本信息和国旗、国歌等象征。

2. 国家的地理特点和行政区划。

3. 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国家的相关信息。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国家的了解和感受。

3. 观察国家的地理特点,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

第五章:认识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信息、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

2. 培养学生关爱地球、珍惜资源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信息和地理位置。

2. 地球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类型。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2. 家乡的气候特点3. 家乡的自然资源4. 家乡的生态环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2. 难点:家乡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2. 案例分析法3. 小组讨论法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

2. 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分析其对家乡发展的影响。

3. 分析家乡的自然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生态优势和劣势。

4. 讨论家乡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章:家乡的历史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历史背景2. 家乡的历史人物3. 家乡的历史事件4. 家乡的文化传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家乡的历史文化特点2. 难点:家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四、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法2. 案例分析法3. 小组讨论法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述一个家乡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家乡的历史背景,分析其对家乡发展的影响。

3. 介绍家乡的历史人物,评价其对家乡的贡献。

4. 分析家乡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变迁。

5. 讨论家乡的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第三章:家乡的经济发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提高学生的经济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地方课教案

小学二年级地方课教案

小学二年级地方课教课设计【篇一:二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课设计[1] 】二年级地方教课设计1、拒绝白色污染活动目标:1、学生经过自行检查初步认识了“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知道了平常生活中应如何有效地预防“白色污染”的产生。

从中获取了亲自参和、科学研究的体验。

2、学生经过自主参和检查工作,培育了自己的察看能力、思想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经过查阅、整理资料,培育独立解决能力,加强实践。

活动时间: 2 课时第一课时(总1)活动过程一、导入主题1、游戏:依据供给的四个词,猜出是什么物件?商场菜场、轻巧结实、免费供给、袋装垃圾——塑料袋2、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塑料袋?3、塑料袋被评为了“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这是怎么回事?二、确定小主题1、对于塑料袋,你知道什么?在学生沟通的基础上出示图片(人们使用塑料袋、塑料袋的危害)2、提出问题。

学生议论沟通,将各自想要研究的问题写在纸上,教师将纸条选择性地贴在黑板上,归并问题,得出以下三个主题:(1)塑料袋有哪些危害?(2)人们使用塑料袋的现状如何?(3)如何减少塑料袋的污染?3、我们能够采纳哪些门路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研究?第二课时(总2)活动过程一、小组报告研究成就:主题一、塑料袋有哪些危害?1、实验:一个月前将一只塑料袋和一张白纸埋入泥土中,一个月后察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照片。

2、就地实验:点燃塑料袋,请大家闻闻气味证明。

3、上网查阅资料,整理后得出:(投影出示)4、小品:《地球爷爷患病了》主题二:如何减少塑料袋的污染?1 、第一应尽量采纳无毒塑料袋。

邀请环保专家介绍如何划分有毒、无毒的塑料袋。

(现场实践)2、上网查找资料。

编成小报《向白色污染挑战》二、教师生成整合:1、板书:“限塑令”,有谁对这个词有所耳闻?2、读了信息,你知道些什么?(时间、内容)。

认识“有偿使用”的含义3、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讲,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来支持国家这个呼吁呢?(议论)三、学生代表讲话:对于此刻孩子用塑料书面和自己家长小时候着手用旧挂历包书皮的状况剖析,建议同学们用家中的废旧的挂历等纸张来包书面。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的地方文化,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通过学习地方特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环境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

2.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家乡的自然美景。

第二课时:家乡的人文环境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沿革、名人故事、民间传说等。

2. 通过讲述、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家乡的人文氛围。

第三课时:家乡的特色文化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传统艺术、民俗活动、特色美食等。

2. 通过实地考察、动手实践等方式,使学生体验家乡的特色文化。

第四课时:家乡的保护与发展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保护措施、发展现状、未来规划等。

2. 通过讨论、思考等方式,使学生提出保护家乡、促进发展的建议。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述、展示、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设置小组讨论、动手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的保护与发展问题的思考深度和提出的建议。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等。

五、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音频等媒体资源,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色文化等。

2. 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氛围。

3. 教材、参考书等,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六、教学活动设计: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环境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

2. 讲述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让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有全面的了解。

3. 组织学生讨论家乡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第二课时:家乡的人文环境1. 引入新课:讲述家乡的历史沿革,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背景。

小学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人教版教案小学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人教版一、课题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地方文化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地方文化常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知识。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整理本地区相关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的资料,制作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相关情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本地区的美丽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自主探究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分组讨论,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知识。

3. 课堂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相关知识。

4. 情感升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好,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5.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区的名胜古迹、博物馆等,实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2)开展“家乡美”主题绘画比赛,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家乡的美丽风光。

(3)举办“家乡故事”演讲比赛,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有趣故事。

6. 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课后继续关注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家乡的美好,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不同地方的特色文化、地理景观和风土人情,拓宽学生的视野。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美丽的自然景观》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文字,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的自然景观,如黄山、长江、桂林山水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 第八章:《多彩的民俗风情》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介绍各地的传统节日习俗,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

3. 第十一章:《特色的美食文化》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展示各地的特色美食,如北京烤鸭、四川火锅、广东早茶等,引导学生了解各地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

4. 第十五章:《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包括城市建筑、交通、经济等方面,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5. 第十七章:《环境保护与我》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教育学生关爱环境,从自己做起,倡导绿色生活,保护生态环境。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2. 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4.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和环境保护。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意识。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

4.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六、第五章《地域特色与文化传承》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地域的特色文化,如齐鲁文化、江南文化、西藏文化等,探讨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方式。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地方特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通过学习地方课程,提高学生对不同地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家乡的人和物1. 第一课时:认识家乡的人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主要民族,认识家乡的名人。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故事讲解、小组讨论。

2. 第二课时:家乡的物产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主要物产,认识家乡的特色美食。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实物展示、品尝体验、小组讨论。

第三单元:家乡的自然环境3. 第三课时:家乡的地理位置教学目标: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家乡的气候特点。

教学方法:地图展示、故事讲解、小组讨论。

4. 第四课时:家乡的自然资源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认识家乡的生态环境。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实地考察、小组讨论。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

四、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实地考察所需的相关工具。

3. 小组讨论的问题清单。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2课时。

2. 第二单元:2课时。

3. 第三单元:2课时。

六、教学活动设计:第五单元:家乡的社会生活5. 第五课时:家乡的传统节日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传统节日,认识家乡的民俗活动。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故事讲解、小组讨论、实践活动。

教学步骤:1. 图片展示家乡的传统节日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节日特色。

2. 讲解家乡节日的来历和习俗,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传统。

3. 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节日习俗,互相交流和学习。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节日实践活动,如制作节日手工艺品、品尝节日美食等。

6. 第六课时: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实地考察、小组讨论、实践活动。

教学步骤:1. 图片展示家乡的发展变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

二年级地方课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教案【二年级地方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地方,包括地理位置、特点、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方意识和地理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己地方的热爱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学习和了解自己所在的地方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学习和了解自己所在的地方的文化和传统。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自己所在的地方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的地方的文化和传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地图、图片、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2. 学生准备:课本、笔、纸等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地图,让学生找出自己所在的地方,并简单介绍一下该地方的位置。

2. 探究(15分钟)教师利用图片、PPT等教具,向学生介绍自己所在的地方的特点,包括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等)和人文特点(如民俗、风土人情等)。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地方。

3. 总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所在的地方的地理位置、特点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回答和总结。

4. 拓展(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歌曲、手工制作等形式,进一步拓展学生对自己所在地方的了解和认识。

比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个与该地方相关的故事,或者教唱一首与该地方相关的歌曲,或者进行一些与该地方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

5.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与学生共同总结课堂收获和体会。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地方。

2.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深入了解和研究自己所在的地方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二年级地方课程中的一课。

本册地方课程是围绕“我家”的主题展开的,旨在让学生了解和关注自己的家乡,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博物馆导游活动,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博物馆的作用和功能。

(2)了解家乡博物馆的基本情况。

(3)了解家乡博物馆中的历史文化展品。

2. 需求与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关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博物馆的作用和功能。

(2)了解家乡博物馆的基本情况。

2.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关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准备博物馆展品图片、视频及相关资料。

(2)准备家乡博物馆的介绍及相关资料。

(3)准备学生的课堂活动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博物馆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一些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它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博物馆的作用和功能。

2. 学习(15分钟)a. 教师向学生介绍家乡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如名称、位置、建筑特点等。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博物馆的设施和收藏品。

并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家乡博物馆中的历史文化展品。

b. 学生观看家乡博物馆的介绍视频,了解家乡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展示。

3. 活动(30分钟)a.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担任导游,其他组员扮演游客的角色,导游向游客介绍家乡博物馆中的某个历史文化展品。

学生可以根据博物馆展品图片及相关资料,进行自由发挥和展示。

b. 学生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的导游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博物馆展品,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和评论。

4. 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并提醒学生加强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关注,并积极参观和了解家乡博物馆。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居住的地方,了解地方特色和文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观察、访问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教学难点:家乡气候特点的讲解。

2. 第二课时:家乡的自然资源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教学难点:自然资源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 第三课时:家乡的文化遗产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遗产,如古建筑、传统艺术、民俗等。

教学难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4. 第四课时:家乡的特色产业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产业,如农业、手工业、旅游业等。

教学难点:特色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5. 第五课时:家乡的环境保护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环境问题,如污染、生态破坏等。

教学难点:环保意识的培养与实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家乡的特点和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运用实地考察法,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美丽与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和态度。

3. 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材》2. 辅助材料:家乡地图、图片、视频、案例等。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景点、企业等。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家乡的相关信息。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点。

2. 讲解与讨论: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了解和认识。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特色,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通过学习地方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点2. 家乡的历史与文化3. 家乡的特色产业与资源4. 家乡的自然风光与旅游5. 家乡的风土人情与民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特色产业、自然风光和民俗等方面知识。

2.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热爱家乡,培养他们的地域认同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特色产业、自然风光和民俗等方面的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家乡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家乡的特色和魅力。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家乡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丽和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点: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自然特点,使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3. 讲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介绍家乡的历史沿革、传统文化、名人故事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底蕴。

4. 讲解家乡的特色产业与资源:介绍家乡的支柱产业、特色产品、资源状况等,培养学生对家乡经济发展的认识。

5. 讲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与旅游:介绍家乡的旅游景点、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等,激发学生对家乡旅游资源的兴趣。

6. 讲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与民俗:介绍家乡的生活习惯、民俗风情、传统节日等,使学生了解家乡的社会文化。

7. 案例分析与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家乡的实例,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8.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家乡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10.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各地的特色文化、地理景观和风土人情。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家乡的习俗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节日习俗、饮食文化、传统手工艺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习俗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第七章:家乡的地理景观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家乡的地理特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地理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第十章:家乡的名人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名人、文化名人及其成就。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名人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立志成才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利用图片、视频、实物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方特色文化。

四、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课时1. 第四章:家乡的习俗,课时2课时。

2. 第七章:家乡的地理景观,课时3课时。

3. 第十章:家乡的名人,课时2课时。

六、教学内容1. 第五章:家乡的民间艺术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戏曲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2. 第八章:家乡的历史沿革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重要事件和人物。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历史的认识和尊重。

3. 第十一章:家乡的自然资源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家乡的自然资源、生态特点和环境保护。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家乡的特色。

2.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家乡的美丽风光和特色文化。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地方课教案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地方课教案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地方课教案第一课在勤奋学习中体验快乐批注教学目标:1、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作业认真仔细做,书写工整,勤奋学习等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表扬有勤奋学习的学生,在班内掀起人人学习习惯花的热潮,进而形成一个快乐学习的良好的学风。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意识到勤奋学习的重要性2、教学难点:改正学习中的不良习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歌曲引入教师:我们背上书包都成了小学生,上学了就要专心学习,养成好的勤奋学习习惯,让我们一起唱起《上学歌》开始我们今天的主题班会。

二、讨论交流小朋友,你们说我身上的花儿漂亮吗(“漂亮!”)今天呀,我要看哪些小朋友能干,就把花瓣送给他,还要给他戴上一朵大红花。

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花瓣呢还是请老师跟我们说说吧!1.小组讨论交流2.指名回答3.教师小结: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做到下面几点(拿出一张白纸,边讲边在白纸上贴花瓣):上课专心听,不讲话,不搞小动作;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作业认真仔细做,书写工整,按时上交不拖拉,有错主动来订正。

养成了这些好习惯,就可以开出一朵鲜艳的大红花。

三、设疑教师:这么多的小花瓣,到底应该送给谁呢生:当然是送给学习习惯好,勤奋学习的小朋友,对不对(“对!”)只是批注到底哪些小朋友是勤奋的学习习惯的呢教师小结:上课认真听讲,不讲话,不搞小动作;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得小红花10朵以上的每人送一片花瓣,作业认真仔细做,书写工整,按时上交不拖拉,有错主动来订正。

得小红花15朵以上的送一片花瓣,四、游戏:下面请大家看一下自己手上有几片花瓣,请有花瓣最多的小朋友上台。

五、总结1、你们是怎样养成这么好的勤奋学习习惯的可以告诉大家吗?希望我们全班同学都能养成这么好(勤奋)的学习习惯,让我们一定努力吧。

2、出示儿歌我们都是小学生,培养习惯最要紧;上课应当专心听,积极开动小脑筋;作业认真仔细做,按时完成交得勤;有了错误要订正,知识才能学得清;学习要有好习惯,我们要牢牢记在心,记在心。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时间: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地方的基本概念,并能正确地用汉字书写相应的地方名称。

2. 学会简单的描述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并能够使用正确的词汇进行表达。

3. 培养学生对地方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掌握地方的基本概念和相应的汉字写法。

2. 学会使用正确的词汇进行地方的描述。

教学准备:1. PPT或课件。

2. 地方的图片、地图等教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几幅地方的图片,例如学校、家、公园、图书馆等,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些地方,并引导学生讨论它们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了解“地方”的概念,并与他们先前所看到的地方图片进行联系和对比。

Step 2:概念讲解(10分钟)1. 教师出示“地方”的概念图片,并进行解释:“地方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它可以是我们的学校、家、公园等。

”2. 让学生观察和感受自己所在的地方,并引导他们思考:“你们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3. 引导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并帮助他们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个地方。

Step 3:地方的认知(10分钟)1. 教师出示地方名称的图片,例如“学校”、“家”、“公园”等,并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语音和笔画写出相应的汉字。

2. 学生进行模仿书写,并互相帮助纠正错误。

3. 让学生通过听读、认读和书写的活动,巩固对地方汉字的记忆。

Step 4:地方的描述(10分钟)1. 教师出示图片或描述,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描述这个地方,例如:“我的学校有很多老师和同学。

我们在学校里上课、玩耍和学习。

”2.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鼓励他们使用正确的词汇和灵活的表达方式。

Step 5: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

2. 强调地方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地方的保护和美化活动。

拓展延伸:1. 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不同的地方,并进行地方描述的实践活动。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特色文化,拓宽视野,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地方文化的情感,提高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家乡的美食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美食,学会分享和品尝。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美食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 第八章:家乡的民间艺术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民间艺术,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弘扬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美食和民间艺术。

2. 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美食和民间艺术。

4. 利用实地考察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特色文化。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本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家乡的美食:引导学生讨论家乡的特色美食,分享品尝经验。

3. 分析民间艺术:让学生展示家乡的民间艺术作品,分析其特点和魅力。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家乡的美食和民间艺术。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美食和民间艺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3. 学生对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的态度和实际行动。

4. 学生对教案内容的满意度和建议。

六、教学内容1. 第五章:家乡的自然风光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景观,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自然风光的描绘和表达能力。

2. 第九章:家乡的历史与文化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增强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传播能力。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

二年级下册地方教案

二年级下册地方教案

二年级下册地方教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国家1.1 学习目标: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掌握中国的主要行政区划和省份名称。

1.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如东部沿海地区、西部高原地区等。

讲解中国的主要行政区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并介绍一些省份的名称和位置。

1.3 教学活动: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指出一些省份的位置。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省份,了解该省份的特点和著名景点,并向全班分享。

第二章:探索家乡的风土人情2.1 学习目标: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色。

掌握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传统习俗。

2.2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如省份、城市、乡村等。

讲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如方言、饮食习惯、传统节日等。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带来家乡的特产或图片,向大家展示并介绍家乡的特点。

组织一次小组调查,了解家乡的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并向全班分享。

第三章:感受地方文化3.1 学习目标:了解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

培养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3.2 教学内容:介绍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如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地方戏曲等。

讲解地方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及如何传承和保护地方文化。

3.3 教学活动:组织一次地方文化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和研究。

邀请一位地方文化的专家或艺人来校进行表演和讲解,让学生亲身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

第四章:探索地方自然景观4.1 学习目标:了解地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珍惜意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地方的自然景观,如山脉、河流、湖泊、海滩等。

讲解地方生态环境的特点和保护意义,以及如何参与保护和珍惜自然环境。

4.3 教学活动:组织一次户外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地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开展一次环保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保护行动。

第五章:地方特色美食5.1 学习目标:了解地方的美食文化和特色。

培养对美食的欣赏和品尝能力。

二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

二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

二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二年级下册地方课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地方课的基本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环境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

教学难点:家乡气候特点的描述。

2. 第二课时:家乡的人文环境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名人故事等。

教学难点:家乡名人故事的理解和传承。

3. 第三课时:家乡的经济发展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主要产业、特色产品、经济发展状况等。

教学难点:家乡特色产品的推广和宣传。

4. 第四课时:家乡的教育事业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教育资源、学校设施、教育成果等。

教学难点:家乡教育成果的展示和宣传。

5. 第五课时:家乡的风景名胜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旅游景点、历史遗迹、文化底蕴等。

教学难点:家乡旅游景点的推广和宣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实际情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利用多媒体展示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交流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材。

2. 多媒体课件: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教育事业、风景名胜等。

3. 参考资料: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故事、特色产品等。

4. 网络资源:家乡的官方网站、新闻报道、旅游攻略等。

5.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风景名胜、学校、企业等,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地方课教案第一课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教学目的:1、通过读新闻、模拟表演、交通安全知识抢答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知道自己在道路、乘车、乘船、乘飞机以及铁路道口应怎样做,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前准备: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

2、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主持读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A读新闻。

2、主持B: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A: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B: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交通规则,并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交通知识竞赛(抢答形式)1、交通讯号灯有哪些颜色?都有些什么作用?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黄灯亮时还可以过马路吗?什么灯亮时才可以走?3、行车、行人应靠哪边走?过马路应怎样走?4、小学生过马路为什么要戴小黄帽?5、乘车、乘船、乘飞机应注意什么?6、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同学们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意义。

三、看模拟表演,议一议:1、表演内容: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出了车祸。

2、议一议:(1)这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2)我们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3、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4、谈心得体会。

四、小结:1、同学们小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2、班主任小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五、课外延伸请你做个交通督导员,带领一年级的弟弟妹妹遵守好交通规则。

第二课禁毒教育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二、新授:1、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1)毒品毁人健康。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3、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

4、防毒的五种措施。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转移话题。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5、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

6、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三、总结。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

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我们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第三课预防常见传染病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知识,知道常见的传染病人哪些,传染途径有哪些。

2、培养学生讲究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可能一不小心就会患上传染病,如流感、痢疾等。

生病是很痛苦、很烦恼的事。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传染病呢?二、常见的传染病:1、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特点是传染性很强,传播速度很快,流行广。

2、沙眼:是一种通过手指、手帕、毛巾、脸盆及其他公共物品传播的传染病。

3、水痘:主要发生于儿童身上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季发病较多。

4、细菌性痢疾: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患上痢疾后,会有发烧、腹痛、腹泻、排脓血样大便等症状。

5、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潜伏期,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具体时间暂不确定。

三:传染病的预防:1、预防流感:(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烹制猪肉时将猪肉烹制内部温度达到,可杀死细菌和病毒。

2、其他预防:(1)早发现、早诊断、站隔离、早报告、早治疗。

(2)将病人的衣物、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3)对患有传染病的动物要及时处理,彻底消毒和深埋。

(4)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尽量不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等等。

(5)强化教室卫生。

及时清扫,使教室、走廊整洁优雅,经常开窗,保持教学和生活场所空气流通清新。

第四课学会感恩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叫感恩,你身边的亲人和朋友都为你做过哪些事。

为什么我们要学会感恩。

2、要求学生去体验一下边人对自己的帮助,感恩我们的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什么叫感恩,你准备怎样去报答我们的生活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学习新课1、读书上的小故事,明白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你明白了什么事,自己怎样做才对。

生活给了你什么,世界给出你什么,你给生活了什么。

世界又给了你什么。

3、你能为帮助过你的人做点什么吗?你准备怎样去做。

三、作业把你的好的想法写出来和大家共享。

第二课时一、导入二、学习新课1、你对生活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得到了什么,你准备怎样去做;2、明白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懂得感恩,就不会产生歧视,学会感恩,就知道尊重别人尊重每一份平凡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我们要从爱别人、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3、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感恩。

三、实践活动1、你是怎样感激父母亲的,你上怎样对待他们的劳动的2、结合自己的认识,请教身边的人,谈谈你对生活的态度。

第五课食品安全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陈述一些因食品卫生而出现问题的学生。

(有腹泻、腹痛、呕吐等)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二、重点讲述(一)食物中毒的预防。

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b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c不吃变质剩饭菜d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e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f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g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h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

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i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

从家里所带腌制品在校不能超过2天j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是否标示清楚、合格。

查看市场准入标志(QS):为了保护人们饮食卫生安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自200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出厂食品,经过强制检验合格后,加贴市场准入标志,方便选购。

2002年起,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5类食品;2003年下半年,对方便面、膨化食品、罐头、冷饮等10类食品,实施了市场准入制度。

三、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饮水。

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3、催吐。

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4、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

5、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国毒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四、小结: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第六课防火自护、自救安全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防火安全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火灾中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

2、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能力使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

教学重难点:树立火灾自护、自救的观念,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受到父母和佳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意外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下面就谈谈家庭火灾要注意什么。

二、用电安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找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我们的做法:A特别是平常我们看完电视之后,只用遥控器关电视其实此时的电视仍处于待机状态.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一定要亲手把电视机关上.并拔掉插头。

B电火箱用完后,一定要把插头拔掉,不要让它处于保温状态不管,这是最容易发生火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