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时作业湘教版1解析
全国通用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时提升作业十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时提升作业十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时提升作业十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时提升作业十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的全部内容。
课时提升作业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2018·宁德模拟)互花米草是一种适应海滩潮间带生长的耐盐、耐淹植物.由于互花米草植株高密、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强,在海滩潮间带可以形成强固的草滩。
20世纪90年代,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
下图示意崇明东滩分布,读图完成1~3题.1。
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泥沙淤积B。
形成沿海草滩C.增加植株密度D。
保护海岸滩地2.崇明东滩利于互花米草迅速扩张的主要原因是()A。
滩涂面积大B。
水质条件好C.土质肥沃D.开发历史久3.互花米草在崇明东滩迅速扩张并成为强势植被,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A。
大型船只航行受阻B。
东滩面积不断扩大C。
生物的多样性减少D.海浪侵蚀海滩减弱【解析】1选D,2选C,3选C.第1题,由材料可知,互花米草具有促淤造陆的功能,可以保护海岸滩地.第2题,崇明东滩位于河流入海口,土壤肥沃,水盐条件适宜,使互花米草迅速繁殖,成为当地的强势植被.第3题,互花米草成为崇明东滩强势植被后,导致东滩植被结构单一,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高中教育】最新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湘教版必修1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湘教版必修1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一、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1.地域分异的表现(1)地域分异: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
(2)地域分异规律: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2.纬度地带分异规律(1)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
(2)成因: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
(3)基础因素:热量。
3.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1)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经线延伸,沿经度方向变化。
(2)成因: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
(3)基础因素:水分。
4.垂直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在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即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2)分布特点:从山麓到山顶出现由下而上随等高线延伸逐渐变化更迭。
(3)垂直自然带的划分通常以植被或土壤为主导标志。
5.地方性分异规律(1)规律:①有序性: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梯度有规律的更迭。
②重复性: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
(2)成因:①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
②地貌、岩性和土质的分异是小尺度地域分异的重要原因。
[温馨提示]在地域分异规律中,都要考虑热量和水分的共同影响。
特别注意的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
二、主要的陆地自然带与农业发展的因地制宜1.主要陆地自然带的比较(1)区分依据:植物群落的特征。
(2)影响因素:热量和水分条件。
(3)主要类型:名称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典型类型森林自然带和半湿润地湿润区生产量最大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冰原带等草原自然带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植物为草本以主自然带温带草原热带草原自然带、荒漠自然带地区干旱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很少,生态系统脆弱自然带和温带荒漠自然带热带荒漠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温馨提示]植物是自然带的最明显标志,因此自然带多以植物命名,表现为“温度带+植物类型+带”形式。
江苏省南通市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目标】1.知道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出差异性的表现,并举例分析产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原因。
2.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指图说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成因。
3.阅读“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指图说出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并分析成因。
4.知道“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学习重点】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学习难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学习过程】【自主先学】图1为北半球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示意图,请写出各气候类型的名称。
图1 图2【合作探究】活动一:分析自然带和气候类型之间的关联,请在图2上填出各自然带的名称,。
(可根据课本85页图3—17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略作修改图2)活动二:读图3回答:图31.在非洲从赤道出发,沿东经20º经线依次向南、向北前进(沿图中L1方向)。
(1)自然景观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2)反映的是哪一种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什么?2.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40°N向东前进(沿图中L2方向)。
(1)自然景观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2)反映的是哪一种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什么?(3)这种分异在什么地区表现最明显?活动三:读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图(图4),回答:图4(1)珠穆朗玛峰南坡的基带是什么自然带?这说明珠穆朗玛峰位于什么热量带?(2)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3)喜马拉雅山南坡与北坡的雪线海拔高度有何不同?为什么?总结地域分异规律【巩固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的地区存在差异性,有的地区不存在差异B.同一自然带内不存在差异性C.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D.只存在大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不存在小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2.图5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 m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图中虚线表示雪线,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1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填一填)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
2.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1.地域分异(1)概念: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2)特点:有序性和普遍性。
2.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三、主要陆地自然带1.区分依据:植物群落的特征.2.影响因素:热量和水分条件.3.主要类型(1)森林自然带①分布地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②主要特点:生产量最大.③典型类型: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冻原带等.(2)草原自然带①分布地区: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②主要特点:以草本植物为主。
③典型类型:热带草原自然带、温带草原自然带。
(3)荒漠自然带①分布地区:干旱地区。
②主要特点: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很少,生态系统脆弱.③典型类型:热带荒漠自然带和温带荒漠自然带.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做一做)1.从沿海到内陆,各种自然带的逐渐更替较为明显的是(C)A.高纬度B.中低纬度C.中纬度D.低纬度解析:经度地带性在中纬度表现最明显.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据此完成2~3题.2.从地理学的角度看,这首诗描述的是(B)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低纬到高纬的地域分异规律C.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变化反映了从低纬到高纬的地域分异规律.3.从塞北到江南自然景观产生差异的基础是(B)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解析: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是热量条件的差异.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诗句描写的景观差异属于(C)A.纬度地带性B.干湿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解析:该景观差异是由于海拔不同形成的。
主题一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下图是我国的四幅自然景观图,根据要求排列图片顺序。
推荐2017_2018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1
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体性与差异性 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蓉欧快速铁路是通往欧洲的新一条路上货运大通道,运输时间是传统海上运输的三分之一。
读下图,回答1~2题。
1.沿图中蓉欧快速铁路一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现象2.海上运输线途经亚洲东部,沿岸地区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A.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D.热带草原→热带荒漠→常绿硬叶林1~2.【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理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
第1题,从成都到欧洲,主要差异是水分条件不同,自然景观发生相应变化,体现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差异,即经度地带性差异。
第2题,图示海上运输线从山东出发,在亚洲东部依次经过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答案】 1.B 2.A读非洲局部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③⑤三地的自然带( )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D.类型相同,成因相同4.影响图中②③④自然带更替和⑥⑤④自然带更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热量、水分 B.热量、热量C.水分、水分 D.水分、热量3~4.【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理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第3题,①位于赤道附近,是因海拔高形成的热带草原带,③是大气环流影响(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热带草原带,⑤位于热带,因地处背风坡降水少而形成热带草原带,它们自然带类型相同,但成因不同。
第4题,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和⑥⑤④自然带的更替均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三种自然带均位于热带,热量差异小,景观差异大的主要原因在于水分差异大。
【答案】 3.A 4.C下图为我国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简图。
读图,回答5~6题。
5.该山地所在区域的自然带名称是( )A.温带草原带 B.热带荒漠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荒漠带6.该山地针叶林只分布在北坡的原因是北坡( )A.热量高于南坡 B.降水多于南坡C.光照多于南坡 D.海拔低于南坡5~6.【解析】本题组考查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3自然
探究一 探究二
1.水平地域分异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在水平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叫作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 要包括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二者比较如下。
分异规 律
延伸方向
更替方向
影响因 形成 素 基础
以草本植物 为主
热带草原自然带、温带草原自然 带
动植物的种
荒漠自 然带
干旱地区
类、数量很 热带荒漠自然带和温带荒漠自然 少,生态系统 带
脆弱
一二三四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思考讨论:从因地制宜的角度来思考,在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大面 积种树是否合理?
提示:不合理。树木的生长需要的水较多,我国西北地区降水较 少,树木的成活率低,生长过程中会从地下吸取大量水分,从而导致 水位下降,使根系较浅的植物因缺水而死亡。应该根据当地气候、 土壤情况栽种比较耐旱的灌木、草类等植物。
答案:(1)C (2)B (3)A
探究
南迦巴瓦峰的垂直自然带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结合材料探究: (1)影响雅鲁藏布大峡谷垂直自然带形成的因素是什么? 提示:高大的山脉,随着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水热条件差 异大,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出现了垂直分异规律。 (2)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提示:南坡纬度低、海拔低、相对高度大,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3)为什么南迦巴瓦峰南坡雪线比北坡低? 提示: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 因而积雪量大,雪线较北坡低。
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1.大尺度 主要有森林、草原、荒漠等景观。 2.小尺度 某一自然带内部仍存在景观的差异。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训练(含解析)湘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破坏有关C、我国西北地区干早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D、围湖造田不会对局部陆地环境各要素产生影响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自然地理环境呈现整体性特点,下列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描述最可信的是( )A、枯水期时,河流搬运能力降低,河水含沙量增加B、洪水期时,河流携带大量矿物质到河口,加剧咸潮危害C、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流水侵蚀作用较弱D、北美西部温带荒漠的沙尘被气流携带到北太平洋,利于渔业资源的发展3、关于地球生物多样性受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球上物种的灭绝完全是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②人类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③地球物种自然的繁衍与灭绝过程是相当缓慢的④人类活动不影响地球上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4、生物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其他要素,下列关于生物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正确的是( ).A、森林使昼夜温差变大B、植被加快了海陆间水循环的速度C、陆地上生物的出现加快了岩石的风化D、森林加大径流的季节变化5、1994美国科学家在圣马太岛放养了29只驯鹿,由于无天敌,环境好,10年后达到1000只,20年后达到6000只,又过了三年只剩下42只,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A、生产功能B、平衡功能C、调节功能D、分解功能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陆地自然带。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理教案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目标1.认识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
2.了解地域分异及地域分异规律的含义,掌握地域分异规律。
3.知道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产生的主导因素。
4.掌握陆地主要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和特征。
知识导引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
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1)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层的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差异性,这成为制约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基本因素。
(2)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随之引起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
这种呈纬向带状分布的差异就是纬度地带分异。
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在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往往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从而出现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这种由于水分条件不同而导致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的差异,被一些地理学家称为“干湿度地带分异”。
3.垂直分异规律出现垂直分异的山区处在一定纬度和干湿度地带上,必然受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制约。
4.地方性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常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的规律。
概括法记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水平地域分异:①纬度地带分异,热量为基础因素,南北更替,东西延伸,高、低纬度最明显;②干湿度地带分异,水分为基础因素,东西更替,南北延伸;中纬度最明显。
(2)垂直地域分异:水热因素共同影响,垂直更替,水平延伸。
(3)地方性分异现象:受海陆分布、地形、洋流、水源等因素的影响。
三、主要陆地自然带1.森林自然带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是生产量最大的陆地自然带。
2.草原自然带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随纬度增加和热量条件的差异,大致可分为热带草原自然带和温带草原自然带。
3.荒漠自然带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因纬度和热量条件不同,可分为热带荒漠自然带和温带荒漠自然带。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湘教版必修1
3.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目标】 1.认识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
2.掌握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
3.理解地表不同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主导因素。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本P78,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用红笔着重标出,并完成夯实基础填空题,15 分钟后点名提问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①无处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自然带之间和②。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
(2)概念:自然带大体上沿③延伸、随④变化,呈纬向带状分布的差异。
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或经度地带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⑤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以⑥变化为基础。
(2)概念:自然带大体沿⑦延伸,⑧方向更替。
3.垂直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高山地区因⑨不同,会出现从山麓到山顶的差异。
(2)概念:⑩自然带随⑪延伸,⑫方向更替,纬度越⑬,山体越⑭,自然带越丰富。
4.地方性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地方⑮、地方⑯、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
(2)概念: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
(3)地方性分异常常表现出⑰和⑱的规律。
(4)更小尺度的地方性分异a.坡麓、坡面、坡顶的⑲是最重要的小尺度地域分异;b.⑳和○21 的分异也是小尺度地域分异的重要原因。
由于基岩风化壳直接影响土壤的发育,在相同的地貌部位,岩性的差别可以形成不同的小环境,生长不同的植物种类。
基础达标练习考查点1 地球表层的差异性1.自然带沿一定方向递变规律是:森林→草原→荒漠,这种分异规律() A.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均有可能B.一定是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C.一定是纬度地域分异规律D.一定是垂直分异规律考查点2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2.下图中图甲是“东欧和北亚的植物和农业带分布示意图”,该分布图相当于图乙中甲~丁四线段所经地区的是( )A.甲B.乙C.丙D.丁考查点3 地方性分异规律3.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多生长油松,这一现象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现象( )A.垂直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方法技巧练影响雪线高度因素的判读读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
高中地理总复习 课时作业1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课时作业(十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170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出现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也发生了变化。
据材料回答下列1~2题。
1.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泥沙淤积。
引起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B.土壤C.水文D.生物2.该材料说明环境中某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A.生产性B.平衡性C.差异性D.整体性解析:三峡水库蓄水后该地区水文条件发生变化,大坝下游地区由于水库蓄水发电时放水流速较原来更快,由于侵蚀、搬运作用将原来较小的沉积物颗粒带走,该地区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1.C 2.D(2012淄博模拟)有关研究报告称,来自撒哈拉沙漠的灰尘落在落基山脉高峰上,可导致峰顶被积雪覆盖的时间减少一个月或更久,由此可能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科学家普遍认为,自19世纪中叶以来,很多土地受放牧、农业和矿业开发的影响,土壤沙化程度不断加剧,致使更多灰尘飘至山峰上。
据此回答3~4题。
3.材料中未显示的环境问题是( )A.沙尘暴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全球气候变暖解析:来自撒哈拉沙漠的灰尘落在落基山脉高峰上显示的环境问题是沙尘暴。
材料中提及土地荒漠化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未显示水土流失问题。
答案:B4.材料中体现出的地理环境的特性是( )A.差异性B整体性C.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D.垂直地域分异解析:材料中反映出气候、土壤、人类活动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B读大陆自然带分布模拟图,完成5~7题。
5.自然带①→②→④→⑤→⑥和自然带⑦→⑧→⑨→⑩的分布规律分别符合( ) A.由赤道到两极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规律C.从沿海向内陆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解析: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⑤→⑥在南北方向更替,东西方向延伸,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⑦→⑧→⑨→⑩则表现为东西方向更替,南北方向延伸,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练习湘教版必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同步练习湘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同步练习湘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同步练习湘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答题时间:30分钟)1。
关于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表述正确的是( )A. 干湿度地带分异在各纬度带的表现相同B。
山地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越多C. 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D。
垂直分异与纬度地带分异相同读“气候与植被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题。
2。
亚寒带针叶林带属于()A。
纬度地带性 B。
经度地带性C。
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下图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体垂直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读图,回答3~4题.**3。
关于垂直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①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②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③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坡向造成的④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的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4。
对山体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①地处南方湿润地区②地处西北干旱地区③位于湿润河谷一侧④位于干热河谷一侧A。
课时作业13:2.1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课时提升作业十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建议用时:20分钟)(2017·潍坊模拟)在高山雪线之下的山坡上,有一个特殊的地带——高山流石滩。
它是由大大小小的石块构成的,其形成主要与风化作用有关。
放眼望去,好像一派无生命迹象的荒凉“石海”,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各种美丽而独特的高山花卉在石缝间悄悄绽放,这些星星点点的花卉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观带(见下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与滇西北的高山相比,新疆天山北坡的高山流石滩分布高度较低,主要是因为天山北坡( )A.降水较多B.气温较低C.坡度较缓D.光照较强2.流石滩上植被稀疏、植株矮小的原因有( )①海拔高,气温低②多大风③食草动物多④太阳辐射强烈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在瑰丽多姿的秋天,再没有什么能比红叶更富有色彩、更具欣赏性了。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能观赏红叶的地区以及10月份红叶的最佳观赏区,读图回答3、4题。
3.形成九寨沟与栖霞山观赏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海陆分布D.地形地势4.9月份的最佳观赏地是( )A.五指山B.栖霞山C.红叶谷D.香山(2017·泰安模拟)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5、6题。
5.甲植被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温带草原6.形成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A.地形B.水分C.土壤D.热量7.(2017·惠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岛上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80%为特有种类。
马达加斯加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目前该国人口已超过2千万,年增长率为3%。
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一些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引起世界的关注。
(1)说出岛屿东西两侧自然植被类型并分析形成原因。
(2)分析该岛动植物多特有种类的原因。
(3)分析该岛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的原因。
高考地理一轮课时作业【1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答案)
课时作业1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2018·广东文综,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
该作用可能()A.缓解全球变暖B.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D.加快洋流流速图中的虚线为某水平自然带在图示地区分布的最北界线,据此完成第2~3题。
2.该自然带的植被类型为()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3.与该自然带在我国分布的最北界线相比,图示界线()A.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受海洋和暖流影响大B.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不受西北季风影响C.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多山地、丘陵地形D.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受寒流影响大(2018·北京文综,4~5)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所示山地()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5.该山地位于()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D.昆仑山脉安第斯山脉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整个山脉的平均海拔3 660米,有许多高峰海拔超过 6 000米,终年积雪。
读图完成第6~7题。
安第斯山脉不同纬度地段雪线示意图6.图中能分别表示安第斯山脉在10°S和45°S雪线分布的是()A.甲、丙B.乙、丁C.乙、丙D.甲、丁7.关于安第斯山在10°S和45°S雪线东、西差异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10°S山脉西侧受海洋影响强,降水多,雪线低B.45°S山脉东侧受巴西暖流影响,降水多,雪线低C.10°S山脉东侧为东南信风,干燥,降水少,雪线高D.45°S山脉西侧迎西北风,降水多,雪线低(2018·辽宁沈阳调研)读“某地景观图”,完成第8~9题。
18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时作业湘教版必修1
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3.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A.爬行类 B.鸟类C.两栖类 D.鱼类【解析】四个选项中生物出现由早到晚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答案】 D2.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 B.中生代C.元古代 D.新生代【解析】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盛行时期。
【答案】 B3.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
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 )A.爬行动物时代 B.哺乳动物时代C.海生藻类时代 D.裸子植物时代【解析】新生代为哺乳动物大发展时期。
【答案】 B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完成4~5题。
4.根据图中化石,判断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5.根据化石的新老关系,属最古老的一种是( )A.①地地层化石 B.②地地层化石C.③地地层化石 D.④地地层化石4~5.【解析】首先看图,明确图中化石的地质年代。
如含三叶虫化石为古生代早期,含鱼类化石为古生代中期,含恐龙化石为中生代,含裸子植物化石为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
根据化石的新老关系,属最古老的一种是①地地层化石。
从动物的进化来看,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古生代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
【答案】 4.B 5.A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作用。
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候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C.甲和丁 D.乙和丙7.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6~7.【解析】人类对湿地破坏后,气候的大陆性会有所增强,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会增大;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也会增大。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归纳提升学案湘教版必修1
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归纳提升,自然地理要素深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时由于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生物的进化、灭绝受环境的制约,同时人类活动也会对环境施加影响。
2.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
专题一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加试)1.地形与气候(1)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产生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观,在中低纬高山地区表现尤其明显。
(2)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而背风坡形成雨影区,降水稀少。
(3)地形对气候类型分布的影响:南北走向的山地,对海陆之间的气流交换有阻碍作用,使沿海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呈狭长带状,如南北美西海岸。
而东西走向的山地使气候类型分布向内地延伸,如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
(4)气候对地形的影响:①主要是高寒地带,气候寒冷,冰蚀地貌广布;②沙漠地带,降水稀少,温差大,风力作用强,风蚀地貌,沙漠广布:③湿润地带、降水较多、流水作用强大、普遍,既有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沟谷),又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三角洲、冲积平原)。
2.地形与河流(1)地形影响河流走向、水系形状: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德国地势南高北低,河流自南向北;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形成放射状水系;四川盆地中部低、四周高,形成向心状水系;亚马孙平原南北两侧地势高,形成树枝状水系。
(2)地形影响河流落差:在流量一定的情况下,不同地区的河流价值体现不同:在山区流速较大,水能资源丰富:在平原地区、水流平稳、航运价值较大。
(3)河流对地形的影响:流速大的山区,侵蚀作用强烈:流速较慢的平原地区,沉积作用显著。
3.河流与气候(1)气候要素中的降水。
气温直接影响河流的流量和冰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自然环境地理的体性与差异性 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
异性
蓉欧快速铁路是通往欧洲的新一条路上货运大通道,运输时间是传统海上运输的三分之一。
读下图,回答1~2题。
1.沿图中蓉欧快速铁路一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现象
2.海上运输线途经亚洲东部,沿岸地区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A.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
D.热带草原→热带荒漠→常绿硬叶林
1~2.【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理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
第1题,从成都到欧洲,主要差异是水分条件不同,自然景观发生相应变化,体现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差异,即经度地带性差异。
第2题,图示海上运输线从山东出发,在亚洲东部依次经过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答案】 1.B 2.A
读非洲局部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③⑤三地的自然带( )
A.类型相同,成因不同
B.类型不同,成因不同
C.类型不同,成因相同
D.类型相同,成因相同
4.影响图中②③④自然带更替和⑥⑤④自然带更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热量、水分 B.热量、热量
C.水分、水分 D.水分、热量
3~4.【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理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第3题,①位于赤道附近,是因海拔高形成的热带草原带,③是大气环流影响(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热带草原带,⑤位于热带,因地处背风坡降水少而形成热带草原带,它们自然带类型相同,但成因不同。
第4题,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和⑥⑤④自然带的更替均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三种自然带均位于热带,热量差异小,景观差异大的主要原因在于水分差异大。
【答案】 3.A 4.C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简图。
读图,回答5~6题。
5.该山地所在区域的自然带名称是( )
A.温带草原带 B.热带荒漠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荒漠带
6.该山地针叶林只分布在北坡的原因是北坡( )
A.热量高于南坡 B.降水多于南坡
C.光照多于南坡 D.海拔低于南坡
5~6.【解析】本题组考查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第5题,图示山地基带为荒漠带,荒漠带以上为山地草原、高山草甸、山地针叶林,因此该山地位于温带,基带为温带荒漠带。
本题也可这样考虑:我国没有热带荒漠带,因此该山地基带为温带荒漠带。
第6题,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气候,该山地北坡光热条件均劣于南坡,因此北坡有森林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答案】 5.D 6.B
华裔青年谷岳从北京出发,历时3个月,穿越亚洲和欧洲,最终到达德国柏林,完成了搭车去柏林的梦想。
读该次旅程线路示意图,回答7~8题。
7.从亚洲到欧洲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
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③温带草原带④温带荒漠带⑤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解析】谷岳从中国北方出发,经过蒙古、哈萨克斯坦到土耳其,再到欧洲,依次经过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在黑海附近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到达德国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没有经过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 C
8.沿途自然带变化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主要是( )
A.垂直地带性——气候
B.纬度地带性——热量
C.非地带性——海陆位置
D.经度地带性——水分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谷岳主要沿中纬度地区进行这次穿越,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即经度地带性,主导因素为水分。
【答案】 D
读模拟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9~10题。
9.自然带从①→②→③→④→⑤→⑥和自然带从⑦→⑧→⑨→⑩的分布规律分别是( )
A.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规律
B.经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规律
C.沿海到内陆和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布规律
D.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
【解析】①→②→③→④→⑤→⑥体现出南北方向上随着热量变化而引起的自然带变化,属于纬度地带性;⑦→⑧→⑨→⑩体现出东西方向上随着水分条件变化而引起的自然带变化,属于经度地带性。
【答案】 A
10.A自然带的出现说明其自然带的分布具有( )
A.地带性规律
B.非地带性规律
C.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
D.垂直地带性规律
【解析】A是在荒漠带出现的绿洲,属于非地带性分布。
【答案】 B
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及植物景观照片,完成11~13题。
11.关于对自然带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X方向湿度减少 B.沿X方向热量减少
C.沿Y方向湿度增加 D.沿Y方向热量增加
【解析】图中的横坐标表示纬度,故沿X方向纬度越来越高,热量条件越来越差。
Y 方向表示自然带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 B
12.照片显示的植物常见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照片显示的植物根系发达且多位于地表,这种植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常见于图中的①。
【答案】 A
13.与③自然景观类型一致的地区是( )
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
C.德干高原 D.巴西高原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③自然带主要分布在纬度40°左右,与我国山东丘陵的景观类型一致,都为温带景观。
江南丘陵为亚热带景观,德干高原和巴西高原为热带景观。
【答案】 A
14.读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北坡存在的不同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自然带与图中A、B、C、D的对应关系。
①落叶阔叶林带②针叶林带③针阔叶混交林带④常绿阔叶林带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填序号)
(2)此图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形成这一地域分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坡缺少森林植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坡积雪冰川带的海拔比北坡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第(1)题,首先确定南坡基带:珠穆朗玛峰南坡基带D位于亚热带,为常绿阔叶林带,然后根据垂直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的关系,确定C、B、A依次为落叶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
第(2)题,该图自然带随海拔不同而不同,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原因是山体不同高度水热状况不同。
第(3)题,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因为气候决定了植物分布所需要的光、热、水分条件。
图示北坡山麓海拔高,气温低,又该坡位于背风坡、阴坡,降水少,光照不足,因此缺少森林植被。
第(4)题,影响雪线分布的重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虽然南坡为阳坡,温度相对较高,但图示南坡积雪冰川分布的海拔较低,说明南坡降水多是主要影响因素。
【答案】(1)②③①④(2)垂直地带性峰顶与山麓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3)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4)南坡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北坡多
15.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A自然带所在地的夏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_,冬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_。
(3)a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________规律,该规律形成基础是________差异。
b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________规律。
(4)B地区季风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炎热干燥温和多雨
(3)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