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关于标点符号在鲁迅作品中妙用之浅析-精品

合集下载

鲁迅小说的标点运用艺术探析

鲁迅小说的标点运用艺术探析

鲁迅小说的标点运用艺术探析
刘智勇;齐姗姗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卷),期】2024()18
【摘要】标点符号在书面语的表情达意上有着重要的应用。

鲁迅笔下的标点符号,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的语法功能,更具有创造奇特效果的妙用。

它已经不限于语言表达本身的需要,而是通过深化内涵、群点组合、形成突元、改造语序、跳跃时空等技法,实现字面语言及感情的延伸,拓展了更为深刻的文字内涵,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而产生了较强的艺术张力。

【总页数】3页(P54-56)
【作者】刘智勇;齐姗姗
【作者单位】淄博市召口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3
【相关文献】
1.鲁迅小说中文言句式的运用艺术
2.论鲁迅小说中色彩艺术的运用
3.标点符号在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运用艺术
4.文学作品中运用标点符号的艺术——以鲁迅作品中标点符号的特殊功能为例
5.鲁迅作品标点符号运用艺术例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借助标点解读鲁迅文章

借助标点解读鲁迅文章
烈 的悲痛 之 情 二、 问号 、 折 号 、 略号 等连 用 表 达愤 慨 之感 破 省 白 , 个பைடு நூலகம்思考 的过 程 。 一 方面 反 映 国 民 的麻 木 , 方面 有 一
也 流露 一 种 隐含 的 意思 : 还 用 问 吗? 就 反衬 了 祥林 这 这
可 然 四叔说 。” 这句 如《 了忘 却 的 记念 》 文 中 的两 段 话 :天 气 愈 冷 嫂 社会 地 位 的低 下 。“‘ 恶 ! 而 …… ’ 为 一 “
的重 点 语 段 的解 读 ,则 主 要 通 过语 感 去 体 味感 知 。有 害 … …又 如 : 夜正 长 , 也 正 长 . 不 如 忘 却 , 说 的 “ 路 我 不 时 .标 点也 能 作 为 一种 辅 助 手 段 帮助 我 们 解读 重 点 语 好 罢 。 但我 知 道 , 使不 是 我 , 来总 会 有 记起 他们 , 即 将 再
者 的 生活 阅历 、 思想 意 识 、 化修 养 、 作 风 格 等 方 面 文 写
的思 念痛 悼 之 情— — 反 动 派竟 如 此 卑 劣 凶残 .国 民党
去把 握 文 章 的主 旨和作 者 要 表 达 的思 想 感 情 对 文 中 政 府 竟如 此 对 待 无辜 青 年 .柔石 等 人 竟 会如 此惨 遭 杀
中逗 号使 句子 短 促 , 分 号 配合 组 成 形式 上 的对 偶 。 与 内 不 是 穷死 的? 他 淡淡 地 回答 , 然 没有 抬 头 向我 看 , 仍 出
容 上 的对 比 , 憎 分 明 ; 爱 问号 强 化 了语 气 , 一 步 加 重 去 了。 这 段 对话 中 , 我 ” 进 ” “ 带着 同情 的询 问 , 工却 故 意 短
学 时 .可 借 助标 点 的 特殊 表情 达 意 功 能 指导 学 生理 解

鲁迅对标点符号运用的自觉

鲁迅对标点符号运用的自觉

王岱说到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们往往会想到其思想内涵的深刻、人物形象的典型、语言的老道犀利,但我们若再留心文本细部,就会发现鲁迅作品中标点符号的运用也堪称经典和艺术。

就笔者有限的阅读范围内的作家作品很难找出能在标点符号运用方面可以和鲁迅先生相媲美的。

要说鲁迅先生对标点符号运用的自觉,就要了解一下现代新式标点符号运用的大体进程。

我们知道现代新式标点并非我们传统文化所固有,而是经过五四时期一批新文化先驱苦心研究经营,在综合中国传统与西方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胡适于“1916年6月为《科学》作了一篇《论句读及文字符号》的长文,约一万字,凡规定了十余种符号。

”(胡适《逼《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上梁山》)并宣言他以后的所有文章都采用自己制定的标点符号的格式。

一文可说是我国新式标点符号第一篇系统完整的科学论文。

1919年11月胡适首倡并联名马裕藻、朱希祖、钱玄同、周作人、刘半农等北大教授向教育部提出《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

这份议案是由胡适拟稿,也是与他积极提倡白话文教育相关联的配套方案。

1920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这份议案成为我国第一部政府颁行的标点符号方案,这项改革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

但标点符号在社会上的推广和运用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在这一过程中,鲁迅是积极的践行者。

我们提到鲁迅和标点符号的问题,肯定会想到鲁迅为标点符号索要稿费这段典故。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出版界对标点符号不太重视,在支付稿费时,往往把它从字数中扣除,不给稿费。

一次,鲁迅应约为某书局撰写一书稿,由于事先探知该书局不支付标点符号的稿费,因此鲁迅以他的“鲁迅式”的行为方式将他书稿中的标点符号一律省略,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

编辑看了书稿后,以“难以断句”为由,请求鲁迅加上标点。

鲁迅认为:“既要作者加标点符号分出段落、章节,可见标点还是必不可少的。

既然如此,标点也得算字数。

”书局无奈,只好采纳鲁迅的意见,将标点符号也折算字数支付了鲁迅稿费。

运用之妙 细细思量--鲁迅作品语言运用法析

运用之妙 细细思量--鲁迅作品语言运用法析
教l 研l 材l 讨
◎山东 I 高传 利
中灭 亡 。

- 赫

这 几句 运用 了对偶 、 问 、 反 反 复、 对比的修辞手法。 这几种修辞 手法 的综合 运用 , 搭 配上 “ 、 再 已” “ ” 尤 等程 度 副 词 , 出 了反 动 派 写 的凶残 、 流言 家 的阴险 , 这种 野 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句中的惊叹号表 明了作者强烈 的 愤怒 和震惊 , 而随后 的 省略 号 , 则 包含 了难 以尽述 的愤 怒 、仇恨 和
对 死者 的无 限的思 念 、 痛悼 之情 。 六、 研读 反复 出现 的语 句 , 把 握 情感 态度 。 如《 为了忘却 的记念》 : 我 有 时谈 到 人 会 怎 样 的 骗 人, 怎样 的 卖 友 , 怎样 的吮 血 , 他
相 同或相 近的语 句 在文 中反 复出现 , 是鲁迅先生写文章时表
文章是语言的艺术 。鲁迅先 : 问题,反而觉得别有一种味道 , 有 生的作品更是如此。德 国哲学家 : 言尽而意未尽的感觉。 海德格尔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 : : 再 比如《 为了忘却的记念》 的 “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因此 , ” 通过 : 题 目, 中“ 其 忘却” 记念 ” 和“ 是一 研 读语 言文 字 的运用把 握作 品的 : 对矛 盾 的词 语 ,而恰 恰是 这一 对 思想内容 ,是学习鲁迅作品的重 ・ 词语 ,既让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 要途径和方法。 : 的悲愤之情,又让我们体会到他 研 读词 义轻 莺 的变化 , : 不 愿 意长 期 沉 浸 在 悲哀 之 中 , 把 而

唤、 激励 、 鼓动。 五、 研读 标点 符号 的运 用 , 把
握 思想 感情 。 如《 为了忘却的记念》 : 天气愈 冷 了 ,我 不知道 柔石 在那里有被褥不? 我们是有的。 洋 铁碗 可 曾收 到 了没有 ? ……但 忽

无声文字寄深情——谈鲁迅《故乡》中几处标点符号的运用艺术

无声文字寄深情——谈鲁迅《故乡》中几处标点符号的运用艺术

无声文字寄深情——谈鲁迅《故乡》中几处标点符号的运用艺术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作用跟文字一样,绝不是附加在文字上,可有可无的玩意儿(朱自清《写作杂谈标点符号》),因为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无言的表情,别样的文字,所以它能使书面语的表情达意更加确切,更为生动。

巧妙运用标点符号,能把那些用言语难以完全表达的言外之意暗示出来,它辅助文字使表情达意变得更为含蓄,更具韵味。

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对标点符号的巧妙运用就是典型范例。

一、这好极!他,怎样?《故乡》中有两处我的语言描写,除引号外,每句都运用了五种标点符号,使短短六七个字的话语,表现出极为复杂的思想感情,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极具艺术张力。

二、啊!闰土哥,你来了?再见到闰土,我的心情异常激动,但眼前的闰土又不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聪明伶俐,充满朝气的少年,已然成了一个木偶人。

尽管我对闰土的不幸作过种种推测,但眼前的闰土比想像中的还要悲惨,怎不使人大吃一惊?原先的忧虑终于成了眼前的事实,以致感慨而吃惊地啊了一声。

叹词叹号,既表现出了我见到闰土时非常高兴激动的心理,又寄寓着我对形体枯槁、精神麻木的闰土的深切同情,更表达了对黑暗社会这一人间地狱的极度愤懑。

惊叹之后,一声闰土哥,表达出深情厚谊。

好友重逢,该有多少话要倾吐啊,但现实让我不知道怎么说才好,破折号的运用,巧妙地把我的这种复杂心情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你来了,本该是陈述语气的句子,这里却用了疑问的语气,足见闰土的变化,使我十分诧异,简直怀疑站在眼前的不是闰土,以致再也说不出话来,留下一个省略号。

这省略号,是无声的语言,既渲染了当时沉闷的气氛,更流露出我的忧伤、痛楚之情。

三、老爷!我急切地希望见到闰土,闰土也对我念念不忘,及至两个年少时的好友再次相逢,却多了几分陌生,多了一道厚障壁,我的百感交集化作三个短语及五个标点,闰土只两字老爷,再便是一个感叹号,一串省略号。

我们不能不惊叹于鲁迅先生的对标点符号的巧妙的运用艺术。

——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浅析鲁迅作品标点符号的内涵

——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浅析鲁迅作品标点符号的内涵

——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浅析鲁迅作品标点符号的内涵贝壳里的海——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浅析鲁迅作品标点符号的内涵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第二中学徐敏华一直以来,我喜欢简单而又丰富的东西,就像标点符号。

它本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的。

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我发现,标点符号里面所包含的信息实际上远远超出了标点符号自身的范畴。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标点符号的内涵尤为丰富。

先生凭借他敏锐的语言感受力和独特的语言表现力,在他的文章中早已将标点符号的语言表达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破译这些美丽的“贝壳”(标点),无疑能让我们更深入地把握其作品的深刻内涵,犹如走进博大而深邃的“海”。

《阿长与<山海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阿长,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刻画,一方面得益于鲁迅先生成功的叙事,既注意详略得当,又对人物先抑后扬的生动描写。

当然,文中标点符号的巧用、妙用也是不容小觑的。

请看:鲁迅在回忆“过年吃福橘”这一情节时,“哥儿,你牢牢记住!”“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

不许说别的话!”第一个感叹号,足以见阿长的极其郑重(对自己一年的运气,阿长是极其在乎的)。

但又担心儿时的鲁迅忘了,用一问号加强语气。

最后再一个感叹号,略带命令而又斩钉截铁。

待鲁迅祝福后,“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连用四个感叹号,阿长欣喜之态溢于言表。

一个很不幸而又希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跃然纸上。

且看:在叙述“长毛的故事”时,小鲁迅认为阿长最安全,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

竟童言无忌地说:“那么,你是不要紧的。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

问号与感叹号并用特别耐人寻味。

问号与感叹号连用,强烈否定而又不难看出小鲁迅否定自己时,阿长情绪的激动。

“我们就没有用处?我们也要被掳去。

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再一反问,强调自己的“大用处”。

管窥鲁迅作品的标点艺术

管窥鲁迅作品的标点艺术

艺 术 教 育管窥鲁迅作品的标点艺术621000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 四川 绵阳 张桂英【摘 要】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引进新式标点的先驱,鲁迅先生使用、驾驭标点的能力堪称一绝。

本文以《阿Q正传》、《为了忘却的记念》、《祝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狂人日记》、《记念刘和珍君》等作品中的一些标点为例,从叠用、合用、善用、创用、巧用、妙用六个方面赏析其艺术魅力。

【关键词】鲁迅作品;标点;叠用;合用;善用;创用;巧用;妙用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

它虽然不能代替语言,但却能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理解别人的言语,也能帮助文字正确、精准地记录语言。

在书面语言中,标点符号可以把语言的语气、结构、停顿以及各种特殊情况清楚地表达出来,它是书面语言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无论口头语言的表达或书面语言的运用,都是为了传达感情、交流思想。

要鲜明、准确、清楚、生动地表达思想感情,除了用词恰当、贴切,造句通畅外,恰当灵活地运用标点符号也是同等重要的,所以郭沫若先生说:“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

言文而无标点,在现今是等于人而无眉目。

”的确,标点犹如人脸上的眉目,标点用得到位,就会给人留下眉清目秀的印象,标点运用得巧妙,不仅能起到准确表情达意的作用,而且还能发挥其特有的修辞功能,创设出别具情趣的艺术意境,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可以说标点符号是文章中的无声英雄。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代大师,他的作品的标点符号运用得非常巧妙,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笔者在此略举数例,与大家一起来欣赏鲁迅先生那高超的标点艺术。

一、叠用标点,表达强烈感情《阿Q正传》写阿Q去法场的路上,写了这样一段:“他醒悟了,这是绕道去法场的路,这一定是‘嚓’地去杀头。

他惘惘地向左右看,全跟着蚂蚁似的人,而在无意中,却在路旁的人丛中发现了一个吴妈。

鲁迅运用标点符号的魅力

鲁迅运用标点符号的魅力

鲁迅运用标点符号的魅力作者:庞德彦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1年第01期鲁迅在标点符号的运用上,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现结合有关例句就鲁迅对标点符号运用的深刻性、丰富性、精确性、简练性谈几点认识。

一深刻性鲁迅的文章中,有许多句子的深刻意蕴常常是通过标点符号表现出来。

下面浅析几例说明。

例一:“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

”(鲁迅《风筝》)《风筝》里“我”小时候踏了弟弟制作的风筝,后来我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我”的行为是对弟弟的精神的虐杀。

我想补过,讨弟弟宽恕,很多年后他们会面。

这里“生”字加上引号使句子的含义非常深刻。

首先,是生活的艰辛。

二十世纪初,中国民众的生活是最艰难的。

在做乡》里,闰土的情况就是广大农民的一个典型代表,“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除了这些,还有疾病封建迷信等。

鲁迅小时候也常常“奔跑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其次,是生存的艰难。

清末民初,是中国最黑暗、最衰落、最混乱的时期。

外敌人侵,军阀割据,封建残余死而不僵,他们对刚刚燃起的革命火种,血腥扼杀。

人民生存,朝不保夕。

第三,追求理想更难。

凡有理想者,活着就有追求,但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殖民主义的压榨时期追求理想更难。

例二:“而且他对于我。

渐渐地叉几乎变成了一中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鲁迅《一件小事》)人力车夫撞到老女人后,虽然没有人看见,但他毫不犹豫的将老人扶起走向巡警所,而“我”刚开始却认为他自讨苦吃。

后来自我剖析,产生一种威压,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这个“小”字确实发人深思。

“我”穿着皮袍,坐着车,似乎很高贵,但“我”的精神是渺小的;认为撞了人没人看见就可逃跑,“我”的道德品质是低下的;认为花白头发。

衣服破烂的老女人并没有撞伤,车夫是多事,“我”的思想是卑劣的。

我确实“小”。

这个“生”、“小”字加引号使句子的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鲁迅《祝福》中标点符号表意效果的探讨

鲁迅《祝福》中标点符号表意效果的探讨

鲁迅《祝福》中标点符号表意效果的探讨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用來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但在鲁迅的作品中却有着特殊的表意效果,在语言大师鲁迅的笔下,标点符号已经不仅限于语言表达本身的需要,看似微小,却以其独特的难以替代的魅力而放射光彩。

如果忽略这些标点符号的作用,将影响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以及人物形象的认识。

本文就《祝福》中标点的表意效果做以下例析:一、刻划人物,塑造形象有些标点可以帮助文字表现人物的各种神态、语气、动作等,使所描写的人物或事物形象生动,读者可以获得具体的形象感受。

这常表现在省略号的运用上,也常表现在几种标点的综合运用上,而且效果更好。

鲁迅的《祝福》中有这样的描写: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

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一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也许有罢,——我想。

”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啊!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吾者,“地狱?——论理,就该也有。

——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躇,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

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祝福》)作者在对“我”的形象刻划描写中,有六处使用省略号,依次来表现“我”的摇摆不定;内心的矛盾与逃避;绞尽脑汁的思索;含糊其辞、欲言又止。

这些省略号的使用,不仅省去了大量的语言文字,使语言简洁精炼,而且突出了“我”虽同情祥林嫂却又无能为力,软弱与逃避的性格特点,使小说中“我”的形象更加丰满。

品不尽“言外”之意——鲁迅标点符号妙用举例

品不尽“言外”之意——鲁迅标点符号妙用举例

品不尽“言外”之意——鲁迅标点符号妙用举例
于君
【期刊名称】《语文知识》
【年(卷),期】1999(000)004
【摘要】鲁迅是公认的语言大师。

不说白话语言被他运用得娴熟自如,笔到之处,“嘻笑怒骂皆成文章”,即便标点符号在鲁迅的妙笔下也会熠熠生辉。

他不仅取其“句逗”之功能,甚而赋于其丰富多彩的修辞内涵。

我们读鲁迅语言文字的同时,用心去揣摩体味先生妙用的标点符号,则别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于君
【作者单位】淮阳师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4.3
【相关文献】
1.言不尽意更深——鲁迅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 [J], 王吉鹏;李瑶
2.品“言外”情意,话“跳脱”修辞-关于《品不尽“言外”之意》的一点补充[J], 曾宝祥
3.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r——谈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 [J], 宋书霞
4.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谈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 [J], 宋书霞[1]
5.寻言外之意品言外之趣——谈《白鹅》一课的文本研究 [J], 张丽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借助标点解读鲁迅文章

借助标点解读鲁迅文章

借助标点解读鲁迅文章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往往从写作背景,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意识、文化修养、写作风格等方面去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对文中的重点语段的解读,则主要通过语感去体味感知。

有时,标点也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帮助我们解读重点语段的深刻含义。

因为标点不仅可以传递作者没有明说的信息,还可以表现语气的变化,反映复杂的情感。

鲁迅先生不仅是驾驭语言的高手,还是运用标点的楷模。

读他的文字有这种感觉,标点符号变得有感情了,会说话了。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选了他的几篇文章,我们在教学时,可借助标点的特殊表情达意功能指导学生理解关键句段的深刻内涵。

试举几例为证。

一、分号、问号、感叹号等连用抒发悲痛之情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的句子:“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呀,沉默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这段文字中逗号使句子短促,与分号配合组成形式上的对偶,内容上的对比,爱憎分明;问号强化了语气,进一步加重了悲愤之情;感叹号直抒胸臆,沉痛的呐喊,唤醒人们起来抗争。

作者共用了五种标点符号,准确地表达了强烈的悲痛之情。

二、问号、破折号、省略号等连用表达愤慨之感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的两段话:“天气愈冷了,我还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

洋铁饭碗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触景生情的设问,朴实而细腻;省略号蕴含了无尽的关切,加上低缓、深情的语调朗读,更能表达作者对战友的牵挂、惦念之情。

“但”后几个句子陈述柔石等烈士遇难噩耗,换成逗号,宜用快速语调朗读,表达烈士遇难的出人意料。

“原来如此!……”一字一顿,大难大悲大愤突然降临时内心的震惊和无语何以言状。

省略号饱含了许多难以尽述的愤怒、仇恨和对死者的思念痛悼之情——反动派竟如此卑劣凶残,国民党政府竟如此对待无辜青年,柔石等人竟会如此惨遭杀害……又如:“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作者:葛利利来源:《牡丹》2017年第18期“~~”作为一种特殊的标点符号,早期是书名号的代称,用于直行书文字左方(横行书文字下方)。

在1921年12月《晨报·开心话》栏里的《阿Q正传》中,鲁迅先生给这个标点符号赋予了新的用法,把它用在文句的中间和末尾,表示声音的延展。

此后,很多现代作家加以传承,逐渐形成了定式。

本文将从“~~”的发展演变”和“鲁迅小说中的创新实验”两个角度来阐述,旨在研究这个标点符号对于新文学的意义。

一、“~~”的发展演变标点符号产生于文字之后,它是根据书面语交际的需要,陆续创造出来的。

中国的汉字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汉语古老的标点符号也源远流长。

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国门被打开的同时,西方的标点符号也传输进来,它的输入加速了中国旧式标点符号的演变。

如今,人们使用的标点符号是在旧式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引进西式标点加以改造而成的新式标点符号。

它继承了部分旧式标点符号,但基本上是按照西方的标点用法来定义的,而且主要是为了适应白话文的书面语而制定的。

在五四时期,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文运动,使文字从贵族走向平民,降低了阅者的“门槛”,出现了大众化的平民文学。

新式标点符号是白话文的辅助工具,它帮助大众分清句子结构,辨明句子语气,准确理解句、段及文章的意思,大大降低了新文学的门槛,促进了新文学的广泛传播和接受。

新式标点符号不但使句子变得明白易懂,而且可以省去作者不必要的叙述,传达微妙的情感、语气、神情,尤其是在人物对话或自白上,使书面文更能细腻描摹生活中的语言,更具有真实的现场感,从而达到言文一致的效果。

这种能让读者产生听觉或视觉上的联想,使语言表达得更生动、形象的标点符号已经超越了它的工具性,成为“新文学”的一部分。

鲁迅作为“新文学”的奠基者,十分重视标点符号的引进和运用。

早在1903年7月《浙江潮》月刊第5期发表《斯巴达之魂》时,他就开始使用标点,经整理后,使用的标点有逗号、句号、破折号等十种之多。

【推荐下载】关于标点符号在鲁迅作品中妙用之浅析

【推荐下载】关于标点符号在鲁迅作品中妙用之浅析

关于标点符号在鲁迅作品中妙用之浅析标点符号在鲁迅作品中妙用之浅析,本文旨在谈谈自己理解鲁迅作品中标点符号运用的意义的一点体会。

毋庸置疑,鲁迅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哲理和精湛优美的语言艺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倍受读者的青睐。

其作品有的能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的能唤起人们反对愚昧、残暴、虚伪和自私的决心;有的是深刻揭露和批判腐朽反动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

其高超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语言的精练生动、构思的巧妙独特、思想意蕴的含蓄深厚,以及形神毕肖、性格鲜明的人物塑造上,也与作者在标点符号的运用上独具匠心不可分。

鲁迅作品的标点符号,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补白,作品艺术的升华,是字面语言的中止及感情的延伸,其含蕴隽永、意味无穷,妙用之处屡见不鲜,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本文旨在谈谈自己理解鲁迅作品中标点符号运用的意义的一点体会。

一、破折号的运用之巧妙鲁迅的破折号用得灵活,使读者阅读后受益匪浅,思索未尽。

其用法有以下几类。

1、作冒号用,有时还与冒号同用。

然而同窗们到院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例中的破折号有冒号的作用,用于提示各自的下文。

2、表示注释或补充。

什么时候? 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

我说不清(《祝福》)。

这里的破折号是对前面整句什么时候意思的解释补充。

3、表示声音的延长。

小柱你坐着,不要到这里来。

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的背后哑的一声大叫; (《药》)以上两处表示华老栓和看杀人的人们的声音的延长。

此外,还有表示意思的转折、插注、启迪思维的作用。

4、表示总括收束上文。

改为一味求神拜佛,忧古伤今却也是事实。

(《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这里的破折号就表示总括收束上文,说明中国人并没有全部失掉自信力。

二、引号的运用之精心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最新 关于标点符号在鲁迅作品中妙用之浅析-精品

最新 关于标点符号在鲁迅作品中妙用之浅析-精品

关于标点符号在鲁迅作品中妙用之浅析标点符号在鲁迅作品中妙用之浅析,本文旨在谈谈自己理解鲁迅作品中标点符号运用的意义的一点体会。

毋庸置疑,鲁迅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哲理和精湛优美的语言,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倍受读者的青睐。

其作品有的能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的能唤起人们反对愚昧、残暴、虚伪和自私的决心;有的是深刻揭露和批判腐朽反动的封建制度和封建。

其高超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语言的精练生动、构思的巧妙独特、思想意蕴的含蓄深厚,以及形神毕肖、性格鲜明的人物塑造上,也与作者在标点符号的运用上独具匠心不可分。

鲁迅作品的标点符号,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补白,作品艺术的升华,是字面语言的中止及感情的延伸,其含蕴隽永、意味无穷,妙用之处屡见不鲜,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本文旨在谈谈自己理解鲁迅作品中标点符号运用的意义的一点体会。

一、破折号的运用之巧妙鲁迅的破折号用得灵活,使读者阅读后受益匪浅,思索未尽。

其用法有以下几类。

1、作冒号用,有时还与冒号同用。

“然而同窗们到院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例中的破折号有冒号的作用,用于提示各自的下文。

2、表示注释或补充。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

——我说不清”(《祝福》)。

这里的破折号是对前面整句“什么时候”意思的解释补充。

3、表示声音的延长。

“小柱——你坐着,不要到这里来。

”“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的背后‘哑’——的一声大叫;……”(《药》)以上两处表示华老栓和看杀人的人们的声音的延长。

此外,还有表示意思的转折、插注、启迪思维的作用。

4、表示总括收束上文。

“……改为一味求神拜佛,忧古伤今——却也是事实。

”(《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这里的破折号就表示总括收束上文,说明中国人并没有全部失掉自信力。

二、引号的运用之精心引号在鲁迅的杂文中,能让读者从字里行间窥视到反动文人、反动政客的无耻嘴脸,用于小说和散文中,反映了“我”对童年和乡村生活的思念之情。

教材中鲁迅文章标点符号的作用

教材中鲁迅文章标点符号的作用

教材中鲁迅文章标点符号的作用摘要:鲁迅作品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所写的文章内容与情感,教师应对鲁迅文章中的标点符号予以重视,并在课堂讲解中学生阐述各类标点符号的应用作用,重视文学作品标点符号细节,为强化学生理解能力,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语文;鲁迅;标点符号;作用前言: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在教材中占有诸多篇幅,因其文学作品鉴赏难度较大,写作内容含义较深,使得诸多师生在学习鲁迅作品时常常如临大敌。

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所写的文学作品内涵,习惯在教学中讲解得面面俱到,而学生因生活阅历尚浅,无法对教师所想写的内容予以深刻体会,从而达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将借助鲁迅先生文学作品中的标点符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文学作品含义。

1.借助标点,揣摩人物在语文课文中,鲁迅笔下所塑造的闰土、祥林嫂、孔乙己让人物形象,虽然每个人物形象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因学生生活阅历尚浅,且人物历史年代较为久远,无法对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予以准确分析。

笔者认为借助标点符号揣摩人物形象,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孔乙己》这篇课文,孔乙己在同他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里省略号与叹号的用法,将孔乙己偷盗行为的羞愧以及视书如命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学生在阅读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孔乙己胆怯、清高、酸腐的画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寿镜吾发现学生离开课堂后大叫道:“人都到那里去了?!”这句话中鲁迅先生连续用了两个标点符号,问号通常应用于疑问、反问、设问的末尾,属于修饰语气的标点符号。

而在本文中寿镜吾在问到教室内的学生时,倘若语气平和地问,则与前文中提到的“大叫”不相符,所以鲁迅先生在句末又加了一个感叹号。

该种标点符号的用法,既能表示出寿镜吾的疑问,又能体现出对那些擅自离开教室的学生感到气愤。

随后寿镜吾又对坐在教室里的学生大声说:“读书!”,这里所使用的感叹号,表面分析寿镜吾较为严厉,但实际上却未对过于淘气的学生予以惩罚,由此可以看出寿镜吾对待学生既严厉又宽容。

【推荐下载】浅析标点符号在鲁迅作品中妙用

【推荐下载】浅析标点符号在鲁迅作品中妙用

[键入文字]
浅析标点符号在鲁迅作品中妙用
标点符号在鲁迅作品中妙用,本文旨在谈谈自己理解鲁迅作品中标点符号运用的意义的一点体会。

 毋庸置疑,鲁迅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哲理和精湛优美的语言艺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倍受读者的青睐。

其作品有的能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的能唤起人们反对愚昧、残暴、虚伪和自私的决心;有的是深刻揭露和批判腐朽反动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

其高超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语言的精练生动、构思的巧妙独特、思想意蕴的含蓄深厚,以及形神毕肖、性格鲜明的人物塑造上,也与作者在标点符号的运用上独具匠心不可分。

鲁迅作品的标点符号,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补白,作品艺术的升华,是字面语言的中止及感情的延伸,其含蕴隽永、意味无穷,妙用之处屡见不鲜,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本文旨在谈谈自己理解鲁迅作品中标点符号运用的意义的一点体会。

 一、破折号的运用之巧妙
 鲁迅的破折号用得灵活,使读者阅读后受益匪浅,思索未尽。

其用法有以下几类。


1。

鲁迅小说中感叹号和破折号的用法探究

鲁迅小说中感叹号和破折号的用法探究
感叹。

用解释为表惊讶。其实联系小说 的上下 文 , 我们 不难看 出 , 引文 中 的三 个 感 叹号 都 不 表 示 惊 讶 , 而 是表 示 高声 , 作 势 , 装腔 用尖 厉 的 怪声大叫,这才是鲁迅笔下 的豆 腐西施 ,这样的解释才与她 的个 性特 征相 吻合 。
感叹号表示大声这种用法 , 其 实可 以从 鲁迅 自己的话 中得 到 印证 。 鲁迅在《 域外小说集》 略 的《 例》 中说 : ! 大声 , 表 问难 , “表 ? 近 已见习 , 不俟诠释。” 鲁迅后来在 自己写 的小说 中 ,正 是沿 袭 了感 叹 号 的这 种用 法 。感 叹号 表不 表 惊讶或感叹等情绪呢?当然是表 的 ,而且 往往 是在 较 多 的场合 用
《 Q正传 》写到赵太爷不 阿
准 阿 Q姓赵 , 三句 话 :阿 Q 你 有 “ , 这 浑 小 子 !你 说 我 是 你 的 本 家 么 ?“ ” 你敢 胡说 ! 我怎 么会有 你这 样 的本家 ? 你姓 赵么 ? “ 怎么会 ”你 姓赵 !——你 那 里 配姓 赵 !这里 ” 写地 主 老 爷 对 阿 Q大 加 申斥 , 鲁 迅 在 三句 话 中用 了 四个感 叹号 。 这 四个感 叹号 , 表示 大声 , 也 衬托 出赵 太爷 咄咄逼 人 的气 焰 ,而并
通 。 键 是一 个 “ ” 。 关 蓐 字 西汉 扬雄 《 方言》 卷十二 :蓐 , “ 厚也。” 东汉

兴 圣
的《史记) < 评注本》 也注释为 :早 “ 做饭 , 在床 上就 把饭 吃 了 。蓐 : 人
同‘ , 褥’被褥。 查其他资料 , ” 发现 不少都是这样解释的。但笔者颇
《 福》 祝 中写到 祥林 嫂 在鲁 镇 片 祝 福 声 中 孤 苦 伶 仃 地 死 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标点符号在鲁迅作品中妙用之浅析
标点符号在鲁迅作品中妙用之浅析,本文旨在谈谈自己理解鲁迅作品中标点符号运用的意义的一点体会。

毋庸置疑,鲁迅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哲理和精湛优美的语言,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倍受读者的青睐。

其作品有的能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的能唤起人们反对愚昧、残暴、虚伪和自私的决心;有的是深刻揭露和批判腐朽反动的封建制度和封建。

其高超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语言的精练生动、构思的巧妙独特、思想意蕴的含蓄深厚,以及形神毕肖、性格鲜明的人物塑造上,也与作者在标点符号的运用上独具匠心不可分。

鲁迅作品的标点符号,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补白,作品艺术的升华,是字面语言的中止及感情的延伸,其含蕴隽永、意味无穷,妙用之处屡见不鲜,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本文旨在谈谈自己理解鲁迅作品中标点符号运用的意义的一点体会。

一、破折号的运用之巧妙
鲁迅的破折号用得灵活,使读者阅读后受益匪浅,思索未尽。

其用法有以下几类。

1、作冒号用,有时还与冒号同用。

“然而同窗们到院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例中的破折号有冒号的作用,用于提示各自的下文。

2、表示注释或补充。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

——我说不清”(《祝福》)。

这里的破折号是对前面整句“什么时候”意思的解释补充。

3、表示声音的延长。

“小柱——你坐着,不要到这里来。

”“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的背后‘哑’——的一声大叫;……”(《药》)以上两处表示华老栓和看杀人的人们的声音的延长。

此外,还有表示意思的转折、插注、启迪思维的作用。

4、表示总括收束上文。

“……改为一味求神拜佛,忧古伤今——却也是事实。

”(《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这里的破折号就表示总括收束上文,说明中国人并没有全部失掉自信力。

二、引号的运用之精心
引号在鲁迅的杂文中,能让读者从字里行间窥视到反动文人、反动政客的无耻嘴脸,用于小说和散文中,反映了“我”对童年和乡村生活的思念之情。

其作用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