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思想史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合集下载

13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PPT课件

13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PPT课件
10
秦坑儒谷位于陕西骊山
/v_playlist/f3128891o1p11.html
11
(三)吏师制度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12
第二节 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
13
一、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一)《对贤良策》 中的文教政策建议
(二)基于“天人感应说” 的德治思想
14
(一)《对贤良策》中的文教政策建议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秦始皇的文教政策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汉武帝的文教政策 两汉时期的太学
1
第一节 秦朝的教育政策及措施
2
一、秦始皇的文教政策
(一)统一文字
3
4
5
统一货币,统一量器的标准器具
6
7
兵马俑2号坑
8
近拍兵马俑
9
(二)禁私学 焚书坑儒
为求长生不老,秦始皇先后派徐福、侯生、 卢生等人寻求仙药。侯生与卢生当初是秦始皇 身边的方士,长期为秦始皇求仙人和仙药,却 始终没有找到。依照秦朝法 律,求不到仙药就 会被处死。于是,侯生、卢生悄悄地远走他乡。 这使秦始皇十分恼怒,于是下令对所有在咸阳 的方士进行审查讯问,欲查出侯生、卢生两人。 秦始 皇最后把圈定的460余人,都在咸阳挖坑 活埋。
21
熹平石经
22
汉教师与学生(讲经)
23
东汉十四家博士
24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2、兴太学以养士。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E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E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教政策

(一)“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春秋》大统一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姓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 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 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 从矣。”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 的发展历程是分不开的。 就其大的阶段而言,大致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汉代的儒学独尊,魏晋的玄学,唐代的儒、释、道三教并举, 宋明的理学,明清之际的实学和近代的西学东渐。 其中对教育哲学思想影响较大的,除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 争鸣之外,从汉代儒学独尊之后,对儒学冲击较大的或者说 使儒学发生大的思想转折的,有三个大的变化时期,即:魏 晋玄学的兴起,援道入儒;宋明理学的形成,援佛入儒;近 代西学东渐,资产阶级以至无产阶级的哲学和文化教育思想 对儒学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次冲击。(黄济.教育哲学通 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3.)



两汉对太学学生的称谓有“博士弟子” (或简称“弟子”) 、“诸生” 、“太 学生”等。 当时博士弟子的来源有两个:
一是由太常选拔京都或京郊内年龄在18岁以

上,仪状端正者50名,作为博士弟子,即正
式的太学生。
另一种是从地方上(郡、国、县)选择,标
准是“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 入不悖”,选送京都太学,“得受业如弟子”,
(二)兴太学以养士

“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 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兴办大学,政府直接掌管教育大权,决定人 才培养目标,也是整齐学术、促进儒学独尊 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秦汉启蒙教育特点

秦汉启蒙教育特点

秦汉启蒙教育特点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教育开始有了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秦汉时期的启蒙教育非常重视实用性。

在这个时期,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因此,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历史、礼仪、农业、医药等实用知识,而不是空洞的理论知识。

这种实用性的教育理念在中国教育史上延续至今,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秦汉时期的启蒙教育注重个性发展。

在这个时期,教育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开始注重个人的特长和兴趣。

教育者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种教育理念对中国后来的个性发展和素质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再次,秦汉时期的启蒙教育重视实践。

在这个时期,教育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开始注重实践。

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进行实地实践,这种注重实践的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秦汉时期的启蒙教育强调德育。

在这个时期,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

教育者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直、勇敢、诚实等品质,这种德育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秦汉时期的启蒙教育具有实用性、个性发展、实践和德育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中外教育史--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共47页PPT

中外教育史--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共47页PPT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中外教育史--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教育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55、

第四讲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教育制度

第四讲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教育制度
举与考试结合,保证衡量人才的全 面性。
(三)察举制的缺点
第一,察举用人的大权操纵在州郡等地 方官手里,被权门势家所把持,造成作 伪成风,流弊百出;
第二,察举选才虽标明德才兼备,但实 际是重德轻才。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中国古代选士制度发展的 中间环节,较察举制有更多的考试成分,是 一种严格的按照门第取士的选士制度。
❖ 视学:最高学府,深得关注,承袭西周,视 毕聚会
❖ 考试:西汉每年一次,东汉每两年一次
射策;策试 ;口试
第三节 “察举制”与“九 品中正制”
一、察举制
察举制是我国汉代选拔官吏的制 度,由丞相、列侯、刺史、守、相 等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它 始于武帝时,为汉代重要出仕途径 之一。
(一)察举制类型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 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 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化, 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 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 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 从矣。
第一节 封建制文教政策
(三)魏晋南北朝玄学清谈风气
所谓清谈,原意是清议、谈辩、雅谈、正论的 意思,其来源与先秦以来的谈辩风气及东汉的清议 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大夫,多手执尘尾,不 谈世事,尚论玄理。魏晋玄谈又称“清谈”,玄谈 或清谈与玄学有密切的关系,因为玄谈之主题多为 玄学内容,严格来说,玄谈是由魏正十年间王弼、 何晏提出玄学开始的。
第四讲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教育 制度
第一节 封建制文教政策
(一)秦代崇法排儒的政策
1.颁“挟书令”和“禁私学以吏为师” 2.书同文,形同伦 3.设三老以掌教化
❖ 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 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 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 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想与非法教,人闻 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 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 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禁之便。

中外教育简史 复习要点

中外教育简史 复习要点

第一章远古至西周时期的教育1、远古教育的起源: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同时产生的;教育直接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

2、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原始社会教育特点主要有:教育权利平等,教育主要为生产劳动服务,教育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行,教育是极端原始的。

3、学校的产生:学校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即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明显的分工;科学和文化有较大的进步,特别是文字的记载和整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阶级分化和阶级对立的形成。

4、西周的教育制度:西周在教育方面集前代之大成,汇合各种学校构成一套组织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

西周的学校大体可分两类、两级:一类是国学,一类是乡学。

国学又有大学与小学两级;“乡学”有庠、序、校、塾。

西周奴隶制官学的课程内容,前期与后期有所不同:前期尚武;后期重文。

大学与小学也有所不同:大学主要是学习诗、书、礼、乐等传统文化;小学主要是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知识。

西周初期,因为政权立足未稳,需要加强军事实力,所以,西周初期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练兵习武,力图把学生培养成为“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武士。

5、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在我国夏、商、周三代,文化教育完全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奴隶根本没有享受文化教育的权利。

当时,所有一切文化典籍都深藏在天子、诸侯的宫廷之中,由专门担任文化事务的官吏世袭保管。

这些官吏,同时又是负责教育贵族子弟的教师。

奴隶社会这种宫廷学校典章做教材、官吏兼教师的情况,就是后人称谓的“学术官守”或“学在官府”。

6.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学校教育由奴隶制的国家机器直接控制和操纵;学校教育的大门只朝奴隶主贵族的子弟开放;学校教育只能培养维护奴隶制的各种统治人才;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他们所需要的武功。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1、私学兴起:春秋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在奴隶制官学衰废的情况下,当时兴起了一种崭新的办学形式,即私学。

秦汉时期的教育

秦汉时期的教育

秦汉时期的教育秦汉时期的教育秦王朝是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一列措施,顺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潮流。

政治上集权,在思想上就不再让百家争鸣了。

代表地主阶级的统治者要求政治统一,从而达到统一学术、统一思想,由此也影响到了教育制度。

秦朝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比如统一文字,有一定的好处。

这在教学方面起到了规范的作用。

秦还设“三老”以掌教化,“三老”是一种乡官,是中央集权统治机构的基层组织中的官职之一。

“三老”直接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图对一般人民进行法治教育、耕战教育、和尊卑贵贱的思想教化。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秦王朝还实行“禁私学以吏为师”的政策。

这实际上是取消了学校教育的制度,以吏为师,以法代教。

这又回到了私学产生之前的状态,是教育事业的倒退。

而且从秦朝开始出现了文字狱。

这些都是秦王朝在教育方面留下的失败的教训。

汉承秦制,但在教育上则转而采用儒家的主张,重新肯定教育在育才和化民两方面的作用,把教育看作是巩固大一统的重要工具。

到汉武帝时,随着政治经济和思想条件的成熟,在文教方面,逐步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太学、改革选士制度和整理古籍等政策。

独尊儒术,实际上推动了汉代学校教育的发展,而且确立了汉代选拔官吏的标准。

实行这一政策的结果,无论是对养士还是选士都有极大的影响。

也即养士皆学儒经,取士皆选儒生。

这也是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的地方。

儒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制度上,而不是思想上,儒学的重大影响就在此处(陈寅恪的观点)。

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得到空前的发展。

官学在学制上分为五级:中央有太学,地方按行政系统分为学、校、庠、序四级。

太学属于大学性质,教授儒家六经。

学、校属于中学,专学一经。

庠、序属于小学性质的学校。

学校庠序之间没有连属关系,等级不是很明显。

汉时的私学发展也很昌盛。

许多儒学大师不能从政或在官学里任职的,大都从事私人讲学。

汉代私学的学生求学,分著录弟子和及门弟子两种:著录弟子,就是在名儒门下著其名,不必亲来受业,这便是后来的“拜门”的开始。

秦汉时期的启蒙教育

秦汉时期的启蒙教育

秦汉时期的启蒙教育
首先,家庭教育在秦汉时期占据了重要地位。

在古代中国,父母是孩子最早的
老师,他们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导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学会做事,做人处世。

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和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师傅教育也是秦汉时期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中国,手艺人
和学者都会有自己的徒弟,他们会亲自传授手艺和知识给徒弟,帮助他们成长。

这种师傅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传承文化和道德,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最后,书院教育在秦汉时期也逐渐兴起。

在秦汉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在一
起讨论经史子集,形成了一种书院教育的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求知欲。

总的来说,秦汉时期的启蒙教育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教育、师傅教育和书院
教育。

这些教育方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求知欲。

这些教育方式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后来的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础。

第4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第4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文教政策的探索、 确立时期。 • 秦汉时期的文教政策、“独尊儒术”的作 用及影响、汉代的官学与私学、董仲舒和 王充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
秦始皇(公元前259—221)姓嬴,名政,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统帅。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秦王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位叱 吒风云、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
独尊儒术政策的实施,使各地的经生鸿儒不仅 受到了王侯和郡守的尊敬,也受到了朝廷的礼遇。
• (三)察举制的完全确立——以儒术取士 • 察举的科目可分为两大类:一为经常性举 行的科目,称作常科,一般是每年由州郡 长官按规定的名额、标准向朝廷推荐人才; 另一类为特科,是皇帝根据需要临时指定 选士标准和名目的科目。 • (四)视学制度

“焚书坑儒”使中国文化遭到了一次空前的浩劫。
三、吏师制度
•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 所谓“以法为教”,实际上是以法代教。 • “以吏为师”,实际上是取消了学校教育 制度。
• 《大戴礼记· 礼察》:“礼者,禁于将然之 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四、“行同伦”
• 行同伦是指人们的日常行为要遵从统一的 道德与规范,以达到“黔首改化,远迩同 度”。 • 何谓“黔首”?
三、“独尊儒术”国策的历史必然性 及对教育的影响
• 1. “独尊儒术”有其深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 文化基础。 • 第一,以血缘宗法为纽带、以家庭为单位 的农业和手工业小生产方式,是儒家赖以 滋生的最广阔的社会基础。 • 第二,儒学适应了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 治制度的需要。
• 第三,儒学自身的广博和兼容性,保证了 其拥有充分的实用功能,并维持其活力长 久不衰。 • 第四,儒学对教育的重视,认定教育可以 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可以形成良好的社 会风尚,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 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的高扬。

第4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第4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第4章秦汉时期的教育一、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朝的教育政策遵循着一个中心原则,即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君主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法家思想在教育中占据统治地位。

秦朝在文化教育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统一文字秦统一六国以前,各国文字很不统一。

国家统一后,这种文字混乱状况严重阻碍了统一政令的推行,而且也阻碍了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为顺应客观需要,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进行了文字的整理和统一工作,下令“书同文字”。

秦朝对文字所作的整理和统一工作,是使汉字走向统一、规范化、定型化过程中迈出的关键性一步。

文字的统一,对中国文化和教育发展无疑具有重大贡献,对维护中国的统一,形成中华民族统一的文化心理也有不可轻视的作用。

作为文字统一工作的推动者,秦始皇、李斯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2.严禁私学在中国教育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私学发展的鼎盛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的需要,对私学采取了严厉禁止的政策。

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议下,严禁私学,并采取了“焚书”、“坑儒”等残暴措施来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

3.吏师制度为了达到思想的高度统一,使法家思想深入人心,同时也是为了培养一大批知法、执法的封建官吏,实现以法治国的目的,秦采取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政策。

专职教师的出现,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秦又一次人为地将官与师结合起来,取消了专职教师,无疑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倒退。

此外,为了移风易俗,巩固统一政权,秦统治者还利用行政权力,制定了一些“行同伦”的新法令,以形成新的道德习俗,“尊卑贵贱,不逾次行。

奸邪不容,皆务贞良”。

这种凭借法令进行的社会教育,在实现“黔首改化,远迩同度”的政治要求方面有重大的社会效果。

二、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1.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鉴于秦灭亡的教训,汉初统治者以道家的“清静无为”作为政治指导思想,汉初流行“黄老之学”。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目录
01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 育
02 第二章 夏、商、西周 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03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 育
04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 育
05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 期的教育
06
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教 育
目录
07 第七章 宋辽金元时期 的教育
08 第八章 明朝的教育
09
第九章 清初至鸦片战 争前的教育
010
第十章 中国教育的近 代转折
011
第十一章 维新运动到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012
第十二章 民国成立初 期的教育
目录
013 第十三章 新文化运动 时期和20世纪20年 代的教育
第十五章 中国共产党
015 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 教育
014
第十四章 国民政府时 期的教育
第一节 “五四” 新文化运 动对封建 教育的批 判与变革
0 2
第二节 新文化运 动影响下 的教育思 潮
0 3
第三节 学校教学 方法的改 革与实验
0 4
第四节 1922年 “新学制”
0 5
第五节 收回教育 权运动与 教会教育 的变革
0 6
第六节 新民主主 义教育的 发端
第十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 育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最 新


0 1
第一节 国民政府 时期的教 育政策
0 2
第二节 国民政府 的教育制 度和管理 措施
0 3
第三节 国民政府 各级教育 的发展
0 4
第四节 杨贤江的 教育思想

秦汉时期的教育

秦汉时期的教育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经过长期战争,秦国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但是如何巩固统治,是摆在秦王朝面前的重大问题。

当时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师古”,即按照西周的模式来建立分封制的国家,一是“师今”,即按照新的情况建立新的制度。

但无论是“师古”还是“师今”最根本的还是如何实现思想上的统一,这就涉及到制定怎么样的文教政策的问题。

一、秦始皇的文教政策(一)“书同文字”文字是思想的载体,要统一思想,就必须统一文字。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落,周朝统一的官方文字——大篆,逐渐失去了权威性,各诸侯国形成了几种带地方色彩的所谓“六国文字”。

这种“文字异形”是政治,经济异制的反映,是多年分裂的必然结果,它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妨碍政令的统一和贯彻。

为此,秦始皇下令“书同文字”命李斯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在大篆的基础上吸收六国字体,创造出新的字体——小篆。

由于小篆书写比较复杂,后来又有了一种便于书写的草体秦篆。

再后来,狱吏程邈创新了较为简易的“隶书”。

秦朝用小篆代替大篆,以统一六国文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文字改革。

小篆字形布局缜密,笔画匀称,与商周的大篆比较,减少了图画性的成份,改变了复杂多变的结构,使我国的文字大大简化了。

而之后的隶书与小篆比较,虽然没有小篆那么工整圆润,但变圆形为方形,变弧形为直线,便于书写。

由此,汉字的字形结构基本上定型了。

此后,中国历史上虽然多次出现分裂,但文字却长期统一,字形,字义都基本一致。

至汉代,又由古隶发展为汉隶,再变为今隶,即楷书,一直沿用到今天。

可见“书同文字”,不仅对中国文字的发展,也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民族文化心理的统一有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

(二)禁私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禁私学”一向是法家的主张。

法家虽然是一个学派,但是他们反对私学。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就认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教材P84〗这是天下祸乱的根源。

《教育学》—中国教育史:秦汉时期思维导图

《教育学》—中国教育史:秦汉时期思维导图

《教育学》—中国教育史:秦汉时期思维导图以鲜明的批判精神为特征,尤其是他“不避上圣”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学术民主精神教育与人性的改良正性、随性、遭性论人性和教育的作用论教育对改造社会的作用最容易忽视知识的力量五级: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儒文人行政之才培养“文人”、“鸿儒”的教育目标鸿儒知识分子中最高级的一层,理论学术人才王充兴论立说,结连篇章者,鸿儒也学知与闻见学习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学习论思考与求是“问难”与“距师”任耳目:感性认识关于教学过程开心意:理性认识引效验:实用知识兴设学校“养士”,改革选士制度《对贤良策》和三大文教政策兴教化,正万民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统治思想“圣人之性”董仲舒性三品论人性和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中民之性”“斗筲之性”道德的根源:天赋,认为道德源于上天,人性与生俱来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内容:“三纲五常”、“正谊明道”“仁、义、礼、智、信”今文经学多为汉初凭经学大师的记忆背通,用当隶书记录下来的六经旧典,发展在先《六经》为孔子创作,依据政治的需要来解释经学分类古文经学依据汉武帝时从地下或孔壁中挖掘出来,或通过其他途径保存下来的儒经藏本,初本是先秦的古文字,发展在后。

孔子“述而不作”、“六经皆史”,学术上重视文字训话、名物考据章句:实际上是经师教学所用的讲义章句、师法、家法师法:指汉初立为博士或著名经学大师(如董仲舒)的经说经学的特点家法:大师的弟子对师说有所发展,能够形成一家之言“先有师法,而后能成一家之言。

师法者,溯其源;家法者,行其流也”秦汉时期汉宣帝:石果阁会议;汉章帝:白虎观会议(《白虎通义》)经学会议与石经为了统一经学教材,东汉熹平四年(175年),在蔡邕等人的倡议下镌刻石经集中培养统治人才的机构太学的正式教师是博土太学为五经博士设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设立,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正式确立世界上最早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以社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容,是一种办学新形势鸿都门学政府专为皇室及贵族子弟创办的贵胄学校宫邸学汉朝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历史地位以宫人为教育对象的宫廷学校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官学:文翁兴学地方官学郡国学校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第一阶段,主要进行识字教育,也传授一些数学常识《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书馆第二阶段,继续进行读写训练私学精舍或精庐,较高一级经馆著名学者聚徒讲学的场所董仲舒、王充、郑玄重视知识分子在政治中的作用,推荐贤良文学之士汉初:各家并存,推重道家“清静无为”“黄老之学”允许开办私学废除了秦朝制定的“挟书律”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独尊儒术核心董仲舒建议兴太学以养士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重视选举,任贤使能汉武帝独立儒家五经博士开设太学,宣告中央太学的正式建立汉武帝采取孝廉是考察德行的科目,贤良方正是考察能力完善汉初的察举办法,使其成为制度“量才而授官,录德而定位”:经述之才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法家思想统一文字李斯:小篆秦朝的教育政策及措施严禁私学严禁讲学、焚书、坑儒以官吏为教师,以法律为教学内容吏师制度法律之外无学,官吏之外无师,重新回到夏商周时代“官师合一”的局面。

中外教育简史知识点

中外教育简史知识点

中外教育简史知识点一、引言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本文旨在概述中外教育史上的主要发展和转折点,以展现教育如何塑造了我们的世界。

二、中国古代教育1. 夏商周时期的教育- 教育主要为王室和贵族服务,以宗教仪式和道德教化为主要内容。

- 出现了“学在官府”的现象,即教育与政治权力紧密结合。

2. 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倡“有教无类”,主张普及教育。

- 私塾和学宫成为教育的重要场所。

3. 秦汉时期的官学体系- 秦朝实行法家思想,重视法律教育。

- 汉朝设立太学,推广儒家经典,形成官僚选拔制度。

三、中世纪欧洲教育1. 基督教修道院学校- 教育主要由教会控制,以宗教教育为核心。

- 修道院学校成为保存和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

2. 中世纪大学的出现- 12世纪,欧洲出现了第一所大学,如巴黎大学。

- 大学教育强调理性思考和学术自由。

四、近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1. 普鲁士教育体系- 18世纪末,普鲁士建立了现代教育体系的雏形,强调国家对教育的控制。

- 推行义务教育,注重实用知识和纪律训练。

2. 欧美教育改革- 19世纪,欧美国家纷纷建立公共教育体系,普及初等教育。

- 教育内容更加多元化,包括科学、文学和艺术等。

五、当代教育的全球化1. 信息技术的融入- 20世纪末至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教育方式。

- 在线教育和远程学习成为可能,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和便捷。

2. 国际教育交流- 教育国际化趋势明显,学生和教师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 国际教育标准和评估体系逐渐形成,如IB(国际文凭组织)。

六、结论教育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过程。

从古代的宗教和贵族教育,到现代的普及和多元化教育,教育始终与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连。

了解中外教育简史的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本文提供了一个关于中外教育简史的概览,涵盖了从古代到当代的主要教育发展。

中外教育简史(00464)简答题

中外教育简史(00464)简答题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简史复习提纲00464上编中国教育史部分第一章远古至先秦时期的教育34.理解分析夏、商、西周时期学校教育出现“政教合一”、“官师合一”、“学在官府”的原因。

答:史籍记载,夏代为政尚武。

为适应这种政治需要,把本阶级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征善射的武士便成为当时的教育目的。

而在教育内容方面,军事技能训练理所当然成为最重要的内容。

虽说夏代的庠、序、校具有教育意义,但毕竟不同于后来的专门教育机构,只是政教合一的场所。

造成西周学校“官师合一”,未能使教师成为单独的社会职业的原因,除了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外,还与本周社会实行的“惟官有书,惟官有器”的“学术官府”政策不无关联。

西周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底下,书写材料主要是竹简、木牍等,书写工具则为刀笔,因而制作一部书册是非常困难的,只有官府才有财力、人力完成此项任务。

35.六艺教育的特点。

答: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教育是奴隶社会制度的产物,在其发展初期,它是一种在注意实用性的基础之上,文武兼备、知能兼求,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36.西周教育制度的构成。

答:西周的教育制度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西周的学校教育分为国学、乡学两类。

国学是设在王都的学校,分为小学、大学两级。

大学分为天子大学和诸侯大学。

辟雍、成均、瞽宗属天子大学,三面临水的泮宫是诸侯大学,乡学只有小学。

37.私学兴起的原因及意义。

答:1中国私学的兴起,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首先是由于“经济下移”的结果。

经济下移导致奴隶制解体,与之相应的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也全面崩溃,适应新经济、新政治需要的新教育组织形式开始出现。

2私学的兴起的直接原因是文化学术下移与士阶层的崛起。

意义:私学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它适应了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教育传播于民间,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教育制度,而且带来了教育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基础,同时也使教育完成了它的独立化过程。

秦汉时期的教育

秦汉时期的教育

(1)章句之学与师法、家法
章句:经师教学所用的讲义。 师法:汉初立为博士或著名经学大师的经说。 家法:大师的弟子对师说的发展,自成一家之言,被学 术界和朝廷认可。
(2)经学会议与石经
石渠阁会议:汉宣帝甘露元年(前53年)
白虎观会议: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 班固:《白虎通义》
第八讲(下)董仲舒、王充的教育思想 一、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第八讲
1.统一文字
秦汉时期的教育
一、秦朝的文教政策及措施
以秦国字形为基础,吸收六国字形——小篆
(又称秦篆;李斯:《仓颉篇》) 汉字演变: 刻画文字——甲骨文——大篆(籀 文)——秦国文字、六国文字(古文、蝌蚪文)——小篆 (秦篆)——隶书
2.严禁私学
“焚书坑儒”
3.吏师制度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 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王充(公元27年—约100年),字仲任,浙江上 虞人。 《论衡》 思想特征:1.“天道自然” 2.万物自生、万物一元(元气) 3.人死神灭
(二)论人性和教育作用
1.教育与人性的改良
决定人性的因素有三个方面:正性、随性、遭性。 “正者,禀五常之性也。” “随者,随父母之性也。” “遭者,遭得恶物象之故也。”
(一)生平和著述 《春秋繁露》、《对贤良策》 (二)三大文教政策 “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三)论人性和教育作用
1.人性是人天生的素质(“生之质”)。 2.人性之“质”中,有“仁气”和“贪气”(封建社会道 德为标准)。
3.人性与善
性是善的可能性和内在根据;善是性的可能性和内在根据 在教育条件下向具备一定道德之善的现实人格转化的结果。 (善:封建社会伦理道德) 4.人性三种 “斗筲之性,中民之性,圣人之性”

中外教育史纲

中外教育史纲

中外教育史纲摘要:一、引言二、中国古代教育1.先秦时期2.秦汉时期3.唐宋时期4.明清时期三、中国近现代教育1.近现代教育改革2.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发展四、西方古代教育1.古希腊教育2.古罗马教育3.中世纪教育五、西方近现代教育1.近现代教育改革2.20 世纪后的教育发展六、中外教育比较1.教育理念的差异2.教育体制的差异3.教育方法的差异七、结论正文:一、引言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自古以来,中外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

本文将简要回顾中外教育史的主要阶段,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二、中国古代教育1.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教育以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为主。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主张教育无论贫富贵贱都应有机会接受。

2.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正统,教育制度也逐渐完善。

官学、私学、书院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机构应运而生。

3.唐宋时期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日趋成熟,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书院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

4.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僵化,教育改革呼声四起。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新式学堂逐渐兴起。

三、中国近现代教育1.近现代教育改革清末民初,近代教育改革兴起。

废除科举制度,建立新式学堂,推广义务教育。

蔡元培、陶行知等一批教育家的出现,为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四、西方古代教育1.古希腊教育古希腊教育以斯巴达和雅典为代表。

斯巴达注重军事教育,培养战士;雅典则强调人文教育,培养有文化修养的公民。

2.古罗马教育古罗马教育以共和时期的贵族教育和平民教育为主。

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文学、修辞、法律等。

3.中世纪教育中世纪教育以教会教育为主。

修道院和教堂学校是主要教育机构,教育内容以神学和拉丁文为主。

五、西方近现代教育1.近现代教育改革近现代,西方教育经历了一系列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师范大学
秦汉时期的教育
秦汉时期的教育
二,秦始皇的文教政策
(一)"书同文字" 书同文字" (二)"禁私学" 禁私学" 书律" 焚书坑儒" (颁"挟xié书律","焚书坑儒") 书律 (三)"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杭州师范大学
秦汉时期的教育
三,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
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文 教政策.(清静无为) 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允许开办私学. 废除"挟书律".
秦汉时期的教育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一,"废封建,立郡县"的政治变革 废封建,立郡县" 二,秦始皇的文教政策 三,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四,汉武帝的文教政策 汉武帝的文教政策 五,两汉时期的太学 两汉时期的太学
杭州师范大学
一,"废封建,立郡县"――影响深远的政治变 废封建,立郡县" 影响深远的政治变 革
1,封建制的优势:稳定性强,管理成本较低. ,封建制的优势:稳定性强,管理成本较低. 2, 封建制的劣势 : 间接控制 , 管理水平差 , 难以持 , 封建制的劣势: 间接控制, 管理水平差, 久. 3, 郡县制的优势 : 统治效率高 , 有利于中央集权 , , 郡县制的优势: 统治效率高, 有利于中央集权, 有利于官僚知识阶层的崛起. 有利于官僚知识阶层的崛起. 4,郡县制对文教领域的影响. ,郡县制对文教领域的影响. (1)如何统一思想? )如何统一思想? (2)如何既证明皇权的合法性又遏制皇权的膨胀? )如何既证明皇权的合法性又遏制皇权的膨胀? (3)如何选拔人才? )如何选拔人才?
杭州师范大学
秦汉时期的教育
四,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一)《对贤良策》 中的文教政策建议 (二)基于"天人感应说" 的德治思想
杭州师范大学
秦汉时期的教育
(一)《对贤良策》中的文教政策建议
1,"推明孔氏,抑黜chù百家". 2,兴太学以养士.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量材授官, 录德定位)
杭州师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秦汉时期的教育
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社会原因
儒家在如何治民的问题上有优势: 1,以宗法制度和宗法思想驾驭天下,有利 于加强君权. 2,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矛盾. 3,以天道人情教化民众,有利于发挥一民 心的作用.
杭州师范大学
秦汉时期的教育
察举制
特点:1,实行奖惩严明的察举责任制.(有才不举,举 而不实坐罪;有才即举,举而得人受奖) 2,增加察举的科目,规定察举的期限和人数. 3,制定察举的标准(四科:德,学,法令,谋略) 4,察举与考试相结合. 4 意义:重视品行才绩,广开才路,不拘一格;建立严格 的察举法规. 局限:选举大权为权门势家所把持;重德轻才,使评价 带有虚伪性和主观随意性;多途求贤保持了特权.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 第良将怯如鸡."
杭州师范大学
秦汉时期的教育
五,两汉时期的太学
1,时间和培养目标 2,太学的教师与学生:博士和博士弟子. 3,太学的教学内容:从今文经学到古文经学. (熹平石经) ) 4,太学的教学形式:个别教学,大都授,次第 相传. 5,太学的教学风气:重师法和家法,自学研讨 6,太学的考试制度和方法:"设科射策".
秦汉时期的教育
(二)基于"天人感应说"的德治思想 1,德教是立政之本. 2,限制君权,以德治国. 3,"三纲五常"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从天人感应到君权神授再至王道三纲
杭州师范大学
秦汉时期的教育
四,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的文教政 策
1,"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的社会原因 2,措施 (1)立五经博士,诸子传记博士不置而废. (2)办太学,专门学习儒家经典. 2 (3)完全确立察举制,高官厚禄送给精通儒学 的人. 3,影响:有助于巩固封建中央集权制, 提高教 育的地位; 阻碍文化的整体发展,束缚文人士人的头脑.
杭州师范大学
秦汉时期的教育
汉教师与学生(讲经)
杭州师范大学
秦汉时期的教育
东汉十四家博士
杭州师范大学
秦汉时期的教育
熹平石经
杭州师范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