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现代诗歌阅读教学试探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阅读教学试探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阅读教学试探第一步:吟读——整体感知指导学生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诗歌节奏、重音,来初步感知诗歌内容,体验对诗歌的最初感受。
在让学生初读感知诗歌时,先结合诗歌的特点,利用网络资源,指导学生点击“诗音画”相结合的诗文朗读材料,创设学习氛围;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引导学生一方面注意诗文朗读材料中诗歌节奏和重音的处理,另一方面,在阅读诗歌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在网络环境下专题学习网站中,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诗歌相关的诗人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诗歌作品的社会影响等,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亲近教学文本,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
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重音,注意诗歌的语调、语速和感情等,学生自读后,在全班、吟读,在抑扬顿挫、轻重疾徐的朗读中,可以传达出朗读者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通过大家评评议议,在反复的吟读中一次次感知诗歌的内容。
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
”实践证明,吟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丰富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
【吟读的具体方法】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两人对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表演朗读、多人交替读、常速读、快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限时读、自选读等,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摇头晃脑、自我陶醉、身受感染,读之以情、读之以趣、读之以理、读之以思、读之以法,在读中领悟语言学习的乐趣,还了学习语文的真正魅力,代替老师的枯燥的条分缕析,还语文的本来面目。
【吟读符号】逗号、顿号停顿(1拍)分号、句号、省略号停顿(2拍)段与段之间停顿(3拍)连续(⌒)重读(▲)轻音(△)升调(↑)降调(↓)快速(——)慢速(---)等等,有了这些符号,学生便于确定基调、处理轻重、调节停顿、控制语速,更准确地传达出自己对于言语的外部形态和内蕴品格的感受和理解。
初中课外现代诗歌鉴赏教案
初中课外现代诗歌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
2. 欣赏并分析一首现代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现代诗歌的特点。
2. 欣赏和分析现代诗歌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首现代诗歌,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诗歌的基本概念,现代诗歌的特点。
2. 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诗歌欣赏(15分钟)1. 教师呈现一首现代诗歌,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2. 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形式和内容,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三、诗歌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和形象,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四、诗歌创作(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首简短的现代诗歌。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会。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现代诗歌的特点。
2. 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反思自己在欣赏和分析诗歌方面的进步。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阅读更多的现代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培养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一首现代诗歌,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现代诗歌的特点。
学生在朗读、分析和创作诗歌的过程中,培养了对诗歌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初中诗歌鉴赏教学新尝试
初中诗歌鉴赏教学新尝试初中诗歌鉴赏教学是语文课程中重要的一环,它既是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也是对学生文学素养的磨砺。
传统的诗歌鉴赏教学方式往往比较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兴趣和参与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本文将尝试提出一种新的初中诗歌鉴赏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培养他们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能力。
诗歌鉴赏教学要注重情感的引导和激发。
在诗歌的鉴赏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情感的表达方式,让学生通过诗歌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音乐、朗诵等形式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情感来诠释诗歌,让他们更深入地融入到诗歌的世界中去。
诗歌鉴赏教学要注重跨学科的融合。
诗歌是人文学科中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与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诗歌鉴赏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诗歌所处的历史背景、诗人的生平故事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老师还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历史典故、哲学思想等来丰富诗歌的内涵,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诗歌,拓展他们的思维和视野。
诗歌鉴赏教学要注重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在传统的诗歌鉴赏教学中,往往以讲解、解析为主,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比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游戏化教学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诗歌的鉴赏中去。
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激发他们的灵感和创造力。
诗歌鉴赏教学要注重实践的机会和空间。
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它需要通过实际的阅读、欣赏和创作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
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空间,比如组织诗歌朗诵比赛、举办诗歌创作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浅析中学语文之现代诗歌教学
浅析中学语文之现代诗歌教学现代诗歌作为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是我们中学语文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如何教授现代诗歌,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现代诗歌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现代诗歌教学的特点现代诗歌教学与传统文学教学有很大的不同。
其特点在于:1.现代诗歌的形式多样。
现代诗歌不再有严格的韵律要求,没有统一的格式和结构,诗歌也可以出现断句、违反语法等现象。
2.现代诗歌的主题广泛。
现代诗歌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还涉及到其他艺术形式和文化背景的交流。
3.现代诗歌的语言难度大。
现代诗歌中的词汇、结构和表达方式都具有较强的个性和创造性,需要学生经过多次阅读理解和分析,才能掌握其中的语言技巧和美感。
这些特点意味着,现代诗歌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同时,也需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适应现代诗歌的特点。
现代诗歌教学的策略针对以上的现代诗歌特点,我们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学策略来进行现代诗歌的教学:1. 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法现代诗歌的形式多样,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诗歌。
可以采用文学史探究法、语言分析法、主题对话法和形式呈现法等教学方法,教师还可以有选择性地或定向地采取更加丰富多彩的教材与学生进行学习,并结合语文素养培养、文化传承和人文关怀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现代诗歌教学,促进学生多样智能的发展。
2. 养成性阅读与启发式思维训练现代诗歌语言难度大,需要学生持续的阅读理解和研究,才能充分掌握其中的语言技巧,因此养成性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个案阐释与全案探究,启发学生的多种思维模式,对现代诗歌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课外拓展与跨学科学习现代诗歌关注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也涉及到其他领域的学科知识,因此有对于课外拓展和跨学科学习的需求。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解读研究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解读研究现代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凝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内涵和个人情感,是文化交流和审美体验的重要方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解读现代诗歌,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师可以从现代诗歌的形式结构入手,解读其特点和艺术风格。
现代诗歌以自由的形式为特点,它不局限于传统的韵律和格律,注重表达情感和思想。
通过分析现代诗歌的行数、节奏、韵律、押韵等方面的特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作者的意图和艺术构思。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现代诗歌的语言表达和意象塑造。
现代诗歌常常使用具有象征意义的词语和比喻手法,通过抽象和隐喻的表达方式,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理解诗歌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现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义。
现代诗歌常常以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为材料,通过抒发情感和思考人生的问题,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解读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思考诗歌对于人生、社会和文化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人文关怀。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代诗歌创作和朗诵,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现代诗歌的创作注重个人的情感和思考,通过朗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节奏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通过对现代诗歌的教学解读和研究,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通过诗歌创作和朗诵的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文能力。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阅读现代诗歌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阅读现代诗歌现代诗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现代的诗歌的兴趣却不是很浓,同学们学习新内容本来是激情饱满,但是一发现是现代诗往往就垂头丧气,如何进行现代诗歌的教学,这是我们语文老师面临的一个问题,我们需要花一番心思去思考探索。
下面是我的一些教学实践心得,希望与大家分享。
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现代诗歌的教学现状。
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一味的传授讲解,灌输式的教育给学生注入的往往只是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其实学生的思维具有多样性,他们看问题的出发点往往与我们有所不同,如果我們不讲,先让学生们赏析,你会发现学生对于这首诗歌的理解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具体方法有:1.让学生充分了解写作背景。
以《黄河颂》的教学为例,作者写作本诗的就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日本的铁蹄肆意践踏华北的领土,黄河危在旦夕,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才写出了《黄河颂》这样气势磅礴的诗篇。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充分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明白诗词产生的时代背景才能强化学生的爱国感情,在诵读时才能读出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在了解了写作背景的情况下也就对诗有了初步的了解。
2.进行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现代诗歌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
培养学生情感体验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现代诗歌。
学生可以在朗读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诗意和诗魂,从而加深对诗歌内涵及作者情感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留够朗读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有所感悟,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语文《乡愁》这篇现代诗歌时,我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在学生刚开始接触教学内容时,我先运用自己的朗读技巧为学生范读一遍,在潜移默化中把学生带入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中去,让学生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真正感受到诗歌的美感。
初中诗歌鉴赏教学新尝试
初中诗歌鉴赏教学新尝试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文学的精华,也是人类情感、思想、审美和人生体验的展现。
在初中阶段,诗歌鉴赏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诗歌鉴赏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限制了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
有必要进行一次关于初中诗歌鉴赏教学的新尝试,使诗歌鉴赏教学更加活泼、生动、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感悟。
新尝试的诗歌鉴赏教学应当注重情境创设。
诗歌是一种意蕴深刻的语言艺术,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和生活体验需要通过情境来呈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感受、思考、体验和亲身参与诗歌创作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
在教学《春晓》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春季的校园,观察春日的景色,感受春风的轻抚,听取春鸟的歌唱,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新尝试的诗歌鉴赏教学应当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诗歌鉴赏教学往往是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缺乏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景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成为诗歌鉴赏的主体,积极参与到诗歌的欣赏和感悟中去,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中提高对诗歌的领悟力和体验力。
新尝试的诗歌鉴赏教学应当注重实践与应用。
诗歌鉴赏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上,更应该引导学生运用诗歌语言和情感去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观察周围的环境,从而使诗歌鉴赏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写诗活动,鼓励学生创作诗歌,通过写作的实践,使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语言韵律和表达技巧,从而提高诗歌鉴赏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对于初中诗歌鉴赏教学而言,新的尝试应当注重情境创设、多元化的艺术表达、学生主体地位和实践与应用。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才能使诗歌鉴赏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体验,最终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现代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现代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与方法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文学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如何有效地进行现代诗歌鉴赏教学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现代诗歌鉴赏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
1. 教学策略的选择在现代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示范引导法,通过对诗歌的解读和赏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 鉴赏要素的引导在进行现代诗歌鉴赏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各种要素,如意象、节奏、声韵等。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示范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感受这些要素在诗歌中的表现形式。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加深对于诗歌主题、情感和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现代诗歌鉴赏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优秀的现代诗歌配以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诗歌的美感。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欣赏网络上的现代诗歌作品,扩展视野,拓宽知识面。
4. 课外实践与作品创作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诗歌展览、参加朗诵比赛等,让学生亲身感受诗歌的魅力。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通过写作的过程提高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5. 考试评价的改革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往往侧重对诗歌的背诵和记忆,而忽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的培养。
在现代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应提倡改革考试评价的方式,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以及文学鉴赏水平的评估,以培养学生更全面的语文素养。
总之,现代诗歌鉴赏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应通过灵活选择教学策略、引导关注鉴赏要素、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外实践与作品创作以及改革考试评价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让他们真正能够欣赏并理解现代诗歌的美。
初中语文诗词欣赏指导技巧实践
初中语文诗词欣赏指导技巧实践第一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学好重要性语文诗词欣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还传递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初中阶段,诗词欣赏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主要学习内容初中阶段诗词欣赏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古代诗词、现代诗词以及诗词的基本理论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诗词的基本形式、韵律、意境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了解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学习注意事项1.注重阅读:阅读是提高诗词欣赏能力的基础,学生应多读经典诗词,感受诗词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2.勤于思考:在学习诗词时,学生要主动思考,理解诗词的含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形成自己的见解。
3.注重积累: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诗词知识和相关文化背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深入解析法:对于一首诗词,学生应从字、词、句、篇四个层面进行深入解析,理解诗词的基本含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比较学习法:学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诗词的主题、形式、韵律等方面的异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3.创作实践法: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诗词,通过实践来加深对诗词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中考备考技巧1.熟悉中考要求:学生应了解中考诗词欣赏的相关要求,明确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强化答题技巧:学生要掌握诗词欣赏的答题技巧,如如何准确理解诗词内容、如何分析诗词结构等。
3.模拟练习: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模拟考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并弥补自己的不足。
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确保学习效果。
2.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要保持学习环境的整洁、安静,让自己处于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状态。
3.主动寻求帮助: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要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及时解决疑问。
通过以上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实践,相信初中学生在语文诗词欣赏方面的学习效果会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为中考和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解读研究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解读研究
现代诗歌是一种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的诗歌形式,它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表达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现代诗歌的教学解读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解读研究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方法。
现代诗歌教学解读要注重文本分析。
学生在诵读和欣赏现代诗歌时,应重点关注诗歌的结构、韵律、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特点,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表达意境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朗诵和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现代诗歌中表达方式独特、意义深远的文本特点。
现代诗歌教学解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现代诗歌常常以抒情的方式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学生可以通过模仿现代诗歌的形式和风格,进行创作和表达。
通过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现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
现代诗歌教学解读要重视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联动。
现代诗歌与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相互借鉴。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和舞蹈的配合,绘画的展示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深入感受和理解现代诗歌的美感和艺术魅力。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解读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文本分析、生活结合、创新思维和艺术联动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水平。
关于试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关于试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古诗词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试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探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方面。
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词的特点和形式,体验古人美好的情感体验。
2.能准确地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和寓意,学会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策略1.以情境引导教学:教师可以将古代诗词和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配对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例如,在教学《梅花》时,可以将《梅花》和唐代的文化背景进行配对,通过讲解唐代文人的崇尚梅花、抒发心情的背景,再引导学生品读《梅花》,从而进一步理解诗词的意境和寓意。
2.帮助学生形成固定模式的语境:例如,通过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与相近的现代汉语词汇进行对比,让学生掌握其中的关联。
在学习《登高》时,可以将“汉水、巫山、夕阳”这三个生字和相应的译文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思。
3.运用巧妙的提问策略:让学生通过“提问、回答”的形式,深入掌握古代诗词的意境和寓意。
例如,在教学《小池》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提出:诗歌第一句描写的是何种景象?第二句描写的是什么意境?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古代诗词,提高其文学素养。
同时,朗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代诗词的韵律和情感,增强诗词的记忆和理解。
2.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通过课堂上情感渲染、情感交流、情感寄语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诗词中表达的复杂情感。
例如,在教学《赤壁怀古》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想象画面、沉浸其中,进而理解古人写下这首诗词的背景和情感。
3.引导学生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将古代诗词中的比喻、象征相关内容,与现代语言进行对照,引导学生灵活的运用修辞手法,进一步提高语文修养。
初中语文现代诗群文阅读教学新探——以潘庆玉老师《月是故乡明》群文教学为例
初中语文现代诗群文阅读教学新探——以潘庆玉老师《月是故乡明》群文教学为例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的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
但在实际的群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本文以潘庆玉老师《月是故乡明》群文阅读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现代诗群文阅读教学中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诗群文阅读教学探究一、探究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提出,在实践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在这样的理念下,群文阅读逐渐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兴起。
群文阅读的核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构建主题,并且以该主题为主线选择一组文章进行阅读教学,最终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完成学习目标。
这样的方式极大的丰富了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促进思维和情感的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潘庆玉老师《月是故乡明》为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案例概述在《月是故乡明》课程教学中,潘庆玉老师首先以重庆的名小吃火锅为话题进行课前导入,进而引出与家乡有关的词“乡音”“乡情”“乡愁”,进而创设情境铺垫情感,接下来,引出了本节课程学习的四首现代诗歌《乡愁》、《一片槐树叶》、《北国之春》、《黑翅膀》。
在引出4首现代诗歌之后,让学生首先默读四首诗歌,体会诗歌中所包含的情感,引导学生读完了诗歌之后,潘庆玉老师提出了问题“哪一首诗是表达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之情的?”接下来通过问题层层深入,运用比一比的方式,让学生对四首诗歌的难易程度进行排序,在排序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潘庆玉老师通过三个问题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解答“乡愁是由什么引起的?”“诗人思念的是什么?”“诗歌中最感人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会打动你?”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将乡愁从四首诗歌中剥离出来,让学生具体的感知到了这种情感。
试探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阅读的方法
试探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阅读的方法试探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阅读的方法试探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阅读的方法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年第16期【内容摘要】阅读经典作品,对于当代初中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与语文学习能力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加强经典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分量,可以使语文学科的本色得到突显,促进初中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目标。
本文以回归语文本色,重塑经典阅读为题,对经典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复兴的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经典阅读教学方法经典文学作品经历了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变化,经历过时间的检阅。
一般来讲,但凡成为经典的阅读作品都具有较强的审美特性与丰厚的文化内涵。
经典阅读作品的美是难以描述的,很少有人能用语言来阐述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
当代青少年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热情不高,使得语文学科中的经典阅读教学活动难以开展。
但让语文学科的魅力得到完全的体现,又离不开经典阅读教学的配合。
因此,笔者选择回归语文本色,重塑经典阅读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一、从语文课本出发,重塑经典阅读对于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来讲,经典阅读作品难以计数,在如此多的经典作品中进行选择,对于学生,甚至对于教师来讲,都是十分困难的。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塑经典阅读,让语文学科的本色得到回归,最简便的方法就是从语文课本中选择一些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
虽然语文课本本身也有一定争议,但其系统十分严格,内容也较为科学。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的经典文学作品,一些是全文,一些是节选。
教师可以利用课本上的经典作品篇目,对学生的经典阅读兴趣进行培养,让学生经典阅读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提高①。
比如在讲解《论语》十则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对《论语》这一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关注。
目前,儒家观点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儒家文化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引导学生对《论语》进行阅读,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时代性的提高,促进学生与时俱进。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解读研究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解读研究随着现代文学的发展,现代诗歌也成为中学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代诗歌不仅涵盖广泛,而且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复杂。
因此,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如何有效地教授现代诗歌,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内涵和特点,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读懂现代诗歌现代诗歌常常表现出抒情、感性、意象性、以及意义多义性等特点,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特点是难以理解的。
因此,阅读现代诗歌可以在语言技能、文化背景、想象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益训练。
以下是一些阅读现代诗歌的教学方法。
1. 带着问题阅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带着一些问题,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现代诗歌。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诗歌作者表达了什么情感?b. 诗歌使用了什么比喻、意象、修辞手法等?c. 诗歌中体现出了哪些文化背景、历史事件等?d. 诗歌中使用的字词有哪些含义?e. 诗歌的结构、格律等方面有哪些特点?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深入探究现代诗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审美感受。
2. 发挥想象力现代诗歌通常具有多义性和意象性,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来理解、感受和创作。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即兴朗诵”或“联想练笔”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创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
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分析现代诗歌,深入了解其内涵和艺术特点。
以下是一些分析现代诗歌的教学方法。
1. 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在分析现代诗歌时,学生需要不断运用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对诗歌的分析,来深入理解其内涵和文学价值。
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进行检查,例如,出一些选择题、填空题等,来检验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现代诗歌表现形式新颖、风格多变,其中的艺术特点和技巧值得学生深入探究和学习。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诗歌的形式、韵律、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例如,让学生分析现代诗歌的韵律,把握其中的韵律变化和掌握诗歌的节奏感。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策略探讨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策略探讨诗歌作为一种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即使历经了数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仍然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为此,诗歌教学也应是一项富有创新元素与传承意识的工作,尤其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出创造精神,积极探索,勇于改革,将初中现代诗歌教学带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真情朗读,通过文字走入诗人的情感世界诗歌之所以能够令无数文人墨客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主要是由于其中蕴藏着诗人浓厚的真情实感。
艾青在他的《诗论》中强调:“诗人必须说真话。
”因为“人人喜欢听真话,诗人只能以他的由衷之言去摇撼人们的心”。
朱光潜先生在他的《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说:“读诗的功用在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
”如果想要更好地进入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中,富有感情的诵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方法。
诗歌本身是一种非常讲究音韵的语言艺术,而诵读则能够将诗人寄托于文字中的情感转移到读者身上,激发出诗句中的美感,引出积极的群体效应。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多的阅读空间,引导他们在读中有所感悟,并且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语感。
例如:在教授《乡愁》这篇作品时,首先,教师可以采用“范读――指导朗读――熟读成诵”的教学流程,让学生自行领悟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
在刚刚接触诗歌内容时,教师要运用自己娴熟的朗读技巧来进行范读,将学生带入到由诗人所营造出来的思想情绪中。
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播放一段舒缓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自然放松地和着音乐来自由地吟诵诗句,强化他们对于诗歌美感的理解,真正进入到由诗人所营造出来的情境中。
“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这些句子中饱含着诗人一直未变的赤子之心;那一句饱含着无限苦楚与遗憾的“后来啊”,让人不觉感叹生死离别的残酷与无奈。
当学生已经能够熟读成诵时,教师要让他们说出对此首诗歌的理解与感悟,并表达出自己此时心中的情感变化。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探究
2017.12备在我国文学创造的宝库中,现代诗歌无疑是最为明亮的一颗明珠。
现代诗歌凭借其题材和创作方法,能够很好地表现出作者的个性、将作者的内心世界展示给读者,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学体裁。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加入对现代诗歌的讲解,有助于帮助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悟以及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学作品的兴趣,更好地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广和传承。
在我国诗歌的发展史中有着数不清的优秀作品,而由于现代诗歌中文字的使用方法更贴近当今时代人们使用文字的方式,因而对提高学生对文字的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通过课堂上的教学让学生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感,还能在此过程中受作者传递的情感,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逐渐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
而现代诗歌中灵活的文字运用手法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对培养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一、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之后创作的白话文诗歌,具有语言概括精炼、生动形象、情感真挚而饱满的特点。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有较强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现代诗歌的学习能够帮助他们丰富想象的空间、提高文字鉴赏能力并陶冶艺术情操,为接下来语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现代诗歌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会背诵,更应当让学生品味到诗歌中的文字的韵律之美、感受作者传递的内心情感并在此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利用朗读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欣赏诗歌的韵律之美,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一)学会断句,感受诗歌的节奏在诗歌创作的初期,诗歌与音乐总是相辅相成的,而现代诗歌也不例外,同样具备很强的节律性。
因此,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带领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在此过程中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
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通读诗歌,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后思考每一句诗中哪里该重读、哪个字要更加突出一点,在要重点强调的词语下面画一个代表重音的小黑点,告诉自己在朗读的时候语气到这里要加重一些。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有效策略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有效策略现代诗歌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何有效教授现代诗歌成为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是一些有效的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提高现代诗歌教学的效果。
一、理论指导+实践操作现代诗歌的教学首先要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和发展,包括主题、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经典的现代诗歌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掌握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他们自己动笔写现代诗歌,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二、诗歌鉴赏+情感体验现代诗歌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诗歌来感悟生活、表达情感。
在诗歌鉴赏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贴近生活、富有情感的现代诗歌作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体验等方式,感受诗歌的美感和表达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联想联接+多媒体辅助现代诗歌教学中可以运用联想联接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诗歌中的抽象概念和形象。
教师可以以故事、图片、音乐等多媒体形式来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联想联接的方式,将抽象概念和形象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提高学习的效果。
四、展示比赛+合作交流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展示和比赛。
教师可以设立一些主题,让学生撰写相关主题的现代诗歌,并进行展示和评选。
展示和比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互相学习,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
五、诗歌朗诵+创作分享现代诗歌是一种纯粹的语言艺术形式,有独特的音韵和节奏之美。
在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语言的美感和诗歌的韵律。
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分享,让他们互相分享自己创作的诗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六、多元评价+个性发展现代诗歌教学中要注重多元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阐释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阅读教学试探第一步:吟读——整体感知指导学生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诗歌节奏、重音,来初步感知诗歌内容,体验对诗歌的最初感受。
在让学生初读感知诗歌时,先结合诗歌的特点,利用网络资源,指导学生点击“诗音画”相结合的诗文朗读材料,创设学习氛围;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引导学生一方面注意诗文朗读材料中诗歌节奏和重音的处理,另一方面,在阅读诗歌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在网络环境下专题学习网站中,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诗歌相关的诗人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诗歌作品的社会影响等,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亲近教学文本,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
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重音,注意诗歌的语调、语速和感情等,学生自读后,在全班、吟读,在抑扬顿挫、轻重疾徐的朗读中,可以传达出朗读者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通过大家评评议议,在反复的吟读中一次次感知诗歌的内容。
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
”实践证明,吟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丰富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
【吟读的具体方法】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两人对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表演朗读、多人交替读、常速读、快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限时读、自选读等,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摇头晃脑、自我陶醉、身受感染,读之以情、读之以趣、读之以理、读之以思、读之以法,在读中领悟语言学习的乐趣,还了学习语文的真正魅力,代替老师的枯燥的条分缕析,还语文的本来面目。
【吟读符号】逗号、顿号停顿(1拍)分号、句号、省略号停顿(2拍)段与段之间停顿(3拍)连续(⌒)重读(▲)轻音(△)升调(↑)降调(↓)快速(——)慢速(---)等等,有了这些符号,学生便于确定基调、处理轻重、调节停顿、控制语速,更准确地传达出自己对于言语的外部形态和内蕴品格的感受和理解。
第二步:说读——体会感情所谓说读就是通过意象,运用联想想像把它联成一个完美的意境,感悟诗情,从而体会诗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在这一环节,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
教学时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此时、此景中自己会有什么感受,重视对诗歌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并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模仿诗人在此情此境中诵读诗歌,体验诗人表达的意思、抒发的情感。
在学生感悟有困难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再次结合网络学习专题中关于诗人写作的背景,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甚或网络课件中富于启发性的画面等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步:品读——领会意境所谓品读就是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在这一环节中请学生自由读诗,引导学生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并把自己体会最深的词、句或诗节用“美,美在”这样的句式表达式出来,学生分小组读后交流,再在全班范围进行讨论,教师随机点拨、小结。
此环节它是诗歌感受鉴赏的实践活动,应充分注重对诗歌的个性解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中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更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第四步:背读——反馈重构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学生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了共鸣,这时再次利用网络课件播放音画结合的朗读材料,此时一幅幅画面历历在目,一种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回想。
再让学生把自己看作诗人来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选用最能表现自己情感的形式朗读,进而成诵,在背读中再次感悟情感,从而达到了“诗人心中之诗——纸上之诗——读者心中之诗”这样一个鉴赏过程,完成了诗歌的重构,即再创造过程。
在此环节,教师应进行背读指导,引导学生从诗歌结构上发现规律,感受诗歌的建筑美,加深印象,使当堂成诵成为比较容易的事,完成新课学习的反馈。
第五步:赏读——延展创新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通常我们的审美过程是从接触(听或看)到文本的那一刻就开始了,而到离开文本时审美的体验并未结束,这种在审美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和感受往往还会跟随着我们,继续保持,甚至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有可能还会加深。
例如我前面讲到的学生学习《背影》一课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就保持到现在,接近十年,也许今天他的感受还会更深。
在学生感悟诗情并能流利地背诵诗歌后,指导学生将诗歌文本与课外搜集的与此风格内容相似的其它诗歌加以对比,进行深层次赏析,扩大学生的阅读积累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在深层次赏析的基础上,还应鼓励学生通过工具书或上网查阅资料,欣赏别人的赏析、评价,进而撰写出个人课外再读的新感受、新体会、新发现,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赏评也在网上发布,与其它不同的见解进行交流。
【模式范例】下面以《乡愁》一课为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一模式。
课前发动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方式,在网上、报刊、书籍中收集到大量与《乡愁》有关的资料,将其编选入网络课件中,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与“乡愁”有关的信息,亲近教学文本,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学习主体的创造性活动的开展。
在进入《乡愁》一课学习之前,利用网络课件播放一组精美的风景画,画面上依次出现“诗音画”、“天地人”“真善美”等字样,并辅以优美的旋律,为后面的诗歌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导语:诗歌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它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称,今天我们将要步入诗歌的殿堂,学习一首现代诗《乡愁》。
乡愁历来都是文人墨客说不尽道不完的主题,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在《九章哀郢》中写到:“狐死必首丘”,也就是说狐狸在死的时候必然将头朝向出生的山丘。
兽犹如此,人何以堪?是啊,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无论你走得多远,但总犹如风筝一样,有一根用眷眷爱心织成的丝线紧紧地握在母亲手中。
你的根是在故园的井土之中,故园暂不能还,便滋生了那宝马香车也载不动的乡愁!乡愁啊,乡愁,你是什么模样?为什么千百年来的人们想起你总是心惊魄动,泪水涟涟?下面让我们一起步入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那如烟似雾的乡愁世界。
二、学习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
1、通过意象领悟诗歌表达的情感;2、体会新奇的比喻所显示的超凡的想象力。
三、(作者简介:)一首怀乡诗,满腔故园情。
余光中以一首情韵悠长的《乡愁》饮誉神州,而被称为“乡愁的使者”。
他是当代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
1928出生于南京,1949年随家赴台湾,被称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等十多种。
第一步:吟读——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并用笔在书上轻轻划出节奏。
2、学生结合专题学习网站中的有关划分节奏的相关知识,自由读诗,教师指导、点拨,注意读出节奏,语调:深沉;语速:缓慢;感情:愁(借诗抒心中之愁)。
3、利用多媒体课件赏读著名主持人陈铎吟读的《乡愁》一诗有助于我们理解诗人内在的情感。
4、赏读后引导学生对四个诗节比较,陈铎朗读时一个诗节比一个诗节沉重(愁怨:一个诗节比一个诗节更深)。
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二步:说读——体会感情下面进行第二步说读:所谓说读就是通过意象,运用联想和想像把它串联成一个完美的意境,从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乡愁本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本诗中,作者是用什么事物把它形象、生动、具体、可感地表现出来的?学生:诗人运用了四个比喻句,把乡愁投射到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可感的事物上,在诗歌当中,我们称这种情感化的客观对应物为意象。
我们读诗不能仅仅停留在这四个事物本身,而应该通过这些形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何人在干何事,他心里想到的是什么,想象的时候应注意要和每一个意象有所联系。
比如:第一诗节:“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通过邮票,我们也许会想到这样的画面,小时候,少年的我为了求学,远离母亲,此时正在昏黄的油灯下给母亲写信,信中会说些什么,心中会想起什么呢?(仿佛想起母亲送我到小村外,关心的话儿说不完)“我寄愁心与邮票”,只好托它载去我对母亲的思念。
起名:母子别邮票——母子情深——依恋朗读时注意:此时的作者是“少小离家”为读书,未经世事,还略带“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觉,更多的是对母亲的依恋。
第二诗节:夫妻别:少年已成长为青年,由船票想到一位青年在拥挤的船中,手持一张窄窄的船票,不由想起(美丽的新娘,话别时的泪眼,上船时不停的挥手,无限牵挂的文物话语)。
真是“一种相思两种闲愁”,可一想到即将与她见面,一丝淡淡的喜悦又涌上心头。
真是船票窄窄,相思殷殷。
(朗读时注意在与妻子分离的淡淡的哀愁中还有一种温馨的思念和似水柔情。
)船票——夫妻恩爱——思念第三诗节:生死别由坟墓我们可以想到当“我”归心似箭地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时,却再也听不见母亲慈爱的呼唤,看不到母亲和蔼的笑容,感受不到母亲温情的爱抚,母亲念儿成疾,也长眠于地下。
:“我”跪在坟墓前,后悔当初为何要离开母亲,责怪自己为何不早日归家,内疚自己没有尽到儿子的孝道。
哀悼母亲凄凉的一生。
这一切只留下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浓浓悲哀,坟墓是矮矮的,而心中的哀怨却是浓浓的。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朗读时恰当运用颤音,表达一种深深的哀怨。
)坟墓——生死悲痛——哀怨第四诗节:故园别幼儿时恋母情浓,年轻时思妻情切,与母亲的死别更是人生中无法弥补的伤痛。
但不论是生离还是死别,都比不过现在那与祖国大陆分离的乡愁更为深广。
有多少像诗人一样的台湾同胞,他们在经历了人生几多沧桑之后,此时已是人生的暮年,他们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站在高山上向大陆眺望,耳旁仿佛传来亲人的呼唤!想渡,却被这浅浅的海峡所阻!这人为的分离,它阻断了多少亲人团聚的梦想,又使多少人肉分离,天人永隔。
这海峡的浩荡之水啊,怎比得过千千万万游子的思乡之泪的多、深、重!这是炎黄子孙旷古的乡愁之泪啊!所以海峡浅浅,悲怆深深。
海峡——思乡哀愁——期盼朗读时注意:第四诗节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读出期盼团聚期盼统一的感情。
(每一诗节交流后,教师进行朗读提示,学生自读、齐读,读出感情。
)第三步:品读——领会意境1、请学生自由读诗,体会诗歌语言,并把你的体会最深的一句用“美,美在”这一句式表达出来。
(教师示范,如:“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美,美在它们选取了代表“漂泊”、“隔离”、“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抽象的难以捕捉的恋国、思家的乡愁。
)2、学生自读,讨论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小结。
学生明确:(1)枚、张、方、湾,这些量词美,美在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