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课教案1

合集下载

第13课 万里一线牵 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第13课 万里一线牵 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第13课万里一线牵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知道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能够体会万里长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团结精神,了解团结的重要性。

3.通过语文学习,增强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理解万里长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团结精神。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万里长城所蕴含的团结精神。

2.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

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步骤5分钟课前准备与学生打招呼,简单介绍本课教学内容15分钟导入课题通过幻灯片或图片等形式,让学生感性认识万里长城,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30分钟正式学习 1.讲解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通过PPT、图片展示、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了解、了解长城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0分钟学以致用 1.复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解万里长城所蕴含的团结精神。

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和交流以上学习内容。

10分钟课堂总结课堂小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温故知新。

教学手段:1.多媒体形式展示,如视频、图片、PPT等。

2.小组讨论形式,提高学生互动性,培养团体合作精神。

评价标准:1.能够简单描述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能够理解并复述万里长城所蕴含的团结精神。

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现出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形式对万里长城进行了具体介绍,让学生对长城这一中国古代文化名胜产生了认识和兴趣。

同时,适当增加了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学以致用,既深化了学生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考能力,最终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统编版】1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统编版】1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统编版】 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中国历史》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五四运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及其历史意义。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一章第三节“五四运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及其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史料分析和综合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民族独立、民主和科学而奋斗的信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及其历史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民族命运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新课:(1)背景:讲述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动荡,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以及民众对民主、科学的渴望。

(2)过程:讲解五四运动的爆发、发展及取得的初步胜利。

(3)影响: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当时的热血青年,如何参与到五四运动中。

4. 例题讲解:解析一道关于五四运动的选择题,指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第13课五四运动一、背景1. 政治动荡2. 北洋政府黑暗统治3. 民众渴望民主、科学二、过程1. 爆发:1919年5月4日2. 发展: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3. 胜利:北洋政府拒绝签字、释放被捕学生三、影响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 推动中国历史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五四运动的背景。

(2)分析五四运动的过程及其影响。

2. 答案:(1)背景:政治动荡、北洋政府黑暗统治、民众渴望民主、科学。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少年中国说》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少年中国说》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少年中国说》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少年中国说》的背景和作者,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能流畅朗读并理解其含义。

3.能够运用所学词语和句子进行简单的书面表达。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集体备课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背景知识的介绍,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见解。

三、教学准备1.课文《少年中国说》课本2.备课教师PPT和讲义3.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4.学生课堂互动工具(举手、小组讨论等)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少年中国说》的主题和作者,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通过简单的提问和讨论,让学生预习课文内容,做好心理准备。

第二步:学习重点词语和句子(10分钟)1.老师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让学生掌握其正确的中文含义和用法。

2.学生跟读和朗读这些重点词语和句子,加深记忆和理解。

第三步:理解课文内容(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分组学生合作阅读课文并讨论,理解课文的主旨和要点。

3.小组展示各自的理解,共同回顾课文内容,梳理重点内容。

第四步:课文表达与作文(15分钟)1.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进行口头表达。

2.老师指导学生如何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作文写作,鼓励学生展示个性和创造力。

第五步:合作讨论与总结(10分钟)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汇总各组讨论的要点,总结课文的重要内容,对课文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五、课堂反馈1.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

2.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老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思考课文中的启示和感悟,写一篇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3课《山川之美》教案1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3课《山川之美》教案1

山川之美1教学目标1、疏通文句,巩固文言文知识。

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秀美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感受文章的清幽淡远的意境。

3、学习以动衬静、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2学情分析本届学生整体学习气氛较浓,尊敬师长,勤于朗读,具有较强的学习自觉性。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对自然山水有初步的情感体验,是实施本课教学的重要条件。

从“知识与能力”的角度来说,六年级学生刚开始比较系统地接触文言文,首先应该让学生有基本的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初步具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所以我设计了“疏通文言文,巩固文言文知识”这一目标,并将其作为本节课的基础目标。

3重点难点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秀美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感受文章的清幽淡远的意境。

2、了解以动衬静、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1、疏通文句,巩固文言文知识。

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秀美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感受文章的清幽淡远的意境。

3、学习以动衬静、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4.1.2学时重点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秀美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感受文章的清幽淡远的意境。

4.1.3学时难点了解以动衬静、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前导入今天上课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

(放映) 这些图片中有山有水,非常漂亮。

可惜我们上海是平原,没有这么秀美的山水景致。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陶弘景的美妙的山川之景中,去尽情的感受一番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之情。

活动2【活动】朗读感知朗读(1)学生自由快速朗读。

初步感受文章内容。

(2)老师范读,纠正字音,注意节奏。

(同学们是这样读的,老师给同学们读一遍,注意老师读的节奏和声调,看和你们读的有什么区别。

)学生根据老师的范读找出朗读节奏: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赣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3课 写意人物画》教案1

赣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3课 写意人物画》教案1

赣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3课写意人物画》教案1一. 教材分析《第13课写意人物画》是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以人物画为主题,引导学生学习中国画的笔墨技法,通过写意的方式表现人物形象。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人物画的基本技法介绍,又有对名画的欣赏分析,还有创作练习。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绘画技能。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人物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写意人物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写意人物画的基本技法,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写意人物画的基本技法,掌握笔墨运用。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审美素养。

3.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写意人物画的基本技法。

2.运用笔墨表现人物形象和神态。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对写意人物画的基本技法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2.示范法:教师现场作画,演示写意人物画的具体步骤和技法。

3.练习法:学生通过实践,反复练习,提高绘画技能。

4.欣赏法:学生欣赏名画,分析其艺术特点,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写意人物画的课件和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毛笔、墨水、宣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人物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写意人物画的课件和示范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艺术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现场作画,演示写意人物画的具体步骤和技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跟随练习。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幅写意人物画作品,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5.拓展(5分钟)学生相互欣赏作品,交流创作心得,分享绘画乐趣。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第13课 循环结构(一) 教案(表格式) 浙教版五年级信息科技下册

第13课 循环结构(一) 教案(表格式) 浙教版五年级信息科技下册
板书
设计
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
用流程图表示循环结构
教学
反思
7
通过传感需获取室温f
J


,I
制冷机构启动
1.
逋过传感矗获取室温f
制冷机构停止
的算法。
课堂小
纭9巩固延伸
1.总结所学,拓展提升
总结本课所学
2.练一练
如果预设制冷温度t=26摄氏度,根据空调系统制冷过程的流程图,验证当传感器检测到环境温度f=28摄氏度和f=26摄氏度时候的执行过程。
反馈
当堂练习,巩固加深。拓展延伸。
言描述红绿灯变化过程和跑步10圈的过程,初步认识循环结构。
通过空调系统的循环结构描述,尝试2.用流程图描述循环结构
重发执行—3步:
1.亮绿灯
2.闪黄灯
3.亮红灯
支复执行下面步骤10次:
绕操场跑I图
红绿灯变化过程算法操场上跑10圈的算法
循环体:在循环结构中,需要重复执行的部分,称为循环体。红绿灯变化过程的算法,-3步是它的循环体。操场上跑10圈的算法中,绕操场跑1圈是它的循环体。
活动一:认识循环结构
(1)说一说生活中的循环结构。
(2)算法中的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是算法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之一。当需要反复执行某些指令的时候,就需要用到循环结构。
请用自然语言描述红绿灯变化过程和跑步10圈的过程。
说说生活中的循环Biblioteka 自然语通过说一说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和请用自然语
言描述红绿灯变化过程
想一想
流程图描述,尝试
想一想:循环结构有什么优点?
2.用流程图描述循环结构的算法
活动二:用流程图描述循环结构的算法
空调系统通过选择计算来实现一次控制过程,空调是通过重复计算来实现对房间温度的控制。重复计算的过程,可以用循环结构来表示,一次选择计算的过程就是它的循环体,清将空调重复计算的过程用流程图表示。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3课《万里一线牵》教案教学设计_1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3课《万里一线牵》教案教学设计_1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3课《万里一线牵》教案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本课为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第13课,主要内容是通过“万里一线牵”这一生动形象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分工的重要性,让学生明了自我学习和上学的意义,以及学生应当如何成为一个尊重他人、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二、教学目标1.掌握“万里一线牵”这一生动形象的物理现象。

2.让学生了解生产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区别。

3.让学生认识到自我学习和上学的意义,以及具有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4.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养成尊重他人、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好品德。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生产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区别,掌握“万里一线牵”这一生动形象的物理现象。

2.学生应当如何成为一个尊重他人、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难点1.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学习和上学的意义,以及成为一个好人的重要性。

2.让学生明确,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切实行动起来。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万里一线牵”这一生动形象的物理现象,同时和学生交流生产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区别,让学生了解并记住所学的知识点。

2.演示法:结合实例,让学生体验自我学习和上学的意义,感受成为好人的快乐。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以及养成尊重他人、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好品德的方法。

4.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成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首先,通过“万里一线牵”这一生动形象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现象告诉我们什么?如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2. 讲授(15分钟)通过幻灯片及相关图片的呈现,介绍“万里一线牵”和生产分工、社会分工的区别,让学生理解并记住所学的知识点。

3. 演示(1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实例,讲述:自己努力学习的好处是什么?做到这些,你在成为一个好人方面有什么帮助?4. 讨论(20分钟)分组讨论:什么是好品德?应如何养成尊重他人、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好品德?如何证明自己有这些品德?每个人都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吗?5. 总结(5分钟)结合上述所学内容,对本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并简单评价每个学生的表现。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统编版】1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统编版】1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统编版】 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统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

本课主要介绍了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具体内容包括:五四运动的起因,即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的过程,包括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抗议活动;以及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中国的民主和进步。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认识到它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其能够从多元的角度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3. 引导学生学习五四运动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历史地图、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笔、历史课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巴黎和会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出五四运动的主题。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介绍五四运动的起因,即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 讲述五四运动的过程,包括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抗议活动。

3. 阐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中国的民主和进步。

三、随堂练习(10分钟)(1)五四运动是什么时候发生的?(2)五四运动的原因是什么?(3)五四运动中,哪些群体参与了抗议活动?(4)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什么意义?2. 学生互相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四、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五四运动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过程: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中国的民主和进步作业设计:1. 根据课堂所学,绘制五四运动的时间轴,并简要描述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3课 规划每一天》教案1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3课 规划每一天》教案1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3课规划每一天》教案1一. 教材分析《第13课规划每一天》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如何规划每一天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分配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管理意识,但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做到科学合理地规划每一天的时间。

此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的任务训练,让学生学会如何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规划每一天的时间对提高学习效率的意义。

2.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规划时间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如何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任务训练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时间管理的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案例分析、任务训练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任务计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时间管理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规划每一天的时间对提高学习效率的意义。

3.操练(20分钟)教师提出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出一份合理的时间计划。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分配学习、休息、娱乐等方面的时间。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制定的时间计划,让大家一起讨论、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加深对时间管理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自己的方法和建议。

第13课 (1)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2022年)

第13课  (1)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2022年)

幻灯片1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证明幻灯片2教学目标● 1.走近达尔文,了解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 2.深文“浅读”,了解宇宙的相关知识。

● 3.理解《自然选择的证明》的基本观点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体会严密的论辩逻辑。

●【重点难点】● 1.积累词语,品味自然科学论著严谨的语言特点。

● 2.学习《初步了解《自然选择的证明》中的论述方法和思辨力量。

幻灯片3一、导入● 1.作家作品●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

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

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享年73岁,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幻灯片4● 2.写作背景●1831年,亨斯楼推荐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

这次环球旅行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学研究上更进一步。

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一路上,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质、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

经过了5年时间,达尔文游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终于回到了英国。

●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岛环境相似,但是物种却不相同,这些发现让达尔文更加坚信了研究生物特性的决心。

●1842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

幻灯片5● 3.《物种起源》●《物种起源》全名《论依据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保存优良族的物种起源》,1859年11月24日在伦敦出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13课《穷人》第一课时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13课《穷人》第一课时教案
(2)对西蒙家场景的描写。(西蒙的贫穷艰难使她无法给予孩子好的生活,但她尽到了母亲的职责。)
2.课件出示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1)桑娜沉思……
(2)她忐忑不安地想……
(3)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①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的时候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②指导学生围绕省略号进行合理想象,体会桑娜善良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出示课题,回顾复习
1.回忆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再读课文,感受“穷”人的富有
1.课文只写了穷人的穷吗?你认为他们穷吗?
2.默读课文,说说桑娜和和她丈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过渡:桑娜和渔夫的生活虽然在物质上是极端贫困的,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是高尚淳朴的,他们精神是富有的,他们不是穷人!
四、小结全文,续写《穷人》
板书设计
12穷人
桑娜 物质上是极端贫困的,
善良、乐于助人
渔夫 精神是富有的
课后反思
课题
13.穷人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揣摩、体会文中关于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学习作者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他人的美德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难点: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
3.不仅桑娜有高尚的品质,渔夫也同样善良、乐于助人。找出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体会渔夫的高尚品质。
(1)分角色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
(2)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桑娜和她丈夫的善良,乐于助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实在让人感动。)

南京小学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第一课时教案

南京小学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
13、精卫填海
教材
部编版四上语文
第1课时
月日




基础性
目标
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能结合注释,试着翻译句子。
挑战性
目标
读出停顿和节奏,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正确朗读,读出韵味。
有同学翻译成了“在东海里游泳玩耍”。这也是古文里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叫“倒装”。所以同学们在翻译时,要注意调整表达顺序。
(4)除了“东海”,文中还出现了一个表示地点的词语,是哪个?(西山)这个地点都是神话里的地名,不必与现实中的地点对应起来。
5.指名完整讲意思。
6.师生合作。
我们一起来合作读书,我说意思,你们找到对应的句子。接下来,我先读句子,你们说意思。
5.反复练读。注意适当的停顿。(PPT出示画节奏版)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6.【竖排版读】这样排版了,你会读吗?《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古籍,那时候人们写书都是从右往左排列的。
7.【去标点读】加大难度咯,会读吗?古人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的,你们还能读清楚吗?
教学难点
能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教学过程
差异教学策略运用
预学查异
从神话故事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神话故事的美丽,从而带着一种美好的心境来开始今天的学习。请知道《山海经》的学生交流,了解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能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正确朗读并读出韵味,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鼓励学生不断尝试朗读,充分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7上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教案一)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7上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教案一)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植树的牧羊人》教案一内容解读1.开篇议论,奠定基调使用议论的句子,起到了总领全文、点题的作用,暗示了这位牧羊人是一位品行出众的人,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第1段)2.初遇,山地荒芜作者首先写“我”与牧羊人第一次见面的情形。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的环境,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做了铺垫,这大片荒凉的原野、废弃的家园、稀少的人烟、贫瘠的土地、干燥的气候都与后文呈现出来的绿意融融、生机勃勃、美丽幸福的乐园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牧羊人植树创造的奇迹。

作者叙事描写生动细致,用词准确,极富感染力。

如“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这句话是“我”第一次见到牧羊人时的印象,作者用“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比喻牧羊人,寓意他将给这个荒凉的地方带来滋润、富饶、丰美。

“他刚刚刮过胡子。

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此句从正面直接地刻画牧羊人的性格,让我们看出他是一个积极生活、态度认真、勤劳不懈、坚忍执着的人。

接着作者采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也交代了牧羊人在这儿植树的原因。

(第2~12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我”再次与牧羊人相逢,这次见面与第一次见面相比,山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荒芜的山地现在绿树成片,原本干涸已久的河床,现在居然水流淙淙。

这是孤独的牧羊人的功劳。

孤独让他少言寡语,孤独让他对外面世界的战争全然不知,孤独也让他比所有人都更了解他种的这片森林。

他说,这片土地不是他的,但他仍然要种树。

也许隐隐之中,他只是为了改变些什么。

“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

”“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这些热情洋溢的赞美表现了“我”对牧羊人的无比敬佩之情。

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他,虽然寥寥两句写得简略之极,但是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觉到牧羊人种树的艰难和他的坚持。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统筹方法》教案1(2课时)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统筹方法》教案1(2课时)

《统筹方法》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通俗活泼的语言;2.学习设例子,配图表等说明方法;3.学会运用统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了解统筹方法的运用教学难点学习本文设例子、配图表的说明方法以及通俗活泼的语言。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掌握字词及文章结构;2.了解统筹方法的定义,初步感知设例子、配图表等说明方法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课题由日常生活时间安排导入,如:每天早上起床后,你需要做些什么事?你是如何安排这些事的?二、结合课后注释,简介作者华罗庚(1910-1985)中国现代数学家,是新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

华罗庚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

1958年华罗庚开始研究把优选法和统筹学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他全心全意投入到数学普及工作中去,义无反顾地干了近20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从大兴安岭到珠江两岸,从东海之滨到天山南北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曾到过二十多个工矿企业深入生产第一线传授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优选法和统筹学的推广与传播十几年来从一个车间、一个村庄迅速传遍了全中国。

1964年写出《统筹方法平话》和《统筹方法平话及其补充》。

1967年著有《优选法》和《优选法平话》。

《统筹方法平话》和《优选法平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方法使得妇孺都能明白、掌握应用,取得了增加生产、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的效果。

华罗庚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三、检查预习注音并解词统筹(chóu):统一筹划。

就绪:事情安排妥当。

引子:比喻引起正文的话或启发别人发言的话。

淤塞(sè):水道被沉积的泥沙堵塞。

勘(kān)察:进行实地地调查或查看。

枢(shū)纽:事物的重要关键;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

扼(è)制:抑制,控制。

绝唱:指诗文创作达到最高境界,这里指最好的水利工程。

权衡:衡量,考虑。

四、解题及理清课文结构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及其范围。

2024年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统编版】1

2024年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统编版】1

2024年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统编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第二册,第13课五四运动。

详细内容为第一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五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重点分析1919年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掌握其历史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五四运动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五四运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五四运动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强调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联系。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五四运动的选择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两道关于五四运动简答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13课五四运动2. 主要内容:(1)背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族危机加深;爱国情感的激发。

(2)过程: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全国各地响应。

(3)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五四运动的背景。

(2)列举五四运动的过程。

(3)谈谈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五四运动的影响,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了解五四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等,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贡献,进一步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优质课获奖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优质课获奖教案_1

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目标1.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教材的方法,归纳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不同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

3.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展示图片,情景导入)出示今年我们学校五四青年节活动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每年的5月4日被定为什么节日吗?那么,为什么把5月4日定为“青年节”?它与什么事件有关?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五四运动》。

二新课(一)展标(二)学生通读课文内容,大概了解本课的内容包括那几部分五四运动的爆发, 扩大历史意义(三)合作探究,共同学习分析探究1五四运动的爆发阅读课本第59—60页“五四运动的爆发”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是什么?问题2.归纳出五四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口号、主力、斗争形式、要求。

1.原因教师: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战胜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召开和会。

(展示图片,并提问)思考:中国是以什么身份参加的?中国代表带着什么期望来参加和会呢?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回答)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

中国代表带着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主权等正当要求,希望能够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

教师:“公理战胜强权”是中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期许,也是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

第13课 (1)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2022年)

第13课  (1)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2022年)

自然选择的证明达尔文【教学目标】1.解读文本,掌握其主要內容。

2.感受文中所体现的理性、严谨的科学精神。

3.提升阅读科学论著的思维能力。

【重点】理解文章基本观点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体会严密的论证逻辑。

【难点】感受达尔文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的严谨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一、导入从自然进化到人类文明,从生命起源到宇宙探究,科学探索是求真的事业,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化东西方都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传统科学精神逐渐成为不同文化的共识。

学习自然科学论著,感受科学精神让我们热爱科学,走进科学的殿堂,崇尚科学。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证明》,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

1.写作背景达尔文年轻的时候,正是生物学领域处于“神创论”与生物进化论思潮激烈斗争的时期,也是英国资产阶级完成工业革命、进一步扩张海外殖民地时期,英国政府派遣大量舰船和探险队到各地进行探险和科学考察。

1831年,达尔文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参加了比格尔号军舰为期五年的环球考察,考察大陆海岸沿线的动植物、地质地貌情况,并且搜集了大量资料。

1836年回国后,达尔文以进化论的观点研究、整理科学考察的资料,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

2.作者介绍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早年乘坐贝格尔号舰进行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

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

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代表作品:《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等。

3.题目解说本文节选自《物种起源·综述和结论》,题目是编者加的。

“自然选择”是证明的对象,“证明”是文章的主体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瓦特研制成功“万能蒸汽机”;电力的发现与发展;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理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运用: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问题探究、历史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教学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展示现代科学技术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飞机,战舰,GPS,手机,动车等,简单讲解其主要功能作用,激发学生兴趣。

过渡:这些常见的工具大家都非常熟悉,我们正享受着科技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很难想象现在离开了这些工具人类生活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蒸汽机和电力的应用成为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计算机的出现又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

这节课我们将要具体探究三次科技革命是如何产生发展并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

1784年的一天,英国的国王前来参观瓦特和他的合伙人博尔顿的工厂,当国王问他们正在忙什么时,博尔顿回答:“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

”国王不解地问这种商品到底是什么时,博尔顿回答道:“是力量,陛下。


——《大国崛起》
博尔顿所说的“力量”到底是什么?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
①政治: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②经济:18世纪,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急需解决动力问
题)
③科技: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许多发明和发现。

“牛顿系统解决了力学问题,为之后的机器设计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如果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大国崛起·工业先声》解说词
18世纪初,人们在生产中大规模使用机器,极大地提高了手工工场的效率,并最终促成了现代工厂的诞生。

但是这些工厂却有着共同的局限,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靠近河流
的地方作为厂址。

●——《大国崛起》解说词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早期蒸汽机:
1)1695年,英国军事工程师塞维利制成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称为“矿工之友”,用于
抽取矿井中的积水;
2)1705年,英国铁匠纽可门研制出“纽可门蒸汽机”,仍然效率低下,无法广泛使用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过程:
A.18世纪60年代,瓦特研制出单动式蒸汽机,功率大大提高;
B.18世纪80年代,瓦特研制出联动式蒸汽机,功率更高,各个工业部门广泛使用,被称为“万能蒸汽机”。

2)扩展
●蒸汽机运用于交通运输:
●1807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轮船;
●1814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蒸汽时代到来的影响
材料一
“新生的工业能够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材料二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研制的蒸汽轮船,试航成功;1819年,横渡大西洋。

●1830年利物浦和曼彻斯特用铁路连结起来。

●19世纪50年代,英国的主要铁路长度已近一万千米,铁路干线均已完成。

3)意义
①在欧洲和北美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工场手工业转变为机器大工业,社会化大市场形成
③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和工业国家(英法美)
④蒸汽动力在交通工具上的应用,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背景:
1)各种工业生产的需要
科学家们对电的不懈研究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67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3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爱迪生发明电灯
2、过程
1)电的发明: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
●1867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1873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2)电的应用::“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的发明有1000多项,发明和改进了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

3)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思考:20世纪电力取代蒸汽动力而成为工业发展重要动力的原因是什么?
①发电机的完善和改进
②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
③电力有自身的优势
④电灯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材料一工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材料二19世纪末,像标准石油公司这样掌握了全美90%的石油提炼,富可敌国的大企业和大财团,在各个行业纷纷出现。

人们把他们叫做钢铁大王、石油大王、牛肉大王、电讯大王、铁路大王、金融大王。

当时,美国铁路总利润的85%被7个垄断集团控制,钢铁产量的65%由摩根钢铁公司掌握。

国家财富的60%掌握在占美国人口2%的富人手中。

电气革命的影响:
积极影响:
①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发生改变,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②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③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消极影响:
带来殖民侵略、资源掠夺、环境污染、贫富悬殊、人际关系冷漠等社会问题、从而妨碍了世界各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蒸汽机的改良和发电机的产生都是
A.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
B.社会生产发展需要的结果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背景:
①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1946年美国研制成第一台计算机)
②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直接原因)
2、过程:
⑴1969年,互联网产生于美国
⑵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中国1994年接入互联网
互联网有什么功能和特点?
●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是第一媒体
●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是第二媒体
●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是第三媒体
●而互联网,这种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称为“第四媒体。

●材料一
●1969年问世,1993年才对公众开放的因特网迅速发展,到1999年底,全球因特网使用者达到2.6
亿.计算机网络已经把世界联系成了一个地球村.
●信息全球化计算机网络使世界紧密联系成一个整体
●材料二
●据估计,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目前为80%-90%.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新发
现和新发明得到应用后创造的价值,要超过科技投入的10倍.
●高科技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重要,知识经济快速发展
3、互联网时代,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
A、积极:
①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信息化社会出现
②加快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③提高传统产业管理水平,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④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增加乐趣
⑤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
B、消极:
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垃圾信息,网络犯罪,虚拟社会
比尔.盖茨
1955年10月28日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企业家、软件工程师、慈善家、微软公司创始人。

曾任微软董事长、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

●13岁开始计算机编程设计
●18岁考入哈佛大学,一年后从哈佛退学
●1975年与好友保罗·艾伦一起创办了微软公司,比尔盖茨担任微软公司董事长、CEO和首席
软件设计师。

●1995-2007年连续13年成为《福布斯》全球富翁榜首富,连续20年成为《福布斯》美国富翁
榜首富。

●2000年,比尔·盖茨成立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2008年比尔盖茨宣布将580亿美元个人财产捐给慈善基金会2014年比尔·盖茨辞去董事长一职
[6] 并击退卡洛斯·斯利姆重回世界首富。

●2015年美国当地时间9月29日,《福布斯》发布美国富豪400强榜单显示,微软公司创始人盖
茨凭借760亿美元净资产,连续第22年高居榜首
小结:
本课主要介绍了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