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一轮复习——唯物论

合集下载

2015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015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矛盾的特殊性 ①含义: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②表现: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 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 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 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③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 位 ,起着主导作用的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处于被支配地位的, 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 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 下相互转化。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 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原理 ①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 又相互统一。 ②方法论:坚持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的观点 和一点论。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①含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 (横向);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纵向)。 ②方法论要求: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 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 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第九课 唯物辨证法的 实质与核心
考纲 展示 唯物辩证 法的矛盾 观点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 性;(3)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从考 查内容 考 情 分 析 2.从考 查形式 上看 上看
本课历来是高考的考查重点, 高频考点集中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 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等知识点。

2015届高三第一轮《生活与哲学》第一课复习

2015届高三第一轮《生活与哲学》第一课复习

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说明: 2、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 说明: )

3、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 和总结。( )
说明:
4、哲学是以世界观为研究对象的学说。( )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C C A
B B
8 9 10
11 12
思维拓展
1、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所以哲学的作用并 不是都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哲学提供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并不都是科学的。 2、不能认为哲学能决定社会的进步。任何反映自 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 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 社会的变革。但是哲学并不能成为决定社会进步 的力量。决定社会进步的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 中实现的。
C C B
D D
15 16 17
18 19
C C C
B C
6 7
B B
13 14
(2)联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 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 界观。
世界观与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说哲 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
哲学与具体学科(其他学科)的关系
哲学 具体科学 某一特定领域
研究 对象
整个世界
区 任务 别
作用 联系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

2015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36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015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36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实践不能割断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 [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
用。]
基础知识 ·自主复习
核心考点 ·精讲精练
透析热点 ·预测演练
核心考点一 联系及其特征
考点精讲
1.全面把握联系的基本特征
含义 世界上任何事 物都处在联系 之中,整个世 普遍性 界就是一个普 遍联系的有机 整体 表现 世界上一切事 物都与周围的 其他事物有着 这样或那样的 联系,每一事 物内部的各个 部分、要素之 间是相互联系 的 方法论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基础知识 ·自主复习
核心考点 ·精讲精练
透析热点 ·预测演练
联系的普遍性 【典例1】 (2012· 大纲全国卷)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
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
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联、共享。近年来,物联网 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 这进一步佐证了 ( )。 ③ ④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
第三十六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最新考纲
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
的实质与核心。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法。
基础知识 ·自主复习 核心考点 ·精讲精练 透析热点 ·预测演练
基础知识 ·自主复习
5.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3.8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课时提升作业(含2014年高考模拟题)新人教版必修4

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3.8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课时提升作业(含2014年高考模拟题)新人教版必修4

【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3.8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课时提升作业(含2014年高考模拟题)新人教版必修4(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下列成语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 )A.邯郸学步B.唇亡齿寒C.吐故纳新D.因地制宜【解析】选C。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吐故纳新”体现了“故”和“新”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过程,C符合题意。

A不符合题意。

B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但没有体现发展的观点。

D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没有体现发展的观点。

2.(2013·泉州模拟)韩非认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下列说法与此包含哲学观点一致的是( )A.《易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C.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D.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发展的观点等知识。

韩非的观点体现了发展的观点,A与之符合。

B是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C是唯心主义观点,D是对立统一的观点。

3.20世纪60年代,河北省内仅平原湿地就有30多处,洼淀内都存着水。

即使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面积为1 000多平方千米的宁晋泊、大陆泽湿地还是常年有水。

但由于多年来气候变化和生产生活用水的增加,众多湿地日渐萎缩,逐渐走向干涸,湿地面积减少至现在的600平方千米,很多湿地逐渐消失。

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A.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B.世界的本质是物质C.事物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这一知识点。

材料主旨是说明湿地面积在减少,反映了自然界的运动变化,A正确,B、C不符合题意。

材料中的现象不是发展,D不选。

【知识拓展】湿地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2015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2015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考点二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1、发展的量变与质变
(1)含义: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事物不显著的变 化。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 本性质的、显著的变化。 【特别提示】 量变说明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由于构 成事物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地位没有发生易位,因此事物暂 时保持其根本性质不变。
区 别
联 系
图示说明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
2.正确认识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
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 从新事 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 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 物自身 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 ,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 比较完善的过程 看 越性 从新旧 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 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 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 原 事物的 趋势,最终会走向灭亡 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因 对比看 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 从社会 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 历史领 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 一个过程 域看 本利益和要求。因此得到广 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全面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即发展的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4)发展的状态是量变、质变的统一。 (5)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6)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7)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 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8)发展是“扬弃”,是对旧事物辩证的否定。
事物数量的增减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 和场所的变更 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特点 渐进的、不显著的 根本的、显著的

2015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典讲义:专题36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新人教版).

2015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典讲义:专题36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新人教版).

【高频考点解读】1.识记联系的含义2.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方法论3.识记整体和部分的含义4.理解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热点题型】题型一考查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例1、(2014·全国新课标Ⅰ,21)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

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

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

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提分秘籍】1. 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在客观联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1)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是不矛盾的。

对于联系问题我们既要坚持唯物主义,也要坚持辩证法。

(2)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以坚持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为前提。

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不是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的客观联系。

如果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任何新的具体联系都不可能建立。

所以,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不能改变联系。

2.联系普遍性与联系多样性的区分联系的普遍性是说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状态下。

联系的多样性是说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多样的,各不相同。

【举一反三】(2014·安徽,10)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

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

这表明()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②事物之间联系具有多样性③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热点题型】题型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例2、(2013·江苏)“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

2015届高考政治(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八课 唯物

2015届高考政治(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八课 唯物

[答案] C
必修四
第三单元 第八课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政治
[解析] 本 题 考 查 事 物 发 展 的 趋 势 。 储 存 介 质 的 发 明 , 从 低 级 到 高 级 , 说 明 事 物 的 发 展 是 前 进 的 和 上 升 的 , 选 过 程 不 是 量 变 的 过 程 , 的 发 明 过 程 是 曲 折 的 , 优 化 带 来 结 果 , A 不 合 题 意 ; 材 料 没 有 体 现 储 存 介 质 B不 合 题 意 ; 其 演 变 过 程 不 是 内 部 结 构 C;该
必修四
第三单元 第八课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政治
[答案] 2. 信 心
1.光 明 新 事 物
曲折
前 进 的
曲折
必修四
第三单元 第八课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政治
重 点 突 破 全 面 把 握 事 物 的 前 进 性 和 曲 折 性 ( 1 ) 事 物 发 展 的 前 途 是 光 明 的 新 事 物 符 合 客 观 规 律 、 具 有 强 大 的 生 命 力 和 远 大 前 途 , 它 是 在 对 旧 事 物 辩 证 否 定 的 基 础 上 产 生 的 , 并 增 添 了 为 旧 事 物 所 不 能 容 纳 的 新 内 容 , 在 本 质 上 优 越 于 旧 事 物 。
考点层析
必修四
第三单元 第八课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政治
发 展 的 概 念
基 础 梳 理 1 .发 展 的 普 遍 性 表 现 在 自 然 界 、 人 类 社 会 及 人 的 认 识 都 是 发 展 的 , 发 展 具有_ _ _ _ _ _ _ _ 。

【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区分整体或部分的重要性,与方法论对应较差。
(2)第二种方式:也是从两个方面进行表述,一是强调整体的重 要性,要用到整体的地位、功能,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影响部
分;二是强调部分的重要性,要用到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影响
整体,特别是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此种表述的优点是
对应方法论明确,突出二者各自的重要性,但缺点是不利于很好
地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 (3)建议在理解二者关系时遵循第一种方式,表述原理与方法论 时遵循第二种方式。
【考题体验】 3.(2013·江苏单科)“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 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
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
这表明 ( )
4.(2012·广东文综)“苹果之父”乔布斯认为,产品应该能够 “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做到完美
无瑕。这体现了
(
)
A.能力卓越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条件
B.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C.实践改造世界向产品改变世界的转变 D.系统优化的方法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系统优化的方法。材料中强调产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喝啤酒时, 将几块小鸡骨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 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实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在穿越液态
氢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
出高能粒子的运行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 例表明 ( )
A.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要在普遍联系中把握事物 C.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D.既要看到现象,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质
【解析】选D。猫头鹰被人抚摸呈现出傻气而乖巧的“萌”是 现象,实质是因恐惧而身体僵硬,动作缓慢,故选D。A、B说法正

政治高考一轮唯物论复习

政治高考一轮唯物论复习
“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 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1、物质的概念
无论人们是否感受 到,物质都是客观存 在的,不由意识决定, 在人的意识之外,具 有客观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 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让我们看看周围的世界:
在自然界中,既有看得见摸得着山川湖海,荒漠、 高原、,也有许多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 的事物和现象,如空气、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 在人类社会中,有我们经常看到的公路、桥梁、铁 路、火车、汽车等等,也有阶级,社会制度、国际关系、 人际关系等看不到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 无论他们看的见看不见,他们都是一种物质现象。都 客观的存在着,这些存在我们可能看不见,但有些我们 能感觉得到,能检测得到。物质不等于看得见摸得着的 东西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 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 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 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英国哲学家:
贝克莱
只要闭上眼睛,世 界上就没有什么悬 崖
主观唯心主义
王守仁(明) “心外无物”
主观唯心主义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 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 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 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 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 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如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辩证唯物主义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5、宇宙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方寸上燃烧, 在一定的方寸土熄灭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6、气者,理之依也。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

2015届高考政治哲学部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

2015届高考政治哲学部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

本题主要考查哲学 基本问题。“新发 现”说明思维能够 认识存在,即思维 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故A切题,答案选A。 B为主观唯心主义观 点,不切题。题干不 涉及具体科学与哲学 )的关系,故排除C。 D错误,哲学源于人 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 世界的思考而非对 世界的惊异。
考点3.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区别:
比较 哲学 具体科学
区 研究 研究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 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 别 对象 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的本质和规律 ①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 总结和反思。因此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联 ②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只有 系 坚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科学家才能在研 究活动中掌握正确的方向。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存在就是被感知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讶
考点2.哲学的基本派别
1、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提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不 能笼统地说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而是围绕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 的问题展开的。
2、唯物主义
近几年的高考主观题
一、建构知识专题框架
宏观知识体系: 辩证唯物论 U2(L4-5)
(探索世界的本质)
马克思主 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U2 (L6)(求索真理的历程)
唯物辩证法U3(思想方法与创新
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U4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历史观
人生价值观
(总特征) 整体
联系观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矛盾特殊性 次要矛盾 矛盾的次要方面

《哲学一轮复习 唯物论》巩固复习

《哲学一轮复习 唯物论》巩固复习

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 2017年5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 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 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 制改革的意见》。会议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要
具体材料分析: 1、某地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探索当地经济的转型升 级。 2、某地政府经过努力成功取得了某些成就。 3、某人做事情失败了,或者受到惩罚。
关键词:规律
对应原理: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 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 近年来,凉山州坚持建房与修路并举,把基础设施建设作 坚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为脱贫攻坚的先导工程,统筹推进贫困地区水、电、路、 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贫困群 众生产生活条件;将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围绕建基地 、创品牌、搞加工,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拓宽贫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困群众增收渠道、增强“造血”功能,推动贫困人口实现稳 定脱贫;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在脱贫攻坚中,凉山 州聚焦移风易俗,深化“四好”村、“四好”文明家庭创建, 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把民族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引导 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和“等靠要”思想。通过努力,凉山脱贫 攻坚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实现了贫困山区翻天覆地的 变化。 • 运用辩证唯物论相关知识,说明凉山地区精准扶贫攻坚战 中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
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培养社会主义事业 建设者和接班人。
•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深化 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要立足实际,遵循教育规律, 符合人才成长规律。 • ②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化教育体制机制 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统筹推进育人 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 改革。 •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地结合 起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 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培 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5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37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2015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37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都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 联系 折中向前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 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①我们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热 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 方法论 大。②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 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基础知识 ·自主复习
核心考点 ·精讲精练
透析热点 ·预测演练
命题探究
此考点主要采用主、客观试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事
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关系原理以及方法论意义的理 解和运用。
基础知识 ·自主复习
核心考点 ·精讲精练
透析热点 ·预测演练
发展的实质 【典例1】 (2012· 江苏卷)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 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随着 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
(
(
)
)
(2012· 上海卷,19A) (2012· 天津卷,3③)
(
( (
基础知识 ·自主复习
)(2012·福建卷,36②)
)(2012· 江苏卷,31A) )(2013· 重庆卷,11B)
核心考点 ·精讲精练 透析热点 ·预测演练
4.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5.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基础知识 ·自主复习
核心考点 ·精讲精练
透析热点 ·预测演练
发展的趋势 【典例2】 (2013· 上海卷)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
从对西方元素的追逐走向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并将之与
现代元素相嫁接的过程。这表明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 ( A.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C.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D.遵循从意识出发的认识路线 知识定位:事物发展的状态,认识的过程。 )。

【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特别是揭示了变
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彻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重点突破】 1.理解两个“不等于” (1)哲学上所讲的矛盾≠生活中所讲的矛盾
×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图解记忆】
核心考点一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1.矛盾的含义与属性
含义 属性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 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知识拓展】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任何一个矛盾总是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只有同一性
中保护。
【加固训练】 3.(2013·重庆文综)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相统一的方法。下列说法体现这一方法的是 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B.为官发财,应当两道 ( )
C.四面出击,全面突破
D.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
【解析】选D。“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强调了实践的重要 性;“为官发财,应当两道”只包含两点,没有重点;“四面出击,
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的概括和反映 ;
生活中所讲的矛盾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二者是 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2)辩证矛盾≠逻辑矛盾 辩证矛盾是事物固有的一种客观矛盾,其公式为“事物既是这 个,又是那个”;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逻辑思维过程中,对同一 个论断既肯定又给予否定的自相矛盾现象,其公式为“事物既

2015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015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基 础 整 合 热 点 聚 焦
考 点 突 破 易 错 演 练
基础整合Biblioteka 网络构建 基础梳理网络构建
基础梳理
一、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
1.联系的含义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和相互作用。
特别提示 联系和发展从表层回答了世界的存在状况,而矛盾 观点则从深层揭示了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
考点二 唯物辨证法的联系观点
考点透析
1.联系的普遍性 (1)原理内容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 联系。 ②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 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 存在的。 (2)方法论要求 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 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 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 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2)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供了理解一切现存事物 的“自己运动”的钥匙。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 就是解决矛盾。
2.联系的特点 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这要求我们 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 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 想效果。
(2)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这要求我们必须 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4.系统优化方法 (1)系统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①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 整体。 ②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方法论要求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 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论基本原理方法论:
1、世界物质性原理方法论(不常用)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 性,要尊重世界(自然)的客观性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 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 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历史唯 物主义
物质观基本观点
1、世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人类社会、意识) 2、物质是运动的 (1)运动的含义 (2)运动与物质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 (2)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 4、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利用)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注意:如果题目明显能够体现意识的物质的反作用,也 可以使用。
材料:广东是全国经济和人口大省,也是环境压力大、 能源资源紧缺的省份。在这种形势下,广东坚持一切从 省情出发,实事求是,加快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 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严格把关高污染、高能耗、资 源型、产能过剩行业项目;以技术改造、品牌带动提升 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通过绿色税收、阶梯水价电价等 政策,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穿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各领域,积极建设“美丽广东”。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说明建设 “美丽广东”坚持“一切从省情出发,实事求是”的 依据。
材料一:广东志愿文化节以“粤志愿 粤幸福”为口号, 以“培育推广志愿文化”为主题,深入 挖掘培育具有广 东特色的志愿文化,着力发挥共青团社会服务组织的作用, 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引领广大志愿者积极投身于建设 幸福广东的实践中。 材料二:佛山志愿服务提出“微志愿”理念,倡导人人都 是志愿者,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用每一位市民的力量去激 活整个城市的文明基因,通过“弘扬志愿精神、推动社区 关爱、爱心圆梦计划”等一系列活动,实现“微志愿→微 文明→大文明”的转变。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意识能动性原理,简述公民应 如何提高自身的志愿服务境界。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物质、运动、 规律、意识) 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 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 矛盾、辩证否定、创新)
历史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社会 基本矛盾、改革、主体) 人生价值观(人的价值、价值观、价 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创造)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 能动性。建设“美丽广东”就是要从省情出发,制定和 执行正确的政策。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 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我们要以 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建设“美丽广东”的规律,并作为 行动的依据。
唯物论基本原理方法论
3、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小切口) (1)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按客 观规律办事。 (2)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们可以的认识 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3)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孙悟空神通广大,帮助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深受 中国人的喜爱。特别是他在“大闹天宫”时,英勇机智, 不畏强敌,敢于同至高无上的玉帝分庭抗礼,很受中国学 生的喜欢。但在西方学生眼中,孙悟空却是一个“恐怖分 子”,他大闹天宫,扰乱了社会秩序。下列对此理解最准 确的是 A.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正确的意识对人的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D.世界观是在个人主观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 )
1.漫画中购房者购房前后的不同“心态”反映了
(
)
①思维对存在具有依赖性 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D.②③④
③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C.①②④
解析
购房者在购房前希望房价下跌,而购房后希望房价上
涨,这前后不同的“心态”反映了思维对存在的依赖性,意 识具有自觉选择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 变化,故选 C。③与漫画不符。
在某市政府办公厅,同学了解到: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 自2002年,某市政府作出决策,启动“绿色某市工程”。5年来, 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大力推行机动车尾气净化处理,严格新轻 型机动车准入制度,实施绿色公交;加强工地环境管理,实行封 闭施工,控制地面扬尘;严格控制燃煤废气排放,推广燃煤锅炉 燃烧自动控制技术,提高燃烧效率等。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结合材料,请从唯物论角度,分析某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的原 因。(9分) 【答案要点】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某 市政府坚持从本市空气污染的实际出发,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 染,作出启动“绿色某市工程”的正确决策;②意识对物质具有 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意识。某市政 府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启动“绿色南京工程”,实现了蓝天目标, 空气质量转好;③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 来。某市政府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实施“绿色某市工程”中遵循了生态规律,使某市空气质量不 断改善。(每点3分)
意识基本知识: 1、意识的本质 (1)意识的起源 (2)意识的生理基础 (3)意识的内容 2、意识的能动作用(小切口)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答案 C
“2012 年 12 月 21 日的黑暗降临后,12 月 22 日的黎明永远 不会到来。”这是电影《2012》的台词,它是一部关于全 球毁灭的灾难电影,讲述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遭受掠 夺性破坏, 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 最后在“方舟” 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 望。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B.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D.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规律 ( C )
解析
孙悟空“大闹天宫”是我们中国学生非常熟悉并欣赏
的行为,但西方学生却认为这是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这是 由东西方不同的客观社会存在决定的,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 主观映象,因此,对同样的行为会有两种不同的评价,本题 选 B。
答案 B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类治水历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当人们对水的自 然状态无力改变而不得不听命河流的阶段;二是人们有能 力一定程度地控制洪水的威胁,也有条件兴建灌溉和航运 工程的抗御并利用河流的阶段;三是随着生产力和科技水 平的提高,人们改造河流为自己服务,但也对河流的健康 造成巨大伤害的阶段;四是当主要依靠工程技术等措施治 水出现困难时,人们重新认识到人类与河流要和谐发展的 阶段。 请结合材料中人们治水的历程,说明我们应该如何按客观 规律办事。 (9分)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和目的 性、计划性。公民要自觉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 不断提高自身的志愿服务意识,追求更高的思想 道德目标。(5分) ②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要求我 们重视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公民要主动去践行 志愿服务意识,不尚空谈,重在行动,在实践中 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境界。(5分) (若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人能够能 动地改造世界”两方面回答也可。)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指出,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大气环境保护事关 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建立监 测预警应急体系,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妥善应对大气污 染,力争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使 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3)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是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 物质观的?(12分) 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当前我国大气污染严重,政 府不回避问题的客观性。 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大气污染的程度是 可变的,政府重视降低污染。 ③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利用的。政府出台 了符合规律的行动计划,造福人民。(共12分)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尊重客观规律。人类治水 过程要遵循客观规律,不可违背客观规律。 ②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我 们要认识和利用规律,兴水利、除水害,造福于 人民。 ③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我们 要立足于实践,不断深化对规律的认识,按规律 办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