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仪导线测量计算表(最新)

合集下载

井下经纬仪导线测量手簿计算方法

井下经纬仪导线测量手簿计算方法

井下经纬仪导线测量手簿计算方法
井下经纬仪导线测量的手簿计算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数据整理:首先,将测量得到的各个角度和边长的数据整理在手簿上。

每个角度应记录其度、分、秒的数值。

2. 角度计算:对于两个相邻的导线点,需要计算它们之间的水平角。

水平角的计算公式为:$\text{水平角} = \text{后视点角度} - \text{前视点角度}$。

注意,角度需要转换为同一度数单位(如度、分、秒),以便进行计算。

3. 边长测量:使用测距仪或钢卷尺测量两个相邻导线点之间的距离,并记录在相应位置。

4. 坐标计算:根据测量的角度和边长,以及已知的起始点的坐标,使用三角函数计算每个导线点的坐标。

常用的三角函数包括正弦、余弦、正切等。

5. 精度计算:根据测量的数据和计算的坐标,检查并计算导线的精度,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6. 手簿填写:将以上所有计算和检查结果填入手簿的相应位置,并确保所有数据准确无误。

7. 复核与审查:完成手簿填写后,进行复核和审查,确保所有数据和计算准确无误。

以上步骤是井下经纬仪导线测量手簿计算的基本方法。

具体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可能因井下条件、测量精度要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参考相关的测量规范和操作指南,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

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
220° 49′ 20″ -0.8″ 172° 37′ 05″
213° 26′ 25″ -0.8″ 169° 30′ 07″
202° 56′ 32″ -0.8″ 199° 35′ 11″
222° 31′ 43″ -0.8″ 196° 34′ 35″
239° 06′ 18″ -0.8″ 191° 06′ 16″
-176.875 -196.952 -179.838 -35.979 -75.843 -150.099
0.000 0.000 -0.001 -0.001 -0.001 0.000
-251.743 -267.681 -514.410 -421.578 -468.363 -269.668
-0.008 -0.008 -0.014 -0.011 -0.012 -0.008
462056.095 已知点 461804.345 461536.655 461022.231 460600.643 460132.267 459862.591
∑β左 辅=
1266° 46′ 02″ ####

fβ=∑β左-((α终-α始)+7×180°)=

fβ容=±10√n=±26


fβ < fβ容
JM30 204° 03′ 27″ -1.5″ 204° 03′ 26″ 269° 35′ 16″ 368.187
JM31 170° 30′ 03″ -1.5″ 170° 30′ 01″ 260° 05′ 17″ 299.244
JM32 166° 20′ 58″ -1.5″ 166° 20′ 57″ 246° 26′ 14″ 297.548
∑△x= -5602.869
∑△y= -6307.703

经纬仪计算表格1

经纬仪计算表格1

测量地点:测量日期:对算者: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成果表×××巷道计算者:2009/3/20测量地点:测量日期:对算者: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成果表×××巷道计算者:2009/3/20测量地点:测量日期:对算者: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成果表×××巷道计算者:2009/3/20测量地点:测量日期:对算者: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成果表×××巷道计算者:2009/3/20测量地点:测量日期:对算者: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成果表×××巷道计算者:2009/3/20测量地点:测量日期:对算者: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成果表×××巷道计算者:2009/3/20测量地点:测量日期:对算者: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成果表×××巷道计算者:2009/3/20测量地点:测量日期:对算者: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成果表×××巷道计算者:2009/3/20测量地点:测量日期:对算者: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成果表×××巷道计算者:2009/3/20测量地点:测量日期:对算者: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成果表×××巷道计算者:2009/3/20测量地点:测量日期:对算者: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成果表×××巷道计算者:2009/3/20测量地点:测量日期:对算者: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成果表×××巷道计算者:2009/3/20测量地点:测量日期:对算者: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成果表×××巷道计算者:2009/3/20测量地点:测量日期:对算者: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成果表×××巷道计算者:2009/3/20测量地点:测量日期:对算者: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成果表×××巷道计算者:2009/3/20测量地点:测量日期:对算者: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成果表×××巷道计算者:2009/3/20测量地点:测量日期:对算者: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成果表×××巷道计算者:2009/3/20测量地点:测量日期:对算者: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成果表×××巷道计算者:2009/3/20测量地点:测量日期:对算者: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成果表×××巷道计算者:2009/3/20测量地点:测量日期:对算者: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成果表×××巷道计算者:2009/3/20。

(整理)经纬仪导线测量成果计算簿

(整理)经纬仪导线测量成果计算簿

经纬仪导线成果计算簿
工作地点:导线类别:
计算日期:计算者:对算者:第页
测站后

边长
L/m
平距
S(m)
仪高(a)水平角观测值
已知方位角
Xi
Yi Hi


备注和草图前视高(b)改正数ΔxδxΔyδyΔzδz


倾斜角
δ/(°′″)
Δz=lsinδ修正后水平角值所求方位角
Xi+1 Y i+1H i+1
Δh=a±Δz±b°′″°′″
精品文档
河南地方煤炭集团西村永发煤业有限公司
经纬仪导线测量记录簿
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启用日期:
精品文档
经纬仪导线测量记录簿
工作地点:观测者:仪器号:
计算日期:记录者:钢尺号: 第页
测站测

水平角倾斜角边长



后视边长
仪高
备注和草图正镜倒镜正镜
后端(m)前端(m)
水平角
°′″平均值°′″平均值
倒镜前视倾角
前视高
°′″平均值前视边长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导线测量的要求

导线测量的要求

导线测量的要求等级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测回数DJ 1DJ 2DJ 6三等302.0131.81/55 000± 3.6610—四等201.0132.51/35000±546—一级100.5175.01/15000±10—24二级60.3308.01/10000± 16—13三级———20.01/2000± 30—12注:表中n为测站数。

2.导线应尽量布设或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3.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

当导线长度小于表 4.1.4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如果点位中误差要求为20cm时,不应大于52cm。

4.1.5平面控制网的设计 1.平面控制网的设计,应搜集公路沿线已有的测量资料,在现场踏勘和周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2.平面控制点位置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相邻点之间必须通视,点位能长期保存;2)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3)观测视线超越(或旁离)障碍物应在1.3m 以上;4)平面控制点位置应沿路线布设,距路中心的位置宜大于50m 且小于300m,同时应便于测角、测距及地形测量和定测放线;5)路线平面控制点的设计,应考虑沿线桥梁、隧道等构造物布设控制网的要求。

在大型构造物的两侧应分别布设一对平面控制点。

4.1.6水平角观测1.水平角观测应采用不低于DJ 6 型的经纬仪。

使用前应进行下列检验:1)照准部旋转轴正常,各位置气泡读数较差,DJ 1 型经纬仪不得超过两格;DJ 2 型不得超过一格。

2)光学测微器行差与隙动差,DJ 1 型经纬仪不得大于1″;DJ 2 型不得大于2″。

3)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得产生偏移。

4)照准部旋转时,仪器底座位移所产生的系统误差,DJ 1 型经纬仪不得超过0.3″;DJ 6 型不得超过1.0″。

测量学实习主要操作步骤及实习用表

测量学实习主要操作步骤及实习用表

实习内容一经纬仪导线测量与导线坐标计算(一)项目目的1.学会在地面上用经纬仪标定直线及用普通钢尺精密丈量距离方法。

2.学会导线外业的基本测量工作。

3.学会用罗盘仪测定直线的磁方位角。

(二)项目计划1. 耗时6-8学时。

2.每组在实习指定区域上选定4到6个导线点,组成闭合导线,进行量距、测角。

3.用罗盘仪测定起始直线的磁方位角,进行导线坐标计算。

温江地区磁坐偏角为西偏1度。

据此推算起始边方位角。

(三)仪器与工具1. 仪器:电子经纬仪1台、钢尺1把、测钎2根、水泥钉6个、钉锤1把、记录板1个、计算器一个,罗盘仪1台。

2.工具:铅笔、小刀、计算用纸、测角与测距记录手薄(事先做好)。

(四)方法与步骤1. 根据理论课堂讲解的导线测量的内容和方法,先作好预习,明确需要测定的内容和所用到的方法。

2. 在实习场地上选定比较平坦、相距60m-80m的边长形成一个多边形,构成一闭合导线,打入小铁钉,并用油漆绘好标记,完成导线点编号。

3. 进行直线定线。

若要测的两点间距离较远,一个尺段无法测完,则须先进行直线定线;若能用一个尺段测完,则直接测定即可。

如要进行直线AB 的距离测量,首先清除直线上的障碍物,然后安置经纬仪于A 点上,瞄准B 点,用经纬仪进行定线。

用钢尺进行概量,在视线上依次定出此钢尺一整尺略短的A1、12、23……等尺段。

在各尺段端点粉笔绘标记,方便以后丈量。

4.丈量距离用钢尺丈量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

丈量组一般由5人组成,2人拉尺,2人读数,1人指挥兼记录。

丈量时,拉伸钢尺置于相邻两点,并使钢尺有刻划线一侧贴近标志。

拉平、拉紧、拉直。

两端的读尺员同时根据点位读取读数,读数精度为1mm ,记入手簿。

每尺段要移动钢尺位置丈量三次,三次测得的结果的较差视不同要求而定,一般不得超过5mm ,否则要重量。

如在限差以内,则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此尺段的往测观测成果。

每个边应往返丈量。

在记录表中进行成果整理和精度计算。

导线测量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

导线测量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

导线测量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导线及导线网按精度等级划分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注:上述表中n表示测站数。

不同精度的全站仪测回数要求如下表所示:注:上述表中n表示测站数.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 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总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长度的2倍。

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但不得超过上述表中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上述表中规定长度的1/3 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上述表中相应等级规定长度的0.7倍。

导线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 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或多边形网,宜联测2 个已知方向。

2 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多结点导线网形式;3 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4 网内不同线路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

控制点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 点位应选在质地坚硬、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2 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于1.5m;四等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3 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4 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太大;5 充分利用旧有控制点。

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下列相关规定:(1) 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气泡在各位置的读数较差,1″级仪器不应超过2 格,2″级仪器不应超过1 格,6″级仪器不应超过1。

5格;(2) 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大于1″,2″级仪器不应大于2″;(3)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10″,2″级仪器不应超过15″,6″级仪器不应超过20″;(4) 补偿器的补偿要求,在仪器补偿器的补偿区间,对观测成果应能进行有效补偿.(5) 垂直微动旋转使用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6)仪器的基座在照准部旋转的位移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0。

运用Execl工作表进行经纬仪导线内业计算

运用Execl工作表进行经纬仪导线内业计算
维普资讯
第2 6卷
第 1期
青 海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u a o i h i nvrt( a r S i c ) or l f n a U i sy N t e c n e n Q g ei u e
V0 . 6 No. 12 1
青海 大学 学报 坐标 为 x 、 11 边 的坐标 方位角 为 t2水 平距离 为 D1, 点 2的坐标 为 : 1Y , —2  ̄, 1 2则


据实际地形布成闭合导线,点位按逆时针方向编 , 号 ,见 图 1 。用 经纬仪观测导线 内角 ,即前进 方 向
的左 角 ,用 钢 尺 往返 丈 量导 线 边 的水 平距 离。根
据图根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 , 1 半测 回角差 ≤ ± 4 (,角度闭合差 ≤± n 往返丈量相对误差≤ y 4√ , 12 0 时, / 0 取平均值作为外业观测结果。 0
应为 5 , 4 以作计算校核。 2 2 坐标 方 位角 的计算 . 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 , 按下列公式推算其他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
口 = a + 左 ±10 前 M 8 ̄ J z
收稿 日期 :07—0 20 8—3 o
() 2
作者 简介: 宁黎平(9 4 ) 男, 16一 , 青海循 化人 , 副教授 。
关键 词 : 纬仪 导 线 ; 经 内业计 算 ; 坐标
中图分类号 : 23 P1 文 献标识 码 : B 文章编 号 :0 6 9 6 2 0 ) 1 0 4— 4 10 —8 9 (0 8 O —0 6 0
在地形图测绘和工程测量中, 经常用经纬仪导线进行平面控制测量。经纬仪导线 内业计算中涉及 加、 、 除、 减 乘、 冥乘和三角函数等运算形式 , 内业数据处理工作量大。用计数器 、 人工计算不仅速度慢 ,

经纬仪导线测量与导线坐标计算

经纬仪导线测量与导线坐标计算

实验四、经纬仪导线测量与导线坐标计算一、实验目的1.学会在地面上用经纬仪标定直线及用普通钢尺精密丈量距离方法。

2.学会导线外业的基本测量工作。

3.学会用罗盘仪测定直线的磁方位角。

二、实验计划1. 实验时数4学时。

2. 每实验小组由4到5人组成。

1人观测,1人记录,2人扶尺,依次轮流进行。

3. 每组在实验场地上选定4到5个导线点,组成闭合导线,进行量距、测角。

4. 用罗盘仪测定起始直线的磁方位角,进行导线坐标计算。

雅安地区磁偏角为西偏2度24分。

据此推算起始边方位角。

三、仪器与工具1. 由仪器室借领:电子经纬仪1台、50 m钢尺1把、测钎2根、水泥钉6个、钉锤1把、记录板1个、计算器一个,罗盘仪1台。

2. 自备:、铅笔、小刀、计算用纸、测角与测距记录纸。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指导教师讲解本次实习的内容和方法。

2. 在实习场地上选定比较平坦、相距60 m ~ 80 m的边长的多边形,构成一闭合导线,打入小铁钉(或油漆绘标记)。

3. 进行直线定线。

欲精密丈量直线AB的距离,首先清除直线上的障碍物,然后安置经纬仪于A点上,瞄准B点,用经纬仪进行定线。

用钢尺进行概量,在视线上依次定出此钢尺一整尺略短的A1、12、23……等尺段。

在各尺段端点粉笔绘标记,4.丈量距离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

丈量组一般由5入组成,2人拉尺,2人读数,1人指挥兼记录。

丈量时,拉伸钢尺置于相邻两点,并使钢尺有刻划线一侧贴近标志。

拉平、拉紧、拉直。

两端的读尺员同时根据点位读取读数,估读到0.1mm记入手簿。

每尺段要移动钢尺位置丈量三次,三次测得的结果的较差视不同要求而定,一般不得超过5mm,否则要重量。

如在限差以内,则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此尺段的往测观测成果。

本次实习不考虑三项改正问题,每个尺段相加即为总边长。

每个边应往返丈量。

在记录表中进行成果整理和精度计算。

直线丈量相对误差要小于1/2000。

如果丈量成果超限,要分析原因并进行重量,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导线测量及计算

导线测量及计算

导线测量一、导线测量概述导线——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连续折线(导线边)。

导线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

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建区、地下工程、公路、铁路等控制点的测量。

导线的布设形式: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

附合导线网自由导线网钢尺量距各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注:表中n为测站数,M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表6J-1 图根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的技术要求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2.导线边长测量光电测距(测距仪、全站仪)、钢尺量距当导线跨越河流或其它障碍时,可采用作辅助点间接求距离法。

(α+β+γ)-180o改正内角,再计算FG边的边长:FG=bsinα/sinγ3.导线转折角测量一般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用测回法测量,两个以上方向组成的角也可用方向法。

导线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之分。

当与高级控制点连测时,需进行连接测量。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思路:①由水平角观测值β,计算方位角α;②由方位角α及边长D, 计算坐标增量ΔX 、ΔY;③由坐标增量ΔX 、ΔY,计算X、Y。

(计算前认真检查外业记录,满足规范限差要求后,才能进行内业计算)坐标正算(由α、D,求X、Y)已知A(x A,y A),D AB,αAB,求B点坐标x B,y B。

坐标增量:待求点的坐标:(一)闭合导线计算图6-10是实测图根闭合导线示意图,图中各项数据是从外业观测手簿中获得的。

已知数据:12边的坐标方位角:12 =125°30′00″;1点的坐标:x1=500.00,y1=500.00现结合本例说明闭合导线计算步骤如下:准备工作:填表,如表6-5 中填入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理论值:(1)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例:fβ=Σβ测-(n-2)×180o=359o59'10"-360o= -50";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6-5)(2) 角度容许闭合差的计算(公式可查规范)(图根导线)若:f测≤ fβ容,则:角度测量符合要求,否则角度测量不合格,则1)对计算进行全面检查,若计算没有问题,2)对角度进行重测本例:fβ= -50″根据表6-5可知,=±120″则fβ<fβ容,角度测量符合要求3) 角度闭合差fβ的调整:假定调整前提是:假定所有角的观测误差是相等的,角度改正数:(n—测角个数)角度改正数计算,按角度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余数分给短边构成的角。

经纬仪导线测量实验报告

经纬仪导线测量实验报告

经纬仪导线测量实验报告经纬仪导线测量实验报告引言:经纬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球上各点的经度和纬度的仪器。

在地理学、地质学、测绘学等领域,经纬仪的使用广泛而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经纬仪来测量一条导线的经度和纬度,以了解经纬仪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目的:1. 理解经纬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 掌握使用经纬仪进行导线测量的步骤和技巧;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测量技能和精度。

实验仪器和材料:1. 经纬仪2. 测量杆3. 铁钉4. 线锤5. 三角板6. 钢尺7. 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 在测量区域选取一条直线,作为待测导线;2. 将经纬仪放置在测量区域的一端,并调整仪器,使其水平放置;3. 使用测量杆和线锤,将测量区域的地面打平,并将铁钉固定在待测导线的两端;4. 使用经纬仪上的望远镜,对准待测导线的一端的铁钉,并记录下刻度盘上的读数;5. 将经纬仪移动到待测导线的另一端,并对准另一端的铁钉,再次记录下刻度盘上的读数;6. 根据记录的两次读数,计算出待测导线的经度差;7. 使用三角板和钢尺,测量出待测导线的长度,并记录下来;8. 使用经纬仪上的水平仪,调整仪器的水平度;9. 使用经纬仪上的纬度刻度盘,对准待测导线的一端,并记录下读数;10. 将经纬仪移动到待测导线的另一端,并对准另一端,再次记录下读数;11. 根据记录的两次读数,计算出待测导线的纬度差。

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所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待测导线的经度差和纬度差。

通过对比实际测量的导线长度和计算得到的长度,我们可以评估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如果测量结果与实际长度相差较大,说明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需要检查仪器的校准和使用方法。

而经纬仪的经度和纬度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则取决于仪器的精度和操作者的技巧。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经纬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测量技能和精度。

经纬仪作为一种重要的测量仪器,在地理学和测绘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水准仪记录表、水准仪闭合水准计算表、经纬仪观测记录表、经纬仪闭合导线计算表

水准仪记录表、水准仪闭合水准计算表、经纬仪观测记录表、经纬仪闭合导线计算表
日期: 天气:
测站 测回
水准测量记录手薄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记录者:
点号
后视读 前视读 数mm 数mm
高差 mm
平均高 差
备注
闭合水准路线计算表
点号
实测高 高差改 改正后
测站数 差 正数 高差
m
m
m
高程 m
备注
Σ
缩略图
fh=Σh测 =
f容≤6√n=
计Vi算=-:fh/Σn×ni
日期: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测站点 测回
后视点 前视点
水平角观测记录表
盘左 (L)
天气: 温度: 气压:
盘右 (R)
记录者: 仪器型号:
2C
盘左盘右 一测回间 各测回间 平均值 平均值 平均值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号
测角 (°′″)
改正数 (″)
改正值 (°′″)
坐标方位角 (°′″)
总和
fβ=Σβ测-(n-2)*180°=
辅 fβ容≤10″√4=20″ 助 计 算
△y
改正后坐标增量
△x
△y
坐标
X
Y
fy=Σ△y测= K=fD/D=
缩略图
K=fD/D=
点号 缩略图
fx=Σ△x测= fD=√fx²+fy²= K容≤1/15000
fy=Σ△y测= K=fD/D=
辅 fβ容≤10″√4=20″ 助 计 算
计算:
fD=√fx²+fy²= K容≤1/15000
K=fD/D=
: 号:
பைடு நூலகம்
平距 备注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坐标方位角 (°′″)

闭合导线的测量(测回法观测水平角、钢尺量距记录手簿)

闭合导线的测量(测回法观测水平角、钢尺量距记录手簿)
2、测角: 依次在 B、C、D、E 上设置经纬仪观测各转折角ψ、β1、β2、β3、β4,计算角度闭 合差 β=Σβi-(n-2)×180°, 其中 n 为导线边数。要求角度闭合差β≤ 40"√n , 否则,重新测量各转折角。 3、量边: 采用平量法往、返丈量各导线边。 如,丈量 BC 边,每尺段移动钢尺(或皮尺)2~3 厘米两次丈量,长度之差 △BC=( BC" -BC' ),要求 △BC ≤ 5 mm,符合时则该尺段往测的长度为 : BC 往 = ( BC1 + BC2 )/2 否则,应再量一次或多次,取符合要求的两次长度的平均值为该尺段的往测结果。 4、各边长往、返测检核 : 计算该边往、返测较差 △D = ( DBC 往 - DBC 返 ),并计算其相对误差 △D/( DBC 往 + DAB 返 ),并化成为分子为 1 的分数,要求相对误差≤1/2000, 符合要求时,则中数 DBC = ( DBC 往 + DBC 返 )/2 为 BC 边的观测结果。
3、导线计算表(另附)
实验 3-01:闭合导线测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经纬仪钢尺导线测)
一、目的: 初步掌握经纬仪闭合导线观测与计算方法。 二、要求: 1、各导线边均要进行往、返丈量,往、返测较差的相对误差应≤1/2000。 2、各转折角均以测回法观测一个测回。 3、导线的角度闭合差 β≤40"√n ,n 为多边形内角个数。 4、导线全长闭合差的相对误差 (fs/Σs)≤1/2000。 三、仪器与工具: DTJ6 经纬仪一台、30 米钢卷尺(或皮尺)一把、小木桩三个或油墨笔一支( 自备 )。 四、实验程序 1、 选点与标志: 在校园内选择两个已知点 A 、B ,再定出 C 、D 、E 三个待定点并 打下小木桩上钉一小铁钉或油墨笔在地面划“+”符号作标志,导线边长应超过 30 米。

导线测量计算表

导线测量计算表

40.9644 37.3681 37.6827 46.4884 28.1167
-21.063 -9.262 0.439728 3.55587199 3.555872 203.7364573 0.414279333
221.446611 3.864972
17.19358183 37.18146 2.16252 1.13765916 1.137659 65.18306844 4.279251814
40.9644 0.10006 0.0001 0.0342
0.0343
0.0419
0.13939 0.0001 0.0345
0.02186 0.0001 -0.0500 -0.0494
0.02215 0.0001 -0.0487
37.3681 -0.0192 0.0001 0.0129
0.0112
0.0055
-0.2 40.9646 40.9646
-0.2 37.3645 37.3645
-0.2 37.3645 37.3645
-0.2 37.3625 37.3625
-0.2 37.3755 37.3755
-0.2 37.7745 37.7740
-0.2 37.6565 37.6559
503
502
37.6525
0.03058
40.9630
0.03098
502
37.3630
-0.01458
37.3630
-0.00090
502
501
37.3610
-0.02455
37.3740
-0.02450
503
37.7730
0.17590
37.65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