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时 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及尺规作图

合集下载

13.4 中考尺规作图及最短路径问题(共31张PPT)

13.4 中考尺规作图及最短路径问题(共31张PPT)

知识点 4 轴对称——最短路径问题 ☞ 例 4 如图,在河岸 l 的同侧有 A,B 两村,在河边 修一个水泵站 P,使所用的水管最短,试画出 P 所在的 位置.
解:如答图,点 P 即为所求.
变式 4 如图,要在街道旁修建一个牛奶站,向居民 区 A,B 提供牛奶,牛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 A, B 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请在图中画出来.
知识点 3 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 例 3 如图,已知线段 AB,用尺规作线段 AB 的垂 直平分线.
解:如答图,CD 即为所求.
变式 3 如图,在△ABC 中,∠C=90°,∠A>∠ B,请你用尺规作边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AB 于点 D, 交 BC 于点 E.
解:如答图,DE 即为所求.
解:如答图,OC 即为所求.
变式 1 如图,过点 C 作角平分线 CF(请用尺规作图, 保留作图痕迹).
解:如答图,CF 即为所求.
知识点 2 作直线的垂线 ☞ 例 2 如图,已知直线 AB 和 AB 上一点 C,用尺规 作 AB 的垂线,且该垂线经过点 C.Biblioteka 解:如答图,CD 即为所求.
变式 2 如图,过点 P 作∠O 两边的垂线. 解:如答图,直线 m,l 即为所求.
3.如图,已知两点 P,Q 在∠AOB 内,分别在 OA, OB 上求作点 M,N,使 PM+MN+NQ 的值最小.
解:如答图,点 M,N 即为所求.
4.如图,M,N 分别为△ABC 的边 AB,AC 上的点, 在边 BC 上求作一点 P,使△MNP 的周长最小.
解:如答图,点 P 即为所求.
解:如答图②,作点 M 关于 OC 的对称点 M′,连 接 M′N 交 OC 于点 P,则 M′N 的长度即为 PM+PN 的最小值.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2.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2.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问题引入 想一想:如果 PA = PB,那么点 P 是否在线段 AB 的垂 直平分线上呢?
记得要分点 P 在线段 AB 上及线段 AB 外两
种情况来讨论
(1) 当点 P 在线段 AB 上时,∵ PA = PB, ∴ 点 P 为线段 AB 的中点. ∴ 此时点 P 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2) 当点 P 在线段 AB 外时,如右图所示. ∵ PA = PB,
A
B
P3A __=__ P3B
l
活动探究 将△ABC 沿直线 l 对折,由于 l
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因此点 A 与点 B 重合. 从而线段 PA 与线段 PB 重合,于是 PA = PB.
(B) A
P B (A)
l
总结归纳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2章 三角形
2.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第2课时 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图,A,B 是路边两个新建小区,要在公路边 增设一个公共汽车站,使两个小区到车站的路程一 样长,该公共汽车站应建在什么地方?
B A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
问题:怎样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做一做:在半透明纸上画一条线 A 段 AB,折叠使 A 与 B 重合,得到 的折痕 l 所在的直线就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想一想:
∴△PAB 是等腰三角形. 过顶点 P 作 PC ⊥ AB,垂足为点 C, 则底边 AB 上的高 PC 也是底边 AB 上的中线. 即 PC⊥AB,且 AC = BC.
∴ 直线 PC 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此时点 P 也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总结归纳

第20课时 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及尺规作图 中考数学总复习 课件

第20课时 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及尺规作图     中考数学总复习  课件

考 点
2.[2017·荆州]如图20-3,在△ABC中,AB=AC,∠A=3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

D,则∠CBD的度数为 ( B )


A.30°
B.45°

C.50°
D.75°

频 考 向


图20-3
课 时 分 层 训 练
考 点
3.[2018·包头一模]已知:在△ABC中,BC>AB>AC.根据图20-4中的作图痕迹及作

到 AB 的距离等于 ( )
∵AC=8,DC=13AD,∴CD=2.


A.4
B.3
∵BD 平分∠ABC,∴DE=DC=2,
向 探
C.2
D.1
即点 D 到 AB 的距离等于 2.



图20-5




考 点
| 考向精练 |


[2019·湖州]如图20-6,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BCD=90°,BD平分∠ABC,AB=6,
定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③ 相等 ,

即∠���������1���
= ⊥
∠2 ������������,������������

������������
⇒PE④
=
PF
向 探
逆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即
究 课
定 理
������������ ������������

法,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 B )


A.AP⊥BC

第20课时 尺规作图在几何计算、几何证明中的应用

第20课时 尺规作图在几何计算、几何证明中的应用
解:如图所示,△EBC为所求. 全等的依据为“SSS”
4.如图的三角形纸片中,AB=8cm,BC=6cm,AC=5cm.沿过点 B 的直线折叠这个三角形,使点 C 落在 AB 边上的点 E 处, 折痕为 BD.则△AED 的周长为 7cm .
5.△ABC 如图所示, (1)画出△ABC 的高 AE; (2)用尺规作出△ABC 的角平分线 AD; (3)若∠B=30°,∠C=80°.求∠DAE 的度数.
解:(1)如图所示,线段 EP、FP 为所求. (2)∵AB∥CD,∴∠BEF+∠EFD=180° 又∵EP 平分∠BEF,FP 平分∠EFD
∴∠1=12∠BEF,∠2=12∠EFD
∴∠1+∠2=12(∠BEF+∠EFD)=12×180°=90° ∴∠EPF=90°,∴EP⊥FP.
谢谢!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第20课时 尺规作图在几何计算、几何证明中的应用
××市××中学
主讲老师:
1.△ABC 如图所示,用尺规作△A′B′C′,使△A′B′C′≌△ABC. 解:如图所示,△A′B′C′为所求.
2.如图,在△ABC 中, (1)用尺规作射线 BD,使 BD 平分∠ABC 交 AC 于 D; (2)若∠A=46°,∠C=74°,求∠ABD 和∠BDC 的度数.
解:(1)如图所示,线段 AE 为所求; (2)如图所示,线段 AD 为所求; (3)∵AE⊥BC,∠C=80° ∴∠1=10° ∵∠B=30°,∠C=80° ∴∠BAC=180°-∠B-∠C=70°
∴∠DAC=21∠BAC=35°. ∴∠DAE=∠DAC-∠1=25°
6.已知,如图 AB∥CD, (1)用尺规分别作出∠BEF、∠EFD 的平分线 EP 与 FP, EP 与 FP 交于点 P; (2)求证:EP⊥FP.

北师大版八下数学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知识点精讲

北师大版八下数学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知识点精讲

注意:要证明一条线为一个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应证明两个点到这条线段的距离相等且这两个点都在要求证的直线上才可以证明通常来说,垂直平分线会与全等三角形来使用。

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巧记方法: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

可以通过全等三角形证明。

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法方法之一:(用圆规作图)1、在线段的中心找到这条线段的中点通过这个点做这条线段的垂线段。

2、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为圆心,以大于线段的二分之一长度为半径画弧线。

得到两个交点(两交点交与线段的同侧)。

3、连接这两个交点。

原理:等腰三角形的高垂直平分底边。

方法之二:1、连接这两个交点。

原理:两点成一线。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三线合一 (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相互重合。

)2、等角对等边(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那么它一定有两条边相等。

)3、等边对等角(在同一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相等,即对应的边也相等。

)垂直平分线的判定①利用定义.②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即线段垂直平分线可以看成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例1.如图,已知:在△ABC中,∠C=90°∠A=30°,BD平分∠ABC交AC于D.求证: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逆定理,欲证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只需证明BD=DA即可.证明:∵∠C=90,°∠A=30°(已知),∴∠ABC=60°(Rt△的两个锐角互余)又∵BD平分∠ABC(已知)∴∠DBA=1/2∠ABC=30°=∠A∴BD=AD(等角对等边)∴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例2.如图,已知:在△AB C中,AB=AC,∠BAC=12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交BC于F。

浙江省2021年中考数学复习测试第20课 作图与画图

浙江省2021年中考数学复习测试第20课 作图与画图

第20课作图与画图考点一尺规作图1.尺规作图:在几何里,把限定用________来画图称为尺规作图.2.五种基本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一个角的平分线;(4)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过定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考点二利用尺规作三角形3.作三角形的五种类型(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作三角形;(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三角形;(3)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三角形;(4)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求作三角形;(5)已知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和斜边,求作直角三角形.考点三与圆相关的尺规作图4.过一个点可以作________个圆.5.经过两点可以作________个圆,这些圆的圆心在连结这两点的线段的________上.6.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作________圆.7.作圆的两种类型(1)已知一段弧,作弧的中点以及所在圆圆心;(2)作三角形的内接圆与外切圆.考点四画图8.画图有三种:只用直尺、只用圆规、工具不限.1.(2019长沙)如图20-1,在Rt △ABC 中,∠C =90°,∠B =30°,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 ,N 两点,作直线MN ,交BC 于点D ,连结AD ,则∠CAD 的度数是( B )(图20-1)A .20°B .30°C .45°D .60°2.(2019新疆)如图20-2,在△ABC 中,∠C =90°,∠A =30°,以点B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A ,BC 于点M ,N ;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BP 交AC 于点D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图20-2)A .BP 是∠ABC 的平分线B .AD =BDC .S △CBD ∶S △ABD =1∶3 D .CD =12BD3.如图20-3,用尺规作∠A ′O ′B ′=∠AOB ,其作图的正确性要用到全等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D )(图20-3)A.SAS B.ASA C.AAS D.SSS4.如图20-4,已知弧AB,用尺规作弧AB的中点D和所在圆圆心O.(图20-4)解:如图D20-1.(图D20-1)5.(2018宁波)如图20-5,在5×3的方格纸中,△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1)在图20-5(1)中画出线段BD,使BD∥AC,其中D是格点;(2)在图20-5(2)中画出线段BE,使BE⊥AC,其中E是格点.(图20-5)解:如图D20-2所示.①②(图D20-2)◆达标一尺规作图例1(2018河北)尺规作图要求:Ⅰ.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Ⅱ.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Ⅲ.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Ⅳ.作角的平分线.如图20-6是按上述要求排乱顺序的尺规作图,则正确的配对是(D)(图20-6)A.①-Ⅳ,②-Ⅱ,③-Ⅰ,④-ⅢB.①-Ⅳ,②-Ⅲ,③-Ⅱ,④-ⅠC.①-Ⅱ,②-Ⅳ,③-Ⅲ,④-ⅠD.①-Ⅳ,②-Ⅰ,③-Ⅱ,④-Ⅲ变式1(2019荆州)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A,B,C分别落在∠MON的边OM,ON上,若OA=OC,要求只用无刻度的直尺作∠MON的平分线.小明的作法如下:连结AC,BD交于点E,作射线OE,则射线OE平分∠MON.有以下几条几何性质:①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②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③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小明的作法依据的是(C)(图20-7)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达标二利用尺规作三角形例2(2019青岛)用直尺、圆规在图20-8中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图痕迹.已知:∠α,直线l及l上两点A,B.求作:Rt△ABC,使点C在直线l的上方,且∠ABC=90°,∠BAC=∠α.(图20-8)解:作图略.变式2用直尺、圆规在图20-9中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痕迹.已知:∠α,∠β和线段a.求作:△ABC,使∠B=∠α,BC=a,∠C=∠β.(图20-9)解:作图略.◆达标三网格作图例3(2019武汉)如图20-10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四边形ABCD的顶点在格点上,点E是边DC与网格线的一个交点.请选择适当的格点,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网格中完成下列作图,保留连线的痕迹,不要求说明理由.(1)如图20-10(1),过点A画线段AF,使AF∥DC,且AF=DC;(2)如图20-10(1),在边AB上画一点G,使∠AGD=∠BGC;(3)如图20-10(2),过点E画线段EM,使EM∥AB,且EM=AB.(1)(2)(图20-10)解:画法如图D20-3所示.(图D20-3)变式3(2020衢州)如图20-11,在6×6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在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试在各网格中画出顶点在格点上,面积为6,且符合相应条件的图形.(图20-11)解:画法如图D20-4所示.(图D20-4)◆达标四尺规作图与几何证明的综合运用例4(2018广州)如图20-12,在四边形ABCD中,∠B=∠C=90°,AB>CD,AD=AB+CD.(1)利用尺规作∠ADC的平分线DE,交BC于点E,连结A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图20-12)(2)在(1)的条件下,①证明:AE⊥DE;②若CD=2,AB=4,点M,N分别是AE,AB上的动点,求BM+MN的最小值.解:(1)如图D20-5,∠ADC的平分线DE如图所示;(图D20-5)(2)①延长DE交AB的延长线于点F.∵CD∥AF,∴∠CDE=∠F.∵∠CDE=∠ADE,∴∠ADF=∠F,∴AD=AF.∵AD=AB+CD=AB+BF,∴CD=BF.∵∠DEC=∠BEF,∴△DEC≌△FEB(AAS),∴DE=EF.∵AD=AF,∴AE⊥DE;②作点B关于AE的对称点K,连结EK,作KH⊥AB于点H,DG⊥AB于点G.连结MK .∵AD =AF ,DE =EF ,∴AE 平分∠DAF , 则△AEK ≌△AEB ,∴AK =AB =4. 在Rt △ADG 中,DG =4 2.∵KH ∥DG ,∴KH DG =AK AD ,∴KH 4 2=46,∴KH =823.∵MB =MK ,∴MB +MN =KM +MN ,∴当K 、M 、N 共线,且与KH 重合时,KM +MN 的值最小,最小值为KH 的长, ∴BM +MN 的最小值为823.变式4 (2018北京)下面是小东设计的“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直线l 及直线l 外一点P . 求作:直线PQ ,使得PQ ∥l .作法:①如图20-13,在直线l 上取一点A ,作射线P A ,以点A 为圆心,AP 长为半径画弧,交P A 的延长线于点B ;(图20-13)②在直线l 上取一点C (不与点A 重合),作射线BC ,以点C 为圆心,CB 长为半径画弧,交BC 的延长线于点Q ;③作直线PQ ,直线PQ 就是所求作的直线. 根据小东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AB =__AP __,CB =__CQ __,∴PQ ∥l (__三角形中位线定理__)(填推理的依据). 解:(1)直线PQ 如图D 20-6所示;(图D20-6)1.如图20-14,在▱ABCD 中,AB =3,以点A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交AD 于点F ,再分别以点B ,F 为圆心,大于12BF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连结AP 并延长交BC 于点E ,连结EF ,则四边形ABEF 的周长为( A )(图20-14)A .12B .14C .16D .182.(2019本溪)如图20-15,BD 是矩形ABCD 的对角线,在BA 和BD 上分别截取BE ,BF ,使BE =BF ;分别以E ,F 为圆心,大于12EF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BD 内交于点G ,作射线BG 交AD 于点P ,若AP =3,则点P 到BD 的距离为__3__.(图20-15)3.(2018淮安)如图20-16,在Rt △ABC 中,∠C =90°,AC =3,BC =5,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分别为点P ,Q ,过P ,Q两点作直线交BC于点D,则CD的长是__85__.(图20-16)4.(2020宁波)图20-17是两个由边长为1的小等边三角形构成的网格,每个网格图中有3个小等边三角形已涂上阴影.(1)在图20-17(1)中选取一个空白小等边三角形涂色,使得4个阴影小等边三角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2)在图20-17(2)中选取一个空白小等边三角形涂色,使得4个阴影小等边三角形组成一个中心对称图形.(1)(2)(图20-17)解:如图D20-7所示.(图D20-7)5.(2019陕西)如图20-18,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请用尺规作图法,求作△ABC的外接圆.(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图20-18) (图D20-8)解:如图D20-8.6.(2019泰州)如图20-19,在△ABC中,∠C=90°,AC=4,BC=8.(1)用直尺和圆规作AB的垂直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若(1)中所作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求BD的长.(图20-19) (图D20-9)解:(1)如图D20-9所示,直线MN为AB的垂直平分线;(2)如图D20-9,连结AD,则AD=BD,设BD=AD=x,则CD=8-x.在Rt△ACD 中,∵AC2+CD2=AD2,∴16+x2-16x+64=x2,解得x=5,即BD=5.1.尺规作图: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下列作图中正确的是(B)A. B.C. D.2. 如图Z20-1,∠AOB=60°,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OA,OB于C,D两点;分别以C,D为圆心,以大于12CD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以O为端点作射线OP,在射线OP上截取线段OM=6,则M点到OB的距离为(C)A.6 B.2 C.3 D.3 3(图Z20-1)3. 如图Z20-2,木工师傅在板材边角处作直角时,往往使用“三弧法”,其作法是:(图Z20-2)(1)作线段AB,分别以A,B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的交点为C;(2)以C为圆心,仍以AB长为半径作弧交AC的延长线于点D;(3)连结BD,B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CBD=30°B.S△BDC=34AB2C.点C是△ABD的外心D.sin2A+cos2D=14. 如图Z20-3,已知▱AOBC的顶点O(0,0),A(-1,2),点B在x轴正半轴上.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边OA,OB于点D,E;②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12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F;③作射线OF,交边AC于点G,则点G的坐标为(A)(图Z20-3)A .(5-1,2)B .(5,2)C .(3-5,2)D .(5-2,2) 5. 如图Z20-4,在矩形ABCD 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A 和C 为圆心,以大于12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 和N ;②作直线MN 交CD 于点E .若DE =2,CE =3,则矩形的对角线AC 的长为__30__.(图Z20-4)6. 如图Z20-5,在△ABC 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A 和点C 为圆心,以大于12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 、N 两点;②作直线MN 交BC 于点D ,连结AD .若AB =BD =6,∠C =30°,则△ACD 的面积为__93__.(图Z20-5)7. 尺规作图(只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如图Z20-6,已知△ABC ,请根据“SAS”基本事实作出△DEF ,使△DEF ≌△ABC .(图Z20-6)解:作图略8. 如图Z20-7,在△ABC中,点P是AC上一点,连结BP,求作一点M,使得点M到AB和AC两边的距离相等,并且到点B和点P的距离相等.(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图Z20-7) (图ZD20-1)解:如图ZD20-1,点M即为所求.9. 如图D20-8,在△ABC中,AC<AB<BC.(图Z20-8)(1)已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边交于点P,连结AP,求证:∠APC=2∠B;(2)以点B为圆心,线段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与BC边交于点Q,连结AQ.若∠AQC =3∠B,求∠B的度数.(1)证明略.(2)设∠B=x°,根据题意可知:90-12x+3x=180°,∴5x=180°,∴∠B=36°.10.如图Z20-9,在5×5的方格纸中,点A,B,C都在格点上,只用直尺画图:(图Z20-9-1) (图Z20-9-2)(1)在图1中画出△ABC的重心;(2)在图2中画出BC的三等分.(保留画图痕迹,不写画法)画法如图ZD20-2所示.(图ZD20-2)11. 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以顶点都是格点的正方形ABCD的边为斜边,向内作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使四个直角顶点E,F,G,H都是格点,且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我们把这样的图形称为格点弦图.例如,在如图Z20-10所示的格点弦图中,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5,此时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5.问:当格点弦图中的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5,时,正方形EFGH的面积的所有可能值是__13或49或9__.(不包括5)(图Z20-10)【解析】如图ZD20-3-1,当DG=8,CG=1时,满足DG2+CG2=CD2,此时HG=7,可得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49.如图ZD20-3-2,当DG=13,CG=213,满足DG2+CG2=CD2,此时HG =13,可得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13.如图ZD20-3-3,当DG=7,CG=4时,满足DG2+CG2=CD2,此时HG=3,可得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9.故答案为13或49或9.(图ZD20-3-1) (图ZD20-3-2) (图ZD20-3-3)。

第20课 尺规作图

第20课  尺规作图

(1)证明:设BF交AD于G ,如图,∵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 ∴AD ∥ BC. ∴ ∠ FBC=∠FGE.而∠FBC=∠DCE, ∴ ∠FGE=∠DCE. ∵∠GEF=∠DEC, ∴∠D=∠F. (2)解:如图,点P为所作.
暴风教育·中考新动向
首页
末页
化 强
暴风教育·中考新动向
练 训
解:(1)如图所示,EF为所求直线;(2)四边形BEDF为菱形 ,理由 为:∵EF垂直平分BD , ∴BE = DE, ∠DEF =∠BEF. ∵AD ∥ BC ∴ ∠ DEF = ∠ BFE. ∴ ∠ BEF = ∠ BFE. ∴BE =BF. ∴BF = DF, ∴BE =ED =DF =BF. ∴四边形BEDF为菱形.

暴风教育·中考新动向
首页
末页
首页
末页
五、解答题 5.如图,AC是⊙O的直径,点B在⊙O上,∠ACB=30°. (1)利用尺规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E, 交⊙O于点D,连接C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在(1)所作的图形中,求与的面积之比. 解(1)作图如下
(2)连接OD,设⊙0半径为R,在△ABE和△DCE中∵ ∴ △ABE ~ △DCE. 在Rt△ACB中,∠ABC = 90°, ∠ACB=30°, ∴AB = AC =R. ∵BD平分∠ABC, ∴∠ABD =∠ACD = 45°. ∵OD = OC, ∴∠OCD =∠ODC = 45°, ∴OC⊥OD. 在Rt△0CD中, DC = ∴
6.(2016.广东)如图,已知△ABC中,D为AB的中点. (1)请用尺规作图法作边AC的中点E,并连接DE(保留作图痕迹, 不要求写作法);
(2)在(1)条件下,若DE=4,求BC的长. 解(1)作图如下

中考数学高频考点20--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中考数学高频考点20--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中考数学高频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1.数学活动:利用全等三角形研究“筝形”的特征.认识图形:如图,四边形ABCD中,AD=CD,AB=BC.像这样,两条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1)研究特征:小明猜想筝形ABCD的对角∠A与∠C相等,他的结论成立吗?说明理由;(2)研究特征:小梅连接筝形ABCD的AC,BD后发现BD垂直平分AC,请你补全图形,并帮她说明理由.2.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矩形ABCD中,AD=2AB,E是AB延长线上一点,且BE=AB,连接DE,交BC于点M,以DE为一边在DE的左下方作正方形DEFG,连接AM.试判断线段AM与DE的位置关系.探究展示:勤奋小组发现,AM垂直平分DE,并展示了如下的证明方法:证明:∵BE=AB,∴AE=2AB.∵AD=2AB,∴AD=AE.∵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EMDM=EBAB.(依据1)∵BE=AB,∴EMDM=1.∴EM=DM.即AM是∥ADE的DE边上的中线,又∵AD=AE,∴AM∥DE.(依据2)∴AM垂直平分DE.反思交流:(1)①上述证明过程中的“依据1”“依据2”分别是指什么?②试判断图1中的点A是否在线段GF的垂直平分线上,请直接回答,不必证明;(2)创新小组受到勤奋小组的启发,继续进行探究,如图2,连接CE,以CE为一边在CE的左下方作正方形CEFG,发现点G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请你给出证明;探索发现:(3)如图3,连接CE,以CE为一边在CE的右上方作正方形CEFG,可以发现点C,点B都在线段AE的垂直平分线上,除此之外,请观察矩形ABCD和正方形CEFG的顶点与边,你还能发现哪个顶点在哪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上,请写出一个你发现的结论,并加以证明.3.如图,AD为Δ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DF⊥AC于点F,连接EF交AD于点G.(1)求证:AD垂直平分EF;(2)若∠BAC=60°,猜测DG与AG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4.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在边BC上,将线段AE绕点E顺时针旋转90°,此时点A落在点F处,线段EF交CD于点M.过点F作FG∥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G.(1)求证:BE=FG;(2)如果AB•DM=EC•AE,连接AM、DE,求证:AM垂直平分DE.5.如图,AB=AD,BC=DC,点E是AC上的一点.求证:(1)BE=DE;(2)∥ABE=∥ADE.6.如图,在ΔABC中,AD是高,E、F分别是AB、AC的中点,(1)AB=10,AC=8,求四边形AEDF的周长;(2)EF与A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7.已知如图,以Rt∥ABC的AC边为直径作∥O交斜边AB于点E,连接EO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D,点F为BC的中点,连接EF.(1)求证:EF是∥O的切线;(2)若∥O的半径为3,∥EAC=60°,求AD的长.8.已知:如图,E是∠AOB平分线上的一点,EC⊥OA,ED⊥OB,垂足分别为C,D,连接CD.求证:(1)OC=OD;(2)OE是CD的垂直平分线.9.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E为CD中点,连接AE并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CF =AD;(2)若AD=2,AB=8,当BC为多少时,点B在线段AF的垂直平分线上?说明理由.10.如图,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为边向内作等边∥ABD,连接DC,以DC为边,作等边∥DCE,点B、E在CD的同侧,CE与BD交于点F,连接BE,按要求将图形补完整;(1)求证:∥ADC∥∥BDE;(2)求证:BD垂直平分CE.11.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BD是∥O的弦,延长BD到点C,使DC=BD,连接AC,过点D 作DE∥AC于E.(1)求证:AB=AC;(2)求证:DE为∥O的切线.12.如图,在ΔABC中,D是BC的中点,DE⊥AB于点E,DF⊥AC于点F,BE=CF.(1)求证:AD平分∠BAC.(2)连接EF,求证:AD垂直平分EF.13.如图,已知线段AB及线段AB外一点C,过点C作直线CD,使得CD⊥AB.小欣的作法如下:①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作弧;②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D;③作直线CD.则直线CD即为所求.(1)根据小欣的作图过程补全图形;(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连接AC,AD,BC,BD.∵BC=BD,∴点B在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上.(▲ )(填推理的依据)∵AC=▲ ,∴点A在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上.∴直线AB为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CD⊥AB.14.如图,已知Rt∥ABC∥Rt∥ADE,∥ABC=∥ADE=90°,BC与DE相交于点F,连接AF.(1)求证:DF=BF;(2)连接CE,求证直线AF是线段CE的垂直平分线.15.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利用尺规作图完成下面问题:已知:∥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求作:∥ABC中∥BAC的平分线.小明的作法如下:(1)作BC边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点D,交弧BC于点E;(2)连接AE,交BC边于点F;则线段AF为所求∥ABC中∥BAC的平分线.根据小明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①在图中补全图形(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②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OB=OC,DE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圆心O在直线DE上().∵DE∥BC,⌢=CE⌢().∴BE∴∥BAE=∥CAE(),∴线段AF为所求∥ABC中∥BAC的平分线.16.如图,已知等腰∥ABC中,AB=AC,∥BAC=120°,AD∥BC于点D,点P是BA延长线上一点,点O是线段AD上一点,OP=OC.(1)求∥APO+∥DCO的度数;(2)求证:点P在OC的垂直平分线上.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解:∥A=∥C成立,理由如下,如图,连接BD,在∥ABD和∥CBD中,{AD=CD BD=BD AB=CB,∴∥ABD∥∥CBD(SSS),∴∥A=∥C;∴小明的结论∥A=∥C成立;(2)解:补全图形如下,理由:∵∥ABD∥∥CBD,∴∥ADB=∥CDB,∵DA=DC,∴BD∥AC,且平分AC,∴BD垂直平分AC.2.【答案】(1)解:①依据1: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或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依据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或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②答:点A在线段GF的垂直平分线上.理由:由问题情景知,AM∥DE,∵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DE∥FG,∴点A在线段GF的垂直平分线上(2)证明:过点G作GH∥BC于点H,∵四边形ABCD是矩形,点E在AB的延长线上,∴∥CBE=∥ABC=∥GHC=90°,∴∥BCE+∥BEC=90°.∵四边形CEFG为正方形,∴CG=CE,∥GCE=90°,∴∥BCE+∥BCG=90°.∴∥BEC=∥HCG.∴∥GHC∥∥CBE.∴HC=BE,∵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D=2AB,BE=AB,∴BC=2BE=2HC,∴HC=BH.∴GH垂直平分BC.∴点G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3)解:点F在BC边的垂直平分线上(或点F在AD边的垂直平分线上).过点F作FM∥BC于点M,过点E作EN∥FM于点N.∴∥BMN=∥ENM=∥ENF=90°.∵四边形ABCD是矩形,点E在AB的延长线上,∴∥CBE=∥ABC=90°,∴四边形BENM为矩形.∴BM=EN,∥BEN=90°.∴∥1+∥2=90°.∵四边形CEFG为正方形,∴EF=EC,∥CEF=90°.∴∥2+∥3=90°.∴∥1=∥3.∵∥CBE=∥ENF=90°,∴∥ENF∥∥EBC.∴NE=BE.∴BM=BE.∵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D=2AB,AB=BE.∴BC=2BM.∴BM=MC.∴FM垂直平分BC.∴点F在BC边的垂直平分线上。

第20课时 尺规作图在几何计算、几何证明中的应用

第20课时 尺规作图在几何计算、几何证明中的应用
(2)∠A与∠BEC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解:(1)如图所示,BE、CE 为所求; (2)∠BEC=12∠A,理由如下:
∵∠3=∠1+∠A,∠3=∠BEC+∠2
∴∠BEC+∠2=∠1+∠A ∴∠BEC=∠1+∠A-∠2 而∠1=12∠ABC,∠2=12(∠A+∠ABC)
∴∠BEC=12∠ABC+∠A-12∠A-12∠ABC=12∠A.
PPT课程
广州市中学数学学案导学课题组 制作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第20课时 尺规作图在几何计算、几何证明中的应用
××市××中学
主讲老师:
1.如图,用尺规在直线MN上求作一点P,使点P到射线OA和 OB的距离相等.
解:如图所示,点P为所求.
2.如图,点D在△ABC的AB边上,且∠ACD=∠A.
(1)用尺规作图作△BDC的平分线DE,交BC于点E;
(1)用尺规作△ABC的角平分线CD.
(2)求∠ACB和∠ADC的度数.
解:(1)如图所示,CD为所求; (2)∠ACB=180°-∠A-∠B =180°-60°-40° =80° ∵CD平分∠ACB ∴∠1= 12∠ACB=40° ∴∠ADC=∠1+∠B =40°+40° =80°.
4.△ABC如图所示, (1)用尺规作出∠B的外角的平分线BD和∠C的外角的平分线CE, BD与CE相交于点P; (2)求证:点P到AB、AC两边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
解:(1)如图所示,CE、BD为所求;
(2)证明:过P点作 PH⊥BC于H PG⊥AC于G, PF⊥AB于F 又∵CP平分∠MCB,BP平分∠CBN ∴PG=PH,PH=PF ∴PG=PF.
∴点P到AB、AC两边的距离相等.
5.已知△ABC如图所示,

13.1.2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作图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3.1.2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作图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3.1.2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作图教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一、教学目标1.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相关术语。

2.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图方法。

3.能够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相关性质解决几何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

2.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图方法。

三、教学难点1.能够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相关性质解决几何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教学板书工具。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新知识1.引导学生回顾什么是平分线的概念,并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做比较。

2.介绍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指一个线段的中垂线。

3.让学生观察几个示例,并指导学生发现线段垂直平分线和线段的关系。

步骤二: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图方法1.使用教学课件展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图方法,并讲解每个步骤。

2.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使用尺规作图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3.鼓励学生多进行练习,直到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图方法。

步骤三:综合应用1.给出一些几何问题,要求学生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解答。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关键信息,并运用相关性质进行推导和解决。

步骤四:总结归纳1.总结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作图方法和相关性质。

2.强调线段垂直平分线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作用和应用价值。

六、课堂练习1.请在纸上作图,画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2.已知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与线段EF相交于点G,求证:CG=GD=EG。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思考并整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相关性质,写出一篇小结,字数不少于200字。

八、板书设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与作图方法:线段的中垂线九、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践,帮助学生理解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和作图方法。

同时,通过综合应用的环节,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可以在练习环节增加适量的个人操作时间,加深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青岛八年级数学上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课件(共20张PPT)

青岛八年级数学上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课件(共20张PPT)

A
C
B
P1 N
命题: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已知:如图,
直线MN⊥AB,垂足为C, 且AC=CB. 点P在MN上.
求证:PA=PB
M P
证明:∵MN⊥AB
∴ ∠ PCA= ∠ PCB
在 ΔPAC和Δ PBC中,
AC=BC
∠ PCA= ∠ PCB
PC=PC
A
C
B
∴ ΔPAC ≌Δ PBC
1) 若BD=10,则AD=

2) 若∠A=50°,则∠ABD=

3) 若AC=14,△BCD的周长为24,则BC=

例2、如图,BC=BA,MN垂直平分BC,若△ABC周长为 28,CA=8,求:△DCA的周长。
解:∵ △ABC周长为28,CA=8
B M
C
BC=BA ∴2BA+CA=28
∴BA=10
M
你有什么发现?
概念补充: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
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 A 平分线。
O B
N
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它的垂直平分线。
动手做一做: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MN,垂足为C;在MN上任取一点P,连结PA、
PB;量一量:PA、PB的长,你能发现什
M
么?
P
PA=PB
P1A=P1B
……
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规律?
B
C
生活中的数学
A
楚州区政府为了方便居民的 生活,计划在三个住宅小区A、 B、C之间修建一个购物中心, 试问,该购物中心应建于何处, 才能使得它到三个小区的距离 相等。
·
B
C
课堂小结

第20讲 尺规作图 (一领三通)(解析版)

第20讲 尺规作图 (一领三通)(解析版)

第20讲 尺规作图一、考点知识梳理【考点1 基本作图】1. 作一条线段OA 等于已知线段a(1)作射线OP ;(2)在OP 上截取OA =a ,OA 即为所求线段2.作∠AOB 的平分线OP (1)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 ,OB 于点M ,N ;(2) 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以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 ;(3)过点O 作射线OP ,OP 即为∠AOB 的平分线3.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MN (1)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长为半径,在AB 两侧作弧,分别交于点M 和点N ;(2)过点M ,N 作直线MN ,直线MN 即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4.作一个角 ∠A ′O ′B ′等于∠α (1)在∠α上以O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α的两边于点P ,Q ;(2)作射线O ′A ′;(3)以O ′为圆心,OP 长为半径作弧,交O ′A ′于点M ;(4)以点M 为圆心,PQ 长为半径作弧交(3)中所作的弧于点N ;5.作直线l 的垂线一、过直线l 上一点O 作直线l 的垂线MN(1)以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向点O 两侧作弧,分别交直线l 于A ,B 两点;(2)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向直线两侧作弧,两弧分别交于点M ,N ,过点M ,N 作直线MN ,则直线MN 即为所求垂线二、过直线l 外一点P 作直线l 的垂线PN(1)在直线另一侧取点M ;(2)以点P 为圆心,PM 为半径画弧,分别交直线l 于A ,B 两点;(3)分别以A ,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M 同侧于点N ; (4)过点P ,N 作直线PN ,则直线PN 即为所求垂线【考点2 复杂作图】1.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在⊙O 中用直尺和圆规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将⊙O 四等分,从而作出正方形2.作圆的内接正六边形 (1)画⊙O 的任意一条直径AB(2)以点A ,B 为圆心,以⊙O 的半径R 为半径画弧,与⊙O 相交于点C ,D 和E ,F ;(3)顺次连接点A ,C ,E ,B ,F ,D 即可得到正六边形ACEBFD二、考点分析【考点1 基本作图】【解题技巧】尺规作图为河北近几年的必考点,题型多为选择题,在解答题中也有涉及,设问方式主要为判断作法的正误及作图痕迹所代表的作图步骤.涉及到的考查点有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平行线、作矩形和正方形.【例1】(2019北京中考)已知锐角∠AOB ,如图,(1)在射线OA 上取一点C ,以点O 为圆心,OC 长为半径作,交射线OB 于点D ,连接CD ; (2)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CD 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M ,N ;(3)连接OM,MN.根据以上作图过程及所作图形,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COM=∠COD B.若OM=MN.则∠AOB=20°C.MN∥CD D.MN=3CD【答案】D.【分析】由作图知CM=CD=DN,再利用圆周角定理、圆心角定理逐一判断可得.【解答】解:由作图知CM=CD=DN,∴∠COM=∠COD,故A选项正确;∵OM=ON=MN,∴△OMN是等边三角形,∴∠MON=60°,∵CM=CD=DN,∴∠MOA=∠AOB=∠BON=∠MON=20°,故B选项正确;设∠MOA=∠AOB=∠BON=α,则∠OCD=∠OCM=,∴∠MCD=180°﹣α,又∵∠CMN=∠OCN=α,∴∠MCD+∠CMN=180°,∴MN∥CD,故C选项正确;∵MC+CD+DN>MN,且CM=CD=DN,∴3CD>MN,故D选项错误;故选:D.【一领三通1-1】(2019•新疆)如图,在△ABC中,∠C=90°,∠A=30°,以点B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A,BC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BP交AC于点D.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P是∠ABC的平分线B.AD=BDC.S△CBD:S△ABD=1:3 D.CD=BD【答案】C.【分析】利用基本作图可对A选项进行判断;计算出∠ABD=30°=∠A,则可对B选项进行判断;利用∠CBD=∠ABC=30°得到BD=2CD,则可对D选项进行判断;由于AD=2CD,则可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对C 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由作法得BD平分∠ABC,所以A选项的结论正确;∵∠C=90°,∠A=30°,∴∠ABC=60°,∴∠ABD=30°=∠A,∴AD=BD,所以B选项的结论正确;∵∠CBD=∠ABC=30°,∴BD=2CD,所以D选项的结论正确;∴AD=2CD,∴S△ABD=2S△CBD,所以C选项的结论错误.故选:C.【一领三通1-2】(2019•宁夏)如图,在Rt△ABC中,∠C=90°,以顶点B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BC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BP交AC于点D.若∠A=30°,则=.【答案】.【分析】利用基本作图得BD平分∠ABC,再计算出∠ABD=∠CBD=30°,所以DA=DB,利用BD=2CD得到AD=2CD,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到的值.【解答】解:由作法得BD平分∠ABC,∵∠C=90°,∠A=30°,∴∠ABC=60°,∴∠ABD=∠CBD=30°,∴DA=DB,在Rt△BCD中,BD=2CD,∴AD=2CD,∴=.故答案为.【一领三通1-3】(2019 广东中考)如图,在△ABC中,点D是AB边上的一点.(1)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BC内,求作∠ADE,使∠ADE=∠B,DE交AC于E;(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若=2,求的值.【答案】2.【分析】(1)利用基本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出∠ADE=∠B;(2)先利用作法得到∠ADE=∠B,则可判断DE∥BC,然后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求解.【解答】解:(1)如图,∠ADE为所作;(2)∵∠ADE=∠B∴DE∥BC,∴==2.故答案为2.【考点2 复杂作图】【解题技巧】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例2】(2019•长春)如图,在△ABC中,∠ACB为钝角.用直尺和圆规在边AB上确定一点D.使∠ADC=2∠B,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A.B.C.D.【答案】B.【分析】由∠ADC=2∠B且∠ADC=∠B+∠BCD知∠B=∠BCD,据此得DB=DC,由线段的中垂线的性质可得答案.【解答】解:∵∠ADC=2∠B且∠ADC=∠B+∠BCD,∴∠B=∠BCD,∴DB=DC,∴点D是线段BC中垂线与AB的交点,故选:B.【一领三通2-1】(2019 河南中考)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D=90°,AD=4,BC=3.分别以点A,C为圆心,大于AC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E,作射线BE交AD于点F,交AC于点O.若点O 是AC的中点,则CD的长为()A.2B.4 C.3 D.【答案】A.【分析】连接FC,根据基本作图,可得OE垂直平分AC,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F=FC.再根据ASA证明△FOA≌△BOC,那么AF=BC=3,等量代换得到FC=AF=3,利用线段的和差关系求出FD=AD﹣AF=1.然后在直角△FD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D的长.【解答】解:如图,连接FC,则AF=FC.∵AD∥BC,∴∠FAO=∠BCO.在△FOA与△BOC中,,∴△FOA≌△BOC(ASA),∴AF=BC=3,∴FC=AF=3,FD=AD﹣AF=4﹣3=1.在△FDC中,∵∠D=90°,∴CD2+DF2=FC2,∴CD2+12=32,∴CD=2.故选:A.【一领三通2-2】(2019 甘肃中考)如图,在△ABC中,点P是AC上一点,连接BP,求作一点M,使得点M到AB和AC两边的距离相等,并且到点B和点P的距离相等.(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作法、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作图即可.【解答】解:如图,点M即为所求,【一领三通2-3】(2019陕西中考)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请用尺规作图法,求作△ABC的外接圆.(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分析】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AD于点O,以O为圆心,OB为半径作⊙O,⊙O即为所求.【解答】解:如图所示:⊙O即为所求.三、【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2019•深圳)如图,已知AB=AC,AB=5,BC=3,以A,B两点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圆弧,两弧相交于点M,N,连接MN与AC相交于点D,则△BDC的周长为()A.8 B.10 C.11 D.13【答案】A.【分析】利用基本作图得到MN垂直平分AB,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得到DA=DB,然后利用等线段代换得到△BDC的周长=AC+BC.【解答】解:由作法得MN垂直平分AB,∴DA=DB,∴△BDC的周长=DB+DC+BC=DA+DC+BC=AC+BC=5+3=8.故选:A.2.(2019•广西)如图,在△ABC中,AC=BC,∠A=40°,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可知∠BCG的度数为()A.40°B.45°C.50°D.60°【答案】C.【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得到CG⊥AB,则CG平分∠ACB,利用∠A=∠B和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ACB,从而得到∠BCG的度数.【解答】解:由作法得CG⊥AB,∵AC=BC,∴CG平分∠ACB,∠A=∠B,∵∠ACB=180°﹣40°﹣40°=100°,∴∠BCG=∠ACB=50°.故选:C.3.(2019•台湾)如图的△ABC中,AB>AC>BC,且D为BC上一点.今打算在AB上找一点P,在AC上找一点Q,使得△APQ与△PDQ全等,以下是甲、乙两人的作法:(甲)连接AD,作AD的中垂线分别交AB、AC于P点、Q点,则P、Q两点即为所求(乙)过D作与AC平行的直线交AB于P点,过D作与AB平行的直线交AC于Q点,则P、Q两点即为所求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判断何者正确?()A.两人皆正确B.两人皆错误C.甲正确,乙错误D.甲错误,乙正确【答案】A.【分析】如图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PA=PD,QA=QD,则根据“SSS”可判断△APQ≌△DPQ,则可对甲进行判断;如图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先证明四边形APDQ为平行四边形,则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PA=DQ,PD=AQ,则根据“SSS”可判断△APQ≌△DQP,则可对乙进行判断.【解答】解:如图1,∵PQ垂直平分AD,∴PA=PD,QA=QD,而PQ=PQ,∴△APQ≌△DPQ(SSS),所以甲正确;如图2,∵PD∥AQ,DQ∥AP,∴四边形APDQ为平行四边形,∴PA=DQ,PD=AQ,而PQ=QP,∴△APQ≌△DQP(SSS),所以乙正确.故选:A.4.(2018 河北中考)尺规作图要求:Ⅰ、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Ⅱ、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Ⅲ、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Ⅳ、作角的平分线.如图是按上述要求排乱顺序的尺规作图:则正确的配对是()A.①﹣Ⅳ,②﹣Ⅱ,③﹣Ⅰ,④﹣ⅢB.①﹣Ⅳ,②﹣Ⅲ,③﹣Ⅱ,④﹣ⅠC.①﹣Ⅱ,②﹣Ⅳ,③﹣Ⅲ,④﹣ⅠD.①﹣Ⅳ,②﹣Ⅰ,③﹣Ⅱ,④﹣Ⅲ【答案】D.【分析】分别利用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作法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和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角平分线的作法分别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解答】解:Ⅰ、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Ⅱ、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Ⅲ、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Ⅳ、作角的平分线.如图是按上述要求排乱顺序的尺规作图:则正确的配对是:①﹣Ⅳ,②﹣Ⅰ,③﹣Ⅱ,④﹣Ⅲ.故选:D.5.(2019 河北中考)根据圆规作图的痕迹,可用直尺成功找到三角形外心的是()A.B.C.D.【答案】C.【分析】根据三角形外心的定义,三角形外心为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然后利用基本作图格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三角形外心为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由基本作图得到C选项作了两边的垂直平分线,从而可用直尺成功找到三角形外心.故选:C.6.(2019 河北衡水中考模拟)如图,在△ABC中,∠C=90°,∠B=30°,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点M和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BC于点D.则下列结论:①AD是△ABC的角平分线;②点D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③∠ADC=60°;④S△ADC:S△ABC=1:3;⑤AB=2CD,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D.【分析】由题意可知AD平分∠CAB,求出∠DAB,∠CAD,利用直角三角形30°角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一一判断即可.【解答】解:在Rt△ABC中,∵∠C=90°,∠B=30°,∴∠CAB=90°﹣30°=60°,由作图可知:AD平分∠CAB故①正确,∴∠DAB=∠CAB=30°=∠B,∴DA=DB,∴点D在ZB的垂直平分线上,故②正确,∵∠ADC=∠DAB+∠B=60°,故③正确,∵∠CAD=30°,∴AD=BD=2CD,∴CD=BC,∴S△ADC:S△ABC=1:3,故④正确,设CD=a,则AD=BD=2a,BC=3a,∴AB==2a=2CD,故⑤正确,故选:D.7.(2019山东济南中考模拟)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张老师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作出一个菱形.甲、乙两位同学的作法如下:甲:如图1,连接AC,作AC的中垂线交BC、AD于点E、F,则四边形AECF是菱形.乙:如图2,分别作∠A与∠B的平分线AE、BF,分别交BC于点E,交AD于点F,则四边形ABEF是菱形.则关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仅甲正确B.仅乙正确C.甲、乙均正确D.甲、乙均错误【答案】C.【分析】首先证明△AOM≌△CON(ASA),可得MO=NO,再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判定判定四边形ANCM是平行四边形,再由AC⊥MN,可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判定出ANCM是菱形;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定义,求得AB=AF,所以四边形ABEF 是菱形.【解答】解:甲的作法正确;∵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DAC=∠ACN,∵MN是AC的垂直平分线,∴AO=CO,在△AOM和△CON中,∵,∴△AOM≌△CON(ASA),∴MO=NO,∴四边形ANCM是平行四边形,∵AC⊥MN,∴四边形ANCM是菱形;乙的作法正确;∵AD∥BC,∴∠1=∠2,∠6=∠7,∵BF平分∠ABC,AE平分∠BAD,∴∠2=∠3,∠5=∠6,∴∠1=∠3,∠5=∠7,∴AB=AF,AB=BE,∴AF=BE∵AF∥BE,且AF=BE,∴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AB=AF,∴平行四边形ABEF是菱形;故选:C.8.(2019 辽宁沈阳中考模拟)如图,在Rt△ABC中,∠C=90°,∠B=30°,以点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接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中:①AD是∠BAC的平分线;②点D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③S△DAC:S△ABC=1:2.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答案】A.【分析】①连接NP,MP,根据SSS定理可得△ANP≌△AMP,故可得出结论;②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AB的度数,再由AD是∠BAC的平分线得出∠BAD=∠CAD=30°,根据∠BAD=∠B可知AD=BD,故可得出结论;③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AD=30°,CD=AD,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①证明:连接NP,MP,在△ANP与△AMP中,∵,∴△ANP≌△AMP(SSS),则∠CAD=∠BAD,故AD是∠BAC的平分线,故此结论正确;②∵在△ABC中,∠C=90°,∠B=30°,∴∠CAB=60°.∵AD是∠BAC的平分线,∴∠BAD=∠CAD=∠CAB=30°,∴∠BAD=∠B=30°,∴AD=BD,∴点D在AB的中垂线上,故此结论正确;③证明:∵在Rt△ACD中,∠CAD=30°,∴CD=AD,∴BC=BD+CD=AD+AD=AD,S△DAC=AC•CD=AC•AD,∴S△ABC=AC•BC=AC•AD=AC•AD,∴S△DAC:S△ABC=1:3,故此结论错误;综上,正确的是①②.故选:A.(二)填空题1.(2019•宁夏)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5,4),B(0,3),C(2,1).(1)画出△ABC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C1的坐标.(2)画出将A1B1C1绕点C1按顺时针旋转90°所得的△A2B2C1.【答案】(1)C1的坐标为(﹣2,﹣1).【分析】(1)分别作出三顶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即可得;(2)分别作出点A1、B1绕点C1按顺时针旋转90°所得的对应点,再顺次连接即可得.【解答】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其中点C1的坐标为(﹣2,﹣1).(2)如图所示,△A2B2C1即为所求.2.(2019•成都)如图,▱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O,AB于点M,N;②以点O为圆心,以AM长为半径作弧,交OC于点M';③以点M'为圆心,以MN长为半径作弧,在∠COB内部交前面的弧于点N';④过点N'作射线ON'交BC于点E.若AB=8,则线段OE的长为.【答案】4.【分析】利用作法得到∠COE=∠OAB,则OE∥AB,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断OE为△ABC的中位线,从而得到OE的长.【解答】解:由作法得∠COE=∠OAB,∴OE∥AB,∵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OC=OA,∴CE=BE,∴OE为△ABC的中位线,∴OE=AB=×8=4.故答案为4.3.(2017 河北中考)如图,依据尺规作图的痕迹,计算∠α=°.【答案】56.【分析】先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AD∥BC,故可得出∠DAC的度数,由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EAF的度数,再由E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得出∠AEF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FE的度数,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DAC=∠ACB=68°.∵由作法可知,AF是∠DAC的平分线,∴∠EAF=∠DAC=34°.∵由作法可知,E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AEF=90°,∴∠AFE=90°﹣34°=56°,∴∠α=56°.故答案为:56.4.(2016 河北张家口中考模拟)在△ABC中,点A到直线BC的距离为d,AB>AC>d,以A为圆心,AC为半径画圆弧,圆弧交直线BC于点D,过点D作DE∥AC交直线AB于点E,若BC=4,DE=1,∠EDA=∠ACD,则AD=.【答案】2或﹣2+2.【分析】分两种情形画出图形,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知识构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分两种情形:①如图1中,当点D在线段BC上时.∵DE∥AC,∴∠ADE=∠CAD,∵∠ADE=∠C,∴∠CAD=∠C,∴DA=DC,∵AD=AC,∴AD=DC=AC,设AD=x,∵DE∥AC,∴=,∴=,解得x=2.②如图2中,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同法可证:AD=DC=AC,设AD=x,∵DE∥AC,∴=,∴=,解得x=﹣2+2或﹣2﹣2(舍弃),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AD的值为2或﹣2+2,故答案为2或﹣2+2.5.(2019 天津北辰区中考模拟)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的顶点A在格点上,B 是小正方形边的中点,∠ABC=50°,∠BAC=30°,经过点A,B的圆的圆心在边AC上.(Ⅰ)线段AB的长等于;(Ⅱ)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画出一个点P,使其满足∠PAC=∠PBC=∠PCB,并简要说明点P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答案】(Ⅰ);(Ⅱ)取圆与网格的交点E,F,连接EF与AC交于一点,则这一点是圆心O,AB与网格线相交于D,连接DO并延长交⊙O于点Q,连接QC并延长,与B,O的连线相交于点P,连接AP,则点P 满足∠PAC=∠PBC=∠PCB.【分析】(Ⅰ)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Ⅱ)如图,取圆与网格的交点E,F,连接EF与AC交于一点,则这一点是圆心O,AB与网格线相交于D,连接DO并延长交⊙O于点Q,连接QC并延长,与B,O的连线相交于点P,连接AP,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Ⅰ)AB==,故答案为:;(Ⅱ)如图,取圆与网格的交点E,F,连接EF与AC交于一点,则这一点是圆心O,AB与网格线相交于D,连接DO并延长交⊙O于点Q,连接QC并延长,与B,O的连线相交于点P,连接AP,则点P满足∠PAC=∠PBC=∠PCB,故答案为:取圆与网格的交点E,F,连接EF与AC交于一点,则这一点是圆心O,AB与网格线相交于D,连接DO并延长交⊙O于点Q,连接QC并延长,与B,O的连线相交于点P,连接AP,则点P满足∠PAC=∠PBC=∠PCB.6.(2019 天津河东区中考模拟)如图,在由边长都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C均为格点,点P,Q分别为线段AB,BC上的动点,且满足AP=BQ(I)线段AB的长度等于 5 ;(Ⅱ)当线段AQ+CP取得最小值时,请借助无刻度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画出线段AQ和CP,并简要说明你是怎么画出点Q,P的(不要求证明).【答案】(I)5.(Ⅱ)如图2中,取格点J,S,连接JS得到交点T,作射线BT,取格点W,R,连接WR交射线BT于H,此时BH=3,连接AH交BC于点Q,取格点K,使得AK=5,连接CK交AB于P,点P,Q即为所求.【分析】(I)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即可.(Ⅱ)如图1中,作BH⊥AB,使得BH=AC=3,易证△CAP≌△HBQ,推出HQ=PC,推出PC+AQ=AQ+HQ,由AQ+QH≤AH,可知当A,Q,H共线时,AQ+QH的值最小.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I)线段AB的长度==5.故答案为5.(Ⅱ)如图1中,作BH⊥AB,使得BH=AC=3,易证△CAP≌△HBQ,推出HQ=PC,∴PC+AQ=AQ+HQ,∵AQ+QH≤AH,∴当A,Q,H共线时,AQ+QH的值最小.如图2中,取格点J,S,连接JS得到交点T,作射线BT,取格点W,R,连接WR交射线BT于H,此时BH =3,连接AH交BC于点Q,取格点K,使得AK=5,连接CK交AB于P,点P,Q即为所求.故答案为如图2中,取格点J,S,连接JS得到交点T,作射线BT,取格点W,R,连接WR交射线BT于H,此时BH=3,连接AH交BC于点Q,取格点K,使得AK=5,连接CK交AB于P,点P,Q即为所求.7.(2019 湖北孝感中考模拟)已知,在△ABC中,∠A>∠B,分别以点A,C为圆心,大于AC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点Q,作直线PQ交AB于点D,再分别以点B,D为圆心,大于B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M,点N,作直线MN交BC于点E,若△CDE是等边三角形,则∠A=.【答案】45°.【分析】如图,由作法得PQ垂直平分AC,MN垂直平分BD,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DC,EB=ED,则∠A=∠DCA,∠EDB=∠B,再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计算出∠EDB=30°,则可判断△A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到∠A=45°.【解答】解:如图,由作法得PQ垂直平分AC,MN垂直平分BD,∴DA=DC,EB=ED,∴∠A=∠DCA,∠EDB=∠B,∵△CDE为等边三角形,∴∠CDE=∠DEC=60°,而∠DEC=∠EDB+∠B,∴∠EDB=×60°=30°,∴∠CDB=90°,∴△A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45°.故答案为45°.8.(2019 河北沧州中考模拟)在△ABC中,点A到直线BC的距离为d,AB>AC>d,以A为圆心,AC为半径画圆弧,圆弧交直线BC于点D,过点D作DE∥AC交直线AB于点E,若BC=4,DE=1,∠EDA=∠ACD,则AD=.【答案】2或﹣2+2.【分析】分两种情形画出图形,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知识构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分两种情形:①如图1中,当点D在线段BC上时.∵DE∥AC,∴∠ADE=∠CAD,∵∠ADE=∠C,∴∠CAD=∠C,∴DA=DC,∵AD=AC,∴AD=DC=AC,设AD=x,∵DE∥AC,∴=,∴=,解得x=2.②如图2中,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同法可证:AD=DC=AC,设AD=x,∵DE∥AC,∴=,∴=,解得x=﹣2+2或﹣2﹣2(舍弃),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AD的值为2或﹣2+2,故答案为2或﹣2+2.(三)解答题1.(2019 湖北孝感中考)如图,Rt△ABC中,∠ACB=90°,一同学利用直尺和圆规完成如下操作:①以点C为圆心,以CB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G;分别以点G、B为圆心,以大于G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K,作射线CK;②以点B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M,交AB的延长线于点N;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直线BP交AC的延长线于点D,交射线CK于点E.请你观察图形,根据操作结果解答下列问题;(1)线段CD与CE的大小关系是;(2)过点D作DF⊥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F,若AC=12,BC=5,求tan∠DBF的值.【分析】(1)由作图知CE⊥AB,BD平分∠CBF,据此得∠1=∠2=∠3,结合∠CEB+∠3=∠2+∠CDE=90°知∠CEB=∠CDE,从而得出答案;(2)证△BCD≌△BFD得CD=DF,从而设CD=DF=x,求出AB==13,知sin∠DAF==,即=,解之求得x=,结合BC=BF=5可得答案.【解答】解:(1)CD=CE,由作图知CE⊥AB,BD平分∠CBF,∴∠1=∠2=∠3,∵∠CEB+∠3=∠2+∠CDE=90°,∴∠CEB=∠CDE,∴CD=CE,故答案为:CD=CE;(2)∵BD平分∠CBF,BC⊥CD,BF⊥DF,∴BC=BF,∠CBD=∠FBD,在△BCD和△BFD中,∵,∴△BCD≌△BFD(AAS),∴CD=DF,设CD=DF=x,在Rt△ACB中,AB==13,∴sin∠DAF==,即=,解得x=,∵BC=BF=5,∴tan∠DBF==×=.2.(2019 江西中考)在△ABC中,AB=AC,点A在以BC为直径的半圆内.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分别按下列要求画图(保留画图痕迹).(1)在图1中作弦EF,使EF∥BC;(2)在图2中以BC为边作一个45°的圆周角.【分析】(1)分别延长BA、CA交半圆于E、F,利用圆周角定理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E=∠ABC,则可判断EF∥BC;(2)在(1)基础上分别延长AE、CF,它们相交于M,则连接AM交半圆于D,然后证明MA⊥BC,从而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判断DBC=45°.【解答】解:(1)如图1,EF为所作;(2)如图2,∠BCD为所作.3.(2019 天津中考)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的顶点A在格点上,B是小正方形边的中点,∠ABC=50°,∠BAC=30°,经过点A,B的圆的圆心在边AC上.(Ⅰ)线段AB的长等于;(Ⅱ)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画出一个点P,使其满足∠PAC=∠PBC=∠PCB,并简要说明点P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分析】(Ⅰ)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Ⅱ)如图,取圆与网格的交点E,F,连接EF与AC交于一点,则这一点是圆心O,AB与网格线相交于D,连接DO并延长交⊙O于点Q,连接QC并延长,与B,O的连线相交于点P,连接AP,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Ⅰ)AB==,故答案为:;(Ⅱ)如图,取圆与网格的交点E,F,连接EF与AC交于一点,则这一点是圆心O,AB与网格线相交于D,连接DO并延长交⊙O于点Q,连接QC并延长,与B,O的连线相交于点P,连接AP,则点P满足∠PAC=∠PBC=∠PCB,故答案为:取圆与网格的交点E,F,连接EF与AC交于一点,则这一点是圆心O,AB与网格线相交于D,连接DO并延长交⊙O于点Q,连接QC并延长,与B,O的连线相交于点P,连接AP,则点P满足∠PAC=∠PBC=∠PCB.4.(2019 浙江温州中考)如图,在7×5的方格纸ABCD中,请按要求画图,且所画格点三角形与格点四边形的顶点均不与点A,B,C,D重合.(1)在图1中画一个格点△EFG,使点E,F,G分别落在边AB,BC,CD上,且∠EFG=90°.(2)在图2中画一个格点四边形MNPQ,使点M,N,P,Q分别落在边AB,BC,CD,DA上,且MP=NQ.【分析】(1)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即可.(2)如图3中,构造矩形即可解决问题.如图4中,构造MP=NQ=5即可.【解答】解:(1)满足条件的△EFG,如图1,2所示.(2)满足条件的四边形MNPQ如图所示.5.(2019•长春)图①、图②、图③均是6×6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B、C、D、E、F均在格点上.在图①、图②、图③中,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要求画图,所画图形的顶点均在格点上,不要求写出画法.(1)在图①中以线段AB为边画一个△ABM,使其面积为6.(2)在图②中以线段CD为边画一个△CDN,使其面积为6.(3)在图③中以线段EF为边画一个四边形EFGH,使其面积为9,且∠EFG=90°.【分析】(1)直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得出符合题意的图形;(2)直接利用三角形面积求法得出答案;(3)根据矩形函数三角形的面积的求法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如图①所示,△ABM即为所求;(2)如图②所示,△CDN即为所求;(3)如图③所示,四边形EFGH即为所求;6.(2019•哈尔滨)图1、2是两张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线段AC的两个端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1中画出以AC为底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点B在小正方形顶点上;(2)在图2中画出以A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ACD,点D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ACD的面积为8.【分析】(1)作AC的垂直平分线,作以AC为直径的圆,垂直平分线与圆的交点即为点B;(2)以C为圆心,AC为半径作圆,格点即为点D;【解答】解;(1)作AC的垂直平分线,作以AC为直径的圆,垂直平分线与圆的交点即为点B;(2)以C为圆心,AC为半径作圆,格点即为点D;7.(2019•武汉)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四边形ABCD 的顶点在格点上,点E是边DC与网格线的交点.请选择适当的格点,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网格中完成下列画图,保留连线的痕迹,不要求说明理由.(1)如图1,过点A画线段AF,使AF∥DC,且AF=DC.(2)如图1,在边AB上画一点G,使∠AGD=∠BGC.(3)如图2,过点E画线段EM,使EM∥AB,且EM=AB.【分析】(1)作平行四边形AFCD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对顶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3)作平行四边形AEMB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如图所示,线段AF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点G即为所求;(3)如图所示,线段EM即为所求.8.(2019•青岛)请用直尺、圆规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已知:∠α,直线l及l上两点A,B.求作:Rt△ABC,使点C在直线l的上方,且∠ABC=90°,∠BAC=∠α.【分析】先作∠DAB=α,再过B点作BE⊥AB,则AD与BE的交点为C点.【解答】解:如图,△ABC为所作.。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理解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2.掌握角平分线的判定及角平分线的画法.3. 熟练运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要点进阶:用符号语言表示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若CD平分∠ADB,点P是CD上一点,且PE⊥AD于点E,PF⊥BD于点F,则PE=PF.要点二、角的平分线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要点进阶:用符号语言表示角的平分线的判定:若PE⊥AD于点E,PF⊥BD于点F,PE=PF,则PD平分∠ADB要点三、角的平分线的尺规作图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1)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D,交OB于E.(2)分别以D、E为圆心,大于12DE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内部交于点C.(3)画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要点四、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且这一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一内角平分线和另外两顶点处的外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叫做三角形的旁心.三角形有三个旁心.所以到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距离相等的点共有4个.如图所示:△ABC 的内心为1P ,旁心为234,,P P P ,这四个点到△ABC 三边所在直线距离相等.【典型例题】 类型一、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例1、如图,在△ABC 中,∠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连接AP .(1)求证:PA 平分∠BAC 的外角∠CAM;(2)过点C 作CE⊥AP,E 是垂足,并延长CE 交BM 于点D .求证:CE=ED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E,DF⊥AC于点F,且DB=DC.求证:BE=CF.例2、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F,DE=DG,△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则△EDF的面积为:()A.11B.5.5C.7D.3.5例3、如图,AB∥CD,BP和CP分别平分∠ABC和∠DCB,AD过点P,且与AB垂直.若AD=8,则点P到BC的距离是()A.8 B.6 C.4 D.2类型二、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综合应用例4、如图,P为△ABC的外角平分线上任一点.求证:PB+PC≥AB+AC.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四边形ABDC中,∠D=∠ABD=90゜,点O为BD的中点,且OA平分∠BAC.(1)求证:OC平分∠ACD;(2)求证:OA⊥OC;(3)求证:AB+CD=AC.【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已知,如图AD、BE是△ABC的两条高线,AD与BE交于点O,AD平分∠BAC,BE平分∠ABC,下列结论:(1)CD=BD, (2)AE=CE (3)OA=OB=OD=OE (4)AE+BD=AB,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1B.2C.3D.42.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DE⊥AB于点E,△ABC的面积为7,AB=4,DE=2,则AC的长是()A.4 B.3 C.6 D.53. 如图,在Rt△ABC中,∠ACB=90°,∠CAB=30°,∠ACB的平分线与∠ABC的外角平分线交于E点,则∠AEB=()A.50°B.45°C.40° D .35°4. 如图,△ABC 中,P 、Q 分别是BC 、AC 上的点,作PR ⊥AB ,PS ⊥AC ,垂足分别是R 、S.若AQ =PQ ,PR=PS ,下列结论:①AS =AR ;②PQ ∥AR ;③△BRP ≌△CSP.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5.如图是一块三角形的草坪,现要在草坪上建一凉亭供大家休息,要使凉亭到草坪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凉亭的位置应选在( )A .△ABC 的三条中线的交点B .△ABC 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C .△ABC 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D .△ABC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6.ABC ∆中,AD 是BAC ∠的平分线,且CD AC AB +=.若60=∠BAC ,则 ABC ∠ 的大小为( )A . 40B . 60C . 80D . 100二.填空题7. 在三角形纸片ABC 中,∠C =90°,∠A =30°,AC =3.折叠该纸片,使点A 与点B 重合,折痕与AB 、AC 分别相交于点D 和点E (如图),折痕DE 的长为 .8. 如图,已知在ABC △中,90,,A AB AC CD ∠=︒=平分ACB ∠,DE BC ⊥于E ,若15BC cm =,则DEB △的周长为 cm .9.如图所示,已知△ABC 的周长是20,OB 、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OD ⊥BC 于D ,且OD=3,则△ABC 的面积是 .10.如图△ABC 中,AD 平分∠BAC,AB=4,AC=2,且△ABD 的面积为3,则△ACD 的面积为 .11.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B=∠C=90°,E 是BC 的中点,DE 平分∠ADC,∠CED=35°,如图,则∠EAB 是多少度?大家一起热烈地讨论交流,小英第一个得出正确答案,是______.12. 如图,在△ABC中,∠ABC=100°,∠ACB=20°,CE平分∠ACB,D为AC上一点,若∠CBD=20°,则∠CED=__________.三.解答题13.已知:如图,OD平分∠POQ,在OP、OQ边上取OA=OB,点C在OD上,CM⊥AD于M,CN⊥BD于N.求证:CM=CN.14.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CE⊥AB于E,∠ADC+∠B=180°求证:2AE=AB+AD.15.已知:如图,在ΔABC中,AD是△ABC的角平分线,E、F分别是AB、AC上一点,并且有∠EDF+∠EAF=180°.试判断DE和DF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八年级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经典题型解析

八年级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经典题型解析

八年级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经典题型解析要点一、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义: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线段的中垂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求做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作法:(1)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C,D两点;(2)作直线CD,CD即为所求直线.要点诠释:作弧时的半径必须大于AB的长,否则就不能得到交点了.要点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要点诠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也就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证明两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之一.同时也给出了引辅助线的方法,那就是遇见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画出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这样就出现相等线段,直接或间接地为构造全等三角形创造条件.要点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逆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要点诠释: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组成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就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做是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到三角形三顶点的距离相等,这点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典型例题】类型一、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例一、如图,△ABC中AC>BC,边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交于点D,已知AC=5,BC=4,则△BCD的周长是()A.9 B.8 C.7 D.6【答案】A;【解析】因为BD=AD,所以△BCD的周长=BD+CD+BC=AD+CD+BC=5+4=9【总结升华】此题正是应用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也就是已知是线段垂直平分线,那么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就想等,从而把三角形的边进行转移,求的周长.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在△ABC中,AB=AC,∠A=36°,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D,交AB于E,下述结论错误的是()A.BD平分∠ABC B.△BCD的周长等于AB+BCC.AD=BD=BC D.点D是线段AC的中点【答案】D;提示:根据等边对等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即可推得选项A、B、C正确;所以选D,另外,注意排除法在解选择题中的应用.【变式2】如图所示,在△ABC中,DE是AC的中垂线,AE=3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BC的周长是 cm.答案】19;∵DE是AC的中垂线,∴AD=DC,AE=CE=3∵△ABD的周长=AB+BD+AD=AB+BD+DC=13∴△ABC的周长=AB+BC+AC=13+6=19.类型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逆定理例2、如图,已知AB=AC,∠ABD=∠ACD,求证:AD是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答案与解析】证明:∵ AB=AC(已知)∴∠ABC=∠ACB (等边对等角)又∵∠ABD=∠ACD (已知)∴∠ABD-∠ABC =∠ACD-∠ACB (等式性质)即∠DBC=∠DCB∴DB=DC (等角对等边)∵AB=AC(已知)DB=DC(已证)∴点A和点D都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AD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第20课时 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及尺规作图

第20课时 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及尺规作图

第20课时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及尺规作图课时分层训练|夯实基础|1.[2019·宜昌]通过如下尺规作图,能确定点D是BC边中点的是()图20-112.[2019·河北]根据圆规作图的痕迹,可用直尺成功找到三角形外心的是()图20-123.[2019·南充]如图20-13,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若BC=6,AC=5,则△ACE的周长为()图20-13A.8B.11C.16D.174.[2019·青岛]如图20-14,BD是△ABC的角平分线,AE⊥BD,垂足为F.若∠ABC=35°,∠C=50°,则∠CDE的度数为()图20-14A.35°B.40°C.45°D.50°5.[2019·包头样题二]如图20-15,在已知△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1B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N;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2若CD=AC,∠B=25°,则∠ACB的度数是()图20-15A.90°B.95°C.100°D.105°AC的长为半径作弧, 6.[2019·青山区二模]如图20-16,在△ABC中,∠ACB=90°,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以大于12两弧相交于点M和点N,作直线MN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CD.若∠B=34°,则∠BDC的度数是()图20-16A.68°B.112°C.124°D.146°7.[2019·东营]如图20-17,在Rt△ABC中,∠ACB=90°,分别以点B和点C为圆心,大于1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2相交于D,E两点,作直线DE交AB于点F,交BC于点G,连接CF,若AC=3,CG=2,则CF的长为()图20-17B.3A.52C.2D.728.[2019·襄阳]如图20-18,分别以线段AB的两个端点为圆心,大于AB的一半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交于C,D 两点,连接AC,BC,AD,BD,则四边形ADBC一定是()图20-18A.正方形B.矩形C.梯形D.菱形9.[2016·湖州]如图20-19,AB∥CD,BP和CP分别平分∠ABC和∠DCB,AD过点P,且与AB垂直.若AD=8,则点P 到BC的距离是()图20-19A.8B.6C.4D.210.如图20-20,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BE平分∠ABC,交CD于点E.若BC=5,DE=2,则△BCE的面积等于()图20-20A.10B.7C.5D.411.[2018·淄博]如图20-21,在Rt△ABC中,∠A=90°,CM平分∠ACB交AB于点M,过点M作MN∥BC交AC于点N,且MN平分∠AMC.若AN=1,则BC的长为()图20-21A.4B.6C.4√3D.812.[2019·潍坊]如图20-22,已知∠AOB,按照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OB的两边于C,D两点,连接CD.CD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E,连接CE,DE.②分别以点C,D为圆心,以大于12③连接OE交CD于点M.图20-22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CEO=∠DEOB.CM=MDC.∠OCD=∠ECDCD·OED.S四边形OCED=1213.如图20-23,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DF分别是△ABD和△ACD的高,连接EF与AD交于点O.有下面四个结论:①OA=OD;②AD⊥EF;③当∠BAC=90°时,四边形AEDF是正方形;④AE2+DF2=AF2+DE2.其中正确的是()图20-23A.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2019·兰州]如图20-24,矩形ABCD,∠BAC=60°,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AC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1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BC于点E,若BE=1,则矩形2ABCD的面积等于.图20-2415.[2019·泰州]如图20-25,△ABC中,∠C=90°,AC=4,BC=8.(1)用直尺和圆规作AB的垂直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若(1)中所作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求BD的长.图20-2516.[2019·宜昌]如图20-26,在△ABC中,D是BC边上一点,AB=DB,BE平分∠ABC,交AC边于点E,连接DE.(1)求证:△ABE≌△DBE;(2)若∠A=100°,∠C=50°,求∠AEB的度数.图20-2617.[2019·杭州]如图20-27,在△ABC中,AC<AB<BC.(1)已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边交于点P,连接AP,求证:∠APC=2∠B;(2)以点B为圆心,线段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与BC边交于点Q,连接AQ.若∠AQC=3∠B,求∠B的度数.①②图20-27|拓展提升|18.如图20-28,在△ABC中,AB=AC,∠A=30°,E为BC延长线上一点,∠ABC与∠A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则∠D 等于()图20-28A.15°B.17.5°C.20°D.22.5°19.[2019·烟台]已知∠AOB=60°,以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OA,OB于点M,N,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MN的长度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P,以OP为边作∠POC=15°,则∠BOC的度数为() 于12A.15°B.45°C.15°或30°D.15°或45°【参考答案】1.A2.C3.B [解析]∵DE 垂直平分AB ,∴AE=BE ,∴△ACE 的周长=AC +CE +AE=AC +CE +BE=AC +BC=5+6=11.故选B .4.C [解析]因为BD 平分∠ABC ,AE ⊥BD ,所以△ABF ≌△EBF ,所以BD 是线段AE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D=ED ,所以∠BAD=∠BED=180°-35°-50°=95°,所以∠CDE=95°-50°=45°.5.D6.B [解析]根据作图方法可知,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DC=DA.∴∠DCA=∠A=180°-90°-34°=56°,∴∠BDC=∠A +∠DCA=56°+56°=112°.故选B .7.A [解析]由作图可知,DE 是边BC 的垂直平分线,那么BC=2CG=4.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B=5.因为∠ACB=90°,所以DE ∥AC.因为G 为BC 的中点,所以F 为AB 的中点,所以CF=12AB=52.8.D9.C [解析]如图,过点P 作PE ⊥BC 于点E.∵AB ∥CD ,P A ⊥AB ,∴PD ⊥CD.∵BP 和CP 分别平分∠ABC 和∠DCB ,∴P A=PE ,PD=PE ,∴PE=P A=PD.∵P A +PD=AD=8,∴P A=PD=4,∴PE=4.10.C [解析]过点E 作EK ⊥BC 于点K.因为BE 平分∠ABC ,CD ⊥AB ,所以EK=ED=2,所以S △BCE =12BC ·EK=12×5×2=5.故选C .11.B [解析]∵MN ∥BC ,∴∠ANM=∠ACB ,∠NMC=∠MCB.∵CM 平分∠ACB ,∴∠MCB=∠MCN=12∠ACB ,∴∠NMC=∠NCM ,∴MN=NC.∵MN 平分∠AMC ,∴∠AMN=∠NMC=12∠AMC ,∴∠AMN=12∠ACB=12∠ANM.∵∠A=90°,∴∠AMN=30°.∵AN=1,∴MN=2,∴NC=2,∴AC=3.∵∠B=∠AMN=30°,∴BC=2AC=6. 故选B .12.C [解析]由作图可知OC=OD ,CE=DE ,OE=OE ,所以△OCE ≌△ODE ,所以∠CEO=∠DEO ,选项A 正确;根据“三线合一”可知,CM=MD ,CD ⊥OE ,所以选项B,D 正确;选项C 错误.故选C . 13.D14.3√3 [解析]在矩形ABCD 中,∠BAC=60°,∴∠B=90°,∠BCA=30°.由作图知,AE 平分∠BAC ,∴∠BAE=∠EAC=30°.∵在Rt △ABE 中,BE=1,∴AE=1sin30°=2,AB=1tan30°=√3,∵∠EAC=∠ECA=30°,∴EC=AE=2,∴BC=3,∴S矩形ABCD=AB·BC=3√3.15.解:(1)如图所示,直线l为AB的垂直平分线.(2)设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连接AD.因为DE垂直平分AB,所以AD=BD, 设AD=BD=x,则CD=8-x,在Rt△ACD中,AC2+CD2=AD2,即42+(8-x)2=x2,解得x=5,所以BD的长为5.16.解:(1)证明:∵BE平分∠ABC,∴∠ABE=∠DBE,在△ABE和△DBE中,{AB=DB,∠ABE=∠DBE, BE=BE,∴△ABE≌△DBE(SAS).(2)∵∠A=100°,∠C=50°,∴∠ABC=30°.∵BE平分∠ABC,∴∠ABE=∠DBE=12∠ABC=15°,在△ABE中,∠AEB=180°-∠A-∠ABE=180°-100°-15°=65°.17.解:(1)证明:∵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边交于点P, ∴P A=PB,∴∠B=∠BAP.∵∠APC=∠B+∠BAP,∴∠APC=2∠B.(2)根据题意可知BA=BQ,∴∠BAQ=∠BQA.∵∠AQC=3∠B,∠AQC=∠B+∠BAQ,∴∠BAQ=2∠B.∵∠BAQ+∠BQA+∠B=180°,∴5∠B=180°,∴∠B=36°.18.A19.D[解析]由题意可以得出OP为∠AOB的平分线,所以∠AOP=∠BOP=1∠AOB=30°.又因为∠POC=15°,考2虑到点C有可能在∠AOP内也有可能在∠BOP内,所以当点C在∠AOP内时,∠BOC=∠BOP+∠POC=45°,当点C在∠BOP内时,∠BOC=∠POC=15°.。

20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教案

20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教案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会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解决简单问题;2.会用尺规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二)过程与方法:探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推理、归纳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几何知识的一般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能运用其解决简单的问题.难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的应用,了解作图的道理.三、教学过程思考有时我们感觉两个平面图形是轴对称的,如何验证呢?不折叠图形,你能准确地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吗?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其对称轴就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因此,我们只要找到一对对应点,作出连接它们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可以得到这两个图形的对称轴.例2 如图,点A 和点B 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你能作出这条直线吗?分析:我们只要连接点A 和点B ,作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就可以得到点A 和点B 的对称轴. 为此作出到点A ,B 距离相等的两点,即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两点,从而作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作法:1.分别以点A 和B 为圆心、以大于21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C ,D 两点.2.作直线CD.CD 就是所求作的直线.这个作法实际上就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 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确定线段的中点. 命题证明求证: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BC 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P.求证:点P 在AC 的垂直平分线,且PA=PB=PC.证明:∵ 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PA=PB同理,PB=PC∴ PA=PC∴ 点P 在AC 的垂直平分线上,且PA=PB=PC.五角星同样,对于轴对称图,只要找到任意一组对应点,作出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得到此图形的对称轴.例如,图中的五角星,我们可以找出一对对应点A和A′,连接AA′,作出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l,则l就是这个五角星的一条对称轴.类似地,你能作出这个五角星的其它对称轴吗?练习1.作出下列各图形的一条对称轴,和同学比较一下,你们作出的对称轴一样吗?2.如图,角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3.如图,与图形A成轴对称的是哪个图形?作出它们的对称轴.解:图形A与图形B成轴对称,对称轴如图所示直线l.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由于采用了直观操作以及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感悟,因而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掌握较好,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1.2 尺规作图 (共1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1.2 尺规作图 (共13张PPT)


新课讲解
作法:(1)分别以点A和B为圆心,
以大于1 AB的长为半径作弧,
2
两弧交于C、D两点.
A
(2)作直线CD.
CD就是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的直线.
C B
D
特别说明:这个作法实际上就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 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确定线段的中点.
新课讲解
2 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想一想】下图中的五角星有几条对称轴?如何作出这
距离相等的两点,即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两点,从 而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8.1021.8.10T uesday, August 10,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1:41:1121:41:1121:418/10/2021 9:41:11 PM
些对称轴呢?
l
作法:(1)找出五角星的一对
A
B
对称点A和B,连结AB.
(2)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
则l就是这个五角星的一条对称轴.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找出五条对称轴, 所以五角星有五条对称轴.
新课讲解
方法总结:对于轴对称图形,只要找到任意一组对称点,作出 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能得此图形的对称轴.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下 午9时41分21.8.1021:41August 10, 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年8月10日星期 二9时41分11秒21:41:1110 August 2021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时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及尺规作图课时分层训练|夯实基础|1.[2019·宜昌]通过如下尺规作图,能确定点D是BC边中点的是()图20-112.[2019·河北]根据圆规作图的痕迹,可用直尺成功找到三角形外心的是()图20-123.[2019·南充]如图20-13,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若BC=6,AC=5,则△ACE的周长为()图20-13A.8B.11C.16D.174.[2019·青岛]如图20-14,BD是△ABC的角平分线,AE⊥BD,垂足为F.若∠ABC=35°,∠C=50°,则∠CDE的度数为()图20-14A.35°B.40°C.45°D.50°5.[2019·包头样题二]如图20-15,在已知△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1B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N;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2若CD=AC,∠B=25°,则∠ACB的度数是()图20-15A.90°B.95°C.100°D.105°AC的长为半径作弧, 6.[2019·青山区二模]如图20-16,在△ABC中,∠ACB=90°,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以大于12两弧相交于点M和点N,作直线MN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CD.若∠B=34°,则∠BDC的度数是()图20-16A.68°B.112°C.124°D.146°7.[2019·东营]如图20-17,在Rt△ABC中,∠ACB=90°,分别以点B和点C为圆心,大于1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2相交于D,E两点,作直线DE交AB于点F,交BC于点G,连接CF,若AC=3,CG=2,则CF的长为()图20-17B.3A.52C.2D.728.[2019·襄阳]如图20-18,分别以线段AB的两个端点为圆心,大于AB的一半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交于C,D 两点,连接AC,BC,AD,BD,则四边形ADBC一定是()图20-18A.正方形B.矩形C.梯形D.菱形9.[2016·湖州]如图20-19,AB∥CD,BP和CP分别平分∠ABC和∠DCB,AD过点P,且与AB垂直.若AD=8,则点P 到BC的距离是()图20-19A.8B.6C.4D.210.如图20-20,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BE平分∠ABC,交CD于点E.若BC=5,DE=2,则△BCE的面积等于()图20-20A.10B.7C.5D.411.[2018·淄博]如图20-21,在Rt△ABC中,∠A=90°,CM平分∠ACB交AB于点M,过点M作MN∥BC交AC于点N,且MN平分∠AMC.若AN=1,则BC的长为()图20-21A.4B.6C.4√3D.812.[2019·潍坊]如图20-22,已知∠AOB,按照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OB的两边于C,D两点,连接CD.CD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E,连接CE,DE.②分别以点C,D为圆心,以大于12③连接OE交CD于点M.图20-22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CEO=∠DEOB.CM=MDC.∠OCD=∠ECDCD·OED.S四边形OCED=1213.如图20-23,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DF分别是△ABD和△ACD的高,连接EF与AD交于点O.有下面四个结论:①OA=OD;②AD⊥EF;③当∠BAC=90°时,四边形AEDF是正方形;④AE2+DF2=AF2+DE2.其中正确的是()图20-23A.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2019·兰州]如图20-24,矩形ABCD,∠BAC=60°,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AC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1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BC于点E,若BE=1,则矩形2ABCD的面积等于.图20-2415.[2019·泰州]如图20-25,△ABC中,∠C=90°,AC=4,BC=8.(1)用直尺和圆规作AB的垂直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若(1)中所作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求BD的长.图20-2516.[2019·宜昌]如图20-26,在△ABC中,D是BC边上一点,AB=DB,BE平分∠ABC,交AC边于点E,连接DE.(1)求证:△ABE≌△DBE;(2)若∠A=100°,∠C=50°,求∠AEB的度数.图20-2617.[2019·杭州]如图20-27,在△ABC中,AC<AB<BC.(1)已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边交于点P,连接AP,求证:∠APC=2∠B;(2)以点B为圆心,线段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与BC边交于点Q,连接AQ.若∠AQC=3∠B,求∠B的度数.①②图20-27|拓展提升|18.如图20-28,在△ABC中,AB=AC,∠A=30°,E为BC延长线上一点,∠ABC与∠A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则∠D 等于()图20-28A.15°B.17.5°C.20°D.22.5°19.[2019·烟台]已知∠AOB=60°,以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OA,OB于点M,N,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1MN的长度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P,以OP为边作∠POC=15°,则∠BOC的度数为() 2A.15°B.45°C.15°或30°D.15°或45°【参考答案】1.A2.C3.B [解析]∵DE 垂直平分AB ,∴AE=BE ,∴△ACE 的周长=AC +CE +AE=AC +CE +BE=AC +BC=5+6=11.故选B .4.C [解析]因为BD 平分∠ABC ,AE ⊥BD ,所以△ABF ≌△EBF ,所以BD 是线段AE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D=ED ,所以∠BAD=∠BED=180°-35°-50°=95°,所以∠CDE=95°-50°=45°.5.D6.B [解析]根据作图方法可知,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DC=DA.∴∠DCA=∠A=180°-90°-34°=56°,∴∠BDC=∠A +∠DCA=56°+56°=112°.故选B .7.A [解析]由作图可知,DE 是边BC 的垂直平分线,那么BC=2CG=4.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B=5.因为∠ACB=90°,所以DE ∥AC.因为G 为BC 的中点,所以F 为AB 的中点,所以CF=12AB=52.8.D9.C [解析]如图,过点P 作PE ⊥BC 于点E.∵AB ∥CD ,P A ⊥AB ,∴PD ⊥CD.∵BP 和CP 分别平分∠ABC 和∠DCB ,∴P A=PE ,PD=PE ,∴PE=P A=PD.∵P A +PD=AD=8,∴P A=PD=4,∴PE=4.10.C [解析]过点E 作EK ⊥BC 于点K.因为BE 平分∠ABC ,CD ⊥AB ,所以EK=ED=2,所以S △BCE =12BC ·EK=12×5×2=5.故选C .11.B [解析]∵MN ∥BC ,∴∠ANM=∠ACB ,∠NMC=∠MCB.∵CM 平分∠ACB ,∴∠MCB=∠MCN=12∠ACB ,∴∠NMC=∠NCM ,∴MN=NC.∵MN 平分∠AMC ,∴∠AMN=∠NMC=12∠AMC ,∴∠AMN=12∠ACB=12∠ANM.∵∠A=90°,∴∠AMN=30°.∵AN=1,∴MN=2,∴NC=2,∴AC=3.∵∠B=∠AMN=30°,∴BC=2AC=6. 故选B .12.C [解析]由作图可知OC=OD ,CE=DE ,OE=OE ,所以△OCE ≌△ODE ,所以∠CEO=∠DEO ,选项A 正确;根据“三线合一”可知,CM=MD ,CD ⊥OE ,所以选项B,D 正确;选项C 错误.故选C . 13.D14.3√3 [解析]在矩形ABCD 中,∠BAC=60°,∴∠B=90°,∠BCA=30°.由作图知,AE 平分∠BAC ,∴∠BAE=∠EAC=30°.∵在Rt △ABE 中,BE=1,∴AE=1sin30°=2,AB=1tan30°=√3,∵∠EAC=∠ECA=30°,∴EC=AE=2,∴BC=3,∴S矩形ABCD=AB·BC=3√3.15.解:(1)如图所示,直线l为AB的垂直平分线.(2)设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连接AD.因为DE垂直平分AB,所以AD=BD, 设AD=BD=x,则CD=8-x,在Rt△ACD中,AC2+CD2=AD2,即42+(8-x)2=x2,解得x=5,所以BD的长为5.16.解:(1)证明:∵BE平分∠ABC,∴∠ABE=∠DBE,在△ABE和△DBE中,{AB=DB,∠ABE=∠DBE, BE=BE,∴△ABE≌△DBE(SAS).(2)∵∠A=100°,∠C=50°,∴∠ABC=30°.∵BE平分∠ABC,∴∠ABE=∠DBE=12∠ABC=15°,在△ABE中,∠AEB=180°-∠A-∠ABE=180°-100°-15°=65°.17.解:(1)证明:∵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边交于点P, ∴P A=PB,∴∠B=∠BAP.∵∠APC=∠B+∠BAP,∴∠APC=2∠B.(2)根据题意可知BA=BQ,∴∠BAQ=∠BQA.∵∠AQC=3∠B,∠AQC=∠B+∠BAQ,∴∠BAQ=2∠B.∵∠BAQ+∠BQA+∠B=180°,∴5∠B=180°,∴∠B=36°.18.A19.D[解析]由题意可以得出OP为∠AOB的平分线,所以∠AOP=∠BOP=1∠AOB=30°.又因为∠POC=15°,考2虑到点C有可能在∠AOP内也有可能在∠BOP内,所以当点C在∠AOP内时,∠BOC=∠BOP+∠POC=45°,当点C在∠BOP内时,∠BOC=∠POC=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