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环境科学概论-固体废物与环境
《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大纲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描述环境科学概论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入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环境科学的基础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环境科学意识和基本研究能力。
本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培养学生的环境科学思维和意识;3.培养学生的环境科学研究和问题解决能力;4.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环境科学概述(2学时)1.1环境科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2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2.环境要素与环境系统(4学时)2.1大气环境;2.2水环境;2.3土壤环境;2.4生物环境;2.5环境系统与能量流动。
3.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6学时)3.1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3.2自然灾害与人类风险;3.3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3.4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3.5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4.环境监测与评价(6学时)4.1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方法;4.2环境评价的原理和指标;4.3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
5.环境保护与管理(8学时)5.1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5.2环境管理与规划;5.3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6.环境工程与技术(8学时)6.1大气污染控制技术;6.2水污染控制技术;6.3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利用;6.4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7.环境科学案例分析(6学时)7.1水环境污染案例;7.2大气环境污染案例;7.3土壤环境污染案例;7.4生态环境破坏案例。
8.实践教学(4学时)8.1环境监测实验;8.2实地考察与调研。
四、教学方法与评价1.教学方法1.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传授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2实验教学法:组织环境监测实验和实地考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1.3讨论与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1.4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创新思维。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一、基本概念环境、环境问题、环境质量、环境容量、环境污染、环境标准、水体自净作用、水质、水质指标、土壤背景值、固体废物处理、固体废物处置、噪声、环境评价、环境监测、环境规划。
环境标准分级: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
地方标准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分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六大类。
3、固体废物处理固体废物处理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为便于运输、储存、资源化利用及最终处置的一种过程。
4、固体废物处置固体废物处置是将已无回收价值或确定不能再利用的固体废物长期置于与生物圈隔离地带的技术措施。
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指声波频率和强弱变化毫无规则,杂乱无章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人们不需要的、使人烦躁的声音。
噪声污染的定义:噪声污染是指噪声对人和周围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主要知识点1、环境的分类、环境问题的分类;自然环境可分为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2、环境的特性;多样性,整体性,区域性,相对稳定性,变化滞后性,脆弱性3、污染源类型;大气污染源、水污染源、固体废物污染源、噪声污染源、辐射污染源等。
4、大气污染物分类、大气污染源分类、大气污染分类;(1)大气污染物分类(2-0:29)①据来源分为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②据污染物存在的形态分为颗粒污染物与气态污染物;③根据污染物形成过程的不同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2)大气污染源分类(2-0:17、28)天然污染源:如:火山喷发的有害物质、尘埃、气体等。
人为污染源1)据产生类型: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2)按形状特点:固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3)按排放方式:高架源、线源、面源4)按排放时间:连续源、间断源、瞬间源(3)大气污染分类(P15/2-0:60)1)按污染物的性质:还原型大气污染(条件:煤炭为主,SO2、CO颗粒物,低温、高湿度的阴天静风:伦敦烟雾)、氧化型大气污染(条件:石油为主,CO、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阳光普照:洛杉矶光化学烟雾)2)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煤炭型、石油型、混合型、特殊型3)按大气污染范围大小: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区域性大气污染、广域性大气污染、全球性大气污染5、大气污染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1)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硫、硫化氢等(2)二次污染: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或与大气原有成分作用,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
环境科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解答
2004 年试题名词解释:1 吸附与离子交换:A 吸附主要是指化学物质在气固或液固两相介质中,在固相中浓度升高的过程,包括一切使使溶质从气象或液相转入固相的反应。
B 离子交换,借助于固体离子交换剂中的离子与稀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以达到提取或去除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目的,是一种属于传质分离过程的单元操作。
2 固体废物及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A 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
B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是将固体废物焚烧或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的数量,缩小固体废物的体积,减少消除其他危害成分的活动,或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设施不再回取的活动。
3 温度层结与逆温:A 温度层结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方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情况,即在垂直方向上的气温垂直分布。
B 逆温,由于近地层大气的情况比较复杂,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递增的情况,即逆温。
4 环境噪声与连续等效 A 声级:A 环境噪声,通常把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生活,即人们不需要听到或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声音称为环境噪声。
B 等效 A 声级,将一定时间内不连续的噪声能量用总工作时间进行平均的方法来评价噪声对人的影响,即等效连续 A 声级,它是一个相同时间T 内与起伏噪声能量相等的连续稳态的 A 声级。
5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A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共同栖居的生物与其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B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系统的结构组成相对稳定,功能得到最大发挥,物质与能量的流入,流出协调一致,即系统保持高度有序的状态。
6 土壤背景值与环境容量:A 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组成环境的各要素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化学成分,它反映环境质量的原始状态。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第一章绪论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特别是从产业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适当,尤其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环境科学就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诞生的一门新兴科学。
他是一个有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也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际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向深度、广度进军的标志,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进一步升华的表现。
环境科学诞生的时间不久,并正在发展之中,因此对于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分科给以确切完备的答复尚有一定困难。
但是,学科的发展异常迅速,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20年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其研究领域之广,出版书刊之多,资料积累之丰富,在科学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
在这种情况下,对它的研究对象`任新的学科发展更是有益的。
第五章固体废物与环境务`内容`分科和发展动向进行概括的总结和探讨是十分必要和可能的,对于促进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骤增,堆放和处置场地却日益减少,处置费用也越来越高],以及有害废弃物处置不当所造成的对大气、水士的严重污染,加恶化着环境,危害人体。
另一方面,全球范围的天然资源的渐减少,迫使大家重固体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增加会的物质财富。
因此,固体废物的处和利用已日成环境科学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一章绪论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特别是从产业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适当,尤其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五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
环境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环境科学概论二、考试方式:闭卷、笔试三、考试时间:90分钟四、试卷结构:总分10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16%,名词解释20%,填空题16%,简答题24%,论述题24%。
五、参考教材:环境科学概论/莫祥银主编.—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6六、考试基本要求掌握环境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各类环境污染物特点、生态系统基本原理、可持续发展等基本概念和内涵;熟悉当代主要的环境问题特点及其控制对策;熟悉废水、废气、废渣及其噪声污染等的治理技术;掌握环境污染物的在各种环境因子中的转化规律。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环境问题。
七、考试范围第一章绪论1.掌握环境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2.掌握环境问题的概念、分类及发展。
3.了解环境科学的发展及学科体系。
第二章大气环境科学1.理解大气的组成与结构特点。
2.掌握大气污染概念及其类型。
3.熟悉大气污染的危害。
4.掌握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雾霾的形成原因及控制对策。
5.理解常用的颗粒污染物治理技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污染物治理技术。
6.了解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第三章水环境科学1.了解水资源利用现状,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2.掌握水体污染和水体自净的概念,水体污染的机理。
3.熟悉水体污染的危害。
4.理解水污染治理技术。
5.了解水体综合防治对策。
第四章固体废物与环境1.掌握固体废物概念、分类及特征。
2.熟悉固体废物污染热点环境问题,包括电池污染、白色污染、电子垃圾污染和洋垃圾污染等。
3.熟悉固体废物的危害。
4.理解固体废物治理技术。
5.了解固体废物综合防治对策。
第五章物理污染与环境1.掌握噪声概念、噪声污染来源及控制技术。
2.熟悉噪声污染的危害及综合防治。
3.熟悉电磁辐射污染、放射性污染、光污染和热污染的概念及危害。
第六章生态环境科学1.掌握生态系统概念、组成、类型和功能。
2.熟悉生态学、食物链、生态金字塔等基本概念。
环境科学概论含答案
1、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研究了美国使用杀虫剂所产生的危害之后,出版了《寂静的春天》。
2、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3、影响近地层空气质量的因子主要包括:污染源因子、气象因子和地形因子。
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
5、按监测目的分,环境监测分为: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的检测和研究性检测。
6、典型物理污染包括:噪声污染、电磁辐射、光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热污染。
7、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环境先恶化后改善的情况,称为环境库兹涅兹曲线。
8、按照处理原理除尘装置主要分为机械除尘、湿式除尘、过滤除尘和电除9、根据不同的原则,环境划分也不同。
按环境主体,环境可分人类环境和生物环境__。
10、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有两个显着特点,一是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数量逐级递减_;二是能量流动是―不循环的,—不可逆的。
11、根据大气的物理性质差异和垂直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圈分为五层,分别_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逸散层。
12、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水汽、—液体颗粒和悬浮固体杂质组成的混合物。
其组分可分为稳定组分和不稳定组分。
13、人工环境根据空间分布特点可分为_点状环境_、_面状环境_和—线状环境14、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包括引起呼吸道疾病、致癌、传染病暴发流行和损伤遗传物质_。
15、水中所含的杂质,按其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三类:悬浮物、_胶体_、―溶解物。
16、水体中的污染物按其种类和性质一般可以分为四大类,吸机无毒物、_无机有毒物—、―有机无毒物_和―有机有毒物__。
17、土地退化包括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一土壤污染三种形式。
18、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是追求_、质量和效率;生态—环境—资源目标是强调为使系统达到良性循环,发展必须有限制,要与自身承载力相协调;社会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_,人口适度增长。
19、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公平性原则、_可持续性原则_、_共同性原则—和需求性原则原则。
807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参考书目
807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参考书目摘要: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参考书目一、环境科学基础理论1.环境科学概论2.环境监测与评价3.环境规划与管理二、环境工程与技术1.水污染控制工程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4.环境生物技术5.环境材料与应用三、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1.环境监测技术2.环境质量评价3.环境影响评价四、环境政策与法律法规1.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2.环境政策与环境保护战略3.环境管理与执法五、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1.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环境经济学3.环境伦理学4.环境社会学正文: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参考书目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科学与工程已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领域。
本文将介绍环境科学与工程的一些重要参考书目,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这一领域。
一、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环境科学概论是对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全面介绍的教材,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
另外,《环境监测与评价》和《环境规划与管理》也是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环境监测、评价和规划管理的基本方法。
二、环境工程与技术环境工程与技术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的重要应用方向,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生物技术、环境材料与应用等内容。
这些领域的参考书目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手段。
三、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环境监测与评价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环境监测技术、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
《环境监测技术》是一本详细介绍环境监测方法的教材,而《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则是环境评价的重要参考书目。
四、环境政策与法律法规环境政策与法律法规是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详细介绍了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而《环境政策与环境保护战略》则从政策层面对环境保护进行了全面解析。
此外,《环境管理与执法》也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参考书目。
《环境科学概论II》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概论IIGener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II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课程学分:2学分课程总学时:32 学时,其中讲课:32学时课程性质:选修开课学期:第5学期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适用专业:大气环境、生态学教材:郑有飞主编,环境科学概论,气象出版社,2011开课单位:应用气象学院生态系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是针对当前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
本课程以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着重阐述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探讨人类活动对多环境要素的影响。
特别是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的影响;以及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介绍了城市环境﹑环境质量的评价﹑区域环境以及人口﹑能源﹑资源与环境等问题。
因为是概论性的,故本课程涉及的内容主要介绍环境学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课程内容包括十二章,其中第一章集中讲解环境学基础理论,集中讲述环境规律、环境科学、环境学的基本概念,首次系统阐述了环境基本规律、环境学四项基本原理和环境科学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到第十二章分别从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弃物环境、全球环境、人口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十个方面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在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体验、领悟环境学基本原理,加深和巩固对环境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1章绪论(2学时)(1)掌握环境、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环境科学等基本概念(2)熟悉环境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3)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科学的由来及其发展过程重点:环境的概念;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环境科学的由来难点:环境科学研究的组成和分支第2章大气环境(5学时)(1)掌握大气的构成及主要组成;大气污染的来源;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大气污染类型(2)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大气光化学特性;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的化学转化;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3)了解大气环境中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综合防治与管理重点:大气环境结构和组成,大气污染的来源、类型、危害,主要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难点:大气的温度场;大气水平运动的受力情况;湍流运动的要素及形成原因;无界大气的扩散模式;有界大气的扩散模式;扩散参数的确定;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如烟尘控制技术、二氧化硫控制技术、汽车尾气的催化净化)及综合防治与管理技术第3章水环境(4学时)(1)掌握水环境概念、水体污染的来源及主要污染物;水体污染的危害;(2)理解天然水的循环;水体中耗氧有机物的降解及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3)了解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转化和迁移;水体污染控制及管理技术重点: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在水体中的转化,水体富营养化过程;理解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难点:河流水体污染物扩散的稳态解;河流水质模型第4章土壤环境(3学时)(1)掌握土壤污染的概念;土壤污染的危害;污染物的来源及种类(2)理解土壤的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土壤污染发生类型(3)了解土壤污染的治理;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重点:土壤的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土壤污染的概念;土壤污染发生类型难点: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背景值及其迁移转化;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降解及残留第5章固体废物与环境(2 学时)(1)掌握固体废物的定义、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污染途径及危害(2)理解固体废物资源化、资源化系统(3)了解固体废物综合处理意义、原则及处理系统的分类。
环境科学概论考卷A
1、印染厂排放污染造成当地水体污染属于:()
A、原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C、第一类环境问题
2、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会造成:()
A、煤炭型污染B、石油型污染C、混合型污染D、特殊型污染
3、空气中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被称为:()
A、飘尘B、总悬浮颗粒物C、降尘
4、SO2的排放会造成:()
A、紫化苜蓿B、唐昌蒲C、向日葵D、地衣
9、含营养物质的废水排入湖泊、水库、港湾等水流缓慢的水体,会造成藻类大量繁殖,这种现象称为:()
A、有机污染B、水环境污染C、富营养化
10、农产品安全的内涵中不包括:()
A、供需平衡B、优质无污染C、安全储存和运输D、来源的可持续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卷
卷别:(卷)(答卷时间12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七八总Fra bibliotek分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水环境容量
2、固体废物
3、环境影响评价
二、是非题(每题2分,共24分):
1、全球性环境问题是指对全球产生直接影响的,或具有普遍性,随后又发展为对全球造成危害的环境问题。( )
2、合成洗涤剂通过水体自净在3年左右时间被分解。()
1、简述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有哪些?
2、简述清洁生产的内容。
第3页
3、简述土壤污染的特点。
五、论述题(17分):
论述你对我国大气污染现状的认识及其大气污染防治的建议。
第4页
3、CO和NO都能和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妨碍其输氧功能,造成缺氧症。CO的毒性比NO大5倍。()
环境科学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开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问题: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安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3、大气污染:由于自然或人为的过程,使得大气中的一些物质的含量到达有害的程度,以至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严重威胁着人类安康和经济开展,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4、大气污染源: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设备、装置和场所。
5、大气污染物: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并对人体、生物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6、总悬浮颗粒〔TSP〕:指悬浮于大气中,粒径小于100μm的所有固体颗粒物,包括飘尘和降尘。
它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各种粒子的总称,也是大气污染监测和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7、降尘:指大气中粒径大于30μm的固体颗粒物,因重力作用,在短时间内可因自身重力沉降到地面。
8、飘尘或可吸入粒子:指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物,分为PM10〔粒径<10μμm〕。
PM10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安康产生危害,PM2.5的危害那么更为严重。
9、光化学反响:大气中存在的吸光物质〔氧气、臭氧、NO2等〕的原子、分子、自由基或离子,它们吸收光子所引发的反响,称为光化学反响。
10、自由基或游离基:由于共价键均裂而生成的带有未成对电子的碎片。
即化合物分子中共价健在光、热等影响下,分裂而成的含有不成对价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
具有很高的活性和强氧化作用。
11、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物和烃类化合物的大气,在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响所生成的臭氧醛、酮、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
12、酸雨: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响,形成硫酸和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pH值低于5.6的降水。
环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环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大气环境概念:干结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主要成分是氮气(78、09%)和氧气(20、94%)。
其次是氩气(0、934%体积)和二氧化碳(0、033%体积)。
空气中水的体积百分含量在0、1-0、5%之间,其余的大气成分为稀有气体。
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大气污染源: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包括:天然源(指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入污染物的污染源。
)人为源(指人类的生产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
)大气污染物: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毒影响的物质。
气溶胶体:是空气中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质与空气一起结合成的悬浮体,它的粒径在1微米以下,可以悬浮在大气中。
总悬浮颗粒物(TSP)XXXXX:D(粒径)在100mm以下,其中多数在10mm以下,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各种粒子的总称。
可吸入粒子(IP):大于10μm的颗粒物能被鼻腔的鼻毛吸留住,而小于10μm的飘尘却能长驱直入侵蚀肺泡,叫“可吸入因子”。
在可吸入微粒中80%可沉积于肺泡,且沉积时间可达数年之久,导致肺心病等一系列病变。
一次污染物:又称原发性污染物,指直接由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
进入大气后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二次污染物:又称继发性污染物,指进入大气的一次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或一次污染物与正常大气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以及在太阳辐射线的参与下引起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新的污染物。
光化学烟雾:是在一定条件下(如强日光、低风速和低温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发生化学转化形成的高氧化性的混合气团,是一种带刺激性的淡蓝色烟雾。
气温垂直递减率:在对流层内,气温垂直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这是因为地面是大气的主要和直接的热源,所以近地面层的温度比上层要高;另一方面,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分布从低空向高空减少,它们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很强。
《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2:《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环境学概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课程类别:必修课程编号:课程归属单位:制订时间:2017年6月一、课程的性质、任务1.课程性质和任务《环境学概论》是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专业教学中,使学生了解目前全球的环境情况,起着拓宽知识面的作用。
《环境学概论》以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环境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主要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等)的污染问题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并以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及污染综合防治等方法和手段实现环境质量的调控。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污染物对各种环境的具体污染情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将来各相关专业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打下基础,同时让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教学要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环境状况、资源利用情况及发展趋势,认识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的发展的危害。
增进学生对环境科学知识的了解,掌握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基本知识,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及其内涵,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2)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要求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环境,掌握环境变化的基本知识,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应紧密结合实际,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树立保护地球环境、预防环境问题产生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成为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参与可持续发展时间能力的新一代大学生。
(4)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生物学基础理论分析相关环境问题,拓展学生知识面。
通过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深入理解,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适用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地球科学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系统介绍了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与环境、生物环境、环境规划以及人口、能源、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它帮助学生较为全面的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其他环境课程开展基础、入门课程。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
环境科学概论第一章1.在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并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即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2. 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是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所谓“三废”的治理问题。
3. 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
4. 环境污染定义: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并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5、什么是环境?广义:环境(environment):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狭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8、简述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①大气污染日益加剧;②水域污染日益加剧;③垃圾围城现象普遍;④噪声污染普遍超标;⑤水土流失难以遏制;⑥土地荒漠化不断扩展;⑦濒危物种生境缩小;⑧水资源呈现短缺;⑨耕地资源逐年减少;⑩森林资源供不应求。
9、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哪些?20世纪全球主要环境问题有:①全球气候变暖;②臭氧层破坏;③酸雨与空气污染;④土壤遭到破坏,荒漠化程度加剧;⑤、海洋污染和过度开发;⑥生物多样性锐减;⑦森林面积减少;⑧有害废物的越境转移;9淡水受到威胁;⑩混乱的城市化。
10、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有哪些?(1)对象: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环境”系统,这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2)任务:环境科学的任务就是揭示“人类和环境”这一对矛盾的实质,研究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掌握其发展规律,调控二者之间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过程,寻求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法,以求人类—环境系统的协调和持续发展。
环境科学概论
加强环境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合作研究,共同应对新兴污染 物的治理挑战。
国际合作在解决环境问题中作用
共享资源与信息
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环境治理资源、技术和信息,推动全球环境 治理进程。
协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问题,加强政策对话 和行动协调。
推动绿色发展转型
未来政策走向预测
政策法规将更加严格
随着环境保护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未来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将更加严格,对 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政策法规将更加注重实效
未来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将更加注重实效,强调政策法规的执行效果和执行力度,确保各项政策法规能够真正 落地生根。
政策法规将更加注重公众参与
现行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
包括环境保护基本法、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生态保护法等,涵盖了大气、水、 土壤、固体废物、噪声、放射性污染等各个领域。
现行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实施效果
在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维护公众环境权益、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 重要作用。
政策法规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剖析
PART 02
自然环境系统组成与功能
REPORTING
大气圈层结构与作用机制
大气圈层垂直结构
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 层和热层等。
大气成分与作用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成 分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大气运动与气候形成
风、气压、气温等大气运动对气 候形成的影响机制。
大气污染与防治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防治 措施。
定义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与环境 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的综合性学科。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定义:环境科学中所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工环境环境科学定义: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动与环境演化规律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的科学。
方法的的科学。
它提供了综合、它提供了综合、定量和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环境系统。
由于大多数环境问题涉及人类活动,因此活动,因此经济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知识往往也可用于环境科学研究。
环境容量(环境容量(Environment Environment capacity capacity)):指在人类生存与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Environment Environment factor factor)):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服从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称环境要素,也称环境基质。
——包括水、大气、阳光、岩石、土壤——包括水、大气、阳光、岩石、土壤等非生物环境要素以等非生物环境要素以 及动物、植物、微生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环境要素。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了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产生了影响。
了影响。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气候变暖,臭氧层耗竭,大面积酸雨污染,淡水资源的耗竭及污染; 大面积的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壤退化及荒漠化,森林面积锐减;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故和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境转移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第一,强调公平性原则,强调公平性原则,包括本代人的公平、包括本代人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以及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第二,强调持续性原则,其核心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能力;第三,强调共同性原则,即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其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而实现这一。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负责人:课程中文名称:环境科学概论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 Science Generality课程类别:必修课程学分数:2 课程学时数:36 授课对象:坏境科学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无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人类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现代环境理念、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等方而的问题有一初步了解,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环境科学方而的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农内容学时绪论6学时|勺然环境3学时社会环境3学时环境污染与防治9学时环境价值与经济6学时环境管理3学时环境理念与伦理观3学时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3学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的基木概念•、环境的定义二、环境的纽成与分类三、环境要素与环境质景四、环境的功能与特征第二节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二、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三、全球环境问题第三节环境科学一、环境科学的定义二、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三、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四、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五、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六、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七、环境科学的未来本章重点讲授:请授课老师填写第二章白然环境第一节地球环境一、地球的形成二、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二节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纽成二、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性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四、生态系统的演化与平衡第三节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及分类二、水资源三、土地资源四、矿产资源五、生物资源六、能源本章重点讲授:请授课老师填写第三章社会环境第一节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一、史前文明二、农业文明三、工业文明四、生态文明第二节人口与环境一、人口与人口过程二、世界人口发展状况三、中国人口发展状况四、人口增长対环境的影响五、地球人口环境容量第三节城市环境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二、城市化及英进程三、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四、城市生态系统五、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措施六、生态城市及英建设第四节经济与环境一、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方程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艸、工业发展模式第五节社会环境一、政治与环境二、国际关系与环境三、法律与环境四、军事行动与环境五、贸易与环境第六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二、人与白然协调发展本章重点讲授:请授课老师填写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一、水体污染二、大气污染三、土壤污染四、固体废弃物污染五、有毒化学品污染六、环境噪声污染第二节环境污染治理与控制一、水污染治理与控制二、大气污染治理与控制三、土壤污染治理与控制四、固体废物污染治理与控制五、有毒化学殆污染治理与控制六、环境噪声污染的治理与控制第三节环境污染预防一、环境污染预防概述二、工业污染预防技术三、污染预防计划四、污染预防的法律法规与策略五、污染预防的教育与研究本章重点讲授:请授课教师填写第五章环境价值与经济第一节环境介质理论一、环境价值的构成二、环境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第二节环境价值的评估方法一、克接市场评价法二、揭示偏好评价法三、意愿调查评价法四、评价方法的选择第三节环境价值评估的应用一、费用效益分析二、环境经济核算三、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第四节环境经济手段一、环境经济手段的界定和分类二、排污收费三、排污权交易四、环境税五、生态补偿第五节循环经济一、循环经济的含义与特征二、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三、循环经济的层次四、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本章重点讲授:请授课教师填写第六章环境管理第一节环境管理概述一、环境管理的概念二、环境管理的特点三、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四、环境管理的主耍方法和于-段第二节环境规划管理一、环境规划的概念二、环境规划的类型及内容三、环境规划的作用第三节环境政策管理一、环境政策的概念二、环境管理政策工具三、中国环境政策体系第四节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一、基本框架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三同吋”制度四、排污收费制度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证制度六、限期治理制度七、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八、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九、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第五节环境法制管理一、环境法及环境法制二、环境法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三、中国环境法律体系四、环境法律责任第六节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一、污染控制模式的转变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七节环境保护的国际行动一、国际环境会议二、国际环保机构和纽织三、国际环保活动四、环境日五、环境教育六、环境保护公约本章重点讲授:请授课教师填写第七章环境理念与伦理观第一节人类的环境观一、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及其发展二、传统环境观三、现代环境观第二节环境伦理观一、环境伦理观的概念二、环境伦理学第三节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耍道徳规范一、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二、环境道徳的主要规范三、环境道徳范畴四、环境道徳行为评价与教育第四节环境伦理观的实践一、决策和管理中的环境伦理二、经济活动中的环境伦理三、社会发展中的环境伦理以、法制中的环境伦理五、科学发展观中的环境伦理本章主要讲授:环境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内容、流派;环境伦理学的发生发展;环境伦理在社会经济等活动中应用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综合处理及资源化
一、固体废物的收集 工业固体废物 ① 定期收集 可将不合理的暂存降到最小,以有效地利用资源; 运输者可有计划地使用车辆;处理与处臵者有时间 更改管理计划,适宜大中型厂矿企业。 ② 随时收集 根据固体废物产生者的要求随时收集固体废物,适 宜小型企业。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收集和运输
一、固体废物的收集 城市垃圾 具体操作: ① 生活垃圾由清洁人员每天收集; ② 商业垃圾及建筑垃圾原则上由单位自行清除; ③ 粪便:有卫生设施的住宅,居民粪便的小部分进入 污水厂净化处理,大部分直接排入化粪池;没有卫 生设施的使用公共厕所或倒粪站进行收集,再由环 卫专业队伍用真空吸粪车清除运输。
废旧电脑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③ 农业废弃物:也称农业垃圾,按其成分,主要包括植
物纤维性废弃物和畜禽粪便两大类,是农业生产和再生产 链环中资源投入与产出物质和能量的差额,是资源利用中 产出的物质能量流失份额。 可分为: 农田和果园残留物,如秸秆、残株、杂草、落叶、果实外 壳、藤蔓、树枝和其他废物; 牲畜和家禽粪便以及栏圈铺垫物等; 农产品加工废弃物; 人粪尿以及生活废弃物。
垃圾运输车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② 工业固体废物 特点:种类极其复杂、组分差异大。 产生量 全世界每天新增固体废物 419.49万吨,年产量平 均增长率达 8.24% ,高出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 2.5-3倍。我国年产生量10亿吨以上。
百万吨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收集和运输
二、固体废物的运输
包装容器选择
容器及包装材料与所盛固体废物相容; 有足够的强度; 贮存及装卸过程中不易破裂; 固体废物不扬散、不渗漏、不流失、不释放出有害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城市生活垃圾的来源及分类
产生过程 城镇居民生活过程 仓库、餐馆、商场、办公 楼、饭店、各类商业与维 修业活动 城市垃圾种类
来源 居民
食品废物、生活垃圾炉 灰及某些特殊废物
食品废物、炉灰、某些 特殊废物、偶尔产生危 险废物 垃圾与特殊废物 建筑渣土、废木料、碎 砖瓦及其他建筑材料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概述
一、固体废物(solid waste)的概念 固体废物: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 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 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物。 也指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 价值活着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活着放弃的固 态或半固态物质和臵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 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 物质。
商业
公共地区
街道、小巷、公路、公园、 游乐场、海滩及娱乐场所 居民楼、公用事业、工厂 企业、建筑、旧建筑物拆 迁修缮等
城市建设
水处理厂
给水与污水、废水处理厂
水处理厂污泥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食品垃圾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炉灰、白色垃圾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生活垃圾
百万吨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城市生活垃圾的 产生量与组成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自燃过的煤矸石山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医疗垃圾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废旧电池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来源--固废管理角度-----《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① 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服 城市生活固体废物 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 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 农业废弃物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煤矸石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废金属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② ③
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 废物。 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业和 农村居民生活排放废弃物的总称。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① 城市生活固体废物 特点:种类复杂、有机物含量高。 产生量 日本城市垃圾是每 10年增加一倍,英国每15年增加 一倍。我国城市垃圾年产量 1.5 亿吨 (2009 年 ) ,并 以每年8%-10%的增长率递增。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我国近2/3城市陷入垃圾包围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2.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原则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减量化、资源化和无 害化。 减量化:是指通过采取有效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减 小其体积,以及尽可能减少其种类、降低有害成分的浓度、 减轻或消除其危害特性。 资源化:是指对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回收、加工、循环利 用或其他再利用,使废物经过综合利用之后直接变为产品 或转化为可供再利用的二次原料。 无害化:是指对已经产生又无法或暂时尚不能进行综合利 用的固体废物,进行对环境无害或低危害的安全处理、处 置,以防止、减少或减轻固体废物的危害。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 03 年 10亿吨, 04年 12亿吨, 05年 13.4亿吨,06年15.2亿吨。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工业固体废物组成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气体与臭味。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收集和运输
二、固体废物的运输 生活垃圾
第一阶段:分类收集、混合收集
第二阶段:垃圾清除至垃圾车 第三阶段:运输至垃圾堆场或转运站 第四阶段:运至最终处臵场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三、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及处理原则 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
堆 放
动植物 固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地下水 大气 地表水
饮 用
地表水
体 废 物 源
土壤
接 触
固体废物
土壤 处 置
人体健康 大气
食 地下水 用 呼 吸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1、固体废物危害 危害:
占用土地
污染土壤 污染水体 污染大气
堆积1万吨固体废物占地1亩 影响土壤微生物 直接倾倒,直接污染 直接作用于植物根系 地表径流污染 风吹扬尘 渗滤液污染 异臭、有害气体散发 自燃
主要工业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分类
产生过程 分类 废石、尾矿 高炉渣、钢渣、铁合金渣、赤泥、铜渣、 铅锌渣、镍钴渣、汞渣等
来源 矿业 冶金
矿石开采和加工 金属冶炼和加工
能源
石化
煤炭开采和使用
石油开采与加工
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等
油泥、焦油页岩渣、废催化剂、硫酸渣、 酸渣碱渣、盐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