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题库(含解析) 第22讲 罗.

合集下载

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

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

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第I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3.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右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4.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

《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

”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C.管理佛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5.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

这一措施有利于A.缓和土地兼并 B.促成社会分化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6.《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7.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

2014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题库(含解析)第33讲古(精)

2014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题库(含解析)第33讲古(精)

第33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选择题1.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由材料可见()。

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书写材料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鱼网答案 C2.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由中国传入欧洲,并帮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解析欧洲“发现世界”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指南针在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答案 A3.《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 )A.火药B.指南针C.印刷术D.造纸术答案 A4.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

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A.中国象棋发明于宋代B.宋代发明了火药C.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解析从唐到宋的这一变化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说明了火药在宋代被广泛应用于战争。

答案 C5.“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起来?……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文明在应用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与人类的实际需求方面比西方文明要有效得多?”据此分析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是科研的主要组织者B.实用技术发达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解析解题的突破口是理解材料,材料一方面指出现代科学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指出古代中国应用科技比西方发达。

材料不能体现A、C、D,此三项不符合史实。

中国古代科技重视实用技术,轻视科学理论的研究,故答案为B。

答案 B6.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4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学科试题练习及答案

2014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学科试题练习及答案

[键入文字]
2014 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学科试题练习及答案
【摘要】2014 年高考已经进入第二轮的复习,考生们在复习中或多或少有一些困惑,历史网的编辑为大家总结了2014 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学科试题练习及答案,各位考生可以参考。

12.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属己丑年。

200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

按干支纪年,2009 年是
A.甲丑年
B.己丑年
C.乙丑年
D.庚丑年
1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
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14.宗教往往成为古代不同文明交流的纽带和载体。

不符合以佛教为纽带的中印交往史实的是
A.郁金香、菩提树传入中国
B.十进位计数法传入印度
C.道家学说传入印度
D.八音琴、自鸣钟传入中国
15. 中国历史悠久,凭着相当完整的官僚体系,才能维持整个国家的运作, 其运作模式基本上
是专断的,但也有例外,下列那一朝代中央政府的运作是通过协商,而具有集体领导的性质
A.秦汉三公制
B.隋唐三省制
C.宋代三司使制
D.元代的中书省制
16.下图反映了列强侵华战争的史实,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在土地已经分配区域,保证一切取得土地的农民之私有土地制。

在土地未分配区
1。

2014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4.【答案】 D.
【命题立意】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晚清时期的近代化历程。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 19世纪 40年代、60年代和 90年代的中国从古代到近代的变革分别为 “师夷长技以制
夷”运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这三次运动均倡导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故本题应选
价变动”的信息无关。故排除 D项; 193年5,南京国民政府为防止白银外流,实行了“币制改革” 。故 A项与
题意相符。
6.图 1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193年8)的漫画。
导致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 图 1
①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②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D项。
前两场运动均由地主阶级发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与科技来抵御外来侵略,更好地维护封建统治。故

项中“反抗封建专制”、B项中“全面引进西方文化”、C项中“发展资本主义”的说法错误。
【知识拓展】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1)“学器物”: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即学
准确性与具体性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回答 11—12题。
11.法国史学家谢和耐说, 中国“是一个面积可与整个欧洲相匹, 具备近 300年0有记载历史的国度”,“任 何对它的有效论述都必须涉及确切的时间和地点,再不许奢谈什么‘永恒不变’中国了” 。他强调的

A.中国历史比欧洲历史更加复杂 B.中国有确切记载的历史长达 300年0
止教师传授任何有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 196年7。据此可知
A.196年7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 B.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的宗教信仰自由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含解析版)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含解析版)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3分)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

这反映出()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2.(3分)东晋南朝诗人的作品在唐代成为模仿的对象。

下列唐代诗人中,与东晋陶渊明诗歌风格相近的是()A.陈子昂B.岑参C.王维D.李白3.(3分)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4.(3分)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5.(3分)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

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

”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20年代6.(3分)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7.(3分)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A.土地所有制度的变革B.生产结构的调整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D.土地兼并的趋势8.(3分)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测试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_人民版历史)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测试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_人民版历史)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测试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人民版历史)1“如果一个剪枝工人扔下树枝,或一个脚手架工人将一路过的奴隶砸死,那么当他把树枝扔到公共通行的路上而没有事先警告以避免事故时才负责任。

”这则材料主要说明罗马法( )A.遵循“无过失便无责任”原则B.具有典型的形式主义特征C.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注重法律证据的运用2罗马是古希腊文明的正统继承者和西方古典文明新的开拓者。

关于罗马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的起点B.公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C.万民法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纠纷D.罗马法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3罗马法规定,贷款月息不得超过贷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

这表明(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4罗马法亲等计算法是古罗马帝国后期使用的计算亲疏远近的方法,具体的计算方法是:直系血亲以直系一代间隔为一亲等;旁系血亲计算的特点是“代次相加”,计算时首先要找到双方共同的最近直系长辈血亲,然后可以按代次间隔单向计数累计,也可以双向计数后相加。

按此计算法,中国人常说的“叔侄一家亲”应该为( )A.直系二等亲B.直系三等亲C.旁系三等亲D.旁系四等亲5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私法”部分是精华,其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

“私法”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人人都能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B.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C.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D.促进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6著名的古罗马政治与法学思想家西塞罗指出:“法律乃是自然中固有的最高理性,它允许做应该做的事情,禁止相反的行为。

当这种理性确立于人的心智并得到实现,便是法律。

”材料强调的是( )A.法源于自然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理性就是法律D.法律的崇高与威严7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个人的奴隶或牲畜,应当以去年奴隶与该牲畜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害人;若某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个人的物品,应以近三年该物品的最高价赔偿之。

2014届高考复习(历史必修一试题)含解析

2014届高考复习(历史必修一试题)含解析

2014届高考复习(历史必修一试题)含解析1.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

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

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A.分封制全面崩溃B.宗法制荡然无存C.郡县制初现雏形D.实行郡国并行制【解析】:C A项错在“全面崩溃”,B项错在“荡然无存”,D项是汉初制度,从材料的“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判断C项正确。

2.对下列有关《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比例26%15%4%17.2%24.5%46.1%A.魏晋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B.魏晋的选官制度造成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C.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上升与科举制有关D.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大小与封建统治基础无关【解析】:D隋唐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增大,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因此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大小与封建统治基础有关,D项说法错误。

3.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A.王位世袭制度B. 中央集权制度C. 选官制度D. 监察制度【解析】:B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秦始皇建立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武帝建立中外朝制、解决王国问题;宋太祖加强中央权力,结束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康熙帝设南书房,加强君主权力,平三藩,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4.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

这一制度最有可能是()A.分封制B.中外朝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度【解析】:C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分权制度”,中国古代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而且体现集体决策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5.在雅典法律演进进程中有如下记录:公元前621年雅典的《德拉古法典》出现了抽签选举等相关条款;梭伦将改革条文刻在16块白色旋转的木板上,公布于市场;“陶片放逐法”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僭主政治的复辟。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题(人民版):选修四(含解析)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题(人民版):选修四(含解析)

模块综合检测(对应学生用书P195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1.(2012·江苏单科)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解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

……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

……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材料二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请回答:(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子和柏拉图。

第(1)问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根据材料一“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和“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两句概括作答;“礼”和“仁”的作用根据教材基础知识作答;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根据教材知识作答。

第(2)问的原因从社会关系的冲突或社会秩序的混乱等角度作答,具体社会背景根据教材基础知识作答。

【答案】(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

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

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

(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今天的美国国会大厦里,悬挂着一张巨幅油画.画面上历史伟人济济一堂,那是美国人民的开国大典哪(注:时间是1783年)。

2014高考历史 必考点精选题系列 单科试卷1(含解析)

2014高考历史 必考点精选题系列 单科试卷1(含解析)

2014高考历史必考点精选题系列单科试卷1(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14年安徽皖北协作区联考)“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关于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图1至2的制度变化反映了君主专制在逐步加强B.图2至图3的制度变化反映了地方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C.三幅图共同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发展D.三幅图反映了地方政权的自主性逐步提高2.(原创)“无尖不成商,无度不丈夫”。

这里的“尖”是“尖锐”的尖,而不是“狡猾奸诈”的“奸”,“度”是“尺度”的度,而不是“狠毒”的“毒”。

导致这种发展变化的政策因素可能是( )A.军功授爵制B.重农抑商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海禁政策商”包含着对商人的贬低,故B项正确;A项和商人地位关系不大,C是确定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和商业无关,D项有关系,但关系也不大,故ACD错误,故选B。

【点评】从另一个侧面来考查对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

3.(2014年河北石家庄一模)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朱子说:“天理人欲相为消长,克己乃所以复礼,而非克己之外别有复礼之功也。

”“克之克之而又克之,以至于一旦豁然欲尽而理纯。

”可见,两人的“克己”( )A.产生的背景相同 B.使儒学上升到了哲学高度C.实现的途径不同 D.是封建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4.(改编)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

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

”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平民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元代文学创作C.反映了明代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市民阶层发展主宰元代文学5.(2014年江苏无锡期末)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巩固提升(人民版):专题8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含解析)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巩固提升(人民版):专题8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含解析)

(对应学生用书P239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某西方学者评论说:“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革……实际上,他们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

”该学者评论的是() A.科学社会主义B.新三民主义C.启蒙运动D.空想社会主义解析D从材料中有方案、不起义、未考虑如何付诸实践等信息可知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描述。

B、C两项在阶级属性上不正确,A项虽是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但不符合材料所表述的特征。

2.恩格斯说:“当《宣言》出版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宣言。

在1847年,所谓社会主义者是指两种人……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

”1847年的“社会主义”之所以“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者() A.主张通过资产阶级改良实现理想社会B.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理想社会C.其理解社会在当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D.当时尚未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对新情境、新材料观点的准确理解能力。

《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前,社会上盛行的社会主义思想实际上是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主要体现在实现的手段是寄希望于资产阶级良心的发现,通过资产阶级改良实现理想社会。

B项是《共产党宣言》的观点。

C项不符合题意。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已经认识到了社会改良的需要,故D项不符合题意。

3.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

该事件是指() A.在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B.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C.在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D.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解析D从理论上论证了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历史发展必然的是《共产党宣言》,它预言无产阶级必将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2014全国卷1历史试题答案及详解

2014全国卷1历史试题答案及详解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部分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解析:A项错误,君主专制从思想上看始于战国韩非子,从制度上看始于秦朝,而当时的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更谈不上宗教权威;C项错误,祖先崇拜在原始社会就有,与皇权至上不够成因果关系;D项需联系西周的宗法制度去判断,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在西周以后的整个中国长期存在,从秦朝到清朝,宗法制度突出表现在皇位的继承上仍是主要沿用嫡长子世袭,故与题干不相符,排除。

通过排除法,可知正确项为B。

此外,还可借助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统治者的文化行为实质是为维护其政治统治服务的,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B。

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佛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解析:A项表述太绝对,是错误的,如本题中尽管皇帝灭佛,但佛教在中国并没有因此而消亡;B项不符合史实——汉武帝始,儒家思想获得正统地位,并延续整个传统中国,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最大;佛教在魏南北朝时期就盛行,社会基础并不薄弱,故D项排除。

通过排除法,可知正确选项为C。

此外,还可联系教材知识点“三教合一”,即儒、道、佛三种思想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儒学虽然面临挑战,但最终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在宋明得以成熟,从面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正统地位,可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为C。

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解析:本题审题很关键,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新认识”,可明显排除A、B 两项,A项是战国时的孟子的人性观,B项为战国时荀子的人性观;这说明它们都是古已有之的对人性的认识,不是“新的认识”。

2014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题库(含解析) 第3讲 古代汇总

2014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题库(含解析) 第3讲 古代汇总

第3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一、选择题1. “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次序依次进入,直到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

”古雅典的这一制度(A.B.C.D.2.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

”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AB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梭伦的观点是他要保证平民的荣誉同时也使贵族不遭受不当损失,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他主张政府需要兼顾平民【答案】 B3.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BC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4.《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古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

”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B.表明了雅典人民物质文化水平较低C.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D.反映了雅典民主制度的成熟解析材料是对雅典“陶片放逐法”的描述,“陶片放逐法”是维护雅典民主制度的重要手段,故C正确。

A、B的说法不符合题意;“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时期的措施,雅典民主制度的成熟是在伯里克利时期,故D错误。

答案 C5.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其民主制度的高度发展表现在( )①废除债务奴隶制以扩大民主社会的基础②确立了以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代议制③除十将军外的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④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A.②④B.①③C.①③④D.③④解析①是梭伦改革的内容,②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

答案 D6.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2014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题库(含解析)第11讲现.

2014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题库(含解析)第11讲现.

第11 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1.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出席了国际会议,并在会议期间发挥积极作用。

材料中的“积极作用”是指( )。

A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促进会议采纳了“求同存异”的方针C.推动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D •促成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解析从题干中提示可知,这次国际会议是指日内瓦会议。

A项是1953年周恩来访问印度时提出的;D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B项是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只有 C 项符合题意。

答案C2.1949年2 月,毛泽东同米高扬谈话时曾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

”这实际上是哪一外交方针的萌芽( )A. “另起炉灶”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 “一边倒”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解析由“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关键信息,可知这是要扫除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B 项正确。

答案B3.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这五项原则出自( )A •新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中B•日内瓦国际会议上C.新中国与周边国家建交过程之中D•万隆会议上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

答案C4•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取得的巨大外交成就主要表现在()。

A •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B. 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D.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答案C5. 应津巴布韦、加蓬、乍得、几内亚、多哥等国的邀请,外交部长杨洁篪于2011 年2月9日至17日对上述国家进行正式访问。

新中国成立后,为中非交往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A. 日内瓦会议B. 万隆会议C.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解析万隆会议为中非交往奠定了基础。

2014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题库(含解析)第31讲蒙.

2014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题库(含解析)第31讲蒙.

第 31 讲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一、选择题1.在古代希腊,许多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中心看法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忧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A.阻拦社会经济的发展B.引起外族的入侵和奴役C.以致雅典人口的流失D.危及社会的次序和道德分析智者学派重申人是万物的尺度,但是他们忽视了社会道德。

答案D2.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论述,意义在于()。

A.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B.批评了神权统治,煽动了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C.发展了在人、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的人文主义精神D.把人文精神推动到依照财富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分析智者学派的思想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状况下出现的,它的意义更多地表此刻从实质出发,就一些广泛性的问题试图恩赐超越传统神话传说的解说,从而去研究世界万物的原来面目。

B、 C、 D 三项是近代财富阶级产生后出现的,是对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

答案A3.以下对智者学派的看法吻合史实的有()。

①正义、善德、真谛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拟定的②一切都是相对的,利害好坏取决于个人的尺度③人间没有客观的议论标准和永久的真谛④否认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分析本题观察对智者学派看法的理解能力。

智者学派重申了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认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但智者学派过分重申个人的主观感觉,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

答案A4.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以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为了扩大人的善性,他们以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德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C.增强专制和自我克制D.推行人治或法治分析孟子和苏格拉底都主张人的善性,但二人主张发展人的善性的门路是不一样的。

孟子主张统治者经过德政去感人人,苏格拉底则主张经过对人的道德教育来培育人的善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讲罗斯福新政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选择题1. 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

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

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

”对柯立芝上述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维护资产阶级利益B.加剧贫富分化,激化社会矛盾C.压制民意,破坏民主制度D.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答案 C2.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

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

对此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③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④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A3.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

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答案 B4.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被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誉为“民主巨星”。

下列最能论证这一评价的依据是()。

A.罗斯福进行了民主改革,使得美国的民主制度更加健全B.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危险C.罗斯福通过采取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向社会主义制度靠拢D.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解析题干材料“民主巨星”中“民主”与“专政”相对,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危险,保留了民主传统,故答案为B。

A、C两项错误,新政只是调整了生产关系,美国社会制度并未改变;D项本身正确,但与本题无关。

答案 B5. 1930年12月2日,胡佛在第二个国情咨文中说:“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

经济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

这两方面的合作可以加速复原的过程并且减少不利的副作用。

”这说明( )A.美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经济危机B.胡佛政府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C.美国政府并没有认识到经济危机的危害性D.胡佛认为政府的干预可以加速经济的恢复解析解题时注意题干材料中关键词“自我治疗”。

题干材料反映了胡佛政府反对用立法等形式干预经济,而是主张由市场自我调节,说明胡佛政府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答案 B6.罗斯福说:“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基本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的存在……我不愿意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

”下列表述中最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生产D.举办公共工程答案 D7.福利制度被称为“社会减震器”,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得到发展。

下列图示信息是1971年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以下对于下图的说明错误的是()。

A.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实行福利制度B.1971年意大利经济在四国中最发达C.福利制度增加了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D.社会保险是各国福利支出的主要表现答案 B8.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全国工业划分为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

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并选派代表同资本家进行“集体谈判”。

由此可得出,该法发挥的作用有( )①缓和社会经济中的供需矛盾②扩大内需,刺激了生产③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稳定④刺激出口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罗斯福新政中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对企业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等,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缓和社会经济中的供需矛盾;确定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是为了保证工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促进社会稳定。

②指推行“以工代赈”政策;④指推行美元贬值政策。

答案 C9.194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1946年,政府将800家公司收归国有;1947年,政府在电力、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

这表明()。

A.英国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B.英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英国病”C.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D.社会主义在西方建立起来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此举是在国家干预的背景下推行的国有化改革措施,目的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恢复和发展生产力。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项。

答案 C10.美国的“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体现在()。

A.二战后,美国经济进入20年的快速增长时期B.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出现复苏C.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困境D.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经济出现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和高经济增长率并存的局面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新经济”。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奉行凯恩斯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比较发达。

20世纪90年代后(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出现了“新经济”,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11. 戴高乐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

”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A.戴高乐看到了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B.戴高乐的言论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内涵C.戴高乐主张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D.戴高乐主张加强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

戴高乐的话认为经济应该既有计划,又有市场,而C项只看到戴高乐主张的一方面,是片面的。

答案 C12.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在“解读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的谈话中,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

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

”其意在说明实行高福利政策()。

A.能够刺激社会成员的积极性B.能够建立和谐的理想社会C.是解决贫富悬殊的根本措施D.会挫伤一部分人的积极性解析福利国家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

但该制度并没有使阶级差别消除,也不能克服经济“滞胀”,故B、C不正确;该制度属于国家宏观调控,故D不正确。

答案 A13.“战后的欧洲正需要这样的计划,并以此履行其维持和平的责任。

这一点写在法国宪法的前言中:政府保证为人民提供适当的发展条件,并保证给予个人在健康、安全、休息、娱乐等方面加以保护。

”为此( )A.西欧普遍建立起社会福利制度B.西欧各国接受了马歇尔计划C.法德两国倡导建立欧洲共同体D.各国间取消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解析从材料中的后半部分“保证给予个人在健康、安全、休息、娱乐等方面加以保护”能够看出这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得以建立并不断完善。

答案 A14. 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则,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

”这种做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B.增加了政府收入C.造成国家财政困难D.扩大了社会消费解析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致使国家的财政困难,故选B项;A、D两项是福利政策的积极影响。

答案 B二、非选择题1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2年,罗斯福在马萨诸塞州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的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而且是越快越好。

”——《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

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

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

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

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材料三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

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3)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

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问题: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等。

(2)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等。

(答出两点即可)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等。

(答出两点即可)(3)同意第一种观点: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是在危机发生后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同意第二种观点: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都是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方面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

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二战后美国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

美国还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

材料二二战后,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为稳定政治和经济,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和钢铁工业等国有化。

至1951年,国有化工矿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20%,约有200万人在其中就业。

企业国有化的改革实施后,一般生产都有所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当代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指出,两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各采取了什么策略?(2)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二战结束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主要经验。

答案(1)美国: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拉动国内市场;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大力扩张国外市场。

英国: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