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防治DVT形成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合集下载

低分子肝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低分子肝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低分子肝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Low molecular weight dextran injection,LMWD)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32例THA术后预防性应用LMWH和LMWD患者发生DVT和术后出血的情况,其中抗凝组术前12 h均应用LMWH 2500U,术后6 h后应用LMWH剂量为5 000 U/d 者14例(高剂量组)、2500 U/d者18例(低剂量组),时间7~14 d,均联合手术当日应用LMWD500 ml至1000 ml;并与2003年4月至2005年4月35例THA术后未应用LMWH和LMWD患者35例(对照组)进行比较。

各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病程、假体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结果术后1个月内对照组9例(25.7%)、高剂量组1例(7.1%)、低剂量组2例(11.1%)发生DVT,其中对照组有1例DVT继发PTE死亡,抗凝组无死亡。

对照组与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对照组术后出血量和输血量分别为(401.5±90.7)和(619.2±264.8)、(363.5±96.6)和(486.7±269.7)、(319.7±89.2)和(430±192.5)ml;高、低剂量组之间、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剂量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的重要性

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的重要性

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的重要性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广泛应用于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

虽然这种手术的成功率高,但由于术后静卧时间长,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病率增加。

因此,在TKA患者中,预防术后DVT的重要性非常高。

DVT是一种血栓形成在深静脉中的严重血管疾病。

血栓会阻塞血液循环,导致局部循环不良、疼痛、水肿等症状。

如果血栓脱落并进入肺管,可能会导致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生命危险。

因此,DVT的预防至关重要。

DVT的预防有多种方法,包括运动、药物治疗和使用弹性袜等。

然而,在TKA患者中,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预防方法。

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肝素和低分子肝素。

这些药物可以减缓血液凝固作用,从而预防DVT的发生。

除了药物治疗外,其他措施也可以帮助预防DVT的发生。

例如,术后尽早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静脉阻塞。

在手术室中,医生可以使用DVT预防装置,如DVT预防泵和弹性袜等,以减少静脉淤血。

值得注意的是,预防DVT的方法不仅在手术前和手术期间适用,在术后恢复期间也是非常重要的。

术后高卧时间长,导致血液流经膝关节区域的速度减缓;此外,术后疼痛和肿胀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患者的活动。

因此,术后应尽早康复锻炼,加速血液循环,同时注意药物治疗的规范使用。

总的来说,预防术后DVT的重要性无法被低估。

在TKA手术中,医生需要采取多种预防措施,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应的宣教和指导,并注意落实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的规范使用,以避免严重的DVT并发症。

低分子肝素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低分子肝素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低分子肝素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在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的效果与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9月~2014年1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计10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

10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50例纳入对照组,50例纳入实验组。

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均不做特殊处理,实验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干预。

手术完成后10d,两组患者均通过做双侧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的方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检查共有5例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00%(5/50),对照组患者经检查共有18例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6.00%(18/50)。

实验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近端血栓、远端血栓、全静脉血栓发生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低分子肝素对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重要价值,可降低近端血栓、远端血栓、以及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重视。

标签:低分子肝素;人工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对于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而言,术前准备不充分,术中操作不谨慎,术后个体耐受差等因素作用下,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类并发症[1]。

其中,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是比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

若不及时对此症状进行处理,可能导致患者激发肺栓塞以及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等问题,对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预后水平有不良影响。

随着人工关节外科的发展,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越来越受医务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2-3]。

相关的临床研究中显示[4]: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治疗以及预后效果,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的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生。

因此,为观察低分子肝素在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的效果与价值,本文选择我院自2013年9月~2014年1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计10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在随机分组下展开临床对照研究,证实了低分子肝素对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确切效果,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3年9月~2014年1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计10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

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意义及安全性分析

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意义及安全性分析

北方药学2020年第17卷第7期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手术治疗手段不断成熟,但不可忽视的是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易引发的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造成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凝结,血管堵塞,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肢体静脉高压等多种综合征[1]。

为预防、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还需要在行髋关节置换术前后做好预防。

低分子肝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能够抑制机体凝血因子活性,但几乎不影响凝血酶作用,在起到抗凝效果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所以在临床上为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可以采用低分子肝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也具有药物安全性[2]。

为进一步探讨低分子肝素的应用价值,以我院6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9年8月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分为两组。

对照组术后注射低分子肝素,研究组术前、术后皆注射低分子肝素。

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6.2±3.3)岁;髋关节炎14例,股骨头坏死16例。

研究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6.8±3.2)岁;髋关节炎17例,股骨头坏死13例。

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纳入标准:①于我院接受临床诊断,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为阴性[3];②同意行髋关节置换术,且对本次研究实验内容明确,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未合并有肝、肾疾病或血管疾病、下肢静脉栓塞;④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在术前良好控制,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⑤无抗凝血药物使用禁忌症。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以4100IU那曲肝素钙(国药准字H20153092)进行腹部皮下注射,1次/d,治疗周期为7d。

研究组除术后注射那曲肝素钙,术前也需要给予那曲肝素钙,在行髋关节置换术前48h内进行1次腹部皮下注射,注射剂量为4100IU,且术后注射剂量、次数不变,治疗周期为7d。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术后可能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并发症。

下肢DVT的发生会增加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风险,并可能导致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进而威胁生命。

对于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预防和护理下肢DVT非常重要。

预防下肢DVT的方法主要有药物预防和非药物预防两种。

非药物预防方面,主要包括下肢静脉加压、早期活动和按摩等方法。

下肢静脉加压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患者通常需要戴弹力袜或使用气囊泵进行下肢加压。

早期活动是指术后患者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适量的运动,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肌肉的收缩。

按摩则是指护士或患者自己进行下肢按摩,以增强肌肉收缩和血液循环。

在护理方面,术后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术后患者床位的整洁和干燥,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术后患者应定期进行下肢肌肉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卧。

可以进行踝关节的屈伸运动、膝关节的伸展运动等。

术后患者需要注意观察下肢的颜色、温度和肿胀情况。

若出现下肢疼痛、发绀、水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术后患者应按照医嘱规定进行药物的使用和监测。

定期进行凝血功能的检查和血小板计数,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预防和护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做好相关的宣教工作,让患者充分理解并配合预防和护理措施的执行。

只有做到预防和护理的全方位、全过程,才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患者发生下肢DVT的风险,提高术后治疗效果。

低分子肝素对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低分子肝素对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例 。 预 防性 使 用 任 何 药 物 ; 药 组 4 未 用 8例 , 围手 术期 给予 低 分 子 肝 素 预 防性 治疗 。术 后 第 7天 , 组 患 者 均 行 双 侧 下 肢 彩 两
色 多谱 勒 超 声 检 查 。 了解 D T形 成 情 况 及 两 组 术 后 D T的发 生 率 。 果 未 用 药 组 中有 2 V V 结 2例 D T阳 性 。 V V D T的发 生 率
多 以及 药 物 不 良反 应 。 结 论
全性 。
低 分 子 肝 素 能 显 著 降低 人 工 全 髋 关 节 置 换 术 后 下 肢 深 静 脉 血 栓 的 发 生 率 , 具 有 良好 的安 且
【 关健词 】 低分子肝素 全髋关 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Ev l a o n e e t o o - l c l r we g t h p rn p e e t n f r d e v i h o b ss 8 t r t p h p r p a e a u t n o f c f l w mo e u a — i h e a i r v n o o e p- en t r m o i fe o i e lc i i
S e h u X ui g Fn Se  ̄u, t 1D p r e tfO toadc,h h nZ o, uF x n , a h n n e a e a m n r p e i teQ a . t o h s
Jo u 1 0 4 i ̄ 2 0 2
Hop a o J guPoi e N j g sh l i s r n , a i , a f n v c n n
fo 1 . % o e c n r lg u o 2 1 o h MW H g o p Co cu i n L w— lc l — i h e a i a in f a t r m 9 6 ft o t r p t . % ft e L h o o u . n l so o moe u a weg th p r c n s i c n l r r n g i y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常见手术方式,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术后并发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

DVT的发生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治疗成本,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

预防和护理DVT在术后的关节置换患者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

一、DVT发生的原因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许多因素都会增加患者发生DVT的风险。

术后患者长期卧床,血液循环变得迟缓,这增加了血液在静脉中凝固的可能性。

手术创伤和疼痛也会导致患者减少运动,加剧血栓的形成。

手术本身也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了DVT的发生风险。

需要采取措施减少DVT的发生。

二、DVT的预防措施1.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要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包括预防DVT的发生。

首先要尽早进行功能锻炼,鼓励患者早期起床、下地活动,预防肢体静脉淤血。

其次要规范用药,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以减少对血凝系统的不良影响。

要加强围手术期的风险评估,对高危患者加强监护和干预措施。

2.药物预防药物预防是预防术后DVT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有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

在手术后的早期,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地预防DVT的发生。

患者在术后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能够降低血栓的形成,预防DVT的发生。

3.穿戴弹力袜穿戴弹力袜是预防DVT的常规措施之一。

它能够增加下肢血管的外压力,减少血液凝结的可能性,有效预防DVT的发生。

三、DVT的护理效果1.促进患者康复预防DVT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

通过早期起床、运动和穿戴弹力袜等方式,能够减少DVT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患者术后遵医嘱积极配合药物预防和康复训练,可以缩短术后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2.改善患者生活质量DVT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治疗成本,还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肺栓塞甚至死亡。

预防和护理下肢DVT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下肢DVT的预防主要包括药物预防和非药物预防两个方面。

药物预防是指用抗凝血药物来抑制血液凝结,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

手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抗凝药物,通常持续使用7-14天。

在使用抗凝药物期间,应监测患者的出血症状和凝血指标,避免出现出血并发症。

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来确定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非药物预防主要包括外科内固定、床上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等措施。

外科内固定是指在手术中使用巴氏架或消融器来稳定骨骼,减少骨折和骨骼移动引起的血栓形成的风险。

床上康复训练是指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早期运动锻炼和康复训练,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少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按摩和热敷,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排毒,减少下肢DVT的发生。

在术后的护理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检查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包括年龄、性别、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

2.注意术后卧床位的控制,尽早起床活动。

卧床时间过长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增加DVT的风险。

3.避免长时间交叉腿或坐立不安的姿势,防止下肢血液淤滞。

4.配合医生的指导正确佩戴弹力袜。

弹力袜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减少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5.避免下肢受伤和外伤,如撞击、剐蹭等,以防止血管破裂和血栓形成。

6.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包括下肢肌肉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肌肉恢复和关节功能的康复。

7.及时给予抗凝药物,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

必要时进行凝血指标的监测和调整。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预防和护理非常重要。

通过药物预防和非药物预防的综合措施,可以降低下肢DVT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康复效果。

低分子肝素对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的影响

低分子肝素对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的影响
讨 论
1 一般 资料 选 择 单 侧 人 工 全 膝 关 节 或 全髋 关 节置 换 术 患 者 2 0例 , 8 根据 围手术 期 处 理 方 法 的不 同 , 用 分层 随 机 化方 法 分 成实 验 组 和 采
对 照组 。 验组 1 0例 , 7 实 4 男 4例 , 6 女 6例 , 均 年 平
引 流装 置 , 随 时 记 录 引 流 量 , 后 4 h拔 除 引 并 术 8
流 。 后 不用止 血药 , 防感染 及支 持用 药两组 基 术 预 本相 同 , 生命 体 征平 稳后行 足 、 踝关 节 的主动 背伸 跖屈 及旋转 运动 , 同时行股 四头肌等 长舒 缩锻炼 。 两组 围手 术 期 处 理方 法 : 验组 选 用 低分 子 肝 素 实 钙注射 液 ( 速碧 林 ) 手 术 前 1 h 术 后 1 h以 及 于 2、 2 术 后 每 日腹 壁 皮 下 注 射 0 4 / , 续 使 用 1 . ml次 连
维普资讯
陕 西 医学杂 志 2 0 年 3月第 3 07 6卷第 3期
35 1
低 分 子肝 素 对关 节置 换术 后 出血量 的影 响△
西安 市红 十 字会 医院 骨科 ( 西安 7 0 5 ) 王效 东 黄 小 强 1 0 4 巩 四海 廖 永 华
置 换 的患 者进 行 了临床病 膝
例 对照研 究 , 告 如下 。 报
资料 与方 法
各 组 患 者术 后 至 出院期 间未 见 肺 栓 塞发 生 . 亦 无死亡 病例 。 验组 2 实 7例 , 照组 5 对 3例手术 后 第 4天 经 彩 色 B超 检 查 确 诊 为 下 肢 深 静 脉 血 栓 形成 ( DVT) 。对两组 患 者术后 出血 量的评 估 分为 如下 三方 面 进行 : 失血 量 为术 中 出血 量 和术 后 引 流 量 组 成 , 照 组 为 ( 6 . ±1 0 8 ml 实验 组 对 23 7 4 . ) , 为 ( 8 . 士 1 O 4 ml经统 计 学分 析 无 显 著性 差 26 1 7. ) , 异 ( 0 0 ) 输 血 量 每 一 例 患者 总 输 血量 实 验 P> . 5 ; 组和对 照组 分 别 为 ( 3 . 士 1 3 7 ml ( 4 . 26 8 3 . ) 和 22 5 士 1 3 2 ml经统 计学 分 析无 显 著性 差异 ( o 8. ) , P> . O ) 失 血 指 数 : 验 组 平 均 失 血 指 数 为 (4 5 5; 实 2. ± 1 . ) / 对 照组 为 ( 3 0 1 8 g L, 统 汁学 2 1 g L, 2 . ±1 . ) / 经 分 析 P> 0 0 , 异不 显著 。 . 5差

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的重要性

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的重要性

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的重要性【摘要】深静脉血栓(DVT)是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DVT不仅可能导致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更严重的是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后果。

预防DVT显得至关重要。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药物预防和机械预防两种方式,其中药物预防常用抗凝药物,但需注意避免药物过量使用。

机械预防则主要通过外科袜、气压靴等方式来提高血液循环。

全面有效的DVT预防策略不仅可以减少术后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发生率,更可以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术后康复速度。

医护人员和患者应该高度重视深静脉血栓预防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预防,药物预防,机械预防,常见并发症,高发性,危害,药物,注意事项,方法,使用时机,重要性,策略。

1. 引言1.1 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的常见并发症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重要的骨科手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手术并非没有风险,一些并发症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

常见的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包括感染、血栓形成、假体松动、神经损伤等。

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会导致手术失败、伤口不愈合等问题。

血栓形成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在手术后患者长时间卧床不动,血液循环减慢,容易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假体松动可能会影响人工关节的正常使用,导致关节功能减退,需要进一步的手术修复。

神经损伤可能会导致感觉丧失或运动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接受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前,患者应该了解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并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尤为重要,因为它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术后,医护人员都应该对深静脉血栓的高发性保持警惕,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确保患者能够安全度过手术期。

1.2 深静脉血栓在手术后的高发性深静脉血栓在手术后的高发性是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常见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和严重的危害性。

低分子肝素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低分子肝素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低分子肝素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危险性大,目前对临床应用各种手段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大量报道,本文对低分子肝素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作为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髋关节置换术后未使用lmwh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病率约为40%-60%,且大约有占0.5%—2.0%的患者可能发生发生肺栓塞(pe),并可认为这是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主要死因。

因此如何积极、有效地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 dvt形成的预防十分重要[2]。

过去大多数人一直认为亚洲患者此类并发症少见,1996 年马来西亚 dhillon 等[3]报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 62.5%。

髋关节置换术后造成较高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率与诸多因素有关,比如骨科手术的大小、手术过程时间的长短、手术中患者流血量的多少、患者自身的情况以及采取的治疗方法等等。

实施髋关节置换后的住院患者极有可能诱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这种现象已经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

造成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具有较高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率的主要原因是: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对静脉造成比较严重的损伤;手术中静脉血液处于高凝或者停滞状态非常容易导致静脉血栓的形成。

假如术前或者术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率,由此也可以看出,手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dvt)起重要诱导作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在近端又可称为“股青肿”,多发生于术后2周内。

它是指栓子在深静脉系统的病理性堆积,因腹股沟深静脉为单向瓣膜,如果发生栓子脱落,堵塞于全身不同部位血管,可产生不同症状,如脑梗塞、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等,其中以引发肺栓塞(pe)危险性最大,致死率最高[4]。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 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常见手术方法之一。

尽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预防和护理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非常重要的。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手术本身会伤害下肢静脉内腔,并可能导致血栓的形成。

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较长时间,导致静脉回流速度减慢,血液淤滞,也容易发生血栓。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通常会出现下肢水肿和疼痛,这也增加了静脉血流速度减慢和血液淤滞的风险。

为了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术后患者可以使用弹力袜或弹力长袜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这些压力袜能够通过外加压力帮助静脉血液向上回流,减少血液淤滞的风险。

术后患者应该积极进行床边康复锻炼。

这些锻炼可以通过增加下肢肌肉的活动来促进静脉血液的流动,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术后患者还可以通过改变体位来改善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

可以将下肢抬高以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或者经常换换床位,避免长时间卧床不动。

除了预防措施外,对于术后已经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及时给予抗凝治疗是关键。

抗凝药物能够阻止血栓的扩展和形成,并有助于血栓的溶解。

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保持尿液通畅。

水分能够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风险。

充足的水分摄入还可以促进尿液排出,防止尿液滞留引起下肢静脉血流回流困难。

保持患者的足够活动。

虽然术后患者需要休息,但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不动,以免加重血栓形成的风险。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适当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防治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防治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防治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发表时间:2018-05-11T15:20:14.243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4期作者:金妲娜[导读]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不仅影响肢体康复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骨二科浙江金华 321000 摘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不仅影响肢体康复,还有因肺栓塞导致死亡的危险。

近年来,低分子量肝素(LMWH)类等抗凝药物预防性治疗THR术后DVT的研究,低分子肝素能明显改善老年人髋部骨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临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性[1]。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低分子肝素钙;深静脉血栓;我院自2008年以来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腓肠肌挤捏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并与2006-2007年预防血栓的方法进行比较,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60例,2006年-2007年的2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对照组,2008年-2009年的32例为观察组,患者中男29例,女3l例;年龄40一72岁,平均年龄61.7岁。

所有患者术前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正常;术前无下肢血管疾病及静脉血栓;肝肾功能正常;对抗凝药物无禁忌证。

2组患者性别,年龄,麻醉方式,手术医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观察组在进行机械方法预防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

方法是:患者于术后12h后每日1次给药至术后10d。

用药期间,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

未用药组无任何抗凝药物治疗。

2组均于术后第7天、第14天,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肢深静脉血流通畅及DVT形成的情况。

1.3 DVT诊断标准:仔细观察双下肢肿胀的程度,皮肤颜色、温度,重视患者的主诉,如小腿疼痛及疼痛的性质。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防治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精)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防治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精)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防治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关键词】关节成形术,置换,髋静脉血栓形成肝素,低分子量人工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术后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

近年来,低分子量肝素(lmwh)类等抗凝药物预防性治疗thr术后dvt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本研究对60 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lmwh的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评价低分子量肝素防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 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61±12)岁。

所有患者术前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正常;术前无下肢血管疾病及静脉血栓;肝肾功能正常;对抗凝药物无禁忌证。

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28),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手术由同一组医师施行,采用经髋关节外侧入路,持续硬膜外麻醉。

患者于术前12 h、术后12 h及24 h予lmwh 5 000 u腹壁皮下注射,术后每日1次给药至术后3 d。

用药期间,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

未用药组不给予任何抗凝药物治疗。

2组均于术后第7天、第14天,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肢深静脉血流通畅及dvt形成的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6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对照组2周内6例dvt阳性,dvt发生率21.43%;治疗组2例dvt阳性,dvt发生率6.2%。

治疗组dvt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血栓发生情况比较例(略)3 讨论目前认为,骨科术后发生dvt及肺栓塞(pe)与患者活动受限、下肢静脉血流相对缓慢、术区炎症刺激损害血管壁、体液丢失导致血液乳稠度增加、组织损伤导致应激性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

低分子量肝素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低分子量肝素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低分子量肝素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表时间:2009-06-12T14:11:50.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2月第6期供稿作者:李新智郭振良[导读] 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1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低分子量肝素能有效地防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报告如下。

低分子量肝素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李新智郭振良(河北省广平县人民医院河北广平 057650)【中图分类号】R5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6-0066-02 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我国的开展越来越广泛,但外科医生对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还认识不够。

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1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低分子量肝素能有效地防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61岁。

1.2治疗方法手术由同一组医师施行,手术采用后外侧切口,持续硬膜外麻醉。

15例病人中术前有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下肢深静脉曲张、高龄等高危因素的病例6例,用低分子量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方法为腹壁皮下注射给药,手术前 1d给予首次注射1mg/kg,术后用40mg/24h,持续应用7d,停止给药。

其余9例病人未预防性给药。

2 结果未预防性使用肝素的9例病人中有3例(33.3%)术后2-3d 发生手术侧肢体均匀肿胀,经超声多普勒证实有深静脉血栓形成。

立即给予低分子量肝素1mg/kg,以后根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情况给药。

一般用药后1周肿胀消退,并继续肝素维持量1周,其中无1例发生肺栓塞,无1例病人因应用肝素引起出血。

预防性使用肝素的病人无1例发生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无1例病人因应用肝素引起出血。

在应用低分子量肝素过程中两组病人均未诉不适。

3 讨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血流缓慢、血管损伤、血液呈高凝状态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钙、血栓通治疗对其术后发生深静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钙、血栓通治疗对其术后发生深静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钙、血栓通治疗对其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研究发表时间:2019-03-04T16:21:32.687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第01期作者:曾清明[导读] 对于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而言,在运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后,能够减少DVT的产生,并促进其凝血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改善,可推广。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科室:骨科邮编:402660【摘要】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对于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作用与效果。

方法:选出我院在2016年9月-2018年8月采用低分子肝素钙的33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的33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将其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

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后其治疗疗效、各凝血指标、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都优于A组患者(P<0.05)。

结论:对于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而言,在运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后,能够减少DVT的产生,并促进其凝血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改善,可推广。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髋关节置换术;效果;血栓通;影响因素,髋关节置换手术指的就是现阶段临床中运用到对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相关病症实施治疗的关键方式,而DVT就是在这一手术结束后十分普遍的并发症,其患病十分隐匿,较难及时地鉴别与诊断出来。

在产生DVT后,患肢会表现出肿胀,对肢体各正常的活动带来了影响。

有研究人员指出了,多于百分之九十的肺栓塞是因为DVT的栓子产生脱落,过重的患者会引发死亡。

为了防范DVT产生,临床中应对这类患者实施高效且科学的治疗[1]。

本文主要就对比与分析了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与低分子肝素钙对于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作用与效果,并将结果进行如下报道:1.对象、方法1.1研究对象选出我院在2016年9月-2018年8月采用低分子肝素钙的33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的33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将其作为B组。

高龄病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肪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高龄病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肪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高龄病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肪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干预对于老年常见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人工髋关节置换成为一种公认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在我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48.2%[1]。

由于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疼痛,长时间的被动体及组织水肿压迫深静脉,使静脉回流缓慢,故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

随着新技术的开展,植物及生物材料的广泛应用,复杂性及困难性手术的增加、手术创伤的加大、手术时间的延长,势必增加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物别是危及生命的形成继发的肺栓塞,引起了医护人员警惕。

我院对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9例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的锻炼指导。

同时对高危人群辅以低分子肝素钠的预防性应用,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9例患者其中男4例,女5例,年龄62-86岁,平均73岁。

伴有高血压6例,冠心病2例,糖尿病1例。

1.2方法。

其中单侧全髋关节置换6例,双侧全髋关节置换2例,全髋翻修1例。

1.3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无一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只有l例出现术后局部血肿,在进行患肢抬高,促进早期功能锻炼和预防性抗凝治疗后症状缓解。

2.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2.1高凝状态。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使血液成份改变而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主要原因[3]。

2.2静脉血流状态。

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多属高龄且合并多脏器生理退变和器质性疾病,心输出量减少,静脉回流缓慢,使下肢血液处于相对滞缓状态,加上术后患肢制动使血液进一步减慢、淤滞,局部组织缺氧和代谢环境改变而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3]。

2.3血管壁损伤。

术中体位过度旋转、屈曲,下肢过度牵拉而间接损伤血管壁,还有术中骨水泥的热损害、术野炎症刺激均会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

低分子肝素对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血液流变学及凝血的影响

低分子肝素对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血液流变学及凝血的影响

低分子肝素对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血液流变学及凝血的影响作者:邓林伟来源:《中外医疗》2015年第22期【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在全麻下低分子肝素对关节置换术术中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评价。

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需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包括术前肌注肌注鲁米那钠、托品等,常规建立静脉通道与生命体征检测等,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行低分子肝素处理。

对术中的流血量、输液量和手术时间做好详细的记录。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注药后th和2h的血沉方程K值、血还原粘度、全血粘度、RBC电泳指数和RBC聚集指数都要低得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患者全麻状态下使用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的提高关节置换术术中血液流变学的状态,并且手术安全有效,值得借鉴并推广。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关节置换;血液流变;凝血【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8(a)-0017-02根据临床实践的相关资料来看,骨科关节成形术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接近70%。

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制动和高龄,而血液流变学状态的改变使血液粘度增加也是其形成的主要病理之一。

在临床中低分子肝素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之一,基于此,该院随机选取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60例需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低分子肝素在关节置换术中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需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其中膝关节置换18例,髋关节置换32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54-81岁,均已排除血液疾病、血栓形成及肝肾功能异常;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64.2±1.5)岁,膝关节置换14例,髋关节置换16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患者年龄54-81岁,平均年龄(65.3±2.O)岁,膝关节置换13例,髋关节置换17例;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 DVT 的效果观察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 DVT 的效果观察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 DVT 的效果观察陈洪海【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4【摘要】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0月 70例于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 DVT 预防手段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基础预防手段,研究组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均未出现非致死性肺栓塞,且两组术中出血量与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下肢全静脉血栓、下肢近端血栓及下肢远端血栓等 DVT 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两组治疗前下肢周径与深静脉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01)。

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可积极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 DVT,并改善患者下肢周径与深静脉学流速度,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总页数】3页(P574-576)【作者】陈洪海【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骨科,广东江门 529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3【相关文献】1.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间歇气压治疗预防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观察 [J], 吴苏华;李远华2.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 毕义琴;耿莉3.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间歇气压治疗预防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观察 [J], 吴苏华;李远华;4.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压力抗栓泵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观察 [J], 袁文旗;王贺平;5.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压力抗栓泵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观察 [J], 袁文旗; 王贺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手术方法。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恢复与康复。

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下肢DVT进行预防与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预防及护理效果。

预防措施1. 抗凝治疗: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可以有效减少DVT的发生。

在术后24小时内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持续使用7-10天。

术后3-6个月内,患者可继续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剂量可以根据患者的血凝指标进行调整。

2. 防止血液淤滞:鼓励患者在术后尽早进行下肢活动,可通过活动加速血液循环,减少血液淤滞的风险。

进行适当的袜子颈压迫和腿部按摩,也可以预防DVT的发生。

3. 床位护理:合理调整患者的体位,避免过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特别是长时间保持屈膝位。

当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时,可以使用床垫和空气垫等辅助设备,减少床位摩擦。

4. 术后早期活动:鼓励患者术后早期进行主动的下肢活动,如屈伸膝关节、伸展踝关节等。

对于年龄较大或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可以采取床边康复训练等方式,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

5. 饮食调理:合理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包括控制适量的蛋白质摄入和增加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的摄入。

这些措施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血液循环,并降低DVT的风险。

护理效果评估1. 体征观察:护士应定期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体征,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病情变化。

特别注意是否出现下肢肿胀、压痛、红肿等DVT的临床表现。

2. 实验室检查:定期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这些检查可以评估抗凝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

3. 影像学检查:应定期进行下肢的超声检查,以明确DVT的位置和程度。

超声检查可帮助护士了解DVT的演变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 宣教指导: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宣教指导,包括术后护理要点、早期活动指导和抗凝治疗注意事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 术后低分子肝素 ( 防治 深 静 脉 血 栓 ( 形成的效果及 THA) LMWH) D V T) 【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 ( 年 月至 年 月 来 该 院 进 行 人 工 髋 关 节 置 换 术 患 者 按照数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方法 选择 2 0 1 2 6 2 0 1 4 6 6 2 0例, 其中常规治疗组患者术后使用常规方法预防深静脉血栓形 成 , 字列表法随即平均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和常规治疗组 , 低分子肝素组患者在进行常规预防方法的基础上应用 低 分 子 肝 素 预 防 深 静 脉 血 栓 , 每天5 比较两组患者治 0 0 0 U, 疗 1 周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 以及术后 1 周血液流变学 , 其中包括血小板聚集率 、 纤维蛋白原 、 全血粘度 及 血 ) 低分子肝素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4. 比 浆粘度 。 结果 ( 1 8 4% 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发生 率 2 1. 9 4% ,
·2 1 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 , 0 1 4 年第 1 1 卷增刊 Ⅱ L a bM e dC l i n 2 0 1 4, V o l . 1 1S u l Ⅱ p p
·论 著·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防治 D VT 形成的效果 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李腾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肖 扬, 王穗源 , 伍 群( 南华大学附属娄底临床学院 , 湖南娄底 4 ) 1 7 0 0 0
2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 术 后 1 周, 低 分 子 肝 素 组 患 者 治 疗 后 血 液 流 变 学, 包括血小板聚 4. 8 7, 犘<0. 0 5 2) χ =1
纤维蛋白原 、 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均明显低于 常 规 治 疗 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人工髋关 集率 、 犘<0. 0 5) 能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率 显 著 降 低 , 并且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的血液流变学, 安全 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 , 可靠 , 值得临床推广 。 【 关键词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 低分子肝素 ; 深静脉血栓形成 : / 犇 犗 犐 1 0. 3 9 6 9 . 犻 狊 狊 狀 . 1 6 7 2 9 4 5 5. 2 0 1 4. 2 6. 1 1 1 犼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 ) 1 6 7 2 9 4 5 5 2 0 1 4 2 6 0 2 1 0 0 3
犜 犺 犲 犲 犳 犳 犻 犮 犪 犮 狀 犱 犻 狀 犳 犾 狌 犲 狀 犮 犲 狋 狅犺 犲 犿 狅 狉 狉 犺 犲 狅 犾 狅 犳 犾 狅 狑犿 狅 犾 犲 犮 狌 犾 犪 狉狑 犲 犻 犺 狋犺 犲 犪 狉 犻 狀犻 狀犺 犻 犲 犾 犪 犮 犲 犿 犲 狀 狋 狊 狌 狉 犲 狉 狉 犲 狏 犲 狀 狋 犻 狅 狀狅 犳 狔犪 犵 狔狅 犵 狆 狆狉 狆 犵 狔狆 , , , ( 犇 犞 犜犳 狅 狉 犿 犪 狋 犻 狅 狀 犔 犐犜 犲 狀 犲 犻 犡 犐 犃 犗犢 犪 狀 犠犃犖犌 犛 狌 犻 狌 犪 狀 犠犝 犙 狌 狀 犔 狅 狌 犱 犻犆 犾 犻 狀 犻 犮 犪 犾犛 犮 犺 狅 狅 犾犃 犻 犾 犻 犪 狋 犲 犱狋 狅犝 狀 犻 犵犳 犵 狔 犳 犳 ) 狏 犲 狉 狊 犻 狋 狅 狌 狋 犺犆 犺 犻 狀 犪, 犎 狌 狀 犪 狀犔 狅 狌 犱 犻, 4 1 7 0 0 0 狔狅 犳犛 】 【 犃 犫 狊 狋 狉 犪 犮 狋 犫 犲 犮 狋 犻 狏 犲 o i n v e s t i a t e t h e e f f i c a c n d i n f l u e n c e t oh e m o r r h e o l o f l o wm o l e c u l a rw e i h t h e 犗 T g ya g yo g p 犼 ( , ( , r e v e n t i o no f a r i n l o wm o l e c u l a rw e i h th e a r i n s LMWH) i nh i e l a c e m e n t s u r e r t o t a l h i r t h r o l a s t THA) p g p pr p g y pa p y , d e e e i nt h r o m b o s i s( d e e e i nt h r o m b o s i s D V T) f o r m a t i o n . 犕 犲 狋 犺 狅 犱 狊 2 0c a s e sw i t hh i r t h r o l a s t e r es e l e c t 6 pv pv pa p yw e df r o mo u rh o s i t a l d u r i n t h ep e r i o d f r o mJ u n e 2 0 1 2t oJ u n e 2 0 1 4, t h e e r e a v e r a e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e l o wm o l e c u l a r p g yw g , w e i h th e a r i ng r o u n dt h ec o n v e n t i o n a l t r e a t m e n tg r o u c c o r d i n od i i t a lL i s tF r a n c et h ep a t i e n t so f t h ec o n g p pa pa gt g , t h ep a t i e n t so f v e n t i o n a l t r e a t m e n tg r o u e r et r e a t e dw i t hc o n v e n t i o n a lm e t h o d st op r e v e n td e e e i nt h r o m b o s i s pw pv t h e l o wm o l e c u l a rw e i h th e a r i ng r o u e r eg i v e nl o wm o l e c u l a rw e i h th e a r i ni nt h ep r e v e n t i o no fd e e e i n g p pw g p pv , , t h r o m b o s i sb a s e do nt h ec o n v e n t i o n a lm e t h o d5 0 0 0Ue v e r a h e i n c i d e n c eo fd e e e i nt h r o m b o s i s1w e e ka f t e r yd yt pv , , , a n dh e m o r r h e o l o i n c l u d ep l a t e l e t a r e a t i o n f i b r i n o e n w h o l eb l o o dv i s t r e a t m e n to f t w og r o u sw e r e c o m a r e d g y g g g g p p c o s i t n dp l a s m av i s c o s i t e e k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o f t w og r o u sw e r ec o m a r e d . 犚 犲 狊 狌 犾 狋 狊 h e i n c i d e n c eo fd e e ①T ya y1w p p p v e i nt h r o m b o s i so f t h e l o wm o l e c u l a rw e i h th e a r i ng r o u a s5. 0 0% s i n i f i c a n t l l o w e r t h a n2 1. 6 7% o f t h ec o n g p pw g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