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导学案)
襄汾县第一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3 角的度量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导学案 新人教版
单元核心归纳与易错警示学习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知道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区别。
2.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学习重点1.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
2.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的度数画角。
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环节1:单元核心归纳知识点具体内容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1.线段的特征: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端延伸。
2.直线的特征: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3.射线的特征:只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端无限延伸。
角的认识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角的度量1.度量角的工具是量角器,“度”是角的计量单位。
2.量角的度数时要做到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点点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线边重合)。
认识平角和周角1.1直角=90° 1平角=180° 1周角=360°2.平角的定义: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3.周角的定义: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角之间的关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周角=2平角=4直角。
画角的方法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1)做到“两重合”,即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与所画的射线重合。
(2)看准度数,所画的边对应的0°刻度线在内圈,看的就是内圈的刻度;所画的边对应的0°刻度线在外圈,看的就是外圈的刻度。
教学环节2:易错警示素养延伸1 错误认识直线的特征【例题1】判断:一条直线长100米。
()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其长度。
规避策略: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所以长度是无限长的。
2数射线的方法不对【例题2】填空:图中有()条射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导学案
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应用 2.两个数相乘,如果有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将其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数……加(或减)一个数的形式,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应用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1.在连除法中,如果除数的积正好是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那么可以应用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c)进行简便计算。
2.两个数相除,如果除数分解成的因数恰好与被除数成倍数关系,那么可以运用a÷(b ×c)=a÷b÷c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环节2: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1没有用小括号括起来改变运算顺序【例题1】用简便方法计算24+127+476+573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24+127+476+573 24+127+476+573=24+476+127+573 =24+476+127+573=500+700 =(24+476)+(127+573)=1200 =500+700=1200错点警示:要保证同时计算24加476与127加573,就要运用加法结合律把这两部分用小括号括起来。
规避策略:运用加法的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小括号括起来。
2去掉括号后未改变括号里面项的运算符号。
【例题2】5570-(570+340)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5570-(570+340) 5570-(570+340)=5570-570+340 =5570-570-340=000+340 =5000-340=5340 =4660错点警示: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相当于从被减数中连续减去这两个数,加340要改写成减去340。
规避策略:逆用减法的运算性质时,要注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要改变运算符号。
3没有按运算顺序计算。
【例题3】500÷25×4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500÷25×4 500÷25×4=500÷100 =20×4=5 =80错点警示:当乘、除混合运算中不具备简算因素时,应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1单元 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导学案
正确答案:5 6
错点警示:错在没有把隐藏的小正方体计算在内。
规避策略:在数的时候,要一层一层地数,把隐藏在里面的小正方体也要数上。
教学环节3:单元复习训练
1.填空。
观察下面的几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是 的立体图形有();从左面看到的是 的立体图形有();从上面看到的是 的立体图形有();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都是 的立体图形有()。
分析:根据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先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再结合从其他两个方向看到的形状综合分析;最后确定立体图形。
答案:(③④)(①③)(①②)(③)
2.如下图,如果添一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使它从左面看到的图形相同,那么这个小正方体应放在什么位置?(摆法两个即可)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从 中可以看出,这个立体图形有2行2层,但每一行上小正方体的个数无法确定。
规避策略:仅凭一个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不能确定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因而无法确定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2漏掉隐藏的小正方体。
【例题2】填空: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
根据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先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再结合从其他两个方向看到的形状综合分析,最后确定立体图形。
教学环节2: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
1仅凭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确定立体图形。
【例题1】判断: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这个立体图形一定是由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导学案
六年级下数学比例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导学案)
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x=30×12÷20x=18正确答案:12x=30×20x=30×20÷12x=50错点警示:解比例时,应该是外项的乘积等于内项的乘积。
规避策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先把比例转化成外项乘积与内项乘积相等的形式(即方程),再通过解方程求出未知项的值。
2不能正确地判断正、反比例关系。
【例题2】判断: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成正比例关系。
()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不成比例,与边长的平方成正比例。
规避策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关系,要看这两种量对应的数的比值或乘积是否一定。
如果比值一定,成正比例关系;如果乘积一定,成反比例关系。
3用比例尺解决问题时单位不统一。
【例题3】在一幅地图上,图上8cm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6000km,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错误答案:8∶6000=1∶750答: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750。
正确答案:8∶600000000=1∶75000000答: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75000000。
错点警示:用比例尺解决问题时要注意统一单位。
规避策略:图上距离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实际距离一般用千米作单位,计算时要先统一单位。
4误认为图形放大或缩小时形状改变。
【例题4】将平行四边形按1∶2缩小。
错点警示:把图形缩小时,部分边长未按比缩小。
规避策略:把图形放大或缩小时,各边应都按给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教学环节3:单元复习训练1.在括号里填上“成正比例”“成反比例”或“不成比例”。
(1)班级人数一定,每组人数和分的组数。
()(2)正方体的棱长与它的棱长总和。
()(3)小强家的收入一定,他家的支出与结余。
()(4)圆锥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
()分析: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或反)比例关系,先判断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再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关系,若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成正比例关系;若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成反比例关系。
富裕县某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5图形的运动三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导学案新人教版7
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学习目标1.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运用平移、旋转在方格纸上变换简单的图案。
3.感受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
学习重点1.理解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掌握用平移和旋转变换图形的方法。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环节1:单元重点知识归纳知识点具体内容形旋转的意义及旋转的三要素1.旋转的意义: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这种运动现象称为旋转。
2.旋转的三要素:(1)旋转点:物体旋转时所绕的点(或轴),也叫旋转中心;(2)旋转方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3)旋转角度:对应线段的夹角或对应顶点与旋转点连线的夹角的度数。
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1.图形旋转的特征: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2.图形旋转的性质: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的度数,图形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相同的度数,对应点到旋转点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对应角都分别相等。
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的方法。
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的方法:利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图形变化的方法利用平移和旋转可以解决图形的拼组问题。
教学环节2: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易错点1没有掌握图形旋转的方法。
【例题1】在下图中画出四边形ABCD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A′B′C′D′。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按照图形旋转的方法去具体操作,从而导致旋转后图形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规避策略:图形旋转时,要找准旋转点、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易错点2 考虑问题不全面。
例题2】判断:只能通过对称得到。
()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此题错在考虑问题不全面。
题中所示图形不仅可以通过对称得到,也可以通过将一个基本图形连续旋转90°得到。
规避策略:在对图形变换进行分析时,不要认为一个图形只能通过一种变换方式得到,一个图形可以通过一种或两种甚至三种变换方式得到。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6年级上册重点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重点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教学环节3单元复习训练
一、判断。
1.直径一定是半径的2倍。
()
2.半径是2cm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
3.圆的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
4.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π倍。
()
5.大小相同的两个圆的周长和它们直径的比值相等。
()分析:运用圆的半径、直径、周长和面积的有关知识解题。
答案:
1.×
2.×
3.√
4.√
5.√
二、一个直径是10 m的圆形喷水池,周围有一条环形小路,路宽3 m。
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分析:先求出大圆的半径,再用S环=π×(R2-r2)求解答案:
10÷2=5(m)
5+3=8(m)
3.14×(82-52)=3.14×39=122.46(m2)
答:这条小路的面积为122.46 m2。
三、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用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一个圆的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案:82-3.14×(8÷2)2=64-3.14×16=13.76(dm2)。
小学二年级数学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四、課後作業
1.從課後習題中選取; 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
例2 比較大小:96 釐米 1 米。
錯誤答案:96 釐米 > 1 米。 正確答案:96 釐米 < 1 米。 錯點警示: 題中只注重了比較數的大小,忽略了 長度單位釐米和米的不同。
規避策略:在比較長度時,一定要結合數據和長 度單位兩方面考慮,當長度單位不相同時,先統 一單位之後再比較。
例3 填空:下圖中是線段的有( )。
單元知識歸納與易錯警示
R·二年級上冊
學習目標
進一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和釐米,熟知它們之 間的進率,能恰當選擇長度單位,會用刻度 尺量線段的長度,會畫線段。
學習重點
能恰當選擇長度單位,會用刻度尺பைடு நூலகம்線段的 長度,會畫線段。
一、知識歸納
知識點1:認識釐米和用釐米量 1 釐米
0
釐cm米
“0”表示測量的起點 長度單位 0釐到米1可之以間用的“長cm度”是表1示釐。米。
量畫 線段
二、易錯警示
例1 選擇:下列測量紙條的長正確的是( )。
錯誤答案:①③
正確答案: ②
錯點警示: 用尺子量紙條的長度時,紙條的左端
要對準尺子的刻度0,①圖中沒對準尺子的刻度0,
③圖中尺子是斜著放的。
規避策略: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時,物體的一端
要與尺子的刻度0對齊,測量時尺子應與被測物
體平行放置。
錯誤答案:①②
正確答案:③
錯點警示:線段的特徵一是直的,二是有兩個端 點,三是可以量出長度。
規避策略:在判斷一條線是不是線段時,一定要 滿足三個條件:(1)線段是直的;(2)有兩個 端點;(3)可以量出長度。
三、復習訓練 1.誰說得對?在括弧裏畫“√”。
三年级数学上册1时分秒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导学案新人教版
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
学习重点时间单位间的关系及简单的时间计算。
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钟外表、电子表。
教学环节1:重点单元知识归纳知识点具体内容认识时间单位秒。
1.认识钟表上的秒针。
钟表上又细又长且走得最快的针是秒针。
认识电子表上的秒;认识机械钟表上的秒,秒针走1个小格是1秒,走1圈是60秒。
2.在活动中体验1秒有多长。
眨一下眼是1秒,咳嗽一下是1秒,钟表“嘀嗒〞一声是1秒,电子表每闪一次就是1秒。
3.感受1秒的价值。
火车每秒约行驶60米;飞机每秒约飞行260米;超级计算机每秒能进行1千万亿次的运算。
时间单位间的关系。
1.观察钟表找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即1分=60秒;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即1时=60分。
2.学生观察三针的变化讨论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
3.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利用进率之间的关系可以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计算经过的时间。
1.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借助钟面数出分针走了多少小格,算出经过的时间。
2.利用时间与时刻之间的关系计算,经过时间=结束时刻-起始时刻。
教学环节2: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对时间单位认识不准确【例题1】填空: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
错误答案:分或时正确答案:秒错点警示: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秒,系红领巾时间很快而且短,而20分钟需要半节课长的时间,填20时更加不对了。
躲避策略:把握好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2 弄错时、分、秒之间的进率【例题2】判断:1分=10秒。
〔〕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误把时间单位间的进率当作10。
躲避策略:时、分、秒每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60,不是10。
误以为用时越短速度越快【例题3】想一想:50米比赛跑步小红用了8秒,小兰用了9秒,她们俩谁跑得快?8秒〔〕9秒,〔〕跑得快。
和平区四小五年级数学下册 3 长方体和正方体重点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导学案 新人教版
重点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学习目标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各个部分的名称。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单位及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能正确进行单位的换算。
4.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5.掌握容积的意义、容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换算。
6.会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学习重点1.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2.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环节1:单元重点知识归纳知识点具体内容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和12条棱;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长、宽、高的意义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12条棱中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
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6个面完全相同,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长方体表面积的字母公式S=2ab+2ah+2bh或S=2×(ab+ah+bh)2.正方体表面积的字母公式S=6a2体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cm3)、立方分米(dm3)和立方米(m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1.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字母公式:V=abh2.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字母公式:V=a3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1.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字母公式:V=Sh2.根据公式V=Sh,可推导出S=V÷h,h=V÷S。
【导学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8 数学广角——搭配(一) 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1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导致遗漏。
【例题1】选择:写出2、5、8组成的所有两位数(每个数字只能使用一次),正确的是( )。
A.52 85 28 82 B.25 28 52 58 82 85
错误答案:A
正确答案:B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导致遗漏了两个两位数。
规避策略:排列数字时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三种实物简单搭配(或排列)的规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的数量关系。
学习重点
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学前准备
相应的课件布绒玩具数字卡片答题卡
教学环节1:重点单元知识归纳知Βιβλιοθήκη 点具体内容简单的排列
用非0的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两位数的方法:
方法一:调换位置法。
把两个数字两个两个地组成不重复的组合,再把每个组合中的两个数字调换位置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方法二:固定十位法。先把三个数字分别看作是十位上的数,再交换个位数字。
简单的组合
用3个数,任意选取其中两个数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
方法一:列表法;方法二:连线法。
教学环节2: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
2把求排列数当成求组合数来解决了。
【例题2】选择:小明、小军和小亮三个人一起去照相,如果站成一排,有( )种不同的站法。
A.3 B.6
错误答案:A
正确答案:B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把求排列数当成求组合数来解决了,求排列数要按一定的顺序。小明站在左边,小军和小亮互换位置,有两种站法;小军站在左边,小明和小亮互换位置,有两种站法;小亮站在左边,小明和小军互换位置,也有两种站法。
新乐市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3 角的初步认识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导学案 新人教版
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2没有正确掌握角的大小与边之间的关系。
【例题2】判断: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并不是边越长角就越大。
规避策略:任何角的大小都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两条边张得越开角就越大。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本单元是二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是乘法的意义,由于在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很少会遇到乘法这个概念,从而对于体会运用乘法计算的优越性与必要性比较有难度,针对本单元的教学应让学生掌握至少两种“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方法;体会加法与乘法的关系,根据加法列出乘法算式。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书写方法以及读法,并且可以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1节有多少块糖教材第16~17页的内容。
1.结合数糖块的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为学习乘法积累活动经验。
2.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把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欲望。
重点:根据具体情境列连加算式。
难点:让学生理解相同加数及其个数的含义。
课件(教材主题图)。
师:同学们喜欢吃糖果吗?(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糖果,想奖励给坐姿端正、踊跃发言的同学,你们想不想知道这里有多少块糖果啊?我们来数一数好不好?(板书课题:有多少块糖)1.摆一摆,数一数。
师:谁来说一说,你打算怎样数这些糖果?(出示教材第16页第1幅主题图)预设:生1:我打算1块1块地数,这样不容易出错。
生2:我想2块2块地数:2,4,6,8,10…生3:我想5块5块地数:5,10,15,20…生4:我想10块10块地数:10,20,30………师:同学们可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数糖果”的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快乐地探究数学问题。
2.数一数,填一填。
德惠市二小四年级数学上册 2 公顷和平方千米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导学案 新人教版
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学习目标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动,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掌握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结合平面图形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估计或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环节1:重点单元知识归纳知识点具体内容认识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认识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教学环节2:易错警示素养延伸【例题1】选择:广场的占地面积约27( )。
A.平方千米B.平方米C.公顷错误答案:A或B正确答案:C错点警示:计量广场的面积我们要联系实际用合适的面积单位。
规避策略:在选择面积单位时,要联系实际估计其大小,再选择恰当的面积单位。
【例题2】填空:5平方千米=( )平方米错误答案:5000正确答案:5000000错点警示:没有准确掌握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规避策略:平方千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00,而不是1000。
教学环节3:单元复习训练1.在( )里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
分析:像城市、岛屿、区县等比较大的土地面积的测量,通常选择平方千米为单位。
公园、果园、广场等土地面积通常选择公顷为单位。
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教材第5~6页的内容。
1.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能正确地按数级读数。
2.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迁移掌握万级的数的读法,培养迁移能力。
3.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大数的用途,培养数感。
重点: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
难点:中间、末尾有0的亿以内数的读法。
课件、数字卡片、数位顺序表。
1.课件出示:北京市人口普查的数据:19612368人;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约有78万所中小学。
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重点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导学案
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位置重点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例题】用数对表示所有游乐设施的位置。
错误答案:蹦蹦床(2,3);碰碰车(5。
1);跷跷板(2,4);摩天轮(5.4)
正确答案:蹦蹦床(3,2);碰碰车(5,1);跷跷板(2,4);摩天轮(6,5)
错点警示:数对应先写列数再写行数,不能调换位置,两个数中间用逗号隔开。
规避策略:如果有个例子,认真观察例子中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中间用什么隔开,如果没有例子,则必须熟练运用有关数对的知识: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写列数再写行数并用逗号隔开。
看图回答问题。
(1)猴山的位置用(5,2)表示,请你在图上标出金鱼湖(6,6)、盆景园(3,8)、北门(2,10)的位置。
(2)暑假,小明一家游览了公园,活动路线是(10,1)→(5,2)→
(7,4)→(9,7)→(6,6)→(3,8)→(2,10)。
请你写出并画出
他们的游览路线。
找规律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导学案)
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列规律
解决实
际问题
教学环节2:易错知识总结
易错点1没有找准图形的变化规律。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找出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画出的图形与原规律不符。
通过观察发现,这组图形的排列规律是1个△和1个□重复出现。
规避策略:解答此题时,注意根据前面几个图形的排列,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再根据规律画图形。
易错点2没有找准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2】按规律,接着写。
(1)2468()()
(2)46413631()()
错误答案:(1)2468(9)(10)
(2)46413631(30)(29)
正确答案:(1)1012(2)2621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发现数列的排列规律。
仔细观察,第(1)题中数列的排列规律是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2;第(2)题中数列的排列规律是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5
规避策略:要找数列的规律,可以按照数重复的特点,或者通过计算相邻两个数的差来找。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人民币导学案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导学案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和换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包括:1. 人民币的认识:让学生初步了解人民币,知道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学会识别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2. 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学会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3. 人民币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人民币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识别不同面额的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养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1. 人民币单位的换算:尤其是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换算,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2. 人民币的应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人民币挂图、实物投影仪等。
2. 学具:学生自备一些不同面额的人民币,用于课堂上的观察和操作。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民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和换算,并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问题和疑惑,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5. 实践操作: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进行换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易错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1. 人民币的认识2. 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3. 人民币的应用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5.混合运算重点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的效率。
2.进一步明晰混合运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并能正确地解答。
3.让学生经历互动交流,自主构建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联想、归纳的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
系统整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能正确解答相应的问题。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错误答案:4+8÷4
=4+2
=6(只)
正确答案:(4+8)÷4
=12÷4
=3(只)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列综合算式时没有使用小括号。这道题应先用加法求出一共有12只兔,再用除法求出每个笼子放几只。所以在列综合算式时,要把4+8用小括号括起来,才能保证第一步算加法。
规避策略:在列综合算式解答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环节1:单元知识归纳
知识点
具体内容
乘除混合运算
没有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与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后算加法(或减法)。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6=3
正确答案:36-27+3 18÷2×3
=9+3=9×3
=12=27
错点警示:这两道题都错在运算顺序颠倒了。第1题应先算减法;第2题应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规避策略: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级运算,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易错点2没有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两种情况(即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和不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1误认为0摄氏度中的“0”与自然数中的“0”的含义无区别。
【例题1】判断:0摄氏度表示没有温度。
( )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0摄氏度中的“0”与自然数中的“0”的含义不同。
规避策略:0摄氏度中的“0”不是表示没有,0摄氏度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2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认为正或负是固定不变的。
【例题2】判断:收入一定用正数表示,支出一定用负数表示。
()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收入和支出是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但不一定收入就要用正数表示,关键是看解题时是怎样规定的。
规避策略:在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要先规定哪个量为正(或负)。
如果一个量用正数表示,那么
3.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
-2 -1.5
1
+
9
-0 +3
分析:这题规定向东为正,那么负数表示向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