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_贞观之治[岳麓版][七年级下历史]溪州中学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贞观之治》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16
3.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唐太宗吸收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C.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 D.人口大幅度增长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唐太宗与魏征讨论用人时说:“为事择官,不可 粗率。用一好人,别的好人都来了;用一坏人,别的 坏人都跟着进来。”魏征说:“这是对的。天下未定, 主要用人的才干……天下已定,那就必须德才兼备的 人,才可任用。”
1.唐太宗和魏征的对话,表明他们用人的标 准是什么? 答:用有才之人和德才兼备之人。 2.他们的用人标准在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答:德才兼备是任何时期的用人标准。我们今天用 人也应注意德才两个方面,兼备才是真正的“才”。
4、完善科举制度 1).常设科目 明经科 进士科 2).考试内容
明经科: 儒家经典
进士科:
政论 诗赋
二、“贞观之治”的含 义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
到发展,民族关系相对和睦,对外交往频繁, 科技文化繁荣,国力增强,社会呈现安定局面,
史称“贞观之治”。
为什么会出现“贞观 之治”的局面?
每点措施的原因和作用)
4、什么是 “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局面是 怎样出现的? 5、在你心目中,唐太宗是一个什么样的18年 建立者: 李渊 都 城: 长安
2. 玄武门之变
627年,改年号为“贞观”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治理唐朝?
①沿用三省六部制 1).措施: ②增加宰相人数 ③精简机构 2).作用:1、增加了宰相人数,既有利 于防止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 益,减少政策失误。2、精简 机构,可以节省财政开支,提 高行政效率。
三省六部示意图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导学案
第2课贞观之治1.背诵唐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2.概述“贞观之治”的内容,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3.简述“玄武门之变”,认识“玄武门之变”和唐太宗取得的政绩之间的联系。
4.重点:“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贞观之治”的内容。
1.玄武门之变(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玄武门之变:唐朝建立后不久,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
627年,李世民改年号为“贞观”。
2.轻徭薄赋(1)背景: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
(2)措施:①多次减免租税,保证农民的土地和耕作时间。
②大力提倡节俭,力戒奢侈浪费。
(3)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想一想: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的体现是什么?针对隋朝徭役赋税沉重导致灭亡的问题,唐太宗多次减免租税,保证农民的土地和耕作时间。
大力提倡节俭,力戒奢侈浪费。
3.知人善任,重视纳谏(1)理论依据: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2)实践:唐太宗重视选官用人,又能虚怀若谷、从谏如流。
列一列:唐太宗时期的名臣有哪些?①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为相,人称“房谋杜断”。
②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和能征善战的大将李靖、李勣等。
4.加强中央权力(1)完善三省六部制创立发展目的作用隋朝贞观年间,增加宰相人数加强中央权力既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益,减少政策失误(2)精简机构:①目的:节省财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
②措施:针对当时“民少吏多”的情况,合并州县,大力精简机构。
说一说:三省分别是哪些?各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中书省,起草政令;尚书省,行政实施;门下省,负责审核。
5.完善科举制度*议一议: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诗赋考试好不好,为什么?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文学繁荣和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有利的。
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贞观之治》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13
谈谈你对“玄武门之变” 的看法。
什么是“贞观之治”?“贞观之 治”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 食为本……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 农时,其可得乎?” ——《贞观政要》
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想一 想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举例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治国思想的。 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3、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及其实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唐太宗和魏征的对话,表明他们用人的标 准是什么? 2.他们的用人标准在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天下英雄尽入吾 彀(gòu)中!”
据史书记载,唐 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 而出,大喜道:“天 下英雄尽入吾彀(gòu) 中矣!”你认为这句 话反映了什么事实。
课堂检测
1、唐朝名垂史,其建立者是( ) A、李渊B、杨坚C、李世民D、杨广 2、1945年9月,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公 开发表了诗词《沁园春· 雪》,其中有“唐宗 宋祖”一句,这里的“唐宗”是指( ) A、唐高祖B、唐高宗C、唐太宗D、唐玄宗 3、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式形成于炀帝时B、唐朝时分为明经科 和进士科C、明经科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 D、明朝时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
4、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载所舟 舟以所 ,比以 亦黎比 能庶人 覆,君 舟水,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水
自己动手
设计表格比较秦始皇、汉武 帝和唐太宗在加强中央集权和统 一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
1、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朝建立 后不久,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2、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 “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是吸收前代的教训,前代奠定的物质基础,唐太 宗个人功劳,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努力。唐太宗 李世民采取的措施是轻徭薄赋,提倡节俭;知人 善任,重视纳谏;增加宰相人数,合并州县;完 善科举,大兴学校。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贞观之治》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09
三、同学们简述这段时间人物的主 要特点
探究活动
寻访唐昭陵
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 “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昭陵保存了大量的唐代 书法、雕刻、绘画作品,为我们研究中国传统的书法、绘 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活动步骤: 1、组织活动小组,确定资料获取途径、研究方法、人 员分工等。 2、通过实地考察、网络搜寻、图书检索等途径,搜集 与唐昭陵有关的资料。 3、根据已有资料,探讨唐昭陵的建筑风格、昭陵文物 反映的历史信息,以及如何保护唐昭陵的文化遗产等问题。 4、编写历史研究简报,介绍昭陵遗址,呼吁保护祖国 历史文化遗产。
——唐太宗
房谋杜断
房玄龄
杜如晦
贞观新政
轻徭薄赋
三省六部制
贞观之治 《唐律疏议》 重视科举教育
武则天
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统治时期,继承了唐太宗的政 治制度。她重视人才,破格任用狄仁杰、 姚崇等贤臣为相。他打击旧贵族的势力, 使社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史称其统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狄仁杰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繁 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2课贞观之治》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第2课
贞 观 之 治
学习目标
唐朝的建立
昭陵六骏
“贞观之治” 女皇武则天
探Hale Waihona Puke 活动一、自学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引发 隋末农民大起义。618年,炀帝在江都被部 将所杀,隋朝灭亡。
隋末农民大起义
赋役繁重 民不聊生
政治腐败 穷兵黩武
农民起义
长白山(611)
瓦岗军(主力)
群雄并起
隋朝灭亡(618)
第2课 贞观之治—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2课贞观之治—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第2课贞观之治[课标内容]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唐太宗与玄武门之变,轻徭薄赋、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加强中央权力,完善科举制度;贞观之治。
①通过分析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分析概括贞观之治的内容,初步了解归纳、分析的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盛世”现象,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和历史观点。
③结合课文的引文、课中思考题及课后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以史论证、史论结合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贞观之治内容的教学和观看图片、录像资料,让学生感知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认识盛世局面的出现是统治者为稳定社会、巩固统治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合理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
②搜集有关唐太宗的史料,运用“自学——问题——讨论”法,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唐太宗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接受隋亡的教训,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因而出现了“贞观之治”。
通过对其统治措施和政绩的教学,加深学生对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所起作用的理解。
②轻徭薄赋是历代统治者恢复经济、稳定社会、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对唐太宗轻徭薄赋的原因、措施及作用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减轻民众负担、以民为本的重要性。
③通过唐太宗重视和善于纳谏的故事,培养学生勇于接受批评的品德。
[重点和难点]一、重点、“贞观之治”的含义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3、“贞观之治”的内容二、难点、如何评价唐太宗2、如何看待历史上出现的“盛世”现象[教学方法]采用“自学——问题——讨论”教学法[导入新课]提问:隋朝为什么会像秦王朝一样建立不久就爆发了农民起义?结果如何?教师指出:在隋朝统治土崩之际,群雄并起,一些隋朝官员乘机起兵反隋,其中就有后来建立唐朝的李渊、李世民父子。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贞观之治》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05
1.唐太宗和魏征的对话,表明他们用人的标 准是什么? 任人唯贤,防微杜渐 2.他们的用人标准在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我们可以借鉴他们以才德取人的观念
完善科举制度
什么是“贞观之治”?“贞观之 治”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
吸取隋亡的教训 重视生产、轻徭薄赋 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加强中央权力 完善科举制度
贞 观 之 治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社会安定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唐太宗与魏征讨论用人时说:“为事择官,不可 粗率。用一好人,别的好人都来了;用一坏人,别的 坏人都跟着进来。”魏征说:“这是对的。天下未定, 主要用人的才干……天下已定,那就必须德才兼备的 人,才可任用。”
唐朝是怎样建立并 逐渐走向强盛的?
一、玄武门之变
二、轻徭薄赋 三、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四、加强中央权力 五、完善科举制度
一、玄武门之变
1. 唐朝的建立 时 间: 618年 建立者:李渊 都 城:长安 2. 玄武门之变
627年,改年号为“贞观”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玄武门之变
《贞观之治》剧照
626年7月2日, 李世民率部下埋伏于 玄武门,射杀太子李 建成、齐王李元吉, 后又逼李渊退位,自 己登基称帝。
虚怀若谷、从谏如流。(2)任命富于谋 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为相, 人称“房谋杜断”。(3)重用敢于直言 的魏征和能征善战的李靖、李勣等。 2.作用:各个阶层的谋臣猛将,对唐太宗 时期政局的稳定和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起了 重要的作用,最终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 现。
程 咬 金
李 靖
秦 叔 宝
杜 如 晦
为什么会出现“贞观 之治”的局面?
你知道“玄武门之变”的 故事吗?谈谈你的看法。
七年级历史下第2课《贞观之治》课件岳麓版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 (2011年湖南长沙中考第14题)
❖ 4、我国古代出现了很多政治清明、 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下列的繁荣局面与唐太宗在位时 期有关的是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 1图中人物是谁?被人们称为什么? 他是如何取得统治权的?
魏 征
“以铜为镜,可以 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
为镜,可以明得 失。” ——唐太宗
被称为“人镜”的是谁?唐太宗重 用的人才还有哪些?
程
李
秦
咬 金
靖
叔 宝
杜
长
如
孙
晦
无
忌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十八 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
讨论与交流
你还知道唐太宗和魏征纳谏的故 事那?给大家说一说。从唐太宗 用人纳谏的故事中你可以得到什 么启示?
❖ 2他在位时期,被称为“房谋杜断” 的名臣是谁?
❖ 3他在位时期“贞观之治”的局面是 怎样出现的?
为什么会出现“贞观 之治”的局面?(贞 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贞观年间(627—649 年),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有所发展,国力 逐步强盛,历史上称 当时的统治为“贞观 之治”
(1)、材料中的 “以人为镜”具体指什么?被称为“人镜”的是谁?唐太宗重用的人才还有哪些? (2)、从唐太宗用人纳谏的故事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 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含义 思想认识)
以民为本
措施一经济上:轻徭薄赋
客观原因:唐初经济凋敝
1.原因: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2课《贞观之治》课件 岳麓
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的教训出现了繁荣局面 都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用贤良 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
总结
评价唐太宗 武则天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女皇武则天
原因 内容 主要功绩和对 历史的影响
探究 链接
隋亡唐兴和哪两个朝代的更迭有相似 之处?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92022/1/192022/1/191/19/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92022/1/19January 19,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92022/1/192022/1/192022/1/19
唐高宗时为皇后, (655年—683年)、唐中 宗时为皇太后(683年— 690年),后自立为武周皇 帝(690年—705年),705 年退位。
武则天的主要政绩有哪些?
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2、破格重用有才能的人
3、使唐朝国力不断增强
Hale Waihona Puke 秦隋:都是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 都是统治者残暴无道,政治黑暗 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第2课 “贞观之治”
温故而知新
隋朝是什么时候建立,又是怎 样灭亡的?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贞观之治》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19
议一议:
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统治措施的异同。
角度
政治 经济 军事 思想 民族
汉武帝
推恩令,削夺列侯爵位
将盐铁专营权收归中央 派兵北击匈奴,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设立太学 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唐宗
吸取隋亡教训,完善三省 六部制和科举制度 轻徭薄赋,重视发展生产, 设置管理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 重视培养人才,扩充国学规模, 增加学员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促进汉藏关系发展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说明了怎样的君民关系,唐太 宗认识到了什么?
房谋
房玄龄
杜断
杜如晦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 逐亡一镜矣。 魏 征 敢于直言
——唐太宗
二、贞观之治
治国思想:吸取隋亡教训,政府要轻徭薄赋,发 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于听正确意见;大 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繁荣 与开放的社会 《第2课贞观之治》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李 世 民
隋朝是怎样灭亡的?
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吗?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
李渊
唐高祖
长安
什么是贞观之治呢?
贞观之治:
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发展较快 国力------逐步加强
统治措施: 1、发展农业生产 2、注意“戒奢从简” 3、合并州县,革除弊政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启示:居安思危,以史为鉴。
武则天的主要政绩有哪些?
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2、破格重用有才能的人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贞观之治(第4课时)课件 岳麓版
加强中央权力
唐朝沿用隋朝三省六部制,贞观时期,还 增加了宰相人数,这样既避免了宰相专权, 又能集思广益。
完善科举制度
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 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进士科主要考 试诗赋和政论。
唐太宗统治期间, 政治清明,经济发 展,物价低廉,国 力增强,社会呈现 安定局面,史称 “贞观之治”
程
程 咬
金
李
靖李
秦秦 叔 宝
咬
靖
金
叔 宝
杜 如 晦
房
杜
玄 龄
如 晦
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的这句话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绝 佳评价,同时,也是对所有贞观贤臣的绝 佳评价。贞观时代的贤才谏臣为唐朝发挥 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保证唐朝政治稳定和 各种政策的施行,对治世局面的形成起了 重要的作用。
第2课 贞观之治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段话是在说谁呢?哪个成语 与此有关?
暴君隋炀帝
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引发 隋末农民大起义。618年,炀帝在江都被部
将所杀,隋朝灭亡。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618年 长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李渊
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 (627—649年),政治比较 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 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 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吸取隋亡的教训 重视生产、轻徭薄赋 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加强中央权力 完善科举制度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社会安定
贞 观 之 治
贞观之治
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 心纳谏;发展科举制度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贞观之治》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02
为什么会出现“贞观 之治”的局面?
李 渊
பைடு நூலகம்
你知道“玄武门之变”的 故事吗?谈谈你的看法。
玄武门
二、轻徭薄赋
1.原因: 2.作用:
客观原因: 唐初经济凋敝
主观原因: 吸取隋亡教训
三、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1.表现 2.作用
程 咬 金
李 靖
秦 叔 宝
精简机构
三省六部示意图
中书省(起草政令)
皇帝 尚书省(行政实施) 门下省(负责审核)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五、完善科举制度
1.常设科目
明经科 进士科
2.考试内容
明经科: 儒家经典 进士科: 政论 诗赋
一 日 看 尽 长 安 花 。
春 风 得 意 马 蹄 疾 ,
今 日 放 荡 思 无 涯 。
完善科举制度
1.618年,建立唐朝的是( A ) A.李渊 B.李世民 C.李建成 D.李元吉 2.下列被唐太宗重用的人才是( D ) ①魏征 ②房玄龄 ③杜如晦 ④张九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执行机构是( B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行中书省 4.唐朝科举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为( C ) ①儒家经典 ②诗赋 ③政论 ④算术 A.①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5.唐太宗实行的下列措施中,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恢 复和发展的是( A ) A.轻徭薄赋 B.知人善任 C.重视纳谏 D.加强中央权力 6.唐太宗能够纳谏的主要原因是( A ) A.接受隋亡的教训 B.有名臣魏征 C.他是开明的君主 D.三省六部制的要求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繁荣 与开放的社会 《第2课贞观之治》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贞观之治(第4课时)名师教案 岳麓版
第2课贞观之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了解贞观之治的基本史实。
2、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材料分析和历史故事,使学生加深对唐太宗的认识,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断及文献图片资料,让学生可以更形象更直观的掌握本课的知识点2、通过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对历史材料和历史故事的分析来突破教学难点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认识到唐太宗的开明思想及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学会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贞观之治”内容【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的统治作出恰当的评价。
【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对历史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理性分析历史的能力,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充分,他们在理性分析历史事实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他们进行引导。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互动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材料分析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影视剧《贞观长歌》片断。
学生漫谈“你所熟悉的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皇帝?”师:大家刚才看到的是电视剧《贞观长歌》的片段,结合这个片段和自身的知识积累,哪位同学来谈一下“你所熟悉的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皇帝?”学生活动师:在同学们眼中的唐太宗是一位。
的君主,历史上真实的唐太宗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唐太宗其人”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他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次子,善骑射,喜好读书文史,在反隋和唐朝统一的战争中功勋卓著,李渊曾为其加号“天策上将”,任尚书令。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贞观之治》教案设计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贞观之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唐太宗的政绩,理解“贞观之治”的含义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唐太宗的治国方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太宗的政绩和“贞观之治”的含义。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说出唐太宗的继位时间。
(2)提问:唐太宗继位后,他有什么样的治国方略?2.授课新课(1)讲述唐太宗的政绩①讲述唐太宗重视人才、知人善任的故事,如选拔魏征等。
②讲述唐太宗改革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的故事。
③讲述唐太宗提倡节俭,减轻百姓负担的故事。
(2)讲解“贞观之治”的含义①解释“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寓意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和谐。
②解释“之治”意味着国家治理得当,百姓安居乐业。
(3)分析“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①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贞观之治”的意义。
②讲述“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打下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唐太宗的哪些治国方略对“贞观之治”的实现起到了关键作用?(2)强调“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3)引导学生从唐太宗的治国方略中汲取智慧,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
四、作业布置1.阅读教材,梳理唐太宗的政绩。
2.思考:如何运用唐太宗的治国方略解决现代社会的问题?五、课后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学生对“贞观之治”的理解是否深入?3.课堂讨论是否活跃,学生对唐太宗的治国方略是否有所感悟?4.作业布置是否合理,能否有效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了解唐太宗的政绩,理解“贞观之治”的含义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第2课 贞观之治
进士科:
政论 诗赋
唐 李太 渊宗 建时 立出 唐现 朝贞
观 之 治
小结
轻徭薄赋
知人善任 重视纳谏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加强中央权力
国力强盛
完善科举制度
什么是“贞观之治”?“贞观之 治”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唐太宗与魏征讨论用人时说:“为事择官,不可 粗率。用一好人,别的好人都来了;用一坏人,别的 坏人都跟着进来。”魏征说:“这是对的。天下未定, 主要用人的才干……天下已定,那就必须德才兼备的 人,才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 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 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1)说这话的人是谁?为什么他感到“魏征殂逝,遂亡一 镜矣”? 李世民。因为魏征在世时,敢于直言,指出唐太宗的 过失,像一面镜子,使唐太宗随时可以知道自己的过失。 因此,魏征死后,唐太宗觉得失掉了一面镜子。
1.唐太宗和魏征的对话,表明他们用人的标 准是什么?
2.他们的用人标准在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唐太宗实行的下列措施中,直接促进了会经
济恢复和发展的是( A )
A.轻徭薄赋 C.重视纳谏
B.知人善任 D.加强中央权力
唐太宗能够纳谏的主要原因是( A )
A.接受隋亡的教训
C.他是开明的君主 求
B.有名臣魏征 D.三省六部制的要
轻徭薄赋
客观原因:唐初经济凋敝
1.原因:
主观原因:吸取隋亡教训
2.表现:①多次减免租税②保证农民的
土地和耕作时间③大力提倡节 俭,力戒奢侈浪费
3.作用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表现:
1、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判断大 事的杜如晦为相,人称“房谋杜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用人上: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③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④文化上:完善科举制
轻徭薄赋
吸取隋亡教训
唐朝初年社会状况
唐太宗:“君,舟也 茫茫千里,人烟断绝
;人,水也;水能载
舟,亦能覆舟。”
,鸡犬不闻,道路萧
条。政府掌握的户口
不到隋朝全盛时期的
1/3。
(1)经济上:轻徭薄赋
1.原因: 吸取隋亡教训 2.表现:①多次减免租税②保证农民的
土地和耕作时间③大力提倡节 俭,力戒奢侈浪费
3.作用: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用人上: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1、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判断大事 1、表现: 2、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和能征善战 的大将李靖、李勣等
的杜如晦为相,人称“房谋杜断”;
对唐太宗时期政局的稳定和政策 2、作用: 的顺利实施起了重要作用。
的斗争; ②但是从历史的影响来看,应该持 肯定的态度; ③李世民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杰出的 政治才干以及他在历史上所起的 进步作用,说明李世民为君是正 确的选择。
什么叫“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位期间 (627—649年),政治 比较清明,经济有所 发展,国力逐步强盛,
史称“贞观之治员调查表
魏征:原太子李建成的部下,
曾劝其除掉李世民。玄武门之 变后,官至宰相。 马周:“孤贫”,本名不知,
官至中书令。
“吾为官择人,惟才是
秦琼:原是农民起义的将领。
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 尉迟敬德:隋朝大夫。 ”,“如其有才,虽仇不 阿倍仲麻吕:日本留学生。 弃”。
程 咬 金
李 靖
秦 叔 宝
(4)文化上:完善科举制度
1.常设科目:①明经科②进士科
儒家经典 2.考试内容:明经科: 政论 进士科: 诗赋
一 日 看 尽 长 安 花 。
春 风 得 意 马 蹄 疾 ,
今 日 放 荡 思 无 涯 。
昔 日 龌 龊 不 足 夸 ,
登 科 后 孟 郊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ɡòu) 中矣!”
据史书记载,唐 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 而出,大喜道:“天 下英雄尽入吾彀( ɡòu) 中矣!”你认为这句 话反映了什么事实。
1. 唐朝的建立
城: 长安
都
2. 玄武门之变
唐朝建立后不久李世民发动玄武门 之变做了皇帝。627年,改年号为 “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玄 武 门 之 变
皇帝(李渊)
太子(李建成)
秦王(李世民)
齐王(李元吉)
玄武门
你知道“玄武门之变”的 故事吗?谈谈你的看法。
谈谈你对“玄武门之变”的看法 : ①玄武门之变是皇室内部争夺权力
1.隋朝建立于581年,灭亡于618 年,算一算它存在了多少年? 2.它的统治为什么会这么短暂?
成语;罄(qì ng)竹难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书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隋炀帝暴政
这段话是在说 谁呢?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玄武门之变
李渊见(建)糖 (唐)留一把 时 间: 618年 建立者: 李渊(唐高祖) (618)
张玄素:“修复洛阳并不是当前最紧要的事情。 当年,隋炀帝修建洛阳宫,大兴土木,两千人拉 一根大柱,从几千里以外运到洛阳,给百姓造成 多么大的苦难。如今,战争刚刚结束,人民的元 气还没恢复,陛下却先修缮洛阳宫,这不是比隋 炀帝还残暴吗?”
唐太宗: “你认为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我比桀
、纣如何呢?”
张玄素:“如果这个工程不停止,陛下一定会得 到和隋炀帝、夏桀、殷纣一样的下场。” 唐太宗:“我考虑不周到,你说得很对。” 结局:唐太宗立即下令停工,并且赏赐张玄素二 百匹彩缎。
房 玄 龄
杜 如 晦
长 孙 无 忌
(3)政治上:加强中央权力
①沿用三省六部制 1.措施:②增加宰相人数 ③合并州县,精简机构 ①既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又能 2.作用:
集思广益,减少政策失误; ②节省财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
三省六部示意图
中书省(起草政令)
皇帝 门下省(负责审核) 尚书省(行政实施)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唐太宗很奇怪,问她贺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君主
圣明,臣子才敢直言进谏,今天魏征敢直言,就是因为陛下 圣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道贺呢?”唐太宗听了皇后委婉的 批评后,马上心平气和了。
唐太宗故事之三
背景: 贞观四年,唐太宗为修复洛阳宫一事给
事中(专门负责向皇帝上书论述政令得失的官员
)张玄素上书,二人展开如下对话:
唐太宗故事之一
直言敢谏的魏征病 死了。唐太宗很难 过,他流着眼泪说: “夫,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 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 得失。魏征没,朕 亡一镜矣!”
魏 征
唐太宗故事之二
魏征前后向唐太宗上谏 200多次,常据理力争,不留情面
,唐太宗也对他有所畏惧。有一回,太宗正在逗弄他最喜爱 的一只鸟,忽然听说魏征前来进奏,连忙将鸟藏在袍中。其 实魏征早已看见,故意跟唐太宗说过没玩,等到魏征离去后 ,鸟竟闷死怀中,太宗十分恼怒,唐太宗退朝回到宫中,怒 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 后问杀谁。唐太宗说:“魏征常常当众顶撞我,使我下不了 台,真可恶”。长孙皇后穿上礼服,恭敬地向唐太宗道贺。
小结
李 渊 建 立 唐 朝 唐 太 宗 时 出 现 贞 观 之 治 轻徭薄赋 知人善任 重视纳谏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国力强盛 加强中央权力
完善科举制度
出现贞 观之治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