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 教案 刘杨菲菲

合集下载

《掌声》教案及教学反思

《掌声》教案及教学反思

《掌声》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掌声》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能够运用正确的朗读技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掌声》的阅读与理解。

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情感。

2. 教学难点:理解并体会课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温暖。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掌声》的PPT或黑板。

课文朗读录音(可选)。

相关教学参考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掌声》。

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心得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或黑板,展示课文《掌声》的题目。

引导学生回顾预习内容,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教师适时指导,纠正发音,提示需要注意的朗读技巧。

3. 学习课文:学生分段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4. 讨论与感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温暖。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学生记录学习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学生的朗读技巧和口语表达能力是否有明显提高。

2.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是否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是否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有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品质。

4.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效果,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掌声》公开课教案、说课稿

《掌声》公开课教案、说课稿

教师反思
01 02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情境导入、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 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时间安排略 显紧张,部分环节未能充分展开。
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 在词汇和句型的讲解上还需加强,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探讨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情境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创设 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课文中的情境和人物心理 。
03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入课文情境。
方法:通过讲述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小故事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
教案
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 学步骤等。
网络资源
学科网站
提供与《掌声》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教学案例等。
在线课程
可参考的在线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06
教学展望
学生能力培养
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掌声》的学习,学生能够 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能够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思维能力
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和思考,培养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
问题。
情感认知能力
通过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学生 能够增强对情感和人际关系的认
知,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方法创新
教师可以通过《掌声》的教学实践,探索更多创 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学科素养提升
调动学生情绪
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 参与度。可以通过设计更具趣味性的活动或游戏来达到这一目的。

《掌声》教案及教学反思

《掌声》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掌声》这篇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友情,学会关爱他人,激发学生助人为乐的情感。

1.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学会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教学难点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关爱他人,助人为乐。

二、教学准备课文《掌声》文本相关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或黑板学生分组合作所需材料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与学生互动,谈论生活中遇到的感人事件,引发学生对友情的重视。

引入本课课题《掌声》,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掌声》,理解文章大意。

学生通过阅读,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作者的表达手法。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是否能够主动参与、积极讨论?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给予了适当的关注和引导?五、作业布置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写一篇关于“友情”的作文。

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分享课文中的感人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积极性、小组合作时的投入程度等。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估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6.2 学习效果通过作业、测验或课堂提问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关注学生在作文中对于友情主题的表述,了解他们对于课文情感态度的内在认同。

六、教学改进7.1 针对学生课堂参与度不够积极的情况,考虑增加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掌声》教案设计及反思

《掌声》教案设计及反思

《掌声》教案设计及反思一、设计理念1. 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培养学生学会珍惜友情、关爱他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珍惜友情、关爱他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掌声带来的力量,学会尊重、鼓励他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教学难点:学会珍惜友情、关爱他人;感受掌声带来的力量。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内容。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设置情境,引出主人公小红的故事。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感受掌声带来的力量。

5. 朗读训练:分组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6. 写作练习:让学生以主人公小红为原型,创作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故事。

7.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进行自我反思。

8.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故事,体会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描述主人公的情感变化;(3)学会珍惜友情、关爱他人,能够主动鼓励和帮助他人;(4)写作能力有所提高,故事内容充实、富有情感。

2. 评价方法:(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能力等;(2)朗读评价:评价学生的朗读技巧、情感表达能力;(3)写作评价:评价学生的写作内容、结构、情感表达等方面;(4)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收获。

《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和学习《掌声》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通过唱歌、手拍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节奏感和旋律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舞台表现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

二、教学内容1.歌曲欣赏老师播放《掌声》的录音,让学生先听一遍歌曲,然后再听一遍,让学生跟唱歌曲,重点留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同时老师也可以适量讲解歌曲的背景以及一些歌词的含义。

2.唱歌和手拍老师带领全班学生逐字逐句地跟唱歌曲,重点培养学生的歌曲节奏感和旋律感。

接着,老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学一段歌曲,学生可以用手拍或者打鼓的方式来调动小组的气氛,同时又能够锻炼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小组合作老师安排学生按照不同的音乐角色分组,如主唱、和声、打击乐等,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并尝试唱出自己的区分音乐角色,让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锻炼学生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

4.舞台表演为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老师安排学生进行舞台表演,各小组轮流上台表演各自学习的歌曲部分,最后全班同学一起唱完整首歌曲。

这不但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舞台演出的气氛,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三、教学反思1.老师应当对歌曲的内涵和重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歌曲的意义。

2.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会有自卑、退缩等情绪,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气氛。

3.舞台表演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根据曲调变化和节奏感表现出自己的音乐、舞台表现力,以达到更好的舞台效果。

4.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回应学生的问题和反馈,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掌声》教案教学设计

《掌声》教案教学设计

《掌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掌声的来源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工具,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掌声的尊重和珍惜,懂得在适当的场合给予他人鼓励和肯定。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善于发现他人优点的品质。

(3)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自信迎接挑战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懂得尊重和珍惜掌声,关爱他人,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掌声的来源和意义。

(2)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课文动画视频、图片、生字词卡片等。

2.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录音机、磁带等。

3.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预习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邀请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课文中的生字词。

2.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大意,引导学生理解掌声的来源和意义。

(2)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3. 课堂练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经历过的掌声,分享感受。

(2)角色扮演:分组表演课文中的场景,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掌声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予肯定和鼓励。

(2)尝试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

《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掌声》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掌声》这首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诵和表演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朗诵和表演《掌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对优秀作品的欣赏力和对美的追求。

2.教学重难点:-重点:朗诵和表演《掌声》。

-难点:理解并准确表达诗歌的意义。

3.教学准备:-课件:包含《掌声》这首诗歌的内容和翻译。

-诗歌朗诵录音。

-音乐播放器。

4.教学过程:(1)导入:放一段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放松身心。

(3)集体讨论:学生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分享给全班同学,并询问其他同学对诗歌的看法。

(4)理解诗歌:通过课件展示《掌声》这首诗歌的内容和翻译,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5)朗诵训练:播放诗歌朗诵录音,让学生跟读,注意语调和节奏,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

(6)分组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歌进行表演,可以自由发挥,包括朗诵、肢体语言等,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7)总结反思:指导学生总结自己在朗诵和表演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5.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掌声》这首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并且通过朗诵和表演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朗诵和表演能力,提高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诗歌理解的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只能理解表面意思,而不能深入挖掘诗歌的内涵,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一些学生在朗诵和表演时表现得过于生硬,缺乏自然和流畅感,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使他们在朗诵和表演中更好地体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年级公开课《掌声》教案和教学反思

三年级公开课《掌声》教案和教学反思

三年级公开课《掌声》教案和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资料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

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看,今天后面坐了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我们该用什么方式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掌声师: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这节课我们也继续学习《掌声》,继续去体会“掌声”,继续让掌声响起来。

上课!一、【整体感知】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意,你们还记得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吗?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预设:文静、沉默、内向、不敢说话、胆小、自卑、忧郁……(板书:忧郁)T:就是这样一个英子,后来变得怎样了?生:后来坚强、后来开朗了、后来活泼了……(随机板书:自信)学生可能围绕这两大方面来说。

二、词语复习及课文内容概括1、师:英子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掌声)谁能借助老师的板书用简单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件什么事?师:你瞧,只要抓住几个关键词,我们就能很好地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下面是老师概括出的主要内容,相信肯定难不倒聪明的你们!2、出示:鼓励、忧郁、小儿麻痹症、姿势、残疾英子得过(),腿脚落下了(),她不愿意让别人看到她走路的()。

故事会上,大家的掌声给了她极大的(),使英子不再(),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A、指名读B、全班齐读二、【细读课文】过渡句:掌声的力量竟然如此神奇,如此显著!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吧!学习2、3段有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台讲故事。

这时,轮到我们的英子了。

师:请你默读2、3段,同时圈出画出描写英子动作的句子。

A、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师:当轮到英子的时候,她是什么心情?你从哪感受的?1、体会英子忧郁、害怕、担心英子什么心情?你从哪感受出来的?她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下去?(不好意思、难为情)带着你的感受,体会着英子的心情读一读。

《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2)

《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2)

《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掌声》这首诗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演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掌声》的音频,让学生听一遍。

2. 学生集体商讨并回答问题:这首诗有哪些特点?你对这首诗的印象是什么?展示与解读:(10分钟)1. 教师将《掌声》的诗歌内容和意义进行解读。

2. 教师提供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

朗读训练:(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朗读《掌声》,并指导学生注意抑扬顿挫、语调变化等朗读技巧。

2. 学生小组进行练习,相互指导和纠正朗读。

表演与创作:(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创作: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选择适合的表演形式(朗诵、舞蹈、影视等),将《掌声》进行再创作和呈现。

2. 学生进行排练和表演,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

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进行总结:通过学习《掌声》,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反思:这个教学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表演能力是比较有效的。

通过让学生首先听诗歌音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再进行解读和朗读训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和掌握朗读技巧。

最后通过表演创作,让学生主动参与并展示自己的才艺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掌声》这首诗歌的理解并不深入,他们更多地只是停留在对诗歌表面的把握上,对于诗歌的内涵和情感无法很好地感知和理解。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注重对诗歌内涵的解读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感受。

此外,学生在表演创作方面的展示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创作意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在表演过程中,我也应该更多地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表演效果。

《掌声》的教案

《掌声》的教案

《掌声》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体会掌声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讨论、思考的方式,培养学生对掌声的思考与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体会给予他人掌声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体会掌声的意义,懂得尊重他人。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体会掌声的重要性。

(2)学会关爱他人,给予他人掌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熟悉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运用。

3. 理解课文:(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场景。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思考,理解掌声的意义。

4. 讨论与感悟:(1)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体会掌声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5. 小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掌声的意义。

(2)学生运用所学,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给予他人掌声。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给予他人掌声,体会尊重与关爱的意义。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在讨论与感悟环节,学生能够体会掌声的意义,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做到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三年级语文《掌声》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掌声》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掌声》这篇课文,使学生能了解朗诵的基本要求,掌握课文内容。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和表演朗诵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演讲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培养他们的朗诵和表演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阅读课文,理解文意;学会正确的朗诵技巧。

2.难点:提高学生的朗诵表演能力,使他们能真实地表达情感。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预习导入教师通过预习导入,询问学生对课文《掌声》有什么了解。

2.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掌声》的课文,画面、录音等教具。

引入:(5分钟)1.通过图片、录音等形式展示《掌声》的主题。

2.引导学生对《掌声》的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讲解与阐述:(10分钟)1.教师读课文并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2.通过讲解朗诵的基本要求,如语音语调、停顿等,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诵技巧。

3.通过示范朗诵,帮助学生模仿并掌握朗诵的正确方式。

实践与运用:(20分钟)1.以小组形式进行课文朗读。

2.学生自由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朗诵,其他同学评价。

3.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朗诵方式。

巩固与拓展:(15分钟)1.师生合作,学生一边朗诵,一边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2.学生进行自由创作,以类似《掌声》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学生进行班级展示,并进行互相评价。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进行总结,并对本节课进行反思和评价。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掌声》为主题,通过朗诵和表演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演讲能力,提高他们的朗诵技巧和自信心。

通过预习导入和引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讲解和阐述环节通过示范朗诵和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朗诵技巧。

实践与运用环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课文朗读,并进行自由朗诵和表演,通过互相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朗诵方式。

《掌声》教案:激发学生挑战自我的精神

《掌声》教案:激发学生挑战自我的精神

《掌声》教案:激发学生挑战自我的精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精神。

如今,社会对于学生的期待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上,作为老师,我们如何引导学生激发挑战自我的精神呢?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份名为《掌声》的教案,希望能够对你们有所帮助。

一、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勇敢挑战自我、敢于接受失败是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掌握学习知识给与自己加油的方法和技巧;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于短篇小说《掌声》的讲解和学习,来挑战学生的自我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激励他们敢于面对挫折、敢于挑战自我,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成绩和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课文《掌声》、PPT讲义、教案2.备课过程:研究教案、准备PPT、认真阅读、思考教学重难点四、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通过动感的音乐和图片,让学生进入课堂状态。

同时,老师可以引入学习内容,时刻提醒学生课堂目标,并传递给学生敢于挑战自我的思想。

2.讲解故事(50分钟)讲解短篇故事《掌声》。

通过介绍故事情节,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坚毅与勇气。

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故事中,主人公胆敢挑战自我、勇敢面对失败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勇往直前的心态。

3.分享成功经验(20分钟)让学生来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从而激发学生挑战自我的勇气。

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让他们成为思考者和分享者,从而帮助他们在探究中培养出领导精神、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观看视频(30分钟)让学生在听课后,观看一些相关的视频,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

视频可以包括一些成功人士的讲话、影响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激励和支持。

5.课堂小结(10分钟)通过小结,让学生对今天的课程有个整体的把握,提醒他们今天所掌握的知识和技巧,同时告诉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掌声》教案及教学反思

《掌声》教案及教学反思

《掌声》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掌声的来历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和人物。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掌声的认识,理解掌声背后的意义。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3)激发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勇敢追求梦想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理解掌声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如何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掌声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掌声声音,引导学生关注掌声。

(2)提问:“掌声通常在什么场合响起?它代表着什么?”(3)学生分享回答,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教师讲解并板书。

3. 合作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和人物。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掌声的来历和意义。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体会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心理和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5. 实践拓展:(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2)学生运用所学,进行课后练笔:描述一次自己经历的掌声。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是否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是否掌握了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掌声》教学教案

《掌声》教学教案

《掌声》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掌声》。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事件和人物,理解掌声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掌声,懂得鼓励和关爱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掌声》。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理解掌声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掌声,懂得鼓励和关爱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掌声》的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掌声》的背景和内容。

(2)引发学生对掌声的思考,引导学生探讨掌声的意义。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合作探讨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4. 实践演练:(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中的情节。

(2)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6.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讨论掌声的意义。

(2)学生书写一篇关于掌声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掌声》。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3. 学生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4. 学生能够表现出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掌声》教案及教学反思

《掌声》教案及教学反思

《掌声》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讨论、问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理解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3)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的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道理。

(2)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理解问题。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掌声》2. 生字词卡片3. 多媒体教学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课件,展示掌声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掌声的意义。

(2)学生分享对掌声的认识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学习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情感。

(2)组内讨论: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经历?从课文中我们能学到什么?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掌声的意义。

(2)教师通过问答形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5. 实践环节:(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2)学生上台表演课文情节,体会角色情感。

五、教学反思: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学生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3.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学习过程,互相评价学习成果。

《掌声》教学设计 (5)

《掌声》教学设计 (5)

《掌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

正确读写“掌声、文静、姿势、情况、鼓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4.抄写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及两次掌声的含义2.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语渲染,启动情感同学们,刚才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老师们表示了欢迎,生活中你接受过别人给你的掌声吗(结合生活体验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掌声》,齐读课题。

文中的“掌声”是送给谁的?二、整体感知,体验情感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思考: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小姑娘?2.学习生字词:(1)指读生词,小老师领读。

(2)理解“犹豫”和“忧郁”的意思。

总结解词的方法。

(3)多音字组词“落”、“调”。

3. 说说英子是个怎样的小姑娘?三、品赏朗读.领悟情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忧郁”(出示第一自然段)请结合第一自然段中的词句谈谈英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1.当学生说到“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时,(1)理解“默默地”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读?(2)想象一下当时同学们在干什么,引读“当同学们()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3)英子的内心会是怎样的?体会着她的内心感受读这个句子。

2.当同学们说到“上课前她总是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时,她为什么这样做?加重“早早地”和“最后一个”。

3.当学生说到“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让别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时,理解“小儿麻痹症”。

4.两个“总是”说明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5.英子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着,课文中有一个词最能表现英子是一个什么样小姑娘。

《掌声》(第二教时)教案及反思

《掌声》(第二教时)教案及反思

《掌声》(第二教时)教案及反思《掌声》(第二教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

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一首关于掌声的歌曲动听悦耳,就让我们踏着音乐的节拍继续走进关于掌声的故事,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感想。

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掌声它代表着欢迎,饱含着鼓励,还曾经改变了小英的生活。

这不,事隔多年后,小英写来了一封信。

(媒体出示来信)指名读。

教学反思:一开始自己有些紧张,觉得说话都不流利。

虽然设计的语言较美,但叙述的过程中缺乏情感。

所以当周怡站起来朗读这封信的时候,竟不知用什么话来评价她。

二、前后对照,感受小英变化1、学习第1自然段。

过渡:小英感谢掌声,因为掌声改变了小英,让我们一起走教学反思: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下面领会主题作准备的。

虽然组织学生细细地朗读体会,引导学生从省略号入手展开想象,并找出重点词句进行分析理解,但总觉得有些欠缺。

第一是把第3个环节的对比朗读和第4个环节的再读来信都遗忘了。

第二没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展开联想:如在教学以前的小英时,可以设计“当同学们交流时,小英默默地坐着;当同学们游戏时,小英默默地坐着”。

教学现在的小英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设计,“当同学们交谈时,小英;当同学们游戏时,小英”。

这样学生的体会会更深,感情会更丰富。

对比朗读时,情感会自然流露,对掌声的作用会有更深的领悟!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过渡:真是没有想到,掌声拥有这么神奇的力量,会改变一个人,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一)掌声前。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4自然段,用——画出掌声响起前描写小英的动作、神态的句子。

细细地体会小英的内心。

2、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

师巡视指导。

3、交流。

三年级《掌声》教案

三年级《掌声》教案

三年级《掌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声》。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掌声背后的意义。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掌声带给人们的鼓励和温暖。

(2)学会珍惜每一次掌声,尊重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掌声的意义。

(3)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理解掌声背后的情感。

(2)运用生字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掌声》的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学习工具,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

4.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掌声背后的意义。

5. 情感体验(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2)学生分享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

6.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小练笔。

(2)教师批改并给予评价,鼓励优秀学生。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堂学习内容,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回家后,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感人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声》导学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涵。

2.体会通过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写作手法。

3.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学习重难点:
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涵。

难点:通过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内心。

学法指导:以读促思,读中感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习准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

学习过程:
课前
【学案自学】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自主学习。

自学提示一:(一)细读课文,体会人物变化(静心阅读,独立思考后完成)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我感受到原来的英子是个的女孩,因为。

2 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我又感受到现在的英子是个的女孩,我好象看到了英子在。

自学提示二:(二)精读课文,锁定掌声,体会情感
品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抓住“两次掌声”的内涵,以读促思,自渎自悟后回答下列问题。

1. 品读第一次掌声。

(思考前三小题,完成第四小题)
(1)掌声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
(2)同学们为什么为英子鼓掌?
(3)同学们想通过掌声告诉英子什么?
我认为那是的掌声。

2.品读第二次掌声。

参照自学提示二第1题进行第二次掌声的自学。

我认为那是的掌声。

3.仔细想想,从两次掌声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4..用横线画出描写英子神态、动作的句子,反复读,边读边体会英子的内心?试着用这样的句式回答:英子想:“。


(选做题目)尝试用这种抓人物神态、动作表现内心的写作方法写一句话。

自学提示三:(三)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仔细读读第五自然段英子的来信,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你有没有把掌声送给过别人?或是得到过别人的掌声。

课中
【小组合作】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内交流
要求:由小组长主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针对问题,展开学习和讨论,人人参与,交流自学成果、问题、疑惑,自学中有疑惑的同学争取在组内解决。

【班级展示】:展示学习成果
要求:组长整理小组意见及问题,确定本组的发言人,展示自学成果、问题与疑惑。

1.请第一小组展示自学提示一;
2.请第二小组展示自学提示二中的第1小题;
3.请第三小组展示自学提示二中的第2小题;
4.请第四小组展示自学提示二中的第4小题;
5.请第五小组展示自学提示三。

(其他同学补充)
【质疑探究】
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解决不了,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自悟自得】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或感悟?(可参照学习目标)
【达标测评】
自行完成下面的训练题目,完成后小组内进行答案交流。

1.抄写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

2.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中掌声一共响了次,第一次是的掌声,第二次是的掌声。

温馨提示:课后推荐阅读文章《苏珊的帽子》
推荐阅读书籍《爱的教育》
课后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掌声》导学案
曹晓鸽
西村镇第二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