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现象及成因

合集下载

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及对策

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及对策

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及对策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中国学校开设了英语课程,学生也都热衷于学习英语,但是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却缺乏中国文化的色彩,这也使得许多学生对英语缺乏热情。

毋庸置疑,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中国文化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不仅仅是一个发音、语法和词汇的技术,更是一种文化背景。

在传统意义上来说,英语和中国文化是不同的,但在实际学习中,中国文化也可以与英语有机结合,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中国学生可以学习英语时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说明中国文化中古老的艺术、绘画、建筑和礼仪等传统习俗,例如,学生可以介绍中国的“四大发明”印刷术、火药、造纸、指南针,以及古老的中医和传统美术。

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对于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损害,因为中国文化提供了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教育是一种技术,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

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呢?首先,针对中国文化的教育要及时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现实需求来确定内容和方式。

教师应更加重视中国文化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中国文化,学习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社会文化意识。

其次,教师应从多种文化角度出发,尽可能借助多媒体资源,结合课堂实践,引入英语口语多样性,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英语。

最后,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多地与同学交流,建立或发展关于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的探究社群,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更多的文化活动,如口述传统文化故事、参观名胜古迹等,以拓展英语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它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加丰富,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强调中国文化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发挥英语所蕴含的文化功能。

大学英语教学之中国文化缺位现象探究

大学英语教学之中国文化缺位现象探究

大学英语教学之中国文化缺位现象探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英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对于中国大学生而言,英语教学已成为他们所学专业及日后就业的基本要求。

然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中国文化的讲授,导致了中国文化的缺位现象。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探究这一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一、缺位现象的原因1.英语教学重视西方文化而忽视本土文化众所周知,英语是以英国为母语的语言,其文化内涵也与英国的历史、文化、价值观等密切相关。

由于英国等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先进性,英语学习者往往将西方文化理解为“现代化”的代表,而忽视了中国本土文化的价值与特色。

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国文化的关注不足,导致了中国文化的缺位。

2.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侧重于讲解文法、练习口语等语言方面的知识,忽视了文化方面的教育。

由于文化知识较为复杂,不易于具体操作和讲授,更多的教师会选择跨越或简单解释文化内容,缺乏深入的学习与阐释,从而不能真正理解中国文化而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二、影响及具体表现1.文化认同感欠缺缺位现象使得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深,不能深刻体会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等,缺乏文化认同感。

这会给学生的发展以极大的影响,从而导致其缺乏自信和文化自觉,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与外国人保持更好的交往,把中国文化表达得更加深入、生动和精准。

2.学生意识到文化的思维和表达欠佳中国文化的缺位将影响学生在思维和表达方面的开阔度,从而使得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亦成问题。

由于英语教学的内容多为西方文化及其语言特征,而非中国文化的案例,因此,学生可能缺乏适宜的常识,他们不理解含义隐含在西方文化中传递的非语言信号,不知道如何适应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导致表达失误和理解错误。

三、建议与解决方案1.加强对中国文化的教育为了避免中国文化的缺位现象,应进一步将本土文化纳入英语教学的范畴中,注重中国文化对于英语教学和学习的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及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及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及对策作者:周蕾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8年第03期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下,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传授英语知识,还具有文化吸收和传播的重要功能,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但是,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的缺失影响了英语教学效果,并对跨文化交际形成一定的阻碍。

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联系出发,分析了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并提出了改善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现状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英语教学;缺失;教学对策经过千年历史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极具中华民族的特质和风貌。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教学,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传统英语教学强调西方文化的融入,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内容。

大学英语教学应在融合外来文化的同时,把英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载体,这对促进文化间的沟通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需要对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做相应的改进。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联系一般情况下,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很难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大学英语教学相联系。

大学开设英语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从中掌握英语语言技巧,了解西方文化。

但是,英语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还要促进跨文化交流,即在学习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大学英语教学应兼顾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研究,并把两者作为英语学习的共同支撑。

理解掌握英语,同样离不开本土文化知识。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推进英语教育本土化的有效途径。

要在保护传统文化独立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消化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文化的内核和精髓[1]。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在实际教学中,更多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这与跨文化交际、传统文化教学的片面理解和英语教学目的认知局限有关。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成因及对策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成因及对策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成因及对策摘要: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已成为外语界的共识。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在导入目的语文化的同时却往往忽略母语文化即中国文化的输入,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症”。

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症;大学英语教学;文化交流一、引言“中国文化失语症”是由曹顺庆先生在他的《“话语转换”的继续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一文中首次提出的。

“……我们患上了严重的失语症。

我们根本没有一套自己的文化话语,一套自己特有的表达、沟通、解读的学术规则。

我们一旦离开了西方文论话语,就几乎没办法说话”。

(曹顺庆,1998)虽然最初他是针对中国文艺理论界而提出的,但这一论断无疑具有普遍性:不仅是中国文论界,还有中国文学文化界以及教育界都或多或少的患上了“失语症”。

这种病症的症状是:在与西方同行交流时提不出自己独特的理论观点,发不出自己独到的话语声音,其言说的方式、内容和用以言说的术语都是西方的。

而稍加反思,则不难发现这是当前学术界中国文化精神缺失的明显表征。

二、“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成因贾玉新认为: 语言教育很大程度上应该是文化教育。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包括本族语文化教育和目的语文化教育。

遗憾的是, 本族语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导致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发生。

(贾玉新,1997)其原因多种多样且复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势文化殖民结果上世纪上中叶帝国主义列强的蹂躏以及其后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遭受沉重打击。

而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国门的洞开,西方文化犹如潮水一般涌入。

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观和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而且,由于在许多场合下中国民族文化的“不在场”或声音微弱,西方文化逐渐渗入到中国文化其中,并开始了它对中国文化的殖民:先是“他者殖民”——西方文化对中国强行殖民,此时的中国尚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尚有反殖民之举;而后是“自我殖民”——中国文化在无意识之中已接受了西方文化的一切并自觉维护后者的利益,而且在言语、思维、理论方面不自觉地流露出来。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在当今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在课程中的地位却逐渐被忽视和淡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逐渐降低,这种现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尤为突出。

传统文化教育的萎缩,英语课程过度西化,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教师培训不足等问题导致了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缺失。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显得至关重要。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并提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倡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解决方案。

1.2 问题引入在当今社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大学英语教学在我国的高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缺失现象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这种现象不仅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挑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当下社会背景下,随着西方文化的大肆渗透和影响,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逐渐萎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大幅下降。

在英语课程中,过度西化的倾向也使得学生们更加偏向于接受外来文化,忽视了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冷漠和忽视,而教师们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对于传统文化的培养也存在不足之处。

我们需要认识到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失传统文化元素的问题所在,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提倡多元文化教育,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期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 正文2.1 传统文化教育的萎缩传统文化教育的萎缩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明显现象。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逐渐失去了地位和重要性。

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与对策研究

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与对策研究

能力显得格外 重要 。
二、 研 究现 状
然而我 国的英语专 业教育 长期 以来撇 开母语 及母语 文 化而独行 , 对母语及母语 文化在外语 教学中的作 用缺乏足够
的认识 。 从 而一定 程 度 上导 致 了“ 文化 失语 ” 的产 生 ( 从 丛 2 0 0 0 ) 。造 成 这 种 现 状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外 语 教 学 中过 于 强 调 并 展 示 目的 语 文 化 而 少 有 或 者 忽 视 了 中 国 文 化 的 输 入 及 相 应
教学实践研究
高 校 英 语 专 业 教 学 中 的 中 国 文 化 缺 失 现 象 与 对 策 研 究
张 雅 丽
( 南开 大学 , 天津 3 0 0 0 7 1 ) 摘 要 : 随着 国际化 、 现代化进程 的不断加快 , 中国越 来越 受全世界 瞩 目。中国高校 英语 专业的 学生面临着前所 未有 的 挑战, 即在 日益频繁的跨 文化 交流 中, 如何 更深更广地传播 中国文化?然 而调 查显示英语专 业学生在 用英语表达母语 文化 时
等 .并 进 一 步 了 解 学 生 能 够 接 触 用 英 语 表 达 中 国文 化 的 渠
宾介绍 国内的名胜古迹 、 我 国当前 的形 势和政策方针 。根 据 大纲 的要求 . 在国际化 、 全球 化进程不 断深 入的今天 , 在中国
逐 步 受 到 世 界 瞩 目的今 天 , 培 养 英 语 专 业 学 生 双 语 言 双 文 化
交际能力存在严重缺陷的弊端。而中国文化缺失将严重影 响 到对 民族文化精华 的传承 。最终导 致 民族 文化认 同感 缺失
( 高莉君 , 2 0 1 0 ) 。这与《 大纲》 所要 求的外语人才 培养 的理念

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成因浅析

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成因浅析

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成因浅析85%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93%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重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及主体文化的导入,在课堂上加强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其英文表达。

不仅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文化是民族的命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种存在形式。

中国文化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瑰宝。

然而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中国文化表达能力缺失现象,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是双向交流,而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目的语的文化上面,忽视了中国文化输出,从而导致了“中国文化失语症”。

“中国文化失语”这一概念在外语教学中最早是由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20XX年)提出来的。

这种描述引起了英语教育界对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育缺失的关注的问题。

而在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中,这种“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更为严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是显得极度缺乏的。

因为针对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而探讨解决对策,无疑是对于将中国文化元素与英语教学两者进行融合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章英语教学导入中国文化元素的误解与教学现状(一)英语教学导入中国文化元素的误解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对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的推崇和需要,为了加强对外了解交流和引进先进科技文化,我国大力培养英语相关人才,普及西方先进科学与理论,开设了大量介绍西方文化的相关课程,深入钻研如何更好地传授英美文化知识的策略与技巧,却忽视了国学的传承与创新,导致“重英语、轻语文”的现象持续了很长一段时期。

学界在认知上对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元素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误解。

一种误解是,英语教学就是为了教导和学习西方的知识与文化,中国文化元素的植入是不必要的。

这种误解直接导致我国在跨文化交际场合中,对于外国文化知识能够侃侃而谈、举重若轻,一谈到本国文化却只寥寥数语便发觉难以言表。

无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就无法让世界了解中国,无法在跨文化交际中体现出文化强国的内涵和蕴力,无法让中国文化对世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无法在各类国际活动与谈判中争取认同和支持,占据优势地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现象十分突出。

教材缺乏传统文化元素,导致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足。

忽略传统文化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影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

大学英语课程中缺乏传统文化设置,使学生无法将语言与文化相结合。

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应用不足,导致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

师资队伍中缺乏传统文化的专业人才,影响了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

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培养传统文化专业人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使学生不仅掌握语言技能,还能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 缺失现象, 教材, 语言学习, 课程设置, 应用不足, 师资队伍, 专业人才, 传统文化教育, 提高重要性, 加强应用, 培养人才.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

在当今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元素却逐渐被忽视和淡化,呈现出一些缺失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也阻碍了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探讨这一问题,本文将从缺乏传统文化元素的教材、忽略传统文化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缺乏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不足以及师资队伍中缺乏传统文化的专业人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关注。

结合当前社会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 正文2.1 缺乏传统文化元素的教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使用的教材大多是以西方文化和思维为主导,而缺乏传统中国文化元素的融入。

这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无法真正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内涵,也无法从中感受到民族的骄傲和自信。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作者:韩倩兰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30期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有效交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只关注英语语言文化的输入,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

这种重英语文化引入轻中国文化输出的失衡现象已经成为文化交流中的一大障碍。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及原因,就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提出了可行性措施,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英语教学缺失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节奏在加快,英语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英语和英语文化的学习也备受关注。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许多英语教师更关注的是如何学到纯正地道的英语,了解原汁原味的英语文化;但是却忽略了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這个重要环节。

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只重视英语的语言文化教学,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学习也是不可或缺的,这样才能更好加强我们国家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习近平主席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如何做到民心相通,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彼此间的文化交流。

2013年12月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部分实施的改革也明显体现出国家对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视。

由此可见,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中国传统文化输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失的现象1.1教学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输出的意识缺失跨文化的交流不应该是一条单行线,不仅仅需要外来文化的输入,本土文化的输出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将本土文化成功地传递出去是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但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只是一味地注重英语文化的输入,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输出的意识则非常薄弱。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诸多缺失现象。

首先是教材内容过于西方化,缺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师资队伍缺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导致传统文化在教学中被忽视。

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评价体系也偏重西方文化,难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优化教材内容,培养传统文化传承者,促进文化交流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使大学英语教学更加丰富多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推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 缺失现象, 教材内容, 师资队伍, 学生, 评价体系, 文化交流, 融合, 加强教育, 优化教材内容, 传统文化传承者.1. 引言1.1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其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观念的塑造。

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培养对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心。

在全球化的今天,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增进国际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应该注重西方文化的传授,也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只有通过全面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才能培养出具有全球胸怀和国际视野的人才。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和传授,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厚的文化内涵。

2. 正文2.1 教材内容过于西方化教材内容过于西方化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明显现象。

大部分教材选择性地强调了西方文化的内容,包括文学、历史、政治、社会等方面,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相对较少。

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了解不足,缺乏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感。

教材内容过于西方化不仅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使得教学变得单一和枯燥。

学生可能会感到与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相脱离,缺乏对课程的兴趣和动力。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现状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现状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现状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中国文化缺失的现状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缺乏中国文化的教材和内容。

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教材的选择是导致中国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大部分大学英语教材都是国外出版的,以英美文化为主要内容,很少涉及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

这导致学生接触到的英语语境是完全脱离中国文化的,难以理解和运用。

由于教材的普遍使用,教师们也很难在课堂上增加更多的中国文化内容。

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许多大学英语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中国文化教育和培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相对较少。

在课堂上教师很难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的介绍和讲解,更不用说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

考试导向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另一个问题。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学生更关注英语成绩和通过相关英语考试,因此教师往往更注重教授一些与考试相关的知识和技巧,而不太关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这也导致了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缺乏兴趣和认知。

考试成绩成为了唯一的目标,而非真正的语言学习和文化交流。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参与程度也有一定的问题。

传统的授课模式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探索。

相反,通过互动、合作和实践的教学方式,更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状源于教材选择、教师素质、考试导向和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选择更加贴近中国文化的教材,提高教师的文化教育与培训水平,改变考试导向的教育理念,并改进教学方式和学生参与程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推广。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及对策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及对策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及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问题,毫无疑问会对语言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仍处于西方文化的视野中,从而使得有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几乎消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几种对策建议: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积极推崇中国传统文化,但不要单一地停留在近代形势与情景下。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多方面研究和分析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中国社会。

其次,多样性的教材是支撑在英语教学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有关教材应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利用适当的资料,尽可能提供学生更多的文化价值观以及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及独特性,从而让学生了解历史而又掌握现实。

最后,教师还可以举办一些英语活动,如英语讲座、英语宣讲会等,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我认同感,使他们能够参与、发展并热爱英语学习。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的进程,英语已经成为了中国最为重要的外语之一,大学英语课程也成为了大学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

然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却往往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导致了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和兴趣程度都普遍不高。

本文将对于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首先,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重点往往集中于语法和词汇的教学上,忽视了文化背景的介绍。

许多教师在教授新单词和语法时,往往忽略了探究单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导致了学生对于英语单词的认知过于肤浅,无法理解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

同时,在国际化进程中,学习英语不仅仅是语言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跨文化的交流、理解和认知。

如果英语教学单纯强调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而忽视文化背景,很难达到这一目标。

其次,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讲解能力和有效表达的能力同样很重要。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巧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习有效沟通和交流的技能。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培养我们在英语沟通和交流中的情感表达、观点阐述和英语写作能力。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也忽视了这一点,只注重对于英语语法和单词的教学,导致学生在面对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的时候难以适应,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总之,大学英语教育中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存在的,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同时加强英语教学的文化背景介绍,提高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使其成为具备跨文化交流和沟通能力的优秀人才。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和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和对策

文化源于人们的精神产物之一 ,其可体现局部区域或一 国的人文精神 ,中国将文化纳人教育事业 中由来已久,但因 教师过于重视英语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往往忽视了国内传
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辅助作用。英语与其他学科存在显著的 不同之处 ,其属于一门语言学科 ,且是国际语言 ,一旦教师 过于强调学生从英语学习中了解并适应西方文化 ,便容易忽 视培养学生利用英语将国内传统文化予 以弘扬与传播。由此 , 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出现了缺失 ,势必影响中国传统
学园 l X U E Y U A N
2 0 1 4 年 第1 8 期
中国传 统文化在 大学英语教学 中的缺失和对策
谭敬涛 广 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教学理念的更新, 将文化穿插在大学英语教学 中已不在稀奇,然而中国国内绝大多数教师过于 重视英语文化在教学中的利用 , 反而忽视 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学 中的缺失。 本文 旨在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 缺失 ,并具有针对性地提 出见解及其应对方法,以供国内大学英语教师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参考。 【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英语教学 缺失 策略 【 中图分类号 】 G 6 4 2
文化 的弘扬 、传播 ,因此寻找 有效策 略 已尤 为迫切 。 传 统 文化在 英语教 学 中 的意义

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但在长期 的外语 教学 过程 中 , 我 们 只重视 跨文 化交 际 中对 目的语 和 目
的语文 化 的输入 , 忽视 了母 语 文化 的输 出 , 而 且在跨 文 化交 际 中对 本 国文 化 的 错误 认 识 和 定位 也 导 致 了外 语 教 学 中对
传统教学模式下 , 教师仅重视于学生通过学习英语以了 解西方文化 , 却殊不知传统文化教学中还需培养学生利用英 语将本国文化弘扬与传播 , 这对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在 国际上 的地位具有积极作用。在 1 9 9 6年的全 国外语教学会上 ,李 岚清 曾说 : “ 我们的学生学了几十年英语 , 但连 ‘ wh a t d o y o u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缺失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也可能导致对外国文化的过度追求,丢失了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立足点。

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探讨其中的原因,并且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发挥和体现。

1. 教材内容缺少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教材多是编写来自国外的教材,这些教材着重介绍了西方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却相对较少。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很难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在,导致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了解不足,自我认同感不强。

2. 课堂讲解和教学活动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引导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往往更注重对语法、词汇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引导和介绍。

学生在课堂中很难接触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也就难以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缺乏由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和引导,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足。

他们更愿意接触和研究外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相对较低。

1. 教材编写和选择的局限性由于国内缺乏高质量的大学英语教材,教师往往只能选择国外的教材,而这些教材的编写者多是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关注自然不如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了解得深入。

2. 教师素质和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大学英语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英语教学水平,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都不够深入。

他们更倾向于按照国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而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引导。

这也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缺少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

一些学生在参加大学英语教学时,由于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存在缺失,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认同危机,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不够积极。

大学英语专业课本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象

大学英语专业课本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象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公共英语教育本栏目责任编辑:唐一东大学英语专业课本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象孙圆梦(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摘要:在跨文化交流中,中国的快速崛起需要加大文化传播的力度,掌握国际文化话语权,而英语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教材内容很少涉及中国文化,英语教师传播中国文化的意识不强,导致中国文化基本处于失语状态。

我们应当增加中国文化只是在教材中的比重,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开辟英语第二课堂,从而有效地改变大学生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状。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本;中国文化渗透的必要性;中国文化“失语症”;原因分析;融入途径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9)17-0100-021引言我国外语研究领域的高校教师强烈认为,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增加文化教学是必要的。

简言之,文化意识的缺失直接影响到外语的学习。

尽管在语言学家和研究者的努力下,外语专业课堂的文化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即强调目标文化,而忽视本土文化。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一旦涉及本土文化,暴露出大多数中国学生对其了解甚少,且会因不知如何正确表达而引起尴尬。

许多高校之所以面临这种现象,是因为学生自身对中国文化掌握不足。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同样,语言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程度。

外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又是文化教学,旨在使学习者掌握目标语言,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然而,目前高校英语文化教学中,目标语言的教学被放在首位,这意味着引进西方文化的课程很少涉及中国文化及其表达,从而导致我们的学生反复遇到“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现象。

大学英语教科书作为英语专业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和必备工具,对如何有效实施教学大纲、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及有效培养语言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以学习为主题的大学生中,教科书是他们最重要的学习材料,教学观也是教师最重要的学习材料,是师生促进互动教学的重要媒介。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现象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我们通常会学习到英语语言和文化,而有关中国文化的部分通常只会透过课程的范文或课外阅读来进行学习。

具体来说,以下几点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表现:1.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几乎没有涉及。

这些节日代表了中国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而忽略它们会给英语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造成很大的限制。

2.文化传统。

中国的文化传统包括诸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等等,这些思想都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往往只会学习到西方的哲学或文学,而很少会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3.文学艺术。

中国拥有着悠久的文学艺术传统,这些传统包括了诗词、小说、戏曲等等。

然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会展示这些文学艺术作品给学生,而且也很少让学生进行阅读和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失的原因很多,下面是本人认为比较主要的原因:1.英语教师理解不足。

英语教师往往没有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认识,所以在教授时也很难涉及到这些内容。

2.教育体制的问题。

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很多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标准和考试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要求很低,这导致了教师关注度不高,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3.学生需求的问题。

大多数大学英语学生更关注英美文化或其他国家的文化,因为他们往往认为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外国人和文化,从而提高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改变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和付出。

以下是一些可能可行的方法:1.英语教师需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包括其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传统习俗等,并在教学中加强涉及这些内容的范围和深度。

2.大学教育体制需要进行改革,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之一,并将其升级到国家教育政策的重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少数 民族地 区英语专业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缺 失的原 因
2 . 1 强 势文化 与弱势文化 的碰撞 在经济全球化 背景之下 . 西方强势文化 以英语为载体通过各种不 同形式不断与发展 中国家 的传统文化碰撞和较量。 物质决定意识。 物 质 的强大也会带来 意识 的强大 在受到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之下 . 我们 的生活方式 、 文化标准 已经发生 了潜移默化 的改变 。对少数 民族经济 不 发达地 区来说 , 这种改变会更大 。美国著名学者阿特巴赫指 出: “ 中
【 关键词 1 少数 民族 ; 中国传统文化 ; 文化缺 失; 跨文化 交际 0 引 言
语言与文化 之间密不 可分且 相互依存 的关系决定 了文化知识在 语言学习 中的必要性 美 国语言学 家 C 1 a i r e K r a m s e h 说过. “ 语 言表述 着、 承载 着、 也象 征着文化 , 两者不可分 ” 。加 世纪 7 0 年代末 , 交 际法 和交际原则被运用于教学 中. 引起 了人们对外语教学中 目的语文化 的 不断关注 与重 视 在美 国社会语言学 家 H y m e s 提 出了以外语教学 中 的引入文化认知和跨文化交际训练为核心内容的交际能力概念之后 . 这一概念得 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如今 . 我 国的英语学习者对英语 国家 文化认知和掌握 已经成为 了我 国英语教学中的普遍共识 . 并 已得 到充 分重视 。【 - 戢 国学者胡文仲口 、 束定芳目 和 陈舒H 等对外语教 育中 目的语 文化导人 的重要 性及教学方法 均有论述 。然 而 .有些学者 .如 G e o f A 1 r e d , Mi c h a e l B y r a m , Mi c h a e l F l e m i n g 却认为 , “ 不 同文化 之间 的交 际 并不等同于放弃 自己的身份和否认 自己的社会认同” :文化之 间的交 流应该是平等的 . 并无孰轻孰重之分 我国英语专业教学充分重视英 语国家文化认知 。 却忽略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这一现象在 中国少 数民族地区尤为突出。 本文将 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 自 治州少数 民 族地区大学的英语专业教学为例 . 从跨文化交际视觉重点 阐述高校英 语专业教学中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现象 意思或进行英汉翻译 . 然而 . 他们却不能用英 语准确表达 或翻译 中国 传统文化相关 内容 . 尤其是 具有名族特色 的文 化内容 . 如苗族节 日的 由来 , 侗族服饰设 计等 。这一现象在一定程上折射出了英语专业教学 中的中国传 统文化文化缺失现象 由于英语 专业教学 中中国传统文化 和特色名族 文化输入欠缺 . 导致 了学 习者用英语表达中 国传统文化 的 能力 与其 实际英语水平不一致 . 从而产生跨文 化交际 障碍 . 阻碍 了学 习者跨 文化交 际能力 的提高
心国家的价值观 、 语言 、 科学革 命和知识产 品主宰和挤压着其 他观念 和实践。 ” 在今天全面开放的社会背景 中 , 我国少数 民族地 区的高等英 语 教育正受到西方主流文化 的冲击 . 在价值观 念 、 课程标 准方 面都会
称《 大纲》 ) 对英 语专业大学生 的基本要求之一是 : “ 熟悉 中国文化传 部分 少数 民族地 区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认识 不到位 . 仍然 统. 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 熟悉英语国家的地理 、 历史 、 发展现状 , 文化 把 教学重点放在英语语言知识 和文化知识方 面 . 然而 . 对 中国传统文 传统 、 风俗 习惯 ; 具 有较多 的人文 知识 和科技知识 I . _ …. ” 在《 大纲》 的 化在培养英语专业学生跨文 化交际能力 中的必要性和重 要性没有全 要求中 , 一是对 目的语文化认识的掌握 . 二是对本土文化认知 的掌握 。 面系统 的认识 。而 当他们作为教育者去教育下一代时, 就会在无形 中 在英语 专业课程中 , 听、 读能力属于知识 输入 , 而说 、 写、 译 能力属于知 将 自身知识结构缺 陷拷贝进 自己的教育方法 中, 故 而导致 了学生对跨 识输 出。 然而 , 在少数 民族地 区高校英语教学 中, 知识输入与知识输 出 文化交 际认识 的偏差 . 以为跨文化交际只是一味的接受英语国家文化 不成正比。 学生 的说 、 写、 译能力远不及听 、 读能力。 由于山区学生平均 知识 的过程 . 而并没有意识到它实际是一个不同文化间平等互换 的交 英语基础水平不 高 . 所 以. 教师在 教学过程 中着重于对英语 国家相关 流过程 。 文化知识的讲解上 . 而忽略 了引导学生熟悉 中国文化传统 以及少数名 2 . 3 教师自 身 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待提高 族地区特有的文化和习俗 从 自身的专业素质修养来看 . 虽然少数 民族地 区英语专业教师 的 笔者 以地处贵 州省黔东南苗 族侗族 自治 州的凯里学 院英语专业 英语 专业 知识丰富 . 但是 由于出 国进修或 学习的机会有 限 . 缺少实践 学生为研究对象 . 进行 了问卷 调查 贵州省 黔东南 苗族侗族 自治州凯 经验. 教 师们 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受到这些客观 因素 的限制 。作为 里市 ,有 苗 、侗 、汉等 3 3 个 民族 ,少 数 民族人 口占全 州总人 口的 教育者 . 如实践经验不足 . 则会对学生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8 1 . 6 %。 少数 民族语言 。 如苗语和侗语 。 反而成为 了多数人 的“ 母语 ” 。 凯 里学 院是该 自治州 唯一 一所本科 高等院校 ,故 大部分学生 为少数名 3 加强少数 民族地 区英语专业学 生 中国传 统文化学 习的对 族. 受本 族语言影响极 大。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 在 1 6 0 名英语专业大一 策 学生 中. 有6 0 %的学生感觉 自己的 民族语言发音对英语语音学习 的负 3 . 1 从宏观角度来看 面影 响极 大 。 并且 有 8 5 %的学 生表示 . 英语听力学 习非常困难 ; 在 1 8 0 学校 要加强管理 . 保证 中国传统文化 教育 的宣传 . 从 管理和制度 名英语 专业 大二学生中 . 5 6 %的学生表示英语 听力 学习很 吃力 。笔者 层 面出发 . 加强学生爱 国主义教育 . 引导学生 自觉学 习中 国传统文化 对该 院英语专业大 三和大 四学生综 合英语课 堂表现 以及采 访观察分 及少数 民族文化 . 并找到它 们与英语文化 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 . 提高跨 析之后得 出结论 : 经过 两年对 英语基 础知识 的学习 . 学 生的听 、 读能力 文化交 际意识 和敏感度 学校要把既拥有坚实英语基础, 又在传统文 有不 同程度提 高。然 而 . 从学 生在综合英语课 中互 动环节和写作表现 化 学习方面基础 扎实的学生 以典型的方式树 立起来, ( 下转第 9 4页 ) 来看 . 结果 不容 乐观。8 7 %的英 语专业大三学生能 听得懂英文表达 的
S c i e n c e& Te c hn o l o g 技・ 探索・ 争鸣
浅谈少数 民族地 区英语专业教学中的 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现象及成 因
黎 琰 ( 凯 里学 院 。 贵 州 凯里 5 5 6 0 1 1 )
【 摘 要】 语 言与文化之 间密不可分且相互依存 的关系决定 了文化知识在语言学习 中的必要性 。我 国的英语 专业教 育, 重在强调对英语语
言知识和 文化知识 的输入 , 却 忽略 了对本 民族文化 的教 育。 这在 少数 民族地 区尤为 突出。 这导致 了英语 学习者在英语学 > - - 3 中, 中国文化 尤其是 中国少数 民族 文化 的缺 失, 不仅会 阻碍英语专业 学生跨 文化 交际能力的发展 , 而且也 阻碍 了中国传 统文化 尤其是 中国少数 民族文化 的传承 与 传播 。因此 , 让英语 学 习者充分认识和理解母语 文化在英语 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具有现 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