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课堂新坐标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知能训练:必修1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 经济生活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新人教版必修11.建国60多年来,我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
促成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C.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D.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2.下列说法中,对我国分配方式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劳动收入属于按劳分配,非劳动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②按劳分配体现效率优先,其他分配方式体现兼顾公平③按劳分配的对象是国民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对象是财政收入④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其他分配方式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3.长期以来,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一直存在着“屁股决定腰包”的怪现象,收入高低靠的不是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而是靠“抢身份”和“抢行业”。
这种依赖于政策保护和资源垄断的“分配” ( )A.有悖于按劳分配原则 B.有利于促进个人发展C.有利于理顺收入分配格局 D.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4.国务院决定从2010年起,事业单位全面实施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是指根据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确定的工资。
实施绩效工资 ( )①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重要体现②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所有劳动者的收入③实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④能够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5.储蓄、债券、股票是最常见的投资方式,三种投资方式所获得的收益都是凭借 ( ) A.债权和债务关系获得的 B.生产要素所有权获得的C.体力和脑力劳动获得的 D.生产资料使用权获得的6.小张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岗位津贴1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1万元,其间炒股获得收益2万元。
其中,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别为 ( )A.4万元、3万元B.5万元、2万元 C.5万元、3万元D.4万元、2万元7.在处理分配问题上要坚持公平原则,这就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因此,我们应该( )①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③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④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江苏省2010年企业工资指导线9月2日公布。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学案(1).doc
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3) 依据形式判断:工资、奖金等是劳动收入;利息、股息、红利等是资本要素收入。
(4) 特例:承包土地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土地流转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收入。 土地流转的农民都只能获得土地的使用权,所有权仍属于集体。
土地承包或
(5) 国家设立的科研单位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 ,可以自主决定转让、 许可或者作价投资 ;转化科研成果所得
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②非劳动收入: 财产性收入, 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
风险收入,如红利。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社会福利和保障收入以
及馈赠、遗产、救济等等。 ③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都受到国家保护。
(3)认识上的注意点
A .劳动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收入。 (个体经济、私营和外资企业中的按劳动要素收入就不 是按劳分配收入 )
按信息要素分配
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 (点子 )的收入
( 3)辩证认识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影响:
积极作用: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率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
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
创 造的 尊重。 有利于 让
的 源泉充 分涌流, 有利 于增
a.适用范围:公有制经济。
b.分配尺度: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 )。
பைடு நூலகம்
c.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
d.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 2)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具体说: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 (由此决定不能实行按资分配 );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
高考政治 (必修ⅰ)一轮复习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4.“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 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
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③扩大财产性收入 ④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设问强调的是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
施,①不属于再分配,③不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②④既是
再分配,又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故选 D。 [答案]D
11
考点 1 分配制度 1.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答案]D
25
考点 2 效率与公平 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1)效率。 ①含义: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 效利用的程度。②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如果分配方式有利 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发展;反 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发展。 (2)公平。 ①含义:A.“合理”。公平不在于差距的大小,而在于差 距是否合理。所谓“合理”就是差别既不能影响社会稳定,又
27
能给人以激励,促进效率。B.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 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 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②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A.从社会角度看——公平的收入 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即共同富裕)的体现。
B.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 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C.从国家、企业和 个人三者的关系看——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 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 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练7个人收入的分配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练:个人收入的分配一、单项选择题1.下表是李明家某月的家庭成员收入明细表。
据此判断李明家家庭成员的收入分别属于( )A.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B.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C.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D.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2.股权激励,是公司对员工进行长期激励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公司用于激励并留住核心人才而实行的激励机制。
通过有条件地给予被激励对象部分股份、股权等,使其与公司结成利益共同体,有助于公司长期目标的实现。
实施股权激励( )①有利于降低公司员工的投资风险②有利于调动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③是公司调整经营战略的客观要求④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体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分配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
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则在15%—21%之间。
下列有利于提高我国“分配率”的是( )①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③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④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2020年4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积极探索通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知识产权证券化、科技保险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A.发挥技术作用→保障按资本要素分配→增加经济发展新动能B.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增加合法的非劳动收入C.发挥市场作用→激发技术的供给活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D.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体现技术要素价值→落实按劳分配政策5.第三次分配是社会主体自主自愿参与的财富流动,如慈善捐款等。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收入差距扩大
如果过分强调公平,可能会导致 平均主义,抑制个人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从而影响整体效率。
效率低下
如果过分追求效率,可能会忽略 公平,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影响 社会稳定。
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要保障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另一方面,要提高效率,推动经济发展。
按需分配
根据个人的需求和贡献进 行分配,通常在共产主义 社会中实现。
分配方式的演 变
计划经济时期
实行按劳分配,强调公平 优先,但忽略了效率。
改革开放初期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注 重效率,但导致了收入差 距扩大。
当前阶段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 度,兼顾公平和效率。
分配方式的改革
高三政治一复第 七个人收入的分配
contents
目录
• 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 •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 收入分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分配方式的种 类
01
02
03
按劳分配
根据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 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 少得。
按生产要素分配
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进行 分配,包括资本、技术、 管理等要素。
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 率直接相关,体现效 率与公平的统一。
按劳分配的意义
促进效率
按劳分配能够激励劳动者提高劳 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保障公平
按劳分配能够保障劳动者获得与其 劳动付出相匹配的报酬,实现公平 原则。
稳定社会
按劳分配能够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 活需求,维护社会稳定。
按劳分配的优越性
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失衡
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1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含解析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学案一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知识记清]1.我国的分配制度(1)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决定因素①生产决定分配。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态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2.按劳分配3.按生产要素分配(1)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2)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4.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区别与联系[题组练通]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再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演变过程。
这一演变过程()①同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②同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逐步削弱相协调③由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④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所决定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C我国分配制度的演变是同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所决定的,①④符合题意;我国要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②观点错误;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决定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③不符合题意。
2.《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①是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②可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③发挥了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激励作用④保障了科研人员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C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发挥了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激励作用,旨在充分发挥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不是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也不能保障科研人员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①④说法错误。
2013届高三课堂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知能训练:必修1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课时知能训练一、选择题1.(2011·江苏单科)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
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
该图表明( )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①在x1之后,效率会降低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②④[来源:Z+xx+]2.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来源:Z|xx|]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3.(2012·惠州统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这就要求( )[来源:Z*xx*]①初次分配强调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②贯彻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规范分配秩序③以富民促进公平,以公平促进富国④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A.②③ B.①③C.②④ D.①④4.至2012年初,我国政府推出新医改方案整整三周年,取得了显著成就。
该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这项改革有利于( )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5.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③扩大财产性收入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6.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
新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必修1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必修1第三单元第7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社会力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自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要求“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第三次分配()①旨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②是对分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能够弥补市场缺陷③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④有利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社会力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自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
第三次分配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有利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③④符合题意;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是第三次分配的目的,排除①;第三次分配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不是对分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②错误。
故选D。
2.某村引进某公司,用流转土地种植中药材,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
同时,不愿流转土地的村民在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下,自主种植中药材,再由合作社保底价格回购。
依托这一产业项目,该村摸索出了“土地流转得租金、入股分红得股金、产业发展得现金、就业务工得薪金、政策奖补得奖金”相结合的“五金”助农模式,实现了贫困户脱贫。
该村的脱贫得益于()①推动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②探索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增加农民收入③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④创新按劳分配的对象,拓宽农民就业渠道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该村的脱贫得益于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探索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增加农民收入,②③符合题意;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而不是承包权的有序流转,①说法错误;“五金”助农模式创新了按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而不是创新了按劳分配的对象,④说法错误。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学案.doc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目标:1、我国的分配制度。
2、效率与公平。
复习重点、难点:1、按生产要素分配。
2、效率与公平。
基础知识复习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基本内容:在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必然性:是由我国现实的决定的。
3.地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共存:按分配。
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1. 收入分配公平是的基本内容。
2.措施(1)坚持和完善________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增加,提高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和同步、和同步。
(3)更加注重公平。
3.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
答案:公有制;劳动;经济条件;主体;生产要素;社会公平;按劳分配;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劳动报酬;居民收入增长;经济发展;劳动报酬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再分配;效率与公平。
重点难点知识梳理1、为什么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1)现实经济条件决定(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3)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4)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5)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6)对以往几千年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3、多种分配制度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4、公平:(1)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2)如何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3届高三人教版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必修1 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分配制度1.生产决定分配(1)生产决定分配,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②多种分配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1)含义: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③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④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原因:⑤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⑦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⑧社会生产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⑩主体地位。
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的⑪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②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⑫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⑬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问题探究1: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分配一定是按劳分配吗?提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劳动产品分配必须体现劳动者的意志和利益,这为实行按劳分配提供了可能。
但不能认为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分配只有按劳分配,公有制范围内的劳动者所得到的福利性收入和社会保障收入则不属于按劳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届高三课堂新坐标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知能训练:必修1 第7课一、选择题1.(2011·江苏单科)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
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
该图表明 ( )①在x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1之后,效率会降低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②④2.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3.(2012·惠州统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这就要求( )①初次分配强调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②贯彻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规范分配秩序③以富民促进公平,以公平促进富国④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A.②③ B.①③C.②④ D.①④4.至2012年初,我国政府推出新医改方案整整三周年,取得了显著成就。
该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这项改革有利于( )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5.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③扩大财产性收入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6.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
这说明(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7.(2012·山东实验中学月考)《圣经·新约》中“马太福音”第25章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们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几句话概括社会两极分化的现象,并将其命名为“马太效应”。
从经济学角度看,要将此效应对和谐社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需要( )A.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B.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C.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D.努力提高经营者的职业道德8.近十几年来,我国国家和企业分配份额呈现双增加态势,而个人的分配份额则有所下降,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也呈日益扩大的态势。
为此必须( )①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②保证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③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④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9.(2012·淄博模拟)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由于担心谁来切都会给自己多切一些,因而两人就如何公平分配争执不下。
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先挑选,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解决了。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B.要坚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C.分配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的平等D.促进公平正义必须依靠合理的机制和政策10.(2012·皖南八校一次联考)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下列关于社会保障,说法正确的是( )①属于初次分配,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②属于再分配,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③基本医疗、基本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④慈善事业、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A.①② B.②④C.①④ D.②③11.(2012·青岛质检) “十二五”规划强调实现“两个同步”的目标,即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对“两个同步”目标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共享经济发展成果②加快发展生产力,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消费需求④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A.①② B. ③④C. ①④D. ②③12.大学生小王,利用2011年暑假时间收集信息,进行技术发明,并将自己的技术发明提供给某企业,从而获得了一份收入。
这份收入属于( ) A.非正当收入B.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C.按技术要素获得的收入D.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获得的收入13.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益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我们现在来看孔子的话,其错误主要在于( ) A.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B.违背了平等互利原则C.违背了效率原则D.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二、非选择题14.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6月30日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在践行并实现共同富裕道路的工作中让能做大‘蛋糕’者有机会,能分好‘蛋糕’者有舞台”。
“进而在调整和分配‘蛋糕’中‘不让老实人吃亏’。
”“要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之路!我们坚信,迟早有一天,全人类都要走上这条共同富裕之路”。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为如何分好“蛋糕”,“不让老实人吃亏”提出合理化建议。
15.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二五”规划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某班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课题,收集到下面信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性学习。
材料一最新的数据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现在已经达到了3.3∶1的幅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起步晚,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不是标准的差距,而是时代的差距。
甲组同学讨论材料一和漫画时,认为材料中反映的问题不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国家必须下大力气解决。
(1)漫画和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材料二温家宝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指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使国民收入分配更多地向民生倾斜。
乙组同学在讨论材料时,认为国民收入分配更多地向民生倾斜,深得民心,我们的政府是一个有权威的政府。
(2)分析国民收入分配更多地向民生倾斜的经济意义。
答案与解析1.【解析】在x1之前,收入差距拉大,效率提高;x1之后,收入差距拉大,效率降低。
因此,②④正确;①说法错误;③片面夸大了收入差距的作用。
【答案】 D2.【解析】A、D两项属初次分配范畴,不是再分配的内容,不选;银行存贷款利率调整不属于分配范畴,B项应排除;C项举措既是再分配范畴,又通过收入分配的调节促进社会公平,因此当选。
【答案】 C3.【解析】本题考查实现收入分配相对公平的知识。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强调效率,也要注重公平,①错误;收入差距只能缩小,目前还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排除④;②③均正确。
【答案】 A4.【解析】解答本题要求学生从题干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
新医改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这项改革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所以选C。
A、B、D三项分别涉及提高收入水平、完善分配制度、统筹城乡发展等内容,都与题意不符。
【答案】 C5.【解析】①③属初次分配范畴,②④是再分配措施,且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因此选D。
【答案】 D6.【解析】本题重在理解题意,通过题干可以看出在企业分配环节中不能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否则会影响企业生产效率提升,强调分配对效率的影响。
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7.【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宏观调控和再分配政策。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会进一步加剧社会两极分化,排除A;社会两极分化可通过国家的再分配加以调控,B可选;C、D与解决社会两极分化无关。
【答案】 B8.【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
②错误,应是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④与题意无关,不选;①③中的措施均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故选A。
【答案】 A9.【解析】读懂材料是关键,材料是探讨如何解决公平问题,并指出了办法——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
A、B、C与材料所说相去甚远,D最符合。
【答案】 D10.【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知识。
社会保障属于再分配,有利于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排除①选②;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基本医疗、基本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③错误;慈善事业、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④当选。
【答案】 B11.【解析】考查分配政策。
“两个同步”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民收入,促进分配公平,实现共同富裕,侧重公平。
②“效率优先”与题意不符;③未体现。
【答案】 C12.【解析】大学生提供技术发明获得的收入,是按技术要素获得的分配,属于正当收入,所以A错误;D表述的是按劳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一种形式,根据题干内容,B、C相比,C更恰当,故答案是C。
【答案】 C13.【解析】孔子过分强调了社会分配中的公平,而忽视了效率,故本题应选C。
14.【解析】解答本问时要变换角度,从而抓住试题设问的实质。
现阶段如何分好“蛋糕”的问题实际上是指如何维护社会公平,运用教材中有关维护社会公平的知识进行分析说明。
【答案】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②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15.【解析】解答第(1)问的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即采用定点——联系——疏理——作答的解题思路。
第(2)问本题考查国民收入分配向民生倾斜的意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回答此题时,要遵循从小到大的原则,先回答对劳动者个人的意义,再回答对国家的意义。
【答案】(1)现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民;财富过于集中在一部分垄断行业中,中低阶层收入低;社会保障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措施:①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