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新探-最新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古诗教学教案精选

古诗教学教案精选

古诗教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古诗赏读”。

详细内容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早发白帝城》三首经典古诗的学习与鉴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三首古诗的基本内容、背景及诗意。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的意境、韵律及修辞手法。

2. 教学重点:三首古诗的基本内容、背景及诗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为学生展示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三首古诗的作者、背景及创作年代,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历史文化底蕴。

3. 课文学习:(1)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逐句解析古诗,讲解生词、词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分析古诗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古诗中描绘景象的感受。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古诗,分析其意境、韵律及修辞手法,为学生提供解题思路。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另外两首古诗,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赏读2. 内容:《静夜思》《登鹳雀楼》《早发白帝城》作者、背景、诗意意境、韵律、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三首古诗的意境、韵律及修辞手法。

(2)用自己的话简述古诗中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更多古诗,提高文学素养。

(2)开展古诗朗诵、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古诗的意境、韵律及修辞手法。

2.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古诗中描绘景象的感受。

古诗词教学新探

古诗词教学新探

古诗词教学新探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不但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表现了汉语之美。

古诗表现力极强,内容覆盖面广,具有独特魅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学习古诗,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陶冶情操,发展思绪。

但是,以前的古诗教学过于传统,学生接受古诗文化的过程比较机械,重视“背”“默”“熟练以备考”,对于诗意了解的一知半解,体会不到诗的魅力。

学习古诗不是享受而是负担,长期以往,将有碍学生智力、情感、审美等素质的发展。

鉴于此,我们应该创建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自己探索了一些新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并得到了美的享受,效果较好。

一、创设情境古诗词教学要精心设计情境,努力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让学生与诗人产生思想感情共鸣。

结合古诗内容,采用白话对白、表演等形式,或利用音乐、美术及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古诗。

如教学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教师先放映本诗所描绘的画面:-1-阴山脚下草原的美好风光,并配上优美的音乐,让课一开始便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描述精彩的,教师给予鼓励赞美,激发学生兴趣,最后,教师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在我国辽阔苍茫的草原上,风吹过去,茂密的牧草因风吹而纷纷低下了头,使得在草丛中吃草的羊群显露了出来,画面描绘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牛羊肥壮、牧草丰茂,创造了雄浑的境界,学生初步理解画面内容后,引导学生欣赏《敕勒歌》这首诗,体会古诗表达与白话描述的各自优势,欣赏古诗的简练深蕴,感受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很快就能背诵,并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美。

再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班上一位同学要转学到很远的地方,大家为他送行,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好朋友要分别,心里难过,舍不得的滋味,然后引入《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学,王维送他的朋友元二出使安西,感受一下他们的离情别意,这样学生轻松地理解了诗句,得到了情感体验,朗读、背诵就顺理成章了。

语文古诗教学教案

语文古诗教学教案

语文古诗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包括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以及《回乡偶书》。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三首古诗。

2. 理解每首诗的基本内容和背后的文化含义。

3.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诗文内容。

难点:领悟诗文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学会欣赏古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插图。

3. 练习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授:分别讲解三首古诗的背景、作者生平等,然后引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3. 内容解析:分析每首诗的意象、韵律、修辞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

4. 练习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文内容,或者进行相关的填空、问答练习。

5. 欣赏与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文的感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欣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每首诗的题目、作者、主要意象和情感等。

七、作业设计1. 熟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2. 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这三首古诗的小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诗文内容。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古诗作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包括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以及《回乡偶书》。

这三首诗都是经典的唐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教学内容不仅包括诗文的朗读和背诵,更重要的是理解诗文的意境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三首古诗。

2. 理解每首诗的基本内容和背后的文化含义。

3.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诗文内容。

古诗词教学新探

古诗词教学新探

古诗词教学新探
古诗词教学新探
古代的诗歌,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教育时期给学生
们提供的艺术供给。

如何让古代学生理解并接受古诗词,是当今教师教育理念变革中重要的一环。

下面将介绍古诗词教学新探。

第一,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本质。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文化背景,学习古人所说的“诗言志”,即古诗的背后的思绪以及国人的价值理念,熟悉古人所处社会的历史情形;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理解古诗词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记忆古诗词方法、搞懂古诗词修辞技巧、增强古诗词解读能力,从诗词细节上把握其主旨,对古诗词有一个总体的理解。

第二,利用教育技巧,让学生浸润古诗词。

可以结合课内外资料,将古诗词直
接置入当今时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古诗词,为学生搭建一把桥,搭建“有现在的就有过去”的桥梁,从而加深其对古诗词的理解。

第三,让学生通过唱诵古诗词来认识古诗词。

在古诗词的唱诵教学上,提倡大
家用真情实感的声音来朗诵古诗,并且在情绪上由淡到深,充分把握古诗词本身说出来的情景和意境,不管演唱者或者旁观者,让大家心情振荡,同时来感受历史文化背景下古诗里潜隐的意象和思想内涵,推动古诗词教学更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古诗词教学新探既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本质,也要拓展学生的想象
和感受,同时结合课内外资料进行诠释,通过唱诵古诗词来感受古诗词的内涵,让古诗词变得有生命的趣味性,丰富学生的课外艺术供给,增强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更好的发挥对古诗词教育促进学生文化阅历和才能的提升。

小学古诗词教学新探

小学古诗词教学新探

22新课程・综合刊教材・教法2006年9月8日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生命。

要用最优化的途径和方法进行英语教学,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就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入手。

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

为此,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初步尝试。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小学生年龄小,兴趣不稳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景的创设,通过鲜活的表象、生动有趣的场景,使学生始终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如在PEP教材第四册Unit3“Isthisyourskirt?”这个句型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想学的愿望,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教师手里拿着一条裙子,一边走进教室一边问:Whoseskirtisit?Isthisyourskirt?”这时学生很好奇,都想知道这条裙于是谁的。

就在学生急切地想表达自己的猜测,并用手指指点点时,教师点击课件,出示本课重点句型:“Isthisyourskirt?”这样,通过活动设计,赋予静态的语言以生动的表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二、穿插游戏,激发兴趣活泼好动、寻求快乐是小学生的天性。

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我常穿插一些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既可以改变英语教学枯燥、呆板的局面,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儿童的求知欲望,起到“以情激趣,寓教于乐”的作用。

如在学完Colours一课后,可以组织学生玩一个“找颜色”的游戏:教师说出某一种物体的名称,然后指定同学立即说出该物体的颜色,并且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例如:老师说“trees”,学生接“Treesaregreen”。

通过游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从而真正达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目的。

三、运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多媒体教学融看、听、说为一体,为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无比优越的条件,多媒体手段已由过去只是在优质课评选、示范课教学中的“表演”,转向课堂教学中的普遍运用,为英语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指导-精选教育文档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指导-精选教育文档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指导《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针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制定了一系列的方向目标,在其第二部分的课程目标中提出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五个方面获得发展,这从大的目标上指明了高中语文学习所应该达到的一个水平。

那么在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这一部分中,制定了许多语文学习的具体目标,虽未详细列出古典诗词的授课目标,但对高中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做了综合阐述,从中不难看出有很多地方符合了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内在要求。

一、了解诗歌基本特征,以此分析理解作品阅读与鉴赏部分第七条:“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不同文学体裁之间,除了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外,它们所依赖的背景也不尽相同,诗歌自然也有其特定的表达环境。

高中教材中所选取的诗歌分为“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歌”。

这两者比较,前者的难度显然较大,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歌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韵律句法上。

在高中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中,每册的第二单元都选择了“古典诗词”,即使同属于“古典诗词”部分,它们之间的体裁差异也十分明显。

如必修二中所选的皆为魏晋南北朝及之前的诗歌,这就涉及《诗经》、《离骚》、古乐府。

必修三中所选择的“新乐府”篇目与这些古乐府又有着继承发展的关联。

除此之外,必修四中所选的词,自然与诗有更大的不同,在格式、体裁、内容上都有重大转变。

词在宋朝达到鼎盛,每首词均有词牌,词牌不仅是格律的规定,有时候更是情感基调的界定。

但不论是古诗抑或是古词,运用文字来自我表达、自我抒发的特性则是一致的。

因此,在进行高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讲解具体诗词篇目中的具体知识要点,另一方面要注意给学生梳理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脉络,概括和讲解不同阶段古典诗词的特点,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再结合各个阶段的名家名篇来学习。

古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教育文档

古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教育文档

古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我国是诗的国度,“文饭诗酒”之说由来已久,是说文章使人饱,诗词使人醉。

千百年来,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不但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真实地记录了古人的社会生活状况,而且很多诗句对仗工整,富含哲理,有着很高的史学、文学、美学和思想价值。

若能在历史教学中对古诗词进行大力挖掘,加以利用,将对学生大有裨益。

一、多角度了解历史,拓展学生思维受篇幅所限,历史教材许多地方缺乏充分反映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素材,教师应尽可能多地通过各种手段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多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

我们要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让课堂教学内容充实、丰富起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对此,古诗词无疑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如,在对秦朝文化专制及秦朝灭亡原因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引用唐诗《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首诗说明秦始皇的文化高压政策,并没有达到统治者预期的统一思想、巩固统治的目的,而是走向了反面,成为造成秦灭亡的原因之一。

二、传承文明,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认同感和责任感古人有“诗言志”的说法,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崇高壮美的名作,这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许多上乘诗作,抒发了诗人爱国家爱民族的情感,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传诵千古的名句反映出的是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

教学中对它们加以适时运用,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会使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彰显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遵循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从而更好地改造我们今天的生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引导他们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就显得尤为重要。

古诗《夜宿山寺》的教学教案

古诗《夜宿山寺》的教学教案

古诗《夜宿山寺》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2)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解析诗中的关键词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2)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2)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2. 教学难点:(1)诗中的一些生僻字和词语的理解。

(2)体会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和背景。

(2)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

2. 学生准备:(1)预习古诗《夜宿山寺》。

(2)了解一些基本的文学鉴赏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谈论对大自然的感受,引出古诗《夜宿山寺》。

(2)简要介绍诗人李白的背景和成就。

2. 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朗读古诗《夜宿山寺》,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2)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加强记忆。

3. 解析与讨论:(1)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和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

(2)讨论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4.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书写对古诗《夜宿山寺》的理解和感受。

(2)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1. 注重朗读和背诵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解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4. 结合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拓展:1. 相关背景知识:(1)介绍唐代诗歌的特点和影响。

(2)讲述李白的其他著名诗作,如《将进酒》、《庐山谣》等。

2. 比较学习:(1)选取其他描写夜晚或寺庙的古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串一串,让古诗教学事半功倍-精选教育文档

串一串,让古诗教学事半功倍-精选教育文档

串一串,让古诗教学事半功倍【教学片段呈现】(学生读懂诗意之后,师生交流)师:读着这样的诗句,感受着如此美景,你能猜到作者写这首诗时的心情吗?(愉快)师补充介绍背景:在杜甫43岁的时候,唐朝发生了一次很大的动乱一一安史Z乱。

安史Z乱历时八年。

在这期间,老百姓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杜甫也被迫离开草堂。

这首诗写于八年Z后他重回草堂Z时。

师: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生读)师:同样的景色,在战争时期,诗人又会怎么样来描写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战乱中诗人笔下的花鸟。

师岀示《春望》前半首:“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师范读,让学生说说感受。

再分男女生对比读这一悲一喜两首诗,进而感受《绝句》中作者愉快的心情。

师:经历过那样的凄凉,当听到战乱结束、可以重回故园时, 杜甫一家是怎样的心情啊!让我们一起來看一看。

师出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并范读,生齐读,感受重回家园时的欣喜与激动。

师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绝句》°课堂上,学生通过与《春望》一诗的对比,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作者写《绝句》时的畅快心情。

同时,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 学生也很容易地读懂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

当学生用深沉的语调朗读《春望》中的诗句时,课堂上出现了小小的高潮。

一位教师在课后这样点评这个教学环节:“教师吃透了文本,用二年级学生能接受的语言,简介了安史Z乱,站在时代背景的高度,又用《春望》进行对比烘托,令人豁然开朗,原来杜甫写的《绝句》不简单。

在凄凉的二泉映月音乐背景下,教师范读《春望》Z悲,就是为了突岀《绝句》之喜,使悲者愈悲,喜者愈喜, 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课堂上出现了高潮。

这种文学上的写作手法, 被执教教师很好地借鉴到教学方法Z中,值得大家学习。

”【启发与思考】回顾整个课堂教学,教师用到了三首诗:《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绝句》°这三者是有关联的。

安史Z乱屮,诗人漂泊流离、报国无望,甚至被叛军俘获,于是写下了《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古诗教学教案

古诗教学教案

古诗教学教案古诗教学教案(15篇)古诗教学教案1教学目标: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交待学习方法。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3.讲读第一首诗《早发白帝城》。

4.朗读、背诵《早发白帝城》。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24.古诗两首二、故事导入,简介诗人1、运用历史故事导入新课,介绍诗作背景。

唐朝中期,安禄山、史思明叛乱,使得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时有一位诗人出于平乱的志愿,参加了当时永王李璘的幕府(解释幕府)。

后来,唐李肃宗李恒与李璘争夺王位,李璘失败了,帮助他的诗人因此获罪,被流放至夜郡。

在行至白帝城时,忽然听到皇帝传来的赦书,惊喜交加,随即乘船东下江陵。

在从白帝城前往江陵的途中写下了著名的诗作《早发白帝城》,表达了当时诗人获罪初赦的喜悦心情。

2、介绍诗人李白是我国唐朝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三、释提、介绍学习方法1、解释题目意思。

1)、早:早晨。

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

2)、早发白帝城: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2、介绍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学习《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要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学习五读法。

出示投影片五读法:A.读通、B.读懂、C.读精、D.读会、E.会读。

四、学习古诗(一)、读通词语。

1、指名朗读、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出示投影片)朝 ( zhao chao )辞一日还 ( huan hai )万重 ( chong zhong )山白帝 ( ti di )城啼 ( ti di )不住2、齐读(二)、读懂每一句诗的意思A 、朝辞白帝彩云间1、第一句写了诗人出发的时间、地点,从那些字词中可以看出?2、理解词义:辞:辞别,离开。

3、作者早晨离开白帝城,看到的白帝城是怎样的?练说:______________的白帝城诗中怎样说的?(彩云间)4、独立练说这句诗的意思a.指名说:早晨离开仿佛在彩云间的白帝城。

b.练读、练说:同桌一个读诗句,一个说诗意B 、千里江陵一日还1、这句话讲了诗人行船的路程、目的地、时间,分别从哪些词语中看出?2、这里用了一个还字,什么意思?(返回)3、练说句意1)互相说2)指名说4、白帝城到江陵路途遥远,约有千里,可那么短的时间就到了,这是什么原因?5、小结这两句诗,第一句突出白帝城的高与壮丽,第二句反映了行船速度快,诗人心情愉快。

古诗教学模式新探

古诗教学模式新探

古诗教学模式新探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一般都很棘手,学生也感到很难领会。

它结构严谨、抽象难懂,并且情景交融,含义深奥。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结构的优化,教学方法的自主化,在教学实践和探讨中,按照具体诗文,可以采纳这样的教学模式:激趣导入、感知诗意、解读诗句、领悟诗情、进入诗境,这种教学模式符合人们熟悉事物的一般规律。

熟悉事物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这样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从初步感知诗歌大意,到深入理解诗句,再到体会诗歌的艺术境地,符合人们的熟悉过程。

它也符合语文阅读教学的一般过程,即“从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到局部讲读加深理解,最后到总结课文整体研读”。

[文章-找范文,到]因而这种教学结构更符合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更具有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更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激趣导入爱好是先导,有了学习的爱好,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教学古诗时,可以用以下方式:1、配乐,教师描绘画面;2、猜谜引入;3、复习背诵学过的古诗;4、课件出示诗歌描绘的情景;5、谈话、创设情景导入。

二、感知诗意教师着眼全诗,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猎取全诗有关的概略性信息,初步感知诗意。

1、从插图感知诗意。

现行小语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教师必需充分利用“图资源”。

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在观图中让学生知道诗歌大意。

2、从诗题入手感知诗意。

有的诗题就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学生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诗的内容。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3、从已有的知识入手,感知诗意。

学生学习古诗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步储备积存一些古诗的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旧知,促进对新诗的感知。

这时,不必提过高的要求。

比如《夜宿山寺》,学生在朗读几遍后,就可以粗略地知诗的大意。

三、解读诗句学生对全诗大意有了整体感知后,接下来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诗歌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对诗歌词、句的进一步理解,深化对全诗的理解,纠正初步感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为体会诗情、进入诗歌意境做好预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创新教案(2020年春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创新教案(2020年春季)

《宿新市徐公店》创新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古诗的意境美,激发积累古诗文的兴趣。

一、提问引入,揭题、释题。

1.谁能来背背《小池》这首古诗?你们知道《小池》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2.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

3.读诗题,理解题意(板书课题)宿:住宿,过夜。

新市:地名。

徐公店:姓徐的男子开的客店。

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是(诗人在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4.杨万里在这里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二、初读古诗(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1.自由读诗,借助拼音把字读准,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2.小朋友读得很认真。

这里有几只美丽的蝴蝶,想和你们交朋友,认识它们的小朋友就请站起来和它们打个招呼。

(看课件)读生字词“住宿、徐公、篱落、疏疏”。

3.刚才读字的时候,你发现哪些字音,很难读准?请你带同学读一读。

(注意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然后全班齐读。

4.刚才小朋友们生字词读得真好。

现在我们把这些字宝宝送回诗中,请你们正确流利地把诗读一读。

5.指名读,小朋友注意听音是否读准,再指另一名学生读。

6.这几位同学读得真好。

请你们照着他的样子,读给同桌听。

7.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读给大家听;齐读。

三、逐句指导朗读,感悟诗的意境美。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1.(出示课件)小朋友,请听老师朗读,一边听一边想,通过这两行诗,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听后看图回答(老师可用手势带学生回答)。

联系学生的回答,解说词语(篱落:就是围园子的篱笆;疏疏:指围篱笆的竹棍隔得很开。

篱落疏疏就是讲围园子的篱笆很稀;小路,诗中的“一径”指的就是一条小路;未成阴:指树枝上绿叶刚刚长出来,还不茂盛,不能遮挡太阳。

)3.请你把看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4.是呀,篱笆稀稀疏疏地围着园子,旁边有一条很长很长的小路伸向远方。

树上的花儿已经落下来,枝头长出了嫩绿嫩绿的新叶。

《古诗三首》教案5篇

《古诗三首》教案5篇

《古诗三首》教案5篇《古诗三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二、基本部分1、猜拼图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多媒体)(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

(不同的方法朗诵)(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

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1、总结: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2、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古诗三首》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了解梅花的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通过手指点画进一步了解梅花的基本形态。

3、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体会梅花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活动准备:1、古诗《梅花》挂图1幅、课件、语言CD。

2、古筝《渔舟唱晚》音乐。

3、颜料、彩纸活动过程:一、以谈话形式引出活动内容。

请幼儿猜一猜:在冬天里,大部分花受不了寒冷的袭击都凋零了,可有一种花却不怕严寒,傲然挺立在风雪之中,这是什么花?二、欣赏梅花图片,了解梅花。

1、出示梅花图片,请幼儿观察和欣赏。

古诗《示儿》优秀教案-精选教育文档

古诗《示儿》优秀教案-精选教育文档

古诗《示儿》优秀教案【2篇】古诗《示儿》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祭、乃”两个易写错的字,读准“翁”的字音。

2、掌握诗的节奏,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文。

3、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方法】读中悟情、想象激情、拓展升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陆游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写诗万余首。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陆游写的最后一首诗——《示儿》。

示儿,就是临终前对儿子的嘱托,也就是陆游写给儿子的遗书。

他在临终前会写些什么呢?大家轻声读诗。

二、初读诗文,感知诗意。

1、要求学生自由读诗四遍,前两遍把字音读准。

注意诗中容易读错的字,后两遍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争取读得有板有眼。

2、指名读诗,加以纠正指导一读:主要是读准字音,在指名读的过程中强调祭、乃和一个易读错的字“翁”。

二读:主要指导诗句内部的停顿,读出诗的节奏感。

三读:体会诗的情感,初感诗的味道。

这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打算采取范读、引读等形式,使学生初步领会诗文的感情基调。

3、结合注释,理解诗意(1)出示关键字的解释:空——没有、同——统一、元——本来。

(2)同桌合作的学习,根据已掌握的学习古诗文的学习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读诗,体会意境。

1、同学们,结合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展开丰富的想象,思考:诗人的身在哪里?(诗人的身在病床)顺势过渡:一个已经85岁的老人,身在病床,而且即将离开人世。

此时此刻,在你的眼前,似乎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陆游?(奄奄一息、骨瘦如柴……)2、朗读指导“死去元知万事空”一读:读出人生感叹85岁的一位老人,躺在病床上,不久于人世。

回首生前往事,历历在目。

他一定想了许多许多。

于是,诗人情不自禁的一生感叹——死去元知万事空(指导朗读时,用这样的启发语:诗人对自己说应该是什么样的感觉。

)二读:读出豁达胸怀万事空啊万事空,万事皆空。

放飞想象,感悟诗情——古诗词教学新探

放飞想象,感悟诗情——古诗词教学新探

到 同学们欢迎 的就是 “故事 大王”。
深地 、美 美地走进 阅读殿 堂 ,享受最美好 的滋养 ,让每
(2)“朗读 之星 ”:在班级开展的朗读竞赛活动中,敢 一 个孩子 的阅读之树根 深叶茂 ,花 团锦簇 。
就 能大大帮助学生加深 对诗 歌内容的理解 。形象 的语 珍惜劳动 成果 (不光是粮食 )。诗歌学过 之后 ,每 个孩
言加上适 当的图片 、实物 ,并 辅 以多媒体技 术 ,能 给学 子都知道要 爱惜粮食 ,但仍 有不少孩 子有浪费粮 食 的
1.自定 目标 ,自我评 价 。许 多老师 常常抱 怨学 生
心 理发展 的特 点来看 ,小学 生的思维处 于以具体形 象 来 ,明理成 了“灌 ”理 ,学 生“知”理而不 能“懂 ”理 ,更不
思 维为主要形式 ,直观 的东西易 学易懂 。因此教学 中 , 能 明理 。究 其原因 ,主要缺少吃苦教育 ,缺 少对生活 的
教 师如能用 大量生动直观 的图片 、实物来辅 助教学 , 深刻体验 。如《锄禾》一诗告诉 孩子们劳 动的艰辛 ,要
到保证 ,变 “老师要 我读 书”为 “我要 读 书”,而且 逐 步 功 的喜悦 ,从而获得激励 ,对 自己充满 自信 ,不 断增强
提 高阅读 的 自觉性 。
课外 阅读 的兴趣 。
2.奖励 各种各样 的先进个人 。
让 阅读 成为 习惯 ,成 为爱好 ,成 为生活方式 ,就能
(1)“故事大 王 ”:在班级 “故事会 ”中所讲故 事 受 改变人生 ,改变 自己。让 我们引领孩子 在童年就 能深
每 日的阅读时间进行 自
作 ,我们 设计 了一份 每月 阅读 时间表 :让 学生 把每 天
此外 ,在 “手抄 报 ”、“读 书笔记 ”、“读书 成果 个人

《古诗》语文教案(最新5篇)

《古诗》语文教案(最新5篇)

《古诗》语文教案(最新5篇)语文教案《古诗两首》篇一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二、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三、课时划分: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

禾:禾苗。

“锄未’是什么意思呢?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

看图:图上画了什么?(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

“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1)“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2)“粒”左窄右宽。

(3)“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3、生描红、临写。

(五)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

第二课时:(一)课前说说。

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平时要怎么样做?(二)指导看图。

问:这幅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三)讲读诗句。

古诗教学新探

古诗教学新探

古诗教学新探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编的古诗,是历代传承下来的不朽名篇,过去的古诗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学生记,方法单调、呆板,这样就把古诗优美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分解得支离破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无论是观点上还是方法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我们的古诗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思想下教学古诗,优化课堂结构,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

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这种古诗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对大纲的反复学习,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新课标下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一点心得。

一、创设情趣,激发热情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兴趣,他们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兴趣不稳定。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要以“趣”激情,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要把激发兴趣当作重中之重,贯穿于全过程,使课堂妙趣横生,学生兴趣盎然。

课前要导趣,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利用多媒体呈现气势庞大的画面,当学生被画面景色所陶醉时,再配以优美的音乐,加上一段课前设计的旁白,向学生娓娓讲述诗人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学生既把握了基调,又领悟了诗意。

二、提高古诗欣赏技巧1.在反复诵读中,欣赏古诗的语感美。

不少教师习惯于用“串讲”的方法教古诗,即先简单解题,然后释题,接着一句一句讲解,整个过程是老师讲、学生听,讲完了,课也就教完了。

这样做往往难以把学生领入意境,学生也就难以体会作者的感情。

有些诗句一看就能明意,或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时,不必强让学生说诗意,就以读代译。

2.品词析句,品味古诗的文学美。

小语教材中选用的古诗,或抒情、或状物、或议论,都是作者人生态度与审美情感的统一体,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就要帮助学生先读懂诗句。

试想学生不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字面意思,又怎么能领会李白和好友汪伦的深情厚谊呢?虽然字面意思是浅显的,但它是学生进入古诗意境的基础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教学新探
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编的古诗,是历代传承下来的不朽名篇,过去的古诗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学生记,方法单调、呆板,这样就把古诗优美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分解得支离破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无论是观点上还是方法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我们的古诗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思想下教学古诗,优化课堂结构,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

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这种古诗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对大纲的反复学习,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新课标下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一点心得。

一、创设情趣,激发热情
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兴趣,他们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兴趣不稳定。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要以“趣”激情,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要把激发兴趣当作重中之重,贯穿于全过程,使课堂妙趣横生,学生兴趣盎然。

课前要导趣,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利用多媒体呈现气势庞大的画面,当学生被画面景色所陶醉时,再配以优美的音乐,加上一段课前设计的旁白,向学生娓娓讲述诗人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
感觉。

这样,学生既把握了基调,又领悟了诗意。

二、提高古诗欣赏技巧
1.在反复诵读中,欣赏古诗的语感美。

不少教师习惯于用“串讲”的方法教古诗,即先简单解题,然后释题,接着一句一句讲解,整个过程是老师讲、学生听,讲完了,课也就教完了。

这样做往往难以把学生领入意境,学生也就难以体会作者的感情。

有些诗句一看就能明意,或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时,不必强让学生说诗意,就以读代译。

2.品词析句,品味古诗的文学美。

小语教材中选用的古诗,或抒情、或状物、或议论,都是作者人生态度与审美情感的统一体,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就要帮助学生先读懂诗句。

试想学生不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字面意思,又怎么能领会李白和好友汪伦的深情厚谊呢?虽然字面意思是浅显的,但它是学生进入古诗意境的基础环节。

古诗中也往往因为有了一些感情色彩浓厚、个性鲜明、含义深刻的字词,才成为古今文人吟诵的佳作。

教学中教师可抓住这些“点睛”之笔,引导学生进行推敲体会,进入作品的意境。

3.展开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古诗是语言的艺术,其所塑造的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它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因而必须先对诗句进行准确领会。

“字求其训,句求其义”是古诗教学的关键,应通过字、句这一中介,使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出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在想象中“看到”和“听到”诗人
所描绘的情景,体验诗人所表达的强烈感情,感受诗歌中的艺术形象。

三、画演古诗,探究诗意
小学生是爱表现的,我们应创设一个轻松、开放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发挥、倾洒热情。

通过表演来展示学习成果是再现古诗意境的好办法。

如在教学《静夜思》时,我让学生手拿折扇,漫步吟诗,并配上悠扬的古筝伴奏,使学生融入诗境,浓浓的思乡之情跃然其中。

四、“疑”为学始,切中关键
古人云:“学贵有疑。

”有疑必问,这是思维的一般规律。

从古至今,有许多关于质疑的名言,它们能给人动力。

像学习杜甫的《月夜》时,老师说:“诗人与妻子相隔两地,思念惆怅之情处处可见……”立刻有学生抢答:“他在想他的老婆!”众生即笑。

老师便问他:“古代有‘老婆’这个称呼吗?”学生立刻有了疑问,老师随即指导他们去查阅资料,翻看网页,学生从此学到了古代的文化民俗知识。

所以,不管什么样的疑问,只要正确引导,对教学都是有益的。

五、反复诵读,读中悟情
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诗歌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

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诵读为本,
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词义、句义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

六、走出课堂,产生共鸣
形象的感知比抽象的分析讲解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优美的事物、赏心悦目的直感总能唤醒人的审美欲望和情趣。

教学《咏柳》时,正是春花灿烂、杨柳依依的时候,我把课堂移到了学校附近的小塘边的柳树下,让学生深切地感作者所感、想作者所想。

学生们置身于迷人的自然怀抱中,无限春光令人心潮涌动,大家自然而然对大自然产生了热爱和向往。

在春光、池柳、欢情的和谐旋律中感知柳树的形象,领会诗人借赞柳树颂春天的情感,与诗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素质教育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它反映了时代、国家、社会对教育的希望和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和新课程改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新课程改革为着力点。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教育工作者必须乐于奉献,正视困难,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