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140417
十六种常见鱼病症状及治疗方法
十六种常见鱼病症状及治疗方法1、小瓜虫病(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所以又名白点病):传染性很强的外寄生虫病。
鱼被大量小瓜虫密集寄生时形成白点状囊泡,严重时布满全身。
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
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
小瓜虫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水温15—2Q℃最适于小瓜虫繁殖,水温上升到26-28℃或下降到10℃以下停止发育,28℃以上幼虫大批死右。
【病原体】多子小瓜虫(寄生虫)。
【症状】白点病分为早、中、晚三期,病程5~7天,各期为2~3天,常致鱼群很快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60%--70%。
早期,各鳍及身躯有个别的小白点,有食欲,精神没有多大变化。
中期,鳍、身躯到处是白点,没有食欲,不爱活动,到处蹭痒,颜色变暗。
晚期,白点布满全身,鱼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
鱼有气无力,左右摇摆,体表粘膜增多,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治疗】此病要综合治疗,只用药收效不大,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
首先停食4-5天,减少污染,保持水温恒定,升温比原水温高2-3℃为佳。
在没有水草的情况下可适当投药,水草对各种药物敏感很快枯死。
热带鱼常用验方如下:参考验方1:早期可投入0.5%--1%食盐,可取得一定效果。
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剂洒全箱。
用火柴棍蘸甲基蓝结晶粉,涮入病鱼箱内变色即可,都有较好效果。
3:早期、中期,将红汞放入水中,变成淡红色即可,有很好的消灭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复使用,因汞有毒,鱼不易排出体外。
4:中期、晚期,特效药为硝酸亚汞,但鱼对此药很敏感,易造成死亡,故一般情况下不采用。
90×45×60(厘米)箱放绿豆粒大小一块即可,此药也不能反复使用。
也可选用硝酸亚汞、孔雀石绿、福尔马林等治疗。
或如前所述调高水温达28-30℃连续3天,杀灭幼虫后换水。
2、出血性腐烂病:为细菌性传染病。
【病原体】为细菌。
传染途径为水蚤或病鱼以及被污染的工具。
水产养殖中常见寄生虫的图文详解
水产养殖中常见寄生虫的图文详解水产养殖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害,寄生虫是危害水产动物生长和健康的重大病害之一。
那么,水产养殖中到底有哪些寄生虫呢?一、肉眼直接识别的寄生虫扁弯口吸虫、锚头鳋、中华鳋、孢子虫(胞囊)、球虫(艾美虫胞囊)、碘泡虫(胞囊)、绦虫、九江头槽绦虫、孢子虫、鱼怪等。
二、需显微镜辅助观察的寄生虫鳃隐鞭虫、纤毛虫、车轮虫、指环虫、斜管虫、小瓜虫、卵涡鞭虫、复口吸虫、华枝睾吸虫、刺激隐核虫等。
1.鳃隐鞭虫每年5月~10月份流行。
冬春季节,鳃隐鞭虫往往从草鱼鳃丝转移到鲢、鳙鳃耙上寄生,但不能使鲢、鳙发病,因鲢、鳙鱼有天然免疫力成为“保虫寄主”。
同时,大鱼对此虫也有抵抗力。
2.斜管虫病寄生于各种淡水养殖鱼类,主要危害鱼苗、鱼种,往往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观赏鱼亦被寄生。
流行季节在每年3-5月,适合斜管虫大量繁殖的水温是12~18℃,水温低至8~11℃时,仍可大量出现。
用显微镜确诊后,需用斜管虫或专杀寄生虫类产品进行杀虫,3~5天后复检,杀灭效果不理想时需要复杀。
3.小瓜虫病(白点病)病鱼体表和鳃瓣上布满白色点状的虫体和胞囊,肉眼可见,故又叫白点病。
体表头部、躯干和鳍条处黏液明显增多,与虫体混在一起,似有一层薄膜,小瓜虫病有明显的发病季节,春、秋季南方初冬季均是流行季节。
治疗此病,主要有硝酸亚汞、醋酸亚汞、孔雀石绿、福尔马林、硫酸铜、高锰酸钾等。
但前三种会造成药残而危害人类健康,国家已明文禁用,后几种疗效逐年减退,甚至无效。
(观赏鱼可以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弱点,提高水温到32℃,再配备药物治疗,通常治愈率可达90%以上。
若治疗及时,治愈率可达100%。
4.指环虫病大量寄生指环虫时,病鱼鳃丝黏液增多,鳃丝全部或部分成苍白色,妨碍鱼的呼吸,有时可见大量虫体挤出鳃外。
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病鱼游动缓慢,直至死亡。
指环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鳃病。
它主要以虫卵和幼虫传播,流行于春末夏初,大量寄生可使鱼苗鱼种大批死亡。
常见鱼病介绍范文
常见鱼病介绍范文鱼病是指鱼类患上的各种疾病,它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鱼类体内异常状态,包括寄生虫、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以及环境因素等。
以下将会介绍一些常见的鱼病。
1.寄生虫鱼病寄生虫是常见的鱼病原体,它可以附着在鱼体表面或进入鱼体内部,导致鱼体出现各种异常症状。
例如,鳃黏虫病是由鳃黏虫寄生在鱼的鳃上引起的疾病,它会导致鳃的组织受损,使鱼无法正常呼吸。
鳃虱病是由鳃虱寄生在鱼的鳃上引起的疾病,它会导致鱼的鳃严重受损,引起鳃炎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2.细菌性鱼病细菌性鱼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列氏杆菌病和鲈病。
列氏杆菌病是由列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它会导致鱼体出现溃疡和红斑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鱼体死亡。
鲈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它会导致鲈鱼出现腹胀和浑浊的眼睛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鱼体死亡。
3.病毒性鱼病病毒性鱼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鱼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和鱼病毒性脾胃炎。
鱼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是由鱼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它会导致鱼体出现皮下出血和肌肉出血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鱼体死亡。
鱼病毒性脾胃炎是由鱼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它会导致鱼体出现食欲减退和腹胀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鱼体死亡。
4.真菌性鱼病真菌性鱼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鱼鳃真菌病和鱼体真菌病。
鱼鳃真菌病是由真菌寄生在鱼的鳃上引起的疾病,它会导致鳃出现白色棉絮状物质和炎症等症状。
鱼体真菌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它会导致鱼体出现白色斑块和溃疡等症状。
5.环境因素引起的鱼病环境因素也是引起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水质污染和温度变化等。
水质污染可以导致鱼体出现呼吸困难和鱼体表面炎症等症状。
温度变化可以导致鱼体出现应激反应和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预防和治疗鱼病的方法包括定期检查水质、合理饲养和饮食、定期清洁鱼缸和过滤器,并且及时处理鱼体表面出现的异常症状。
如果发现鱼患上疾病,可以使用适合的鱼病药物进行治疗。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治疗鱼病时要根据具体的病症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淡水养殖中常见鱼类疾病的防治措施探究
淡水养殖中常见鱼类疾病的防治措施探究淡水养殖是一项重要的养殖业,而鱼类的健康问题是制约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鱼类疾病的防治对于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针对淡水养殖中常见的鱼类疾病,本文将进行探究,总结出防治措施,以期为淡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常见的鱼类疾病1. 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淡水养殖中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吸虫病、绦虫病、虱子病等。
这些寄生虫会侵入鱼体,引起鱼体虚弱,甚至造成死亡。
2. 真菌病真菌病是因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鱼体表面长有白色绒毛样物质,严重的话会导致鱼体溃烂。
3. 病毒病病毒病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疾病,症状主要包括鱼体皮肤破裂、器官出现病变等。
4. 细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包括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鳃炎等,这些疾病会引起鱼体器官的炎症,影响鱼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以上疾病都会对鱼类的生长和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这些疾病成为了淡水养殖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防治措施探究1. 加强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是预防鱼类疾病的重要保障。
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定期清理池塘底泥,保持水体清洁。
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符合鱼类生长的要求。
在养殖过程中及时更换新鲜水源,避免水质变质引发疾病。
2. 科学饲养管理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鱼类的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要根据鱼类的种类和生长阶段科学配比饲料,保证饲料中营养的均衡。
要避免过度喂食,防止饲料残渣造成水质恶化。
要避免饲料霉变,影响鱼类的健康。
3. 注重生物安全在淡水养殖中,要注意防范外来的病原体和寄生虫的侵入。
建立健全的防疫体系,定期对鱼类进行体检,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隔离治疗,以免疾病扩散。
4. 合理投放鱼种在养殖鱼类时,选择健康的种苗进行投放,避免引入病原携带者。
要避免不同种类的鱼混养,防止疾病的交叉感染。
5. 合理使用药物针对不同的疾病,要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在使用药物时,要按照药物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正确使用,避免滥用药物导致药物残留、抗药性等问题。
鱼类常见寄生虫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鱼类常见寄生虫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寄生虫疾病是鱼类养殖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养殖效益,还可能传播给人类,引发疾病。
因此,预防与治疗鱼类寄生虫疾病是养殖者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并探讨预防与治疗方法。
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1. 蚴虫病蚴虫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
它主要通过脏水、食物和感染鱼类的直接接触传播。
蚴虫病的患鱼在感染后会出现食欲不振、活动减少、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蚴虫病可能导致鱼类死亡。
2. 吸虫病吸虫病是一种由吸虫寄生虫引起的鱼类寄生虫疾病。
这种寄生虫生活在鱼类的肠道、鳃和皮肤上,会吸取鱼体内的养分,导致鱼类的生长迟缓和消瘦。
吸虫病的患鱼常常会出现鳃呼吸困难、腹部肿胀和暗淡无光的体色等症状。
3. 雅罗鱼病雅罗鱼病是由雅罗鱼寄生虫引起的寄生虫疾病。
这种寄生虫感染范围广泛,可以感染多种鱼类。
患鱼常常会出现体表溃烂、食欲不振和活动减少等症状。
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雅罗鱼病可能导致患鱼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二、预防鱼类寄生虫疾病的方法1. 维护水质清洁水质是预防鱼类寄生虫疾病的首要因素。
保持鱼池或鱼缸的水质清洁和稳定,定期更换水源,控制好水温和PH值,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有助于预防鱼类寄生虫疾病的发生。
2. 选择健康鱼苗在养殖鱼类时,选择健康的鱼苗是预防寄生虫疾病的关键。
养殖者应该选择来自正规饲养场的鱼苗,确保其没有感染任何寄生虫。
同时,在购买时仔细观察鱼苗的体表,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放弃购买。
3. 定期检查鱼类定期检查鱼类的体表和行为是预防寄生虫疾病的重要手段。
养殖者应该密切注意鱼类的体色、体形以及食欲和活动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防止寄生虫疾病的扩散。
三、治疗鱼类寄生虫疾病的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鱼类寄生虫疾病的常用方法。
养殖者可以选择市售的鱼类寄生虫疾病药物,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给患鱼进行治疗。
水产必备!鱼类常见寄生虫大汇总,一大波高清图谱奉上
水产必备!鱼类常见寄生虫大汇总,一大波高清图谱奉上纤毛虫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
纤毛在虫体表面有节律地顺序摆动,形成波状运动,加之纤毛在排列上稍有倾斜,因而推动虫体以螺旋形旋转的方式向前运动。
虫体也可依靠纤毛逆向摆动而改变运动方向,向后移动等。
在虫体的近前端有一明显的胞口,下接胞咽,后端有一个较小的胞肛。
多数纤毛虫营自生生活,少数可寄生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消化道内。
车轮虫车轮虫寄生在多种淡水动物的鳃及皮肤上,主要危害苗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苗种大批死亡。
车轮虫用附着盘附着在鱼体的鳃丝或皮肤上,并来回滑动。
游泳时一般用反口面向前像车轮一样转动,所以称为车轮虫。
生殖用纵二分裂法和接合生殖。
车轮虫虫体侧面观如毡帽状,反面观圆碟形,运动是如车轮转动样。
隆起的一面为前面或称口面,相对而凹入的一面为反口面。
口面上有向左或反时针发方向螺旋状环绕的口沟,其末端通向胞口。
口沟两侧个生一行纤毛,形成口带,直达前庭腔。
反口面的中间为齿环和辐线环。
在辐线环上方有一马蹄形的大核,一个长形的小核和一个伸缩泡,其中部想体内凹入,形成附着盘,用于吸附在宿主身上。
车轮虫用附着盘附着在鱼体的鳃丝或皮肤上,并来回滑动。
游泳时一般用反口面向前像车轮一样转动,所以称为车轮虫。
生殖用纵二分裂法和接合生殖。
鱼鲺鱼鲺身体椭圆形,透明。
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的腹面有一对用作吸附在鱼体上的吸盘和一个刺破鱼皮肤的口刺。
胸部分四节,每节有一对游泳足。
腹部不分节,为椭圆形的叶片,是鱼虱的呼吸器官。
鱼虱没有卵囊,卵直接产在水生植物或石块上。
卵圆形,黄色或褐色,外面有一层胶质物,借以固定在其体物体上。
水温29-31℃时,10-14天即可孵出幼虫。
幼虫孵出后,若两天内找不到寄主,即行死亡。
鱼虱离开鱼体后,可在水中自由生活较短时间,所以它可以自行由一尾鱼转移到另一尾鱼体上去,也能随水流入其他水体中。
常见的10种观赏鱼外部寄生虫病的症状诊断,附带治疗方法
常见的10种观赏鱼外部寄生虫病的症状诊断,附带治疗方法大家好,我是小罗。
上一篇介绍了观赏鱼内部寄生虫病的防治,今天要再介绍一下观赏鱼外部寄生虫病的防治。
相对于内部寄生虫,常见的观赏鱼外部寄生虫会比较多,一般多由原生动物或甲壳动物寄生于鱼体的体表、鳃等部位而引起的。
其中由原生动物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有:纤毛虫病、单殖吸虫病和鞭毛虫病;由甲壳动物引起的寄生虫疾病主要有:锚头蚤病和鱼虱病。
常见的纤毛虫病有:白点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瓣体虫病。
常见的单殖吸虫病有:三代虫病、指环虫病、本尼登虫病。
常见的鞭毛虫病有:鳃隐鞭虫病、口丝虫病。
患体外寄生虫病的鱼相对来说会比较好治疗,因为它们的症状往往我们用肉眼就能观察得到,一发现就可以及时治疗。
主要是观察其体色是否正常,体表黏液是否增多,是否有伤口和体表增生物,鳞片是否完整,背、臀、尾和腹鳍是否有充血等。
接下来我就一一介绍这几种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
(1)白点病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是由多子小瓜虫寄生引起的,它会寄生在鱼的体表、鳍条和鳃组织,寄生处会形成直径 1 毫米以下的小白点。
当病情严重时,病鱼的全身都可能布满小白点,同时体表伴有大量黏液,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病鱼体色暗淡无光泽、瘦弱、游动异常、呼吸困难,直至死亡。
白点病可能是小罗至今遇到最多的观赏鱼寄生虫病,自己也在第一次养鱼时不小心让鱼患了白点病。
但是,其实只要及时治疗,白点病的治愈率还是很高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瓜虫的生长习性——小瓜虫的繁殖水温为14~25℃,在水温低于10℃或高于28℃时,小瓜虫停止发育繁殖并逐渐死亡。
因此,根据小瓜虫不耐高温的特点,可以将水温提高到28℃,数天后,小瓜虫的囊泡会破裂脱落,此时换三分之一的水,但要保持水温恒定,然后辅以药物治疗。
治疗方法:a. 用2 毫克/升的亚甲基蓝溶液进行浸浴,每天药浴 5 小时;b. 用2 毫克/升的硝酸亚汞溶液浸浴30分钟,连续几天直至痊愈;c. 用浓度为0.2 mg/L的硫酸铜溶液药浴,持续1周,期间每天可以换五分之一的水;d. 用 1 克辣椒和 0.75 克的生姜捣烂制成挂袋,放入装有100升水的药浴缸中(也可按比例自己调试),将病鱼放入药浴缸中每天浸浴1~2小时,连用数天。
水产养殖中常见的鱼病病害种类
水产养殖中常见的鱼病病害种类
1、车轮虫导致的鱼类病害
车轮虫在水体中的活动,就像是车轮一样,其名字的由来也正来源于此。
这种生物通常会在鱼的腮部位置以及皮肤表层寄生,鱼类在受到这种寄生虫的侵袭会,其嘴部及头部位置会变现为白色,一些鱼类还会不断的在水中游动,伴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鱼类的生体会发生病变,逐渐变黑,在病情更加严重时,鱼类会产生出一些异常表现,如躁动不安,这些症状会一直持续到鱼类的死亡。
2、三代虫和环虫引发的鱼类病害
在淡水鱼养殖过程中,三代虫与环虫较为常见,和车轮虫相同,它们也会在腮部位置和皮肤表层等位置寄生。
发展到中期阶段,在鱼类寄生位置出现有很多粘液生成,导致鱼类产生呼吸困难情况的发生,一些较为弱小的鱼类或是鱼苗,由于自身抵抗能力较差,在这种病症的长期折磨下,会导致死亡情况的发生。
3、非寄生虫类型引起的鱼类病害
不但寄生虫会引发鱼类病害,一些化学药品的应用,也会对鱼类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
例如一些药剂导致鱼类发生氨氮中毒的情况,鱼类就会表现出和车轮虫侵袭相似的症状,发病期间在水中不断游动,并且鱼类的腮部位置会发黑,伴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逐渐加深,鱼类会渐渐死去。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鱼类疾病及防治措施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鱼类疾病及防治措施鱼类是我国重要的水产资源之一,其养殖渔业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
然而,在养殖过程中,鱼类疾病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养殖渔业工作中常见的鱼类疾病及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一、细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是常见的鱼类病害之一,其致病菌主要有红皮病菌、阵列单胞菌等。
该类疾病可引起鱼类体表溃烂、呼吸困难等症状,对养殖效益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预防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我们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良好的养殖环境:保持养殖水体清洁,定期清理池塘底泥,避免水体污染;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鱼群过度拥挤。
2. 饲料管理:确保鱼类获得营养均衡的饲料,避免饲料过量或过少,以减少鱼类的应激反应。
3. 环境调节:定期检测水质,保持合适的水温、pH值和溶解氧水平,提供适宜的水质环境,减轻鱼类感染病原菌的机会。
4. 使用抗菌药物:在养殖过程中,可以适量使用经过检验合格的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但要遵循药物使用规定,避免滥用。
二、寄生虫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也是养殖渔业中常见的病害类型之一,其主要病原体有水螨、鳃脑虫等。
这些寄生虫会侵袭鱼类体内,引起消瘦、发育迟缓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鱼类的生命。
为了预防和控制寄生虫性疾病的发生,我们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定期检测:建立健全的养殖环境监测制度,实施定期鳃样检测、粪便样检测,以及临床观察等,及时发现寄生虫感染的迹象。
2. 环境消毒:定期对养殖池塘进行清洁消毒,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3. 使用驱虫药物:合理选用驱虫药物,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使用,以达到有效驱除寄生虫的目的;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避免使用过量导致药物残留问题。
三、病毒性疾病病毒性疾病是养殖渔业中最为严重的病害类型之一,其致病病毒有鱼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鲤鱼疱疹病毒等。
这些病毒会导致鱼类体表出血、免疫力降低等症状,严重时可造成大面积鱼类死亡。
为了有效防治病毒性疾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检疫:建立完善的疫病监测体系,对新引进的鱼苗或鱼种进行必要的检疫和隔离,防止病毒通过外源传播。
淡水鱼类常见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S i y a n g t i a n d e一、淡水鱼类寄生虫病的发病规律淡水鱼类寄生虫病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单细胞原生动物寄生虫;二是多细胞后生大型寄生虫。
1、单细胞原生动物寄生虫病(1)粘孢子虫病。
其中碘泡虫病危害较广,碘泡虫形成的胞囊,大的肉眼可见。
鲢碘泡虫主要为害白鲢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体表、鳃、心脏、血液等,致使病鱼狂游乱窜,打圈,狂跳出水面,鱼体极度消瘦,尾上翘,肝、脾萎缩,腹腔积水,肠内无食物等症状。
饼形碘泡虫主要寄生于草鱼种的肠道,严重时前肠粗大,肠壁呈白色糜烂状,鱼体发黑,腹部膨大,不摄食,消瘦而死。
野鲤碘泡虫主要侵袭鱼的体表、鳍和鳃等,能引起鱼种死亡。
主要流行于5~7月,表现为急性型。
隐鞭虫病。
隐鞭虫寄生于淡水鱼的鳃和皮肤。
鳃隐鞭虫主要破坏鳃小片上皮并产生凝血酶,使其血管阻塞,黏液增多,严重时鱼类呼吸困难,不摄食,离群独游或靠岸边聚集于水面,体色暗黑,体形消瘦。
主要流行于5~10月,7~9月发病较多,往往表现为急性型。
(3)车轮虫病。
是鱼类很普通的原虫病,严重时鱼体分泌大量黏液,车轮虫较密集的部位,如鳍、头、体表等出现1层白翳,素有白头白嘴病之称,尤其危害下塘10d左右的鱼苗,使其口腔充塞黏液,嘴闭合困难,不摄食,呈“跑马”现象,鱼体消瘦。
此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现,4~7月较流行。
(4)斜管虫病。
斜管虫主要寄生于鱼的鳃、体表,刺激寄主分泌大量黏液,皮肤表面有苍白色或淡蓝色的黏液层,破坏组织,影响鱼的呼吸,病鱼食欲减退,鱼体消瘦发黑,漂游水面或侧卧,靠近岸边,不久死亡。
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初冬和春季为其流行季节。
(5)小瓜虫病。
又称“白点病”,严重时鱼体覆盖1层白色薄膜,病鱼行动迟钝,漂浮水面,不断与其他物体磨擦或跳出水面,能造成成批死亡。
主要流行于初冬和春末,尤其是密集放养的越冬池易感染此病。
2、多细胞后生大型寄生虫病(1)九江头槽绦虫病。
病鱼体重减轻,体表黑色素增加,离群独游,并有恶性贫血,严重时前肠第一盘曲胀大呈胃囊状,直径增加3倍,肠皱壁萎缩,表现慢性炎症,肠被虫体堵塞。
几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140417
几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王丽坤、高俊峰(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齐齐哈尔161006)摘要:随着我国水产集约养殖的发展,鱼类寄生虫疾病频繁暴发,对水产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许多学者对鱼类寄生虫疾病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许多鱼类寄生虫的种类、分布及防治措施,对我国鱼类寄生虫疾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本文将对目前已研究的鱼类寄生虫疾病进行综述,以期本文可为我国鱼类寄生虫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水产业;鱼;寄生虫疾病我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水产业增加迅猛,养殖鱼类的业户越来越多。
鱼病的发病机率和危害性也逐渐增大,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寄生虫疾病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寄生虫病7-10月为流行高峰,发生水域广,流行时间长,危害严重。
寄生虫可以引起鱼营养不良、生长缓慢、抵抗力下降,严重时挤压器官、萎缩变形、坏死和生理机能丧失,甚至造成死亡。
为了减少渔业寄生虫疾病的发生,做到更好的预防治疗,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开展鱼类寄生虫病的研究是很重要的。
现就几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进行相关阐述,希望为增进鱼类寄生虫基础知识的了解和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促进和保障我国渔业的繁荣发展,并有利于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鱼类寄生虫按其寄生的部位可以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大类。
体内寄生虫是指寄生在水生动物体内部器官、血液、肠道和其他组织中,如各种绦虫、线虫、艾美虫、血吸虫等;体外寄生虫是指寄生在水生动物的体表、鳃、鳍等处,如指环虫、锚头鲺等,这类寄生虫容易蔓延,传染性较快。
下面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的病原和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一、鱼类常见寄生虫疾病1. 绦虫病1.1 病原:主要有鲤蠢绦虫属、舌形绦虫、头槽绦虫属和双线绦虫属等。
绦虫白色,在鱼上寄生的绦虫一般长3-10厘米,宽约半毫米,呈夹带状,能看出环形节片。
虫体一般为带状、背腹扁平,极少数为圆筒状,可分为头节、颈和体节三部分。
鱼类病虫害常见种类及防治方法
鱼类病虫害常见种类及防治方法绪论自古以来,人类对食物的需求不断增长,其中鱼类作为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备受人们关注。
然而,在养殖过程中,鱼类病虫害的发生常常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困扰,不仅会导致养殖效益的下降,还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因此,本文将介绍鱼类病虫害的常见种类及防治方法,帮助养殖户更好地保护养殖环境和提高养殖效益。
一、鱼类病害1. 白点病白点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由白点虫寄生于鱼体表面引起。
患病鱼体表面会出现白色小点,而后逐渐扩大并融合成片,严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和生活。
预防白点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期检查鱼体,保持水质清洁,并添加适量的药物进行治疗。
2. 鳃腔寄生虫病鳃腔寄生虫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疾病,主要由鳃粘虫或鳃藻虫引起。
患病鱼的鳃腔内会有大量的寄生虫滋生,并且会引发鳃炎,导致鱼咳嗽、鳃膨胀等症状,进而影响鱼的呼吸和摄食。
预防鳃腔寄生虫病的方式包括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检查鱼的鳃状况,并在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
二、鱼类虫害1. 鱼蚤虫害鱼蚤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主要寄生于鱼体的表面。
鱼蚤寄生虫会吸食鱼体上的养分,影响鱼的生长和健康。
防治鱼蚤虫害的方法包括保持养殖水质清洁、定期清洗养殖设施,并使用适量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2. 鱼蛔虫害鱼蛔虫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主要寄生在鱼的肠道内。
鱼蛔虫寄生虫会占据鱼的肠道内养分,造成鱼体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并严重影响鱼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预防鱼蛔虫害的方法包括保持饲料卫生、养殖设施清洁,并使用适量的驱虫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结论鱼类病虫害是鱼类养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合理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检查鱼体、保持水质清洁、使用合适的药物和杀虫剂等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鱼类病虫害,提高养殖户对鱼类养殖的信心,并改善鱼类的生长健康状况。
鱼类寄生虫病常用药
鱼类寄生虫病常用药2008-07-18 15:53(一)高锰酸钾俗称灰锰氧,为紫色细长结晶,无臭,易溶于水,为强有力的氧化剂,与有机物相遇即释放氧,而将有机物氧化,其本身则还原为二氧化锰。
本品杀菌力强,能破坏机体组织而杀死微生物和一些寄生虫,但其作用亦极易受有机物所减弱。
鱼病防治上多用药浴法。
以10ppm浓度浸洗病鱼1-1.5小时,可杀死锚头鳋和鱼体表的几种孢子虫;以20ppm 浓度浸洗病鱼15-30分钟,可治疗鱼类指环虫病和三代虫病。
注意事项:①本品的水溶液极易分解而失效,因此应现配现用;②应放置在有色瓶中密闭保存,本品在阳光下易氧化失效。
(二)硫酸铜又名蓝矾、胆矾。
为蓝色结晶或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
对病原体有较强的杀伤力和收敛伤口的作用。
其铜离子能与蛋白质结合而生成蛋白盐,使蛋白质变性沉淀,并使寄生虫的酶失去活性,从而达到杀死寄生虫的作用,特别是对原虫有较强的杀伤力。
1.常用方法1)全池泼洒常用浓度为0.7ppm,可防治车轮虫、斜管虫、口丝虫等原生动物病,也可杀死青泥苔、水网藻、蓝绿藻等。
如与硫酸亚铁以5:2比例配合,可提高渗透压,以0.7ppm 的浓度(硫酸铜0.5ppm+硫酸亚铁0.2ppm)可杀死复口吸虫、甲壳类等。
2)鱼体浸洗单独使用为8ppm,作用同上。
8ppm硫酸铜和10ppm的漂白粉混合液,在水温15℃左右,浸洗20-30分钟,可以防治烂鳃病、赤皮病和原虫类等病。
3)挂袋可单用也可与硫酸亚铁以5:2的比例合用在食场挂袋,但当天的总剂量不能超过0.7ppm。
2.注意事项1)硫酸铜的安全浓度范围较小,故测量池水体积和计算用药量时,务必准确;同时溶解药物的水温不要超过60℃,否则易失效。
2)同一池塘反复使用硫酸铜,会使池底铜离子的积累增加,从而抑制饵料生物的生长,同时还对鱼体肝、肾、肠道有一定毒害,影响鱼体摄食和生长,故不能经常使用。
(三)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又名绿矾、青矾,为淡绿色结晶,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
鱼类常见寄生虫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鱼类常见寄生虫感染的预防与治疗鱼类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之一,然而,在享用美味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鱼类可能携带的寄生虫感染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鱼类寄生虫感染以及预防与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健康。
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感染种类1. 鳃腔寄生虫感染:针线虫、吸虫、纤细线虫等。
2. 肌肉组织寄生虫感染:肌肉旋毛虫、剑旋毛虫等。
3. 肠道寄生虫感染:鲑螺旋线虫、条带虫等。
二、预防鱼类寄生虫感染的方法1. 选购新鲜鱼类:选择新鲜、活力强的鱼类,确保鱼类健康无寄生虫感染。
2. 烹饪加热:将鱼类彻底加热煮熟,高温能有效杀死寄生虫。
3. 冰冻处理:将新鲜的鱼类在-20℃以下冰冻数小时,可以杀死或减少寄生虫的数量。
三、寄生虫感染的临床表现1. 鳃腔寄生虫感染:鱼咳、鳃丝红肿、呼吸困难等。
2. 肌肉组织寄生虫感染:肌肉疼痛、无力感、皮下肌肉震颤等。
3. 肠道寄生虫感染:腹泻、腹痛、消化不良等。
四、鱼类寄生虫感染的治疗方法1. 鳃腔寄生虫感染:口服抗寄生虫药物,如阿苯达唑。
2. 肌肉组织寄生虫感染:口服或注射抗寄生虫药物,如伊维菌素。
3. 肠道寄生虫感染:口服抗寄生虫药物,如派瑞松。
五、鱼类寄生虫感染的注意事项1. 食用鱼类时注意烹饪充分,确保食物安全。
2. 定期检查鱼类来源,确保购买的鱼类没有寄生虫感染。
3. 避免食用未经处理的生鱼片等生鱼制品,减少感染的风险。
六、总结鱼类寄生虫感染是一种常见的食物感染问题,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选择新鲜鱼类、烹饪加热或冰冻处理能有效预防鱼类寄生虫感染。
一旦感染,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注意食物安全,才能安心享用美味的鱼类肴馔。
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鱼类寄生虫感染调查与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2008(4):12-15.2. 田七,王八. 鱼类寄生虫感染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中华寄生虫学杂志,2012(5):34-40.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预防与治疗方法应根据医生指导和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王丽坤、高俊峰(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齐齐哈尔161006)摘要:随着我国水产集约养殖的发展,鱼类寄生虫疾病频繁暴发,对水产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许多学者对鱼类寄生虫疾病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许多鱼类寄生虫的种类、分布及防治措施,对我国鱼类寄生虫疾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本文将对目前已研究的鱼类寄生虫疾病进行综述,以期本文可为我国鱼类寄生虫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水产业;鱼;寄生虫疾病我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水产业增加迅猛,养殖鱼类的业户越来越多。
鱼病的发病机率和危害性也逐渐增大,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寄生虫疾病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寄生虫病7-10月为流行高峰,发生水域广,流行时间长,危害严重。
寄生虫可以引起鱼营养不良、生长缓慢、抵抗力下降,严重时挤压器官、萎缩变形、坏死和生理机能丧失,甚至造成死亡。
为了减少渔业寄生虫疾病的发生,做到更好的预防治疗,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开展鱼类寄生虫病的研究是很重要的。
现就几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进行相关阐述,希望为增进鱼类寄生虫基础知识的了解和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促进和保障我国渔业的繁荣发展,并有利于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鱼类寄生虫按其寄生的部位可以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大类。
体内寄生虫是指寄生在水生动物体内部器官、血液、肠道和其他组织中,如各种绦虫、线虫、艾美虫、血吸虫等;体外寄生虫是指寄生在水生动物的体表、鳃、鳍等处,如指环虫、锚头鲺等,这类寄生虫容易蔓延,传染性较快。
下面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的病原和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一、鱼类常见寄生虫疾病1. 绦虫病1.1 病原:主要有鲤蠢绦虫属、舌形绦虫、头槽绦虫属和双线绦虫属等。
绦虫白色,在鱼上寄生的绦虫一般长3-10厘米,宽约半毫米,呈夹带状,能看出环形节片。
虫体一般为带状、背腹扁平,极少数为圆筒状,可分为头节、颈和体节三部分。
鱼类属于绦虫的第二中间宿主。
1.2 病症:1.2.1 鲤蠢绦虫属寄生在鲤鱼、鲫鱼肠道内,造成鱼肠道阻塞、发炎,甚至贫血死亡。
1.2.2 舌形绦虫为舌状绦虫和双线绦虫的裂头蚴。
虫体肥厚,无头节和体节的区分。
它的第一中间宿主是细镖水溞,第二中间宿主是鱼类,终末宿主是鸥鸟。
主要危害一龄鲫鱼和夏片。
发生此病的水域上空多是鸥鸟比较密集。
舌形绦虫的病鱼体瘦而腹部膨大,严重时,游动无力,鱼体失去平衡能力,侧游或负面朝上,浮于水面。
剖开病鱼腹部,可见体腔内充塞虫体,虫体数目较少时,虫体肥厚,虫数多时,虫体细长。
鱼内脏遭到虫体挤压萎缩,严重时,肝、肾等内脏破损,病鱼死亡。
1.2.3 头槽绦虫为扁带状,有许多节片组成,头节略呈心脏形,顶端有顶盘,两侧有两个深沟槽,无明显颈部。
头槽绦虫引起淡水鱼的肠道寄生虫疾病。
病鱼口常张开,但食欲下降,严重的腹部膨大,失去平衡能力,腹部朝上或者侧游,剖检可见体腔中充满带状的虫体,其内脏受到虫体挤压而变形萎缩。
团头鲂鱼种对绦虫的感染率可达90%以上,危害严重。
成鱼寄生绦虫后,摄食减少甚至停止,生长缓慢,有的鱼体发生畸形。
本病主要危害草鱼种。
已严重影响水产养殖产量和效益。
2. 线虫病2.1 病原:线虫的身体不分节,无纤毛,虫体呈圆柱状,横切面为圆形,有三胚层。
体细长,两端较中部细,体腔内有器官。
分为毛细线虫和嗜子宫线虫属。
2.2 病症:2.2.1 毛细线虫虫体细小,前端尖细,后端稍粗大,雌虫虫体长约4.99-10.13毫米,雄虫虫体长约1.39-4.15毫米。
毛细线虫寄生在鱼的消化道里,引起鱼体消瘦或肠壁炎症,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寄生虫体数量多时,病鱼离群分散于池边,极度消瘦,甚至死亡。
剖检开鱼的肠道刮取肠道内容物和粘液,加少许清水镜检,可见虫体。
2.2.2 嗜子宫线虫病俗称“红线虫病”,因为虫体呈红色。
常见的病原体为鲤嗜子宫线虫、鲫嗜子宫线虫和藤嗜子宫线虫。
嗜子宫线虫雌虫寄生于2龄以上鲤科鱼类的皮肤下,造成鳞片竖起,出现紫红色不规则花纹。
在鳍部引起鳍条、皮肤、肌肉充血发红,鳍条部分或全部溃烂,鳍膜破溃,病鱼对外界刺激敏感性降低,严重的失去反应,易引发水霉病,严重时造成鱼死亡。
嗜子宫线虫的雄虫寄生在鱼鳔内和腹腔内,细小透明。
主要通过剑水溞传播,嗜子宫线虫的幼虫被大型剑水溞所吞食,幼虫在剑水溞体腔中发育,鱼吞食剑水溞而感染。
所以,减少嗜子宫线虫的感染,要首先铲除剑水溞。
3. 球虫病3.1 病原:虫卵球形,直径6-14微米,成熟的虫卵包含4个孢子,孢子外有一层透明的孢子膜,膜内有2个互相颠倒排列、长而弯曲的孢子体和1个孢子残余体,每个孢子体内有1个孢核。
可在宿主体内重复生殖,造成自然感染。
常见的病原体为鲤艾美虫、青鱼艾美虫和鳙艾美虫等。
3.2 病症:艾美虫寄生在多种淡水鱼的肠、幽门垂、肝脏、肾脏、精巢、胆囊和鱼鳔等处。
青鱼艾美虫主要寄生部位是鱼类的肠道内壁上皮组织细胞中,感染初期症状不明显,严重时病鱼出现贫血,鱼鳃呈粉红色或鳃丝苍白,腹部膨胀等症状。
剖检可见鱼的前肠道壁上有许多白色小结节,甚至引起肠壁穿孔。
鱼体发病时,食欲减退、体色变黑、腹部积水膨胀、鳞片部分竖起、眼球突出。
鳙艾美虫、柳壕艾美虫常寄生在1龄以上的鳙、鲢的肾脏,引起病鱼鳞囊积水,贫血,腹腔内积水,腹部膨大,肝脏呈土黄色,肾脏色淡,有时呈灰白色,严重时引起病鱼死亡。
4. 指环虫病4.1 病原:指环虫危害各种海淡水鱼类。
常见的有鳃片指环虫、鳙指环虫和鲢指环虫等。
虫体呈扁平状,头部背面前端有4个黑色的眼点,眼点附近有口,口下面膨大部为咽,咽后部分两个肠管延伸到虫体后端连接成环状。
虫体后端有固着盘,借此固着在鱼的鳃上。
此虫为雌雄同体的卵生吸虫。
对夏花鱼种危害很大,流行在夏秋两季。
4.2 病症:病鱼无明显的体表症状,一般表现出鱼体瘦弱,游动乏力,浮于水面。
鱼苗和夏花鱼种大量寄生指环虫时,病鱼鳃丝粘液增多,呈苍白色,呼吸困难,常因鳃丝肿胀而引起鳃盖张开,翻开鳃盖,可见鳃上有白色不规则的小片状物,并有蠕动感。
病鱼游动缓慢,贫血,食欲减退,鱼体消瘦,终至死亡。
此病需在显微镜下确诊。
5. 三代虫病5.1 病原:三代虫为卵胎生的雌雄同体,虫体的卵巢前方有未分裂的受精卵和发育的胚胎,在大胚胎内又有小胚胎,因此成为三代虫。
三代虫危害各种海、淡水鱼类。
5.2 病症:三代虫对鱼苗及春花鱼种危害很大,主要寄生在鱼类鳃和体表,病鱼皮肤上形成灰蓝色无光泽的粘膜。
严重感染的病鱼体色暗黑,身体瘦弱,游动呆缓,食欲减退。
各鳍边缘有轻度蛀鳍现象。
翻开鳃盖,可见鳃丝上粘液增多,伴有局部出血或瘀血。
镜检可见鱼体表、鳍部及鳃有该虫寄生。
6. 粘孢子虫(疯狂病、碘孢子虫病)6.1 病原:粘孢子虫危害品种有各种成鱼,感染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常流行于4-10月间。
孢子虫主要寄生于鱼的鳃、鳍、鳞、吻、肝脏、肠道、肌肉等部位。
6.2 病症:主要寄生于鱼体表和腮上,鲫鱼、鲤鱼和草鱼体表寄生的粘孢子虫较常见,病鱼躯干部、鳍条、鳃盖或眼眶上分布有盘曲成团的线状包囊,象芝麻大小的白色点状胞囊,呈弥散形分布。
但寄生在鳃丝上的一般不形成胞囊,肉眼明显可见,寄生部位皮肤发炎、充血、溃烂。
当粘孢子虫寄生在鱼体表时,鱼体有不安状,引起鱼体在水中挣扎或在水面急游打转呈抽搐状,粘孢子虫还可以侵袭鱼体的肝脏、肾、肠粘膜等器官,从而引起鱼体出现腹水和鳍条出血的外部症状,但在体内不形成胞囊。
7. 车轮虫病7.1 病原:属于环毛目、壶形科淡、海水鱼类均有发生车轮虫病,寄生在鱼的体表和腮部引起疾病。
每年5-7月对鱼苗、鱼种危害尤为普遍。
7.2 症状:车轮虫少量寄生于病鱼时,无明显症状;一旦车轮虫大量在体表、鳃上和膀胱寄生,由于寄生虫的刺激,引起粘液分泌,鱼苗呈“白头白嘴”症状,或者成群沿池边浮动,甚至翻滚。
病鱼除体表发黑、消瘦、离群独游外,并无明显病症。
主要是鳃组织腐烂,鳃丝软骨外露,严重影响鱼的呼吸功能,使鱼缺氧,窒息而死。
8. 斜管虫病二、防治措施1.养鱼的环境要彻底消毒,消灭病原体。
2.采用少量多次施喂鱼食,避免大量食料发酵为寄生虫繁殖创造条件。
3.鱼类寄生虫病常用的化学治疗药物有:硫酸铜、硫酸亚铁、硝酸亚汞、高锰酸钾、碘、硫双二氯酚和敌百虫等。
4.普遍易发的鱼类寄生虫如绦虫、线虫和甲壳类等器官分化较为完备,杀灭它们常用敌百虫和硫双二氯酚等,选择晴天、空腹用药效果好。
5.在提倡绿色养殖的情势下,利用中草药防治鱼寄生虫疾病具有很高的应用空间和前景。
据相关报道,松枝曾用做防治鱼鲺、防治车轮虫病用苦楝树枝叶煮水。
为了提高中草药的治疗效果,已有人士利用特殊工艺提炼研制成鱼虫克星、新灭虫灵Ⅰ,Ⅳ号等药物取得很好的效果。
为了减少毒副作用和提高药效,可以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法,如溴氰菊酯、苦参碱、敌百虫进行交叉使用,会取得高效的治疗效果。
为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渔业的经济效益,要求采取科学规范的养殖措施,保持水环境清洁、应用高猛酸钾定期处理;鱼种苗检疫检验、禁止携带病原体;定期采取鱼病防治措施,确保水产业的健康生态养殖。
参考文献[1]邱兆祉.鱼类的寄生虫和寄生虫病[J].生物学通报,2000,35(11):9—12.[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淡水寄生虫论文集[M].北京:农业出版设,1984.25—34.[3]渔工.鱼类寄生虫病及防治[J]北京水产,2002,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