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解题方——列方程法求结构单元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
解应用题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未知量:阅读应用题目,找出需要求解的未知量,将其用字母表示。
2. 设立方程: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关系,利用代数方法建立方程组。
根据题目中的问题,可以设立一个或多个方程。
3. 化简方程:对方程进行化简,使得方程的形式更简洁,更易求解。
可以使用运算规律,合并同类项,消去分母等方法进行化简。
4. 解方程:通过解方程组,求出未知量的值。
可以使用代入法、消元法、等价转换等方法进行求解。
5. 验证解:将求得的解代入原方程组中,验证是否满足题目给出的条件。
6. 回答问题:得到未知量的具体值后,根据题目要求,给出回答问题的具体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应用题时,理解题意和建立方程的过程往往比解方程更重要。
因此,正确理解题意和准确建立方程是解应用题的关键步骤。
此外,解应用题时需要注意思考和推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
浅谈化学解题中的数学思维(附答案)
浅谈化学解题中的数学思维数学思想使近代科学的精髓,是将学生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杠杆。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将化学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利用数学工具,结合化学知识,通过计算和推理,解决化学问题,将会大大提高化学解题能力。
1.十字交叉法(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凡能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的命题,均可用十字交叉法。
例如:对于⎪⎩⎪⎨⎧=+=+a x a x a x x 2211211,||||1221a a a a x x --=(即)例1 天然硼元素的原子量约为10.8,测知它由B B 115105和两种同位素组成,则元素硼中B B 115105和的原子个数比为A .1∶1B .1∶2C .1∶3D .1∶4 解析:则物质的量之比为:41)(n )(n 1110=B B ,故选D 。
2.排列组合法(利用排列组合解题)在分析化学组成、结构单元等问题时可以利用排列组合的知识将具体问题抽象化,可以简化解题过程。
例2 16O 、18O 、1H 、2H 、3H 五种原子可形成多种过氧化氢分子,其种数最多有A .12种B .14种C .16种D .18种解析:本题可用排列组合思维予以解决。
过氧化氢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共4个原子。
构成过氧化氢分子的氧原子可从2种不同氧原子中任取1种,共有12C 种取法;也可从2种不同氧原子中各取1种,共有22C 种取法。
构成过氧化氢分子的氢原子可从3种不同的氢原子中任取1种,共有13C 种a 1 ||2a a -a 2 ||1a a -10B 10 0.210.8 11B 11 0.8取法;也可从3种不同氢原子中任取2种,共有23C 种取法。
因此构成过氧化氢分子的种类有:18)()(23132212=+⨯+C C C C 答案:D3.极值法(利用极值思维解题)例3 某碱金属及其氧化物(R 2O )组成的混合物4g ,与水充分反应后蒸干得固体5 g ,则该碱金属可能是A .锂B .钠C .钾D .铷解析:解此题可用极限思维。
化学中基本单元的概念及计算
化学中基本单元的概念及计算化学中的基本单元是指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的可分离单位。
化学反应是由离子、原子、分子等基本单元的组合与分解所构成的。
这些基本单元可以根据原子数、电荷、化学键等特征进行计算。
基本单元的概念:基本单元可以是离子、原子或分子。
离子是一个或多个带电原子或原子团的化合物,包括正离子和负离子。
比如氧离子O2-、铁离子Fe2+等。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可以是同种元素的,也可以是不同种元素的组合。
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以共价键连接而组成的化合物。
比如水分子H2O、二氧化碳分子CO2等。
基本单元的计算:在化学中,有时需要计算物质的基本单元数,以便分析和预测化学反应。
基本单元的计算可以根据原子数、电荷、化学键等特征进行。
1.原子数计算:对于一个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式确定其中的原子数。
化学式中的化学元素符号代表一个原子,而下标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数目。
例如,H2O表示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通过统计各个元素的原子个数,就可以得到基本单元的原子数。
2.离子数计算:对于离子化合物,可以通过离子的电荷来计算离子的个数。
离子的电荷等于带电原子所损失或者获得的电子数目。
正离子的电荷为正值,负离子的电荷为负值。
通过化学式中离子的电荷数量,就可以得到基本单元的离子数。
3.化学键数计算:对于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式中的化学键数来计算基本单元。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共享或转移电子而形成的力。
化学式中的化学键数表示了分子中的键的数量。
通过化学式中的化学键数可以得到基本单元的个数。
总之,化学中的基本单元可以根据原子数、离子数和化学键数等特征进行计算。
基本单元的概念和计算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的组成非常重要,它们为化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基础。
高中化学计算八大解题模型
反应物量的不同引起产物不同,确定不同范围的产物成分
函数法
将题给信息中的量的关系抽象为数学表达式
排除法
结合题意限定条件,利用选项信息排除不可能的答案
优选法
结合题意限定条件,优选中间值进行验证,确定可能的答案
6.平均值法
各种平均值
能找出混合物的某个平均值(平均式量、平均组成、平均含量、平均浓度、平均反应量等),判断混合物的组成成分
组成差量
能利用物质组成的某个实际差量及理论差量列出比列式求解
5.转换法——把隐蔽问题转换为便于速解的系பைடு நூலகம்方法
令值法
给题目令一个具体而又便于速算的特殊值求解某种等量关系
变形法
对题给研究对象或数据作出恰当的变形转换(如化学式变形)
规律法
从有关规律入手,把握定量问题的答案大方向
图表法
抓住图像或表格中数据变化特征,确定计算关系或作图求解
溶液中阳阴离子正负电荷守恒
浓度守恒
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浓度(或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不变
溶质守恒
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
价态守恒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总数守恒
2.方程组法
反应方程组
已知几元混合物的几个反应总量,求解其组分含量
组成方程组
已知几元混合物的几个组成总量,求解其组分含量
3.关系式法
反应关系式
能从多步反应或部分氧化还原反应中提取物质转化关系式
终态关系式
能从整体出发找出最终的物质成分与起始成分的守恒关系式
对应关系式
能从混合物反应或组成中挖掘出特定的定量对应关系式
组成关系式
能从物质或溶液的组成中找出组分之间的定量关系式
4.差量法
最全最详细的高中化学学习方法5篇
最全最详细的高中化学学习方法5篇最全最具体的高中化学学习方法5篇化学学不好的缘由是学问不系统,学问点不到位,方法不敏捷等,为了避开这些现象,化学要常常复习。
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最全最具体的高中化学学习方法5篇,盼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关心。
最全最具体的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篇1)化学究竟该怎么去学高中化学有肯定难度,所以同学们高中学习化学这科时,是每节课都跟住老师的思路,不要落下,虽然自己去补也能学会,但是需要铺张大量的时间跟精力,很是划不来。
化学学校基础差也没关系,高中一样可以学会,但是要努力了。
化学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化学方程式学会,为什么是学会而不是背会呢?由于化学方程式需要自己会配平,不能只会背方程式,有些考试中要求大家现场配平,因此这种力量很重要,况且高中化学方程式特殊多,同学们根本没有精力完全背会。
配平方程式的过程还需要同学们学会化合价、质量守恒定律等,同时还要学一些化学试验以及无机物和有机物等。
化学计算题目是稍难的,但是只要同学们仔细去听课,它会比数学题目要简洁。
化学重在理解与背诵,此外还需要多做题目进行练习。
高中化学怎么能学会高中化学并不难,只要肯花时间去学都能学好。
学化学也需要根据预习、听课、做题、总结等步骤去学习,每一个过程都要仔细去做,听不懂的地方就要反复去思索和琢磨,直至讨论懂了为止。
化学难题没有太多,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千万不能得过且过,否则最终只会害了自己,高三复习做题时就会遇到越来越多的不会题目。
假如在高一高二学习时多花些时间,把每一个学问点都学透了,那么即使慢一点,少做一些题目,心里还是踏实的。
高中化学也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地方,老师也会拿一些模型来讲课,便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假如大家还是不理解,那么也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免费视频来学习,尽量不要让自己在化学学习时留有问题。
最全最具体的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篇2)首先要有爱好。
俗话说:“爱好是的老师!”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最重要的是爱好,只有你感爱好了,你就会自己努力地去学。
高中化学计算方程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计算方程讲解教案
一、教学内容:
化学计算方程式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平衡方程式的原理
2.掌握化学计算方程式的方法
3.能够熟练运用化学计算方程式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
1.化学平衡方程式的建立
2.化学计算方程式的运用
四、教学难点:
1.化学平衡方程式的构建
2.化学计算方程式的灵活运用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实验现象引入化学计算方程式的内容,启发学生对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的兴趣。
2.知识讲解
(1)化学平衡方程式的建立原理:根据化学反应物质的物质守恒原则和反应热力学,建立化学平衡方程式。
(2)化学计算方程式的运用方法:根据已知条件,利用化学平衡方程式求解未知量。
3.示范演练
教师以具体实例演示如何建立化学平衡方程式,并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
4.练习
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进行练习,巩固化学平衡方程式的建立和计算方法。
5.反馈
教师对学生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化学计算方程式的要点。
六、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综合性问题等拓展化学计算方程式的应用范围,提高学生的综合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总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化学计算方程式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平衡方程式的建立和计
算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化学反应提供基础。
八、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继续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以上为化学计算方程讲解教案范本,希會能帮助您进行教学准备。
2019届高考化学最有效的解题方法难点【33】列方程法求结构单元(含答案)
2018高考化学最有效的解题方法难点33 列方程法求结构单元列方程法是已知化学式求有机物结构的常用方法,但不是惟一方法。
●难点磁场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A 分子中只具有以下a 、b 、c 三种结构单元,A 的化学式为:C 1134H 1146(三价基团) …C ≡C … (二价基团) …C(CH 3)3 (一价基团)[: (a) (b) (c)试通过计算确定A 分子中的上述结构单元数。
●案例探究[例题]某烃B 分子式是C 1398H 1278。
它是由4种基团组成,这四种基团分别是:[:a. (3价);b. … …(2价);c. …C ≡C …(2价);d.(CH 3)3C ……(1价) 已知该分子结构式中没有芳环连接芳环,脂基连接脂基的情况,试求B 分子中含有这4种基团各几个。
错解分析:不清楚所给结构单元化学式的代数和即为有机物的分子式,不清楚结构单元彼此相连时的数量关系而无解。
解题思路:设B 分子中,四种基团数目按所列次序分别为x 、y 、z 、w 个。
则:解得:x=94,y=33,z=126,w=96答案:4种基团个数按题中所列顺序分别是:94,33,126,96●锦囊妙计列方程的依据主要有:1.根据C 、H 、O 等原子个数守恒。
2.不饱和度。
3.结构余价的相等关系。
[: ●歼灭难点训练1.(★★★)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在2000~50000范围内具有确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1993年报导合成了两种烃A 和B ,其分子式分别是C 1134H 1146和C 1398H 1278。
B 结构跟A 相似,但分子中多了一些结构为的结构单元。
B 分子比A 分子多了____________个这样的结构单元(填数字)。
2.(★★★★)将例题中的“B分子式为C1398H1278”改为“C分子式为:C1318H1238”,其余同例题,试求之。
3.(★★★★)下面是一个四肽,它可以看作是4个氨基酸缩合掉3个水分子而得。
高考化学复习三大方法(高分经验)
高考化学复习三大方法(高分经验)高考化学复习三大方法一、高考应注意的问题:实验:实验板块第一题是基本实验,包括基本操作和仪器选用等,应重视教材上的一些基本实验。
第二题主要考查实验思维能力,如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和分析等,应帮助学生形成这类题型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思想。
无机:注重从结构到性质的思维方式的考查。
框图题可以是性质推断,也可以是工业或提纯流程的分析推断。
框图题突破口多,不会在一处卡死。
要帮助学生学会整体感知试题的基本方法。
有机:通过计算(或识图)加推断,写物质结构简式,要帮助学生掌握通过计算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常见方法。
有机推断题通常是信息题,注意信息的提取、理解、归纳和知识的整合。
注意答题的规范表达,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计算:第一题通常是基本化学计算,应确保得分。
第二题中的计算常分几个小问,有难有易,难度也不一定依次提升。
应提醒学生整体阅读,先易后难,不一定依次答题。
二、高中化学水平的发挥在现有的水平和基础上在高考当中取得成功,关键是树立自信心,自信是缓解压力的良药,关于化学复习提一点建议。
第一,首先要抓好基础知识,在最后几天中不要盲目地做难题、偏题和怪题,而要认真复习基础知识中的最重要的主干知识。
第二,把最近阶段做过的各个地方的模拟试题认真地分析反馈,特别是其中做错的地方,还有思路方法不够敏捷的地方,要认真地反思,边思考边动手写。
第三,用一段时间来看书,特别是教材中需要记忆的化学性质,重要物质的实验室制法,基本理论当中最重要的规律。
在最后阶段,不要再做更多的新题,一定要把以前做过的题目反复消化,另外还有一部分试题需要认真地细致地逐一做好,就是考试大纲中的题型示例和样卷。
最后在临近高考时,要和老师同学或家人多谈一下内心的感受,缓解压力,树立信心,相信你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三、关于化学复习的安排建议在最后近几天中,不要做更多的模拟套题,你先要做专题训练,例如化学中格致老师建议你做5个专题的训练:1、化学推断题的训练。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引言在数学中,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等式。
方程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实际和抽象的问题。
列方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见方法,它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利用数学的性质和规律来求解。
本文将详细介绍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给出一些实际示例。
二、列方程的基本原理列方程是将问题中的各种信息用变量和常量表示,并通过等式的形式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列方程,我们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数学性质和规律可解的形式,从而更方便地进行推导和求解。
三、列方程的步骤列方程的一般步骤如下:1. 确定变量和常量首先,需要确定问题中涉及的变量和常量。
变量是需要求解的未知数,常量是已知的或可推导出的数值。
2. 建立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问题中给出的条件,建立变量之间的关系。
可以利用等式、比例、方程组等形式来描述。
3. 化简方程将建立的关系式进行化简,消除冗余信息,使其形式简单明了。
这样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推导和求解。
4. 求解方程根据问题的要求,对方程进行求解,求得变量的数值。
5. 验证解的正确性将求得的解代入原始问题中进行验证,确保解符合问题的要求。
四、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示例下面将给出几个实际问题的列方程解决方法示例。
1. 速度问题问题:一辆汽车从A地出发,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向B地行驶,另一辆汽车从B地同时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向A地行驶。
两车相遇后花费了5小时到达各自目的地。
求A地到B地的距离。
解答: - 变量:A地到B地的距离(设为x)。
- 常量:第一辆汽车的速度(60公里/小时)、第二辆汽车的速度(80公里/小时)、相遇后花费的时间(5小时)。
- 关系:根据速度等式(速度=路程/时间),可以得到方程:60 * 5 + 80 * 5 = x。
- 化简:计算得到:300 + 400 = x。
- 求解:计算得到:x = 700。
- 验证:将x代入方程左边得到的结果与右边相等,验证解的正确性。
2. 等差数列求和问题问题:求等差数列1, 5, 9, 13, …的前n项和。
高中化学模型记忆卡模型解题法(Word版)
高中化学模型记忆卡模型解题法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模型口诀失升氧化还原剂,七字口诀要牢记,先定两剂与两物,再平电子和原子。
模型思考1.解读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先判断变价元素,然后按照“失(电子)、升(价)、氧化(反应)、还原剂”进行分析。
2.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第一步:先确定反应物中氧化剂、还原剂;生成物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第二步:利用电子守恒进行配平。
配平时的逻辑关系不能忽略,先要电子得失守恒,然后原子守恒。
若先原子守恒配平,必须验证电子是否守恒。
如果是氧化还原形的离子方程式则应遵循: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的逻辑关系。
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模型口诀牢记“三死一灵活”,判断正误不迷惑,写、拆、删、查四步曲,正确书写不出错。
模型思考1.判定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的方法按照“三死一灵活”的顺序判断,“三死”是指(1)“拆”得对否;(2)电荷、质量守恒;(3)盐类水解符号的使用和分步是否正确。
“一灵活”是指反应是否符合客观实事。
2.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可按“写、拆、删、查”四步进行。
3.解读是上述的逆向思维,要理解离子符号代表哪类电解质,才能确定该离子方程式代表哪类物质间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模型口诀吸放热、对正负,标状态、定系数,按照目标变换式,盖斯定律大用处。
模型思考有些反应的反应热不易测得,通过已知反应的反应热,利用盖斯定律获得:第一步:要确定需要的反应的反应热,其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和化学计量数关系。
第二步:将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按照所要获得的反应,进行变换,对不需要的物质进行定量的“消元”——都是反应物(或都是生成物),可做减法;一项是反应物,一项是生成物,可做加法,同时可用相同的数学式计算出该反应的ΔH,最后书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平衡移动模型口诀审清特点与条件,再用勒夏原理判。
平衡程度比大小,建立模型解决它。
模型思考化学平衡研究的是密闭体系中的可逆反应,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遇到平衡移动问题,我们解题的步骤和方法是:第一步:关注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特点。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化学计算题是们在化学中比较头痛的一类题目,也是他们在测验和考试中最难得分的一类题目,能选用最合适的方法准确而快速地解决计算题,对于提高学习,增强学习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为大家分享了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欢迎借鉴!01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例题: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A. 3.2gB. 4.4gC. 5.6gD. 6.4g【解析】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
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
所以,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3.2g,应选A。
02方程或方程组法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例题: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 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g无水晶体。
该碱金属M 可能是()(锂、钠、钾、铷的原子量分别为:6.94、23、39、85.47)A. 锂B. 钠C. 钾【解析】设M的原子量为x,解得 42.5>x>14.5,分析所给锂、钠、钾、铷的原子量,推断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是B、C。
03守恒法化学方程式既然能够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那么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得失电子数、总质量等都是守恒的。
巧用守恒规律,常能简化解题步骤、准确快速将题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将5.21 g纯铁粉溶于适量稀H2SO4中,加热条件下,用2.53 g KNO3氧化Fe2+,充分反应后还需0.009 mol Cl2才能完全氧化Fe2+,则KNO3的还原产物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解析】0.093=0.025x+0.018,x=3,5-3=2。
列解方程解应用的方法
列解方程解应用的方法一、方程的意义与应用背景方程是数学中常见的问题求解方式,通过方程可以描述物理、化学、经济等领域的各种规律与现象。
解方程是指找到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或者未知数的一组值,从而解决相关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解方程来求解各种问题,如求解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经济问题等。
二、列解方程的步骤解题的第一步是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即列出描述问题的方程式。
列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如下:1.读题理解,明确问题的要求和已知条件。
2.找出未知量,用一个字母或符号表示。
3.设定变量,根据问题的要求和条件建立方程。
4.模型求解,将方程化简为最简形式。
5.检验解,将解代入原方程验证解是否正确。
6.结果分析,得出问题的解或结论。
三、常见的列解方程解应用方法1. 一次方程的列解和解法一次方程是形如ax+b=0的方程,其中a、b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列解一次方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加减法消元法:将未知数项移到等号左边,已知数项移到等号右边,通过加减法逐步消去系数,得到最终的未知数的值。
•倍数消元法:如果方程中的系数可以通过乘以某个数相互消去,就可以使用倍数消元法来简化方程。
通过选择适当的倍数,将方程中的系数消去,求解未知数。
•代入法:通过已知条件得到关于未知数的一个等式,将该等式代入原方程中,从而将一个未知数的方程转化为只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
最终求解得到未知数的值。
2. 二次方程的列解和解法二次方程是形如ax^2+bx+c=0的方程,其中a、b、c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列解二次方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配方法:通过将二次方程进行配方法,将其转化为一个完全平方的形式,然后再进行求解。
•因式分解法:如果二次方程能够被因式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那么可以通过将二次方程进行因式分解,然后求解一次方程来得到未知数的值。
•求根公式法:二次方程还可以使用求根公式来求解,即通过使用二次根式公式,直接求得未知数的值。
3. 线性方程组的列解和解法线性方程组是多个一次方程的集合,形如:a1x + b1y + c1z = d1a2x + b2y + c2z = d2a3x + b3y + c3z = d3其中a、b、c、d为已知数,x、y、z为未知数。
【高中化学】根据化学方程式解题
【高中化学】根据化学方程式解题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解题思路、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
(1)解决问题的思路:问题分析——找到关系——列比例——解决未知问题——写出答案
在第一遍审题时,找出题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在第二次检查中,找出问题中提供的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关系。
第三遍审题时,确定数据带入化学方程式中,列出比例式。
(2)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设置、编写、查找、列出、解决和回答”
①“设”:设未知数。
② 写:写出符合主题含义的化学方程式。
③“找”: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有关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并标在各物质化学式的下面,然后把题意中的已知量和待求的未知量写在相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的下面上下对齐。
④ “列”:列出已知数量和待获取数量对应项的比较公式。
⑤“解”:接触待求的未知量。
⑥ “回答”
知识点四: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基本类型
(1)知道一种反应物或产物的质量,找出另一种物质或反应物的质量。
(2)有关含有杂质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纯物质质量=纯物质质量-杂质质量=纯物质质量*纯物质质量分数(纯度)=纯物质质量分数*(1-杂质质量分数)。
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总质量*100%。
物质纯度=杂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元素的理论质量分数*100%。
(完整word版)高考化学综合解读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解答方法与技巧.doc
高考化学综合解读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解答方法与技巧内容详解:1.判断σ键和π键及其个数共价单键全为σ键,双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三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2.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1)根据价层电子对数判断价层电子对杂化轨道类数型2sp3sp24sp3(2)有机物中、及上的C原子都是sp2杂化,中的C原子是 sp 杂化,中的C原子是sp3杂化。
(3)根据等电子原理判断等电子体不仅结构和性质相似,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也相似。
3.判断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1)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
(2)利用等电子原理判断陌生分子的立体构型。
如N2O 与 CO2是等电子体,立体构型均为直线形, N2O 的结构式也和 CO2相似,为 N==N==O。
(3)根据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判断,如:①CH4、CCl4、SO24-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它们均为正四面体结构;②CH2==CH2、、HCHO 中心碳原子均为 sp2杂化,这三种物质均为平面结构;③CH≡CH、BeCl2中碳原子、铍原子均为 sp 杂化,二者均为直线形结构。
4.晶体结构中的有关计算(1)根据晶体晶胞的结构特点确定晶体的化学式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均摊法 )注意①当晶胞为六棱柱时,其顶点上的粒子被 6 个晶胞共用,每个粒子属于1 1,而不是8。
该晶胞的部分为6②审题时一定要注意是“ 分子结构”还是“ 晶体结构”,若是分子结构,其化学式由图中所有实际存在的原子个数决定,且原子个数可以不互质 (即原子个数比可以不约简 )。
(2)根据晶体晶胞的结构特点和有关数据,求算晶体的密度或晶体晶胞的体积或晶胞参数 a(晶胞边长 )对于立方晶胞,可建立如下求算途径:n×M得关系式:ρ=a3×N A (a 表示晶胞边长,ρ表示密度,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n 表示 1 mol 晶胞所含基本粒子或特定组合的物质的量,M 表示摩尔质量 )。
高考化学计算问题重要方法
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值”,列出比例式,求出答案。
(2)判断•可逆反应其中主某个要量应的关用系于:把:可逆反应看作向某个方向进行到底的状况。
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值”。
( C)
B.消耗氧气的体积为 1.68 L
C.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 0.6 mol
D.混合气体中含 NO2 3.36 L
五、图象法——运用图象中的 函数关系分析计算
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 B)
A.2.0 mol/L
B.1.5 mol/L
C.0.18 mol/L
D.0.24 mol/L
[解析] 若碳酸钠恰好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则盐酸
的浓度是1.0 mol/L;若碳酸钠恰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则盐酸的浓度是2.0 mol/L。由于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所
【例题1】、
二、差量法——根据变化前后的 差量列比例式计算
• 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 出所谓的“理论差值”。这个差值可以是质量、气体 物质的体积、压强、物质的量、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 化等。该差值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有关量成正比。差 量法就是借助于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 题。用差量法进行化学计算的优点是化难为易、化繁 为简。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 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值”,列出比例式,求出 答案。
用差量法进行化学计算的优点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3)判断可逆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变化,把可逆反应看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单一反应。
高中化学计算中的基本解题方法
h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9
[练习]
1.工业上制硫酸的主要反应如下:
h
11
解析 样品加热发生的反应为
2NaHCO3==△===Na2CO3+H2O+CO2↑
Δm
168
106
62
m(NaHCO3)
(w1-w2)g
故样品中 NaHCO3 质量为168w612-w2g,
h
12
样品中 Na2CO3 质量为 w1 g-168w612-w2g,
其
质
量
分
数
为
mNa2CO3 m样品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h
4
思路点拨 根据反应前后气体的总体积,可用差量法直接
求解。
6NO+4NH3 5N2+6H2O(g) ΔV(气体的体积差) 6 mL 4 mL 5 mL 6 mL (5+6)-(4+6)=1(mL)
(理论差量)
9 mL 6 mL
17.5-16=1.5(mL)
例2. 5.85 g NaCl固体与足量浓H2SO4和MnO2共热, 逸出的气体又与过量H2发生爆炸反应,将爆炸后的 气体溶于一定量水后再与足量锌作用,最后可得 H2_________ L(标准状况)。
思路点拨 若先由 NaCl浓―H△ ―2S→O4HCl 算出 HCl 的量,再由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算出 Cl2 的 量,……这样计算非常繁琐。找出以下关系式就可迅速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x=94,y=23,z=116,w=96 3.提示:设甘氨酸 C2H5O2N、丙氨酸 C3H7O2N,苯丙氨酸 C9H11O2N 及谷氨酸 C5H9O4N 分别为 a、b、c、d 个。由于 C55H70O19N10+9H2O=C55H88O28N10,所以
答案:(1)十 (2)4
(3)3
4.提示:本题除可用列方程法外,还可用下法解决。 (1)赖氨酸与其他三种氨基酸不同,分子内多 1 个氨基。该肽分子中若没有赖氨酸的结 构单元,则其 N 原子数为 12。肽分子中每含有 1 个赖氨酸结构单元其分子式中就增加 1 个 N 原子。故该十二肽水解可得赖氨酸个数为:z-12。 (2)天门冬氨酸与其他三种氨基酸不同,分子内多 1 个羧基。该肽分子中若没有天门冬 氨酸的结构单元, 则其 O 原子数为: 12+1=13。 肽分子中每含有 1 个天门冬氨酸结构单元, 其分子式中就增加 2 个 O 原子。故该十二肽水解可得天门冬氨酸个数为: 答案:(1)z-12 (2)
B 结构跟 A 相似, 但分子中多了一些结构为
的结构单元。
B 分子比 A 分子多了____________个这样的结构单元(填数字)。 2.(★★★★)将例题中的“B 分子式为 C1398H1278”改为“C 分子式为:C1318H1238” ,其 余同例题,试求之。 3.(★★★★)下面是一个四肽,它可以看作是 4 个氨基酸缩合掉 3 个水分子而得。
(一价基团)
(a) (b) (c) 试通过计算确定 A 分子中的上述结构单元数。 ●案例探究 [例题]某烃 B 分子式是 C1398H1278。它是由 4 种基团组成,这四种基团分别是:
a.
(3 价);b. „
„(2 价);
c. „C≡C„(2 价);d.(CH3)3C„„(1 价) 已知该分子结构式中没有芳环连接芳环,脂基连接脂基的情况,试求 B 分子中含有这 4 种基团各几个。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由化学式推导有机物结构组成的能力。 错解分析: 不清楚所给结构单元化学式的代数和即为有机物的分子式, 不清楚结构单元 彼此相连时的数量关系而无解。 解题思路:设 B 分子中,四种基团数目按所列次序分别为 x、y、z、w 个。则:
(1)将一个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后,有____________个赖氨酸生成; (2)将一个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后,有____________个天门冬氨酸生成。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提示:设 A 分子中 a、b、c 三种结构单元数分别是 x,y,z,则
答案:a: 94 b:93 c:96 歼灭难点训练 1.提示:从所包含的 C 原子入手,可得所求结构单元数:(1398-1134)÷8=33。 所隐含的 H 原子入手,亦可得出所求结构 单元数:(1278-1146)÷4=33。 答案:33 2.提示:设 A 分子中,四种基团数目按所列顺序分别为 x、y、z、w 个,则:
d 13 2
d 13 。 2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 难点 33 列方程法求结构单元
列方程法是已知化学式求有机物结构的常用方法,但不是惟一方法。 ●难点磁场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A 分子中只具有以下 a、b、c 三种结构单元,A 的化学式为: C113C(CH3)3
今有一个“多肽” ,其分子式是 C55H70O19N1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 氨基酸:
试问:(1)该多肽是____________(填汉字)肽。 (2)该多肽水解后有____________(填数字)个谷氨酸。 (3)该多肽水解后有____________(填数字)个苯丙氨酸。 4.(★★★★★)现有一种“十二肽” ,分子式为 CxHyNzOd(z>12),将它彻底水解只得到 下列氨基酸:
解得:x=94,y=33,z=126,w=96 答案:4 种基团个数按题中所列顺序分别是:94,33,126,96 ●锦囊妙计 列方程的依据主要有:
1.根据 C、H、O 等原子个数守恒。 2.不饱和度。 3.结构余价的相等关系。 ●歼灭难点训练 1.(★★★)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在 2000~50000 范围内具有确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是一个 新的研究领域。 1993 年报导合成了两种烃 A 和 B, 其分子式分别是 C1134H1146 和 C1398H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