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翻译文学述论(一)

合集下载

英汉笔译基础教程第2章 中国翻译史简介

英汉笔译基础教程第2章 中国翻译史简介
再版、或重译 ▪ 其他则主要是来自一些亚、非、拉的友好国家的新作品
70年代末的“名著重印”
❖外国文学研究的八年规划
▪ 1978年11月,为新时期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工作的全面 展开设计了最初的蓝图。
▪ 恢复“三套丛书”的出版工作
❖“名著重印”
▪ 1977年试探性地重印了5本久被禁绝的外国文学名著 ▪ 1978年重印累计达到37种 ▪ 根据朱生豪译本校订的《莎士比亚全集》,计11卷。
❖ 公元前11世纪,通过“多重翻译”而进行交流的记 载.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笔译始于战国时期 ❖ 最早的翻译文字作品是西汉刘向在《说苑·善说》
中记载的一首包括越语原文和楚语译文的《越人 歌》。
中国翻译发展史三个阶段
❖根据我国翻译史上主要翻译对象的变化,结合人 类对翻译活动认识的发展以及翻译在各历史阶段 的社会中所占据的地位和影响,我们把中国翻译 发展史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LOGO
英汉笔译基础教程第2章 中国翻译史简介
第二章 我国翻译史简介
❖2.1 中国早期的翻译活动 ❖2.2 宗教翻译阶段 ❖2.3 文学翻译阶段 ❖2.4 非文学翻译阶段
2.1 中国早期的翻译活动
❖ 《周礼》中的“象胥”,就是四方译官之总称。 ❖ 《礼记·王制》提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为
了“达其志,通其欲”,各方都有专人,而“北 方曰译”。
起点。
《新青年》 的文学翻译
❖ 《新青年》倡导:
▪ 译介西方文化和文学作品,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也掀起了文学翻译的热潮。
❖时间:
▪ 从1915年9月到1926年7月停刊
❖成果:
▪ 译介小说47部(篇),戏剧15部,诗歌195首。 ▪ 除欧美现实主义作品以外,《新青年》还把注意力转向

外国文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外国文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外国文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一、民国期刊翻译概况民国时期刊物众多,具体来看,登载外国文学译文的刊物主要有三类:首先是一般性的杂志,虽然不是专门的文学期刊或翻译刊物,但出于文化启蒙以及促进社会变革等目的,也刊载了一定的外国文学作品,并产生了较大影响,这类刊物的代表如《新青年》《少年ZG》《现代》等;其次是文艺期刊,尤其是文学社团的机关刊物,如文学研究社的《文学旬刊》,制造社的《制造》季刊,新月社的《新月》,未名社的《莽原》,学衡派的《学衡》等,都将外国文学的翻译作为刊物的重要内容;最后在30年代还出现了专门译介外国文学的杂志如《译文》《西洋文学》等,为该时期外国文学的翻译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以上各类刊物由于译介外国文学的目的不同,以及文学倾向的差异等,在译介的方式、内容和侧重点方面也多有不同。

《新青年》在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中起到了先导性的作用。

据统计,1915~1921年的6年时间里,该杂志共发表了约128篇翻译作品。

其中日本文学作品数量最多,共有35篇,占全部翻译作品的27%。

其次是俄苏文学作品,共有18篇,占总数的14%,重点译介的作家有易卜生、王尔德、莫泊桑、屠格涅夫、泰戈尔等,译者则包括了陈独秀、、刘半农、鲁迅、周作人等名家。

在它之前,期刊对外国文学的翻译主要受利益驱动,以满足读者需求为目的,并不太看重文学性,不以艺术价值为评判标准,而相对注重文学的可读性和娱乐性,对国外通俗文学译介较多。

但自《新青年》开始,文学翻译更加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社会性,将外来文学翻译作为引进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在办刊之初,陈独秀就提出“,西洋所谓大文豪,所谓代表作家,非独以其文章卓越时流,乃以其思想左右一世也”。

《新青年》曾先后翻译了屠格涅夫、王尔德、易卜生等国外名家作品,很多都是国内的首次翻译。

对易卜生作品的一系列翻译,更突出体现了该杂志的翻译特点。

对此有准确的评述,《新青年》译介易卜生,“在于借(易卜生)戏剧输入这些戏剧里的思想”,他们“注意的易卜生并不是艺术家的易卜生,乃是社会改革家的易卜生”。

无本回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以张振玉译《京华烟云》为例

无本回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以张振玉译《京华烟云》为例

无本回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以张振玉译《京华烟云》为例曹彦普,高存(天津商业大学,天津300134)摘要:无本回译是一种特殊的回译类型,主要研究异语作品回归母语形态的翻译,其典型作品就是张振玉译的《京华烟云》。

该小说风靡海峡两岸,艺术价值颇高,使许多汉语读者产生了文本错觉,引起了学界对翻译文学的重视。

究其原因,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文从小说标题、卷首献词、小说目录和文化负载词四方面入手,探讨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发现其实质是对本土文化的忠实,期望对此类异语作品的汉译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无本回译;异语作品;《京华烟云》;翻译文学;创造性叛逆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6)14-0080-02异语作品的回译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回译,葛晓琴认为“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回译的新的‘回译’现象。

”[1]340很明显,葛晓琴注意到了此类翻译的特殊性,但未对其进行理论命名,是王宏印教授对其进行了理论命名。

在仔细研究Moment in Pe⁃king及其汉译本基础上,王宏印将其命名为——无根回译。

定义如下:如果我们把用一种语言描写本族文化的内容的书写称为“原语书写”,那么用一种外语描写本族文学场景的则可以称为“异语书写”,由此产生翻译上的回译,就是“异语回译”。

如果把朝向原文的回译称为“有根回译”,那么我们把这种非典型的并无同一语言原本的回译姑且称为“无根回译”。

其典型作品便是林语堂用英文创作的小说Moment in Peking(常译为《京华烟云》)及其汉语翻译。

[2]173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王宏印意识到“无根回译”这一名称不够准确,因为“根”常常暗指文化,此类回译是以文化为指向的翻译,缺少的并不是文化,而是原文本,准确地说是“无本回译”。

[3]2《京华烟云》是无本回译经典之作,艺术价值极高,让读者产生了文本错觉。

本文引入创造性叛逆理论,剖析张振玉是如何使读者误以为《京华烟云》为原作而非译作,如何使译本产生极高的艺术价值,期望为此类异语作品的汉译带来一定的启示。

中国翻译史简介

中国翻译史简介
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凡是 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 易解,一则保持着原文的风资。”他提 出“宁信而不顺”。
主张直译,是为了照顾输入新表现法和 保持原作的风貌,对待翻译工作的态度 十分严肃。
Unit 1 lesson 3
哀互生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 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
科技翻译的代表人物
明代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马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 的《几何原理》等书。虚心吸取别国的长处,为我所 用,以超越前人。徐光启是最早将翻译的范围从宗教 以及文学扩大到自然科学的翻译家。
清代的林纾(琴南)以口述笔记的方式翻译了184种西 方文学作品,达一千万字以上。最著名的有《巴黎茶 花女遗事》(La Dame aux Camelias)、《黑奴呼天 录》(Uncle Tom‘s Cabin)、《块肉余生述》 (David Copperfield)、《王子复仇记》(Hamlet) 等。因不懂外文,译作删减、遗漏、随意添加甚多。 但是林纾的翻译让中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学作品,郭沫若、 鲁迅等都受到林译小说的影响。
清朝的林纾(字琴南)第一个把西方的文学作 品介绍给中国读者,被称为文学翻译的始祖。 文学译品甚多,字数达1200万,有《巴黎茶 花 女 遗 事 》 《 块 肉 余 生 述 》(David Copperfield), 王 子 复 仇 记 》(Hamlet), 《 撒 克 逊 劫 后 英 雄 略 》(Ivanho) 、 《 黑 奴 吁天录》(Uncle Tom's Cabin)等。
年11月22日),逝于1948年8月12日,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 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
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 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 “扬州人”。 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

著名翻译家戈宝权及其介绍

著名翻译家戈宝权及其介绍

著名翻译家戈宝权及其介绍2010级学生:王淑苹学号:2009312011198戈宝权(1913.2.15—2000.5.15),笔名葆荃、北辰、苏牧,汉族人,生于江苏省东台县台城,清华大学肄业,著名外国文学研究家、翻译家。

人物生平1913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十)生于江苏省东台市台城的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家庭。

曾在家乡读过多级小学、高等小学和师范。

1932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

在大学时,学习英、法、日语,自学世界语,后又学习俄语,为他日后从事外国文学及中外文学关系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戈宝权从三十年代初期即开始翻译和研究外国文学,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

他翻译过俄国、前苏联、东欧和亚、非、拉各国的文学作品五十余种,在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写过中外文学关系史、翻译史的论文若干篇,主要有《普希金在中国》、《冈察洛夫和中国》、《屠格涅夫和中国文学》、《托尔斯泰和中国》、《契柯夫和中国》、《高尔基和中国革命斗争》、《罗曼.罗兰与中国》、《泰戈尔和中国》等论文。

许多被译成俄、英、法、德、葡、日、西班牙和世界语及东欧各种文学,引起国外学术界的重视。

个人作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戈宝权看到了阳光明媚的春天。

他着重研究了中国作家与外国文学的关系,著有《鲁迅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和《<阿Q正传>在国外》等书,论文有《鲁迅和史沫特莱的友谊》、《鲁迅和内山完造的友谊》、《鲁迅和增田涉》、《鲁迅和普实克》、《鲁迅和爱先珂》等。

还对郭沫若和茅盾进行了研究,写有《郭沫若与外国文学》和《茅盾对世界文学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等文。

戈宝权于1932年进上海《时事新报》当编辑。

1935年去莫斯科,担任天津《大公报》驻苏记者。

抗战期间,任《新华日报》和《群众》杂志的编辑和编委。

解放后,按照周总理的任命,负责接收国民党驻苏大使馆,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馆临时代办和文化参赞。

1954年7月回国,先后担任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和中国社会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及学部委员,一直到现在。

第一讲 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史简介

第一讲 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史简介

• •
1. 各类文体翻译研究回顾 进入80年代,我国翻译结束了经验式的封闭性的翻译理论研究,开始对各种 文体翻译的研究,进一步加强了文学翻译,大量的国外名著被翻译介绍到国 内,相继出现了法律翻译、新闻翻译、社科翻译、应用文翻译、科技翻译和 经贸翻译等各相关学科的专门翻译的研究。口译翻译研究也得到进一步的发 展。现代文体翻译具有以下特征:1. 题材和体裁丰富;2. 实用性、针对性强; 3. 文体特征研究细致。文学翻译在诗歌方面,英诗汉译以卞之琳为代表,既 译神也译形,提出了格律移植宽严有度,“以顿(汉语中口语的基本节奏单 位)代步(指英诗的音步)”的主张。江枫进一步提出“以形传神,立形存 神”的观点。汉诗英译方面翁显良有独到见解,以意象和节奏为本色,以不 切为切,浅中见深。许渊冲提出用:一(identification)、艺(re-creation)、 异(innovation)、依(imitation)、怡(recreation)、易(rendition)六个 字概述了译诗的目的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常道与变道。高健和刘炳善对散 文翻译颇有研究,提出“意之所到,风格随之”,巧劲来自真功夫。许国璋 主张学术翻译要“切译”,自成一体。程镇球对政论性文稿的翻译以严谨著 称,陈忠诚译法律以精确驰名。刘先刚提出建立企业翻译学的构想,使科技 翻译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另外公文、合同、广告、招标文件等应用性文 体的翻译研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口译研究也得到了发展。
• 第五个时期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清末的严复翻译了许多 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孟德斯鸠 的《法意》(L’esprit des Lois)、斯宾塞尔的《群学肆言》 (The Study of Sociology)、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On The Sociology • On Liberty)、甄克思的《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 Liberty A Politics)等。 他提出了“信、达、雅”作为翻译的标准对我们的翻译具有指 导意义。第六个时期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 近代翻译史的先驱鲁迅和瞿秋白等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凡是 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文 的丰姿。”第七个时期从新中国成立至今。

中西翻译简史

中西翻译简史
第一次是五四时期“信与顺”的争论 第二次便是1954-1955年这一次。争论的焦点 是:在新的解释下沿用“信、达、雅”或“信 、达”作为翻译标准,还是采用脱胎于苏联某 些翻译理论家的“分类标准”或“等值性”理 论作为我国的翻译标准? 最后以多数派赞同沿用“信、达、雅”作为翻 译标准而告终。
在翻译领域,他是继承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和借鉴西方译论 ,探索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的先行者。 主要译著有:《彭斯选集》、培根《论读书》、《英国诗 文选译集》、《苏格兰诗选》、《雷雨》等。著作有:《 英国文学史》、《英国诗史》、《英国文体学论文集》、 《英国文学论文集》等。 1984、1985两年,王佐良先后发表了“翻译中的文化比 较”和“翻译与文化繁荣”两篇文章,论述了翻译与文化 的密切关系。
蔡毅
蔡毅(1927.5-)男,福建省闽候县人, 生于北京。1949年毕业于华北大学二 部俄文系。到北京外国语学校(今北 京外国语大学)任教,教授俄语, 1994年5月离休。从教45年,历任北京 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翻译教研室主任兼 《俄语学习》主编,俄语系主任兼外 国语言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导师, 苏联塔什干大学东方系教授,《中国 俄语教学》副主编等职。是第二届中 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第三届俄语 教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翻译工作者 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 常委理事。
主要论文翻译理论的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文艺学派现实主义翻译理论翻译与语义翻译与民俗词汇民族文化翻译国外语言学中的翻译理论西方十二位语言学家谈翻译关于国外翻译理论的三大核心概念翻译的实质可译性和等值我是怎样带翻译硕士生的对比语言学翻译理论翻译教学谈翻译教学翻译理论与话语的语言学翻译理论与社会语言学评苏联出版的华俄大辞典等
中期(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文学运动第二个十 年。以译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为主。第二阶段:抗 日战争时期。这一阶段着重译介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文 学作品。第三阶段:1946-1949年,迎接新中国诞生时 期。这一时期,茅盾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继续翻译 苏联的文学作品。这一时期是茅盾整个翻译生涯中最辉 煌的时期。 后期:新中国成立后,茅盾领导全国文化和文学艺术事 业,更关注外国文学的译介工作。

中国翻译史研究简述

中国翻译史研究简述

• 第一编主要以译家为主线(梁启超、严复 、林纾)第二编 翻译家、翻译团体、特定
条件下特定地域的翻译状况(抗战时期上 海“孤岛”、国统区、解放区的翻译情况 )第三编以事件为主(增加“文革”十年 的翻译文学状况)第四编则以国别为主线 。
• 1 全面。增加抗战、文革时期的翻译。对于 林语堂、梁实秋、张爱玲等译者有更多的 介绍。
• 尼采认为,人们对过去有三种态度:一种 是历史的(Historisch), 就是人们把过去当作 一件实在的事物放在面前;一种是无历史 的(Unhistorisch), 就是忘却过去;一种是超 历史的,这是处在超然的地位静观地观察
过去。但是一个行动者则必须时而是历史 的,时而是无历史的
• 他是历史的,因为他感到他与过去的关系 ,他看他是一个发展的继续,他是无历史 的,因为他要创造新的,他不顾这个关系 ,但是他也承认,那种超历史的态度比前 二者还要高一些,这种态度是在许多不同 的现象形式中艺术地或哲学地去理解历史 。
• 2 对特定时期的翻译特点有综述。
• 读史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 1对翻译规律的思考 • 2对翻译在文化交流中作用的深刻认识
• 3对于翻译家工作的认识(文本的选择、翻 译策略的选择、翻译规范的限制、译者自 身的心路历程)
• 问题: • 1 资料的间接性 • 2意识形态的影响(《圣经》的翻译史、马
• 马祖毅的《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 • 第一章 从周朝到东汉桓帝前的翻译活动 • 第二章 从东汉桓帝末年到宋代的翻译活动
• 佛经翻译、西藏地区的翻译活动、辽、金 、西夏的翻译活动
• 第三章 元代的翻译活动 • 第四章 从明代到鸦片战争前的翻译活动 • 回蒙傣彝诸族的翻译活动 • 第五章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翻译活

英译汉和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

英译汉和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

目录目录 (i)第一部分英译汉 A Red Sweater翻译实践报告 (1)第二部分英译汉参考文献 (5)第三部分汉译英《华威先生》翻译实践报告 (6)第四部分汉译英参考文献 (9)附录 (10)1、英译汉原文A Red Sweater (10)2、英译汉译文《红毛衣》 (17)3、汉译英原文《华威先生》 (24)4、汉译英译文Mr Hua Wei (29)A Red Sweater翻译实践报告A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A Red Sweater摘要: 在华裔美国文学中,小说家伍慧明的这部《红毛衣》深受众多读者的喜爱,作者通过描写一个家庭中两代人不同的经历,展示了在美国社会中,华人是如何努力争取实现自己的梦想。

作者以独特的角度观察和描写两代人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展现美籍华人的心路历程。

该报告基于笔者A Red Sweater的翻译实践,旨在通过提出自己在翻译中遇到的困难及该注意的方面,对其翻译中的问题的处理进行了描述,最后得出一些译文的反思与总结,对原文有了更好的理解的同时进一步地提升自己的译文。

关键词:年轻的一代;年老的一代;美籍华人;美国文化Abstract:In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A Red Sweater written by the novelist Wu Huimin is popular with readers. The translator shows how Chinese strive to realize their dreams in American society by describing the different experiences of two generations in a family. The translator observes and describ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enerations from a unique perspective, and shows the psychological course of Chinese Americans. Based on this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 report aims to describe the solutions in her translation by proposing the difficulties and she encountered and the aspects sh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t last, the translator draws some reflections and summaries of her translation, so as to ha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text and further improve his own translation.Key words: The younger generation, the older generation, Chinese Americans, American culture,1.任务的描述本次翻译的实践内容是一篇英译中的短片小说A Red Sweater《红毛衣》,1一共3860个字符。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1年总目次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1年总目次

丁 李
芳 静
(6 9 )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初探
(8 9 )学 校 教育 是 国家 的一 只“ ” 鼎
教 育教学 研究
胡 秀 阁
(0 ) 谈 表演 技 巧在播 音 主持 专业 的应 用 10 浅 (0 )网络 应用 型创 新 人才 培养 实 践教学 体 系的构 建 14 (0 )“ 18 两课 ” 师 的辐 射式 教学 探 析 教
李 萌
王顺 顺 宋 霞霞 马 麟
(0 南柯 记 》 3 )《 的悲剧 意 蕴解读
(3 3 )李 白的悲 剧人 生
(5 3 )田园诗 田园画 田园情
— —
陶渊 明诗歌 浅论
政治 ・ 文化 ・ 宗教 学
刘 国俊
(7 3 )中东 的战 略地位 与 中美 能源博 弈
— — 一
超 多强格 局 时代 中国的能源 安全 战略
(4 高校弱势大学生的一般 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7)
(6 7 )社交 恐 怖案 例报 告 高等教 育教 学研 究 (9 7 )承德 清 音会 进入 承德 高校 的可 行性 (2 8 )探 索教 学激 励方 法 促进 校 园和谐 发展
陈月苹
孙 淑荣
李振 奇 田 铮 , 红菲 程
哲 学 ・ 会学 社
耿晓芳 单志学, 朱俊峰, 徐素芬
盂 宪峰 , 张月 丛 董建新 , 宝华 , 建 国 , 艳梅 , 晓红 张 孙 谭 于 于文 清 , 晓辉 刘
(6 浅析法拉 比的政治哲学思想——兼论其对柏拉图《 5) 理想国》 中城邦思想的借鉴及发展
(9 5 )社 会 管理 6 0年 : 念界 定 和 中国经验 概 (4 6 )海 南 梅村 地 区黎族 婚姻 与 家庭调 查研究

中国翻译史(各时期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与翻译观点)

中国翻译史(各时期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与翻译观点)
老子英译等一个文学翻译家要把原著作的精神世界通过他的译文非常完整地传达给译文的读者使得译文读者能准确地感受到原著作者的思想感情精神生活同样达到原著作者希望达到的要求也就是说文学翻译本身也是一定要具备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艺术要求
时期
人物
观点
代表作
西汉至唐宋的译经时期
鸠摩罗什
“天竺国,必有赞德见佛之仪,以歌叹为尊。经中偈颂,皆其式也。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天竺辞体华美,可以配上音乐合唱。但译成汉语,则美处全无,虽然保存了大意,辞体却很不相类,好似把饭嚼烂了给别人吃,非但美味,而且令人恶心呕吐。)
梁实秋
(“信”与“顺”的统一)“翻译要忠于原文, 如能不但对原文的意思忠实, 而且还对‘语气, 忠实, 这自 是最好的翻译。虽能使读者懂而误译原文, 这种翻译是要不得的。既误译原文, 而还要令读 者‘硬着头皮’ 去懂, 这是太霸道了。’”
《莎士比亚剧本》;《呼啸山庄》;《沉思录》等
鲁迅
“宁信而不顺”
《幸福》、《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死魂灵》;《毁灭》等
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东西文学翻译
傅雷
“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巴尔扎克全集》;《米开朗基罗传》等
钱钟书
“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人于“化境”。”
《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
利玛窦
“反复辗转,求合本书之意,以中夏之文重复订正,凡三易其稿”。
“合儒,补儒,超儒”,认为只要先了解对方的文化,扫清文化上的障碍,语言的问题也就顺理成章,迎刃而解。

(完整word版)翻译学导论(Jeremy Munday)

(完整word版)翻译学导论(Jeremy Munday)

(完整word版)翻译学导论(Jeremy Munday)第一章翻译学的主要方面小结:翻译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近年来获得了迅猛发展。

翻译以前是作为语言学习的一种方法,或是比较文学、翻译工作坊和对比语言学课程的一部分.这门新的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詹姆斯.霍姆斯,他在《翻译研究的名与实》一文中不但为该领域提供了一个名称,而且还规划了该学科的结构.翻译理论研究、描述性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学是互相关联的,近年来都有发展,逐渐在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1. 翻译实践历史悠久,翻译学却是一门新兴学科.2. 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之间的割裂持续存在。

3。

James S. Holmes的《翻译研究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1988年才为人所知)被认为是翻译学的“成立宣言”4. 翻译可以指翻译研究领域、翻译产品(译本)或者翻译过程(产生译本的行为)5。

俄裔美国结构主义学家Roman Jakobson在《论翻译的语言学方面》提出三种翻译类型:语内翻译(intralingual),语际翻译(interlingual),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6。

翻译研究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是最近50年的事,它被称为“翻译学translatology”多亏了James S。

Holmes。

7. 对翻译的探讨,从公元前1世纪的西塞罗、贺拉斯和公元4世纪的圣哲罗姆(《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就开始了,后者被翻译成拉丁文时所用的手法影响了其后的圣经翻译。

8. 18世纪晚期到20世纪60年代,语法-翻译教学法统治了中学语言学习(死记硬背外语的语法规则和结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直接法或交际法兴起,语言学习摒弃对翻译的摒弃,翻译局限于高层次大学语言课程和专业译员培训。

9。

翻译也是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

英汉翻译历史及理论

英汉翻译历史及理论

西方翻译简史
• 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是罗马帝国时期的著名 哲学家西赛罗(Cicero)。公元前55年,他首 次提出整体意义应重于单个词的意义,并指出 了修辞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 自西塞罗以来,西方翻译理论围绕直译与意译, 死译与活译,忠实与不忠实,准确与不准确的 问题,被一条绵延不断的线贯穿起来。 • 在古代,昆体良的“与原作竞争”; • 哲罗姆的“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 • 奥古斯丁的《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召”以 及有关语言符号理论。
国内关于翻译标准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对翻译标准问题的探讨历来是中外翻译界 的热点问题。在我国, 翻译标准一直是翻译 理论界讨论的焦点问题。
中国翻译理论简介
• 中国翻译理论,从时间上看,可以分为传 统、现代和当代三个时期。在中国,传统 的翻译理论是指不以西方“现代语言学” 为方法论的翻译理论研究,其具体又可以 分为“发生期”、“发展期”、“成熟 期”、和“转型期”等。这四个时期分别 见证了中国的几大翻译高潮,即东汉至宋 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及清末 明初的西学翻译及“五四”新文学翻译。
• 成熟期:成熟期是指传统翻译理论的完善时期,具体表 现在:翻译思想日蓁充实完善,表达方法日益精密得当。 成熟期所对应的乃是西学翻译与“五四”新文学翻译, 以1898年严复的《天演论》为标志,其代表性的译论 有如严复的“信达雅”、林纾的谈译书之难、金岳霖的 “译意”与“译味”、郑振铎的“文学可译”、矛盾的 “文学翻译创造论”、鲁迅的“信译”、傅雷的“神似” 与钱钟书的“化境”等。成熟期的翻译理论研究有几个 特点:翻译理论倾向的文学性质、团体论争的精彩纷呈, 如严复与梁启超等关于翻译的文体、语言的论争;胡适、 刘办农等对于严复、林纾的批评等、大量大翻译家及文 学家的出现,如严复、矛盾、鲁迅、朱生毫等。 • 转型期:转型期是指传统译论的核心问题开始转移的时 期,主要对应于新中国的成立至语言学翻译研究期间的 翻译理论。这一时间的翻译理论相对比较贫瘠。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库·名词解释(共计93题)1.《文学革命论》:是陈独秀于1917年2月《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文中明确提出了“三大主义”,不仅反对封建主义的腐朽形式,也反对封建主义的“代圣贤立言”的内容,触及了文学革命的根本问题。

2.“八事”:是1917年1月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文学革命主张,认为改革文学必须从首先从八件事入手,从总体上强调了文学语言形式的改革,指出了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具体办法。

3.“三大主义”:是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的文学革命主张。

他认为进行文学革命必须高举三面旗帜: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二、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三、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的三大主义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提出了新文学对旧文学的斗争方向,突出了文学革命的本质特征。

4.“人的文学”: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周作人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

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5.双簧信:1918年3月,《新青年》上发表了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致《新青年》的一封公开信,信中汇集了守旧派、复古派攻击文学革命的言论,同时又发表了由刘半农写的长篇回信《复王敬轩书》,对复古派的言论逐一驳斥。

此又称“王敬轩”的双簧戏。

6.鸳鸯蝴蝶派:滋生于半殖民地的“十里洋场”,风行于辛亥革命后的几年间。

作品多发表在《礼拜六》等期刊上,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等。

除少数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社会黑暗、家庭专制和军阀横暴外,大部分作品描写才子佳人的爱情,将文学看成是游戏,用来消遣,受到了新文学社团的批判。

大诗人但丁dante有关翻译和民族语的论述

大诗人但丁dante有关翻译和民族语的论述

大诗人但丁Dante有关翻译和民族语的论述。

《论俗语》中,但丁对俗语的优越性和形成标准意大利语的必要性等问题做了精辟阐述,对解决意大利的民族语和用民族语从事翻译的问题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在《飨宴》中除了盛赞俗语优点,还对翻译问题做了明确论述,得出了文学作品不可译论。

这是最早关于文学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问题的讨论。

利奥纳多.布鲁尼Leonardo Bruni发表论文《论正确的翻译方法》,对翻译理论问题做专门论述,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布鲁尼作为中世纪末-文艺复兴初期的西方翻译理论的权威地位。

1)译者应当尽可能模仿原作风格,像亚里士多德用希腊语写作那样,用译语进行创作。

2)任何语言都可用来进行有效的翻译;(认为语言差异在翻译中不可逾越是因能力低下。

)3)译者必须具备广泛的知识,才能做好翻译。

翻译的实质是把一种语言里写的东西正确的转移到另一种语言。

(许多人有对某事的理解能力,却不具备亲自去做该事的能力。

)因此,要做好翻译,译者的第一任务就是获得对所译语言的知识。

译者第二任务,是掌握译入语言,获得完全驾驭译入语言的能力。

此外,译者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鉴赏能力,以保证翻译不会破坏和丧失原作的完整和韵律。

第一论点非布鲁尼创建,可说实际上是古代西塞罗和昆体良关于“与原作竞争”之说的翻版。

第二论点说的是语言的可译性原理。

与但丁“文学不可译性”看法形成对立。

第三论点谈优秀译者必须具备的条件。

概括而言,布鲁尼以译者,译文语言为中心,强调译者在处理原作方面的自由,这实际上是人文主义思想在翻译中的显现。

被认为西方翻译史上人文主义的最早代表之一。

在俄国,11—12C基辅时期是民族语翻译的第一个较大发展阶段。

多翻希腊语,拉丁语作品。

引起这一高潮的原因有:1)处于宗教的需要。

2)因为与外界发生了广泛的贸易文化交往。

3)有上层阶级的积极参与。

中世纪末期的德国,民族语的翻译虽早有,但拉丁语作用仍占重要地位。

拉丁语是教会大学和文学家的语言。

《中国现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整理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一、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1、诗界革命:黄遵宪(反对拟古复古、提倡“我手写我口”)2、小说界革命:梁启超(重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3、文界革命:梁启超(“报章体”)4、白话文运动:裘廷梁二、“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1、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2、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三、《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创刊时间:1915年主编姓名:陈独秀四、“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1、文学革命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因为旧文学中充斥着封建礼教道德的思想内容,思想革命的深入,必然要求反对旧文学的文学革命;2、而文学革命的开展,批判旧文学观念和旧文学中封建思想道德观念,新文学以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内容,也大大推动了思想革命更深入地开展;3、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相辅相成,使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成为自有中国以来最彻底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旧文学的革命。

五、文学革命的发生过程:1、1917年1月,《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2、1917年2月,《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3、钱玄同、刘半农等撰文响应,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六、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1918年)七、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对文学革命的影响:1、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用白话写的文章,算不得新文学;新文学应建立在“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对新文学提出的要求)2、鲁迅:《狂人日记》小说对封建主义揭露、批判所达到的高度3、郭沫若的新诗,体现了“五四”反抗叛逆、破旧创新的精神八、了解文学革命在创作上的初步成绩和白话文运动的胜利:1、《新青年》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的白话新诗,《新潮》上叶绍钧、汪敬熙、杨振声等的白话新小说和康白情、俞平伯的新诗,都是文学革命的最初实绩。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unit 1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unit 1

主体 “介入”
近二、三十年流 行
侧重以解构主义 等受“后殖民主 义”思潮影响的 翻译理论
强调译者操纵
1.5 翻译的主体
• 翻译研究界已逐渐开始重视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但 这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呼吁“正名”阶段,而应进
一步探讨“译者背后的总的原因”、机理和特征,特
别是应从理论上真正对译者的“中心地位”和“主导
严复 “信、达、雅”
《天演论》、《原富》
1.3 翻译史简介
东方翻译史始于翻译佛经
高潮 时期
特点及代表人物
4th 五四运动至 马列主义经典《共产党宣言》、《莎士比
建国前
亚剧本》(梁实秋译)和苏联文学作品
《死魂灵》、《毁灭》等
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5th 建国初期到 东西方文学翻译
文革之前
译介学
6rd
20世纪70年 社科、科技、军事、外交、贸易、法律、
• 杳杳寒山道,rough and dark-the cold mountain trail,
• 落落冷涧滨。sharp cobbles-the icy creek bank. • 寂寂更无人。bleak,alone,not even a lone
hiker.
• 朝朝不见日,morning after morning I don't see the sun
代至今
文教、卫生等领域
翻译爆炸
1.4 翻译的标准
• 翻译的标准之争由来已久,“文质之争”、 “直译意译之争”、“归化异化之争”
• 严复:信、达、雅
• 鲁迅:宁信而不顺(直译) • 赵景深:宁错而务顺 • 许渊冲:诗歌翻译的三原则“三美”(意美、
音美、形美),“三化”(等化、浅化、深 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战时期翻译文学述论(一)【内容提要】抗战时期,中国社会被分为三大块:国统区、解放区和沦陷区。

在国统区,译作一再遭到查禁,译者遭到种种恐怖迫害;解放区的出版条件差,又时常受到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在沦陷区,殖民者明确规定要移植优于本土文艺的日本艺文①,造成日本文学翻译的畸形繁荣,而反法西斯文学的译介环境则险恶艰辛。

在抗日救亡精神的感召下,三大块的外国文学翻译事业在艰难地进行着,并在炮火中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关键词】抗日战争/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翻译文学一引言抗战时期,中国社会被分为三大块,即国民党统治的抗日大后方、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日本侵略军占领的沦陷区。

国统区主要指重庆、桂林、昆明等地,它受国民党的统治,流行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洋文明;解放区指的是延安以及华北、华中、华南敌后抗日根据地,以受马克思主义和苏联文化影响为主,处在文化相对封闭的状况中,还时常受到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和文化封锁;沦陷区是指伪满洲国、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以上海、南京为中心的华中沦陷区,以及武汉、广州等地,这些区域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控制,日本在文化上实行殖民主义渗透。

从总体上说,国统区和解放区的抗日和救亡意识都很强烈,即使在沦陷区,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冲突也非常激烈。

基于文化(文学)建设之难以进行的战争状态,不少学者想当然地以为,翻译文学的成果不值一提,而沦陷区的翻译文学连同沦陷区文学一样,更被打入历史的另册。

这样的观念与事实是不相符的。

抗战的爆发,的确中断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但同时,中国现代文学又以新的方式突进,“战争……使中国在为了抵抗帝国主义的入侵中进入了全面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动员之中”。

②这其中就包括对外国文学的翻译事业。

不同区域的译者在民族危难的历史时期,以顽强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翻译了一大批外国文学精品佳作,笔者据《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一书统计,抗战8年间,所译各类文学书目多达1150种。

而一向被视为生荒地的沦陷区的文学翻译也异常繁荣:在日本控制下的沦陷区,自我言说的空间相对狭隘,民族国家意识弱化,文学中的民族形象相对模糊,民族国家话语与政治意识形态话语基本上处于分离状态。

但这并不妨碍外国文学、尤其是日本文学的译介研究。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翻译家和学者通过改变工作方式,继续从事外国文学的译介研究,如转入地下,以隐蔽的方式译介研究抗战文学,或在战火中继续经典文学的译介,如朱生豪;另一方面是日伪当局在政策上扶植日本文学的译介研究工作。

当然,在沦陷区,不容忽视的,也有不少中国翻译家以丰富中国新文学为动力,积极译介日本文学。

在他们看来,日本既然比中国抢先抵达现代,在文化上必然有其优越之处。

只是在翻译的过程中,有不少译者很难将现代性与殖民性区隔开来,错误地把现代性等同于日本性,从而产生民族认同上的危机。

从总体上讲,国统区、解放区和沦陷区这三大区域的外国文学译介研究,都显示出选择性的操控和压抑性质。

二国统区的翻译文学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

成立宣言切实表明中国抗战文艺工作者试图将抗战的文化事业融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潮流中,支持世界反法西斯运动、维护世界和平的态度和立场,以及与世界反法西斯的文艺家携手共进的迫切愿望,并号召中国翻译界加强团结,奋力抗敌,“在增多激励与广为宣传的标准下”,“把国外的介绍近来或把国内的翻译出去”。

“文协”成立时发布的《告世界文艺家》、《致日本被压迫作家的公开信》等函件与决议,由盛成、戈宝权等译为英、法、德、俄、世界语等文字,发表于世界各大报上。

此后,“文协”多次致电国际作家保障文化自由协会以及苏联、英、法等国的文化组织,感谢他们对中国抗战的声援。

“文协”还多次声援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斗争。

译协报刊杂志发表文章阐述抗战文学出国的意义。

《抗战文艺》第2卷第3期的“每周论坛”专栏就发表了一组这样的文章,如蓬的《翻译抗战文学到外国去》、权的《加紧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工作》。

在抗日救亡的危急关头,译介世界反法西斯文学成了国统区一个热点。

翻译苏联反法西斯文学的有曹靖华、戈宝权、王语今、葛一虹等人,翻译英国反法西斯文学的有马耳、铁弦等人,翻译法国反法西斯文学的有马宗融、金满成等人,翻译日本反战文学的有夏衍、胡风、适夷等,从世界语翻译反法西斯文学的有胡愈之、孙用等,陈瘦竹、方敬、秦似、彭慧、穆木天等也翻译过部分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作品和优秀名著。

这支队伍遵循“合于我们社会”、“足救时弊”③的原则,从事反法西斯文学的译介工作和世界名著的译介工作。

据统计,抗战八年译介出版的外国文学作品达700多种,其中,俄苏作品最多。

苏联是当时反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战斗堡垒,中国人民与苏联人民命运相关,休戚与共。

当时,中国抗战文艺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数量可观的苏联作家的反映苏联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生活的短篇小说、诗歌、戏剧,还出版过较多的长篇小说和多幕剧作,诸如《俄罗斯人》(剧本,西蒙诺夫作,桴鸣译)、《侵略》(剧本,李昂诺夫作,曹靖华译)、《虹》(小说,瓦希列夫斯卡作,曹靖华译)、《复仇的火焰》(小说,巴甫林科作,茅盾译)、《不朽的人民》(小说,葛路斯曼作,林凌译)。

肖洛霍夫的一部未完成的小说《他们为祖国而战》,以苏联卫国战争为题材,陈瘦竹翻译了其中的一节,发表在《时与潮文艺》第3卷上,以激励我国读者要像苏联英雄那样,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

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俄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译介成果也异常丰盛。

主要译作有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儿》(初译本为《甲必丹女儿》,孙用译)、《欧根·奥涅金》(吕荧译)、《普希金诗选》(余振译)、《青铜骑士》(穆木天译)等,莱蒙托夫的《抒情诗选》(余振译)、《毕巧林日记》(卞之琳译)、《恶魔》(穆木天译),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郭沫若、高植合译)、《安娜·卡列尼娜》(高植译)、《复活》(高植译)、《哥萨克》(吴岩译)、《托尔斯泰科学杂文集》(陈源译)等,契诃夫的《樱桃园》(焦菊隐译)等。

此外,涅克拉索夫的《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高寒译)、赫尔岑的长篇小说《谁之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两兄弟》(耿济之译)、《地下室手记》(耿济之译)、《被侮辱的和被损害的》(荃麟译)等也都有了译本。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早的译本是1937年5月由上海潮锋出版社出版的段洛夫、陈非璜据日译本转译的中文本,书前有苏共中央执行委员会会长彼托洛夫斯基的序言、译者写的“著者略传与其创作过程”。

同年6月该书订正再版,1939年5月推出战时订正初版,1940、1941年先后在孤岛再版。

另外,苏联的儿童文学也有不少译本,根据苏俄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和剧本的上映或上演,也吸引了很多观众。

中国与法国都遭受法西斯侵略者的蹂躏,因此,法国反法西斯文学作品也受到了中国抗战文学翻译界的重视,并形成译介热潮。

法国作家创作的反映法国人民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作品,诸如短篇小说《土伦》、中篇小说《海的沉默》、剧本《巴黎的搜查》等,也译载于当时中国报刊杂志上。

日本人写作的揭露或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文章、作品,自然受到中国译者的重视。

桂林新知书店于1940年出版中村义夫等人写的、林植夫译的《敌军士兵日记》。

西安出版的谢冰莹主编的《黄河》杂志1940年第2卷第4期“日本反战文学”专号上的译作,主题都是揭露和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1938年,汉口的新国民书店出版了《日本反侵略作家鹿地亘及其作品》。

鹿地亘的报告文学《追念日本三志士》(1940),《文学的感想》抨击了丹羽文雄之流鼓吹战争的丑恶行径;另一篇报告文学《叛逆者之歌》(1945)则取材于作者参加南宁战役的亲身经历;小说《前进,又前进!》(1943)如实描写了反战日本兵,以及他本人在前沿阵地所从事的对敌宣传工作。

该时期译介的美国文学作品近30种,诸如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嘉丽妹妹》等,马尔兹的《实情如此》、《舟会》等,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人鼠之间》、《月亮下去了》(共有3种译本),海明威的《战地春梦》、《战地钟声》、《第五纵队》、《蝴蝶与坦克》等。

马耳译的《故园》,冯亦代、袁水拍合译的《金发姑娘》,张尚译的《良辰》,汇集了英法和欧洲其他国家战时文学作品中的短篇小说和独幕剧。

捷克斯洛伐克、挪威、瑞典、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十多个国家的战时文学作品也相继译介。

由于德国发起了二战,其时各国纷纷与德国断交,文化交流也受到了阻隔。

我国译界不能及时了解同时代德国作家作品,就集中译介德国古典作家作品。

该时期所出版的小说集《德国名家小说集》、《德意志短篇小说集》、《德国短篇小说选》等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集中译介的作家是歌德、席勒、霍普特曼、沃尔夫、艾兴多夫、施托姆等。

总之,这些作品涉及国家之多、文体之齐备,实属罕见,正如茅盾当年所描述的:“我们的翻译文库,真可以说一句:琳琅满目。

”④中国从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中,尤其是从苏联的反法西斯斗争文学作品中,了解和认识了世界,对于自身投入抗日救亡、抗日民主运动,起着激励的作用。

在国统区,虽然这些作品一再遭到查禁,译者遭到“种种的恐怖迫害”,但也“没有阻止住苏联文学作品的翻译思潮”。

⑤同时,这些译作滋养了中国的抗战文学,充实着中国抗战文学的宝库,对于提高中国作家的艺术表现力,促进中国民族新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抗战时翻译文库的“琳琅满目”,得力于出版发行的部门和报刊杂志编辑。

在重庆的上海金星书店就编辑出版过一套《国家文学丛刊》,集中了反法西斯斗争中各国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品,诸如意大利反法西斯作家西龙着的《意大利的脉搏》,德国作家棱着的《纳粹贫血症》,日本反战作家岛木健的《黎明》。

生活书店、万叶书店、世界书局、商务印书馆、读书出版社等都是当时出版发行反法西斯文学作品的部门。

《时与潮》杂志也出过一套《小国作家短篇译丛》,凡30余部作品。

《新华日报》、《救亡日报》、《抗战文艺》、《文学月报》、《中苏文化》,尤其是一批专刊诸如《翻译与评论》、《翻译月刊》、《翻译杂志》,更是评介了较多的外国文学作品。

该时期国统区的文学翻译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俄苏文学是译介的重点和热点,特别是在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出现了俄苏文学译介的高潮。

我国涌现了一批俄苏文学翻译家,这为建国后我国俄苏文学翻译的繁荣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欧美国家的重要作家,如莎士比亚、乔叟、狄更斯、海明威、杰克·伦敦、马克·吐温、雨果、卢梭、大仲马、小仲马、左拉等人的重要作品,都有了中译本。

另外,这个时期国统区的日本文学的翻译较以前有所减少。

主要是战事的影响:日本作为侵略国,文化界对之采取仇视的态度,对日本文学自然冷漠起来,其中,反战作家鹿地亘等人的作品除外。

三解放区的翻译文学抗战时期,受到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全面封锁,解放区与外界几乎处于隔绝的状态,客观上限制了文学翻译事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