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反应性测定的临床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IL—6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IL—6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1. 引言1.1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为慢性肺功能障碍,包括气道阻塞、肺过度充气和肺实质损害。
COPD患者常常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COPD是全球第四大致死原因,预计到2030年将成为第三大致死原因。
IL-6是一种细胞因子,在机体免疫应答中扮演重要角色。
研究发现,IL-6在COPD中扮演重要作用,与疾病的发病、发展密切相关。
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一种急性相蛋白,在机体炎症反应中起关键作用。
研究显示,COPD患者体内CRP水平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研究IL-6与CRP在COPD患者体内的水平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对于深入了解COPD的病理生理机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IL-6和CRP与COPD患者肺功能的关联性,为进一步研究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管理提供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并分析它们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生物标志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更为有效的策略。
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1. 研究IL-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疾病发展的关系;2. 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潜在作用机制;3. 分析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肺功能参数之间的关联性,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参考;4. 最终通过本研究结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防和管理提供更为深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研究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预测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的实际价值
研究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预测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的实际价值
导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特点是气道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阻塞和肺功能损害。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COPD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但由于COPD 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对ICS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
近年来,研究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用于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FeNO测定在预测COPD患者对ICS治疗效果的实际价值。
FeNO测定在预测COPD患者对ICS治疗效果的理论基础
FeNO是一种由气道上皮细胞产生的气体,在气道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COPD患者的气道炎症主要由中性粒细胞和炎症细胞介导,在炎症反应过程中,FeNO水平通常升高。
FeNO测定可以反映COPD患者气道炎症的程度,而且一些研究表明,高FeNO水平与对ICS 治疗的敏感性增加有关,即FeNO水平可以预测COPD患者对ICS治疗的反应。
FeNO测定在预测COPD患者对ICS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一些临床研究已经探讨了FeNO测定在预测COPD患者对ICS治疗效果的价值。
这些研究通常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COPD患者分为FeNO高水平组和FeNO低水平组,然后观察其对ICS治疗的反应。
其中一项研究发现,在FeNO高水平组中,通过ICS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而在FeNO低水平组中,ICS治疗效果并不显著。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FeNO测定可以帮助医生预测COPD患者对ICS治疗的效果,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的决策。
肺功能检查及其在阻塞性气道疾病中的应用
一秒率(FEV1.0 /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 力肺活量的比值。参考值为>80%
临床常用一秒率来考核通气功能损害的程度和鉴别阻 塞性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8
3. 流速-容量曲线
流速 PEF
V75
V50 (FEF50)
V25
容量 TLC RV FIF50
受试者在最大用力呼气过程中,将其呼出的气体容积 及其相应的呼气流量描记成的一条曲线图形
不典型哮喘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PEF昼夜变异率≥20%
17
支气管舒张试验:即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气道阻塞的 可变性,又称一秒率改善率。
一秒率改善率=
用药后FEV1.0—用药前FEV1.0
用药前FEV1.0
×100%
改善率>12%可判为阳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改善率 一般超过20%.
31
慢性支气管炎
早期:正常
小气道阻塞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32
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残气、残气/ 肺总量百分比增加 残气/ 肺总量百分比
40 %~ 50 % 轻度
50 %~60 % 中度
大于60 %
弥散功能降低
重度
33
(三) 其他OAD肺功能改变
支气管扩张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支气管内膜结核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 毒物吸入(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淋巴管肌瘤病等
③胸膜疾病:胸膜增厚、胸腔积液、气胸等。 ④胸廓病变:胸廓畸形等。 ⑤神经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膈肌麻痹等。 ⑥肺切除 ⑦肥胖、妊娠、腹腔积液和肿瘤等。
14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及应用
a
13
4 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
肺活量与性别、年龄、体表面积、胸廓结构、呼吸 肌强度、职业和体力锻炼等因素均有关系,个体差 异较大,故临床判断时均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 比作为衡量指标。
分级标准:
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80%——正常
60-79%——轻度降低
40-59%——中度降低
肺功能检查常用指 标的临床意义
a
1
肺功能检查的应用范围
1 辅助正确诊断肺部疾病:哮喘,COPD,肺间质纤维
化,支气管炎,肺炎等。
2 确定肺部疾病所引起的生理损害部位
气道?肺实质?肺毛细血管床?胸壁?
3 呼吸困难程度的判断及鉴别诊断 心源性?肺源性?
4 判断疾病的进程和临床治疗的效果。
5 手术风险评估,适应症:年龄>60岁、肥胖病人、胸
a
12
3 补呼气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
补呼气量反映了呼气肌和腹肌的力量。在正常人中 变动较大,体位对其有显著影响。
仰卧位因膈肌上抬、肺血容量增加,补呼气量较立 位明显减少。妊娠、肥胖、腹水和肠胀气等都可减 少补呼气量。
细支气管在呼气相关闭使气体陷闭时,补呼气量降 低,见于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
a
15
5 功能残气量FRC与残气量 (Residual volume, RV)
功能残气量FRC与残气容积改变常同时存在, 增加见于肺弹力减退或呼吸道阻力增加,如 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容积减少见于肺组织 损害、胸廓或肺限制性疾患,如肺间质纤维 化、肺切除术后。
临床上常以残气/肺总量(RV/TLC%)作为 考核指标。
a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反应蛋白水平临床价值探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反应蛋白水平临床价值探讨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反应蛋白水平临床意义。
方法通过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期进行分组,其中稳定期患者为对照组,急性加重期患者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50例为健康组。
观察比较三组C-蛋白反应水平差异。
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提高,其严重程度同C-反应蛋白水平呈现正相关。
C-反应蛋白水平可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断重要指标,临床应给予足够重视。
标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反应蛋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临床常见疾病,是由于气流受限引发的气道慢性炎症,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脓痰加重、咳嗽[1]。
研究显示[2],气管、支气管感染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密切相关。
C-反应蛋白为肝细胞合成急相蛋白,出现炎症反应时,C-反应蛋白的合成量明显增加,文献报道[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反应蛋白的合成量明显增加,C-反应蛋白可反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
本文通过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组比较,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反应蛋白水平临床价值,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疾病分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0例,对照组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36例。
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32~81岁,平均年龄为(64.56±3.47)岁,病程为2~16年,平均病程(7.53±1.22)年;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为31~79岁,平均年龄为(63.82±3.39)岁,病程为年~18年,平均病程(7.92±1.25)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FeNO值测定的临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FeNO值测定的临床意义王珍屠春林王文韬姚文飞孙锦贤朱丽萍【摘要】目的探讨慢阻肺患者F e N O值的临床意义。
方法分别测定健康对照组,稳定期慢阻肺组,A E C O P D组各50人的F e N O值,比较各组差异,评估慢阻肺组的F e N O值与肺功能,吸烟等的关系。
结果正常对照组的F e N O值、稳定期慢阻肺组的F e N O值和A E C O P D组的F e N O值逐步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 <〇. 05)。
稳定期慢阻肺组与A E C O P D组无显著性差异(P >0. 05)。
吸烟组F e N O值低于不吸烟者组,有显著性差异(P <〇. 05)。
在A E C O P D组中不同G O L D分级的组间,随着肺功能的下降,F e N O值随之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 <〇.〇5)。
结论F e N O值可用于检测慢阻肺患者中的气道炎症。
在急性加重期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吸烟导致F e N O值降低。
【关键词】呼出气一氧化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气道炎症;肺功能(F E V:%pred)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FeNO detection in COPD patients WANG Zhen, TU Chun-lin, WANG Wen-tao, YAO Wen-fei, SUN Jin-xian, ZHU Li-ping Jiading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Shanghai 2018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 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F e N O value in C O P D patients. MethodsT h e study selected 50 healthy people as the control group, 50 stable C O P D patients as the group A a n d 50 A E C O P D patients as the group B. Their F e N O value w a s c o m p a r e d a m o n g the three groups. Relationship b e tween F e N O value a n d lung function, sm o k i n g history w a s investigated. Results F e N O value w a 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A E C O P D group than in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a n d the stable C O P D group ( P <0. 05) ,but i t s h o w e 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 etween the stable C O P D group a n d the A E C O P D group (P >0. 05).F e N O value w a 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p 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sm o k i n g than those without ( P <0. 05). F e N O value w a 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ung function (P <0. 05) . Conclusion F e N O value reflects the airway inflammation in C O P D patients. It c a 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severity during acute exacerbation period. S m o k i n g can cause F e N O value decrease.【Key words】exhaled nitric oxid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 n a r y disease; chronic airway inflammation; lung function (F E V^pred)呼出气 一■氧化氣(frac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作为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的指标,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哮喘的诊断,预测和评估激素对其 治疗的效果[1]。
肺功能在COPD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注:表中所有FEV1均是指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的FEV1
12
评估COPD的转归
肺功能监测有助于临床评估COPD的进 展和预后。
多项研究通过肺功能检查证实,中度 COPD患者FEV1下降率大于重度、极重 度COPD患者。
研究发现以肺功能为分级标准,COPD 疾病严重程度越重,患者死亡率越高。
13
国外: 上百年历史 应用于临床各科室 普通体检的必要检
查,同心电图、胸 片、腹部B超等。
国内: 50年代开展 落后于心、肝、肾疾病的功
能检查 主要大城市的大医院开展 基层医院临床上鲜见应用
3
全国173所医院肺功能开展情况
广大的基层医院和一级医院(乡镇)基本未开 展肺功能检查。
二级医院(县级医院,部分是经济较发达的 地区)开展者远少于三级医院,近90%尚未 开展弥散功能检查,75%未开展气道反应性 测定。
评定药物疗效
评估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对调整患者进一步的治 疗方案至关重要,但咳嗽,咳痰,气促,喘息 ,呼吸困难等评估疗效的指标受主观因素影响 ,且难以量化。
COPD患者对常用治疗药物的疗效和耐受性有 非常明显的个体差异,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动态 监测肺功能的变化,为病人建立个体化的治疗 方案。
14
外科手术耐受力评估
疗
Ⅲ级(重度)
FEV1/FVC<70%,30%≤FEV1占预 在上一级治疗的基础上,反复急性发
计值百分比<50%
作,可吸入糖皮质激素
Ⅳ级(极重度) FEV1/FVC<70%,FEV1占预计值百 在上一级治疗的基础上,如有呼吸衰
分比<30%,或伴有慢性呼吸衰竭 竭,长期氧疗,可考虑外科治疗
35
病例2
23
支气管激发试验
护理干预有效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高反应性
护理干预措施 : ①详 细 的入 院评 估 :
于 患 者 人 院后 2 4小 时 内进 行详 细 的 人 院
4 50 50 0河 南 安 阳 市 人 民 医 院
摘 要 目的 : 住 院 慢 性 阻 塞 性肺 疾病 对
评估 , 中包括呼吸道 、 其 气体交换 , 有无潜
在 并 发 症 , 点 了解 病 人 的 生 活 环 境 、 重 习
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的诊治指南. 中
华结 核 和呼 吸 杂 志 ,0 2 2 8 :5 4 0 20 (5 )4 3— 6 .
这两种原因所 占的比例不 同。 资料与方法
20 0 6年 5月 一 0 8年 4月 住 院 的 慢 20
讨 论
2 谢高强, 程显声 , 6年间气道高反应性对重 等.
结 果
部分被肝脏灭活 , 因此全身性不 良反应 明 显减少 , 以长期使用 。可以有效减轻症 可
气道 高反 应 性
di1 . 9 9 j i n 10 o:0 3 6/.s . 0 7—6 4 . 00 s 1 x 2 1.
状、 提高生活质量 、 改善肺功能 、 降低气道
高反应性 、 控制气道炎症。
干 预 前 测 定 F C F W P F 护 理 V 、 E 、E 。
a dsr m g nd ciei EV : o gtd— n eu IE o e l nF 1 aln iu i n n td i h le y Am Res i i C e l a su y nteed d . J prCrt a r
论 著 ・脑
床 护
理
C H I E C 0 M M UN} Y 0 0 C O RS N SE T T
临床应用FeNO对哮喘及慢阻肺的指导意义
FeNO检测意义
主要及过敏性炎症相关,能有 效预测哮喘的发生发展及急性 加重,能明确哮喘的表型,有 助于哮喘的诊断和治疗,评估 激素的疗效。
21
FeNO用于COPD患者病情的程度
FeNO还可以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 者。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 者病情稳定时FeNO一般正常,急性加 重时FeNO往往也会升高,在急性加重 期使用激素治疗后FeNO再次降到正常, 因此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期患者激素检查FeNO也有助于尽早发 现加重并把病情控制在早期,避免出 现疾病的进一步加重。
30
FeNO的测定应用
更重要的是 FeNO动态监测有助于评价哮喘病 情控制的情况及对吸入激素治疗的反应,指导治 疗和调整吸入激素的剂量,这样临床监测病情更 加客观准确,更有效地避免了哮喘的急性发作。
此外,FeNO可作为检测气道炎症的指标,尤其 是嗜酸性粒细胞炎症,FeNO在预期和检测疾病 对激素治疗反应上起重要作用,临床上FeNO在 哮喘的诊断、对激素治疗的反应、指导治疗等很 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5
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
呼出气流速是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呼出气 中的NO浓度会随气体流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因此在测定过程中主要注意保持呼气流速的恒定, 一般控制在50ml/s,吹气时间>6s±10%,测 定三次取平均值。
注意:某些气道检查(重复肺活量测定)可能会 使FeNO值升高,因此若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多项 气道检查时,应首先进行FeNO测定。
32
FeNO检查的适应症
综上所述,对不明原因的咳 嗽、哮喘患者和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患者都有必要行
FeNO检查。
33
FeNO检查影响因素
年龄、性别、人种、身高、体 重、过敏状态、吸烟、饮酒、 咖啡和食物等影响,因此检查 前需要避免摄入硝酸盐或者含 有硝酸盐的食物(如莴苣), 避免吸烟、饮酒和咖啡等。
C_反应蛋白测定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诊疗价值[1]
综述与讲座 C 反应蛋白测定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诊疗价值阎琦 尹娟 张泽明C 反应蛋白是T illet和Francis于1930年在急性肺炎患者的血液中首先发现,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能与肺炎双球菌C多糖体起反应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组成部分,具有调控作用,至今仍为最有用的急性时相蛋白。
国外诸多文献将C 反应蛋白誉为炎症标志物,认为其可及时反映炎症的消长。
C 反应蛋白在一定钙离子浓度下能结合具有磷酸基物质,从而识别各种病原体以及损伤、坏死的机体组织细胞膜和核组分,有效激活人类补体经典途径。
C 反应蛋白可与特异的受体结合,充当调理素激活吞噬细胞,促进其吞噬功能和运动[1]。
近几年呼吸科医生越来越重视C 反应蛋白在呼吸系统疾病诊疗中的价值,现综述如下。
1 C 反应蛋白测定与细菌性肺炎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全身性炎症病理状态[2]。
细菌性肺部感染过程中,已知C 反应蛋白参与免疫应答[3],是机体的重要抗炎介质之一。
急性炎症反应中,C 反应蛋白可升高十倍甚至上百倍,是正性的急性期蛋白[4]。
感染时,炎性细泡浸润并释放内源性递质,刺激肝细胞加速合成C 反应蛋白,血清C 反应蛋白迅速升高。
由于C 反应蛋白半衰期仅约5~7h,能与炎症同步变化,在感染早期即升高,升高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36~50h可达峰值,随着感染缓解,它可迅速下降(24~48 h)。
据国内外诸多文献报道,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C 反应蛋白存在明显差异[5,6],故C 反应蛋白可鉴别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
感染时,C 反应蛋白阳性率达96%~99%,敏感性79.3% ~95%,特异性72.22%~90%,明显高于其他监测指标,且C 反应蛋白不受贫血、抗炎药物和激素因素影响。
临床疑诊感染,若同时测得C 反应蛋白值升高,则诊断感染的准确性大,提示C 反应蛋白可用于指导及时开始使用抗生素。
经抗感染24 ~72h C 反应蛋白值有下降趋势,提示治疗有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气道重塑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探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气道重塑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进行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COPD的发展过程中,气道重塑是一个重要的机制,它被认为是导致气道阻塞、气流受限和肺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之一气道重塑是指气道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包括气道黏膜的增厚、组织纤维化、平滑肌增生和基底膜增厚等。
这些改变导致气道的狭窄和阻塞,使气体难以通过,从而引起呼吸困难。
气道重塑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主要涉及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基质重构等多个方面。
炎症反应是气道重塑的关键环节之一、在COPD患者的气道中,炎症细胞(如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和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大量生成。
这些炎症细胞和介质的释放会导致气道黏膜增厚和炎症反应的增强。
炎症细胞和介质的作用促进了气道平滑肌增生、基底膜增厚和纤维组织增生等气道结构的改变。
细胞增殖也是气道重塑中的重要机制。
在COPD患者的气道中,有许多增殖活跃的细胞,包括气道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
这些细胞的异常增殖导致了气道结构的改变,如气道平滑肌的增生和基底膜的增厚。
细胞增殖的调控主要包括多种信号通路的激活,如MAPK通路、PI3K/AKT通路和Wnt/β-catenin通路等。
基质重构是气道重塑的最终结果之一、在COPD患者的气道中,基质成分的异常沉积和分解导致了基质重构的改变。
基质成分的主要变化包括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代谢异常、基质金属蛋白酶(如MMPs)和组织抑制物(如TIMPs)的失衡等。
这些改变导致了气道基底膜的增厚和纤维组织的重塑。
除了以上所述的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基质重构等机制,氧化应激和神经源性炎症等因素也参与了气道重塑过程。
氧化应激主要由烟草烟雾中的活性氧和氮化物引起,导致气道炎症反应的增加和细胞损伤的加重。
神经源性炎症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突触的重塑等途径参与了气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P A、WB f N 的阳性 率 C-
1 4 指标 的测量 方法 . C P、P 定量 R A 所 有患者 均 于入院后 次 日清
晨空腹 抽 取 静脉 血 5 mL入 肝素 抗凝 管 测定 C P R 、 P A,以及治疗 后一周 患者 咳 嗽 、咯痰 、气促 等 症状控 制 ,肺 部 罗音 减 少后 采 用 同样 的 方 法 复查
标 准 与急性 加重 期各 项指标 [ 。 纳人 标 准 选择 14例 C P 0 O D患者于 2 0 0 7年
治疗 后 血 清 C P、P 浓 度 ,观 察 C P R A O D急 性 加
重期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血 清 C P、P 的 浓 度 变 化 , R A 评估 它 们 在 AE O D 病 情 监 测 及 疗 效 观 察 中 的 C P 作用 。
t a e e t db ce i fc in i n i p ra tr a o h tm a e h tr p a e a tra i e t sa m o t n e s n t a k sCOP sro s CRP a d P a e sn i n o D e iu . n A r e s— t eid x so h c t i n e e ft ea u eCOPD ih h v h h r ce it so s itn ig o i a d d t cig v wh c a et ec aa trsi fa ssig da n ss n ee t . c n
d s a e wh s h r n h r c e i t sc r n c i fa ma i n o i a s g .M a y ci ia a e i l s o i e s o e i e e tc a a t rs i i h o i n lm n c t f rp s a e o a n l c l t ra s h w n m
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三、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预后
②病情严重度分级: 2000年COPD的全球创
议,除临床症状、体征以外,可用FEVl占预 计值%和FEVl作为评估标准,见表2。
三、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预后
肺功能仪的简单介绍
• ②开放式肺量计:
A、流速仪:主要部件为转换器,压差式流量
传感器:
• 网片压差式:易受温度、湿度、气体粘滞
度变化的影响,故需恒温加热装置 , 清洁消
毒较麻烦。
• 通用型:测量精度高,量程大,性能稳定, 方便拆装和消毒,抗摔碰。
肺功能仪的简单介绍
• B、热线型:采用热线式流量传感器,灵 敏度高,量程范围宽,死腔小,不易受 温度、湿度及气体粘滞度变化的干扰, 便于清洁消毒。 • 2. 气体分析系统: N2 分析仪, He 分析仪 等 3.测验项目:根据仪器型号不同而不同。
化,尤其近 30 年来新型的肺功能不断涌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且日趋精密,电子计算机的配合使用,使
其计算速度与精确度更高。我国肺功能工
作的开展与研究已有 60 余年的历史( 1939
年始)。
肺功能仪的简单介绍
• 肺功能仪的基本结构分为三大部分:
• 1.测量系统(即肺量计)
• ①闭式肺量计
• A、水封式:国内最通用和简单 • B、干型:无需充水,计量准确且无死腔
者在呼吸科或心血管科就诊的主诉,行肺
功能测定可为呼吸困难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提供思路或依据。
• 三、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预后:
•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肺通气功能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表型、亚型分型及临床意义_
㊃综 述㊃D O I :10.3760/c m a .j.i s s n .1673-436X.2018.02.013作者单位: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鑫);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李强)通信作者:李强,E m a i l :l i qr e s @163.c o m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表型㊁亚型分型及临床意义张鑫 李强ʌ摘要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O P D )是一种复杂性和异质性的疾病,单纯依靠肺功能并不能客观反映出C O P D 的特性㊂因此有人提出了表型和亚型的概念,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C O P D ㊂目前报道C O P D 表型有很多,但被写入国家指南的较常见的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㊁肺气肿㊁频繁急性加重及哮喘-C O P D 重叠综合征表型㊂关于亚型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中性粒细胞㊁细菌定植及T h 2亚型㊂目前我们对C O P D 分型的认识尚处于初步阶段,未来C O P D 的分型可能会越来越精准,最终目的是达到对C O PD 的精准治疗㊂ʌ关键词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亚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0265)P h e n o t p e ,e n d o t y p e a n d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o f 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i s e a s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Z h a n g X i n *,L i Q i a n g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e s p i r a t o r y a n d C r i t i c a lC a r e M e d i c i n e ,C h a n g h a i H o s pi t a l ,t h eS e c o n d M i l i t a r y 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g h a i 200433,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L iQ i a n g ,E m a i l :l i qr e s @163.c o m ʌA b s t r a c t ɔ 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 (C O P D )i s a c o m p l e x a n d h e t e r o ge n e o u s d i s e a s e .S i m p l y r e l y i n g o n l u n gf u n c t i o nc a nn o to b j e c t i v e l y re f l e c t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C O P D.T h e r e f o r e ,s o m e p e o p l eh a v e p r o p o s e d t h e c o n c e p t o f p h e n o t y p e a n d e n d o t y p e t oh e l p us t ou n d e r s t a n dC O P D.A t p r e s e n t ,t h e r e a r em a n yp h e n o t y p e s o fC O P D,b u t t h em o s t c o mm o no n e sw r i t t e n i n t o t h en a t i o n a l g u i d e l i n e sa r e c h r o n i c b r o n c h i t i s ,e m p h y s e m a ,f r e q u e n t a c u t e e x a c e r b a t i o n a n d a s t h m a -C O P D o v e r l a p s y n d r o m e p h e n o t y p e .R e c e n t l y m o r e s t u d i e s a r e n e u t r o p h i l s ,b a c t e r i a l c o l o n i z a t i o n a n dT h 2e n d o t y pe s .W e a r e s t i l l i n t h e i n i t i a l s t a g e of 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g o fC O P D.Th e f u t u r e c l a s si f i c a t i o no fC O P D m a y b em o r e a n dm o r e a c c u r a t e ,t h eu l t i m a t e g o a l i s t o a c h i e v e t h e p e r s o n a l i z e dm e d i c i n e o fC O P D.ʌK e y wo r d s ɔ 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 ;P h e n o t p e ;E n d o t y p e F u n d p r o g r a m:N a t i o n a l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F o u n d a t i o no fC h i n a (81470265)众所周知C O P D 是一种复杂性和异质性的疾病㊂其复杂性在于C O P D 包含许多肺内和肺外的机制,它们的相互作用在不同时间和地域并不相同㊂其异质性在于不是所有的机制都会同时出现在患者中[1]㊂以往C O P D 诊断㊁治疗均是以肺功能,特别是以F E V 1为核心,但后来的研究显示F E V 1并不能客观反映C O P D 的复杂性和异质性,也不能反映病理生理机制,比如慢性支气管炎㊁肺气肿或两者同时存在时均会导致F E V 1下降[2]㊂另外依据肺功能诊断C O P D 可能在年轻患者中会被低估,而在老年患者中会被高估,肺功能正常值下限需要流行病学进一步研究[3]㊂因此有人提出了表型和亚型的概念,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C O PD 的复杂性和异质性㊂本文将对目前临床上常见的C O P D 表型㊁亚型分型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㊂1 C O P D 常见临床表型及临床意义C O PD 表型是描述C O P D 患者个体差异间的疾病属性(单个或多个),它们与临床预后(症状㊁急性加重㊁对治疗的反应㊁疾病进展速率或死亡)密切相关[4]㊂这个定义有2层含义:①不像肺功能指标(如F E V 1)那样普遍存在于个体之中;②和未来临床预后密切相关㊂目前关于C O PD 表型分型的研究探讨有很多,但被真正写入各国指南的并不多见㊂1.1 慢性支气管炎表型 在捷克㊁英格兰㊁威尔士㊁波兰㊁俄罗斯㊁西班牙和瑞典的指南中均提到了慢性支气管炎表型和肺气肿表型[5]㊂以捷克为例慢性支气管炎表型的诊断标准与美国A T S 的临床标准是一致的:持续至少3个月连续2年以上的慢性产痰性咳嗽㊂慢性支气管炎表型与患者预后相关,与非慢性支气管炎型患者相比,慢性支气管炎型患者更年轻,多为男性,呼吸困难更严重,急性加重发作次数更多,气道阻塞更严重和气道壁增厚更加明显㊂㊃831㊃国际呼吸杂志2018年1月第38卷第2期 I n t JR e s p i r ,J a n u a r y 2018,V o l .38,N o .2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这种表型与肺气肿表型相比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概率更高[5]㊂201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 l o b a lI n i t i a t i v ef o r 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L u n g D i s e a s e,G O L D)中建议在G r o u p D组中如果F E V1%p r e d< 50%,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考虑给予罗氟司特治疗[6]㊂1.2肺气肿表型关于肺气肿表型目前各国指南标准并不一致㊂捷克的肺气肿诊断标准是指没有产痰性的咳嗽伴有体征及影像学肺气肿的征象㊂而俄罗斯诊断肺气肿型(洪喘型)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消瘦,呼吸困难,肺过度充气,寂静胸等症状及体征;这与他们对慢性支气管炎型(紫肿型:依据主要有超重,皮肤弥漫性青紫,四肢温暖,产痰性咳嗽,发热,喘息,右心衰竭等)的诊断标准相一致㊂目前针对肺气肿表型的研究显示肺气肿严重程度与患者健康状况和病死率[7-8]相关,以上叶为主的肺气肿和肺康复后运动能力不佳的患者会在肺减容外科手术(l u n g v o l u m e r e d u c t i o n s u r g e r y,L V R S)中获益[9]㊂虽然在欧洲一些国家指南中有自己的关于慢性支气管炎型和肺气肿型诊断标准,但在2017年G O L D中并没有对C O P D进行明确的慢性支气管炎型和肺气肿型分型㊂1.3频繁急性加重表型西班牙指南中将频繁急性加重表型进一步分为频繁急性加重伴肺气肿为主型和频繁急性加重伴慢性支气管炎为主型㊂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包括捷克㊁英格兰㊁威尔士㊁芬兰㊁波兰㊁葡萄牙㊁俄罗斯和瑞典)的指南建议中也确认了频繁急性加重表型㊂各国C O P D频繁急性加重表型的定义相似,均定义为每年具有2次或2次以上的急性加重㊂2017年G O L D中也提到了频繁急性加重(定义同前)患者会表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表型[6]㊂C O P D急性加重表型往往意味着患者预后差㊂与非频繁急性加重表型相比,频繁急性加重表型患者生活质量差,病死率增加,肺功能下降明显[10]㊂西班牙指南认为频繁急性加重伴慢性支气管炎表型支气管呈高分泌状态,与气道炎症㊁支气管细菌定植和呼吸道感染风险增加相关,这些患者可以用支气管扩张剂或吸入激素治疗,并且对罗氟司特的治疗有反应㊂频繁急性加重者可能对大环内酯或喹诺酮的长期治疗有反应,当不能使用吸入激素时,黏液溶解剂可有效减少恶化症状[11]㊂当频繁急性加重患者没有明显的咳嗽㊁咳痰症状,而是存在肺气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同时存在肺气肿征象时,则可诊断为频繁急性加重伴肺气肿为主型㊂此型患者治疗基础为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吸入激素治疗[12]㊂1.4哮喘-C O P D重叠综合征(a s t h m a C O P D o v e r l a p s y n d r o m e,A C O S)表型据报道有超过一半的老年C O P D患者(ȡ65周岁)有A C O S[13]㊂A C O S表型在捷克㊁芬兰㊁俄罗斯㊁西班牙和瑞典的指南建议中得到了认可㊂各国的诊断标准相似,以捷克为例,在捷克的指南中,诊断A C O S的主要标准是:首先在符合C O P D诊断标准的基础上,支气管扩张剂试验阳性(F E V1%p r e d>15%和> 400m l),F e N O>45~50p p b和/或痰嗜酸粒细胞比升高ȡ3%,以及哮喘病史[5]㊂A C O S在2015年支气管哮喘全球防治倡议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及诊断标准,只是描述A C O S的特点是持续的气流受限,同时具有哮喘与C O P D 的特征[14]㊂C O P D发病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A C O S患者与非A C O S患者具有不同的疾病特征,前者鼻炎㊁气道高反应性㊁喘鸣和血清免疫球蛋白E升高更常见[15]㊂R o o t m e n s e n等[16]研究显示A C O S患者更容易出现气急喘息的症状㊁肺部呼气相哮鸣音的体征及急性加重发生的风险更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对更差㊂这类表型的患者对吸入型激素的疗效较好,但是吸入糖皮质激素(i n h a l e d c o r t i c o s t e r o i d,I C S)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如病情变化,肺功能的严重程度等,同时注意停用激素需谨慎,以免引起病情反跳,增加C O P D急性加重的发作次数[17]㊂除了上述几种被不同国家写入指南的表型外,还有一些正在被研究可能会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表型㊂如F E V1快速下降表型,存在合并症的表型(心脏病㊁全身性㊁血管性疾病以及焦虑和抑郁性疾病),C O P D伴有严重的肺动脉高压表型等,这些表型都与患者预后相关[18-20]㊂2C O P D常见亚型分型及临床意义有人认为,C O P D的临床表型并不能反映疾病内在的病理生理机制,也不能提示对潜在治疗方案会有反应,因此提出了亚型的概念,与表型相对应㊂亚型的定义是由不同的功能或病理生理机制界定的疾病型[21]㊂亚型分型应具备3个特点:①易于识别(使用无创或微创测试);②能预测有意义的临床结果(症状㊁急性加重㊁病死率等);③定义病理生理机制,这样我们就可以准确的预测特定药物的治疗反应[22]㊂亚型和表型的关系是:亚型可以产生一种或多种临床表型,而临床表型是多种亚型的综合结果㊂C O P D精准治疗的目的就在于兼顾亚型和表型,以达到受益/风险比最大化㊂2.1中性粒细胞亚型近期的研究表明,罗氟司特在慢性支气管炎表型中是有治疗作用的,而罗氟司特主要作用是调节中性粒细胞炎症,于是有人提出对罗氟米特治疗反应组可能是由中性粒细胞炎症为主介导的一个亚型[23]㊂而在肺气肿过程中组织修复和损伤失衡会导致细胞外基质过度的消化,这个过程有许多细胞参与其中,中性粒细胞亦是参与之一,在C O P D患者肺组织局部和血清中I L-8水平均增高[24]㊂在小鼠动物实验中给予抑制中性粒细胞浸入的药物,可明显减轻小鼠肺气肿的严重程度[25]㊂2.2肺部菌群亚型目前已发现慢性细菌 定植 会发生在一些处于稳定期的C O P D患者肺部㊂慢性细菌 定植 可能会增加临床症状(慢性咳嗽和咳痰)㊁增加F E V1下降速率,增加气道和全身炎症水平,对临床进程产生负面影响[26]㊂与非慢性细菌定植患者相比,此类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更高[27]㊂当前关于肺部菌群没有任何指南提及如何诊断㊁监测或治疗㊂使用现代测序技术(而不是传统的培养技术)已经发现,健康的肺含有复杂的 微生物组 ,并且这在许多疾病包括C O P D中存在显著的变化[28]㊂C O P D患者肺部菌群的改变会对疾病的临床特征产生影响,㊃931㊃国际呼吸杂志2018年1月第38卷第2期I n t JR e s p i r,J a n u a r y2018,V o l.38,N o.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例如症状,急性加重,F E V1下降速率,肺癌易感性,同时也会影响肺局部与系统炎症之间的关系[29]㊂因此,肺部菌群可能也会被最终纳入到患者的临床评估和管理中㊂2.3 T h2亚型或嗜酸粒细胞增多亚型 T h2亚型或嗜酸粒细胞增多亚型也是近期人们关注比较多的一种亚型,以此型为主的肺气肿患者,在临床上与嗜酸粒细胞增多性哮喘有许多共同的特征㊂此亚型对激素治疗有更明显的效果,而针对用于哮喘的T h2靶向治疗也可能对此型有临床意义[30]㊂稳定期C O P D患者痰液中嗜酸粒细胞增多,给予激素治疗后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㊁喘息症状和F E V1都有显著改善,因此痰液嗜酸粒细胞有可能作为一种对激素治疗反应的标志物[31]㊂而血液嗜酸粒细胞与痰嗜酸粒细胞有很好的相关性,在纵向评估C O P D的预测替代终点研究中,在37%的C O P D患者中存在持续性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2%)[32]㊂有研究显示联合激素治疗,对C O P D急性加重伴有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患者更为有效[33]㊂3C O P D分型存在的问题虽然表型或亚型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C O P D,并根据不同的类型趋向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这些分型是理解C O P D的最佳策略吗?分型可以区分异质性,但在现实生活中,C O P D患者不仅是异质的而且是复杂的,不同的临床表型特征可以在患者中以不同比例发生㊂A g u s tí[34]认为分型其实有它本身的局限性,它其实只是通向精准医疗的一个中间步骤,当人们在这一领域进一步发展后,分型的概念就会被抛弃㊂分型概念的局限性可以通过2方面来理解:①一个精准的分型(可以通过标志物等方法从疾病中明显的鉴别出来,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有效)最终的结局可能是变成一种独立的疾病,如α抗胰蛋白酶缺乏症;②其他欠精准的分型则不会单独而是同时几个存在于同一个体内,它们不是独立的㊁明确定义的分型㊂这时就需要在认识和治疗一个分型的同时,继续寻找另一个分型,直到最终的治疗方案㊂总之,不管是临床表型分型还是亚型分型,亦或是两者相结合,都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C O P D,在治疗上可以倾向性的选择某种治疗方案[35]㊂目前我们对C O P D分型的认识尚处于初步阶段,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讨各分型间的复杂联系,在未来C O P D的分型可能会越来越精准,最终目的是达到对C O P D的精准医疗㊂参考文献[1] A g u s t iA.T h e p a t ht o p e r s o n a l i s e d m e d i c i n e i n C O P D[J].T h o r a x,2014,69(9):857-864.D O I:10.1136/t h o r a x j n l-2014-205507.[2] C a m i c i o t t o l i G,B i g a z z i F,P a o l e t t i M,e t a l.P u l m o n a r yf u n c t i o n a n d s p u t u m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p r e d i c t c o m p u t e dt o m o g r a p h yp h e n o t y p e a n d s e v e r i t y o fC O P D[J].E u rR e s p i rJ,2013,42(3):626-635.D O I:10.1183/09031936.00133112.[3] L a n g e P,H a l p i n D M,OᶄD o n n e l l D E,e t a l.D i a g n o s i s,a s s e s s m e n t,a n d p h e n o t y p i n g o fC O P D:b e y o n dF E V1[J].I n tJC h r o nO b s t r u c tP u l m o nD i s,2016,11S p e c I s s:3-12.D O I:10.2147/C O P D.S85976.[4] H a n MK,A g u s t iA,C a l v e r l e y P M,e t a l.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 p h e n o t y p e s:t h e f u t u r e o fC O P D[J].A mJR e s p i rC r i tC a r eM e d,2010,182(5):598-604.D O I:10.1164/r c c m.200912-1843C C.[5] M i r a v i t l l e s M,V o g e l m e i e r C,R o c h e N,e ta l.A r e v i e w o fn a t i o n a l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m a n a g e m e n t o fC O P Di nE u r o p e[J].E u rR e s p i r J,2016,47(2):625-637.D O I:10.1183/13993003.01170-2015.[6] V o g e l m e i e rC F,C r i n e rG J,M a r t i n e zF J,e t a l.G l o b a l s t r a t e g yf o rt h e d i ag n o s i s,m a n a g e m e n t,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o fch r o ni co b s t r u c t i v e l u n g d i s e a s e2017r e p o r t:G O L D e x e c u t i v es u mm a r y[J].E u rR e s p i rJ,2017,49(3).p i i:1700214.D O I:10.1183/13993003.00214-2017.[7] H a n MK,B a r t h o l m a i B,L i uL X,e t a l.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r a d i o l o g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s i nC O P D[J].C O P D,2009,6(6):459-467.D O I:10.3109/15412550903341513.[8] M a r t i n e zF J,F o s t e rG,C u r t i s J L,e t a l.P r e d i c t o r s o fm o r t a l i t y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e m p h y s e m aa n ds e v e r ea i r f l o w o b s t r u c t i o n[J].A mJR e s p i rC r i tC a r e M e d,2006,173(12):1326-1334.D O I:10.1164/r c c m.200510-1677O C.[9] F i s h m a n A,M a r t i n e zF,N a u n h e i m K,e ta l.A r a n d o m i z e dt r i a l c o m p a r i n g l u n g-v o l u m e-r e d u c t i o ns u r g e r y w i t h m e d i c a lt h e r a p y f o r s e v e r ee m p h y s e m a[J].N E n g l J M e d,2003,348(21):2059-2073.D O I:10.1056/N E J M o a030287. [10] L e e S J,L e eS H,K i m Y E,e t a l.C l i n i c a l f e a t u r e sa c c o r d i n g t ot h e f r e q u e n c y o fa c u t ee x a c e r b a t i o ni n C O P D[J].T u b e r cR e s p i rD i s(S e o u l),2012,72(4):367-373.D O I:10.4046/t r d.2012.72.4.367.[11] K i m V,H a n MK,V a n c e G B,e ta l.T h ec h r o n i cb r o n c h i t i cp h e n o t y p e o f C O P D:a n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C O P D G e n e S t u d y[J].C h e s t,2011,140(3):626-633.D O I:10.1378/c h e s t.10-2948.[12] H a nMK,K a z e r o o n i E A,L y n c hD A,e t a l.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e x a c e r b a t i o n si nt h e C O P D G e n es t u d y:a s s o c i a t e dr a d i o l o g i c p h e n o t y p e s[J].R a d i o l o g y,2011,261(1):274-282.D O I:10.1148/r a d i o l.11110173. [13]S o r i a n oJ B,D a v i s K J,C o l e m a n B,e ta l.T h e p r o p o r t i o n a lV e n n d i a g r a m o f o b s t r u c t i v e l u n g d i s e a s e:t w oa p p r o x i m a t i o n s f r o m t h e U n i t e d S t a t e s a n d t h e U n i t e dK i n g d o m[J].C h e s t,2003,124(2):474-481.[14] H o r a kF,D o b e r e rD,E b e r E,e t a l.D i a g n o s i s a n dm a n a g e m e n to f a s t h m a-s t a t e m e n t o n t h e2015G I N A G u i d e l i n e s[J].W i e nK l i n W o c h e n s c h r,2016,128(15/16):541-554.D O I:10.1007/s00508-016-1019-4.[15] F u J J,G i b s o nP G,S i m p s o nJ L,e t a l.L o n g i t u d i n a l c h a n g e s i nc l i n i c a l o u t c o m e si no lde r p a t i e n t s w i t ha s t h m a,C O P D a n da s t h m a-C O P Do v e r l a p s y n d r o m e[J].R e s p i r a t i o n,2014,87(1):63-74.D O I:10.1159/000352053.[16] R o o t m e n s e n G,v a n K e i m p e m a A,Z w i n d e r m a n A,e ta l.㊃041㊃国际呼吸杂志2018年1月第38卷第2期I n t JR e s p i r,J a n u a r y2018,V o l.38,N o.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C l i n i c a l p h e n o t y p e s o f o b s t r u c t i v e a i r w a y d i s e a s e si n a no u t p a t i e n t p o p u l a t i o n[J].J A s t h m a,2016,53(10):1026-1032.D O I:10.3109/02770903.2016.1174258. [17] W o o d r u f f P G,A g u s t iA,R o c h eN,e ta l.C u r r e n t c o n c e p t s i nt a r g e t i n g 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p h a r m a c o t h e r a p y:m a k i n g p r o g r e s s t o w a r d s p e r s o n a l i s e dm a n a g e m e n t[J].L a n c e t,2015,385(9979):1789-1798.D O I:10.1016/S0140-6736(15)60693-6.[18] N i s h i m u r a M,M a k i t a H,N a g a iK,e ta l.A n n u a lc h a n g ei np u l m o n a r y f u n c t i o n a n d c l i n i c a l p h e n o t y p e i n 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J].A m J R e s p i r C r i t C a r eM e d,2012,185(1):44-52.D O I:10.1164/r c c m.201106-0992O C.[19] K i r iV A,S o r i a n oJ,V i s i c k G,e ta l.R e c e n tt r e n d si nl u n gc a n c e ra nd i t sa s s o c i a t i o n w i t hC O P D:a na n a l y s i su s i n g t h eU K G PR e s e a r c hD a t a b a s e[J].P r i m C a r eR e s p i r J,2010,19(1):57-61.D O I:10.4104/p c r j.2009.00048.[20] H u r d m a n J,C o n d l i f f e R,E l l i o t C A,e t a l.P u l m o n a r yh y p e r t e n s i o n i nC O P D:r e s u l t s f r o mt h eA S P I R E r e g i s t r y[J].E u rR e s p i r J,2013,41(6):1292-1301.D O I:10.1183/09031936.00079512.[21] A n d e r s o n G P.E n d o t y p i n g a s t h m a:n e w i n s i g h t si n t o k e yp a t h o g e n i cm e c h a n i s m s i nac o m p l e x,h e t e r o g e n e o u sd i s e a s e[J].L a n c e t,2008,372(9643):1107-1119.D O I:10.1016/S0140-6736(08)61452-X.[22]S p e i z e r F E,W a r e J H.E x p l o r i n g d i f f e r e n t p h e n o t y p e s o fC O P D[J].N E n g l J M e d,2015,373(2):185-186.D O I:10.1056/N E J M e1503888.[23] G a r n o c k-J o n e sK P.R o f l u m i l a s t:ar e v i e wi n C O P D[J].I n tA r c h A l l e r g y I mm u n o l,2014,165(3):152-164.D O I:10.1159/000368800.[24] D j e k i cU V,G a g g a rA,W e a t h i n g t o nNM.A t t a c k i n g t h em u l t i-t i e r e d p r o t e o l y t i c p a t h o l o g y o f C O P D:n e w i n s i g h t s f r o mb a s i ca n d t r a n s l a t i o n a l s t u d i e s[J].P h a r m a c o lT h e r,2009,121(2):132-146.D O I:10.1016/j.p h a r m t h e r a.2008.09.008.[25]v a n H o u w e l i n g e n A H,W e a t h i n g t o n NM,V e r w e i j V,e ta l.I n d u c t i o no fl u n g e m p h y s e m ai s p r e v e n t e d b y L-a r g i n i n e-t h r e o n i n e-a r g i n i n e[J].F A S E BJ,2008,22(9):3403-3408.D O I:10.1096/f j.07-096230.[26] M u r p h y T F,B r a u e r A L,S c h i f f m a c h e r A T,e ta l.P e r s i s t e n tc o l o n i z a t i o nb y H a e m o p h i l u s i n f l u e n z a e i n 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J].A mJR e s p i rC r i tC a r eM e d,2004,170(3):266-272.D O I:10.1164/r c c m.200403-354O C.[27] D e s a iH,E s c h b e r g e rK,W r o n aC,e t a l.B a c t e r i a l c o l o n i z a t i o ni n c r e a s e s d a i l y s y m p t o m s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J].A n n A m T h o r a cS o c,2014,11(3):303-309.D O I:10.1513/A n n a l s A T S.201310-350O C. [28] D i c k s o n R P,E r b-D o w n w a r d J R,M a r t i n e z F J,e t a l.T h em i c r o b i o m e a n d t h e r e s p i r a t o r y t r a c t[J].A n n uR e vP h y s i o l,2016,78:481-504.D O I:10.1146/a n n u r e v-p h y s i o l-021115-105238.[29] D y R,S e t h iS.T h el u n g m i c r o b i o m ea n de x a c e r b a t i o n so fC O P D[J].C u r rO p i nP u l m M e d,2016,22(3):196-202.D O I:10.1097/M C P.0000000000000268.[30] A l-K a s s i m i F A,A l h a m a d E H.A c h a l l e n g e t o t h e s e v e nw i d e l y b e l i e v e d c o n c e p t so fC O P D[J].I n tJC h r o n O b s t r u c tP u l m o nD i s,2013,8:21-30.[31]S i n g hD,R o c h e N,H a l p i n D,e ta l.C u r r e n tc o n t r o v e r s i e s i nt h e p h a r m a c o l o g i c a l t r e a t m e n t o f 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J].A mJR e s p i rC r i tC a r eM e d,2016,194(5):541-549.D O I:10.1164/r c c m.201606-1179P P.[32]S i n g h D,K o l s u m U,B r i g h t l i n g C E,e t a l.E o s i n o p h i l i ci n f l a mm a t i o n i nC O P D:p r e v a l e n c e a n d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J].E u rR e s p i rJ,2014,44(6):1697-1700.D O I:10.1183/09031936.00162414.[33]S i d d i q u i S H,G u a s c o n iA,V e s t b o J,e t a l.B l o o de o s i n o p h i l s:ab i o m a r k e r o f r e s p o n s e t o e x t r a f i n e B ec l o m e t h a s o n e/F o r m o t e r o l i n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J].A mJR e s p i rC r i tC a r e M e d,2015,192(4):523-525.D O I:10.1164/r c c m.201502-0235L E.[34] A g u s tíA.P h e n o t y p e sa n dd i s e a s e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i n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T o w a r d t h e e x t i n c t i o n o fp h e n o t y p e s?[J].A n nA m T h o r a cS o c,2013,10S u p p l:S125-S130.D O I:10.1513/A n n a l s A T S.201303-055AW. [35]郭雨平,潘海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对评估病情及预后价值的研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12,32(17):1340-1344.D O I:10.3760/c m a.j.i s s n.1673-436X.2012.017.015.(收稿日期:2017-06-22)㊃141㊃国际呼吸杂志2018年1月第38卷第2期I n t JR e s p i r,J a n u a r y2018,V o l.38,N o.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实验室及特殊检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气道阻塞和气道炎症,常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COP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病例可导致残疾甚至死亡。
针对COPD的诊断和监测,实验室检查以及特殊检查的应用十分重要。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1.动脉血气分析:是评估COPD患者呼吸功能的重要检查手段。
通过测量动脉血气中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碱剩余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氧合和通气功能。
2.血常规检查:可以反映炎症程度、贫血情况以及慢性缺氧对骨髓的影响等情况。
3.C-反应蛋白检测:C-反应蛋白是炎症反应的标志物,可以作为COPD炎症活动性的参考指标。
痰液检查1.痰涂片检查:可用于鉴别感染性痰和细菌培养,帮助判断感染性COPD和非感染性COPD。
2.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对于合并感染的COPD患者,进行痰培养可以明确感染病原体,指导抗感染治疗。
特殊检查肺功能检查1.肺功能试验:包括肺活量、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流速等指标,通过评估呼吸机械功能,可以帮助诊断COPD,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制定治疗方案。
2.气道高反应性检测:通过刺激气道,观察气道狭窄程度,以评估患者的气道过敏反应。
影像学检查1.X线胸片:可以显示肺部充气情况、肺组织纹理、肺气肿等情况,帮助诊断COPD并评估并发症(如肺气肿)情况。
2.CT扫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结构,帮助区分气道肺气肿和肺气肿等病变。
其他检查1.心电图(ECG):COPD患者常伴有心脏病,进行心电图检查可以评估心脏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脏病变。
2.慢性缺氧评估:通过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氧化氮测定等检查,评估患者的慢性缺氧情况,指导氧疗的应用。
结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在COPD诊断、治疗和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gE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㊃论 著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 g E 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范明鑫 张永祥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02600通信作者:张永祥,E m a i l z yx @y a h o o c o m c n ʌ摘要ɔ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O P D )患者总I g E (t I g E )及特异性I gE (s I g E )水平与C O P D 表型㊁急性加重㊁肺功能的关系㊂方法 采用过敏反应体外试剂盒测定294例已确诊的C O P D 患者血清t I g E 及s I gE 水平㊂同时收集病史㊁评估患者临床症状㊁肺功能㊁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㊁急性加重住院次数等资料㊂结果 在294例患者中,t I g E 升高患者185例,占62 9%㊂s I g E 中户尘螨组(21 6%)和真菌组(25 9%)阳性率较高,浓度分级以1㊁2级为主㊂同t I g E 正常组患者比较,t I g E 升高组患者存在更早出现的呼吸困难症状,更差的肺功能情况,更多的喘息症状及频繁急性加重,特别是真菌组s I g E 升高的患者更为明显㊂结论 C O P D 患者中t I g E 升高较为常见,t I g E 升高可能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㊁肺功能受损及急性加重风险相关,t I gE 升高患者可考虑为C O P D 变应原相关表型㊂ʌ关键词ɔ 血清I gE ;变应原;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表型D O I 10 3760 c m a ji s s n 1673-436X 2019 20 003P r e v a l e n c e o f s e r u mI g E l e v e l a n d i t s c l i n i c a l s i gn i f i c a n c e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C O P D F a n M i n g x i n Z h a n g Y o n g x i a n g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e s p i r a t o r y a n dC r i t i c a l C a r eM e d i c i n e t h eD a x i n g H o s p i t a l o f C a p i t a l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 102600 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Z h a n g Y o n g x i a n g E m a i l z yx @y a h o o c o m c n ʌA b s t r a c t ɔ O b j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p r e v a l e n c e of e l e v a t e d t o t a l Ig E t I g E a n d s p e c i f i c I g E s I g E th e a s s o ci a t i o nw i t h t h e c l i n i c a l p h e n o t y p e l u n g f u n c t i o n s a n d a c u t e e x a c e r b a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 C O P D M e t h o d s T h e s e r u mt I g Ea n ds I gEl e v e l so f 294p a t i e n t sw i t hC O P D w e r e d e t e r m i n e db y i nv i t r oa n a p h y l a x i sk i t M e a n w h i l e t h e p a t i e n t sw i t h C O P D w e r e e v a l u a t e d b y r e s p i r a t o r y s y m p t o m s m e d i c a l h i s t o r y l u n g fu n c t i o n a n d a c u t e e x a c e r b a t i o n s R e s u l t s T h e p r e v a l e n c eo f e l e v a t e dt I gE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C O P D w a s62 9% n =185 T h e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o f h o u s e d u s tm i t e 21 6% a n d f u n g i g r o u p 25 9% i n s I g Ew a s h i g h e r a n d t h e l e v e l so fs I g E w e r e m o s t l y i nt h e g r a d e1o r2 C o m p a r e d w i t ht h en o r m a l t I g E g r o u p p a t i e n t sw i t he l e v a t e dt I g E e s p e c i a l l y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e l e v a t e ds I g Ei nt h ef u n g a l g r o u ph a da n e a r l i e r o n s e t o f d y s p n e a P <0 01 T h e y a l s o s h o w e dw o r s e l u n g f u n c t i o n s P <0 01 a n d t h e y w e r em o r e l i k e l y t ow h e e z ea n da c u t ee x a c e r b a t i o n s P <0 01 C o n c l u s i o n s T h e r ew a sah i g h p r e v a l e n c eo fe l e v a t e ds e r u mt I g E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C O P D S e r u mt I g El e v e lw a sc o r r e l a t e d w i t h s y m p t o m s i m p a i r m e n t o f l u n g f u n c t i o na n da c u t e e x a c e r b a t i o n s A l l e r g e n s s u c ha s f u n g im a y h a v e e f f e c t s o nb r o n c h i a lh y p e r r e s p o n s i v e n e s sa n da i r w a y r e m o d e l i n g ofC O P D P a t i e n t sw i t he l e v a t e d t I g Ew e r e c o n s i d e r e d t oh a v e a na l l e r g i c p h e n o t y pe o fC O P D ʌK e y wo r d s ɔ S e r u mI g E A l l e r g y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 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h e n o t y p e D O I 10 3760 c m a ji s s n 1673-436X 2019 20 003㊃2351㊃国际呼吸杂志2019年10月第39卷第20期 I n t JR e s pi r ,O c t o b e r 2019,V o l .39,N o .20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C O PD 是以气流持续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㊂在全球范围内为继缺血性心脏病及脑卒中之后第3大疾病死因㊂在我国40岁以上成年人中患病率约13 7%[1]㊂C O P D 作为一种异质性疾病,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变应原在一部分C O P D 患者发病及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学者将C O P D 分为变应原相关表型及非变应原相关表型,发现I gE 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参与气道炎症反应及气道重塑[2-3]㊂本文通过对C O P D 患者血清I gE 水平的分析,了解C O P D 不同表型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指导治疗对策㊂表1 t I g E 升高及t I gE 正常患者临床特征比较临床特征t I gE 升高组(n =185)t I gE 正常组(n =109)检验值P 值性别 例 %男124 67 84 77 χ2=3 339>0 01 女61 3325 23χ2=3 339>0 01年龄 岁 x -ʃs 72 0ʃ6 271 0ʃ9 3t =0506>0 01危险因素吸烟 例 %157 85 84 77 χ2=2 824>0 01 生物燃料及粉尘 例 %38 21 36 33 χ2=5 678>0 01 慢性咳嗽咳痰病史 年 x -ʃs18 0ʃ10 017 0ʃ11 0t =0591>0 01 呼吸困难病史 年 x -ʃs 7 8ʃ5 84 2ʃ3 2t =2311<0 01 存在喘息或哮鸣音 例 %159 86 67 62 χ2=23 114<0 01出现呼吸困难时间占慢性咳嗽咳痰时间 % x -ʃs43 0ʃ16 025 0ʃ13 0t =2 803<0 01 F E V 1%p r e d 的平均值 % x -ʃs 40 9ʃ10 260 2ʃ9 3t =1 915<0 01 F E V 1F V C 的平均值 % x -ʃs 45 6ʃ6 362 2ʃ3 6t =2 366<0 01G O L D 分级 例 % Ⅱ级70 38 47 43 Ⅲ级74 40 51 46 Ⅳ级37 20 10 9 近1年内急性加重住院ȡ2次 例 %88 4838 35χ2=4 521<0 01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平均值 c e l l s μl x -ʃs 239 0ʃ227 0208 0ʃ203 0t =0873>0 01注:t I g E 升高组包括t I g E >200U /m l 及t I g E 为100~200U /m l 的患者㊂t I g E 正常组包括t I gE <100U /m l 的患者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采集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根据患者临床表现㊁胸部影像学及肺功能确诊为C O P D ,且近1周未应用抗组胺药物及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共294例㊂1 2 研究方法 采集患者吸烟史等危险因素㊁呼吸困难及急性加重病史等临床资料㊂1 2 1 肺功能检测 应用M a s t e r S c r e e n B o d y J a e g e r s p i r o m e t e r 测定肺功能,包括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之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 o r c e de x p i r a t o r y v o l u m e i no n es e c o n d ,F E V 1)/F V C ㊁F E V 1%p r e d ㊂1 2 2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 应用5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㊂1 2 3 总I g E (t I g E )及特异性I g E (s I gE )检测 应用德国M e d i w i s s 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通过免疫印记法半定量检测血清t I g E ㊂t I g E 水平分为<100U /m l ㊁100~200U /m l 及>200U /m l 的3个水平㊂s I gE 为定量值,并按浓度分级为:0级0 00~0 34U /m l ,1级0 35~0 69U /m l,2级0 70~3 49U /m l ,3级3 50~17 49U /m l ,4级17 5~49 9U /m l ,5级50 0~100 0U /m l ,6级>100U /m l ㊂1 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应用S P S S19 0软件处理㊂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 -ʃs 表示,采用t 检验进行比较㊂相关性分析采用S pe a r m a n 相关性分析㊂P <0 05为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 1 t I g E 升高和t I gE 正常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t I g E 升高和t I g E 正常组患者在性别㊁年龄及危险因素㊁慢性咳嗽咳痰病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1)㊂但t I gE 升高组出现呼吸困难的时间更早,更易出现喘息或哮鸣音,同时具有更差的肺功能及更高的急性加重住院风险㊂二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2 2 s I g E 升高情况 所收集患者中t I gE 升高患者185例(62 9%),见图1㊂s I g E 升高浓度分级以1级和2级为主㊂其中真菌和户尘螨为主要变应㊃3351㊃国际呼吸杂志2019年10月第39卷第20期 I n t JR e s pi r ,O c t o b e r 2019,V o l .39,N o .20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原,分别有48例(16%)和40例(13 6%)患者可观察到真菌s I g E 和户尘螨s I g E 升高㊂2 3 真菌组特异性抗体升高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在t I g E 正常组中有2例s I gE (f )阳性,予剔除后组成s I g E (f )阴性t I g E 正常组㊂s I gE (f )阳性t I g E 升高组与之比较,发现s I gE (f )阳性t I gE 升高组出现呼吸困难时间更早,肺功能更差,更易出现喘息或哮鸣音㊂二者在性别㊁年龄㊁危险因素㊁慢性咳嗽咳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2)㊂注:1~20分别为真菌㊁户尘螨㊁屋尘㊁蟑螂㊁贝蟹㊁蒿/矮豚草㊁柏榆柳㊁腰果/花生/黄豆㊁苋/藜/葎草㊁鸡蛋白㊁桑树㊁牛奶㊁芒果/苹果/桃㊁菠萝㊁猫毛皮屑㊁狗毛皮屑㊁虾㊁牛肉㊁小麦㊁鱼图1 各种变应原s I gE 升高情况表2 s I g E (f )阳性及s I gE (f )阴性患者临床特征比较临床特征s I g E (f )阳性t I gE 升高组(n =48)s I g E (f )阴性t I gE 正常组(n =107)检验值P 值性别 例 %男31 65 82 77 χ2=2 436>0 01 女17 3525 23χ2=2 436>0 01年龄 岁 x -ʃs 70 0ʃ7 671 0ʃ8 1t =0 431>0 01危险因素吸烟 例 %38 80 82 77 χ2=0 121>0 01 生物燃料及粉尘 例 %12 25 36 33 χ2=6 385>0 01 慢性咳嗽咳痰病史 年 x -ʃs19 0ʃ11 017 0ʃ13 0t =0 681>0 01 呼吸困难病史 年 x -ʃs9 6ʃ5 34 2ʃ2 8t =2333<0 01 存在喘息或哮鸣音 例 % 42 88 67 62 χ2=9 831<0 01出现呼吸困难时间占慢性咳嗽咳痰时间 % x -ʃs51 0ʃ21 025 0ʃ17 0t =3 100<0 01 F E V 1%p r e d 的平均值 % x -ʃs 38 0ʃ11 760 2ʃ9 3t =2 807<0 01 F E V 1F V C 的平均值 % x -ʃs 42 0ʃ8 962 2ʃ4 1t =2 711<0 01G O L D 分级 例 % Ⅱ级18 38 45 42 Ⅲ级19 40 52 49 Ⅳ级11 2210 9注:s I g E (f )阳性代表真菌组s I gE 升高2 4 C O P D 患者血清t I gE 水平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分析 C O P D 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与总t I gE 无明显相关性(r =0 233,P <0 001)㊂3 讨论C O PD 在临床表现㊁影像学特征㊁病程发展和治疗反应及预后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㊂肺功能作为C O P D 诊断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示患者急性加重风险,但不能反映患者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差异[4]㊂近年来,对于以上异质性即C O P D表型(p h e n o t y pe )识别研究主要通过对流行病学㊁生物学㊁影像学㊁合并症等临床观察及无偏差分析如聚类分析获得,目的是区分具有独特预后或治疗特点的患者群体㊂目前,学术界仍未对C O P D 表型分类形成共识㊂常见表型分类一元标准包括年龄㊁性别㊁吸烟等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慢支型㊁肺气肿型㊁全身炎症型㊁哮喘-C O P D 重叠表型㊁频繁急性加重表型等[5-7]㊂对于基于表型的针对性治疗,西班牙C O P D 指南更为积极地提出非频繁急性加重型㊁C O P D -哮喘重叠型㊁频繁急性加重肺气肿型㊁频繁急性加重慢支型4种多元标准的表型,并根据以上4种表型制定相应治疗建议㊂体现了表型识别在C O P D 个体化精准治疗中的重要指导意义[8]㊂本研究以血清I gE 水平为识别特征,研究不同I g E 水平C O P D 患者异质性情况㊂有助于探讨内在致病机制及治疗策略㊂近年来,研究报道C O P D 患者中t I gE 升高占18%~47 3%[9-10]㊂本研究发现t I g E 升高患者更㊃4351㊃国际呼吸杂志2019年10月第39卷第20期 I n t JR e s pi r ,O c t o b e r 2019,V o l .39,N o .20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为普遍,比例为63%㊂较其他研究结果比例偏高, t I g E水平可能因疾病状态而不同,大多数研究未区分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患者㊂但多数研究均提示t I g E升高在C O P D患者中比例较高㊂J a m i e s o n 等[2]进一步提出C O P D的变应原相关表型,包括存在明确过敏史及过敏原检测阳性的患者,认为该表型患者存在更严重的下呼吸道症状及更高的急性加重风险㊂本研究发现t I g E升高为表型的患者即变应原相关表型C O P D患者,除有更多急性加重住院及喘息症状外,存在更早出现的呼吸困难症状,更差的肺功能情况㊂特别是真菌组s I g E升高的患者更为明显㊂但在慢性咳嗽咳痰病史上,t I g E 升高患者与I g E正常患者无明显差异㊂且C O P D s I g E升高浓度分级以1级及2级为主,不同于过敏性哮喘患者的s I g E明显升高㊂提示变应原暴露及致敏不是C O P 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在C O P D患者症状表现及病情进展中发挥作用㊂本研究发现t I g E升高患者具有更严重的呼吸困难症状㊁更差的肺功能及急性加重风险㊂其可能的机制为参与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㊂A n d r z e j 等[9]发现I g E升高的C O P D患者T h2相关细胞因子升高同过敏性哮喘患者类似㊂S t o l l等[11]还发现在G O L D2-4级C O P D患者与过敏性哮喘类似,存在树突细胞表面I g E受体(F cεR)过度表达㊂因此,I g E影响C O P D患者症状表现及病情进展的机制,可能为I g E介导的变态反应及相关T h2炎症因子参与变应原相关表型C O P D患者的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在启动和维持慢性气道变应性炎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㊂引起更为明显的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等病理生理改变,导致更多的喘息症状及急性加重㊂本研究中发现真菌组s I g E升高的患者具有更严重的呼吸困难症状㊁更差的肺功能㊂其机制可能为同时还存在真菌特别是曲霉引起的支气管扩张及黏液分泌机制,因而可能进一步加重了呼吸道症状及肺功能损伤㊂近年来,C O P D的临床表型研究还包括C O P D 与其他慢性气道疾病的重叠(o v e r l a p),其中与I g E相关的重叠包括支气管扩张-C O P D重叠(b r o n c h i e c t a s i s-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 o v e r l a p,B O C)及哮喘-C O P D重叠(a s t h m a-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 o v e r l a p,A O C)㊂中度至重度C O P D的患者,支气管扩张的发病率高达50%㊂而A O C在C O P D中的发生率约为121%~552%㊂本研究未能涉及胸部C T及过敏史等资料,未能提出以上重叠状态的发病率情况㊂有研究提示以上重叠状态存在更重的临床症状及频繁急性加重㊁更高的病死率㊂针对B O C表型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注意吸入激素诱发感染的风险增加,同时应用抗生素疗程及吸入抗生素治疗的选择㊂A O C表型患者首选含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案[12-15]㊂有研究发现血清高t I g E水平是C O P D并发支气管扩张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血清t I g E水平与C O P D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程度呈正相关[16]㊂而对于A O C患者,西班牙指南将t I g E水平升高列为A O C诊断的次要标准之一[8]㊂在t I g E升高C O P D患者中真菌为常见吸入性过敏原,本研究真菌组(包括烟曲霉等)s I g E升高占16%㊂本研究未进行烟曲霉特异性抗体检测,不能确诊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 l l e r g i c b r o n c h o p u l m o n a r y a s p e r g i l l o s i s,A B P A),仅能提示C O P D患者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霉菌病的可能㊂国内㊁外学者报道烟曲霉抗体阳性在C O P D患者中占85%~18%,并于筛查t I g E升高C O P D患者中发现有C O P D合并A B P A的病例,而合并A B P A的C O P D患者的治疗,应兼顾全身糖皮质激素及抗曲霉菌治疗[10,17]㊂在变应原相关表型C O P D患者中针对I g E介导的变态反应及T h2炎症因子的靶向治疗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㊂例如在A O C患者中应用奥马珠单克隆抗体及嗜酸粒细胞表型C O P D患者中应用I L-5单克隆抗体[18-20]㊂因此,I g E水平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以上特殊表型,对于个体化治疗及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㊂2019版G O L D指南提出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300个细胞/μl初始吸入治疗应含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方案㊂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100个细胞/μl可能提示吸入激素不敏感[21]㊂本研究发现在C O P D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与t I g E无明显相关性㊂可能与C O P D患者应用药物㊁疾病不同时期对嗜酸粒细胞的影响,以及局部嗜酸粒细胞水平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水平可能存在差异有关㊂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未能获得连续监测患者疾病不同时期的I g E水平,且t I g E水平在本研究中为半定量数据㊂但结合本研究及已有关于C O P D 变应原相关表型的研究,C O P D患者中血清I g E的筛查,应有助于对C O P D特殊表型的早期诊断及制订针对性个体化治疗策略㊂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参考文献1 W a n g C X u J Y Y a n g L e t a l P r e v a l e n c ea n dr i s kf a c t o r so f㊃5351㊃国际呼吸杂志2019年10月第39卷第20期I n t JR e s p i r,O c t o b e r2019,V o l.39,N o.20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d i se a s ei n C h i n a t h e C h i n aP u l m o n a r y H e a l t h C P H s t u d y an a t i o n a lc r o s s-s e c t i o n a l s t u d y J L a n c e t2018391101311706-1717D O I101016S0140-67361830841-92J a m i e s o nD B M a t s u iE C B e l l i A e ta l E f f e c t so fa l l e r g i c p h e n o t y p e o n r e s p i r a t o r y s y m p t o m s a n d e x a c e r b a t i o n s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 J A mJ R e s p i rC r i t C a r e M e d2013188187-192D O I101164r c c m 201211-2103O C3 M i c h a e lR J u nZ C e l i n eZ e t a l T h e r o l eo f I g E-r e c e p t o r s i nI g E-d e p e n d e n t a i r w a y s m o o t h m u s c l ec e l lr e m o d e l l i n g JP L o SO n e201382e56015D O I101371j o u r n a l p o n e00560154 H u r s t J R V e s t b o J A n z u e t o A e t a l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t oe x a c e r b a t i o n i n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 J NE n g l J M e d2010363121128-1138 D O I1056N E J M o a09098835 H a n MK A g u s t iA C a l v e r l e y P M e t a l 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 p h e n o t y p e s t h e f u t u r e o fC O P D J A mJ R e s p i rC r i t C a r e M e d2010182598-604D O I101164r c c m 200912-1843C C6 D i r k j e S P e t e r J 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p h e n o t y p e s c u r r e n t r a t h e rt h a nf u t u r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J A m R e s p i rC r i tC a r eM e d20121855589-590D O I101164a j r c c m 18555897牛宏涛杨汀王辰慢阻肺的临床表型和治疗策略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91-4D O I103969j i s s n2095-85522017090018贾国华陈亚红2017年西班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南解读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91223-27D O I1012037Y X Q Y 201712-069 A n d r z e j B B a r b a r aR I g E-d e p e n d e n t s e n s i t i z a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C O P D J A n n A g r i cE n v i r o n M e d2018253417-420D O I1026444a a e m8341310J i n J M L i uX F S u n Y C T h e p r e v a l e n c eo f i n c r e a s e ds e r u mI g Ea n dA s p e r g i l l u s s e n s i t i z a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C O P Da n dt h e i r a s s o c i a t i o nw i t hs y m p t o m sa n d l u n g f u n c t i o J R e s p i r R e s201415130D O I101186s12931-014-0130-111S t o l l P B a h k e r A U l r i c h M e ta l T h ed e n d r i t i cc e l lh i g h-a f f i n i t y I g E r e c e p t o ri so v e r e x p r e s s e di nb o t h a s t h m aa n ds e v e r eC O P D J C l i nE x p A l l e r g y201646575-583D O I101111c e a1266412赵京梅阎锡新李国翔等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高分辨率C T表现及临床特点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74011874-876D O I103760c m a ji s s n1001-093920171101613 C o s i oB G S o r i a n oJ B Lóp e z-C a m p o sJ L e ta l D e f i n i n g t h eA s t h m a-C O P D O v e r l a p S y n d r o m ei na C O P D C o h o r t JC h e s t2016149145-52D O I101378c h e s t15-105514 K e e l eE W u r s t K K e l l y R e ta l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a s t h m a-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d i se a s eo v e r l a p s y n d r o m e JR e s p i rM e d2*******-11D O I101016j r m e d20151000415 H u r s t J R E l b o r nJ S D eS o y z aA e t a l C O P D-b r o n c h i e c t a s i so v e r l a p s y n d r o m e J E u rR e s p i rJ2015452310-313D O I101183090319360017001416J i nJ M Y u W L S u n Y C e t a l F a c t o r s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b r o nc h i e c t a s i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m ode r a t e-s e v e r e 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 J M e d i c i n e20169529e4219D O I101097M D 000000000000421917 B a f a d h e l M M c k e n n a S A g b e t i l e J e t a l A s p e r g i l l u sf u m ig a t u s d u r i n g s t a b l e s t a t e a n d e x a c e r b a t i o n s o f C O P D JE u rR e s p i r J201443164-71D O I101183090319360016291218S t e v e n M P e t e rG G H e a t h e rP e t a l O m a l i z u m a b t r e a t m e n t r e s p o n s e i n a s e v e r e a l l e r g i c a s t h m a p o p u l a t i o n w i t h o v e r l a p p i n g C O P D J C h e s t2017151178-89D I O 101016j c h e s t20170101619 A r z uD Y B e t u lC A t aN Y O m a l i z u m a b a n t i-I g E t h e r a p yi nt h e a s t h m a-C O P D o v e r l a p s y n d r o m e A C O S a n di t se f f e c t so nc i r c u l a t i n g c y t o k i n el e v e l s J I mm u n o p h a r m a c o li mm u n o t o x i c o l2016383253-256 D O I103109089239732016117305720 R o g l i a n i P M a t e r aM G P u x e d d uE e t a l E m e r g i n g b i o l o g i c a lt h e r a p i e s f o r t r e a t i n g 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A p a i r w i s ea n dn e t w o r k m e t a-a n a l y s i s J P u l m p h a r m a c o lt h e r20185028-37D O I101016j p u p t20180300421 G l o b a l I n i t i a t i v e f o r 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 L u n g D i s e a s eG O L D G l o b a l s t r a t e g y f o r t h ed i a g n o s i s 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p r e v e n t i o no f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2019 r e p o r t E B O L2018-12-10h t t p w w w G o l d c o p do r g收稿日期2019-04-20㊃6351㊃国际呼吸杂志2019年10月第39卷第20期I n t JR e s p i r,O c t o b e r2019,V o l.39,N o.20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肺弥散功能检查在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肺弥散功能检查在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呼吸系统疾病成为了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两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二者在临床表现和治疗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临床工作中,对支气管哮喘和COPD的鉴别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肺弥散功能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手段,对于支气管哮喘和COPD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来了解一下支气管哮喘和COPD的基本情况。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慢性炎症和可逆性气道阻塞为特征的疾病。
患者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气喘、气急、咳嗽和胸闷,通常在发作时可见气道高反应性增高。
而COPD则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永久性气道狭窄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从病理生理机制上看,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气道痉挛和气道黏膜水肿,而COPD则主要表现为气道壁的慢性炎症和气道黏液腺细胞增生导致气道狭窄。
肺弥散功能检查可以帮助鉴别支气管哮喘和COPD的病理生理基础。
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气道痉挛和气道黏膜水肿,其肺弥散功能检查通常显示无明显异常。
而COPD主要表现为气道壁的慢性炎症和气道黏液腺细胞增生,其肺弥散功能检查通常显示肺泡膜扩散功能受损。
通过肺弥散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肺部病理生理状态,从而为支气管哮喘和COPD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生理学依据。
肺弥散功能检查可以帮助评估患者肺部病变的程度和进展情况。
支气管哮喘和COPD都是慢性进行性疾病,但其病程和病变程度有所不同。
通过肺弥散功能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肺泡膜扩散功能的状况,从而帮助评估病变的程度和进展情况。
这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发展阶段和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肺弥散功能检查可以帮助指导临床治疗。
支气管哮喘和COPD的治疗原则和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而肺弥散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
气道反应性测定及临床意义
(Am Rev Respir Dis. 1990 Mar;141(3):640-7)
40
50 40 30 20 10 0
24
21
15
PNDs
Asthma
GER
Others
Fujimura的咳嗽病因分布
(Recent Res Devel Resp 发生率% Critical Care Med 2(2002)135-156)
是指气道对吸入气道内的各种
刺激(如物理、化学、生物等) 而引起气道缩窄的反应。
气道高反应性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 或bronchial hyperresponsiveness,BHR) 正常人对于这种刺激反应程度较轻或无反应; 而某些人由于其气管、支气管处于一种异常敏感 状态,对这些刺激表现出一种过强或/和过早的 收缩反应。
气道反应性测定及 临床意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
袁玉如
气道反应性测定在诊断哮喘 上占有独特地位. 目前尚没有一种能替代气道 反应性测定更合适的诊断哮喘 的技术。
气道反应性定义
气道高反应性定义 支气管激发试验 支气管舒张试验 临床意义
气道反应性
(airway responsiveness)
气道高反应性发生机理
气道慢性炎症
导致气道高反应性
最重要的机理之一
气道神经受体的影响
气道平滑肌力学改变
气道高喘患者不管属何种类型均有 程度不同的支气管高反应性,
气道反应性测定
排除或确定哮喘(特别是非典型哮喘) 判断哮喘病情轻重, 判断病情发展、治疗效果和预后等。
【气道反应性测定】
(支气管激发试验)
气道高反应名词解释
气道高反应名词解释气道高反应(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是指气道对于各种刺激物质的反应异常敏感,表现为气道平滑肌的收缩,引起气道阻力增加。
以下是一些与气道高反应相关的名词解释: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个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在内的气流受限性疾病,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较高。
2. 支气管哮喘(Asthma):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极高,即使暴露在非常小的刺激物下也会引起气道收缩。
3. 气道痉挛(Bronchospasm):是气道平滑肌收缩引起的可逆性气道阻塞,在气道高反应的疾病中常见。
4. 严重气道高反应性(Severe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是指气道高反应性特别敏感,即使接触到微小的刺激物也会引起气道收缩。
5. 呼吸道感染(Respiratory Infection):如流感、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可加重气道高反应性。
6. 运动诱发哮喘(Exercise-induced Asthma):是一种在运动后引起哮喘症状的表现,也是气道高反应的一种。
7. 过敏原(Allergen):常常引起哮喘病人反应的原因,患者特别敏感,会引起气道高反应。
8.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drenergic Receptor):是哮喘的治疗中一个重要的分子,激活该受体可使气道平滑肌松弛,减轻气道高反应性。
9. 气道炎症(Airway Inflammation):气道高反应性的疾病如哮喘和COPD,患者肺内存在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等,这些物质会加重气道高反应性。
10. 气道重塑(Airway Remodeling):是指气道高反应性的疾病患者气道发生结构性变化,包括平滑肌增生,基底部膜厚度增加,黏液腺增生等,这些变化进一步加重了气道高反应性。
以上是关于气道高反应相关的一些名词解释,了解这些名词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气道高反应的疾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反应性测定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气道反应性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测定63例符合诊断标准的COPD患者的气道反应性,并按其结果分为气道高反应(HBR)组33例和气道反应性正常(NBR)组30例,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
结果HBR组中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慢喘支)12例,NBR组中慢喘支5例,进行两样本率的χ2检验(P<0.05);HBR组COPD 合并哮喘21例,NBR组中COPD合并哮喘6例(P<0.01)。
另外,所有研究对象均于第1次肺功能检查后,吸入布地奈德干粉剂,1喷/次,2次/d,持续3个月后再做第2次肺功能检测,对比研究对象用药前后2次的FEV1、FEV1%、MMEF、MVV,HBR组肺功能下降明显延缓。
结论部分COPD患者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对此类患者吸入激素治疗,有延缓肺功能下降的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determination of bronchial reaction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Methods The bronchial reaction of 63 cases conform to the diagnosis of COPD were determined,an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the high bronchial reaction (HBR) group of 33 cases and the normal bronchial reaction (NBR) group of 30 cases.The cli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2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 In the HBR group the chronic asthmatic bronchitis constituted 12 cases and the NBR group constituted 5 cases,compared with 2 groups′ s datum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In the HBR group COPD complicated with asthma constituted 21 cases and the NBR group constituted 6 case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In addiction,all the case drawn budesonide after the first check of pulmonary function,one sprayer one time,twice per day and last three months,after 3 months,therapy and then have the second check of pulmonary function,compared the cases′ FEV1,FEV1%,MEEF,MVV before and after the therapy,the HBR group patients′ pulmonary function decline w as obviously been delayed,it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Conclusion Part cases of the COPD patients have HBR,if the therapy of drawing glucocorticoids was given,the pulmonary function would be delayed to decline.
【Key word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Bronchial reaction;Pulmonary functio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的发病率高,占15岁以上成人的3%。
对于其发病机制,有人认为部分患者存在气道高反应性[1]。
既往气道反应性的测定多用于哮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关COPD患者气道反应性测定的报道较少,本文总结了我院2005年至2007年测定的63例COPD患者的气道反应性及肺功能结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05~2007年在我院确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63例,男35例,女28例,年龄50~71岁。
全部患者近5年均无吸烟史。
COPD的诊断符合我国2002年GOLD的诊断标准。
其中包括在COPD过程中出现咳嗽、喘息症状的称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慢喘支),部分COPD合并哮喘的患者也列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全部研究对象均于门诊检测肺功能。
采用日本chestac-8800肺功能测定仪测定:FEV1、FEV1%、MVV、MMEF,以此作为基础值。
继后测定患者的气道反应性,采用潮气吸入法(cockroft法)吸入乙酰甲胆碱,当患者FEV1下降至基础值的20%时,所需要的乙酰甲胆碱浓度<7.8 μmol/L时判断气道反应性阳性。
并据此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气道高反应性(HBR)组33例,气道反应性正常(NBR)组30例,再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特点。
两组患者均于第1次肺功能检查后即吸入布地奈德干粉剂,1喷/次,2次/d,连续3个月后检查第2次肺功能,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两次的FEV1、FEV1%、MVV、MMEF,并进行统计分析。
肺功能值参考患者的身高、体质量、年龄、人种,用实测值占预测值的百分比表达。
1.4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x±s)记录,样本率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用药前后肺功能测量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气道反应性测定63例患者中,出现气道高反应性(HBR)33例,气道反应性正常(NBR)30例。
HBR组均有明显症状:咳嗽、喘息,慢喘支12例,COPD合并哮喘21例,NBR组咳嗽、喘息症状不明显,慢喘支5例(P<0.05),COPD合并哮喘6例(P<0.01)。
两组间慢喘支、COPD合并哮喘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HBR组乙酰甲胆碱用量HBR组中尤以COPD合并哮喘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明显,乙酰甲胆碱用量为(6.0±1.0)μmol/L对比慢喘支(1.2±0.8)μ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吸入布地奈德前后肺功能对比两组患者均于吸入布地奈德前后做肺功能检测。
分别对比分析两组的肺功能参数变化,其中HBR组FEV1、FEV1%、MVV、MMEF下降不明显(P>0.05);而NBR组中上述参数下降明显(P<0.05)。
见表2。
3 讨论
COPD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患者过早地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约10%的患者在发病后10年内死亡,此与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直接相关[2]。
因此,如何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肺功能下降,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肺部对有害气体或颗粒呈异常炎性反应[1]。
在发病机制上目前普遍认为COPD 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性反应为特征,在肺部不同部位有炎性细胞浸润,COPD的气道损害以小气道(d≤2 nm)功能改变为特点[3]。
本组COPD患者均给予激发试验检测,部分患者呈现气道高反应性的表现,此类患者有两个特点:①咳嗽、咯痰、气喘,被诊断为慢喘支;②COPD合并哮喘,尤其以后表现HBR明显(P<0.01)。
伴有明显症状的患者表现出气道高反应性,这与气道慢性炎性反应有关,同时也存在支气管痉挛,此类患者的气流受限可逆性较大。
对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的COPD患者,本组给予3个月的布地奈德吸入,在延缓肺功能下降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此与袁玉如的报道相一致[4],这与糖皮质激素抑制气道特异性炎症有关。
其控制炎症的机制主要有:①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②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③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④降低平滑肌细胞β2受体的反应性[5]。
从本组的实验结果看,COPD患者应尽量测定气道反应性,对于表现为HBR 的患者应用吸入激素治疗可以延缓肺功能下降,但由于样本量有限,观察时间较短,确切结论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Barnes PJ.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N Engl J Med,2000,343(4):269.
2 朱元钰.呼吸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53-575.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8:453.
4 袁玉如.支气管激发试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治疗的临床意义探讨.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5(5):741.
5 高占成.呼吸病.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62-63.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