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知识(学校专用)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汇报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fff3a6a2f5335a8103d220a5.png)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汇报一、上级整体布置和安排经济普查作业五年一次。
建国以来,我国已先后于2003年、2008年进行了两次经济普查,本年展开的是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这次普查的方针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工业和第三工业的悉数法人单位、工业活动单位和个别运营户。
意图是全面查询了解我国第二工业和第三工业的展开规划及布局,了解我国工业安排、工业结构、工业技能的现状以及各出产要素的构成,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工业和小微企业的展开状况,摸清我国各类单位的基本状况,全面更新掩盖国民经济各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根底信息数据库和计算电子地理信息系统。
办法是全面选用信息化手法,许多引证手持电子数据收集设备(PDA),对经济普查对像进行现场摄影、数据现场互联网录入,树立全面掩盖普查区的电子地图,进一步进步联网直报系统的使用水平。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标准时刻点是20xx年xx月31日,普查时期材料为20xx 年年度材料,普查时刻由20xx年至2015年历时三年,详细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一是预备阶段(20xx年xx月31日前)。
首要作业是:建立普查安排、执行普查经费;举行普查作业会议,安排展开社会宣扬发动;依照普查计划,拟定普查施行计划、归纳试点计划、数据处理计划和数据质量操控预案等;展开好普查归纳试点;制作普查电子地图,区分普查区域;选配好普查辅导员、普查员,训练好普查作业部队;“地毯式”对普查区域进行清查了解,摸清普查方针总量及散布状况;做好普查数据处理的条件预备作业,弥补有必要的数据处理设备。
二是普查挂号、数据处理与发布、总结赞誉阶段(2014年1月—xx月)。
首要作业是:做好普查现场挂号、复查作业;完结普查编码、数据录入、上报、审阅和检验作业;安排展开数据质量检查,对普查数据进行质量评价;保护好电子地图信息,树立好计算电子地理信息系统;研讨公报发布,发布普查首要数据;安排展开先进评选活动,举行总结赞誉会议。
三是材料开发、更新保护阶段(2015年1月—2015年xx月)。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27247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b.png)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一、引言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全面掌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研究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性工作。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本次普查将于2021年11月底至12月中旬展开,共分为三个阶段。
本文将介绍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具体方案概述。
二、普查的背景和意义2.1 背景全国经济普查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和国民经济统计的重要基础。
国家经济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指导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国家统计局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2.2 意义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对于掌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重要的意义;2.为研究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科学的数据基础;3.为深入了解我国经济情况提供真实可信的数据来源;4.为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国民统计体系提供数据支撑。
三、普查对象和范围3.1 普查对象本次普查对象为全国法人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包括工业、建筑、商贸、服务业等13个大类行业。
除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为应该排除的对象外,一般普查对象还包括个体户、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社会团体、个人等。
3.2 普查范围本次普查全部采用100%实地抽样普查方式,对所有普查对象全面开展调查。
具体范围包括:1.所有法人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2.所有自然人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社会组织;3.所有从事公共事业的单位。
四、普查内容和方法4.1 普查内容本次普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基本情况调查:主要包括单位名称、地址、经济性质、组织形式、从事的主营业务、经营范围等基本情况的调查。
2.财务情况:主要包括财务报表、纳税情况、资产负债状况、盈利能力等方面的调查。
3.人力资源情况:主要包括用工情况、人员结构、教育程度、职称设岗比例等方面的调查。
4.技术创新情况:主要包括研发投入、技术装备、专利、科技成果等方面的调查。
5.营销情况:主要包括销售渠道、营销模式、价格策略、市场份额等方面的调查。
4.2 普查方法本次普查采用“纸质填报、现场审核、实时监管”等方式,实现对普查对象的全面覆盖和全程监管。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研究课题题目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研究课题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149e22da910ef12d2af9e744.png)
附件1: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研究课题题目
1、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2、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动研究
3、小微企业发展状况研究
4、外资经济状况及影响效应分析
5、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研究
6、工业企业成本结构状况研究
7、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
8、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影响因素研究
9、建筑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研究
10、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之中外比较和政策研究
11、建筑业行业结构发展变化与经济发展之关联研究
12、服务业发展与就业关系研究
13、批发和零售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发展研究
14、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研究
15、快递业发展状况研究
16、住宿和餐饮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发展研究
17、信息及相关产业发展研究
18、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19、房地产市场发展新增长点研究
20、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21、新常态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研究
22、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河南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研究课题参考题目
![河南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研究课题参考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8488ef4dbe1e650e52ea999d.png)
附件2河南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研究课题参考题目1.河南省基本单位分布状况、问题与发展建议2.河南企业数量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3.河南省经济结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4.从经济普查看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5.河南省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研究6.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研究7.从经济普查看河南省非公经济发展8.河南省个体经济发展研究9.河南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研究10.河南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11.河南省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比较分析12.河南省区域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分析13.河南省区域资产总量及结构分布状况14.河南省经济空间布局研究15.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16.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效果研究17.中原城市群对河南经济发展贡献的研究报告18.河南省工业布局调整和转型升级研究— 1 —19.河南省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研究20.河南省能源发展战略研究21.河南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22.从经济普查看健康服务业的发展23.河南加快构建服务业集聚中心研究24.高成长服务业对河南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引导研究25.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竞争力)研究26.河南省服务业内部结构、效益对比分析27.河南省金融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28.河南省信息产业发展研究29.河南省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研究30.河南省信息消费研究31.河南省工业企业R&D(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绩效研究32.从经济普查看河南省房地产发展走势33.河南省建筑业发展趋缓的原因及对策研究34.从经济普查看河南省贸易流通业发展35.河南省物流业发展现状、问题和条件研究36.从经济普查看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37.从经济普查看河南省制造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38.从经济普查看河南省科技创新39.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布局及其改革研究40.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业发展研究41.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成效、问题及对策研究— 2 —42.河南省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43.新的交通格局对河南发展的影响研究44.第三次经济普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问题和思考45.第三次经济普查电子地图的应用研究46.第三次经济普查PDA应用问题研究47.第三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处理问题48.河南省第三次经济普查事后质量抽查问题研究49.从三经普看部门数据的收集整理利用问题50.第三次经济普查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方法研究— 3 —。
绵竹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知识竞赛答案
![绵竹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知识竞赛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3b5ac80c22590102029d42.png)
绵竹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有奖知识竞赛题1、我国经济普查每开展的年份是(C)。
A.逢3、7的年份B.逢4、8的年份C.逢3、8的年份D.逢4、9的年份2、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的标准时点为(A)。
A.2013年12月31日B.2014年1月1日C.2013年11月30日D.2014年1月31日3、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___ C ___和______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A.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B.第一、第二产业C.第二、第三产业D.第一、第三产业4、第三次经济普查普查登记和数据采集工作从(C)。
A.2014年1月1日至1月31日B.2014年1月1日至2月31日C.2014年1月1日至3月31日D.2014年1月1日至4月31日5、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时期资料为____ B.__年度。
A.2012B.2013C.20146、经济普查采用___ B.___的方法。
A.重点调查B.全面调查C.抽样调查7、第三次经济普查的普查方法是(ABC )。
A.全面登记B.联网直报与手持电子终端设备(PDA)采集相结合C.普查与抽样相结合D.由普查员上门填写纸质调查表8、下列个体活动不列入普查范围的有(ABC)。
A.无个体行医证的个体医生B.无固定场所的临时性早市或夜市摊贩及流动摊贩C.家庭保姆、家庭教师D.有个体工商执照的早点流动摊位9、经济普查工作按照“__A_、部门分工协作、__C__、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
A.全国统一领导B.行业协会组织C.地方分级负责D.企业自愿参加10、企业事业组织有拒绝或者妨碍接受经济普查机构、经济普查人员依法进行的调查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给予警告,并可以处__B__以下罚款。
A.1万元B.5万元C.10万元D.2 0万11、个体经营户有提供虚假或者不完整的经济普查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给予警告,并可以处__B__以下罚款。
经济普查知识竞赛资料
![经济普查知识竞赛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db55d3c192e45361066f5b4.png)
经济普查知识竞赛资料经济普查知识竞赛资料2007-02-02 21:54:34一、什么是经济普查经济普查是指国务院改革普查制度,对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进行调整,将第三产业普查、工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三项普查合并,同时增加建筑业普查,共同构成的普查。
国务院定于2004年在全国进行第一次经济普查。
二、经济普查的对象普查的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含有第二、三产业活动单位的第一产业法人单位。
三、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调整的主要内容和作用经国务院批准,2003年7月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达了《关于调整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的通知》,对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进行了调整。
我国今后开展的普查项目主要有经济普查、农业普查和人口普查,其中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逢3、8的年份实施;农业普查以从事第一产业活动的单位和农户为对象,主要普查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变化情况,该项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由逢7改为逢6的年份实施;人口普查以自然人为对象,主要普查全国人口和住房以及与之相关的重要事项。
该项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仍在逢0的年份实施。
这次调整是我国普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
调整后,普查的项目有所精简,周期更加合理。
其中,经济普查覆盖面更全,数据更新更快,与国家编制五年计划的衔接更加紧密,资料的可用性将得到明显提高。
这次调整,有利于各项普查标准的协调统一和普查内容的相互衔接,能全面反映二、三产业的内在联系,有利于统一规范普查对象和调查时期,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研制普查方案,做好普查数据的整理和资料的深度开发利用工作,从整体上推进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调查体系的综合配套改革,使周期性普查、经常性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相互衔接、互为补充,更具有可操作性,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四、三次产业的划分和经济普查的具体范围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共分为20个门类,按三次产业划分如下:第一产业(1个门类):指农、林、牧、渔业(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https://img.taocdn.com/s3/m/5a8adff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f.png)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60号)要求,我国进行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年度资料。
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通过这次普查,摸清了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摸清了我国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查实了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和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通过对31个地区的数据质量抽查,数据填报综合差错率为3.3‰,普查数据质量达到预期目标要求。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现分三个公报,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主要综合数据公布如下。
其他普查数据将随着普查资料开发应用的进度,以不同方式陆续公布。
一、单位基本情况 2013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085.7万个,比2008年末(2008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375.8万个,增长52.9%;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年12月16日产业活动单位1303.5万个,增加417.1万个,增长47.1%;有证照个体经营户3279.1万个,增加405.4万个,增长14.1%(详见表1-1)。
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281.1万个,占25.9%;制造业225.3万个,占20.7%;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52万个,占14%。
在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642.7万个,占50.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78.6万个,占26.8%;住宿和餐饮业240.8万个,占7.3%(详见表1-2)。
2013年末,全国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企业法人单位820.8万个,比2008年末增加324.9万个,增长65.5%。
经济普查知识讲座
![经济普查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a43f61e80975f46527d3e1ab.png)
经济普查知识讲座(一)中央电大经济管理学院熊应进 2004年10月13日一、为什么要进行全国经济普查?全国经济普查,是国家为了详细了解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状况而统一组织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很快,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
2003年,我国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经达到10万亿元,占GDP的比重在85%以上。
但目前我们对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一些新兴服务业发展状况的把握还不够全面,了解还不够深入。
开展经济普查的目的,就是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
这对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经济结构,改进宏观调控,开拓新的就业渠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对改革统计调查体系,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健全统计监测和预警、预报系统,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全国经济普查的对象是什么?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这里所称的境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以内,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在我国境内注册登记的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的企业、办事机构等都属于全国经济普查的对象。
法人单位,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还包括不具有法人资格但需视同法人对待的单位。
法人单位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二)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和其他单位签定合同;(三)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单位:(一)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二)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三)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经济普查统计知识点
![经济普查统计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3ddd90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9.png)
经济普查统计知识点经济普查是国家对经济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和统计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各类经济主体的基本情况、经济活动和经济资源等进行普查,可以获取大量的经济统计数据,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推动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下面将介绍经济普查统计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一、经济普查的目的和意义经济普查的目的是通过全面调查和统计,获取经济主体的基本情况和经济活动数据,为制定经济政策和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经济普查的意义在于提供准确的经济统计数据,为政府决策、企业经营和学术研究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经济普查的主要内容经济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各类经济主体的基本情况、经营状况、经济活动和经济资源等进行调查和统计。
其中,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名称、注册资本、法定代表人等;经营状况包括销售收入、利润、资产负债等;经济活动包括产业分类、就业人数、产品销售等;经济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等。
三、经济普查的对象范围经济普查的对象范围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非营利组织等经济主体。
其中,企事业单位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等;个体工商户包括个体经营者、合伙企业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包括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非营利组织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四、经济普查的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经济普查的调查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和抽样调查等。
问卷调查是最常用的调查方法,通过向经济主体发放问卷,收集相关数据。
实地调查是指调查人员亲自到经济主体所在地进行调查,直接观察和记录相关情况。
抽样调查是在总体中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和推算,得出总体的统计结果。
调查过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普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五、经济普查的时间周期和频次经济普查的时间周期和频次根据国家的具体要求而定。
一般来说,经济普查的周期为3-5年,频次为1次。
在普查之间的时间间隔内,可以通过抽样调查等方式获取部分经济统计数据,用于监测经济运行和政策制定。
经济普查知识竞赛资料
![经济普查知识竞赛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34b774a168884868762d683.png)
经济普查知识竞赛资料一、什么是经济普查经济普查是指国务院改革普查制度,对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进行调整,将第三产业普查、工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三项普查合并,同时增加建筑业普查,共同构成的普查。
国务院定于20XX年在全国进行第一次经济普查。
二、经济普查的对象普查的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含有第二、三产业活动单位的第一产业法人单位。
三、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调整的主要内容和作用经国务院批准,20XX年7月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达了《关于调整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的通知》,对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进行了调整。
我国今后开展的普查项目主要有经济普查、农业普查和人口普查,其中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逢3、8的年份实施;农业普查以从事第一产业活动的单位和农户为对象,主要普查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变化情况,该项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由逢7改为逢6的年份实施;人口普查以自然人为对象,主要普查全国人口和住房以及与之相关的重要事项。
该项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仍在逢0的年份实施。
这次调整是我国普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
调整后,普查的项目有所精简,周期更加合理。
其中,经济普查覆盖面更全,数据更新更快,与国家编制五年计划的衔接更加紧密,资料的可用性将得到明显提高。
这次调整,有利于各项普查标准的协调统一和普查内容的相互衔接,能全面反映二、三产业的内在联系,有利于统一规范普查对象和调查时期,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研制普查方案,做好普查数据的整理和资料的深度开发利用工作,从整体上推进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调查体系的综合配套改革,使周期性普查、经常性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相互衔接、互为补充,更具有可操作性,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四、三次产业的划分和经济普查的具体范围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共分为20个门类,按三次产业划分如下:第一产业(1个门类):指农、林、牧、渔业(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三次经济普查面临的困难及应对措施
![第三次经济普查面临的困难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404380958fb770bf78a557d.png)
第三次经济普查预测分析2013年,是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准备之年。
经过前两次普查的洗礼,经济普查无论是组织实施、指标设计,还是数据质量控制的措施可以说是日臻完善,普查的圆满成果服务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更是惠及了企业发展和民生改善。
但经济普查工作程序繁琐、技术含量复杂、程序操控难掌握等现象,也使普查人有些棘手的感觉。
这次普查无论从组织实施还是从数据采集等方面都有了新变化、新特点,这也是统计普查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
一、第三次经济普查的基本情况(一)第三次经济普查的主要目的全面调查了解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了解我国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摸清我国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全面更新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
通过普查,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健全统计工作的部门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二)第三次济经普查的主要特点一是国家要求这次普查对所有普查对象(除军队、武警系统)由普查员使用电子终端设备(PDA)进行GPS定位、对相关证照(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拍照、上传国家统计局。
二是数据的采集分三块进行:一块是联网直报企业(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批零、住宿、餐饮业,资质建筑、房地产业和重点服务业,以下简称“三上”企业)通过国家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布置给企业填报,直接报送国家统计局;第二块是非联网直报企业(“三下”单位)由普查员利用PDA现场采集普查数据,然后上传国家统计局;第三块是对“个体户”无论大小,地方经济普查办公室只负责普查基本属性及从业人员,其经营数据将由国家统计局抽取一定比例的个体经营户,由国家直属的调查队系统抽样调查进行推算。
三是这次普查对单位界定要求非常严格,法人单位要提供“三证”(工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也要提供相关证件。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201年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201年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https://img.taocdn.com/s3/m/4666b6d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3.png)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201年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2019年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经济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了解经济发展情况,2019年开始,我国将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本文将就这一热点话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经济普查。
经济普查是国家对经济单位或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收集、整理和登记所得到的关于经济单位的基本内部信息和经济活动的全面和详细的情况。
通过经济普查,国家能够掌握全国各地不同产业的发展情况,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那么,为什么要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首先,经济普查是了解国家经济发展现状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全面了解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的发展情况,国家才能更准确地把握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对经济政策进行科学的制定和调整。
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产业和新型经济组织不断涌现,传统的经济统计方法已经不再适应需要,因此需要借助经济普查来收集更准确的数据。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范围包括所有上市公司、民企、外资企业、农村合作社等各类经济组织。
此次普查的重点是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经营形式、生产经营活动、财务状况、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数据,并且还将特别关注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情况。
普查将通过面对面访谈、纸质调查问卷和互联网填报等形式进行。
那么,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将会带来哪些影响和意义呢?首先,经济普查将提高经济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为决策部门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经济政策的制定离不开准确的数据支撑,只有了解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政策。
其次,经济普查将帮助政府了解各个行业的发展状况,掌握市场需求和供给情况,为调整产业结构提供参考。
普查结果还能帮助市场主体识别市场机会和风险,为其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最后,经济普查将促进信息化建设和技术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
当然,经济普查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普查涉及到大量的调查工作和人力物力投入,需要克服调查对象的不配合、信息隐瞒等因素。
经济普查知识竞赛题库
![经济普查知识竞赛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126160b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2.png)
经济普查知识竞赛题库
1. 什么是经济普查?
答:经济普查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产业结构、就业情况、企业数量等进行全面调查和统计的活动。
2. 经济普查的目的是什么?
答:经济普查的目的是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情况,包括宏观经济指标、产业结构、企业数量、就业状况等,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企业决策提供基础性的数据支持。
3. 经济普查的种类有哪些?
答:主要有人口普查、工商普查、农业普查、企业普查等。
4. 什么是人口普查?
答:人口普查是一种统计活动,旨在收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家庭、婚姻、教育、职业等基本信息,为制定人口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5. 什么是工商普查?
答:工商普查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数量、规模、组织形式、经营状况等进行全面调查和统计的活动,为制定工商政策和促进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6. 什么是农业普查?
答:农业普查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生产、耕地面积、作物种植情况、畜牧养殖情况等进行全面调查和统计的活动,为制定农业政策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依据。
7. 经济普查有哪些主要的指标?
答:主要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GDP、劳动力就业率、产业结构、企业数量和规模等。
8. 经济普查的调查方法有哪些?
答:调查方法包括面对面访谈、电话访问、在线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等。
9. 经济普查的周期是多久进行一次?
答:经济普查的周期一般为3-10年不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周期可能有所差异。
10. 经济普查的数据如何使用?
答:经济普查的数据可以用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就业政策等方面,也可以供学术研究和商业决策使用。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f04498910ef12d2af9e7dc.png)
昭化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知识竞赛题一、单项选择题1.农业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我国_____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并为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服务。
(A)A.农业、农村和农民B.农业和农民 C.农业 D.农民2.农业普查所需经费,由_____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足额到位。
(C)A.中央政府B.地方政府C.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D.基层组织3.农业普查每____进行一次。
(C)A.5年 B.7年C.10年D.15年4.尾数逢____的年份为农业普查年度。
(B)A.5 B.6C.7 D.85.农业普查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______。
(B)A.12月31日12时 B.12月31日24时C.12月31日0时D.1月1日24时6.农业普查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下列个人和单位:农村住户,包括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他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_____;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
(B)A.农业服务业生产经营单位B.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C.城镇服务业生产经营单位D.农业生产单位7.农业普查行业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____。
(A)A.农林牧渔服务业B.渔业服务业C.种植业服务业D.畜牧业服务业8.农业普查采用_____的方法。
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可以决定对特定内容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A)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 D.跟踪调查9.农业普查采用_____标准。
(B)A.国际分类B.国家统计分类 C.国家行业分类 D.国家经济分类10.______,国务院印发了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通知。
(A)A.2015年6月11日B.2015年6月22日C.2015年12月31日D.2016年1月1日11.温家宝总理于____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公布实施《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C)A.2006年6月23日B.2006年7月23日C.2006年8月23日D.2006年9月23日12.国务院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____,具体负责农业普查日常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知识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beae43e67ec102de2bd89c7.png)
内容和时间
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 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 力、原材料和能源及主要资源消耗、科技 活动情况等。 普查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 时期资料为2013年年度资料。
组织机构
经济普查工作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 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 国务院将成立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 和个体经营户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和本条例的规定,积极参与并密切配合经济普查 工作。 各级宣传部门应当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 互联网和户外广告等媒体,认真做好经济普查的 社会宣传、动员工作。
经济普查的标志
经济普查
需要你的支持!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根据《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 查的通知》(国发〔2012〕60 号)和 《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国务院决定于 2013年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普查目的
全面调查了解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 了解我国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
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进一步查实服务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 摸清我国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 全面更新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 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通过普查, 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 健全统计工作的部门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 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 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对象和范围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 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 位和个体经营户。具体范围包括:采矿业,制造 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 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 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 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 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公共 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
第1讲普查综合试点方案综述
![第1讲普查综合试点方案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ba3fd8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9.png)
谢 谢!
三、综合试点的内容和方法
试点内容:
(二)非联网直报单位
《单位普查表》(711表)
(三)个体经营户
《个体经营户普查表》(712表)
三、综合试点的内容和方法
方法:对所有普查对象都进行地毯式全面核查
(一)联网直报单位
➢ 普查员:利用PDA进行定位、核查相关信息和证照拍照, 数据传送到国家联网直报试点平台;
四、综合试点工作安排
(五)PDA内容加载。 加载内容包括:试点普查表、国民经济行 业分类、产品分类目录、指标解释等; 普查区图加载。以乡镇为单位将普查区地 图载入PDA 核查单位底册加载。以县级为单位,将核 查单位底册载入PDA
四、综合试点工作安排
(六)普查登记。 1.登记准备。普查机构事先告知调查对象有关事
二、综合试点范围、对象和时间
试点范围和对象: 试点地区辖区内全部法人单位、产
业活动单位和第二、第三产业的个体 经营户
二、综合试点范围、对象和时间
试点范围和对象的几点说明: 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包 括一产法人、产业单位 第二、第三产业的个体经营户,包 括有证和无证个体户 联网直报单位为2013年5月底国家 核准纳入一套表的调查单位 地方扩大范围单位,省级标识
四、综合试点工作安排
(四)收集整理部门数据,进行单位比对,确定 并生成核查单位底册。 各级普查机构收集单位名录资料,分解下发 以组织机构代码、单位名称和登记注册号为关 联,比对部门数据和名录库数据,生成核查数据 库; 根据5月份联网直报调查单位库,在核查数据 库中标注联网直报企业;选取部分字段,生成核 查单位底册。
项,指导和督促调查对象做好基础数据准备。 2.入户登记。普查员使用PDA对所有普查对象进
第三次经济普查PDA操作注意事项
![第三次经济普查PDA操作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8a09edf0740be1e640e9a7a.png)
第三次经济普查PDA操作注意事项第三次经济普查PDA操作注意事项第三次经济普查PDA设备使用注意事项一、设备使用1、设备保管:普查下发的PDA主机、电池、充电器、8G数据卡、移动电源、手写笔、保护套等配件和移动运营商配发的专用SIM卡及号码资源均为国家资产,经济普查登记工作完成后,普查员(PDA操作员)必须按期归还,操作员需要妥善保管,出现损坏和遗失情况要及时上报镇经普办。
2、账号注册:从PDA设备上的“终端管理”程序进入,一律采用真实姓名、真实联系电话注册,便于数据反馈,区划码为14位数字,即各普查区的12位区划码后加普查小区2位编码(无普查小区的加00)。
3、由于PDA设备有限,一台PDA要用于两个以上普查区(或普查小区)的录入工作,一定要在一个普查区(或普查小区)的所有数据(包括单位和个体)全部录入后及时上报镇经普办,待镇经普办将所有数据核查完毕后,才能上报国家系统,然后再进行下一个普查区(或普查小区)的信息录入工作。
4、PDA设备的电池容量有限,设备中配有移动电源,在进行普查时,可将移动电源随身携带,以便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5、下发的SIM卡每月有1G(1024兆)流量,使用期限是202*年12月至次年3月,主要用于经济普查信息录入,若因操作员将设备作他用导致流量超限,费用自理。
二、操作说明1、在使用正确的区划码注册成功后,县经普办的数据处理平台会将该区划码下的地图信息和单位底册内容推送到电子设备上,只有在接收到这些数据以后才能正式开始录入工作。
(是否接收到用于普查的推送信息,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查询:终端管理-应用文件管理-地图/底册/制度包,只有三个选项里面都有文件显示时普查工作才能正常开展)2、基本流程:①数据同步:“点击PDA数据采集”,使用真实姓名和密码登录,首次登录时一定要同步数据,数据同步-任务准备,在跳出的对话框中勾选三个选项。
②GPS定位:平板右上角的下拉菜单中有GPS的选项,点亮即是开启,定位需要在开阔的场地进行,在室内卫星搜索不到信号,第一次定位较慢,定位时允许与建筑物有一定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