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目录[整理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目录[整理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目录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835年8月)

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3月17日)

3.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1910年12月23日)4.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3年3月)

5.列宁:《卡尔·马克思》(节选)(1914年11月)

6.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春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1845-1846年

3.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1908年2-10月

4.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1915年

5.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7月

6.毛泽东:《矛盾论》1937年8月

7.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78年3月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节选)

2.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节选)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节选)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1月

5.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节选) 1920年月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

2.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节选) 1952年2月

李志勇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李志勇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斗转星移,春秋变换,我们仰望苍穹:时间有没有开始?空间有没有尽 头?宇宙由何而来?万物从何而生?西天可有天堂?世间可有鬼神?人 类可有灵魂…… 战争 瘟疫 贫困 ……世事纷纭,岁月沧桑,我们审视社会:人的本质是 恶还是善?世间有光明也有黑暗假丑恶是什么?真善美在哪里?社会为 什么是这个样子?人和人应该怎样相处?人类的前途在哪里…… 吸毒 、自杀 ……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我们考问人生:我们从哪里来? 又要到哪里去?我们为什么活着?又为什么死去?快乐是什么?幸福在 哪里?人生有何价值?生命有何意义 ……
亚里士多德:哲学起源于惊异
• 惊异自然——追问世界的本质:世界观 本体论,形而上学 • 惊异人生——追问生命的价值:人生观 生存论,伦理学 • 康德:敬畏的东西:星空与道德
哲学的对象
哲学对象:人与世界的关系。认知关系:真与假 评价关系:善与恶 审美关系:美与丑
在Being:存在论、本体论 真Trueness:认识论、逻辑学 善Goodness:伦理学、价值论 美Beauty:美学、艺术哲学 人Human being:人的哲学
24
哲学与宗教
• 相同点:都要解决终极关怀问题 • 不同点:手段——神启和信任理性,哲 学要求说服(这一点上更靠近科学) • 用头脑回答灵魂的问题,周国平把哲学 的这一特点说成是疯子提问,呆子回答 • 哲学不是宗教,却表达信仰;不是科学, 却诉诸理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50种(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50种(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50种(篇)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25种(篇)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7.马克思《资本论》

8.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9.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10.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1.恩格斯《反杜林论》

12.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4.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

1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6.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17.列宁《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

18.列宁《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

19.列宁《国家与革命》

20.列宁《怎样组织竞赛?》

21.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22.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23.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高阶段》

24.列宁“1923年1—3月的五篇文章”《日记摘录》

《论合作社》

《论我国革命》

《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

《宁肯少些,但要好些》

25.列宁《哲学笔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25种(篇)

1.毛泽东《实践论》

2.毛泽东《矛盾论》

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4.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5.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6.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7.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8.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五部马恩经典著作导读》全书

《十五部马恩经典著作导读》全书

《十五部马恩经典著作导读》全书引言概述:

《十五部马恩经典著作导读》是一本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书籍,涵盖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要著作。本书通过梳理这些著作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机会。本文将分为引言概述、正文内容和总结三个部分,详细阐述这本书的内容。

正文内容:

1.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基本原理

1.1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和思想形成的基本经历。

1.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等核心概念。

2. 《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

2.1 《共产党宣言》:介绍《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包括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历史地位和基本原则。

2.2 《资本论》:详细阐述《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商品、货币、资本和剩余价值等核心概念,以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基础。

3. 《哥达纲领批判》和《反杜林论》

3.1 《哥达纲领批判》:介绍《哥达纲领批判》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德国社会民主党纲领的批判和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建设。

3.2 《反杜林论》:详细阐述《反杜林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杜林的哲学体系的批判和对唯心主义的驳斥。

4. 《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主义原理》

4.1 《德意志意识形态》:介绍《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意识形态的定义和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

4.2 《共产主义原理》:详细阐述《共产主义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和对资产阶级国家的批判。

马克思著作梳理

马克思著作梳理

马克思著作梳理

马克思,是19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不仅对资本主义社会现象深入探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同时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本文将对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进行梳理,以期读者能全面了解他的思想和理论。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最著名的著作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之一。它于1848年2月发布,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完成。在这部经典著作中,马克思主张推翻资本主义,进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他也强调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指出这是一场阶级斗争,不仅需要革命,还需要共产主义国家的建立。

《资本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另一部经典巨著,也是对资本主义制度深入探究的成果。这部作品在1867年首次出版,它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价值、资本等概念,详细讲述了剩余价值的来源,阐述了劳动力的价值和利润的概念,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和危机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这部作品对于理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哲学的贫困》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的哲学著作之一。他在这部著作中批判了德国的维特根斯坦哲学和黑格尔哲学的片面性和狭窄性。他认为这些哲学思想脱离了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并对当时的社会形态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强调哲学必须关注社会实践和社会历史,并用实践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是马克思的另一部经典著作。他在这部作品中辩证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轨迹,论证了阶级斗争和剩余价值的概念,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的决定性作用,指出只有在国际革命的背景下,无产阶级才能推翻资本主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经典著作导读

马克思经典著作导读

马克思经典著作导读

马克思主义简介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从狭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还包括了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最终归宿

马克思(1818—1883)

1、信奉黑格尔哲学(博士论文时期)。其博士论文全称是《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认为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是在继承德谟克利特的的原子论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原子论。

2、黑格尔唯心主义范围内的不自觉反叛(《莱茵报》时期)。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马克思希望普遍的利益战胜私人的利益,希望理性的国家和法战胜现实的国家和法,但是,胜利的却是私人利益、现实的法,这导致了马克思“苦恼的疑问”,这也是促使马克思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

3、第一次主动批判黑格尔哲学,转向唯物主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解决“苦恼的疑问”,马克思再次研读黑格尔哲学家,并在费

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影响下,开始批判黑格尔哲学,这表明马克思已从一个

唯心主义者转变成为一个唯物主义者,完成了哲学世界观的转变。

4、阐述人类解放,完成政治上的转变(《德法年鉴》时期)。马克

思在《德法年鉴》创刊号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

批判〉导言》,阐发了政治解放、人类解放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等问题,

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篇目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篇目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篇目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5.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6.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7.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8、恩给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0.恩格斯《自然辨证法》

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13.马克思《<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

14.恩格斯《反杜林论》

15.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16.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7.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8.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19.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20.毛泽东《矛盾论》

20.毛泽东《实践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一、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

理论方面: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每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

实践方面:编报、著书、创办工人协会,参加工人运动等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一.前言: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1、马克思的理论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1)

批判和革命的对象:雇佣奴隶制(资本主义制度)

2、马克思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2)

3、马克思的理论是系统全面的科学的理论。(3)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1-2)“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的哲学。(3)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4-5)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形成过程(1-2)

“在欧洲全部近代史中,特别是18世纪末叶,在同一切中世纪废物,同农奴制和农奴制思想展开决战的法国”

“唯物主义成了唯一彻底的科学,它忠于一切自然科学学说,仇视迷信、伪善行为及其他等等。”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精神是继承了资产阶级唯物主义者。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哲学”形成过程。(3)

“马克思并没有停止在18世纪的唯物主义上”而是增添了“辩证法”把“哲学向前推进了”。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自然科学的最新发现,如镭、电子、元素转化,都出色的证实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的形成过程(4-5)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篇目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篇目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篇目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5.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6.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7.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8、恩给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0.恩格斯《自然辨证法》

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13.马克思《<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

14.恩格斯《反杜林论》

15.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16.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7.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8.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19.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20.毛泽东《矛盾论》

20.毛泽东《实践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摩尔根及其《古代社会》

总结出古代社会发展的轨迹,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唯物主义结论。即技术和发明、财产观念、政治观念等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结构及其主要内容

阐述了两种生产理论、家庭形式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私有制产生的原因、氏族制度的基本特征、国家产生的三种形式、国家的本质特征等等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3、家庭形式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指出家庭形式的发展、变迁受生产力水平发展的影响

4、国家的起源、特征及其消亡的必然性

伴随私有制、阶级的产生,氏族制度就被国家取代了;国家形成的过程、实质和国家消亡的条件。

列宁《国家与革命》、《最后的八篇书信和文章》

1、《国家与革命》写作的背景

国际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革命与战争为主题;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在无产阶级革命中造成恶劣影响。

国内背景:国内各种矛盾尖锐对立;要不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争议极大。

2、《国家与革命》的主要内容

1)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阐明了国家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规律;

2)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对“1848年和1871年革命经验的总结”

3)论述了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阐明了将要诞生的新国家的实质和特征

4)批判了机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国家与革命学说的歪曲,针对当时的革命形势,重点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在国家方面的历史任务

3、《国家与革命》的主要观点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产物,是阶级专政的工具。

2)在国家走向消亡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国家是不可能走向消亡的,是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暴力革命)打碎的,消亡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国家。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_读马克思有感_作文1350字_读后感作文_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_读马克思有感_作文1350字_读后感作文_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_读马克思有感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我们的立党之本,立国之基。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感篇1

这些天读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这本书在培养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提高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所选篇目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理。

一直以来,马克思作为共产主义的先驱者和缔造者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和崇拜,尤其整个19世纪是在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国家,正是由于马克思的主义的传播,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相继出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伟大举措。马克思之所以伟大归咎其理,莫过于思想的伟大,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创立新哲学的过程中站在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上,坚持了彻底的辩证法,从而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给“批判“以正确的规定,说明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他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理论探索的一生就是反思的一生,他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新哲学过程中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以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主观唯心主义的自我意识哲学以及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三次伟大的决裂。纵观马克思的一生理论活动,他曾对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文化成果进行过两次的大综合。第一次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时期,马克思在扬弃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等理论学过程中,创立了唯物史观;第二次是在马克思的晚年,马克思在研究认人类学的过程中,反思自己以往的理论,写下了大量的人类学笔记及有关论著,对唯物史观做出重大

马克思经典著作导读

马克思经典著作导读

马克思经典著作导读

马克思主义简介马克思主义简介

,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从狭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从狭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体系。

从广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还包括了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从广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还包括了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马克思主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义。

,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部分 ,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最终归宿科学社会主义——最终归宿

马克思,1818—1883, 马克思,1818—1883,

1、信奉黑格尔哲学,博士论文时期,。其博士论文全称是《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1、信奉黑格尔哲学,博士论文时期,。其博士论文全称是《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认为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是在继承德谟克利特的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认为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是在继承德谟克利特的的原子论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原子论。的原子论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原子论。

2、黑格尔唯心主义范围内的不自觉反叛,《莱茵报》时期,。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2、黑格尔唯心主义范围内的不自觉反叛,《莱茵报》时期,。第一次遇到要对

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马克思希望普遍的利益战胜私人的利益~希望理性的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马克思希望普遍的利益战胜私人的利益~希望理性的国家和法战胜现实的国家和法~但是~胜利的却是私人利益、现实的法~这导致国家和法战胜现实的国家和法~但是~胜利的却是私人利益、现实的法~这导致了马克思“苦恼的疑问”~这也是促使马克思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了马克思“苦恼的疑问”~这也是促使马克思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 3、第一次主动批判黑格尔哲学~转向唯物主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为解3、第一次主动批判黑格尔哲学~转向唯物主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为解决“苦恼的疑问”~马克思再次研读黑格尔哲学家~并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影决“苦恼的疑问”~马克思再次研读黑格尔哲学家~并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影响下~开始批判黑格尔哲学~这表明马克思已从一个唯心主义者转变成为一个唯响下~开始批判黑格尔哲学~这表明马克思已从一个唯心主义者转变成为一个唯物主义者~完成了哲学世界观的转变。物主义者~完成了哲学世界观的转变。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导读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导读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

编者按:日前,中组部、中宣部、中央编译局组织编写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已经出版发行。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经典著作,我们从这一期起陆续刊发学习导读文章,供大家参考。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节选)学习导读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经典著作之一。这部著作写于1886年,最初连载于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刊物《新时代》杂志1886年第4、5期。1888年,经恩格斯修改并加写一篇序言后出版了单行本。

一、写作背景

1.《费尔巴哈论》是为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而写作的。

19世纪80年代,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面对这种形势,资产阶级加强了在思想上、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攻。他们一方面直接反对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又歪曲马克思主义,试图从思想上瓦解工人运动或使之偏离正确的方向。由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资产阶级哲学家就从歪曲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入手,攻击马克思主义。他们试图在哲学上复活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抹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等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本质区别。这些错误观点侵入到了工人阶级政党内部,成了党内机会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进攻的理论依据,在工人运动内部造成了思想混乱,严重地影响着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为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攻击,促进工人运动健康发展,澄清哲学上的一些错误观点,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变革的意义,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界限,恩格斯写了这一重要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目录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目录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目录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835年8月)

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3月17日)

3.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1910年12月23日)4.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3年3月)

5.列宁:《卡尔·马克思》(节选)(1914年11月)

6.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

7.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的起源》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春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1845-1846年

3.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1908年2-10月

4.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1915年

5.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7月

6.毛泽东:《矛盾论》1937年8月

7.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78年3月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节选)

2.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节选)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节选)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1月

5.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节选) 1920年月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19
八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
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 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 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 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20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 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 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 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 直观。
21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 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 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 的人类。
14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 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 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 感性的活动。
15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 性认识
班·达依尔: 陛下,我只 要……
舍罕国王:当 然可以……?!
舍罕王赏麦
16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 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 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
25
第七条: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对“爱” 的崇拜,指出费尔巴哈哲学所研究的对 象,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第八条:马克思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 是实践的”这一根本观点出发,指出宗 教思想和唯心主义哲学,都是人类实践 因历史性而形成的特定方式。
26
第九条: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 义不能认识社会本质的错误。
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 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 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 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笔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笔记
为什么说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是直观的: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对客观事物“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里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根本缺陷是脱离实践,看不到主体实践活动中的自觉能动性,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看作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把自然界的事物看作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在人的活动之外自在存在的单纯客体,主体只是像照相照镜子一样被动直观地反映客体。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主客体之间单纯的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看不到主体与客体之间更为根本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这就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
3.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答:(1)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①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②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③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①对事业无私奉献;②对学生,真诚热爱;③对同志,团结协作;④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的论断:1.劳动是人的一般本质。(人与动物的区别)。劳动之所以是人的一般本质,因为,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当人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时,人就与其他动物具有了本质区别。 2。人的具体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的区别)。第一,人的本质不在于自然属性,而在于社会属性;第二,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第四,人的本质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过程。其中,生产关系是人的本质的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引起其他社会关系的改变,并引起人的本质的发展。 3。人的需要是人的内在本质。(人与人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具体本质的形成与每个人的具体需要有关。每个个人都是根本自己的需要从事社会活动,积极地实现自己的存在,每个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去与他人发生社会交往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产党宣言》

1.《共产党宣言》中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主要观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主要观点:

1.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每一次阶级斗争的结局使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3.不同历史时代的阶级关系状况有不同的特点。(1)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阶级对立表现在各种各种不同的等级制,等级是罩着宗教神秘性、家族轮理性、政治特权性外衣的一种层级划分(2)资本主义社会消灭了等级制,但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反而使阶级对立简单化、明朗化,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2.怎样认识资产阶级在近代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的革命作用:

(1)资产阶级破坏了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代之以露骨剥削的雇佣关系和纯粹的金钱关系。

(2)资产阶级充分发挥了人的创造能量,它使生产工具不断变革,从而使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

(3)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是一切国家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它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4)资产阶级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以先进的工业改造了落后的农业,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对东方那些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农业民族也形成了强烈的冲击。(5)资产阶级在经济上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集中起来,在政治上打破了各自独立的封建割据状态,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

(6)资产阶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3、怎样认识无产阶级的阶级特性和历史使命

阶级特性:(1)在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是最先进最有发展前途的阶级(2)无产阶级是没有财产的,没有私利需要维护,它的革命最坚决、最彻底(3)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就形式来说,首先是一国范围内的斗争,而就内容来说,则是国际性的斗争

历史使命:(1)无产阶级要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已经不能生存下去了,资产阶级已经不能统治下去了。(3)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4、怎样理解“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的结论

(1)

现在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也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愈益尖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爆发。

(2)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也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资产阶级为了剥削无产阶级,必须有维持它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而随着工业的进步,工人的地位和生存条件却在下降,以至降到无产阶级生存条件以下。资产阶级不能保持自己的奴隶(工人)维持奴隶般的生活,工人不能养活自己只能依靠资产阶级养活。

(4)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阶级自相竞争之上。而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

散状态。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没有了。

(4)所以社会不能在资产阶级的统治下生存下去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

5、《共产党宣言》是怎样论述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奋斗目标的

性质:共产党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

特点:(1)和其他工人政党相比,共产党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它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2)共产党比其他工人政党具有更长远的代表性,他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始终代表整个阶级的利益。(3)共产党是由各国无产阶级中最先进的分子组成,他们在实践方面是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4)共产党是由无产阶级中最有觉悟的分子组成,他们在理论方面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奋斗目标: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最终目的:消灭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6、如何认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主义革命要实现两个“最彻底的决裂”的结论(1)共产主义革命要同资本主义私有制及一切私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2)共产主义革命要同反应和维护私有制的观念和其他愚昧、落后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树立共产主义和科学、进步的观念

7、《共产党宣言》是如何论述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的

基本途径:

(1)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2)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措施,对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和所有权实行强制性干涉。

(3)然后,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步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4)尽可能快的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大力发展生产力

重要特征:

(1)生产资料归全体社会成员联合占有,共同使用

(2)阶级差别消失,公众权力失去政治性质,不再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3)阶级与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被消灭,无产阶级的统治也归于消亡

(4)共产主义社会是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的联合体

8、《共产党宣言》如何阐明共产党的行动纲领

《共产党宣言》通过共产党对瑞士、波兰、德国等国家的反对党派的态度,说明了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最近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着运动的未来。共产党人应该联合各种反对党派开展革命行动,但是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先进性(重视教育工作,明确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敌对的对立)。

斗争策略原则

革命原则:共产党人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强调,在所有革命运动中,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而不管其发展程度。共产党人到处都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

战略要求

战略措施: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全部现存的阶级剥削性质的社会制度。

战略目标:消灭剥削,无产阶级掌握政权,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革命的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