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考生药学教学大纲
生药学教学大纲
![生药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755688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f.png)
生药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药学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生药学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生药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并具备运用生药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植物药物学、动物药物学、微生物药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生药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了解和分辨常见的植物药材、动物药材和微生物药材;3.掌握生药材的采收、鉴别、加工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4.理解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方法;5.了解传统药物的研究方法和现代药物研发技术;6.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生药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植物药物学(1)植物药材的分类和常见药材介绍;(2)植物药材的采集和保存;(3)植物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4)植物药材的加工和制剂;(5)中草药配伍禁忌。
2.动物药物学(1)动物药材的分类和常见药材介绍;(2)动物药材的采集和保存;(3)动物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4)动物药材的加工和制剂;(5)动物药材的药理活性研究。
3.微生物药物学(1)微生物药材的分类和常见药材介绍;(2)微生物药材的培养和保存;(3)微生物药材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4)微生物药材的药理活性研究。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操作、讨论、案例分析等。
课堂讲授重点讲述生药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
实验操作环节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讨论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评价方式本课程的评价方式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包括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实验报告、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
平时成绩主要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和习题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能力。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价学生对于生药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生药大纲
![生药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cceafa6a6c30c2258019e7d.png)
《生药学》课程教学大纲Pharmakognosie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 NN101574 课程总学时:64周学时:2 学分:2.5课程性质: 必修适用专业:药学专业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小四黑体)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学习中医沿用的天然药材,继承传统的鉴别经验,学习现代鉴定方法,掌握生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对中药真伪优劣的独力分析、鉴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从事天然药物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和开发应用打下基础,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本课程教学分课堂讲授和实验两部分,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达到:掌握历代著名的本草、生药炮制的方法;掌握生药鉴定的基本方法(来源鉴定、性状鉴定、理化鉴定、显微鉴定)、生药鉴定的依据(中国药典、部颁药品标准、地方药品标准);掌握或熟悉100多味常用生药的来源、性状、采制、产地、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定等(其中重点药物20余味,一般药物80余种);熟悉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熟悉生药的采收、加工和贮藏;熟悉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等。
本课程采用由罗集鹏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生药学》(第二版)一书作为教材。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专业课,它是一门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和中医学等学科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收加工、化学成分、分析鉴定、品质评价、资源开发、药效药理与临床医疗用途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它是药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学习中医沿用的天然药材,继承传统的鉴别经验,学习现代鉴定方法,掌握生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从事天然药物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和开发应用打下基础,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1)《中国药典》2005年出版(第一部);2)康延国,中药鉴定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3)郑汉臣,生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4)陆时万,植物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该课程的考核实行理论考试制,前提是实验考核通过后方能参加理论考试。
《生药学》课程自学考试大纲
![《生药学》课程自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e613249a8956bec0975e3a1.png)
1.重点掌握冬虫夏草、茯苓、灵芝的基原、产地、性状、显微、理化鉴别、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功效等。
第九章 蕨类生药
1. 重点掌握绵马贯众的基原、产地、性状、显微、理化鉴别、主要化学成份、药理作用和功效等。
2.掌握蕨类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类型。
第二节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略)
第七章 生药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第一节 我国生药资源概况
1. 了解我国生药资源概况。
第二节 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与途径
1. 重点掌握生药资源开发的途径。
第三节 中药和天然药物的开发
1. 重点掌握中药、天然药物的注册分类及说明。
第三节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略)
第二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及重要药用植物
1、 重点掌握毛茛科、木兰科、罂粟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五加科、伞形科、菊科、百合科的科特征及各科重要药用植物主要特征,并列出每一科中至少两种重要药用植物名称。
2、 掌握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一般特征
3、 了解蓼科、木犀科、唇形科、桔梗科、薯蓣科、天南星科的主要特征
1.重点掌握大黄、何首乌、川乌、附子、黄连、白芍、淫羊藿、厚扑、五味子、延胡索、板蓝根、苦杏仁、黄芪、甘草、黄柏、人参、三七、柴胡、当归、川芎、马钱子、黄芩、丹参、洋金花、毛花洋地黄叶、地黄、金银花、桔梗、青蒿、红花、苍术的基原、产地、性状、显微坚定、理化鉴别、主要成份药理作用及功效。
第二节 单子叶植物类纲
2. 了解生药的取样方法、常规检查项目。
第三节 生药的原植物鉴定
1.掌握生药原植物鉴定的定义与方法。
第四节 生药的性状鉴定
1.掌握生药性状鉴定的定义与方法。
《生药学》教学大纲
![《生药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9a271cb84868762cbaed51a.png)
《生药学》(105010008)(4008)供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使用一说明1、该课程的目的和任务生药学是一门研究生药质量的应用型基础学科,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和中医学等学科知识,研究生药的质量(真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质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生药的资源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科学。
2、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代生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生药鉴定、生药质量检验、质量标准制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掌握一定数量的国内外常用生药的基本生药学知识(基原、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
3、学时安排34学时。
4、教材选用情况生药学李萍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9月第二版二、教学内容绪论(2学时)[基本内容]第一节生药学的性质和任务(1学时)第二节生药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方向(1学时)[基本要求]1、掌握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2、了解生药学在药学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
上篇生药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第一章生药的拉丁名第二章生药的真实性鉴定(2学时)[基本内容]第一章生药的拉丁名第二章生药真实性鉴定的意义(1学时)第二章生药真实性鉴定的方法(1学时)[基本要求]1、掌握性状鉴定的一般方法。
2、掌握显微鉴定的一般方法。
3、掌握理化鉴定的一般方法。
4、了解DNA分子遗传标记鉴定的一般方法。
第三章生药的有效性评价(4学时)[基本内容]第一节生药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1学时)第二节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和生物效应评价法(1学时)第三节生药中各类成分及定性定量分析(1学时)第四节生药多类成分的同时定量分析(1学时)[基本要求]1、掌握生药的有效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了解苷类(氰苷、蒽醌苷、黄酮苷、皂苷、强心苷)、生物碱、挥发油、鞣质的成分分布、结构类型。
3、掌握它们理化性质及常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生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药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4d597d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8.png)
本科生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生药学是我国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生药学是一门研究天然来源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具有医疗或保健作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的科学。
结合我国实际,生药学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包括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等)、药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药材)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品质评价、细胞组织培养、医疗用途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科学。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研究生药质量及其变化规律、生药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等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设计思路:根据高等学校药学本科专业规范对《生药学实验》的基本要求编写。
以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为主,并做了必要的补充与扩展,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灵活掌握生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前沿进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良好素质,为学生从事中药、特别是海洋中药和其他天然药物的真伪鉴别、品质评价和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1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研究生药质量及其变化规律、生药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等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从事中药、特别是海洋中药和其他天然药物的真伪鉴别、品质评价和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基本教学内容:生药的真实性,有效性,安全性;生药的成分;植物学的基础知识;生药的质量标准;常用生药的鉴定。
(1)掌握生药及其相关概念;了解我国本草的沿革及重要的本草著作;我国生药学的发展与现状,了解中药现代化的内涵。
(2)掌握有效成分、辅成分以及效应成分的概念。
理解生药效应成分的确定方法。
理解生药中各类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与鉴别方法。
(3)了解原植物品种及其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环境条件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及其对药材生长的密切关系。
掌握生药采收、加工、干燥、贮藏的基本原则及其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4)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与基本原理,了解主要方法。
《生药学》教学大纲
![《生药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db27e26482fb4daa58d4beb.png)
《生药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生药学是根据药学专业的特点和需要,在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应用近代科学知识和方法,介绍生药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掌握生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对中药真伪优劣的独力分析、鉴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药的来源、采收加工、性状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功效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教学中,对代表性的生药要着讲解,其他生药则比较地进行讲解,使学生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在教学中适当结合课堂讨论,自学,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科学地观察问题、分析总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共68学时,其中课堂教学48学时,实验20学时。
三、教学内容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生药学的研究对象(二)品种对生药品质的影响(三)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第二章生药的分类与生药的记载(1学时)(一)生药的分类(二)生药的记载项目与拉丁名(1)记载项目(2)生药的拉丁名第三章生药化学成分(3学时)(一)生物的初生代谢与次生代谢产物(二)生药的化学成分:糖类及苷类、皂苷类、强心苷类、生物碱类、醌类、香豆素类、黄酮类、萜类和挥发油类、其他成分(三)植物化学成分的生源与生物合成(自学)第四章生药的鉴定(4学时)(一)生药鉴定的目的和意义(二)生药鉴定的依据及《中国药典》收载生药的标准(三)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方法(四)中成药鉴定第五章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2学时)(一)植物组织培养(二)植物细胞培养(三)毛状根培养(四)药用植物的大规模快速无性繁殖(五)利用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生产药用成分第六章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2学时)(一)生药的采收与产地加工(二)生药的贮存。
第七章我国的生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2学时)了解我国生药资源概况;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与途径;中药和天然药物、天然保健食品、中药化妆品、海洋生药资源与其他方面的开发利用;生药资源的综合利用;生药活性成分的高通量筛选。
药学专业《生药学》教学大纲
![药学专业《生药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2d1a5a652d380eb63946d75.png)
药学专业《生药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生药学》是开放教育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是一门研究生药的科学。
是应用中药学、植物学、动物学、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理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生药(药材)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品质评价、药效药理与临床医疗用途及开发利用的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本课程根据药学专业的特点和需要,在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应用近代科学知识和方法,介绍生药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生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把药学的宝贵遗产和现代药学较好的结合起来,以期能更好的利用我国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为学生从事天然药物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和开发应用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使学生具有生药鉴定、中药新药研制及资源保护的基本工作能力和了解临床应用的初步知识。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一)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要求1.了解生药学的发展及最新动态;熟悉生药的分类和记载。
2.了解生药标准化及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中药新药的研制与资源保护。
3.掌握生药的采收、加工、炮制、贮藏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4.掌握大纲规定的重要生药的来源、化学成分、鉴别特征、品质评价与应用,熟识常用生药,并能够准确识别常用药用植物和生药。
(二)基本技能要求1.掌握植物类生药显微标本片的制作技术。
2.掌握镜检,描述和作图等技术;3.掌握生药宏观、微观和显微化学的鉴别技能并能熟练地进行描述。
4.掌握大纲规定的物理、化学分析方法。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的运用本课程教学媒体包括三种:文字教材、视频教材、网络课程。
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
视频主要包括录像教材和IP课件,各25学时,以系统讲授为主。
网络课件是课程学习资源的优化整合,同时将以良好的互动性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教学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课内学时36,2学分,第五学期开设。
生药学教学大纲
![生药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a15c535bcd126fff7050bb4.png)
生药学教学大纲Pharmacognosy前言生药是指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经过简单的加工或未经加工,直接用于医疗保健或作为医药用原料的天然药物。
生药学以生药为研究对象,以分析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用植物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学。
生药学基本内容分:绪论和各论两大部分。
绪论主要讲述生药化学成分及生源、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和技术,生药标准化的意义及生药的采收、加工、炮制、贮藏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各论主要讲述各类生药(按恩格勒分类系统)的鉴定特征及分析方法。
生药学的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室实验两部分。
本大纲根据药学专业培养目标而制定,以保证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系统地、全面地进行本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掌握和了解现代生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生药鉴定和中药新药研制的初步工作能力和临床应用的初步知识。
生药学为一学期课程,总学时数为学时72,其中课堂讲授为36学时,实验36学时。
绪论(2学时)【目的要求】掌握生药、生药学的概念,目前生药学的主要任务,及主要本草著作的作者、成书年代、记载药物数量及主要特点。
熟悉生药与中药的区别,生药的常见分类方法及其特点。
了解生药拉丁名的命名方法及国外生药学的发展。
【教学内容】生药学的概念(药物、中药、中药材、草药、中草药、生药、生药学的概念)、生药学的发展(传统本草学时期与现代生药学新时期)生药学的任务、生药的分类、生药的记载大纲、生药的拉丁名。
生药的化学成分(1学时)【目的要求】熟悉生药的化学成分。
【教学内容】生药的初生代谢与次生代谢产物;糖类及苷类、强心苷类、生物碱类、醌类、香豆素类、黄酮类、萜类和挥发油及其他成分。
生药的鉴定(3学时)【目的要求】掌握生药的四大鉴定方法。
了解生药鉴定的新技术。
【教学内容】生药鉴定的意义;原植(动)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生药鉴定的新技术。
生药的采收、加工、贮存与炮制(1学时)【目的要求】熟悉影响生药品质的主要因素;【教学内容】影响生药品质的自然因素;生药的采收与产地加工;生药的贮存;生药的炮制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与控制(1学时)【目的要求】掌握生药质量标准的特性及制定的前提。
药学本科自考教学大纲
![药学本科自考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90f613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10.png)
第一章绪言(一)药理学的任务和内容1.识记:药物的概念,与食物、毒物的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
2.领会:药理学研究内容,即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
(二)药理学的发展简史(三)识记:药理学的发展简史及我国本草学的贡献和药理学的进展。
(四)新药的药理学研究识记:新药的临床前药理试验和临床药理试验的内容、方法。
第二章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一)药物的基本作用1.识记:兴奋与抑制、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概念。
2.领会: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和两重性(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二)受体理论1.识记:受体学说。
2.领会:受体的概念、特性、类型与调节。
(三)药效学概述1.识记:细胞内信号传递系统与药物作用的联系;药物作用机制;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理。
2.领会:激动剂、部分激动剂和拮抗剂的概念、特点,以及竞争性拮抗剂和非竞争性拮抗剂的概念和量效曲线特点;半数有效量、治疗量、极量、中毒量及半数致死量的概念。
3.简单应用:治疗指数、安全指数与安全界限的应用意义。
第三章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一)药物的体内过程1.识记: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2.领会:首关效应概念。
血浆蛋白结合的类型与意义。
3.简单应用: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和药物排泄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概念1.领会: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概念。
2.简单应用: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概念的临床应用。
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一)机体方面的影响识记:种属差异、个体差异、病理状态对药效的影响。
(二)药物方面的影响1.识记:药物方面的因素和药物相互作用对药效的影响。
2.领会:耐受性、抗药性药物依赖性、协同作用及拮抗作用的概念。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一)传出神经系统识记:传出神经的结构与功能。
(二)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和递质领会:传出神经按递质的分类及其作用受体,如肾上腺素受体α(α1及α2)和β(β1 及β2),胆碱受体M(M1、M2、M3)和N(N1、N2),多巴胺受体和突触前膜受体。
《生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药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df2b70cfe4733687f21aa35.png)
《生药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生药学课程英文名称:pharmacognosy, Pharmakognosie课程编号:学时:理论学时36,实验学时36,总学时72学分:4适用对象:四年制药学本科专业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生药学》是一门研究生药的科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结合我国实际,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植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品质评价及利用等方面的科学。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代《生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实验操作技能。
具有生药鉴定、质量评价、质量标准制定和新药研制的初步能力,熟悉生药的生产以及合理开发与利用天然资源的途径和方法,了解我国天然药物资源的概况。
因而本门课程在药学专门人才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教学分课堂讲授和实验两部分,通过学习要求达到:1.熟识常用生药300种,其中掌握重点品种60余种。
2.掌握生药鉴定和品质评价的一般方法和程序,能执行现行版《中国药典》及其他药品标准的有关规定。
3.具有整理祖国药学遗产和开发研究中药的初步能力。
先开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用植物学、天然药物化学等。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篇总论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生药及生药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任务,熟悉生药学科的起源和发展,了解我国药物知识的起源和本草沿革,国外药物知识的起源和生药学的发展及我国生药学的发展【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生药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任务,难点是生药学的任务。
【教学内容】一、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二、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三、生药学的起源与我国生药学的发展第一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生药的拉丁名命名原则,熟悉生药的记载项目,了解生药学的分类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生药的拉丁名组成、生药的记载主要内容和常见生药分类方法,难点是生药分类法的优、缺点比较。
生药学教学大纲
![生药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bd4af33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c.png)
生药学教学大纲生药学是一门研究生药的科学。
是应用中药学、植物学、动物学、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理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生药(药材)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和医疗用途的学科。
通过《生药学》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生药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40种常用中药的基源、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功效;掌握约60种生药的基源、性状特征、化学成分和功效。
本课程为120学时,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3:2。
采用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授课内容学时数绪论 2 药用植物学基础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20 第二章根的形态与显微构造第三章茎的形态与显微构造第四章叶的形态与显微构造第五章花的形态与功能第六章果实的类型第七章种子第八章植物分类概论生药学基础第九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10第十章生药的化学成分第十一章生药的鉴定第十二章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第十三章中药的炮制第十四章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与控制药用植物类群和重要第十五章藻类 32 生药第十六章真菌门第十七章地衣门第十八章苔藓植物门第十九章蕨类植物门第二十章裸子植物门第二十一章被子植物门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第二十二章动物类生药 4第二十三章矿物类生药药用植物生物技术第二十四章药用植物组织和4细胞培养第二十五章药用植物基因工程合计 72实验内容学时数实验一(1)组织制片技术 4(2)显微测量和显微描绘技术实验二中药材灰分、水分、浸出4物测定及杂质检查法实验三根及根茎类中药(一) 4 实验四根及根茎类中药(二) 4 实验五根及根茎类中药(三) 4 实验六根及根茎类中药(四) 4 实验七根及根茎类中药(五) 4 实验八茎木类中药 4叶类中药实验九皮类中药 4 实验十花类中药 4全草类中药实验十一果实类中药 4 实验十二动物类中药 4中成药合计 481、了解药用植物学、生药学的范围、研究对象及任务。
2、了解生药学科的起源和本草沿革、现代生药学的发展、生药学在我国药学事业中的重要性。
《生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药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33f84e3f18583d0496459ff.png)
最终成绩由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测验、团组报告讨论、期末考试成绩组合而成。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平时作业和课堂参与程度:10%;主要考核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口头及文字表达能力。
测验:20%;检验总论部分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督促下一步学习。
小组报告讨论:15%;主要考核分析解决问题、创造性工作、处理信息、口头及文字表达等能力。
授课对象
(Audience)
本科生(Undergraduate Students)
授课hinese)
*开课院系
(School)
药学院(School of Pharmacy)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药用植物学(Pharmaceutical Botany)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
1.掌握生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A5.1)。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2、B10)。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药学职业素养和科学素养(C5、C6)。
4.了解生药学学科前沿(A5.3、C3)。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英文300-500字)
Pharmacognosy is the study of drugs of natural origin, inclu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ncluded. It is simultaneous application of various basic theory and technology, such as Herbalism, Botany, Zoology, Phytochemistry, Pharmacology, Chinese Medicine and molecular biology, to study original plant/animal in the field of their source, morphologic character of original plant/animal, habitat area, collection and pr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drugs, safety and quality evaluation, chemical constituent, efficacy, clinical use and medicinal resource developed. Through the lectures, the students are able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knowledge and technique of Pharmacognosy. Moreover, they canapply basic principles to finish the future technique and research works relating toPharmacognosy.
《生药学》课程自学考试大纲
![《生药学》课程自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7deee2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1c.png)
《生药学》课程自学考试大纲(药学专业自学考试独立本科段用)一、考试说明《生药学》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为药学专业自学考试单一制本科段课程考试大纲,该大纲就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命题的依据。
采用教材:《生药学》第5版,蔡少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2021年版。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
二、考试大纲第一篇总论绪论1.重点掌握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2.掌控我国古代关键本草著作的概况。
特别就是《神农本草经》、《本草经四书》、《唐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植物名实图考》等内容。
3.介绍生药学的起源与我国生药学发展的概况。
第一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第一节生药的分类1.重点掌握生药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按化学成份分类、按中医功效分类的定义,优缺点。
2.了解按药用部位以及其他分类方法的内容。
第二节生药的记述1.重点掌握生药的拉丁名组成。
2.掌控生药的记述项目。
第二章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第一节生物的初生物质代谢产物与次生代谢产物1.掌控生物的初生新陈代谢产物和次生新陈代谢产物主要包含那些类型物质。
第二节生药的化学成分1.重点掌控糖类、苷类、皂苷、强心苷、生物碱、醌类、香豆素类、黄酮类、、萜类、挥发油类、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的基本母核、定性分析方法,特别就是专属性定性反应。
2.了解各类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
第三节化学成分的生源与生物合成1.重点掌握生物合成研究的意义。
2.介绍生源、生物合成研究的基本方法;基本生源生物合成途径。
第三章生药的鉴定第一节生药鉴定的意义1.掌控生药鉴别的定义与意义。
第二节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1.重点掌握生药的限量检查中有害元素、重金属、农药残留量、有害物质的检查内容。
2.了解生药的取样方法、常规检查项目。
第三节生药的原植物鉴别1.掌握生药原植物鉴定的定义与方法。
第四节生药的性状鉴别1.掌握生药性状鉴定的定义与方法。
第五节生药的电子显微镜鉴别1.掌握生药显微鉴定的定义、方法、要点。
64151521生药学
![64151521生药学](https://img.taocdn.com/s3/m/ea315471a26925c52cc5bf9e.png)
《生药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药学课程编码:64151521总学时数:64学分:4.0开课单位:药化学院适用专业:制药BG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生药学》是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代《生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生药鉴定、质量评价、质量标准制定、中药新药研制的初步能力和中药临床应用的初步知识,为从事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生药与生药学了解生药的分类方法和记载事项;理解生药学科的发展概况和现代生药学前沿领域;掌握生药及生药学的概念、我国主要本草学的概况、现代生药学科的研究重点。
第二章生药的化学成分了解生药化学成分的分类、性质和定性、定量分析;糖类、萜类、苷类、生物碱、挥发油、木脂素、鞣质、氨基酸、肽、蛋白质和脂类化学成分的概念。
第三章生药标准与生药鉴定1.生药标准:了解中国药典概况;掌握生药鉴定的标准。
2.生药鉴定:理解生药的鉴定程序和方法;掌握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生物检定及植物DNA基因鉴定的目的和内容。
第四章生药的生产了解生药的加工处理知识;掌握生药的资源分布、采收、加工、贮藏、切制和炮制。
第五章生药商品的流通了解生药在国内经营和进出口概况;理解国家有关生药在国内经营及进出口的规定。
第六章生药的利用了解生药应用概况;理解生药作香味料、调味料、香料、染料、涂料和农药等;掌握生药的药用(直接使用及原材料)和食用。
第七章植物的分类了解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知识;理解植物自然分类系统概况、以及植物界的分门;掌握分类的基本单位和等级、植物学名的组成。
第八章藻、菌、地衣类生药了解藻类、菌类和地衣类生物学特征及化学特征;理解猪苓、麦角、灵芝、昆布、海藻与海人草的基原、产地、性状、显微、理化鉴别、主要化学成份、药理作用和中医功效等;掌握冬虫夏草和茯苓的基原、产地、性状、显微、理化鉴别、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功效等。
生药学教学大纲
![生药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9bfe7c05ef7ba0d4a733b5e.png)
《生药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总学时数:36 学分:2适合专业:药物制剂一、课程教学目标《生药学》是药物制剂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本课程以学习中医沿用的常用生药为主,继承传统鉴别经验,学习现代鉴定方法,掌握生药鉴定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专业需要的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生药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和开发应用打下基础,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系统的学习生药学知识,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生产加工、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品质评价及资源利用等学科内容。
三、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学方法上做到将客观问题形象化,在学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发挥学生学习上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分理论讲授和实验两部分,通过学习要求达到:1.学习常用生药300 种,其中掌握重点品种60~90 种,熟悉30~40 种,其余为了解品种。
重点药材品种,要求掌握中药拉丁名、本草记载、来源、植(动)物形态、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化学成分、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功效等;熟悉药材品种,要求掌握来源、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主要成分、理化鉴别、功效等;了解药材品种,要求掌握来源、鉴别、主要活性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等。
2.掌握生药鉴定品质评价的方法和程序,能执行《中国药典》有关规定,了解中药鉴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四、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实验(实训)学时8 应开实验(实训)项目个数 4实验(实训)实验(实训)序号实验(实训)名称学时分配备注要求类型例1:校内生药的识别必做 2 综合性例2:生药标本的制作必做 2 验证性例3:重点生药的理化鉴别必做 2 验证性例4:根及根茎类生药的鉴别选作 2 综合性例5:皮和茎类生药的鉴别选作 2 综合性例6:叶和花类生药的鉴别选作 2 综合性例7:动物类生药的鉴别选作 2 综合性五、教学学时分配总学学时分配章次各章名称时讲授实训讨论习题考核其他小计绪论 1 1 1 第一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1 1第二章生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2 2 2第三章生药的鉴定 4 2 2 4第四章生药的采收、产地加工与贮存4 2 2 4第五章中药材的炮制0 0 0第六章生药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制定2 2 2 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第七章用0 0 0第八、藻类、菌类、蕨类、九、十2 2 2裸子类生药章第十一章被子植物类生药12 8 4 12 第十二章动物类生药 1 1 1第十三矿物类生药 1 1 1 章六、教学内容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新课引导,使学生对该课程有初步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生药学》教学大纲
![《生药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8a8503501f69e31433294f1.png)
《生药学》教学大纲Pharmacognosy课程编码:27A21304 学分:3.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计划学时:64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32适用专业:药学推荐教材:李萍,《生药学》(第三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年参考书目:1. 李建秀,周凤琴,张照荣编,《山东药用植物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2. 徐世义,吴立明编,《生药学》,科学出版社,2015年3. 李建民,张志义编,《天然药物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4. 王育红,刘玉章编,《生药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生药学是门研究生药的科学。
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生药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熟悉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的一般方法及原则;熟悉药用植物基本知识;掌握生药的原植物、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生药的品种鉴定及品质评价的基本技能;熟悉常用生药的功效用途与主要药理作用;了解生药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生药鉴定、中药新药研制及资源保护的基本工作能力和了解临床应用的初步知识,为从事天然药物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和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1. 掌握生药学的定义、研究内容。
掌握生药鉴定的基本方法(来源鉴定、性状鉴定、理化鉴定、显微鉴定)、生药鉴定的依据(中国药典、部颁药品标准、地方药品标准)。
2. 掌握或熟悉100多味常用生药的来源、产地、采制、性状、鉴定、化学成分等(其中重点药物55余味,一般药物80余种);熟悉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熟悉生药的采收、加工和贮藏;了解其他生药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定等。
3. 熟悉生药的采收、加工、炮制、贮藏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熟悉影响生药品质优良度的主要因素。
4. 了解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了解生药分类与拉丁语、生药标准化及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中药新药的研制与资源保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64]生药学自学考试大纲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二〇〇七年十二月自学用书:《生药学》,罗集鹏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年7月第2版参考书:1、《生药学》,崔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52、《中药鉴定学》,张钦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5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生药学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学习本课程是为了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植物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把祖国药学的宝贵遗产和现代药学较好的结合起来,以期能更好的利用我国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为人民保健事业服务。
Ⅱ考核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熟悉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的一般方法及原则;熟悉药用植物基本知识;掌握生药的原植物、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生药的品种鉴定及品质评价的基本技能;熟悉常用生药的功效用途与主要药理作用;熟悉生药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从事生药的鉴定、保管、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内容1、生药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任务;2、生药的分类方法及命名;3、生药的记载大纲。
二、考核要求1、掌握生药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任务;2、掌握生药的分类方法、熟悉生药拉丁名的命名方法;3、了解生药的记载大纲。
第二章生药学的起源与发展一、课程内容1、古代药物知识的起源和积累;2、现代生药学的发展与我国现代生药事业的概况。
二、考核要求1、掌握重要本草著作的年代、作者、特点;2、熟悉我国现代生药研究重大成果与应用;第三章影响生药品质优良的主要因素1、品种对生药品质的影响;2、产地对生药品质的影响;3、采收对生药品质的影响;4、产地加工对生药品质的影响;5、包装与贮藏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二、考核要求1、掌握正品、伪品概念,常用的正品中药来源;2、掌握地道药材概念、常用的地道药材及产地;3、熟悉生药采收的一般原则及注意事项;4、熟悉生药加工与干燥的一般方法;5、熟悉生药的防霉、防虫害、防变色、变质的方法。
第四章生药的炮制一、课程内容1、炮制的目的;2、炮制对生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的影响;3、炮制的方法。
二、考核要求1、熟悉生药炮制的目的;2、了解炮制对生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的影响;3、了解生药净选、切制、炮炙的一般方法操作与注意事项。
第五章生药的鉴定一、课程内容1、生药鉴定的目的和意义;2、生药鉴定的依据;3、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二、考核要求1、掌握生药鉴定的目的和意义;2、熟悉生药鉴定的依据和一般程序;3、掌握生药的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的方法及操作。
第六章中药材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的制订一、课程内容1、中药质量控制的历史与发展概况;2、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与特性;3、中药质量标准的制订。
二、考核要求1、掌握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内容;2、熟悉药品标准分类、质量标准特性;3、了解中药质量控制发展历史。
第七章我国的生药资源、生产及其开发利用1、我国的天然药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2、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3、生药的组织与细胞培养。
二、考核要求1、掌握贵重药、常用药的主产地,浙江主产的生药;2、熟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目的与主要内容;3、了解生药组织与细胞培养的应用。
第二篇各论第八章根与根茎类生药一、课程内容1、概论;2、讲授生药: ★绵马贯众、★大黄、★附子(附:川乌、草乌)、★黄连、★白芍(附:赤芍)、★葛根、★甘草、★黄芪(附红芪)、★人参(附西洋参)、★三七、★川芎、★当归、★柴胡、★龙胆、★紫草、★丹参、★黄芩、★地黄、★党参、★苍术、★天南星、★半夏、★石菖蒲、★川贝母、浙贝母、★麦冬、知母、★干姜、★郁金、★天麻、何首乌、牛膝、延胡索、板蓝根(附:大青叶、青黛)、山豆根、白芷、防风、玄参、桔梗、木香、白术、山药二、考核要求1、掌握根及根茎类生药的性状及组织构造的特点及鉴别的一般方法;2、掌握以上带★生药的原植物、产地、加工、性状、显微、成分、理化鉴定及作用的要点;3、熟悉以上未带★生药的原植物、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定的要点。
第九章茎木类生药一、课程内容1、概论;2、讲授生药: ★桑寄生(附槲寄生)、★关木通、★沉香、★钩藤、鸡血藤、大血藤、降香、通草、络石藤二、考核要求1、掌握茎类及木类生药的定义、性状及组织构造的特点及鉴别的一般方法;2、掌握以上带★生药的原植物、产地、加工、性状、显微、成分、理化鉴定及作用的要点;3、熟悉以上未带★生药的原植物、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定的要点。
第十章皮类生药一、课程内容1、概述;2、讲授生药: ★厚朴、★肉桂、★黄柏、★杜仲、★秦皮、桑白皮、牡丹皮、合欢皮、白鲜皮、五加皮、香加皮二、考核要求1、掌握皮类生药的性状、组织构造的特点及鉴别的一般方法;2、掌握以上带★生药的原植物、产地、加工、性状、显微、成分、理化鉴定及作用的要点;3、熟悉以上未带★生药的原植物、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定的要点。
第十一章叶类生药一、课程内容1、概述;2、讲授生药: ★番泻叶、银杏叶、侧柏叶、枇杷叶、功劳叶、罗布麻叶、艾叶二、考核要求1、掌握叶类生药的性状、组织构造的特点及鉴定的一般方法;2、掌握以上带★生药的原植物、产地、加工、性状、显微、成分、理化鉴定及作用的要点;3、熟悉以上未带★生药的原植物、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定的要点。
第十二章花类生药一、课程内容1、概述;2、讲授生药: ★槐米、★丁香、★洋金花、★金银花(附忍冬藤)、★红花(附番红花)、辛夷、夏枯草、芫花、旋覆花、款冬花、菊花(附野菊花)、蒲黄二、考核要求1、掌握花类生药的性状、组织构造的特点及鉴定的一般方法;2、掌握以上带★生药的原植物、产地、加工、性状、显微、成分、理化鉴定及作用的要点;3、熟悉以上未带★生药的原植物、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定的要点。
第十三章果实及种子类生药一、课程内容1、概述;2、讲授生药: ★五味子、★山楂、★苦杏仁、★陈皮(附青皮、橘核、橘络)、★吴茱萸、★小茴香、★马钱子、★砂仁、马兜铃(附青木香)、木瓜、桃仁、酸枣仁、使君子、山茱萸、连翘、枸杞子、栀子、巴豆、薏苡仁、槟榔(附大腹皮)二、考核要求1、掌握果实及种子类生药的性状、组织构造的特点及鉴定的一般方法;2、掌握以上带★生药的原植物、产地、加工、性状、显微、成分、理化鉴定及作用的要点;3、熟悉以上未带★生药的原植物、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定的要点。
第十四章全草类生药一、课程内容1、概述;2、讲授生药: ★麻黄(附麻黄根)、★金钱草、★广藿香、★薄荷、★穿心莲、★青蒿、★石斛、细辛、淫羊藿、仙鹤草(附鹤草芽)、荆芥、益母草、车前草(附车前子)、蒲公英二、考核要求1、掌握全草类生药的性状、组织构造的特点及鉴定的一般方法;2、掌握以上带★生药的原植物、产地、加工、性状、显微、成分、理化鉴定及作用的要点;3、熟悉以上未带★生药的原植物、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定的要点。
第十五章藻菌地衣类生药一、课程内容1、概述;2、讲授生药: ★冬虫夏草、★茯苓、★猪苓、昆布、灵芝、雷丸、马勃二、考核要求1、掌握藻菌地衣类生药的性状、组织构造的特点及鉴定的一般方法;2、掌握以上带★生药的原植物、产地、加工、性状、显微、成分、理化鉴定及作用的要点;3、熟悉以上未带★生药的原植物、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定的要点。
第十六章树脂类生药一、课程内容1、概述;2、讲授生药: ★血竭、★乳香、苏合香、没药二、考核要求1、掌握树脂类生药的性状、化学组成及鉴定的一般方法;2、掌握以上带★生药的原植物、产地、加工、性状、显微、成分、理化鉴定及作用的要点;3、了解以上未带★生药的原植物、性状。
第十七章其他类生药一、课程内容1、概述;2、讲授生药: ★五倍子、★芦荟、海金沙、冰片、天竺黄、琥珀二、考核要求1、掌握其他类生药的性状、组织构造的特点及鉴定的一般方法;2、掌握以上带★生药的原植物、产地、加工、性状、显微、成分、理化鉴定及作用的要点;3、熟悉以上未带★生药的原植物、性状及理化鉴定的要点。
第十八章动物类生药一、课程内容1、概述;2、讲授生药: ★珍珠、★全蝎、★蟾酥、★熊胆、★麝香、★鹿茸(附鹿角、鹿角胶、鹿角霜)、★牛黄、★羚羊角、蛤蚧、穿山甲、阿胶、水蛭、地龙、石决明、桑螵蛸、海螵蛸、蝉蜕、僵蚕、海马、金钱白花蛇、鸡内金、五灵脂二、考核要求1、掌握动物类生药的性状、组织构造的特点及鉴定的一般方法;2、掌握以上带★生药的原植物、产地、加工、性状、显微、成分、理化鉴定及作用的要点;3、熟悉以上未带★生药的基源、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定的要点。
Ⅲ题型举例(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题型仅作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一、名词解释1、中药:是指收载于我国历代诸家本草中,并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天然药物。
二、填空题1、生药大黄为蓼科植物、、的干燥。
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根和根茎三、单项选择题1、《神农本草经》收载的药物种数有A、100B、365C、730D、844 (答案B)四、多项选择题1、具有晶鞘显微特征的生药有A、人参B、甘草C、黄连D、黄柏E、当归(答案BD)五、问答题1、试述生晒参性状特征与功效。
答:生晒参主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黄白色或淡灰黄色,有明显的纵皱纹,上部有疏浅断续的横纹,下部常有支根2~3条及少数细侧根,顶端有短小的根茎(芦头),上有茎痕(芦碗)数个,呈凹窝状,交互排列,须根上有细小不明显的疣状突起(珍珠点)。
主根质硬,折断面平坦,淡黄白色,形成层环棕黄色,皮部疣黄棕色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气特异而微香,味微苦、甘。
功效为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气,生津,安神益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