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常用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2、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如: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3、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如: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5、对比。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如: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
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如:①满招损,谦受益。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
作用: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形象。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作用: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形象。
3、夸张:对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作用: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例句: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4、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作用:加强语言气势5、设问:有问有答作用: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例句: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6、反问:只问不答作用:只问不答、答在其中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例句:1. 难道我会不知道?(表达的意思为:我是知道的。
)7、反复: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作用:加强语言气势例: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8、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或相近,表达相关或相反的意思。
常出现在"五言"或"七言"古诗中,类似于对联。
例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作用:节奏感强,语言美。
9、反复重复某个词句强调某个意思或感情10、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用跟他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替代作用: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形象。
例:巾帼不让须眉巾帼借代女人,须眉借代男人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拟人句有三个特点:(1)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2)不能出现比喻词;(3)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名称词语。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例“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中“菊花”怎么能“频频点头”呢?这里显然把菊花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
“春天来了,柳条随风摆动,像少女的秀发。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例句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和反问等。
在小学语文学习与考试中,会经常出现一些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然后让孩子说说这些修辞在句中的作用,对这类题目,很多孩子都感到难以应对。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在句子表达中的作用。
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言语表达作用的方法或方法,使言语表达得精确、鲜亮而生动有力。
1.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比照、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象征、寄寓等。
2.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
比喻1.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2.比喻的三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似、假设、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好像、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如何推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推断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句,除推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3.典型例句〔1〕X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媚,倒映水中。
《X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漂亮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庞大的宝库。
《漂亮的小兴安岭》拟人4.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给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言语、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5.推断要点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6.拟人的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言语生动形象将事物给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感情。
小学语文知识:13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知识:13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小学需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修辞手法,下面进行逐一介绍:
1.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
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6.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7.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8.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9.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10.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11.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12.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3.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小学语文中的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中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小学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
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1、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和气势。
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有问答在句中。
设问,自问自答。
6、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7、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进行对照。
10、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今天陈老师就讲一讲其中四种最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和夸张1 、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
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条件——注意事项构成比喻的关键:①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
①②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注: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①他的性格像母亲。
——同类事物做比较②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
——表示猜测③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
——词的比喻义4、比喻的目的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
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15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用一个事物来形象地描绘另一个事物,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例句:她的眼睛像一泓清泉,透出了智慧和温柔。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点和行为,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使读者感到亲切和生动。
例句:花儿欢快地摇摆着身姿,迎风嬉戏。
3.夸张:为了加强描述效果,对事物进行放大描述,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
例句:她一笑,整个世界都显得格外美丽。
4.人称借代:用第三人称代替第一、第二人称,使表达更加客观冷静,加强说服力。
例句:有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5.反问:用疑问句的语气提出肯定或否定的问题,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思考。
例句:你以为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吗?6.排比:用同样的结构和句式来连续表达几个内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亮点。
例句: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花开芬芳,鸟语鸣唱。
7.对仗:通过对称排列的句子或词语,使文章更加平衡,增强表达的力量和美感。
例句:日出东方,日落西山。
8.借代:用一个事物代指另一个事物,借助相似的形象和特点,加深描述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
例句:她的歌声如同飞翔的鸟儿,轻盈而美好。
9.重复:在文章中多次使用相同的词语、句子或句型等,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例句:他努力、他拼搏、他从不放弃。
10.头韵:在句子开头使用相同的辅音或辅音组合,使句子更加鲜明和有吸引力。
例句:腾飞的燕子,远去的背影。
11.倒装: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颠倒,使句子更加突出或具有强调作用。
例句:高高的大山,直插云霄。
12.排比句:将相同或类似的句式排列在一起,增加语言的力度和表达的感染力。
例句:我千方百计努力奋斗,只为了创造美好的明天;我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只为了争取更大的进步。
13.比较: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差异或相似之处,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描述效果。
例句:她的微笑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迷人。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
1. 比喻:通过比较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使事物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将“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
2.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或情感。
例如,描述“风儿轻轻地唱着歌”。
3. 排比:将同类事物或相似的结构排列在一起,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例如,“我要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积极思考”。
4. 对比:将两个相对立或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突出它们的特点。
例如,“他虽然年纪小,但志向却很高”。
5. 夸张:故意放大或缩小事物的特点,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例如,“我等了一个世纪那么久”。
6. 疑问:用问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常常用于强调或引起思考。
例如,“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
7. 反问:用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常常用于强调或表达一种确定的态度。
例如,“难道不是每个人都应该为和平而努力吗?”
8. 借代:用一种事物来代指另一种事物,例如用“皇冠”代指“权力”。
9. 象征:用一个事物代表另一个更深层次的意义,例如用“白鸽”来象征和平。
10. 省略:在句子中省略掉某些成分,使语言更加简洁。
例如,“我去图书馆”(省略了主语“我”和动词“去”之间的“了”)。
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使写作更加生动有趣。
小学语文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
常用的修辞手法1、比喻:用具体的事物去描写抽象的事物。
作用: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例句:天空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
2、拟人:把物当成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例句: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句:这块地方没有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4、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蟋蟀有特别好的建筑工具吗?没有。
6、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7、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
(《白公鹅》)8、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详解小学8种常考修辞手法
小学8种常考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象征、寄寓等。
▣小学语文常用必学的八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
比喻▣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比喻的三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拟人▣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判断要点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的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将事物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舞蹈。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夸张▣什么是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例句:a.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b.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c.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例句:a.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b.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对你微笑。
【本资料来自:青果语文在线】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例句:a.他的心眼比针鼻儿还小。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例句: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例句:a.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b.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c.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本资料来自:青果语文在线】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小学常见的六种修辞手法
一、小学常见的六种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反问、设问、夸张)拟人1.鱼儿在水中悠闲地散步2.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3.蟋蟀在草中弹琴4.老虎在树下打呼噜5.花儿在风中弯着腰6.风在轻轻地拍打着水面7.蝴蝶在空中跳舞8.蜜蜂在花儿上挑蜂蜜9.星星在空中眨眼睛10.树在风中絮絮低语1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1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1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4.请听听森林爷爷的话吧。
16、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17、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18、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比喻1.春风像太阳一般,照进我们的心里。
2.月亮像香蕉,弯弯的。
3.书是心中的启明星。
4.书是通向彼岸的船。
5.生命就是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6、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排比1. 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2.痛苦是黑暗中的摸索,前进的路途中满是坎坷;痛苦是无人理解的悲哀,无助的面对一切挫折;痛苦是心灵最深的折磨,无泪且无法直言;痛苦是天生没有的表情,是烦恼中的恶魔。
3.愚蠢是一种天生的无奈,是一种后天的懒惰,是一颗自己种下的恶果,是一条好果实中的蛀虫。
4.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的心蛀得面目全非;谎言是一个深深的泥潭,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谎言是一个无尽的黑洞,让人坠入罪恶的深渊万劫不复。
5. 阴险,是一条披着羊皮的狼,干着不见天日的勾当;阴险是善良的公敌,嫉妒的朋友;阴险是一座心灵的冰山,让人透过清澈感到的是阵阵的寒意。
6.自私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永远只看得到自己;自私是一块布匹,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见别人的痛楚;自私是一层玻璃,看上去透明,却始终隔开了彼此的距离。
7.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例句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大、排比、设问与反问等。
在小学语文学习与考试中,会经常出现一些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然后让孩子说说这些修辞在句中的作用,对这类题目,很多孩子都感到难以应对。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在句子表达中的作用。
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1. 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大、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比照、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象征、寄寓等。
2. 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大、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
比喻1. 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2. 比喻的三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似、假设、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与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3. 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风光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拟人4. 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5. 判断要点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6. 拟人的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将事物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小学生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2、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4、夸张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5、设问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反问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6.排比(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几种形式a、成分排比。
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b、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7.设问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
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 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8.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常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主要有: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双关、反语、引用、对比、对偶、反复、借代等。
1、比喻:
即打比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一般包括三部分:本体、比喻词、喻体。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甲像乙例如:香港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
小姑娘美得犹如一朵花。
(比喻词: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暗喻——甲是乙例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是、成为)
借喻——甲代乙例如:我看见母亲的鬓角又添了一些银丝。
注意:A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二者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B作为喻体的食物必须通俗浅显,使人易懂、易理解。
2、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的入睡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是一种“言过其实”的表述方法。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李白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李白
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七律·长征》毛泽东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例如: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5、反问:
无疑而问,用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使语言鲜明有力,感情表达更加强烈。
反问有两种形式:(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例如:这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是黑面孔,这怎么能怪他呢?(2)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例如:如此感人的场面,怎么能不让人落泪呢?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6、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最好不要急于动笔。
7、双关
是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例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刘禹锡·唐)晴即情。
(谐音双关)
例如:“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三春”表面指暮春,实指元春、迎春、探春。
(意义双关)
8、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是为了讽刺、嘲弄和揭露,有的是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藤野先生》鲁迅)
例如:父母骂孩子捣蛋鬼。
9、引用
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引用别人的话,或引用大家熟悉的成语、名言警句、典故等,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例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直引饮用)
例如:呵,“乱世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激越的浪峰一对对飞越礁石,就像赛马场上奔驰而过的马群,声势浩大的风涛交织,哗然轰动。
(间接引用)
10、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鲜明地显示出事物之间的差别或者突出说明某一方面,从而增强说服力。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通过对比,说明两种人不同的生命价值和人们对这样两种人的不同评价。
)
注意: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11、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对偶借助对称的形式、和谐的音节,把两方面的意思突显出来,使它们互相补充或互相映衬,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对偶分为正对和反对两种。
正对——两句意思相类似,表示相关或相近的思想内容。
例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2、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加深读者印象,有音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有两种方式。
(1)连续反复。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连续反复)
(2)间隔反复。
相关的词语隔开来反复出现,中间插上其他词语或句子。
例如: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例如: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间隔反复)
13、借代
不直接把人或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名称或它本身的某种属性来替代。
借代种类有四种。
(1)以特征代事物本身。
例如: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
(2)专用名词代泛称。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3)以具体代抽象。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梅岭三章》陈毅)(以烽烟代战争。
)
(4)用工具代事物本身。
例如: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
(以刺刀代敌人)
(5)部分代整体。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李白·唐)(以帆代船)。